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课:运动着的世界1、填空。

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和(变化)着。

3、世界上没有(绝对) 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 静止的物体。

4、(搜集资料 )(制作卡片)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在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时,要注意(爱护) 公共资料。

6、科学研究要从(查阅资料) 开始。

7、自然界中物体都在运动,有些物体的运动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

你能举例说明吗?答:例如:房屋的老化、多数的变化、水泥地面的磨损、课桌的磨损等都是非常缓慢的8、你还能举出一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吗?答:飞行的飞机,奔跑我动物,流动的潇洒,游动的微生物等等9、你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答:网络、图书、报纸、电话、录像、录音、实地调查和采访。

10、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资源类别、来源、题目、作者、摘录时间、内容摘要。

第2课:动物运动会一、填空。

1.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也是各有特点的。

我们要(观察)、(模仿)它们的运动。

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模仿的(更准确)。

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2、观察动物运动有很多方式,如(参观动物园)、(在家里饲养小动物)、(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还可以到(野外)、(森林里)去观察。

3、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 、(游泳)、(行走)、(奔跑)、(跳跃)、(爬行)等几类。

4、(运动) 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主要方式。

5、一种动物可有(一种)或(多种) 运动方式。

6、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多万种。

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等也各不相同。

7、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 ,每小时能跑145千米,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只能跑(70千米)左右。

8、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数(秃鹰) ,飞行高度可在(9千米)以上。

义务教育教科书 四年级 科学 上册 知识点

义务教育教科书 四年级 科学 上册 知识点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2、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鱼类用腮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可以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3、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的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4、哺乳动物: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5、每年的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我国的珍惜动物有大熊猫、华南虎、朱鹮、白头叶猴、金丝猴、白鱀豚、扬子鳄。

珍惜动物灭绝的原因:1、生存环境发生变化;2、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的能力减退。

我国保护珍惜动物的措施:1、立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2、建立自然保护区;3、人工繁育。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第二单元:冷与热6、那杯水热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怎样测量水的温度?(1)用手拿着水温计的上部。

(2)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

(3)等水温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水温计不能拿出睡眠,视线要与液柱顶端向平。

7、温度计的秘密: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这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根据水、醋、果汁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是在推理。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1 鸟和哺乳动物1、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

足上有鳞片。

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

3、哺乳动物的特征。

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

4、鱼终生生活在水中。

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有鱗、用鳃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作进行运动。

2 动物的分类5、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这样的动物叫做昆虫。

6、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和甲。

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

适于水中生活。

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7、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8、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3 我国的珍稀动物9、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0、我国的珍稀动物及主要分布区域珍稀动物名称分布区域大熊猫四川、甘肃、陕西的山区中华秋沙鸭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白头叶猴广西南部植被繁茂的地区扬子鳄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相连的湖泊中华鲟长江白鱀豚长江中下游普氏原羚西北地区1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人类的这些活动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

12、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为濒危、易危和稀有。

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临灭绝的程度。

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就有限。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4 动物的繁殖13、进入繁殖季节,雄孔雀会展开美丽的尾屏并起舞,开始求偶。

14、青蛙、鸡和黄牛繁殖后代时,都需要“父亲”和“母亲”共同参与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整

本文档旨在整理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掌握相关内容。

1.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 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 物体的结构有点状结构、线状结构和面状结构三种。

2. 物体的性质
- 物体的性质包括颜色、大小、重量、硬度等。

- 颜色是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的颜色。

- 大小指的是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 重量是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的大小。

- 硬度指的是物体的坚硬程度。

3. 物体的材质
- 物体的材质有金属、塑料、木头、纸张等。

- 金属材质具有硬度大、导电性好等特点。

- 塑料材质具有韧性好、轻便等特点。

- 木头材质具有可塑性差、不耐高温等特点。

- 纸张材质具有柔软、易折等特点。

4. 物体的变形
-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会因为力的作用而改变。

-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改变后可以恢复原状,称为弹性变形。

-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改变后无法恢复原状,称为塑性变形。

5. 物体的运动
- 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转动。

- 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直线方向移动。

- 转动是物体围绕某一点旋转。

以上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整理,请学生们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研究和思考,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5课《生活中的电》知识点与练习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5课《生活中的电》知识点与练习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5课《生活中的电》知识点1、不同的用电器所使用的电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些靠电池供电,如电子手表、遥控器、计算器、遥控汽车、手电筒等;有些靠发电厂供电,如电脑、空调、洗衣机、取暖器、电饭煲等。

