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诊疗及护理常规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23版)

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23版)
1. 背景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及直肠黏膜裂口。
患者常常在排便时感到剧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肛裂诊治指导,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 诊断
2.1 症状
肛裂的主要症状包括排便时剧痛、便血、大便不规则等。
部分患者还有排便困难和肛门瘙痒等不适症状。
2.2 体格检查
肛裂的诊断主要通过直肠指检和肛门检查,以确认病变部位和性质。
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
3. 分类
根据肛裂的位置和程度,可将肛裂分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
急性肛裂常见于产后、便秘等情况下,通常治疗后可以很快愈合;慢性肛裂病变部位更大,愈合较慢,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
4. 治疗
4.1 保守治疗
对于急性肛裂,可以通过改变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措施缓解症状。
局部热敷和局部麻醉药物也可以缓解排便疼痛。
4.2 手术治疗
对于慢性肛裂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常用手术包括括约肌松解术、裂口切除术等。
手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避免感染和并发症。
5. 康复与预防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护理,如避免便秘、保持局部卫生等。
定期复诊也很重要,以评估疗效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6. 结语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指南提供了最新的诊治指导,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以上是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23版)的内容摘要,详细内容请参考医学文献和专家意见。
肛裂的护理

肛裂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肛裂部位及局部情况。
2、大便时的出血情况及疼痛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服用通便药物,保持大便通畅。
(2)便后用 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或温水坐浴,解除括约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术前充分清洁肠道。
2、术后护理
(1)术后 1-2 日应进无渣或少渣流质,半流质为主。
术后 24 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
(2)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①切口出血:多发于术后 1-7 日,常见原因为创面裂开,出血。
注意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
密切观察创面的变化,一旦切口出血,紧急压迫止血,报告医生处理。
②排便失禁:如为肛门括约肌松弛,可于术后 3 日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
③肛门狭窄:术后观察患者有无排便困难及大便变细,以排除肛门狭窄。
如发生狭窄,及早行扩肛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适当进行户外运
动。
2、指导患者多食粗粮,高纤维饮食,多饮水,忌辛辣刺激食
物。
四、注意事项
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避免便秘。
肛裂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于淼贞
1
2 3 4 5 6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 分类 治疗 护理
一、概念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 长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痛。 特点: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 多发于肛管前后正中,常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于,伤口剧痛时可肌内 注射强痛定50-100mg。
饮食的护理 排便的护理 热敷和坐浴
术后当天禁食 水,次日半流 质, 逐步改为 普食。
术后第三天早晨排便, 以后养成每日早晨排 便习惯,便后坐浴、换 药。如大便干燥,可使 用润肠通便药物。 术后1天即可开始肛门 局部热敷, 坐浴、必要 时给予止疼药。
二、病因
1. 解剖因素:肌肉支持 薄弱、 血 供较差 2. 外伤:便秘、异物、医源性 3. 感染:肛隐窝炎 4.其他
三、临床表现
周期性疼痛
出血
便秘
体征
1.肛门紧缩 2.肛管皮肤有纵型溃疡 3.慢性溃疡常伴有肥大肛乳头、 “哨兵痔”(肛裂“三联症”)
四、分类
急性(新鲜)肛裂:病程短,裂口新鲜,底浅,边缘整 齐,无溃疡形成。 慢性(陈旧性)肛裂:病程长,反复发作,有梭形溃疡 形成,边缘厚、硬。裂口上端常有肛窦炎、肛乳头增 生,下端有裂痔或潜行瘘管。
Ⅲ期肛裂
六、治疗
外治法
坐浴 敷药 烧灼 局部封闭
