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2019刑法讲义-第36节刑法分则-侵犯财产罪(3) -杨艳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抢夺罪★★★
【法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考点提示】
(1)本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本罪虽然是对物使用暴力,但该暴力有可能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损害。
(3)被害人通常能当场发现犯罪,但来不及反抗。
(4)抢夺罪的定罪量刑
《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规定:
第一条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5)普通抢夺中致人重伤、死亡的认定
前述解释规定:抢夺公私财物,导致他人重伤的、导致他人自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导致他人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6)“飞车抢夺”的认定★★★
前述解释规定: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一)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二)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三)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独角兽特别提示】普通抢夺和飞车抢夺不同。
在普通抢夺中,致人重伤、死亡都只认定为抢夺罪一罪(法定刑升格);在飞车抢夺中,被害人没有受伤也可能构成抢劫罪。
3.盗窃罪★★★★★
【法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考点提示】
表19-7盗窃罪的认定
1刑法上认为这种财物是他人财物,不再是自己的财物。
【实践】
1.抢劫中直接致人死亡的、致人被冻死的、杀害阻止抢劫的路人的,如何认定?2 2.使用假币被当场发现,使用暴力手段抗拒抓捕的,能否转化为抢劫罪?3
3.抢劫金融机构存在未遂吗?4
4.甲潜入他人房间欲盗窃,忽见床上坐起一老妪,哀求其不要拿她的东西。
甲不理睬而继续翻找,拿走一条银项链(价值400元)。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试卷二第60题)5
A.甲并未采取足以压制老妪反抗的方法取得财物,不构成抢劫罪
B.如认为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关键在于是秘密取得财物还是公然取得财物,则甲的行为属于抢夺行为;如甲作案时携带了凶器,则对甲应以抢劫罪论处
C.如采取B选项的观点,因甲作案时未携带凶器,也未秘密窃取财物,又不符合抢夺罪“数额较大”的要件,无法以侵犯财产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D.如认为盗窃行为并不限于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可按盗窃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2这三种情况都成立“抢劫致人死亡”。
3能。
该行为同时触犯诈骗罪。
4存在。
情节加重犯都存在未遂。
5【答案】ABCD。
四个选项是对为何要承认公开盗窃理论的分析。
这个理论的目的是弥补处罚漏洞。
4.诈骗罪★★★★★
【法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考点提示】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诈骗罪的行为模式。
1)虚构事实式: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骗人产生错误认识→被骗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此时才既遂)。
如果被骗人无处分权,骗人者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辨析】从精神病人、幼儿处骗取财物的,成立何罪?6
2)隐瞒真相式:被骗人自行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明知其陷入错误认识而不告知→被骗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此时才既遂)。
3)如何理解“处分”?
不要求转移所有权——转移占有即可。
●借打电话之机携机逃走的如何认定?7
(2)三角诈骗:被骗人不是被害人,但是有权处分财物。
【辨析】王某在超市地上捡到李某的存包牌,即持牌向超市工作人员刘某领包。
刘某核对了存包牌后,将李某的包交给王某。
包及包内物品价值5000元。
王某构成何罪?8(3)诈骗罪的间接正犯:骗子不出面,骗子欺骗其他人为其行骗。
(4)特殊诈骗罪及其定罪
诈骗罪与特殊诈骗罪之间是法条竞合关系,在适用中采取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这些特殊诈骗罪是:①集资诈骗罪;②贷款诈骗罪;③票据诈骗罪;④金融凭证诈骗罪;
