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小学古诗题西林壁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题西林壁原文|译文|赏析题西林壁是小学四年级的课文,它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点明全文的主旨,哲理意味十分强烈,大家有必要细细品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原文译文及赏析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题西林壁》原文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及注释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古诗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11《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语文A版 (共22张PPT)
这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 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 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 片面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 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 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 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 端或北端看)。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 是游览胜地。
缘:因为。
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看庐山是蜿蜒的山岭, 从侧面看是险峻的山峰。 远近高低 看过去,庐山的景色千姿百态,各 不相同。
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 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
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 峰一岭一丘一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 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 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 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 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拓展游庐山Fra bibliotek苏轼高岩蔽(bì)①赤②日, 深谷③来悲风④ 。 擎⑤(bò)开青玉峡, 飞出两白龙⑥ 。
注释: ①蔽 (bì) :遮住 ②赤:红色 ③深谷:深深的峡谷 ④悲风:呼啸的风 ⑤擎(bò):同掰( b āi) ⑥两白龙:两条白色的瀑布,东瀑和西瀑
1、背诵古诗。
2、请同学们课外搜集一些描写“庐 山”的古诗。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 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 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 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 人寻味。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题西林壁赏析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古诗《题西林壁》注释赏析
古诗《题西林壁》注释赏析一、《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三、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四、词语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五、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必背
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必背五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参考: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其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绝句》(其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深入理解每首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11《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语文A版 (共28张PP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我能赏古诗
小方法: 1、借助画面和注释理解诗意。 2、读中感悟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横看
侧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远看
近看
高处俯视 低处仰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侧看
横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侧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远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近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高 处 俯 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低 处 仰 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横看侧看源自远看高处看 低处看
近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小组讨论:
1、怎样才能够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首 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 句诗用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我能书写古诗
要求: 1、坐姿端正。 2、字迹工整、正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作业:
1、把古诗背诵给父母听听。 2、默写古诗。 3、吟诵古诗。
五年级下册题西林壁课件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的基础 上背诵。 2.理清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在庐山 因观察的角度和地点的不同所看到的 景象也是不一样的道理。
解诗题
题西林壁
书写
西林寺
墙壁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诗句
有节奏 有重音 有感情
自学提示: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
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
,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
想要看到这幅画我们就要先理解
古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根据书下
注释理解诗意完并成下列问题。
作者眼中的庐山是什么样子 的?
知诗人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 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 渊博,诗文书画皆精。与 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 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 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 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 《东坡乐府》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
连绵起伏的山岭
侧看
高耸入云的山峰
横看庐山成了连 绵起伏的山岭, 侧看庐山成了高 耸入云的山峰。
作者从哪些角度观看庐山 的?
远
高
各 不 同
近
低
放飞想象:
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从远处望,庐山 从近处看,庐山 从高处俯视,庐山 从低处仰望,庐山 ; ; ; ; ; ……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为什么作者看到的庐山景 象不同?想一想,作者为什 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古诗《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
古诗《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古诗《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各种字体的“山”及《望天门山》的草书作品,初步感知书法魅力。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你们爱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山?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
有一位唐代诗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
他就是——李白。
(板书)3、出示课件(《望庐山瀑布》《游泰山》),读后揭题:他还去过一座山,山名就在刚才那幅字里,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吗?(师板书:天门山)4、今天,就让我们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
(师板题)释题:“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音,强调:“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第一声。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5、指名读。
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有些什么呢?7、再读诗,画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8、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三、绘画想象,感悟诗境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想象这些画面。
2、谁愿意用朗读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3、诗画诗画,诗画不分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当一回小画家,把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画下来。
首先,你认为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4、是啊,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
(师板画天门山。
)诗中哪一句写到这天门山?(出示第一句)5、传说中这天门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劈开。
