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三篇_0.doc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三篇_0.doc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三篇寄语: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镇**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镇隶属于******市,位于**市西南部,西与**交界,南与**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

下辖**村,**村, **村,**村,**村,小**村,**村,**村等68个村委会。

**镇是典型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乡镇,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村位于**镇的东北方向,距离**镇中心位置较近,附近村民平日可以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是典型的农村自足型发展方式。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停滞青壮劳动力流失显现存在上升趋势,留守家庭在全镇具有代表意义。

2. 调查方法:**年**月,**公布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了全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增加的态势。

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

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

述2023-11-02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问题•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与帮扶•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融入与心理健康•研究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留守老人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或求学,留守老人被迫留在家中,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公正、平等和稳定等方面,研究这一群体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家庭结构和人口变化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需求和困境,可以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02研究目的和方法描述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影响因素探讨农村留守老人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研究目的比较研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和问题,以及不同政策措施的效果和影响。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系统回顾和梳理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文献,分析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等方法收集农村留守老人的相关数据,分析其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定性研究通过深入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真实需求和体验,探究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03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问题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经济来源有限,往往需要依靠子女供养。

物质生活健康状况精神生活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很多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医疗保障有限。

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相对单调,缺乏社交活动和娱乐方式,孤独感强烈。

03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0201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很多老人无法获得足够的养老保障。

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费用高昂,很多老人无法承担。

医疗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关怀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社会关爱和家庭关怀。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为了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我们对某农村地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需求和问题,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一、生活状况通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访谈和观察,我们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普遍较困难。

由于子女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常年独自生活,缺乏陪伴和照料。

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和养老金维持生活,经济条件有限。

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健康状况,许多留守老人存在健康问题,包括慢性疾病和行动不便等。

二、需求1. 精神需求:农村留守老人迫切需要陪伴和关怀,尤其是子女的关心和关注。

他们希望子女能够回家探望,并与他们交流、聊天。

2. 经济需求: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许多留守老人对经济支持有需求。

他们需要更多的补贴和社会救助,以确保基本的生活质量。

3. 健康需求:由于年龄和健康问题,留守老人需要更多的健康照料和医疗服务。

他们希望能够有医疗机构或医生定期到村里提供基本的医疗检查和咨询。

三、问题分析通过与留守老人的交流,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

首先,由于交通不便,留守老人很难前往医院接受医疗服务。

其次,由于缺乏社会关系和社交活动,留守老人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此外,由于缺乏节日活动和社区服务,他们的生活缺少乐趣和愉悦感。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社区服务: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留守老人提供集体活动、康复训练和社交机会。

社区工作者可以定期进行走访和关怀。

2. 增加医疗服务:通过与医院合作,定期为留守老人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检查和咨询服务。

同时,可以设立居民健康档案,方便医生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

3. 提供经济支持:加大对留守老人的社会救助力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可以开展技能培训或创业项目,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来源。

4. 宣传教育:加强对子女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更加关注和尊重父母,提高留守老人的精神幸福感。

农村留守老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老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老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最早始于我国的学者,西方国家由于福利制度比较完备,他们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比较少,且仅有的研究都是关于劳动力的流动对家庭结构产生的影响方面。

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中国,亚洲、非洲、拉美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而这些国家的学者在研究劳动力的外流对农村留守老人在养老、需求等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照料、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方面,而且外国学者的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32217农村留守老人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弱势群体,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正式开始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

国内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1农村留守老人出现的原因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的原因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供养家庭。

二是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存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致农民工不能将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接到城里生活,因此出现很多留守人员。

三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安土重迁,使得很多农村老年人不愿意离开长期居住的农村。

论文网1.2对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问题的探讨方菲认为,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留守老人孤独感倍增,精神生活单调,处于“问题化”状态;二是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呈现出“差序格局”;三是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区隔化。

方菲从子代责任伦理的建构、父代自我责任伦理的建构以及农村村落社区的建构为留守老人精神慰藉提出解决的路径。

1.3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问题的探究王晓亚对341位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数据中发现,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呈现出基于婚姻关系的自我照料,老人的自理能力越差,得到的照顾就越少,老年人的自我照料存在很大的风险。

王晓亚提出在家庭照料不能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时,社区照料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方式。

他从发挥农村社区服务的养老功能、依托农村社区培育老年照料市场、在农村社区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等方面为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提出建设性意见。