手术疗法
扩肛法 切开疗法 肛裂侧切术 纵切横缝法
外治法
坐浴:1:5000高锰酸钾溶液、中药。
敷药:痔疮膏。
烧灼:0.1%硝酸银。 局部封闭:于长强穴用0.5~1%普鲁卡因5~10m1作
扇形注射
手术疗法
⑴扩肛法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因阴津不足或胀腑热结、肠燥便秘、粪便粗硬、排便努责等所致。
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肛门,与大肠关系密切。
6.1护理评估6.1.1饮食、排便习惯及病程长短。
6.1.2肛门症状。
6.1.3心理社会状况。
6.1.4辩证:血热肠燥证、阴虚津亏证、气滞血瘀证。
6.2护理要点6.2.1一般护理6.2.1.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6.2.1.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6.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肛门疼痛的性质、程度与持续时间,大便是否带血、滴血及出血量。
6.2.3给药护理6.2.3.1早期肛裂者,排便后遵医嘱用中药坐浴,或用生肌玉红膏涂于裂伤处。
6.2.3.2陈旧性肛裂,遵医嘱给予中药坐浴,以促进创面愈合。
6.2.4饮食护理6.2.4.1血热肠燥者多食蔬菜。
水果。
6.2.4.2气滞血瘀者给予理气活血之品。
6.2.5情志护理6.2.5.1因裂口剧痛难忍,易产生不良情绪,可教会患者按摩腹部,以减轻排便疼痛。
6.2.5.2气滞血瘀者,易出现胸闷、烦躁,须加强情志疏导。
6.2.6临证(症)施护6.2.6.1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可针刺阵痛,亦可予中药外敷肛裂局部。
6.2.6.2便秘时,切记努责,可遵医嘱给服润下剂或缓泻剂。
6.3健康指导6.3.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用柔软纸擦拭肛门,每日早晨可空腹服淡盐水一杯。
6.3.2指导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坚持腹肌锻炼,排便时避免蹲坑时间过长,避免玩手机及看书报。
6.3.3发生肛裂及时治疗,防止继发贫血和其他肛门疾病。
肛裂诊疗方案

肛裂诊疗方案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患者常常会感到疼痛、不适等症状。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肛裂诊疗方案,本文将介绍肛裂的病因、症状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法。
1. 肛裂的病因肛裂是肛门区域皮肤及黏膜的裂口,常常是由于肛门括约肌过度紧张导致肛门区域的皮肤及黏膜受伤引起的。
其他病因可能包括便秘、肛门直肠炎、肛门肛周脓肿等。
了解肛裂的病因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肛裂的症状肛裂的主要症状是肛门区域疼痛,通常会加剧和排便有关。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肛门出血、排便困难以及肛门区域的潮湿感等不适症状。
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而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保守治疗对于大部分轻度的肛裂病例,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方法。
这包括改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增加饮水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减少大便的负担。
此外,局部应用保湿剂如软膏或乳霜来缓解症状,有助于皮肤的恢复和裂口的愈合。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肛裂的诊疗方案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抗炎药物和舒缓剂可以减轻疼痛感,促进裂口愈合。
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尝试使用局部麻醉软膏或者肌肉松弛剂来缓解括约肌紧张,从而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5.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肛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常被称为肛裂成形术,它的目的是通过切除疤痕组织和松弛括约肌,加速愈合并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包括传统的手术切割、裂口旁切术和钳切术等。
患者应与医生讨论,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肛裂的诊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和饮食习惯是预防肛裂的重要措施。
对于轻度的肛裂,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对于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患者应与医生进行深入的讨论,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加速愈合,并提高生活质量。
肛肠科肛裂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肛裂肛裂是肛管部因肠燥血热便秘或肛道有慢性炎症等引起纵形创伤,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常见病的4.52%。
患者常在大便时出现肛门剧痛、出血、便秘等症。
