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诊整脊疗法治疗脊源性心悸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诊整脊疗法治疗脊源性心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通过脊诊整脊手法治疗脊源性心悸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收集的106例脊源性心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整脊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每组53例。整脊治疗组采用我院特色脊诊整脊手法治疗,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辨证取穴治疗。两组治疗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整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针刺对照组为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诊整脊手法对脊源性心悸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脊源性心悸;脊诊整脊;脊柱病;针刺
脊源性心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相关疾病,它是指由于脊柱(颈椎、胸椎)骨关节错位,刺激脊神经或交感神经,导致以心悸、怔忡以及心律失常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脊源性心悸属于传统中医怔忡范围,其心悸程度较轻,发作频率较慢,并且多由外因引起。而怔忡的心悸程度重,多因久病体虚造成。脊源性心悸患者多有脊柱病史,X线显示有明显的脊柱关节紊乱、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或椎间隙变窄等特征。患者有心前区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出汗、失眠、情志改变等;心电图可显示心律失常,而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本症患者由于其症状与心脏本身疾病症状类似,在临床经过常规扩冠、抗心律失常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之后才考虑脊柱病因,故很容易造成误诊误治。脊诊整脊疗法在临床上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疗效可靠[2-8],现报道其治疗脊源性心悸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6例脊源性心悸患者,其中男50例,女56例;年龄19~62岁,平均35岁;病程为1周~20年。将10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1至106号,其中编号为奇数的患者为整脊治疗组;编号为偶数的患者为针刺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的心电图异常例数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1.1诊断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关于心悸的诊断依据,结合《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32-2012)脊源性心悸、怔忡症,筛选出脊源性心悸患者。
1.1.2入选标准
选择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常规扩冠、抗心律失常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相关体征较少,又反复发作的心悸患者。①头晕、头痛、胸闷、心前区疼痛、心律不齐、失眠多梦;②颈肩部疼痛,有时上肢麻木;③心脏辅助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
1.2入选病例诊断要点
1.2.1病史
有典型脊柱病史,多见于因长期慢性劳损形成脊柱病者。
1.2.2症状及体征
颈椎、胸椎部位疼痛,胸闷、气短、心悸及出汗等症状,严重者有濒死感,常伴随有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等表现。通常在颈椎及胸椎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点(阳性反应点),并于左侧胸肋部有压痛,严重时可伴有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表现。
1.2.3心电图检查
胸前导联T波略低平,ST-T非特异性改变62例;动态心电图房早6例,室早12例;平板心电图阳性7例;其他病例为正常心电图。
1.2.4其他检查
影像学检查,颈椎或胸椎侧弯,颈椎或胸椎小关节紊乱,胸椎棘突同侧移位。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检查均正常,胸片、冠脉造影均未见异常。
1.3影像学分型诊断
根据影像学、脊柱结构及脊柱动力学,脊柱关节的紊乱形式一般分为旋转式移位、侧摆式移位、前后式移位及仰倾式移位四种类型,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造成心脏不适。
1.4治疗方法
1.4.1治疗组
1.4.1.1脊诊定位患者一般俯卧位,双手放于体侧,头侧向一方并充分暴露脊柱,脊诊触诊查找脊柱旁的阳性反应点,即指触诊时出现压痛的脊柱周围软组织异常点。阳性反应点包括激发点和敏感点。激发点是按压脊柱周围的软组织时出现的触痛点[9],按压该点会引起放射疼痛[10]。敏感点即通常所说的压痛点,轻轻触及就会引起局部疼痛。脊诊检查脊源性心悸患者,通常会在T6左(52例)、
T3右(21例)、C3右(25例)、L4左(18例)、S3(9例)右出现阳性反应点。T6左为激发点,触诊会牵涉致心脏不适;T3右及C3右为敏感点,可触及结节或触诊时会有局部疼痛反应。
1.4.1.2整脊手法运用整脊手法消除阳性反应点。①脊柱旋转式移位:医者手掌大鱼际或者大拇指定点于脊中线与脊旁线间关节突上,用斜扳法恢复椎体位置。以C3左侧阳性反应点为例,患者坐位,全身放松,颈部前屈约20°向左侧旋10°~15°,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于压痛点,右手放于患者前额部,向左下方缓慢旋转,双手协调调整旋转角度,当旋转角度落于患椎痛点处,右手向左下方瞬间旋转用力,常可听到喀嚓声,诊查阳性反应点消失。②脊柱侧摆式移位:医者双掌定点于双侧脊旁线横突上,用双掌根反向推按法恢复脊柱平衡。以T5棘突阳性反应点为例,患者俯卧位,暴露脊柱,医者两手掌相对小鱼际置于患椎两侧,缓慢用力推开附近软组织后,使双手鱼际部紧贴胸肋关节,两手小指与脊柱平行,余三指交叉组合,医者身体重力经两肘传导至鱼际部,到一定程度后瞬间发力,完成矫正。③脊柱仰倾式移位:医者以双掌根叠压法作用于脊中线棘突上以恢复脊柱平衡。以T7棘突阳性反应点为例,患者俯卧位,暴露脊柱,医者双手重叠,掌根置于患椎脊中线棘突上,将手掌下压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当有力传导至阳性反应点时,医者慢慢沿脊柱方向朝后下方推压,常可听到弹响声。④脊柱单侧小关节紊乱:医者以单手掌根旋压法作用于脊旁线消除阳性反应点,恢复脊柱平衡。以T6棘突右侧压痛为例,患者俯卧位,暴露脊柱,医者右手掌根部固定棘旁压痛点后,缓慢用力向上向外呈弧形牵引至最大角度时,右手掌根瞬间加大旋转力度和角度,同时向右下方发力,常可听到弹响声,完成矫正。
1.4.2对照组
以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为治法,以厥阴、少阴经穴为主[11]。主穴:内关、郗门、神门、心俞、巨阙。根据症状体征辨证分型采用毫针针刺治疗。
心胆虚怯者,加胆俞、丘墟;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大陵、三阴交;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加膻中、膈俞;心血不足者,加脾俞、胃俞、郄门;阳气虚弱者,加肾俞、关元、足三里、阴陵泉。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
1.4.3治疗频次和注意事项
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勿睡高枕软床,站正坐直躺平,注意保暖,避免久坐,避免劳累,忌酒。
1.5疗效标准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心悸的疗效评定,自拟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与相关体征消失,脊柱脊诊阳性反应点消失,心电图等检查恢复正常,X线片基本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与相关体征基本消失,脊柱脊诊阳性反应点减弱,发作间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