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 第三课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设计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教学设计
系列模块 《美术鉴赏》
教材版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题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课时
执教人
教学对象
1 课时
高世界—走进具象艺术(《美术鉴赏》第 3 课)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7 月第 1 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难点 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
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
目的。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配乐欣赏作品, 进入情境
(配乐展示具象 绘画作品并板书
第2页
欣赏作品,尝试判断。
情感以及主题,从而懂得更全面的了解具象艺术。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①掌握具象艺术的特点,了解具象艺术的功能 ②理解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③了解评价具象艺术意义时要考虑到三个方面。
过程与 方法
本课以同学们熟悉的具象作品作为引导,通过《教皇英诺森十 世》和《收租院》了解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通过对《蒙娜丽莎》 的探究领悟出具象艺术除了记录功能,还具有社会干预性功能。通
1.典型形象
境。
生思考回答:
互动游戏:尝试分辨 A 你能看出画中人物的身份
作品属于肖像作品还 吗?(生答:农民…)
是主题性作品。
B 你看到这位农民的第一感
1. 荷拉斯兄弟宣誓 触是什么?(生答:同情、
2. 教皇英诺森十世 怜悯…)

1.3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1.3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三课:怎样鉴赏美术作品一、教学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思路,培养从多层面与多角度观看和鉴赏美术作品的意识,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引导学生理解并尝试运用美术作品的四种鉴赏方法,对作品的情感、形式、社会与文化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与综合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

三、教学内容重点:改变学生过于简单化地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使其理解并尝试运用美术作品的四种鉴赏方法,进而能多角度、全方位地鉴赏美术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针对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选择恰当的鉴赏方法,能自主确定科学的鉴赏角度与内容。

四、教学时间1.5课时五、教学程序(一)导入:“猜图”和“听音辩物”游戏引入《蛙声十里出山泉》进而导入新课。

(二)美术作品鉴赏的四种方式1.感悟式鉴赏(1)感悟式鉴赏的简介(2)以朱耷作品为例初步讲解怎么运用感悟式鉴赏(3)以《蛙声十里出山泉》详细讲解怎样运用感悟式鉴赏。

2.形式鉴赏(1)形式鉴赏的简介(2)以马远的《水图卷》之《黄河逆流》、《长江万顷》为例初步讲解怎么运用形式鉴赏(3)以《星夜》详细讲解怎样运用形式鉴赏与感悟式鉴赏。