【诊断】1大便时肛门有刀割样疼痛,便后常有小量鲜血流出,病重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2 .检查时,常在肛管后中线上发现裂创:新鲜创面浅而细,鲜红色;陈旧性肛裂,创面较大较深,边缘发硬,多伴发外痔,创面呈暗红色。
3 .诊断标准I。
肛裂:创面边缘整齐、新鲜。
II。
肛裂:创面较大,边缘增厚变硬欠整齐,有形成外痔的增生组织。
IΠ°肛裂:创面较深较大,创缘组织增厚潜行,伴发“哨兵痔”或乳头肥大。
【治疗】一、对症治疗肛裂主要是由便秘引起,因此通导大便是肛裂对症治疗的重要方法。
这里仅例举通导大便的几个方药:黄连上清丸5g,每日2次;麻仁丸5g,每日2次;五仁汤加味内服,处方:郁李仁IOg,甜杏仁10g,火麻仁10g,桃仁10g,炒枣仁10g,枳实10g,生川军5g,水煎服。
秘结时间较长,积粪较多,可用盐水灌肠、开塞露注入肛内、挖除积粪等方法处理。
局部以清创、消炎、止血、生肌药外敷,用黄连膏20g或黄苓膏20g、生肌散5g,混和外涂,或马应龙痔疮膏、洗必泰等也有一定效果。
二、切除、扩肛手术适应证:ΠI°肛裂,∏°肛裂后期,肛门有狭窄,外痔已形成,对症治疗未能治愈时,均宜手术治疗。
禁忌证:与痔疮结扎疗法同。
术前准备与痔疮切除结扎术同。
局部或舐管麻醉。
手术可分两种形式:①病灶部切除,括约肌部分切开,使肛管扩大;②在肛门左侧截石位5点处,切断部分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的纤维,使肛管扩大3~4个指头,切口处用1号线缝合1~3针。
对肛裂病灶轻者可不予处理,重者可切除部分纤维性变的组织和外痔。
术后处理与痔疮切除术同。
肛肠科 肛裂病(肛裂)中医诊疗方案

肛裂病(肛裂)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
(2)主要体征: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急性肛裂;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远心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多见于慢性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染血,鲜血,量少。
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
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二、治疗方法(一)手术治疗1.肛裂扩肛术(1)适应症:急性肛裂(2)操作方法:患者取截石位,骶麻或局麻后常规消毒,术者戴橡胶手套,并将双手食指和中指涂上润滑剂,先用右手食指插入肛内,再插入左手食指,两手腕部交叉,两手食指掌侧向外侧扩张肛管,以后逐渐伸入两中指,持续扩张肛管3~4分钟,使肛管内外括约肌松弛,术毕。
参照《中医外科学》第9版(李曰庆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内括约肌切开术(1)适应症:慢性肛裂(2)操作方法:在肛缘一侧距肛缘1~1.5cm作小切口达内括约肌下缘,约定括约肌间沟后分离内括约肌至齿状线,剪断内括约肌,然后扩张至4指,电灼或压迫止血后缝合切口,可一并切除肥大乳头,前哨痔。
肛肠科护理常规(全本)

肛肠科护理常规(全本)肛肠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评估要点】(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①饮食惯,是否常吃辛辣刺激食物或饮酒;②有无长期站立,坐位或腹内压增高等因素;③治疗史;④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身体状况①局部症状,直肠肛管周围红肿,热痛情况,有无脓肿形成;②排便情况,有无排便困难、便血、排便时剧痛;③检查结果,肛门镜检查及有关手术耐药性指标的检查结果。
3、心理状况:病人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对手术前配合,手术后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术后评估1、康复状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2、术后不适:疼痛及尿潴留发生情况3、并发症:有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避免饮酒;2、坚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大便惯。
有便秘者可用缓泻剂,如蓖麻油,液体白腊等;3、热水坐浴:可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温度43-46℃,每日2-3次,包括便后坐浴,每次20-30分钟,坐便盆应大而深,能放3000毫升溶液;4、纠正贫轿:因痔而长期反复便血,会导致贫血,严重贫血,需输血,病人排便时或坐浴时应有人陪伴,以免发生跌倒;5、肠道准备:术前三日进少量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肠道杀菌剂,以防感染,术前一日进流食,术前清洁灌肠。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术后由于创面容易渗血或用线脱落造成出血,需定时观察血压,脉博,呼吸及伤口渗血情况,警惕内出血的发生;- 1 -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的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部分因手术、麻醉刺激,痛苦悲伤和肛管内填塞敷料的缘故原由,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肛裂(普外科版本)

肛裂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肛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K60.0-K60。
2)行肛裂切除术(ICD—9—CM—3:49.0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排便时、排便后肛门疼痛,便秘,出血。
