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 括号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四则运算括号第4课时|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四则运算括号第4课时|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中括号的作用和运用规则。
2. 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括号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括号的引入和作用2. 括号的运用规则3. 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4. 括号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括号的作用和运用规则,以及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括号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特别是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课件,展示四则运算中括号的作用和运用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括号的概念。
2. 讲解:通过教学视频,详细讲解括号的运用规则,让学生深入理解括号的作用。
3. 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括号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板书设计1. 板书四则运算括号2. 板书内容:括号的作用、运用规则、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实际问题的运用。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括号的运用规则。
2. 提高练习:完成实际问题,运用括号解决问题。
3. 拓展练习:研究括号在更高年级数学中的运用。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括号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是否需要进一步巩固。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在练习和实际问题中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1. 引入(约10分钟)情境创设:利用PPT展示一个购物场景,例如一个苹果2元,买3个苹果,如果总价打8折,问最终需要支付多少钱。
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运算的顺序,并自然引入括号的概念。
问题提出: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询问他们是否遇到了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括号作用的探究欲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4括号》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4括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理解括号的含义,掌握如何进行括号里面的计算,能灵活运用括号进行数学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升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理解括号的含义。
2.掌握如何计算括号里面的内容。
3.能够运用括号进行数学运算。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括号进行数学运算。
2.理解括号在数学公式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
2.纸笔。
3.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实际问题引入括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括号的基本概念解释括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理解括号在数学中的作用。
3. 括号的计算方法教授如何计算括号里面的内容,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掌握技巧。
4. 练习运用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解题过程中巩固所学内容,并及时纠正错误。
5. 拓展应用提出拓展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括号进行数学运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括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括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反应和掌握情况,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括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会有明显的提升,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4括号》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4括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4括号》主要让学生掌握括号的用法和计算顺序。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的使用规则,以及如何正确计算带括号的算式。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括号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括号的使用和计算顺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括号的概念和作用,知道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括号的概念和作用,带括号的算式计算顺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括号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括号的作用;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括号的用法和计算顺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括号的概念、用法和计算顺序的相关内容。
2.练习题:包括带括号的算式和实际应用题。
3.教学道具:括号模型、算式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的文具盒里有3支铅笔和2块橡皮,他的朋友又给了他5支铅笔和3块橡皮,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和多少块橡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在此基础上,引入括号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括号的概念、用法和计算顺序。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发现括号的作用和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带括号的算式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讲解难点。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题。
第4课时 旋转与角(导学案)四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同步备课】第4课时旋转与角(导学案)四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旋转的概念。
2.掌握将平面图形沿着一定的起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新图形的方法。
二、课前预习
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中内容,先预习一下旋转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对文本中出现的名词有初步的了解。
2.观看相关视频,增加自己的视角。
三、课堂探究
1.我们将以小组形式展开互动,讨论以下问题,请班级的小伙伴一起来完成:
•什么是旋转?有什么特点?
•旋转的有哪些基本元素?如何描述它?
•旋转有哪些基本规律?
2.班级中的同学跟随老师的引导,可以拿起手中的手机摄像头,进行小型的拍摄,注意事项如下:
•拍摄时,应该对准主角,把握好角度。
•可以辅助使用三脚架,摄像头的观察角度与高度需调节到合适。
四、作业布置
1.请在课下完成练习册的第10页和第11页的相关题目。
•注意:做题时要注意逻辑性,详细处理角度和直线间的关系,并且记得标注相关数据。
2.提前准备好显示器,按照自己的方案,完成旋转图案的制作。
•注意:制作时套模板要用合适的多边形模板,并对照几何画板中模板的特点进行制作。
五、复习反思
1.正确识记旋转基本知识概念及旋转规律。
2.加强对图形刻画的体会,注重图形的准确描述,为制作时感觉的突破提供依据。
3.根据视频输出的思路,可以自主探究如何制作一份令人满意的旋转图形稿。
注意事项:
1.由于该文档要求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因此,请注意文档的编写格式,以避免出现格式问题。
2.文中不得带有网址和图片。
最新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括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最新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括号》导学案教学案设计括号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所把握的运算顺序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强调括号的作用。
例如通过自学提示看书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
