历史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海南卷文综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海南卷文综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旳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旳这一说法反应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旳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旳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重要反应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根据制度占有一定数量旳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规定男子到达l5岁、女子到达13岁,必须嫁娶,不得迟延。

均田制旳目旳是A.克制土地吞并 B.增进人口增长C.增长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5.唐代否认了按门第选官旳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旳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旳科举制,这反应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认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材重视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停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

这表明A.外来文化变化了唐代旳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旳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7.明中后期简介商路、商业信息旳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旳《天下水陆旅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旳里程。

2022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试题(解析版)

2022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试题(解析版)

2022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

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

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

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A.人们的审美观念B.经济发展水平C.集体劳作的形式D.传统文化习俗【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黎族先民建造房屋的物品多为树枝、泥巴、茅草,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造成的,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审美观念,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黎族先民的集体劳作形式,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黎族先民的文化习俗,排除D项。

故选B项。

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

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

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

这反映了()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答案】D【详解】根据“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

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

”“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可得出当时通过设立驿站,保证政令传输信息的畅通,因此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D项正确;亭传邮驿不是交通机构,排除A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是主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管理,排除C项。

故选D项。

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

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答案】C【详解】根据“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

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分析

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分析

海南高考历史真题第Ⅰ卷(带答案)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答案】B【解析】儒家注重等级和名份,法家主张用法制来维护秩序,B项是儒家和法家的共能之处。

A项只符合法家;厚古薄今是道家和儒家的主张,法家主张变革,C项错误;D项只符合儒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不与古同”可以排除先秦时实行的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BCD均错误。

材料中“罢侯置守”指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守,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

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答案】A【解析】汉初,经济凋敝。

经过“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汉武帝时经济发展,马匹大量增加,A项正确。

汉武帝初,张骞尚未通西域,B项错误;游牧民族大规模内迁是魏晋南北朝,C项时间不符 D项并不是主要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经济发展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

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

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这说明谣谶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答案】D【解析】谣谶并不能预示历史发展的走向,更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AB 两项错误;谣谶与历史上某些现象的吻合只是偶然现象,并不是必然的,C项错误, D项正确。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海南卷)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海南卷)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海南卷)一、选择题1.西藏地区考古资料显示:距今5000年前后的卡若遗址出现了粟的栽培和猪的饲养;在昌果沟遗址发现了距今3370年前后的炭化粟和上百粒青稞;在故如甲木和曲踏遗址发现了2—4世纪的茶叶、丝绸以及青铜与铁等金属制品遗存。

这有力佐证了西藏地区()A.生态环境受到新物种引进的严重影响B.与其他地区存在持续的物质文化交流C.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D.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2.狮子不是中国本土物种。

有学者研究认为,狮子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为中国人所了解,其形象从汉代起扎根于中国艺术,代表有看门狮子、象征祥瑞的器物装饰以及狮子舞等,舞狮作为中国民间节庆常有的节目,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

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见贤思齐的重要内涵B.兼收并蓄的基本特点C.崇德尚贤的思想理念D.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3.隋末起义的领导者成分复杂,大致可分为乡民、贵胄大族、豪族官吏三类,起自民间者不占优势。

起义从当初逃兵役、反暴政的行为演变为推翻隋朝的政治斗争。

《唐会要》记“创业君臣,俱是贵族”。

这说明()A.隋唐的选官制度发生了重要的转变B.唐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C.隋唐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了新阶段D.唐初统治仍以士族地主为政治基础4.南宋初年在邕州(今广西南宁一带)设有买马司,专门负责从大理等地区买马的事宜。

在贸易中除使用银钱以外,还以盐和锦、彩等丝织品进行交换。

陆游诗中咏道:“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

”这一举措()A.加深了民族间的交融B.缓解了南宋财政危机C.体现了羁縻政策失效D.推动了南宋文化繁荣5.图1是《东坡笠屐图》。

其文本故事最早的叙事是:东坡在儋耳→观闵客草舍→偶得一箬笠戴归→归女小儿皆笑,邑犬皆吠,此后陆续增加了“遇雨”“从农家借箬笠穿屐而回”“东坡向海南友人黎子云借阅柳宗元文集”“东坡看过其笠屐图像后自为题咏”等情节。