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2、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 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理发、 换电灯泡等都成为难题。特别是老人身体不 好,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看病治疗时,子女 不在身边,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感到很 失落。有的老人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想 哭旁边连一个听的人也没有。此外,老年人 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 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随着年事渐高,一些农村老人记忆力下降, 有的行动不便或身有残疾,一些日常生活行 为都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甚至导致悲剧。
4、老人遭遇排斥。因老年人闲暇时无 处可去,村里的小卖部又往往是人群集 聚地,老年人因无购买能力,到其场所 闲坐时亦不受店主欢迎。两代人特别是 婆媳关系不好的,更易遭到媳妇的排斥, 即使当儿子的想孝顺也阻力重重。
二、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 人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 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精神缺少慰藉。人老了有喜静的一面, 但人老了最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 对物质生活往往无过高的奢求,因此来自子 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主 要来源之一。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农村老人 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 ?“ 寞生活,这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孤独。特别是 独居老人感到有心里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 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 有意思,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另外,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老人大多是 “蹲墙根、找树阴、聊聊天”,在家庭外边 也难以找到精神寄托。
1、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目前除 部分享受低保的户有得到扶助外,绝大 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农村留 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 得和子女贴补。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 化及子女在外务工谋生压力加大,子女 贴补缺乏稳定性,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 更是少得可怜,由于无经济来源,三餐 基本的油、盐、柴都无法保证;吃的菜 大多数是左邻右舍的乡亲送的;炊事用 燃料有的是烧废旧木料,生活很是艰难。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背景介绍 (2)2. 报告目的与意义 (3)二、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分析 (4)1. 留守老人概述及规模 (6)2.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分析 (7)3. 留守老人的心理状况分析 (8)三、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9)1. 生活困难与物质保障问题 (11)(1)经济收入较低 (12)(2)生活设施不完善 (13)(3)医疗保障不足 (14)2. 精神慰藉与情感关怀问题 (15)(1)缺乏陪伴和关爱 (16)(2)孤独感和抑郁症状明显 (17)(3)娱乐活动匮乏导致精神世界单调乏味化 (18)四、农村留守老人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 (20)1. 提高经济待遇,增加物质保障 (21)2. 加强精神关怀,提升生活质量 (22)一、内容概览农村留守老人的定义与概况:阐述农村留守老人的定义,分析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以及他们的年龄、性别、生活状况等基本情况。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从经济、健康、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详细描述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包括他们的生活来源、医疗保障、精神需求等。

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分析留守老人在经济、生活、健康、心理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政策支持与现状分析:阐述政府在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上的相关政策,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典型案例研究:选取典型的农村留守老人案例,深入分析他们的生活实际、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对策建议:针对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包括经济支持、医疗保障、精神关爱、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研究总结本报告的主要研究结论,强调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的重要性。

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这一现象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

留守老人是指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或经商而长期留在农村的老年人,他们通常面临着生活孤寂、健康不佳、安全缺乏等多重困境。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农业经济学期末作业文献综述论文题目:关于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专业:09级农村区域发展学号:********指导教师:***2011 年 6 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目录一、背景 (4)二、研究现状 (5)三、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概况分析 (6)四、对策及解决方案 (10)(一)、转变农村的养老观念 (10)(二)、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11)(三)、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如果实行社区养老、福利机构养老,就必须有养老服务设施 (11)(四)、通过土地流转筹集部分养老资金 (12)摘要在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的青壮年都纷纷的涌入城市,然而这一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造成了农村里的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留守。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正在像老龄化社会迈进,老龄化就意味着中国社会养老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更加的完善和健全。

尤其是在这农村里的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保障缺口,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人口流动一、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及城镇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大量年轻的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村流向城镇。

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8.6%,达8961万人。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功,农村生育率在比较短的时期内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核心家庭日益增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个人型流动转变为家庭型流动,妇女儿童也越来越多地加人流动人口的队伍。

在2000年的流动人口中,流动儿童少年的比例为13.78%。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家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全国的农村老人实行普遍的社会福利,因此,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2000年《中国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农村老年人把依靠子女养老作为第一选择的有79.1%,男性老年人为76%,女性老年人为82%。