2。
体格检查:肛门视诊可见单纯肛管皮肤全层溃疡,可伴有“前哨痔”、肛乳头肥大,称为肛裂“三联征”。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肛裂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60.0-K60。
2肛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
表浅的、经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或症状严重,需要加行内括约肌切断术的肛裂患者不进入本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片X线平片。
2.必要时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
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可行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局麻、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特殊情况可选用静脉麻醉。
2。
手术行肛裂切除术。
3。
必要时标本送病理.(九)术后住院恢复4—5天.1。
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半小时后可下床活动.2.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者,术后去枕平卧、禁食6小时,补液治疗;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可进流食。
3.每天切口换药1-2次,创面较深时,放置纱条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创面变浅后可改为坐浴.4.术后用药:局部用药(栓剂、膏剂、洗剂)、口服药物和物理治疗等。
肛裂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护理措施
温水坐浴:每天坐温水浴10-15分 钟,有助于放松排便肛门括约肌, 减少疼痛和促进愈合。 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轻柔 清洁肛门区域,并在肛门上涂抹酚 酞软膏等抗菌药膏。
护理措施
避免过度用力:避免激烈运动、举重或 长时间坐立,以减轻对肛裂的刺激。
心理支持和教育:给予病人信息和指导 ,帮助其理解肛裂的原因和护理措施,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护理目标
预防感染:通过保持患者肛门 区域的清洁和正确使用创口敷 料,预防感染的发生。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 、抗生素和局部抗炎药,如肛门软膏。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水 分充足,预防便秘,减轻排便时对肛裂 的刺激。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 ,并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包 括使用纸巾或柔软的棉花球清 洁肛门。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 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 和酒精,以减少对肛裂的刺激 。
护理注意事项
定期复诊:及时复诊,向医生汇报治疗 效果,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护理 和治疗。
肛裂病人的护 理PPT课件
目录 病因与症状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注意事项
病因与症状
病因与症状
病因:肛裂是肛门区域皮肤和黏膜 的创伤性损伤,通常由于大便激烈 通过肛门而引起。 症状:肛裂患者常出现排便时的剧 痛、鲜血、便秘、肛门瘙痒等症状 。
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
减轻疼痛:通过采用药物、水疗和生活 习惯的调整,减轻肛裂病人的疼痛。
肛裂诊疗方案

肛裂诊疗方案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裂口的形成。
病症包括肛门疼痛、便秘、排便困难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为了有效地治疗肛裂,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诊疗方案,本文将对肛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一、诊断方法1. 详细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疼痛的程度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外观检查和指诊,观察肛门的外观和触摸异常,以辅助诊断。
3. 乙状结肠镜检查:通过乙状结肠镜的引入,医生可以观察到肛门和直肠内部的情况,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并确定肛裂的程度。
二、非手术治疗1. 药物治疗:对于肛裂的早期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缓解症状。
药物包括抗痛药、增加肠蠕动的药物等。
但是药物治疗只能用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效果有限。
2.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改善排便习惯和饮食,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饮水量等。
