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件5(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 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 法律。
道德能提高整个社会
的道德水准,为法律的实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
施创造外部条件.
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
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 道德还能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为法2021律/3/1的3 实施创造内部条件。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健全程度的标志。因此,如何 获得社会秩序的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所有谋求社会秩 序的方式中,通过政府而实现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最为可靠的。 一个社会只有实现了公平和正义,才能够消解一切根本性的社 会冲突诱因,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供给。
显然,对中国这样 一个缺乏“公民社会” 传统的国家来说,公民 社会的产生,离不开市 场经济的实践促动。
2021/3/13
广大国民普遍具备完整
的公民意识、公民身份和公 民资格是一个成熟的有自治 能力的公民社会的必要条件, 但通过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以最大可能地保障公民的合 法权利,才是公民社会形成的 必要前提。
但事实上,在当代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结构的利益交往格局 所塑造的却是一种公民社会的私人生活空间,这种私人生活空 间虽然是自主的,在文化伦理与价值观上却是不自足的,它需要 组织和联结,需要遵守普遍的外部规则,才能成为“公共领域”, 才能获得社会制度与伦理观念上的指导,也只有这样,市场体系 才能得到真正良性的扩展。
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
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
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力量。 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又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
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 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 共生活中的良好秩序,实现社 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法律中 包含有道德,道德规范中也具 有法律内容。
思修课件5(第 五章 遵守社会 公德 维护公共
秩序)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 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 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 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对此,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 理论”:如果有人打碎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 修复,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 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社会秩序就会遭到破坏。
政府控制:社会秩序获得的可靠方式 社会公平:社会秩序获得的基本标准 道德整合:社会秩序获得的根本出路
2021/3/13
破窗效应及其启示
社会非控制机制 失效
破窗出现
公众安全感 下降
2021/3/13
城市衰败过程图解
美国心理学詹巴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一模一样 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 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 乱的街区。过了一个礼拜后,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车子保持完好; 而破损的那辆车则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 车敲碎一块玻璃,这辆车仅仅几个小时就不见了。
2021/3/13
作为私人自治领域,现代 “公民社会”是由以产权交
换为核心的市场体系、以公
在这一复合体中,市场经 济系统是公民社会中最基本、
民意识发展(包括伦理、道德、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原则
源自文库
教育等)为使命的文化体系及 是公民社会本质最根本的规
满足个人归属需要的生活体 定。
系网络式复合而成的。
2021/3/13
“公民风范”
现代公民社会的“公民风范”被认为是维护西方 自由民主制度,促使其机构有效运作的最低限度的要 求。“公民风范”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为模式。
爱德华·希尔斯指出:“市民风范同时兼具个人主义、 地区或集团性、整体性三种特质。它关注整体的福祉 或较大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公民风范是个人的 自我意识被他的集体性自我意识部分取代时的一种行 为,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以及市民社会的机构成为他集 体性自我意识的对象”。
2021/3/13
“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是计划经济共同体向市场社会共 同体转型之后与现代政府、现代企业并列的又一类 带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系统。
西方典型意义的公民社会是指介于“国家或个 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的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价 值或原则”。
除政治国家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等应该纳入到 “公民社会”的范围之中。它既包括市场、自愿性 组织、社团、私人领域、公共领域、社会运动等结 构性要素,也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 放性、参与性等价值性要素。
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 重要意义 :
件社
。
会 的
是 构
重建
要和
条谐
2021/3/13
必健 要康是 条发经 件展济 。 的社
会
证量成
。的员是
基生提
本 保
活 质
高 社
会
志度化 。的和是
重文国 要明家 标程现
代
“公共领域”催生“公民社会”和“公民风范”
“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概念来自哈贝马斯,其所指相当 宽泛。尽管《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就像英译本 副所标示的那样是“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但在该 书的序言中,哈贝马斯同样强调了另外两种“公共领 域”,即“历史发展过程中似乎遭到压制的平民公共 领域”和“工业社会依靠赢得公民投票维持的高度专 制的公共领域”。
2021/3/13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021/3/13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 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 序、网络秩序等。
可见,公民风范在本质上以公民社会的集体性自 我意识为基础。
2021/3/13
“公民社会”、“公共领域”、 “公民风范”相互渗透 和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本质上应该是 一个具有自主性和自足性品格的“公民社会”与之相适应,因 为“公民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需要并在自身不断地创 造着大规模、深层次的气象万千的发达、健康、积极向上的社 会“公共生活”。
道德能提高整个社会
的道德水准,为法律的实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
施创造外部条件.