如此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既把握了知识,又明确了其中的算理。
1.注重书本知识中范例的作用,通过范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教学贯穿数学知识的始终,运算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十个核心概念之一。
混合运确实是运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在巩固新知的同时提高运算的速度和能力。
练习是关心学生把握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促进学生明白得运算顺序,感受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从而准确把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能力。
课前预备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成效检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6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类型,并说一说运算顺序是如何样的。
2.指名汇报并补充,教师小结。
3.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整数的混合运算。
1.先摸索老师的问题,再与同桌交流。
2.汇报并互相补充。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8+32×4-67(2)450÷9-54÷6(3)150÷25+25×8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20分钟)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96÷12+4×2,这道题先算(),再算()。
结果是()。
(2)96÷(12+4)×2,这道题先算(),再算()。
结果是()。
(3)96÷[(12+4)×2],这道题既有(),又有(),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结果是()。
(4)这三道题()、()和()都相同,()和()不同。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1.2括号的由来和作用(导学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1.2括号的由来和作用(导学案)一、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数学的基础知识——括号。
通过学习括号,同学们会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运算,方便日后的学习。
二、探究括号的背景和由来1. 括号的背景括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
最早使用括号的人们是苏美尔人,在书写时使用 wedge-shaped marks 做为括号的标识,表示“括住”这些文字的意思。
到了公元前4世纪,括号在希腊文献中也开始出现。
后来,欧洲的文字学家在括号的使用上进行了标准化,使得括号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括号的分类括号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包括圆括号(), 方括号[], 尖括号<>, 花括号{}等。
在数学中,我们最常用的是圆括号()和方括号[]。
3. 括号的定义括号是一种数学符号,用于控制数学表达式的计算顺序。
它可以用来表示几个数的和、差、积和商,也可以用来改变运算的优先级。
例如,(2+3)x4表示先算括号中的值,再用结果乘以4。
三、探究括号的作用1. 括号的作用之一——改变运算的优先级在数学中,乘、除、加、减的优先级是依次递减的。
若要改变运算的优先级,就需要使用括号。
例如,3+2x4和(3+2)x4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由于乘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的优先级,所以3+2x4的结果是11,而(3+2)x4的结果是20。
2. 括号的作用之二——代表一个整体给定一个表达式,我们有时需要将其部分视为整体。
例如,在计算2x(3+4)时,我们需要先计算括号中的值,再将结果和2相乘。
这里,括号就代表了一个整体。
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避免运算结果出错。
3. 括号的作用之三——表示坐标在数学中,我们会使用括号来表示坐标。
例如,(2,3)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3。
这种表示方式可以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方便计算。
四、练习与总结1. 练习(1)计算下列式子:•2x(3+4)•8-[3(2+5)-4x3](2)写出下列坐标所在的位置:•(0,0)•(3,-4)2.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括号的背景和分类,探究了括号的作用,包括改变运算的优先级、表示一个整体以及表示坐标等。
人教版数学 第4课时 圆的面积 导学案

第4课时圆的面积学习目标:1.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自己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计算公式的过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把这些近似于等腰小三角形的小纸片按P67的方法拼一拼,课上小组合作探究拼成的图形的各部分和圆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带★的可以选做。
知识储备1.计算下面各题(组内比一比,看谁算得快)72 = 92 = 102= 82 = 62 = 52 = 42= 32= 22= 112 = 122= 202=2.小组合作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组内交流后完成下面的填空)我们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多数是用()的方法,即把所学的图形进行分割、拼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用旧知识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仍用这种方法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自主与合作学习1.什么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大小由什么决定。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拿出课前把圆分成若干(偶数份)等份剪开后的图形,把这些近似于等腰小三角形的小纸片按P67的方法拼一拼,再思考:(1)拼成的图形是(),等分的份数(偶数份)越多,拼出的图形更接近()形。
(2)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联系?面积呢?(结合拼成的图形组内交流并展示)3.结合拼摆、推导的过程整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从拼摆的图中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是(),宽是()。
(2)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3)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
4.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1)圆形草坪的直径是20米,每平方米草皮8元,铺满草皮需要多少钱?分析:已知圆的直径,求面积的方法是先算出圆的(),再算(),最后算()。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推荐文档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
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导学案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2人小组复述回顾下列内容:1、口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25+75 46+154 87+11375+25 154+46 113+872、填空63+()=100 146+()=300 107+()=200 260+()=400【设问导读】例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
他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1.理解题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和一共骑的路程。
2.列式计算:或3.观察算式,我发现:因此两个算式可以写成:□+□=□+□4.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举例验证。
5.总结定律: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用a和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例2:1.理解题意这道题是已知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列式计算,想一想怎样算简便。
3.比较下面的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4.总结定律:先把,或者先把,和。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5.你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自学检测】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24+56= +85+69+15=85+ +72 + n= +(63+89)+11= +(+ )25+68+75+32=(+ )+(+ )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8+456= 307+862=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84+35+16 356+(44+66)【巩固训练】1.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65+72=72+65 ()218+53+47=218+(53+47)()31+67+19=31+19+67 ()24+42+76+58=(24+76)+(42+58)()2、解决问题。