同时,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以减少肛裂的疼痛和恶化的可能性。
三、手术治疗1. 拉皮修补术: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拉皮修补术通过将裂口的皮肤组织重新粘合,促进伤口的愈合。
这个手术方法简单、易操作,恢复较快。
2. 肛门甲状腺修补术:对于复杂和严重程度较高的肛裂,肛门甲状腺修补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
它通过去除肛门周围的一部分肛门甲状腺,减少肛裂处的张力,促进伤口愈合。
3. 快速、无痛的处理技术: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腌渍技术、激光治疗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四、术后护理1. 药物治疗:术后患者需要口服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
2. 注意饮食:术后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3. 个人卫生:术后患者需要保持肛门周围的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盆浴,并保持患部干燥,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综上所述,对于肛裂的诊疗方案,主要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确定病情;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术后护理需要注意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个人卫生等方面。
肛裂

肛裂西医【概述】肛裂是指肛门裂伤,是一种肛管撕裂形成溃疡并疼痛剧烈的慢性疾病。
其发病率虽无精确统计,但有临床报道,约占肛门外科疾病的15%左右,男女均可患病,从临床观察,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老年人患病者极少。
根据肛门解剖学分析,肛裂的发生绝大多数在肛门后侧正中,少数发生在肛门前部,而发生在肛门两侧者较罕见。
其病因与局部损伤、暴力排便、炎症因素、机械性损伤、括约肌痉挛,先天性肛门狭窄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诊项要点】一、症状肛裂症状的特点是:便秘、疼痛、出血互为因果。
由于便秘使排便时疼痛,出血增多,而疼痛的加重又使患者畏惧大便而久忍,久忍大便的结果又加重便秘和出血,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裂伤久不愈合。
1.便秘:多为直肠型便秘。
患肛裂的病人因恐惧排便剧痛,都有意推迟排便时间,减少排便次数,结果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植任,六份被完全吸收.大便即变得越发干硬,一旦排便就会便裂口加深,疼痛加重。
2.疼痛:因炎症刺激肛门括约肌痉挛而疼痛,便时粪便刺激裂口或粪便嵌干裂口处,使之疼痛。
陈旧性肛裂,其溃疡面有神经末梢暴露,粪便磨擦即感疼痛。
肛裂疼痛有其特点,即便时裂伤受到刺激,立刻感到疼痛,排便完毕,有短暂的疼痛缓解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可持续疼痛数小时至十余小时。
疼痛的轻重,时间的长短,各人虽有不同,但其共同之处是由排便而引起的。
3出血:肛裂之出血,由便秘和极度努挣肛门,肛管撕伤引起,所以说出血与排便有关系。
血色鲜红,多带于干硬大便的表面或染于手纸上,滴血较少,射血更少见。
4,瘙痒:肛裂一般只有少许血性分泌物,一旦发生感染,或形成皮下隐疾时,分泌物增多,且污染衣裤,刺激肛门皮肤引起局部病痒,甚至出现湿疹。
二、检查1.依据排便时疼痛、出血、便后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便秘等典型症状,肛裂的诊断并不困难。
2.肛裂的检查应以视诊为主,即让患者取佣位或膝胸位,放松肛门,医者用两拇指将肛缘皮肤轻轻向两侧分开,观察肛管是否有裂口。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一、常见症候要点(一)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解,质干硬,便时肛门疼痛剧烈,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血色鲜红,裂口色红,肛门部灼热瘙痒,腹满涨同,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二)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肛管裂口深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纳差,或头昏心悸;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三)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犹甚,肛门紧缩,肛管裂口色紫暗,肛外有裂痔,便时可有肿物脱出;舌黯,苔薄,脉弦或涩。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和内分泌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7.遵医嘱予以外用膏剂栓剂。
(二)出血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
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5.遵医嘱予以口服中药。
(三)便秘1.观察排便的频次和大便形状。
2.绕脐周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日3次,每次20~30圈。
3.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或清洁灌肠。