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
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 道德还能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为法2021律/3/1的3 实施创造内部条件。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健全程度的标志。因此,如何 获得社会秩序的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所有谋求社会秩 序的方式中,通过政府而实现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最为可靠的。 一个社会只有实现了公平和正义,才能够消解一切根本性的社 会冲突诱因,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供给。
显然,对中国这样 一个缺乏“公民社会” 传统的国家来说,公民 社会的产生,离不开市 场经济的实践促动。
2021/3/13
广大国民普遍具备完整
的公民意识、公民身份和公 民资格是一个成熟的有自治 能力的公民社会的必要条件, 但通过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以最大可能地保障公民的合 法权利,才是公民社会形成的 必要前提。
但事实上,在当代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结构的利益交往格局 所塑造的却是一种公民社会的私人生活空间,这种私人生活空 间虽然是自主的,在文化伦理与价值观上却是不自足的,它需要 组织和联结,需要遵守普遍的外部规则,才能成为“公共领域”, 才能获得社会制度与伦理观念上的指导,也只有这样,市场体系 才能得到真正良性的扩展。
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
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
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力量。 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又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
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 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 共生活中的良好秩序,实现社 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法律中 包含有道德,道德规范中也具 有法律内容。
思修课件5(第 五章 遵守社会 公德 维护公共
秩序)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 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 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 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对此,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 理论”:如果有人打碎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 修复,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 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社会秩序就会遭到破坏。
政府控制:社会秩序获得的可靠方式 社会公平:社会秩序获得的基本标准 道德整合:社会秩序获得的根本出路
2021/3/13
破窗效应及其启示
社会非控制机制 失效
破窗出现
公众安全感 下降
2021/3/13
城市衰败过程图解
美国心理学詹巴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一模一样 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 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 乱的街区。过了一个礼拜后,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车子保持完好; 而破损的那辆车则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 车敲碎一块玻璃,这辆车仅仅几个小时就不见了。
2021/3/13
作为私人自治领域,现代 “公民社会”是由以产权交
换为核心的市场体系、以公
在这一复合体中,市场经 济系统是公民社会中最基本、
民意识发展(包括伦理、道德、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原则
源自文库
教育等)为使命的文化体系及 是公民社会本质最根本的规
满足个人归属需要的生活体 定。
系网络式复合而成的。
2021/3/13
“公民风范”
现代公民社会的“公民风范”被认为是维护西方 自由民主制度,促使其机构有效运作的最低限度的要 求。“公民风范”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为模式。
爱德华·希尔斯指出:“市民风范同时兼具个人主义、 地区或集团性、整体性三种特质。它关注整体的福祉 或较大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公民风范是个人的 自我意识被他的集体性自我意识部分取代时的一种行 为,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以及市民社会的机构成为他集 体性自我意识的对象”。
2021/3/13
“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是计划经济共同体向市场社会共 同体转型之后与现代政府、现代企业并列的又一类 带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系统。
西方典型意义的公民社会是指介于“国家或个 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的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价 值或原则”。
除政治国家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等应该纳入到 “公民社会”的范围之中。它既包括市场、自愿性 组织、社团、私人领域、公共领域、社会运动等结 构性要素,也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 放性、参与性等价值性要素。
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 重要意义 :
件社
。
会 的
是 构
重建
要和
条谐
2021/3/13
必健 要康是 条发经 件展济 。 的社
会
证量成
。的员是
基生提
本 保
活 质
高 社
会
志度化 。的和是
重文国 要明家 标程现
代
“公共领域”催生“公民社会”和“公民风范”
“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概念来自哈贝马斯,其所指相当 宽泛。尽管《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就像英译本 副所标示的那样是“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但在该 书的序言中,哈贝马斯同样强调了另外两种“公共领 域”,即“历史发展过程中似乎遭到压制的平民公共 领域”和“工业社会依靠赢得公民投票维持的高度专 制的公共领域”。
2021/3/13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021/3/13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 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 序、网络秩序等。
可见,公民风范在本质上以公民社会的集体性自 我意识为基础。
2021/3/13
“公民社会”、“公共领域”、 “公民风范”相互渗透 和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本质上应该是 一个具有自主性和自足性品格的“公民社会”与之相适应,因 为“公民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需要并在自身不断地创 造着大规模、深层次的气象万千的发达、健康、积极向上的社 会“公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