《东坡笠屐图》的故事不断被演绎的主要原因是()图1A.文人通过艺术创作还原真实历史场景B.民众借助历史人物故事表达精神诉求C.理学思想强化了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D.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根深蒂固6.晚清秀才刘绍宽在1894年前就阅览过《物理小识》等西学书籍,但仍学经义。

2023年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含解析)

2023年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含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海南省)(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C.政治制度的演进D.地形地势的利用【答案】B【详解】A.周武王时期也有军事理论只不过战国时期伴随着兵家的出现,军事理论更系统,A错误;B.根据材料可知周武王时期,军队较少,战国晚期各诸侯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在人口迅速增加的基础上,军队的数量也必然增加,B正确;C.“政治制度的演进”说法笼统,指代不明,政治制度与军队数量的多少没有必然关系,C错误;D.材料仅显示周武王至战国晚期军队数量明显增加,据材料无法得出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中人们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导致军队数量增加,D错误。

故选B。

2.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

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答案】D【详解】A.材料中没有将东汉中枢权力部门与之前的朝代做比较,无法得出中枢权力扩大的认识,A错误;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涉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和皇权与相权两对关系,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B错误;C.材料没有突出传统道德秩序走向规范,材料旨在通过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反映本质问题,C错误。

D.根据材料可知,在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上,朝廷各部门各司其职,说明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D正确;故选D。

高考历史世界的工业革命专题海南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世界的工业革命专题海南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世界的工业革命专题海南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起因工业革命是指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从英国开始,工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一系列历史事件。

它以机械化生产为特征,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时代。

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高考历史的考察也非常重要。

在海南地区的高考历年真题中,工业革命的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背景和起因、影响和意义、工业革命在海南地区的影响等。

二、真题分析及答案解析1. 高考真题:(2018年海南高考)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这主要是由于英国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答案解析: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充沛的煤炭资源: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能源。

2)良好的交通条件:英国拥有发达的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络,加速了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扩大。

3)强大的帝国:英国在殖民地拥有广泛的资源,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和市场。

4)科学技术的进步:英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工业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如蒸汽机、纺织机械等的发明。

5)政治制度稳定:英国采取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制度,鼓励企业家投资工业,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 高考真题:(2017年海南高考)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解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变革:工业革命使得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渐被机械化工业取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工人阶级,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

3)科技进步: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如蒸汽机、电力、化学工业等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

4)国际关系重塑: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列强争相进行殖民扩张,引发了一系列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重塑了欧洲国际格局。

5)文化变革: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理性思维的兴起,推动了启蒙运动和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对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海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海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3.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A B C D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

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

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

这表明他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7.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九章算术》D.《石氏星表》8.下图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9.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

2013年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试题解析第I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的甲骨文卜辞主要记述的是商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的,而大量的“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说明卜辞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受到相当的关注。

选项中的A项反映了题干的这一内容;B项是对题干理解有误,题干列举的卜辞中的内容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农业丰收的迫切愿望,收成不在于有无祭祀活动;在当时社会生产的组织者是商朝统治者和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们,所以C项不正确;题干没有提到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D 项错误。

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用知识,深刻理解历史概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题干主要涉及到的概念是宗法制。

宗法制度除了血缘关系的特征外,还有政治等级的核心特征,在分析选项时要把这两点考虑进去。

选项中A项中的习俗与两处特点没有关系;B项中的“嫡”反映了血缘关系,“长”反映了等级关系;C项没有体现等级关系;D项只强调了身份、地位、门第的对等,不能完全反映政治等级关系。

2020年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含答案及解析】
——摘编自李景新《论苏东坡的海南功业》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苏轼在海南的主要业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轼对宋词的突出贡献。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
——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通过对王族的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也拓展了周王朝的疆域,A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B排除;皇权的统一是在秦朝,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B. 推动了亚非拉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C. 表明了“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D. 旨在应对欧盟国际地位提高带来的挑战
20.如图是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A. 受到了印象画派的影响B. 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
C. 展现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全貌D. 凸显了“魔幻现实主义”特色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C. 细胞学说开始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
D. 瘟疫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9.1927年8月~1937年6月,一大批共产党人和受共产党影响 知识分子不惧“白色恐怖”的威胁,仍翻译出版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人评论道:“在这时,一个教员或一个学生,书架上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总要被人瞧不起的。”这反映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

