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速度关系 - 公开课

合集下载

《速度、路程和时间》教案定稿公开课

《速度、路程和时间》教案定稿公开课

《速度、路程和时间》教案定稿精品公开课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2. 激发学生对速度、路程和时间主题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引入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概念。

2. 通过实际例子说明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开场白: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速度、路程和时间的理解和经验。

3. 实例分析:给出一个实际例子,让学生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作业:1. 让学生思考并记录下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速度、路程和时间有关的情况。

第二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2. 学会计算速度。

教学内容:1. 介绍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如何计算速度。

教学活动:1. 复习第一章的内容。

2. 讲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实例分析:给出一个实际例子,让学生计算速度。

作业:1. 让学生练习计算给定的速度问题。

第三章:路程的概念和计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路程的概念。

2. 学会计算路程。

教学内容:1. 介绍路程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如何计算路程。

教学活动:1. 复习前两章的内容。

2. 讲解路程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实例分析:给出一个实际例子,让学生计算路程。

作业:1. 让学生练习计算给定的路程问题。

第四章: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

2. 学会计算时间。

教学内容:1. 介绍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如何计算时间。

教学活动:1. 复习前三章的内容。

2. 讲解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实例分析:给出一个实际例子,让学生计算时间。

作业:1. 让学生练习计算给定的时间问题。

第五章: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应用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应用速度、路程和时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实际例子展示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应用。

《速度、路程和时间》教案定稿公开课

《速度、路程和时间》教案定稿公开课

《速度、路程和时间》教案定稿精品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路程和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2. 如何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

3. 运用速度、路程和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速度、路程和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方法。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2. 第二课时:讲解如何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

3. 第三课时:运用速度、路程和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第四课时:总结本节课内容,进行课堂练习。

5. 第五课时:开展课后拓展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 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实例等。

2. 准备教案、课件和课堂练习题。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或工具,如计时器、尺子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赛车比赛,引发学生对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速度、路程和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2. 强调运用速度、路程和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知识。

九、课后作业:1. 布置一些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路程:表示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2. 时间:表示物体运动所经过的时间。

3. 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4.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速度= 路程÷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计时器、测量工具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测量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提问学生: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他骑车需要多长时间?他的速度是多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路程、时间和速度。

2. 讲解概念:分别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每组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测量工具测量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并分析速度与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4. 解决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如:甲车和乙车出发,行驶相同的距离,甲车用时少,甲车的速度是否快?如何计算两车的速度?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组内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定义。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计量单位。

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利用数学公式,引导学生推导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实例和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5 教学过程导入:提出问题,如“怎样才能知道一辆车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

新课讲解:介绍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定义及计量单位。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如“一辆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目的地的距离。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练习:让学生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速度的计算2.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速度公式的介绍。

速度公式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速度公式的含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实例和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提出本章主题。

新课讲解:介绍速度公式,解释其含义。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如“一辆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求它行驶的路程。

”练习:让学生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时间的计算3.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时间公式的介绍。

时间公式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时间公式的含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路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2. 时间:物体运动所经过的时间。

3.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4.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速度= 路程÷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几何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介绍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例分析:给出生活实例,让学生计算并分析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4. 练习环节: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课堂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馈: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知识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运用知识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知识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根据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开课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第一章:认识路程、时间和速度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能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进行计算1.2 教学内容路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度时间:物体运动所经过的时间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1.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1.4 作业设计请学生举例说明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让学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进行计算第二章:速度的计算与转换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不同单位速度的转换2.2 教学内容速度的计算: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单位转换:米/秒、千米/小时、英里/小时等2.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单位速度的转换练习2.4 作业设计请学生举例计算物体的速度让学生进行不同单位速度的转换练习第三章:时间与速度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能够运用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进行计算3.2 教学内容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时间= 路程÷速度运用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进行计算3.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进行计算3.4 作业设计请学生举例说明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让学生运用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进行计算第四章:路程、时间与速度的综合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4.2 教学内容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4.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练习4.4 作业设计请学生举例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5.2 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5.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5.4 作业设计请学生举例说明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第六章:速度与时间的图像表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能够通过图像表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6.2 教学内容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与解读6.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并进行解读6.4 作业设计请学生举例绘制速度-时间图像让学生解读速度-时间图像并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七章: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实际测量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实际测量方法能够运用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7.2 教学内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测量工具与方法运用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7.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7.4 作业设计请学生设计实验测量物体的路程、时间和速度让学生运用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第八章:速度与时间的变形公式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速度与时间的变形公式能够运用变形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8.2 教学内容速度与时间的变形公式:v = s/t,s = vt运用变形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8.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速度与时间的变形公式引导学生运用变形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8.4 作业设计请学生举例运用速度与时间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运用变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第九章: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够分析速度的变化情况9.2 教学内容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9.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速度的变化情况9.4 作业设计请学生举例说明加速度的概念让学生分析速度的变化情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10.2 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10.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10.4 作业设计请学生举例说明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式补充和说明: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即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v = s/t)和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s = vt)。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新知。