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

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农村留守老人规模庞大,分布广泛且经济条件 相对较差。
2
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 乏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保障等。
3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 康水平普遍较低。
研究不足与展望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描述现状和问题,对于原因 和解决方案的探讨尚显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但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
经济困难
留守老人经济收入较低,存在温饱 问题及医疗费用问题。
精神孤独
留守老人缺乏子女关爱和社交活动 ,存在精神孤独问题。
健康问题
留守老人往往年龄较大,容易患有 一些慢性疾病,需要医疗和照料支 持。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子女不得不外出务工,导致老人留 守家中。
劳动力外流的影响
劳动力外流使得农村家庭缺乏照顾老人的能力,进一步加剧 了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社会福利保障与政策因素
社会福利保障不足
由于社会福利保障不足,许多农村老人无法得到充分的照顾和关爱。
政策因素影响
政府相关政策缺乏,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农村留守 老人问题加剧。
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和家庭角色
农村留守老人承担了照顾家庭和农田的重要角 色,但同时也面临着孤独、健康和经济等多重 问题。
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重要性
研究农村留守老人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 生活状况和需求,为政策制定和社会支持提供 依据。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农村留守 老人的社会、经济、健康等方面的情况,为政策制定者提供 参考。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

咱这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年轻人都像长了翅膀似的往城里飞,去寻找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生活。

可这么一来,村里就剩下不少老人了,这些老人就成了所谓的“留守老人”。

他们的生活状况咋样呢?是不是过得孤孤单单的呢?我就决定去调查调查。

二、调查地点和对象。

我选了咱村作为调查地点,咱村虽然不大,但也有不少年轻人出去打工了,村里的老人挺有代表性的。

调查对象就是村里那些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老人,一共选了[X]户人家的老人,年龄大概在60岁到85岁之间。

三、调查方式。

我呀,就用了最接地气的办法。

首先是一家一家地串门聊天,跟老人们唠唠家常,问问他们平时吃啥、干啥、想啥。

然后呢,还找了村里几个比较热心的大叔大妈,让他们帮我一起打听打听情况,毕竟他们对村里的事儿门儿清。

有时候,我也会在村子的小广场或者大树下,跟老人们凑在一起,听他们聊天,顺便收集信息。

四、调查结果。

1. 生活起居方面。

吃饭是个大问题。

大部分老人都是自己做饭吃,简单得很。

有的老人为了省事,一天就做一顿饭,然后热着吃两顿。

就像张大爷,他老伴儿走得早,孩子又在城里打工,他每天就煮点面条,放点青菜叶子,看着怪让人心酸的。

不过也有几个老人互相搭伙做饭,这样还能吃点热乎的、有营养的饭菜。

住的地方倒是还凑合,毕竟在村里,房子都比较宽敞。

但是很多老人的房子年久失修,漏雨啊、墙皮脱落啊这些问题挺常见的。

李奶奶家的屋顶一到下雨天就滴答滴答地漏雨,她自己又没力气去修,只能拿盆子接着,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2. 健康状况。

老人们身体或多或少都有点毛病。

高血压、关节炎这些病在他们身上就像家常便饭一样。

可是呢,他们去看病可不容易。

村里的医疗条件有限,去镇上或者县城的医院又不方便。

王大爷有一次犯了心脏病,村里的卫生所看不了,等找到车送到县城医院的时候,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还好最后没啥大事。

而且老人们为了省钱,有点小毛病就拖着,舍不得买药吃。

3. 精神生活。

这精神生活可就单调得很了。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政府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着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

“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

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

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

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与对策思考研究过程

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与对策思考研究过程

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与对策思考研究过程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因种种原因,年轻人外出打工或留学,留下老人独自在农村生活的现象。

这些留守老人往往面临着与城市老人不同的生活困境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1.生活孤独。

由于子女留在外地,农村留守老人经常面临着孤独的生活。

他们缺乏陪伴和交流,心理上往往感到孤立和失落。

2.经济困难。

农村留守老人靠着微薄的退休金或者农田收入生活,经济来源有限。

在生活费用上和医疗保障上都存在困难。

3.缺乏照料。

年轻人留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留守老人的生活起居、饮食和健康。

一旦生病或者发生意外,他们无法得到及时救助。

4.文化娱乐缺乏。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环境单调,缺乏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对于精神生活的满足有所不足。

二、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思考1.深刻认识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严重性。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政府和社会应该重视这个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2.增加社会关爱。

政府、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应该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增加对他们的关爱。

可以通过定期走访、慰问活动等方式,让留守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保障机制,确保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问题。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医疗保障,保证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4.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

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让他们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可以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广场等,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5.增加留守老人陪伴。

鼓励年轻人多回家探望留守老人,增加对他们的陪伴。

同时也可以组建志愿者团队,定期去关心、帮助农村留守老人。

6.开展心理关怀工作。

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孤独和失落的情绪。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心理咨询等方式,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留守生活。