历史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解析版

历史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解析:C。

“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体现了墨家“非攻”的思想。

2.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创建的王朝是A.秦朝B.隋朝C.宋朝D.明朝解析:D.历代封建王朝建立的方式有外戚宦官、大将夺权夺权等。

明朝是在经过元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政权。

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解析:C.租佃关系是伴随着土地兼并而出现的,宋代以至到明清逐渐普及;从农民人身衣服关系的松弛、生产积极性提高,是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身份提高,生产自主权也大大提高。

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D.利于集思广益解析:B。

分权的目的是集权,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化相权来加强皇权.5.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解析:C。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试题(海南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试题(海南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海南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20题;共40分)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表明孔子()A. 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 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 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 反对百姓追求富裕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

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 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 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 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 促成了国家统一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A. 瓷器B. 茶叶C. 棉布D. 白银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

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A. 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B. 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C. 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 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

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A. 南北朝B. 唐朝C. 北宋D. 元朝6.下图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①(围棋)②(捶丸一球类竞技)③(弓箭)④(蹴鞠)原题无图未搜到A. ①B. ②C. ③D. ④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

”据此可知,该官员()A. 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 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 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 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8.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

2012年高考历史真题(Word版)——海南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历史真题(Word版)——海南卷(试题+答案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历史试题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第 I 卷C.佛教急于融入外乡文化本卷共 25 个小题,每题 2 分,在每题给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那么与宰相“分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A .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场改变B .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根本对等D .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那么民莫敢不敬;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上好义,那么民莫敢不服;上好信,那么民莫敢不用情。

〞 A .“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这段话表达的是B.孟子的仁政思想A .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色边条。

明后期江南读书人那么崇尚“妇人红紫之服〞,A .宣扬托古改制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

遍身女B.承袭华夏传统衣者,尽是读书人。

〞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C.突出个人功业A .理学思想的影响D .标榜君权神授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D.社会风气的变化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海南卷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海南卷

试题类型:2016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历史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旳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

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旳。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旳。

1.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旳局部,图饰为葡萄,它旳制作朝代应当是当是 A.A.商商B.B.周周C.C.秦秦D.D.唐唐2.2. 中国古代书法在进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旳是中国古代书法在进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旳是A.A.隶书隶书隶书B.B.小篆小篆小篆C.C.楷书楷书楷书D.D.行书行书行书3.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旳理想境地。

这一现象反映出“爱民如子”作为执政旳理想境地。

这一现象反映出A.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旳基础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旳基础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旳基础B.B.“家天下”观念旳政治阻碍“家天下”观念旳政治阻碍“家天下”观念旳政治阻碍C.C.官员考核要紧依据民本思想官员考核要紧依据民本思想官员考核要紧依据民本思想D.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4.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旳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孟子发扬孔子开创旳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阻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旳是,对后世阻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旳是A.A.努力完善个运气德努力完善个运气德努力完善个运气德B.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坚持个人独特性格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勇于突破礼制束缚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D.敢于抵抗专制暴政敢于抵抗专制暴政敢于抵抗专制暴政5.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

2023-2024学年海南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海南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海南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

这一制度的推行()A: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 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C: 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D: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答】依据材料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可以看出给农民分配土地有利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

依据材料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可以看出是土地国有制,故A项错误。

君主专制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故B项错误。

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D。

第2题.湖南省素以鱼米之乡、芙蓉王国、旅游胜地驰名中外。

鉴于湖南的重要地位,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管辖这一区域,在周朝、秦朝和元朝时湖南分别隶属于()A: 吴、黔中郡、江西行省B: 吴、黔中郡、湖广布政使司C: 楚、黔中郡、湖南行省D: 楚、黔中郡、湖广行省【答案】D【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湖南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和西周时期是楚国的领地,在秦朝这一地区设置了黔中郡,元朝时期属于湖广行省管辖。