2、由发电厂供电的用电器一般都有插头,需要从插座里取电。

没有电线插头的用电器一般都是由电池供电。

3、生活中的电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

直流电由电池提供,交流电由发电厂提供。

4、交流电来自发电站,如火电厂、太阳能电站、核电站、水电站、风力发电站等。

5、发电站利用火力、太阳能、核能、水力等发电。

6、发电厂产生的电都是交流电,方便远距离传输,减少输电过程中的损耗。

7、交流电通过电网传输到不同地方以供使用,如工厂、农场、铁路交通、居民小区等。

8、交流电主要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居民小区。

9、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0、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者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

11、做一个水果电池,需要的材料有水果、铜片、锌片、导线、LED灯等等。

12、橙子、苹果、番茄、土豆都可以做水果电池,最好使用酸性较强的水果或蔬菜。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5课《生活中的电》练习一、填空题1.生活中,像台式电脑、洗衣机、电饭煲等都是由( )供电。

2.生活中、遥控器、计算器、手表等都是由( )供电。

3.电池提供( )电,发电厂提供( )电。

4.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 )过热而引发火灾。

5.用橙子制作水果电池时,如果灯不亮,可以( )。

6.制作水果电池需要的材料有( )、( )、( )、( )、( )。

二、判断题。

1.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 )2.为了放大实验效果,可以采用插座里电进行电学实验。

( )3.在野外遇见雷雨天气,最好不要躲在大树下避雨。

( )4.把多个用电器连接在同一插座上容易发生危险。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1-1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1-1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 .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1-3 .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 0 级、微风是 1 级、大风是 3 级。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 10~24.9 毫米是中雨,25~49.9 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小于 10 毫米是小雨。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知识点(共5课)(2022秋)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知识点(共5课)(2022秋)

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15.食物的营养1.我们的食物多种多样,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2.鱼肉中含有(蛋白质)。

番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3.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每一类营养物质对人体都有重要作用。

4.(脂肪)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

5.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花生,如果留下半透明的(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向馒头上滴碘酒,如果馒头上滴碘酒的部分变成(蓝色或蓝黑色),说明馒头中含有(淀粉)。

将熟鸡蛋的蛋白放在火上烧,如果闻到一种(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就说明蛋白中含有(蛋白质)。

6.闻气味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7.糖类: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由糖类供给。

8.脂肪:人体中能量的来源之一,主要作为备用能源。

脂肪对人体的作用有:保护和固定内脏,减少热量散失,保持体温,储存能量。

脂肪分为植物性脂肪和动物性脂肪。

植物性脂肪主要由植物提供,如花生、大豆、芝麻、菜籽等;动物性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肥肉中。

9.蛋白质:维持生命的基础物质,构成、更新、修补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参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给能量。

瘦肉、蛋、奶、鱼、豆中含丰富的蛋白质。

10.水:水是人体内体液的主要成分,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具有调节体温、运输物质、促进体内化学反应和润滑的作用。

11.无机盐:又称“矿物质”,如钙、铁、锌等,是骨骼、牙齿和其他组织的重要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机能调节作用。

12.维生素: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13.此外,还有膳食纤维,指植物中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成分,是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能软化肠内物质,刺激胃壁蠕动,辅助排便,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葡萄糖的吸收。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总复习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总复习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总复习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动物脊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3.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朱鹮、宽尾蝴蝶)等。

4.鱼类的共同点是(用鳃呼吸、用鳍运动、生活在水里、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

5.鱼用(鳃)呼吸。

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6.(鳍)是鱼类用来游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鱼游动时,它的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

(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尾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

7.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8.鸟类的羽毛主要分为(正羽、绒羽)等类型。

正羽拥有(中空、防水)等特点,有助于鸟的飞行;绒羽具有(细小而柔软)等特点,有助于鸟的保暖。

9.鸟类的喙、足形态各异,这都跟它们的(食性、生活环境)相适应。

10.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毛、恒温、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11.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相同。

2.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4.把物体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按运动轨迹把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主要有(移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等。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的,空气要占据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空气总是循环流动,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氧气,其他的主要成分是氮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人的生存需要空气,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森林能净化空气,空气是生命之源,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污染净化器”等美誉。

汽车尾气是有毒的,焚烧垃圾也会产生大量黑烟和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第二单元、冷和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热水降温的规律是由快到慢。

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4、热的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5、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6、不管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为“辐射”。

7、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8、1593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603年造出空气温度计。

9、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10、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3、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4、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5、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1、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2、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多样的。

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第2课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手放在正在发声的锣上面,锣停止振动,声音就会终止。

第3课声音的变化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与物体振动有关。

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

振动幅度大,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小。

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第4课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声音会逐渐减弱。