(4)以《写生珍禽图》引入社会学式鉴赏。

3.社会学式鉴赏(1)社会学式鉴赏的简介(2)以《写生珍禽图》为例初步讲解怎么运用社会学式鉴赏(3)以《夜巡》详细讲解怎样运用社会学式鉴赏。

4.比较式鉴赏(1)比较式鉴赏的简介(2)横向和纵向比较的区分(3)以《蒙娜丽莎》与《达威尔小姐》为例,用比较式鉴赏两幅美术作品。

(三)用课堂活动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四)知识回顾与总结。

(五)练习与实践1.小组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做鉴赏分析。

2.个人作业:三选一(1)请以教材第24页《墨竹图轴》、《丛竹图》为对象,比较式鉴赏各是怎样表现竹子的。

(2)请以教材第56页《韩熙载夜宴图》(五代) 顾闳中为对象,选择至少两种鉴赏方法对作品进行鉴赏。

高中美术鉴赏课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高中美术鉴赏课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⒉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⒊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情节性,
具象艺术的作用?
⒈记录的功能,尤其是对人和社会的记录, 这是他在照相机发明之前最基本的功能之 一。 ⒉社会干预性功能。这种干预:有的赞美, 有的批判;有的直接,有的隐晦;有的侧 重美学、文化、道德,有的集中于社会、 政治等。
如何鉴赏具象艺术?
肖像作品 肖像作品人物的本质特征只存在于这一 个人或几个人中,要求作品集中传达出 “这个人”的神态,气质和精神面貌, 就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传神”或“气 韵”。 主题性作品 主题性作品即使是个别人物形象也都是 集合和抽取了众多人物的特征后,塑造 出来的,成为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历 史写照。
《血衣》 王式廓
陈逸飞 魏景山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表现在记录功能上,尤其是在摄影发明之前,是我们 认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依据。
具有社会干预的功能,它又有以真实,生动而具有个 性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并由这些形象构 成的故事,情节或主题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 生认识和教育的作用。
《田横五百士》(1928-1930)徐悲鸿
《粉笔生涯》 曹新林
《奠基者》 王宏剑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陈坚
》何家英 高云
《父亲的大衣》墨金子
《舞之憩》何家英
互动答疑
单选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顾闳中 B张择端 C黄荃 D张萱 《教皇英诺森十世》的作者是? A委拉斯凯兹 B席里柯 C乔尔乔内 D普桑 多选 具象艺术的特点? (B)
《蒙娜丽莎》(1503-1505) 达﹒芬奇(意大利)
《椅中圣母》拉斐尔
《无名女郎》克拉姆斯柯依
《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 1856年 安格尔(法国)

人美版美术鉴赏课第三课

人美版美术鉴赏课第三课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写生珍禽图》黄荃《荷花》一,具象艺术的概念较写实,有形象可辨美术作品,具象艺术是比较宽泛的概念。

1、视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即我们看到世界的样子来描绘对象。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作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

3具象艺术的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古典油画、中国工笔画、写实雕塑具象艺术的典型----照相写实主义具象艺术的极端----超级写实主义肖像作品主题性作品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历史上的具体的人相辅相成,不可孤立存在。

肖像作品:在作品中集中的传达出“这个人”的神态、气质和精神面貌。

主题性作品:“这些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集中了那个时代的人的共同品质。

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直接相关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没有典型环境也就不可能有典型形象,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完整的主题。

对于具象艺术来说,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

艺术作品(具象艺术)记录功能社会干预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清明上河图》《马拉之死》法国达维特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马拉刚刚被刺的惨状:马拉倒在浴缸里,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已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凶手递给他的字条,刺客是利用马拉趁其不备下的毒手,我们还可以看到丢在地上的带血的凶器。

在浴缸的旁边立有一个木台,看来,这就是马拉办公用的案台,“案台”之上有墨水、羽毛笔、纸币和马拉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

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故事情节: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带血的匕首滑落在地,而凶手已经逃离现场。

画家将画中的主角设计在一个情节和场景之中,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教皇英诺森十世》《开国大典》董希文《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意)中国工笔写实雕塑照相写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作业:选取你自己喜欢的一件作品深入认识包含那些具象艺术的特征、并掌握鉴赏具象美术的方法。

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肖像作品要
求客观真实。
它表现的是历史 上具体的人。肖 像作品中人物的 本质性特征只存 在与这一个人或 几个人中,要求 作品集中传达出 这个人的特点、 神态、气质和精 神面貌。
《青年女歌手》 靳尚谊 1984年
故事的中心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作品描述了什么故事?
他们是真实形象还是典型形象? 为什么要塑造典型形象?
谢谢
郑州回民中学:方占强
故事的中心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作品描述了什么故事?
他们是真实形象还是典型形象? 为什么要塑造典型形象?
《戴金盔的男子》
伦 勃 朗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 1632
《刺杀参孙》
三,典型具象艺术形式分类欣赏 古典油画、中国工笔画、 写实雕塑
古典油画
《跨越阿 尔卑斯山 圣伯纳隘 道的拿破 仑》
《苏格拉底之死》大卫
中国写实画派
《小姜》冷军 120*60cm
b
《白菜》 忻东旺 2013年 41.4万元
普基廖夫
走进具象艺术
二、具象艺术的特点:
1,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 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如何鉴赏具象艺术
首先,要分辨出它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其次,看作品对环境的表典型表现:典型的形 象是与典型环境直接相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反过来,没有典型环境也就不可能有典型形象, 他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完整的主 题。所塑造的形象和环境越鲜明,越典型,对 主题的表达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激发观众的共 鸣和联想,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shijie
十《
届早
美点
展》
金 奖
忻 东