第3题.据载,宋代规模宏大的军器监共设11个大作坊,尤以火药作坊居首,每天生产弩火药箭7000支,弓火药箭10000支,蒺藜炮3000支,皮火炮20000支。

据此可知,北宋()A: 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研发B: 社会危机得到有效控制C: 火药未运用于民用事业D: 火药技术政治意义突出【答案】D【解答】宋代统治者利用火药制造火器,以此作为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这说明火药技术政治意义突出,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了火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未涉及科技研发,故A项错误;题干无法体现火器制造对社会危机的实际影响,故B项错误;C项表述从材料中无法反映,故错误。

故选D。

第4题.传统农学思想讲究风土之说,徐光启则不赞同过分拘泥风土的观念,且多方购得诸种,即手自树艺,试有成效,乃广播之。

人教版海南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海南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海南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西周时,晋国史官为公族,孙伯餍籍氏一家独揽史官一职。

晋献公时,异姓史官完全代替晋国公族史官,但异姓史官不能像公族史官那样参政、执政。

材料中晋国史官的变化()A: 破坏了晋国政局的稳定局面B: 源于民本思想的不断发展C: 与人才选拔制度调整有关D: 推动了井田制的逐渐瓦解【答案】C【解答】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时的史官由孙伯餍籍氏一家独揽,到春秋时期的晋献公时,异姓史官完全代替晋国公族史官。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现象中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春秋时期贵族政治开始瓦解,人才选官的官僚政治开始出现导致的,故C项正确。

材料中的官吏选拔未体现对晋国政局的稳定局面的破坏,故A项错误。

材料与民本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

井田制的瓦解主要与铁犁牛耕出现有关,与材料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C。

第2题.西汉前期,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汉武帝晚年,用大司马取代太尉一职,汉成帝即位后,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将大司马俸禄提升到同丞相相等;汉哀帝又将丞相改为大司徒,由此形成三公鼎立的政治体制。

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A: 儒家地位的巩固B: 丞相权力的削弱C: 中央官制的完善D: 历史传统的复兴【答案】B【解答】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关于儒家地位巩固的内容,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提到的三公政治体制的变化可知,司马、司空、司徒的设置和变动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故B选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权力的变化,而非中央官制的完善,故C选项错误。

与材料主旨信息无关,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第3题.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

从四大发明的层面来理解这句话,正确的是()A: 四大发明对中国来说,毫无意义B: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C: 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 四大发明是欧洲产生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答】四大发明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进步,对中国历史有巨大意义,故A项错误。

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解析版)-精校

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解析版)-精校
701
16.4
459
10.8
142
3.3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4254
2991
70.3
574
13.5
540
12 7
149
3.5
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表格中清代财政收情况,虽然各个时期总额和内容不同,但是主要来源是地丁银,体现了比较稳定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为主,结合此时世界趋势,可知此时世界以资本主义经济为趋势,可见清代此时经济的发展繁荣背后潜藏危机,A项正确;结合表格中总额的数量,此时中国经济仍然在发展,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以雇佣关系为主要特征,而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此时清代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反映土地兼并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章句集注》均是汉族士人进入仕途的必读儒家经典,元朝恢复开科取士,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为课本和参考书,有利于汉族士人进入仕途,从而加强汉族士人对元朝的政治认同,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故B项正确;AD两项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项。 点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红色娘子军》从报告文学到改编为电影和芭蕾舞剧,受到各地群众的喜爱,体现了该作品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B项正确;社会稳定和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排除A项;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来源之一,不是唯一源泉,排除C项;《红色娘子军》是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不是抽象性,排除D项。故选B项。

2023 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2023 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 军事理论的形成B. 生产方式的变革C. 政治制度的演进D. 地形地势的利用2. 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

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A. 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C. 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D. 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3.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

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 书院制度日趋完备B. 雕版印刷相当普及C. 崇文兴教渐成风尚D. 文化重心已经南移4. “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