再读读这句话,你找到这把利剑了吗?引导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楚江”。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1.学会本课1个生字2.了解每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和诗人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
3.背诵第一首诗《望天门山》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流、回”2.体会诗中描绘的雄奇景象、3.背诵教学过程:一、指导预习(一)复习引入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你已学过的。
2.读一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读准字音3.想一想哪些词语和诗句读懂了,哪些还不懂,把不懂的划下来。
(二)学生按要求自读(三)检查预习1.指名读《望天门山》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
(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
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四)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果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回答,较难的重点的可以留在讲读时再解决)二、简介作者,理解诗题1.知诗人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
2.解诗题望:看,往远处看。
天门山: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
望天门山:往远处看天门山。
三、朗读《望天门山》,理解诗句大意,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1.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指点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2)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3)指名说句意(4)教师小结句意:天门山从中间割断,是因为奔腾的长江水从这里通过,清清的江水奔腾东流,在这里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荡。
(5)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风帆,这里代指船。
(6)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雄奇秀丽的天门以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古诗《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一、作品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三、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四、作品鉴赏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五、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天门山》和《题西林壁》;(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3)学会欣赏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古诗;(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来领悟诗人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3)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3)学会欣赏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领悟诗人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和背景;(2)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天门山和西林壁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壮美;(2)简介诗人李白和苏轼的生平事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古诗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首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静听古诗的朗读,想象诗中的画面;(2)学生分享自己从古诗中感受到的情感。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从两首古诗中感受到的画面和情感;3. 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身临其境;3. 情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_五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_五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个生字2.了解每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和诗人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
3.背诵第一首诗《望天门山》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流、回”2.体会诗中描绘的雄奇景象、3.背诵教学过程:一、指导预习(一)复习引入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你已学过的。
2.读一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读准字音3.想一想哪些词语和诗句读懂了,哪些还不懂,把不懂的划下来。
(二)学生按要求自读(三)检查预习1.指名读《望天门山》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
(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
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四)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果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回答,较难的重点的可以留在讲读时再解决)二、简介作者,理解诗题1.知诗人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
2.解诗题望:看,往远处看。
天门山: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
望天门山:往远处看天门山。
三、朗读《望天门山》,理解诗句大意,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1.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指点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2)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3)指名说句意(4)教师小结句意:天门山从中间割断,是因为奔腾的长江水从这里通过,清清的江水奔腾东流,在这里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荡。
(5)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风帆,这里代指船。
(6)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雄奇秀丽的天门以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诗意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 解析:这两句诗描述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时,所得到的不同视觉感受。
它通过对庐山不同视角下的景象描写,展现出庐山的雄伟多姿,同时也为后面的哲理感悟做铺垫。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诗意: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
- 解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自身所处位置(主观因素)的限制,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全貌。
就像在山中看山,由于视野受限,不能看到山的整体形状一样。
二、练习题(20题)(一)理解性默写- 解析:这两句诗直接描绘了庐山从不同角度看呈现出不同景色的特点,是对庐山景色的直观描写,所以在考查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句时,应填这两句。
-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对在山中难以看清庐山全貌的现象,引申出人们认识事物时受自身局限的哲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相符。
(二)字词解释3. “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A. 题目B. 书写,题写C. 问题- 答案:B- 解析:“题西林壁”的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在这里是书写、题写的意思。
4.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岭”的意思是()A. 高大的山脉B. 山峰C. 小山丘- 答案:A- 解析:“岭”在这里指连绵的高山,与“峰”(高耸的山峰)相对,从诗句中“横看”的视觉效果来看,是连绵起伏的样子,所以是高大的山脉。
5. “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A. 缘分B. 因为C. 沿着- 答案:B- 解析:“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只是因为自己在这座山里面,所以“缘”在这里是“因为”的意思。
五上12课古诗三首意思
五上12课古诗三首意思《题西林壁》诗意《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于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贬官途中,游览庐山时所作。
庐山景色,各处不同,观景角度不同,所观景色亦不同。
这就启示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
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似平淡,实则含义深刻。
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得的景象是不同的。
“横看”即从正面看,庐山连绵起伏,漫山遍野都是树木。
“侧看”即从侧面看,庐山陡峭挺拔,高耸入云。
“远近高低”都是相对的,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也就不一样。
这两句诗富有哲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不仅是对庐山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
当你置身于庐山之中,身临其境时,你会感受到庐山的壮观和美丽。
然而,由于你身处其中,你的视角受到了限制,你无法看到庐山的全部。
只有当你跳出庐山,从远处或更高的地方观察庐山时,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真面目。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和局限,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它。
《登飞来峰》诗意《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在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所作。