2*1.9m
刘 孔 喜

鲁美版美术鉴赏教材第三课《中西美术人物造型特点》课件

鲁美版美术鉴赏教材第三课《中西美术人物造型特点》课件
走向 中1(传国正代神人在表而物阿人并造睹物不型中是舍已;顾(弃经又恺象形超提之外似出:越(其提之以了于出意形被诸四写动—象体神摹…妍—)仿…媸的以有,层一本形面毫无写小关失乎神,妙)则处精神,神气传世都神界与写的之照揭示
巨变)
2画家追求主观表达:
实例:一次,顾恺之为见多识广的裴叔画像时,在他的脸颊上平添了三根毛 须。看画者问画家为什么画这本来没有的东西。顾恺之回答说:裴叔则有非 常的智慧和见识,我这样画正是为了表现他的这一特点。
知 识 延 伸
徐 悲 鸿
《 泰 戈 尔 像 》
知 识 延 伸
马 蒂 斯 的 作 品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推进了美术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人物画 只有主观写 意的人物造 型,没有写 实的精细刻 画!
张 卿 子 像 曽 鲸
“如镜取影,妙得神情” 力求“形神兼备”
总结:
造型手法 造型特点
异同点
形神兼备
中 线条、
简练
——偏于神似
国 墨色变化 以形写神 主客观结合

留白
——偏于主观
哲学观点 天人合一
西 明暗 方 体积 画 光影
背景
细腻精致 以形写形

生动传神。——减笔画

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楷 《 太 白 行
—偏重于写神 自 画 像




》 王时敏像 曾鲸
那么中国画的闪光点在哪境里生呢象?外









造 型
1、用夸张——神韵
鼓 说 唱 佣
特 2、用虚拟——戏剧性场景
点 是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艺术家的创作心境;学习如何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了解其情感表现和心灵慰藉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心灵慰藉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

重点: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作心境;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投影仪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讲解:介绍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作心境,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

a. 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b. 讲解艺术家创作心境的来源。

c. 举例说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心灵慰藉的功能。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心灵慰藉功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其他美术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心灵的慰藉》2. 内容:a. 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b. 艺术家的创作心境c. 心灵慰藉的功能七、作业设计a. 《呐喊》——蒙克b. 《星空》——梵高c. 《母亲》——罗中立2. 答案要求:a. 描述作品的基本信息。

b. 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c. 阐述作品的心灵慰藉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更多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高一美术鉴赏第三课

高一美术鉴赏第三课

内容: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 的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 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是什么使美术作 品如此的千姿百 态?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的产品是艺术,他们使用的 手段是视觉语言
三、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在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三大 类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思考: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哪三种语言 方式?
具象:
意象:
抽象: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 重要吗?
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内容还是形式或风格,都受到 了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制。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 标准吗它有哪些表现?
艺术家利用美术的语言,并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对现实生活 进行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至改造的结果 反映了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
因此,这种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 形象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形象”,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 关系而称之为“艺术美”
《艾普色姆的赛马》 席里柯 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的先驱,仅在世短短的33年,他的才华和气魄对法国画坛产生了不可 磨灭的影响。
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形式美不仅包含在艺术美之中,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 值
含义: 1.指形体、形态 即个别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 2.形体或形态借助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呈现出来的整体的艺 术形象
时代性: 某些题材只有在这个时代才有,而不可能出现在别的年代
地域性: 某些题材可能在这个地域不断出现,而对另一个地域来说 几乎是不可能的

2024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范例

2024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范例

2024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艺术创作如何反映人类内心的需求与情感;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艺术与心灵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分析、解读美术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分析、解读美术作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描绘自然风光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心灵的慰藉。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场景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并分享感受。