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就会听不到声音。

声音传播的应用:(1816)年(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了听诊器第5五课噪声控制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人们为了更好地监测音量对人体的影响,把音量分“级”,单位:分贝。

噪声的危害:噪声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

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0在噪声级70分贝的环境中,谈话就感到困难。

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方面控制噪声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保护听力的方法:L戒挖掏耳道,以防发炎;,「经常按摩耳部,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环;J正确使用耳机,音量不超过耳机最大音量的60%;;远离噪声。

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第1课我们的消化1.人类对人体研究历史从公元前500年开始,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用“解剖(pdu)的方法”来研究人体。

古罗马医学家盖伦(129—199年)根据动物内脏绘(hui)制了人体内部的结构图。

到了1543年,比利时医学家维(w6i)萨(sa)里冒着受宗教迫害的危险,做了大量的人体解剖实验,系统地记录了人体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并编写了《人体的构造》一书,从而使解剖学步入了科学正轨(gui)。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运动》知识点:刻的位置。

2. 一定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

3. 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距离÷时间5.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

“米/秒”,读作“米每秒”,表示每秒移动了多少米。

有时还写作“m/s”。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6. 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

7.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等。

8. 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9. 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有时也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

比如,飞出的箭能伤人,运动的汽车能造成交通事故。

安全带、安全气囊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轻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

10.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物体发出声音,太阳发出光和热,电池产生电……练习题:1.在相同一段距离内,物体运动的时间()速度快。

A.少B.多C.无法判断2.在一定时间内,物体的()变了,我们说物体运动了。

A.大小B.形状C.位置3.弹珠实验说明了()。

A.弹珠具有能量B.物体具有能量C.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的形式各种各样,特征也都不一样。

B.速度的单位只有米/秒,千米/时C.整理数据时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5.滚动的易拉罐的运动形式不包含()。

A.振动B.滚动C.前进6.连一连答案:ACCCA第二单元《岩石与矿产》知识点:1. 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有老师或者家长陪同,要注意安全。

2. 石头的软硬标准: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也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3. 这些石头的颜色、形状、质地或者结构非常特别,看起来很漂亮,因此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

4. 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一至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测试试题习题⼤全⼀、天⽓1、天⽓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状况)。

天⽓总是在(发⽣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物。

2、(云量)、(降⽔量)、(⽓温)、(风向和风速)是天⽓的重要特征,是天⽓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现象的表格。

天⽓⽇历中⼀般要记录(⽇期和时间)(⽓温)(云量和降⽔量)(风向和风速)。

4、⽓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的温度){或(背阴处)},每天应选择(同⼀)时间来测量⽓温。

通常情况下,⼀天中(午后2点[即14时])的⽓温最⾼。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向。

6、风向可以⽤(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8个⽅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进多少⽶)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简化的风速为3个等级(即0—2级)。

9、降⽔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雪、冰雹、雾)等。

10、(⾬量器)是测量降⽔量多少的装置。

⽓象学家根据⼀天(24⼩时)的降⽔量确定下⾬等级。

如⼩于(10毫⽶)是⼩⾬,10~25毫⽶是(中⾬),25~50毫⽶是(⼤⾬),50~100毫⽶是(暴⾬),100~200毫⽶是(⼤暴⾬),⼤于200毫⽶是(特⼤暴⾬)。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的。

层云变厚,就是⾬层云,将会出现⽑⽑⾬、⼤⾬或雪。

⾼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相联系。

积云发展成积⾬云,形成雷阵⾬。

纤细的⽻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的(冰晶)组成。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第一单元:科学的探究方式
本单元让学生研究科学的探究方式及如何观察对象,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单元:新陈代谢
本单元让学生了解营养和新陈代谢的关系,研究不同营养物质的功能和来源,明白各种食物对人体的影响。

第三单元:环境恶化与环境保护
本单元使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并理解环境恶化的原因,研究环境保护知识,探讨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电
本单元为学生提供电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电的应用,探究电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第五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
本单元让学生探究物质存在的三个状态和状态间的转化关系,并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特征,为下一单元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六单元:实际中的浮力和空气压力
本单元让学生研究浮力和空气压力的概念与作用,了解浮力和空气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第七单元:光的传播和防护
本单元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防护知识,做到科学防护,安全生活。

第八单元:关爱眼睛,科学用眼
本单元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用眼问题,让学生了解视觉疲劳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树立科学用眼观念,保护视力。

这八个单元是本学期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对科学有更全面的了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粤教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第1单元生命的延续1、许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种子开始的。

2 我们要在花盆里做种番茄的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花盆、土壤、小铲、喷壶、番茄种子3、做种番茄的实验,操作步骤是:选种、松土、播种、铺土、浇水。