(1)小兵在玩具超市看见这三种玩具。
如果都买,得花多少钱才能买到?(2)有三种水果,菠萝517千克,橘子98千克,榴莲383千克。
三种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拓展探究】计算2+4+6+8+10+ +94+96+98的结果。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导学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导学案引言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运算方式之一。
在进行四则运算时,小括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计算数学表达式的值。
本导学案将重点强化小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并归纳运算的顺序规则。
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小括号在数学运算中起到控制运算顺序的作用。
在没有小括号的情况下,四则运算的顺序通常为乘除法优先、加减法次之。
然而,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使得小括号中的运算先于其他运算进行。
例如,对于表达式2 * (3 + 4),如果没有小括号,按照乘除法优先的原则,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结果为2 * 3 + 4 = 10。
但是,如果使用小括号将(3 + 4)括起来,小括号中的运算先于乘法运算进行,结果为2 * (3 + 4) = 2 * 7 = 14。
可以看到,小括号的使用改变了表达式的计算结果。
归纳运算顺序规则为了正确地进行四则运算,我们可以根据归纳总结出一些运算顺序的规则。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运算顺序规则:1.小括号中的运算先于其他运算进行。
2.乘除法优先于加减法进行。
3.如果有多个乘除法或加减法运算符,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例如,对于表达式2 + 3 * 4 - 5 / 2,按照上述的运算顺序规则,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和减法。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2 +3 *4 -5 / 2= 2 + 12 - 5 / 2 # 先计算乘法:3 * 4 = 12= 2 + 12 - 2.5 # 再计算除法:5 / 2 = 2.5= 14 - 2.5= 11.5可以看到,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结果为11.5。
练习现在你已经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和运算顺序规则,我们来做一些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1.计算表达式的值:3 * (4 + 2) - 8 / 22.计算表达式的值:5 - 2 * (6 - 3)3.计算表达式的值:8 / 2 * (3 - 2) + 4请你在下面空白的行中列出每个表达式的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 * (4 + 2) - 8 / 2= 3 * 6 - 8 / 2 # 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4 + 2 = 6= 18 - 8 / 2 # 再计算乘法:3 * 6 = 18= 18 - 4 # 最后计算除法:8 / 2 = 4= 145 - 2 * (6 - 3)= 5 - 2 * 3 # 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6 - 3 = 3= 5 - 6 # 再计算乘法:2 * 3 = 6= -18 / 2 * (3 - 2) + 4= 4 * (3 - 2) + 4 # 先计算除法:8 / 2 = 4= 4 * 1 + 4 # 再计算括号内的减法:3 - 2 = 1= 4 + 4 # 最后计算乘法:4 * 1 = 4= 8总结在本文档中,我们强化了小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并归纳了运算的顺序规则。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括号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括号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介绍括号的概念、用法及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括号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括号的策略。
教学难点1. 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2. 括号内外的运算顺序。
3. 括号嵌套时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计算器。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算术题,让学生发现计算顺序的重要性,从而引入括号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括号的含义、用法及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3. 例题: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括号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让学生分享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6. 总结:总结本课时的重点知识,强调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板书括号2. 板书内容:括号的含义、用法、优先级,以及相关例题。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括号计算题。
2. 提高题:让学生做一些含有多个括号或者括号嵌套的计算题。
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运用括号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括号的概念、用法及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括号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括号。
教学难点在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理解障碍或操作困难的知识点,它们通常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解释,以及学生更多的练习和应用。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学生在初次接触括号时,可能会对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感到困惑。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五山镇小学2016年春单元备课活页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陈旅翔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学反思:
五山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第4课时乘法交换律doc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乘法交换律备案人:唐新梅审核:——————一:自主学习(一)目标导学:1,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并应用它进行验算。
2,学会观察,比较概括,培养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
3,能用本节所学的新知识———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理解且能熟练运用乘法交换律。
(二)展示质疑1,看懂33页主题图,自学34页例1.理解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有什么疑问请记录下来,在展示质疑时解决。
2,自我小测:(1)32+32+32+32=()X()75 X 26=()X() a X b=( )X ( )A X( )=15X( ) 一个数和1相乘得()一个数和0相乘得()(2)把应用乘法交换律的算式连起来。
12X13 6+5 20X17 a X05+6 17X20 13X12 0Xa(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交换律验算。
248X810 307X52 1010x3033,预习质疑通过学习,我的疑问是()二:合作学习(一)合作探究(1)15X16=()X()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结果是(),这个等式说明了:()。
(2)加法交换律可以用字母表示,如:(),其中,ab可以表示()。
(3,)我们认为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其中,字母可以表示()。
(4,)例如:18X97=97X18我们还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5)思考:笔算乘法的()就是用到了乘法交换律的知识。
例如:21 验算:105 )。
X 105 X21我们发现,有时候用乘法交换律还可以是一些计算比较()。
(二)精讲精导(1),负责挖坑的有多少人?列式:25X4 还可以怎么列?4X25(2),计算出得数,并比较异同。
(3)同:因数相同,积相同。
异:交换位置。
(4,)你明白了什么?请用一句换概括。
(5,)这就是乘法的()。
(6,)如果用图形,或字母可以表示乘法交换律?这些图形,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三:用中学习(一)过关检测(1)数学书35页做一做第1题(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的第一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中括号》导学案