4. 例题讲解:分析莫奈的《睡莲》和梵高的《星夜》,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故事,掌握美术作品情感表达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分析其情感表达,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心灵的慰藉》2. 内容: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艺术创作与心灵需求的关系欣赏与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美术作品,分析其情感表达,并阐述理由。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文字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了解了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培养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走进具象艺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三课)PPT课件

走进具象艺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三课)PPT课件
主题性作品
12





特 歇
神态


气质
油 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神面貌
安 格 尔
13
主题性作品:
人物形象是集中和抽取了众多人的特征后塑造出来的。反映了
一个大的主题,成为时代、民族的写照。
14
《血衣》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性主题和画面情
节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体现了
斗争激情,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人民
走进具象艺术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写生珍禽图》 黄荃 3
一、具象艺术的 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4
假如让你来创作一幅表现“灌篮”主题的具象绘画,在 灌篮这一连贯的动作中你会选取哪一个动作?为什么?
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
15
16
三、具象艺术的意义?
17
社会记录功能
18
19
20
干预社会功能
21
四、知识拓展:
具象艺术的极端 ——超写实主义
冷 军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小结
一、具象艺术的历史及重要性 二、具象艺术的特点
1.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或叙事性
5
具象艺术的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美术鉴赏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试讲。

一、教材分析:通过对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教学目标: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2、怎样鉴赏具象艺术3、主题性作品的塑造与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关系?4、具象艺术的功能。

教学重点:因为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鉴赏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具象艺术的功能及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的模拟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

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出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图片,引出镇馆之宝:“活”的清明上河图﹙动态﹚,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是采用高科技,以北宋张择端的原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制作的水会流,人会走的作品。

﹙学生欣赏视频: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教师在旁作简单介绍﹚2、欣赏视频后提问:高科技和北宋作品的结合有何感受?﹙可以初步了解北宋人们大概的生活状况、民俗、服饰、官职、车马、商铺﹚3、进一步图片欣赏张择端的原作:清明上河图,学生对清明上河图有初步的了解。

教师小结:这种如实地的反映当时客观事物的现象的作品的艺术形式——具象艺术。

点出课题: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4、并提问:具象艺术有什么特点?(二)、新授:第一环节:以五代时期黄荃的一幅中国画《写生珍禽图》为例鉴赏引出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或客观性。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欣赏古代建筑的同时,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因为那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的艺术瑰宝。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
一、通过对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
二、天坛祈年殿建筑的多种寓意,建筑物与空间环境、园林的配合,强化了建筑物的视觉形象。
二、屋顶的类别及基本的木架结构(展示图片和结构框架)提出问题:看图思考屋顶的形式为什么有区别?
(如:前朝三大殿,体量不同,且分别采用不同的屋顶形式: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面坡单檐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这不仅是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如重檐庑殿顶只能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上。三斗五升的木架结构。)
三、观看纪录片《中国古代建筑—天坛片段》并回答问题。
1、天坛是皇帝的什么场所?
2、天坛布局有什么特点?
(位于北京崇文区,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天坛是北京最大的园林景观,坛内祈年殿成为古都北京的象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布局特点]天坛由南部的圜丘坛和北部的祈谷坛组成。天坛的建筑可以总结为:一条中轴线,三道坛墙,五组建筑,七星石,九座坛门。
题目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学科
美术
年级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这节课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和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成就,并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艺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想着问题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难点

第三课 托物寄情-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三课 托物寄情-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三课托物寄情-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1 知识点概述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托物寄情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湘美版美术中的运用。

同时,通过对比和分析湘美版美术中的托物寄情元素,帮助学生感知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托物寄情的艺术定义和基本形式;•掌握湘美版美术中托物寄情技法的运用和效果;•能够运用托物寄情的手法,表现出个人的意境和情感。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美的力量,增强自身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3 教学内容3.1 托物寄情的基本概念托物寄情是一种借物抒情手法,是指通过描绘某种具象物象征表达某种感情,以达到更深刻的艺术表现效果。