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

这说明()A. 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 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C. 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 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5. 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

它以中板为主,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

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

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

”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解析:C。

“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体现了墨家“非攻”的思想。

2.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

其中,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创建的王朝是A.秦朝B.隋朝C.宋朝D.明朝解析:D。

历代封建王朝建立的方式有外戚宦官、大将夺权夺权等。

明朝是在经过元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政权。

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解析:C。

租佃关系是伴随着土地兼并而出现的,宋代以至到明清逐渐普及;从农民人身衣服关系的松弛、生产积极性提高,是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身份提高,生产自主权也大大提高。

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D.利于集思广益解析:B。

分权的目的是集权,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化相权来加强皇权。

5.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情景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上述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安定的抱负。

与此相符的历史事件是A.靖难之役B.雅克萨之战C.郑成功收复台湾D.戚继光抗倭解析:D。

本题容易误选C。

与“夷岛、海波、抵御外侮”等关键词有联系的只有C项符合。

7.“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解析:D。

考查点:经世致用的思想。

“明道也,以救世”体现了为学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这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

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

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D.繁盛的社会解析:A。

本题考查文人画的特点。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情趣。

9.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解析:B。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这体现了梭伦在改革者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措施带有折中色彩。

10.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A.代议制B.分权制C.共和制D.联邦制解析:D。

宪法修正案的这种规定肯定了州的权利,但也强调了联邦政府的权利,因此本题答案选D。

11.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士兵营的企图。

”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A.普法战争B.拿破仑战争C.德意志帝国成立D.路易·波拿巴政变【参考答案】C【解析】“俾斯麦”可以作为时间信息,据此可排除B、D。

抓住材料中的“联邦国会”即可知此时德意志帝国已经成立。

由此可直接选出C。

12.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

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

我暂时不再贫穷了。

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参考答案】D【解析】在男性社会中,女性一直不是主要社会劳动力,A可排除;由材料中的叙述“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可知两点:一是女工的地位仍然低下,二是陈述者只知“羞耻”而未有反抗斗争的努力。

由此可排除B、C。

那么只能选D,且也符合题意。

13.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

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C.以白银换取丝茶D.以白银换取棉布【参考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此时英国正处于对华贸易逆差,从时间也可知。

这一时期中国卖给英国的商品主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而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卖给中国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

选择C应该很容易。

1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B【解析】评论中强调的是“此次战争”“对俄国有利”。

对比四个选项,鸦片战争俄国既没有参与,也没有获利。

甲午战争作战双方是中日,和英、法、俄均无关,俄国只是在战后联合德、法“干涉还辽”,以维护侵略权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不能看出对俄国多“有利”。

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很明显是比英法“有利“的。

15.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这一“变局论”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参考答案】D【解析】既然是“变局论”,则可排除B、C。

奠定戊戌变法理论基础的是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A排除,只能选D。

从材料时间和内容也可知,此时变法尚未奠定理论,只能是思想的萌芽和出现。

其实,这里的“有人”即是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

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如图2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C.带动民用企业D.与洋商争利【参考答案】B【解析】关于汉阳铁厂的选址问题在历史上曾经产生争论。

于张之洞一意孤行,不采纳洋人的选址意见,只为方便上级视察而最终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的稻田里。

即是了解相关材料,读图也是可以很容易解决的。

17.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参考答案】D【解析】这个材料在试题中屡见不鲜,而且有相似甚至相同的题目。

“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应从“革命党”这个主体上去找,由此不难选出D。

1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

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参考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的中心是上海,据此即可选择D。

其余三项在题干中均得不到体现。

从绝大多数的电影公司都在上海可以看出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19.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

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参考答案】A【解析】内阁的频繁变动可以看出,内阁的组织是很随意很容易的,那么即是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造成的。

20.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参考答案】B【解析】掌握各个组织的性质和职能,解答此题便很轻松。

今年考查世界主要经济组织的选择题不少,主要是围绕2011年(即明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纪念日这个热点展开的。

21.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

”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A.柏林危机B.古巴导弹危机C.越南战争D.中东战争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

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

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24.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

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B.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