4、种子在发芽时呼吸活动旺盛,要有一定的空气、水、温度、阳光等条件。

5、种子发芽温度一般以15℃为宜。

6、水分是种子发芽不可少的条件,缺水会导致(发芽慢或不发芽),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因为通气不良导致种子腐烂。

7、植物的花一般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8、植物开花的过程的共同特点:先形成(花芽),接着发育成花蕾,然后萼片和花瓣展开,最萎花朵凋谢9、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始生殖生长,也就是开花、结果最后结出果实。

10、当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成熟后传到雌蕊的(柱头)上,植物就完成了(传粉)过程,只有经过(传粉)后,雌蕊的子房才会发育成(果实)11、植物结果的共同特点:果实在(雌蕊)部分形成、果实(逐渐膨大),果皮颜色或形态发生变化。

12、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成熟后,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生长。

通常情况下,种子传播到(远离母体)的空间里,能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13、自然界中的果实和种子,有的借助(风力)传播到远处,除此之外,还有依靠(水)、(动物)。

(自身弹跳力)传播种子的植物,这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在结构与形状上也展现出一些明显的(适应性)。

14、莲是(水生)植物,具有适应(水力)传播的明显特征,果实附着在海绵质的莲蓬(花托)上,一是具有(防水性),二是具有(漂浮能力)。

15、酢浆草的果实则借于自身开裂时产生的(弹射力量)把种子弹出一段距离。

16、黄鹌菜的果实(很小很轻),还长着很多(绒毛),很容易被(风)吹散飘到远处和高处。

17、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18、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形状是略扁圆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1 毫米时,颜色逐渐变成淡紫色。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我们每天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2、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有小雨、多云、晴、雾。

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5、制作天气日历在观察每天天气时,要尽量在同一时间在同一地点进行。

不仅要坚持每天现察,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以获取需要的天气数据。

认真做好记录便于我们分析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并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一个月的天所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7、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8、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悬挂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顶端齐平,9、坚持每天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我们发现每天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早晨的气温最低,然后逐渐升高直到中午最高,后来又逐渐下降。

10、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11、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零级风,烟直上;一级风,烟稍偏;二级风,树叶响;三级风,旗翩翩:四级风,灰尘起:五级风,起波澜:六级风,大树摇;七级风,行路难;八级风,树枝断;九级风,烟囱坍:十级风,树根拔;十一级,陆罕见:十二级,更少有,风怒吼,浪滔天。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2、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12.点亮小灯1、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都是一个闭合电路,否则小灯泡不会亮起来。

开关可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导线应分别接触小灯泡金属侧面和底部的锡点。

2、一个完整的电路应包括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四部分。

3、在实验中只能使用电池,不能从插座接电。

因为使用交流电做实验,不安全。

4、可以把电路中的小灯泡换成小电铃、发光器或者小风扇等,当电路连接成功后,小电铃、发光器或者小风扇也能正常工作。

5、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要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6、画电路示意图时,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13.导体和绝缘体1、导线包括内芯和绝缘层两部分,内芯一般用铜或铝制成,起导电作用;外面是用塑料或绝缘漆包裹起来的绝缘层。

2、容易导电的物体——铁钉、铅笔芯、铝箔、硬币、水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塑料尺、竹签、橡皮、木块、瓷勺、玻璃3、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

4、在日常生活中,电工材料和工具中,有可能和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一般使用绝缘体制造,需要导电的部分使用导体制造。

5、通过验电球做人体导电实验,我们发现人体也是一个导体。

6、自来水、纯净水、盐水的导电性能是不一样的,盐水的导电性能最强,其次是自来水,导电性能最弱的是纯净水。

14.电路暗箱1、解开电路暗箱的秘密,导致小灯泡不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小灯泡亮,说明电路是通的,触点间有电路元件;小灯泡更亮,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一节电池;小灯泡更暗,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一个小灯泡;亮度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很可能只是一段导线或是并联进了电池或灯泡;小灯泡灭,则说明触点之间的电路是断开的,可能什么也没有,可能是一个断开或损坏的电路元件。

2、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小灯泡会变亮,增加一个灯泡,小灯泡变暗。

15.生活中的电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就是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从此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新大象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新大象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练习第四单元《人体的呼吸器官》知识点:1.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3.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

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

4.在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中,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时,人们常常使用供氧设备来提供足够的氧气用于呼吸。

5.6.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7.人体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人体吸入的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后从气管排出。

8.9.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0.气管及支气管是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道,分左右两支,呈树枝状。