4.遵医嘱便秘推拿5.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双天枢、神阙、气海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润肠通便药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1小时服用;血热肠燥者中药汤剂宜凉服;阴虚津亏者中药汤剂宜空腹或饭前服;气滞血瘀者中药汤剂宜偏温热服。
2外用中药便后予以痔瘘洗剂50ml与温开水250m以1:5的比例混匀进行中药熏洗或坐浴,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二)特色技术1.艾灸。
2.穴位按摩。
肛裂的诊疗常规

肛裂的诊疗常规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的炎症性疾病。
肛裂常是一个裂口,绝大多数发生在肛管后正中线上,其次是前正中线(女性多见),侧方极少见。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患,在肛门部疾患中,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也是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
其特点是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
一、诊断(一)诊断依据1.症状(1)疼痛特点为疼痛发生与排便有直接关系,可放射至骶尾部,大便干结时尤甚,典型疼痛者,便时痛轻,便后痛重,先轻后重,中有间歇,呈一特殊的疼痛周期。
其疼痛突出表现为便后片刻发生之疼痛远较排便时剧烈,而剧痛来临前常有小息,称为疼痛间歇期。
(2)出血出血时有时无,一般出血量不多,表现为手纸带血或便后滴血,出血颜色鲜红。
(3)瘙痒由于肛裂溃疡的分泌物或因肛裂所并发的肛窦炎、肛乳头炎等所产生的分泌物刺激所致。
(4)便秘便秘既是肛裂的病因之一,肛裂反过来又可引起便秘,因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患者常产生惧便心理,从而人为地控制排便,致使大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份吸收过多而更加干燥,排便愈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体征肛裂检查应以视诊为主,患者可取适宜体位,检查者用双手拇指将肛缘皮肤轻轻向两侧分开.可见肛管移行区皮肤有一梭形溃疡,如用探针轻触溃疡面,可引起明显疼痛。
陈旧性肛裂溃疡面颜色灰白、底深、边缘增厚明显,下端可形成裂痔,与溃疡上端肥大的肛乳头合称肛裂三联征,指诊可发现肛门紧缩。
3.肛裂分期肛裂分期有多种,但I临床上以下述较为实用。
1)早期肛裂(新鲜肛裂) 在肛管上皮有梭形溃疡,创面较浅,边缘整齐而有弹性,基底新鲜,无明显瘢痕,容易愈合。
2)陈旧性肛裂由于括约肌经常保持收缩状态,溃疡面合并感染,创面引流不畅,致溃疡边缘变硬变厚,周围组织发炎、充血、水肿、纤维化、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水肿及结缔组织增生。
常合并肛乳头肥大、赘皮性外痔(哨兵痔)、皮下瘘等病理改变。
(二)鉴别诊断1.肛管上皮癌溃疡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边缘隆起坚硬,周围有炎症浸润,持续疼痛,有特殊臭味,如肿瘤侵及括约肌,可见肛门松弛或失禁现象,病理检查多可确诊。
肛裂

肛裂住院号:399652入院记录:主诉:肛门部疼痛1月余,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部疼痛不适,排便困难,偶有带血,为鲜红色,量少,多为便后出血,无粘液脓性便,里急后重感明显,无心慌、晕厥等不适,于当地医院行口服抗炎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半月前肛门部疼痛加重,大便后疼痛明显,每次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肛裂”收入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进食少,睡眠差,大便偶有带血,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20㎏。
既往史:2008年11月曾因“脑梗塞”于我院治疗,曾因“带状疱疹”于2009-9-2在人民医院治疗,无肝炎、结核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重大手术及输血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生活规律,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毒物接触史,适龄结婚,子女体健。
月经婚育史:月经18,5-6天/28-30天,1989-09-20,规律,量中等,色鲜红,无痛经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人,无结核及肝炎患者,无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 36.8 ℃ P 80 次/分 R 20 次/分BP 142/83 mmHg 老年女性,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营养良好。
神志清,精神可,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蜘蛛痣。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及调节反射存在。
耳鼻无特殊发现。
口唇无紫绀,牙齿无脱落,牙龈无出血,伸舌居中,舌色红,颊结膜无溃疡,咽无红肿,两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气管居中,两侧对称,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对称,无胸壁静脉曲张。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规整,心音无异常。