导学案30×(120-60)÷90 340-240÷60×5630×[270÷(100-70)] 250÷[(156+44)÷40]2、看一看,算一算,比一比:120÷(8+4)×2 400÷(51-46)×8120÷[(8+4)×2] 400÷[(51-46)×8]看一看这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再算出得数比一比。
3、下面的题做得对吗?不对的请改过来。
540÷[(9+6)×6] 200÷[(172-72)÷25]=540÷15×6 =200÷(100÷25)=36×6 =200÷4=216 =504、仔细观察,看看哪些括号可以去掉。
①[(36+24)÷15] -18②24×[19-(2×6)]③370-[(180-(640÷80)]④15×[4×(12+22)]5、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18 ÷ 2 ×(3 +6)=12. 提出问题,分步解答师:这道题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师: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个网球?你想到了哪个数量关系式?生:60÷网球的单价=网球的个数(板书)师:要求网球的个数,关键要先求出什么?(网球的单价)师: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列出的算式是(300-60)÷12 ,再用60÷网球的单价就可以求出能买的个数,只要再加一步60÷20=3(个)就可以了。
3. 尝试列综合算式师:刚才,我们分步解答了这个问题,先算出了——(网球的单价),然后用——(60÷网球的单价),现在你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在自备本上试试看,只列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履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体会数学在一样平常生活中的作用,开端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
7、开端了解植树问题的头脑办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认识,开端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领。
8、体会研究数学的乐趣,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四年级1班研究内容本节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设疑导入预提纲P/2-5(提出问题)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2、晓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养成当真审题、自力考虑等研究气。
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说话引入同学们,舒畅、长久的寒假生活扣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入印象的事情吗?出示书本情境图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2.2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2.2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课本第40页的例题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小数大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比较小数的大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会正确迅速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迅速比较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米尺。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1、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1000 500 899 1001 832 8231000 2000 523 524 2456 24672、看看谁最棒!1)、老师带了300元钱去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286元,请问老师带的钱够吗?2)、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超市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元,小明带的钱够吗?说说你是怎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的?【情景导入】出示观察课本第40页例5主题图,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新知探究】1、小明跳3.05米,小红跳2.84米,小莉跳2.88米,小军跳2.93米,说说你是怎么给他们排出名次的?2、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3、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部分,整数部分的那个数就。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的那个数就。
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字的那个数就……4、比较下面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3元 2.6元 6.35米 6.53米4.723 4.79 0.458 0.54【知识梳理】1、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2、先看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怎样比较?【随堂练习】1、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5 0.305 0.53 0.0530.6 0.63 1.26 0.7042、在○里填上“〈”、“〉”“﹦”。
3.01○3.10 9.6○6.94.08○4.807.89○7.98 1.607○1.76 7.100○7.15角○0.4元5千克○500克4分米○0.4米3、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 括号》精品导学案

五、作业设计
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
六、板书设计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96÷32
=3
学生励志寄语:
人生,想要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就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1单元四则运算
课时
第4课时括号
主备人
数学教研组
所在学校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只有一个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オ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处于低谷不颓废,過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
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豁达,自信,睿智处世做事。就ᅳ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的天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课时括号

第4课时 括 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教 学 过 程]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思
路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
入
新
课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学习
新知
环节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 12+4× 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 12+4×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括号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
后算中括号外面。
答:平均每车运250千克。
三、巩固练习,用反馈。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9页“做
一做”。
(尽量找后进生,这样
才能充分暴露学习过程中的
问题,在集体更正的环节,
要注意发现学生在知识点上
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学生
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
)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
习三第1、2题。
1.独立在本子上
计算,再全班交流汇
报。
2.独立完成,并集
体订正,说清运算顺
序。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教师总本节课的学习
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含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而且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喜欢尝试独立完成计算,所以要在课堂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探究心理,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点评和总结:
【素材积累】
摘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景区内有一座平衡石头艺术公园,每天都会吸引很多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人们无不对这里独具特色的石头平衡造型惊叹。
这个公园的帝造者是来自加拿大的迈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