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示范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示范效果

摘要用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示范,结果表明,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马铃薯晚疫病;示范效果

中图分类号s48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124-0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20世纪5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60年代,由于推广了抗病品种,大大减轻了危害;80年代后,由于抗病品种相继丧失抗病性和气候条件变化,晚疫病的发生程度和流行频率不断增加。近年来,北安市马铃著晚疫病加重发生,主要发生于叶、叶柄、茎及块茎上,在叶上往往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开始为一水渍状斑点,天气潮湿时很快扩大,病斑与健部无明显界限,在病斑边缘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薯块感病时形成淡褐色或灰紫色不规则形病斑,稍微下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部分。病薯很容易为其他病菌侵染而发生并发症,常常由于细菌感染而软腐。薯块会在田间发病,并烂在地里,也会在田间被侵染而在入窖后腐烂。茎部很少直接受侵染,但病斑可顺叶柄扩展至茎部,在皮层上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也会产生白色霉

层。病害发生严重时,茎和其他部分一样变褐坏死,发生率在80%以上,田间损失在30%~50%。因此,加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对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为了筛选和配套高效低毒防治新药剂,笔者开展了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示范,以明确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现将示范结果报告如下。

1示范药剂

示范药剂: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生产;对照药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天津市人民农药厂生产。

2示范作物

示范作物:马铃薯;示范品种:早大白。

3示范设计

设3个处理(表1),每处理区采用叶面喷雾。配制药液时,先用少量水溶解药剂,然后按表1中确定的施用药液量对水240kg/hm2充分混匀进行叶面喷雾处理。在施药时,要按用药量均匀喷雾,使处理区植株充分着药,并保证每处理药液量一定喷完。

4示范区基本情况

4.1基本情况

示范区选在城效乡永青村,示范区的土壤类型为薄层黑土,有机质含量为5.8%,施用45%复合肥375kg/hm2,秋整地、秋起垄,播种时土壤湿润,栽培行距65cm,株距25cm,播栽期为5月2日,出苗期为5月26日,开花期为6月30日,成熟收获期为8月5日。

4.2施药情况

共进行3次施药,分别是6月24日、7月4日、7月14日。

4.3药效调查时间、次数

第1次调查: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2次调查:最后1次施药前;最后调查:在最后1次施药后10~15d进行。

4.4药效调查方法

每个小区随机定5点,每点定2株,调查全部叶片,以每一片叶上的病斑面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马铃薯晚疫病病情指数调查时,叶片发病程度分级标准参考如下:0级:无任何症状;1级:叶片有个别病斑;2级:1/3叶片有病斑;3级:1/3~1/2叶片上有病斑;4级:1/2叶片感病。

5结果与分析

(1)6月23日施药前调查示范区的发病率为21%,病情指数为18。

(2)7月14日调查最后1次施药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和处理b的发病率分别是11.2%和14.9%,病情指数为7.1和8.2,较清水对照低很多。

(3)7月25日施药后10d调查各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a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最后1次施药前

有所降低;处理b发病率上升了0.5%,但病情指数下降了1;清水对照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有上升。

(4)测产。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a产量最高,达27.48 t/hm2;处理b次之,为26.85t/hm2;对照产量仅为21.00t/hm2。处理a

和处理b较对照分别增产30.6%和27.8%,增产幅度较大。

6结论

用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显著,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