腹部及肛门检查见专科情况,外生殖器无异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灵活。
腹壁反射、肱二头肌、三头肌反射以及跟、膝腱反射正常存在,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均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裂诊疗常规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发生纵行全层裂开,深达肌肉,形成梭形溃疡,引起排便性周期性肛门剧烈疼痛者。
1.诊断依据
1.1.病史有排便性周期性肛门剧烈疼痛。
1.2.体征见肛管纵行裂口,深达肌肉。
1.3.指检见肛门收缩紧,疼痛明显。
2.辨证论治
2.1.中医辩证治疗
2.1.1.阴虚肠燥
症状: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大便干涩,出血不多,口干咽燥,饮而不多,小便黄少,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则:养阴增液,润肠通便。
方药:增液汤加槐花、白茅根、元胡。
2.1.2.湿热下注
症状:大便不爽,干或不干,肛门坠胀而疼痛,疼痛持久,便中带血或滴血,肛门潮湿。
身倦神怠,口苦,口干欲饮,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清热利湿。
方药:。
止痛如神汤加减
2.1.3.热结肠道
症状:。
大便干结,排出困难,肛门疼痛如刺如割,便血鲜红,或多或少,肛门灼热。
口干喜饮,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脉滑或数。
治则:泄热通便,养阴凉血
方药:凉血地黄丸合麻仁丸加减。
2.1.4.血虚肠燥
症状:大便或可干燥,肛门疼痛,痛而不甚,持续时间不长;便血量少;可见面色无华,唇甲苍白,头晕心悸;或便后乏力。
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养血补血,润肠通便。
方药:润肠丸加减。
2.2.其他疗法
可采用中药油膏外敷疗法、直肠给药法、坐浴法、封闭法及针灸疗法等。
2.3.手术治疗
2.3.1.手术指征
2.3.1.1.陈旧性肛裂,反复疼痛或贫血,症状明显,内科治疗无效。
2.3.1.2.查见肛管梭形溃疡的明确指征。
2.3.1.3.无大肠严重炎症性疾病。
2.3.1.4.全身性疾病稳定。
2.3.1.5.愿意手术治疗。
2.3.2.术前处理
2.3.2.1.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排粪造影,必要时行结肠运输试验。
2.3.2.2.向病员及家属交待病情,签手术同意书。
2.3.2.3.术前备皮、灌肠或清洁灌肠。
2.3.2.4.酌情使用抗生素、甲硝唑、庆大霉素等。
2.3.3.手术方式选择
2.3.3.1.肛裂切除术
2.3.3.2.纵切横缝术
2.3.3.3.改良纵切横缝术
2.3.4.术后处理
2.3.4.1.中医护理
仰卧两小时,流质饮食两天,控制大便两天。
2.3.4.2.每日便后中药坐浴,紫草油纱换药。
2.3.4.3.抗感染治疗,可酌情使用抗生素肌注或静滴。
2.3.4.4.通条大便,可用液体石蜡每晚睡前30ml口服,或麻仁丸1~2粒口服。
2.3.5.术后并发症处理
2.3.5.1.术后疼痛:视疼痛程度可选用针灸,或肌注颅通定、度冷丁,或口服止痛药。
2.3.5.2.切口感染:及时拆除缝线,保持引流通畅,可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紫草油纱换药。
3.入院指征
3.1.长期大便排出困难。
3.2.便时出血,周期性疼痛,反复发作。
3.3.查体见肛管梭形溃疡,或可伴有其它病理改变。
3.4.全身疾病控制良好,无手术禁忌。
4.疗效评定
4.1.痊愈:直觉症状消失,大便排出通畅,周期性疼痛、出血等有关征象消失。
4.2.好转:直觉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大便排出比较顺利,或可分次排出,无疼痛或(和)出血。
4.3.无效:直觉症状无改善,肛管裂口不愈合。
5.出院指征
伤口临床愈合,无出血及感染征象。
6.平均住院天数
7~15天。
有全身疾病者酌情延长。
7.医疗费用
1500~3000元。
肛裂的护理常规
一、血虚肠燥型:
(一)症状:
大便干结,排便时肛门绵绵作痛,伴面色无华,心悸神疲乏力,便
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二)护理:
1、首先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用生肌玉红膏或黄连膏外敷,每次便后用苦参汤或食盐水坐浴,
促进血液循环。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润肠通便之品,如香蕉、蔬菜、番薯等,忌
食辛辣、大蒜、煎炸等燥热之品。
4、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临厕忌久蹲努挣,大便困难时可内服麻仁
丸或石蜡油,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5、可在长强穴作封闭疗法,隔日一次,也可用三棱针在创面上刺破
节膜带,外涂生肌膏。
二、湿热阻滞型:
(一)症状:
肛门灼热,便后剧痛,有少量鲜血,粘液或脓血,坠胀不适,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
(二)护理:
1、首先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因排便疼痛而引起的紧张情
绪。
2、疼痛时可遵医嘱用中药先熏后洗肛门,早晚各一次,每次15-20
分钟,注意水温和保暖,熏洗后敷上消炎止痛膏。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以清热解毒生津凉血的食品为宜,
如绿豆、冬瓜、西瓜等,忌辛辣烟酒之品。
4、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柔软,必要时可服润肠通
便的药物,如麻仁丸、石蜡油、轻舒颗粒。
5、遵医嘱针刺长强穴,强刺激1-2次,留针2-5分钟,7次为一疗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