3、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PPT:小牛:4分钟跑280米小象:4分钟跑240米小熊:3分钟跑240米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读题一遍师:那么哪个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个数据是路程?生: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80米。

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40米。

时间是3分钟,路程是240米(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1、全班交流:师:、如果他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赛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牛和小象比赛,小牛快,因为都是4分钟内,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远师:也就是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跑得越快。

师: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象和小熊比赛,小熊跑的快,因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时间短,所以跑得快。

师: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比较小牛和小熊师:比较小牛和小熊时,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优秀课件(精)

速度、时间和路程公开课优秀课件(精)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加速度恒定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恒定,即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均不变。
速度与时间关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v为末速度,v0为初速度 ,a为加速度,t为时间),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
路程与时间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为s=v0t+1/2at^2,路程与时间呈二次函 数关系。
利用时间计算曲线运动中的位移和路程
位移计算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其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长度。利用时间间隔和 平均速度可计算位移,即s=v_avg×t。
路程计算
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在曲线运动中,由于轨迹是曲线,因此路程通常大于位 移大小。利用时间间隔和瞬时速度可计算路程,即s=∫v(t)dt(其中v(t)为瞬时速度关于
速度、时间和路程公 开课优秀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9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速度基本概念及公式 • 时间在速度计算中的应用 • 路程计算及与位移关系
目录
• 直线运动规律在速度、时间和路程中应用 • 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问题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公开课背景
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知Leabharlann 目标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 基本概念、公式和单位, 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 程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和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 思考和探索。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02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概念、公式和 计算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应用。每个部分都包含多个小节,详细讲解 相关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
路程
÷
8↓0

2

÷ 速度=时间
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小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 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想一想:你们能不能改变这一题, 求速度。
小车行160千米用了2小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60
÷
↓2
= 80

路程 ÷时间 =速度
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练一练: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关系”,解决问题。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 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 10分可以行多少米?
数量关系式: 速度× 时间= 路程
↓ ↓↓
225 × 10 = 2250
小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 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想一想:你们能不能改变这一题, 求时间。
小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行160千米用了多少小时?
想一想: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 在小组里说一说。
已知:⑴每小时行80千米是速度; ⑵行了2小时是时间
求: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是路程
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用乘法算:
80 × 2 = 160 (千米)
↓ ↓↓
数量关系式: 速度 × 时间 = 路程
注意:已知速度和时间,可以用乘法求出路程。
一个人 骑自行车速度是225米/分, 1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32×6=192(千米) 6×32=192(千米) 答:6小时飞行192千米.
飞行速度每分钟2千米,10 千米比赛中需要多少时间?
10÷2=5(分钟) 答:需要5分钟.
2分钟飞完了1000米,蝴蝶的飞行 速度是 多少?
1000÷2=500(米/分) 答: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飞行的速度是500米/分
聪明题:1
聪明的喜羊羊制作了一架飞机, 它的速度是10千米/分, 这架飞机2小时可飞行几千米?
我们把一个单位时间(每小时、每分钟、每秒等 )
所行走的路程叫做 速 度
我们把多个单位时间所行走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行驶60千米,速度可以写 成什么?
汽车的速度: 写作:60千米/小时 读作:60千米每小时 表示:1小时行驶60千米
1.燕子善飞,飞行速度每小时达120千米,可以写作( 120千米/小时) 读作(120千米每小时 )
2小时=120分钟 10 ×120=1200(千米)
答:这架飞机2小时可飞行1200千米.
聪明题:2
四(5)班的王同学5秒跑25米,张同学3秒 跑18米,如果选一人参加百米比赛,应该选 谁比较合适?
王同学的速度:25÷5=5(米 /秒)
张同学的速度:18÷3=6(米 /秒)
因为5米/秒<6米/秒 所以应该选张同学比较合适
2.最大的鸟是骆驼,它每分跑3600千米, 可以写作 ( 3600千米/分) 读作 ( 3600千米每分 )
3.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大约每秒跑10米, 可以写作 ( 10米/秒 ) 读作 ( 10米每秒 )
4.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可以写作( 340米/秒 ) 读作( 340米每秒 )
小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 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速度是9米/秒
速度是1800米/分
速度是8米/时
速度是16千米/时
9米/秒 ↓
读作:9米每秒 表示:刘翔每秒行9米
1800米/分 ↓
读作:1800米每分 表示:猎豹每分行1800米
8米/时 ↓
读作:8米每小时 表示:蜗牛每小时行8米
16千米/时 ↓
读作:16千米每小时 表示:自行车小时行16千米
1、已知速度40千米/时,时间5小时,求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40×5=200(千米)
2、已知速度40千米/时,路程200千米,求时 间。
路程÷速度=时间 200÷40=5(时)
3、已知时间5小时,路程200千米,求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200÷5=40(千米/时)
6小时飞行 多少千米?
我的飞行速 度达32千 米/时.
什么是速度,它的表示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课后作业
• 1.课本第53页,第2题。 • 2.课本第55页,第9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