3.2 湘美版美术中的托物寄情湘美版美术中的托物寄情的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3.2.1 利用形象暗示如《茶叶园》中的茶叶,虽然只是简单的茶叶,但在画面中扮演着象征劳动和财富的角色,暗示画面中的人物所表现的情感和主题。

3.2.2 利用色彩构建意象如《田野轮廓》中的大片黄绿,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构成,表现出了丰收的喜悦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3.2.3 利用光影表现意境如《长沙侗寨》中的屋子,通过屋内透出的明亮光线和窗外的暗影,构成了鲜明的光影对比,表现出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3.3 欣赏分析让学生欣赏一些湘美版美术作品,通过对作品中托物寄情元素的发现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感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情境。

4 教学方法4.1 任务式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式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分析,设计属于自己的托物寄情作品。

4.2 欣赏式教学法在欣赏作品的时候,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分享、讨论、表达等形式,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品、观察记录、听课笔记等多样性评价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审美能力。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托物寄情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也能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感受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美术鉴赏 第三课 象外之境 --中国传统山水画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美术鉴赏 第三课  象外之境 --中国传统山水画
,与处描文详量言描 语标添述本细简风述 言题加尽语描洁格文 描文详量言述生相本

情境导入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 情怀?
富春山画中的山水是真实的富春江两岸 的景色吗?
山水情怀
《论语》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 人自古以来就对山水有着特殊的情感。
魏晋时期,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与欣赏促成 了山水诗与山水画的诞生。
表达了 什么意境?
《溪山行旅图》
《踏歌图》
表达了 什么意境?
山水画是实境和虚境的 统一,是情与景的统一。 对山水画意境的欣赏取决 于观察者的人生经验与文 化修养。

述本细简风文动符尽请 尽语描洁格本。合量在 量言述生相,请,与此 简风文动符尽在语标处 洁格本。合量此言题添 生相,请,与处描文加 动符尽在语标添述本详 。合量此言题加尽语细
象外之境 —中国传统山水
汇报人: XXX 汇报时间:XX年XX月
中国画,习惯指晋唐以来流行的卷轴 画,广义上还应包括战国秦汉以来的古 代帛画、壁画、漆画等样式。在长期发 展中,中国画形成山水、人物、花鸟三 个主要画科。其中,山水画最受中国古 代文人推崇。
中国 山 水 画

述本细简风文动符尽请 尽语描洁格本。合量在 量言述生相,请,与此 简风文动符尽在语标处 洁格本。合量此言题添 生相,请,与处描文加 动符尽在语标添述本详 。合量此言题加尽语细
山水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 山水还是感受天地万物规律的媒介。
妙夺造化
山水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 家园。他们心系家国天下,悠游 山水之间常常是种奢望,山水画 的出现,满足了“不下堂筵,坐穷 泉壑”的追求。
什么是山水画的 灵魂?
“留白”对山水 画意境的表达起到了 怎”是 中国传统绘画的 重要表现手法之 一,它是利用绢、 纸的本色,不着 一笔。

1.3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1)

1.3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1)

第三课《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课题我们怎样欣赏美术作品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取自湘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教材中提出,采取多角度的方式来对美术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

文中提出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鉴赏、比较式鉴赏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

由于所教授学生全部为艺考美术生,课程内容的作品主要选择西方绘画为主。

“形式鉴赏”方式的教授会单独开课,所以本课主要从感悟式鉴赏、社会学鉴赏、比较式鉴赏三个方面进行。

分析感悟式鉴赏:举例何为感悟?说白了就是放你看到某一物体或画面给你带来的最直接的第一感受,例如冷、暖,凄凉、优雅等等。

社会学式鉴赏: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综合性理解。

比较式鉴赏:一般为两两相比较。

从题材、色彩、构图、方法、画风方面去对比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德育和核心素养目标等)(一)知识与技能开拓眼界,不落窠臼,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今中外艺术作品,理解审美的的多样性。