⑤信用证诈骗罪;⑥信用卡诈骗罪;⑦有价证券诈骗罪;⑧保险诈骗罪;⑨合同诈骗罪;⑩骗取出口退税罪;⑪使用假币罪。
【学术争议】传统观点认为招摇撞骗罪、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之间是法条竞合的关系,同时构成二罪的,应按照特别法优先的原则处理。
但这会导致严重的罪刑不均衡。
现在认为,二者是想象竞合的关系,犯招摇撞骗罪、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同时构成诈骗罪的,择一重罪。
这也是《诈骗罪司法解释》的观点。
(5)本罪的认定★★★
1)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266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2)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否开心地处分。
但是二者可能存在竞合(见下文)。
(6)吃白食问题:
先有犯意,诈骗罪。
后有犯意,骗人免单的,诈骗罪。
仅仅潜逃的,民事赖账。
(7)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6成立盗窃罪,因为被害人没有处分的能力。
7行为人成立盗窃罪,因为在社会观念上手机仍然由原主人占有。
8王某构成诈骗罪,因为刘某在将包给王某的时候有核对行为,即有处分行为。
表19-8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8)针对不同人成立不同犯罪的问题
【示例】乙全家外出数月,邻居甲主动帮乙照看房屋。
某日,甲谎称乙家门口的一对石狮为自家所有,将石狮卖给外地人,得款1万元据为己有。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5年试卷二第18题)9
A.甲同时触犯侵占罪与诈骗罪
B.如认为购买者无财产损失,则甲仅触犯盗窃罪
C.如认为购买者有财产损失,则甲同时触犯盗窃罪与诈骗罪
D.不管购买者是否存在财产损失,甲都触犯盗窃罪
【解析兼学术争议】(1)甲是否合法占有这对石狮子?如果认为甲合法占有这对石狮子,那么甲将石狮子卖掉的行为仅成立侵占罪。
因为甲卖掉的是自己合法占有的财物。
如果认为甲不占有这对石狮子,那么甲将石狮子卖掉的行为成立盗窃罪。
因为甲违背主人的意志,背着主人将不属于自己占有的石狮子卖掉了。
(2)购买者有无财产损失?如认为购买者没有财产损失,则甲仅触犯盗窃罪或者侵占罪,因为甲对购买者不成立诈骗罪。
如认为购买者有财产损失,则甲既触犯盗窃罪或者侵占罪,又触犯诈骗罪,且应数罪并罚。
题目交代甲是“主动帮乙照看房屋”,即甲和乙并未达成代管协议,因此甲不能合法占有这对石狮子,甲对乙构成盗窃罪。
甲对购买者成立何罪,存在两种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购买人没有财产损失,因此甲不构成诈骗罪,有的学者则认为购买人有财产损失,因此甲构成诈骗罪。
我收录这道题主要是想让考生掌握分开分析的方法。
2016年,仍然有真题考到了这种分开分析的方法。
即,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同一行为的性质可能并不相同。
本题还存在学术争议,也请考生注意。
【实践】
1.乙借用甲的网购账户登陆购物,但是用自己的银行卡付了钱。
客服根据账户信息询问甲地址是否准确时,甲告诉客服将乙的地址改为自己的地址,将物品拿到手。
请问甲构成诈骗罪、盗窃罪还是侵占罪?(2018刑法客观题)10
2.以下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是:11
A.甲在和网友乙见面时,谎称手机没电了,借用乙的手机打电话。
后趁乙不注意时,携带手机逃走
9【答案】A。
10【分析】甲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因为甲在实施犯罪时并没有占有财物。
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因为甲欺骗了客服人员,导致客服人员错误地处分了乙的财物。
这是一种三角诈骗。
11【答案】D。
其余均构成盗窃罪。
B.洗衣店店主A发现C家的一楼阳台上晾着三套西服,即对自己的员工B说:“C要洗西服,但没有时间送来,特意晾在阳台上,让我们自己取,你去取来吧。
”B信以为真,将C的西服取来后交给A,A将西服据为己有
C.丙看见9岁的鹏鹏站在大街上,手里拿着一张银行卡哭泣,就谎称自己是鹏鹏妈妈的好朋友,将鹏鹏拿的银行卡骗到手。
由于该卡的密码是银行设置的原始密码(6个8),所以丙在猜出密码后,从自动取款机上将该卡所存的1万元一次全部取走
D.丁看见孔某很富裕,就心生歹意。
他谎称自己认识某国有公司的董事长,能够以非常便宜的出厂价批发到该公司的产品,要求孔某和自己一起发财。
孔某信以为真,拿出50万元交给丁。
丁卷款潜逃
3.王老太平日比较迷信。
2014年3月的一天,她家进来了两个“尼姑”(实为骗子)。
这两人听说王老太的女儿生病后,就说必须要做个法事才能使其女的病好起来。
(1)如果这两人说必须要用2000元钱供到庙里(去做法事),才能治好其女儿的病。
王老太即拿出2000元钱给她们。
这两个人构成何罪?
(2)如果这两人说要用2000元钱在王老太家做法事,王老太给了她们2000元钱。
她们将钱包到红纸包里,装模作样地做了“法事”。
她们把红纸包交还王老太时,强调说必须3日后才能看。
3天后,王老太打开纸包时,发现里面只有一沓纸巾。
这两人构成何罪?12
12【答案】案例1是诈骗,因为王老太有处分行为;案例2是盗窃,因为王老太无处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