当时他只有30岁,正在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任知县。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高达168米。
王安石登临之处是飞来峰的西麓,他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前两句“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描绘了飞来峰上高耸入云的宝塔和听到鸡鸣后看到日出的美景。
这两句诗富有表现力,通过夸张和想象,让读者感受到了飞来峰的高大和壮丽。
同时,“闻说鸡鸣见日升”还引出了下面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浮云”在这里象征着困难和挫折,“最高层”则象征着成功和成就。
诗人不惧怕困难和挫折的阻挡,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超越它们,达到更高的境界。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不要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要勇往直前,不断攀登高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古诗二首《题西林壁》|语文A版
解诗意
横看成岭 成侧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连绵起伏的山岭
高耸入云的山峰
各不同
远
近
高
低
? 从一为正座什面险么看 峰庐, 。山庐 从在山 远苏是 、连近轼绵、的起高眼伏、中的低,山等会岭不有;同从角那侧度么面去多看看的,,变庐庐化山山是呈
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解诗意
不识庐因为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意思是:我不认识庐山的真 面目,只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怎样才能看到庐 Nhomakorabea的真面目呢?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 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 立场上,正如俗话说的“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
悟诗情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
诗启示人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1古诗二首《题西林壁
》|语文A版
2020/9/8
初读古诗
[宋]
题西林壁
读诗句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诗题
题西林壁
书写 西林寺 墙壁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知诗人
作者介绍
苏轼 (1037-1101)宋代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世称“ 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 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 派词人的主要代表。诗文有《 东坡七集》等。
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 ,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的道理。
你还知道哪些事 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 去了解事物的?
古诗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优秀3篇
古诗望天门山题西林壁优秀3篇《题西林壁》古诗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
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二、自主探究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
(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峰feng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起读吧!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望天门山和题西林壁教案
望天门山和题西林壁教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望天门山和题西林壁教案望天门山和题西林壁教案课时备课【本学期总第5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课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
通过自由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可在小组内交流)(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6、指导背诵:(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教学反思】:课时备课【本学期总第6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课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1、名背诵2、默写《望天门山》二、学习《题西林壁》1、屏幕显示庐山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能背诵并任选一首默写。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习准备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课上或课外学过李白、苏轼的哪些诗或词。
2、收集一些描写山水的古诗读一读。
三、学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首,第二课时学习第二首。
四、学习过程第一学时1、交流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描写水的诗2、自己把《望天门山》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
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6、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想象,写一篇短文。
第二学时1、交流背诵学过的苏轼的诗,描山水的诗。
背诵《望天门山》。
2、自己把《题西林壁》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
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
(特别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用张开的手来帮助理解——“横看”五个手指像五座山峰;侧看就是一座山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
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个生字
2.了解每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和诗人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
3.背诵第一首诗《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流、回”
2.体会诗中描绘的雄奇景象、
3.背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预习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你已学过的。
2.读一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读准字音
3.想一想哪些词语和诗句读懂了,哪些还不懂,把不懂的划下来。
(二)学生按要求自读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读《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
(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
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四)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如果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回答,较难的重点的可以留在讲读时再解决)
●二、简介作者,理解诗题
1.知诗人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
2.解诗题
望:看,往远处看。
天门山:今安徽____(省、市、区、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
望天门山:往远处看天门山。
●三、朗读《望天门山》,理解诗句大意,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1.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指点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2)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3)指名说句意
(4)教师小结句意:
天门山从中间割断,是因为奔腾的长江水从这里通过,清清的江水奔腾东流,在这里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荡。
(5)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风帆,这里代指船。
(6)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雄奇秀丽的天门以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
2.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给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给人以历历如在眼前的感觉。
(2)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
“断、开”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流、回”两山夹江,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荡,那气势真是不可阻挡。
(3)把理解的诗句画出来。
画好后,可到台前说一说。
重点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
(4)在讲画、评画的同时加深对诗的理解,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
体现出诗人借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5)在熟读基础上背诵
提示“断、开、流、回”四个字帮助背诵。
四、加强感知,看图片或录像
附:板书设计
3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缘”字。
2.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空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背诵《望天门山》(按诗题、诗人、诗句这个顺序背诵)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
赞美之情。
)
●二、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庐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三、按上节课三步方法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
缘:因为。
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
意思讲明白即可。
)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