(三)德育和核心素养引导同学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抛除审美上的偏见与陋习教学难点理解审美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对比法列举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师生活动:1、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教师提问:我们同学作为美术生,绘画技能一直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上美术鉴赏课?课件导入哪吒师:去年上映的哪吒大家应该都看过,这部电影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但是我们也听到有些人提出质疑的声音,因为他们绝对这个哪吒太丑了,而且反应的价值观与原著差别太大。

那我请同学来回答下,你是否喜欢这一部电影,为什么。

学生回答师:大多数人对哪吒的原型认识来自于明朝的《封神演绎》。

这部书维护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礼教思想,特别是在忠孝方面。

但是当今社会,我们对于忠孝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电影还完全终于原著的思想,是不合时宜的。

总结:欣赏艺术作品,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贡布里希2..传统不一定都是对的。

第三课 我们怎么样鉴赏美术作品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第三课 我们怎么样鉴赏美术作品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景博高中教案学科:美术 2课时类型:自备课题:第三课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授课教师: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思路,培养从多层面与多角度观看和鉴赏美术作品的意识。

2.引导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比较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方法或综合几种方法,对作品的情感特征、形式特征、社会特征与文化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与综合体验,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点:改变学生过于简单化地欣赏美术作品地方式,使其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地四种方法,进而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针对不同形式地美术作品选择恰当地鉴赏方法,能够自主确定科学地鉴赏角度与内容。

教学环节:导;教师展示《蒙娜丽莎》,并提出问题:几百年来,蒙娜丽莎凭借她地微笑吸引力无数人地目光,我想请大家观察一下,达芬奇式如何表现“蒙娜丽莎”这一形象的?导入课题: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教师提问:今天的教学主题是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大家觉得我们刚才对美术作品的观察与设问算不算是美术鉴赏?环节一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指导学生研究教材中提到的四种鉴赏方法。

1.感悟式鉴赏展示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用感悟式鉴赏方式观看《蛙声十里出山泉》参考示意图:2.形式鉴赏活动:学生分小组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从形象,人物所处环境、作品背景等进行深入、细致观察与讨论。

1.观看美术作品《蒙娜丽莎》,选择观察角度,提出你自己的问题。

●你对“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何感受,她让你想起了什么?●蒙娜丽莎为什么会摆出这样的姿态?●蒙娜丽莎的妆容和装扮有什么特点?●作品的色彩和明暗关系如何?●作品的构图如何?●......●达芬奇为什么要花四年描绘一位普通的妇女?思考:1.什么是感悟式鉴赏?注重个体感受,将思维与激情深切投入画面的感性鉴赏方式,这种鉴赏方式,较适合与鉴赏写意性和表现性的美术作品。

2.什么是形式鉴赏?展示作品《水图卷》马远(南宋)通过对两幅画面的构图,画家用不同形态的线条描绘不同天气不同地方的变化分析,进而了解形式鉴赏的理性特征。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三课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三课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们怎样使用自己的眼睛教学目标:2.技能目标: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

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这四种方法对作品的形式特征、社会含义、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实行具体鉴赏分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行尝试性分析,系统地获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意识,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

本课介绍的就是美术作品的四种鉴赏方法。

这个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而不同的欣赏角度所获得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2、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①感悟式鉴赏、②形式鉴赏、③社会学式鉴赏、④比较式鉴赏。

这四种鉴赏方式之间有相互渗透,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感性向理性的深度过渡。

学习活动分析:本课共设置了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的主要目标都是引导学生以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一种开放、探索性的审美态度从美术作品中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并且在有效获取这些信息的基础上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实行分析,从而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突破粗略、简单化的欣赏习惯,或者仅仅能够复述作品的内容而缺乏对形式的理解和个人创见。

教学基本思路:这节课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鉴赏美术作品的问题。

本课围绕《富春山居图》《夜巡》和《蒙娜丽莎》这三件作品而展开。

以视频和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作为突破口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面对一幅在艺术史上被反复提及的作品《蒙娜丽莎》,和社会上颇有争议的《夜巡》,把教学重点放在协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概念化的鉴赏习惯,使他们意识到一幅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上。