11.膈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

膈下压,肺部扩张,吸气;膈上提,肺部收缩,呼气。

12.人体和汽车发动机一样,也需要“燃烧燃料”来维持生命和进行运动。

人体内的“燃料”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并且人体在“燃烧燃料”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氧气。

13.肺活量是人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肺活量是反映人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14.人们在运动时,会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氧气。

肺活量越大说明肺的功能越好,经常运动如跑步、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

15.坚持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呼吸器官的功能。

吸烟和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不吸烟、雾霾天戴口罩、经常开窗通风、植树造林、减少大气污染等都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练习题:1.空气通过( )后,再进人气管。

A.肺泡B.喉C.支气管2.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 )运输到体内。

A.营养物质B.水C.氧气3.下列不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A.食道B.鼻C.气管4.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人( )后从气管排出。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空气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冷热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温差大,降温快。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准备单元食品保质期的研究1.同类食品,(包装)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

2.同类包装,(类别)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

3.(罐装)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长,(真空)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适中,(塑料)包装的食品保质期短。

第一单元运动一、我会填1.一定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

2.像100米赛跑这样,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像跳远这样,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3.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距离)+(时间)4.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

/秒,读作(“米秒”),表示(每秒移动了多少米)。

有时还写作(“m/s")。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5.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6.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7.运动物体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

比如,(飞出的箭能伤人),(运动的汽车能造成交通事故)。

(安全带)、(安全气囊)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轻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

8.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物体发出声音)(太阳发出光和热),(电池产生电流)。

9.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可能也会(不同)10.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11.物体的运动速度,包括的因素有(距离)、(世间)、(运动的方向)。

12.钟、摇篮、千秋的运动就是(摆动)13.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来表示。

14.人或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轨迹可以分为两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实验方案实验名称:验证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实验材料:弹珠3-4个。

四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班级: 姓名: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骨骼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骼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骼的运动要靠(肌肉的牵引,关节的转动)伸肘时:上面的肌肉舒张下面的肌肉收缩屈肘时: 上面的肌肉收缩 下面的肌肉舒张 (关节) (骨骼) (骨骼) (肌肉) (关节)(肌肉)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等7、以上可以用来收集我们呼出的气体,用(排水集气法),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中出现气泡,集气瓶中的水位不断下降)8、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9、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10、(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11、右图是(模拟)心脏工作的实验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手的捏力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手用力捏洗耳球相当于心脏(收缩),血液(离开心脏)手放开洗耳球相当于心脏(舒张),血液(回到心脏)1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13、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4、(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

15、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6、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一、填空题。

1. 身体的结构
1.人的身体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人的心脏在胸部,两片肺中间,略偏左边。

2.人的身体一般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身体能够完成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3.人体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却能听到、触摸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2. 骨骼、关节和肌肉
1.我们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的作用。

2.人体肌肉生长在骨骼上,人体的肌肉具有弹性,能收缩和舒张,人体肌肉收缩能牵动着骨的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3.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1.当我们跳动或深蹲的时候,骨骼、关节、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

2.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4.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经常
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4.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除体外。

2.伴随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3.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4.经常锻炼身体,同样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

5.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它在全身循环流动,把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又把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相关部位排出体外。

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1.当我们跳动、奔跑起来的时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自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食物中的营养在小肠里被吸收。

2.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6.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舌头用来搅拌,牙齿用来咀嚼。

2.牙齿按形状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3.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

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7.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1.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2.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3.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4. 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之后,爱护它们,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

二、图表题。

1.人的身体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人体的呼吸器官
4.人体的消化器官
三、简答题。

1.运动起来呼吸为什么会加快?(课本71页)
2. 运动起来心跳为什么会加快?(课本72页)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小册子46页)
4.人体的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课本78页)
5. 经常锻炼身体(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小册子55页和同步指导57页,试卷期末二)
6.多喝水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课本84页)
7.怎样才能让牙齿更健康?(同步指导56页)
8.你有哪些好方法能让身体更健康?(试卷第四单元)
9. 吃饭时,长辈常对我们说要“细嚼慢咽”,这里的“细嚼慢咽”是什么意思?
答: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就像一个搅拌机,通过牙齿的研磨和切割、舌的搅拌等简单的消化,使食物变得细软、光滑、而且温度适中,这样就有利于食物通过食管,同时也减轻了胃的负担。

如果吃饭过快,就会使硬的、粗糙的、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直接进入食管而刺激甚至损伤食管和胃,日久就可导致食管和胃疾病的发生。

所以说细嚼慢咽是非常重要的。

细嚼慢咽表面的意思是吃饭或者进食时要花时间慢慢吃,蕴含的哲理是做任何事要小心谨慎,不要太急着做,想好之后再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慢慢来,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