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四种较为合理、科学的鉴赏途径,让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从形式和社会学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在精神,以及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全面理解一幅作品,使学生在视、听、思、说中轻松的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

第三课_托物寄情_ppt课件

第三课_托物寄情_ppt课件

第三课 托物寄情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小结:美术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自我”), 但是有的隐晦,有的直接;有的通过画面本身,有的采用其他 的暗示;有的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形象,有的借用传统的图式。
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
菊 傲霜 隐逸的风度,坚强的品 格,清高的气质。 东晋 陶渊明 《饮酒》“ 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 陆游 《晚菊》 :菊 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竹 虚心 顽强 “宁折不弯”的 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 郑燮《竹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 北风。”
第三课 托物寄情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项圣谟的《大树 风号图》作于清 顺治二年 (1645),明朝 刚刚灭亡,作为 “遗民”的项圣 谟在画面上表达 的是一种凄凉无 奈的情绪。
左右此何水, 名之曰曲阿。 更求渊注处, 料得晚霞多。
安晚帖 (纸本 清)八大山人 典出《世说新语·言语》
大树风号图 (中国画 纸本 1500)(明 ) 项圣谟
——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欣赏墨梅图和墨兰图
作者简介
《墨梅图》作者王冕出身农家,白 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 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归 隐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借咏梅、画梅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作者简介
《墨兰图》作于1306年,郑思肖 晚年代表作。郑思肖是宋元交接 时期的人物,号“所南”,是怀 恋南宋王朝的意思。题诗极其鲜 明地表达了对元统治者的憎恨之 情。
狂放洒脱 愤世嫉俗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墨葡萄图 (纸本 明)徐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一环节当中重点讲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在主题性作品中,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或者说,它所塑造的形象和环境越鲜明、越典型,对主题的表达就越深刻,也就越能激发观众的共鸣和联想从而产生广泛的影响。具体以作品《血衣》、《田横五百士》、《拿破伦一世加冕》为例赏析、讨论加深理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第三个特点: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含者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和描述。如作品:《货郎图》、《血衣》。
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同学们可以通过一部分作品来加深了解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环节中运用第一课所学的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在这节中,从肖像性作品和主题性作品两大类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
过程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鉴赏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具象艺术的功能及意义。
教学难点
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一、导入课题
首先展示几幅具象艺术作品让学生品评,然后再以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二、学习新知
(一)
以五代时期黄荃的一幅中国画《写生珍禽图》为例鉴赏引出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或客观性。重点以宋代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分析,这幅画的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景象,中段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作者根据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从反映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主题出发,选择那些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时代性特点的事物及情节加以表现。整个画面有静场,有高潮,跌宕有序。
《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中国绘画传统的“散点透视”得到天才的运用,画面组织讲究内在联系,严密紧凑,如同一气呵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此得出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的就象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
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那么请同学们鉴赏作品: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分析其典型形象的塑造。
(三)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其意义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我们如何才能判定一件作品的意义呢?具象艺术的记录功能和社会干预功能这两个主要功能就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它的形象和主题(内容)奠定了基础。具象艺术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它的记录功能上,它是我们认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最重要的形象依据。使我们可以认识当时的社会和艺术的思想与观念。另一方面,具象艺术又以真实、生动而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并由这些形象构成的故事、情节或主题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认识和教育意义。



教师学科美术年级班级:高一
教材章节
第三节
课题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课时
1
课型
讲授




知识

能力
通过对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2、怎样鉴赏具象艺术3、主题性作品的塑造与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关系?4、具象艺术的功能。
三、课堂小结:
把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作一总结,重点强调在具象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塑造问题。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具象艺术的特点,肖像性作品和主题性作品的分类(其中的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塑造),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三个分支环节,并穿插部分美术品图片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