三、结语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一个具有严重社会意义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和背景
在农村地区,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或上学的增多,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农村留守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和需求,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以及他们对社区支持和关爱政策的看法,以促进留守老人问题的解决和改善。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共访谈了100位农村留守老人,访谈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家庭结构、生活状况、社交活动、卫生保健和对社区支持和关爱政策的看法等。

调研结果
1. 生活状况:
调研发现,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主要以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为主,生活规律但单调。

部分留守老人生活水平较低,衣食住行有一定困难。

2. 健康状况:
调研显示,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医疗资源的匮乏,留守老人的健康保健存在一定困难。

3. 精神状态:
部分留守老人存在孤独、失落的情绪。

由于缺乏家庭陪伴和社交活动,留守老人普遍存在情感上的需求和消极情绪的困扰。

4. 对社区支持和关爱政策的看法:
大部分留守老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包括组织各类活动、开展健康指导、提供志愿者陪伴等。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社区的关注和帮助,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

调研结论
留守老人问题是当前农村地区的一大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留守老人关爱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健康管理和心理支持,提供更多的社区活动和服务,以确保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感谢参与本次调研的留守老人和相关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对本次调研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村留守老人 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 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一、背景与目的留守老人是指由于经济发展、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他们的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导致老人在农村留守。

留守老人的现状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需求和问题,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以便进一步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和服务。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调研,共计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选取了四个不同地区的农村,样本的年龄在60岁及以上。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留守老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大多数为男性,占总样本的60%;女性留守老人占40%。

此外,留守老人的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60-70岁的老人占60%;70岁以上的老人占40%。

2. 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中有80%的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或者收入来源,仅靠农村养殖、种植等微小经济活动维持生计。

60%的老人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较低,其中电力供应和交通状况是主要问题。

3. 留守老人的需求和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留守老人最迫切的需求是医疗和养老服务。

60%的老人表示医疗服务不方便,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和医疗陪护。

70%的老人表示对养老院和养老设施的需求较高,他们希望有人能够陪伴和照顾他们。

此外,留守老人还面临着缺乏娱乐活动、社交机会和心理支持的问题,40%的老人表示感到孤独和无助。

四、政策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电力供应和交通状况改善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加留守老人的便利性和生活品质。

2. 加强医疗和养老服务:增加农村医疗资源投入,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和服务体系,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医疗陪护;建设农村养老院和养老设施,为留守老人提供长期照护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3. 提供心理支持和娱乐活动:建立农村心理咨询体系,为留守老人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增加农村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丰富留守老人的生活内容,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农村留守老年人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留守老年人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留守老年人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外对留守老年人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福利体制相对完善,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退休金、养老保险等正式的社会支持体系;虽然留守、8老人现象也普遍存在,但子女的外出对家庭养老并不会带来明显影响,因此关于这些国家老年人问题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如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而与子女迁移相结合的研究不多。

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普遍难以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老年人的福利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老年人的供养主要依靠家庭中的代际交换,依靠下一代的资源转移。

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迁移,与人口老龄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等均被学术界认为是影响老年人养老体系的重要因素。

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麦当劳(2002)指出,家庭能在何种程度上提供养老保障取决于五个因素:文化(或立法传统)、家庭成员在人口意义上的可获得性和地理意义上的可获得性、家庭成员的经济能力和提供养老的意愿。

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最终导致家庭养老体系的变化,而迁移正是导致这些因素出现变动的一个诱因。

桥本(2002)等从宏观层面把影响家庭养老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人口、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并认为人口因素如人口老龄化、迁移和家庭结构变化等都会影响家庭养老资源潜在的可获得性。

相应地,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和跨国迁移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体系的影响、留守老人的现状和需求等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

具体来讲,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国外学者关于留守老人问题的讨论也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一)经济供养方面。

留守老人经济上能否受益于子女的外出,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策、经济状况、劳动力迁移特征和地方文化等有直接关系。

回顾以往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子女迁移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是积极的。

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大全推荐15篇

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大全推荐15篇

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大全推荐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大全推荐15篇留守老人调研报告第一篇我国农村正经历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和老年人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转变。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探究文献综述4800字》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探究文献综述4800字》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早,因此相较于我国而言,国外学者在养老问题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对较早,而且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研究成果。

然而,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西方学者倾向于从整体的视角探析老年人养老问题,而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研究则寥寥无几。

在大多数西方学者看来,政府应当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使老人老有所养。

虽然西方国家老龄化程度高,但是他们的养老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社会保障福利条件较为成熟,因此空巢老人整体保障水平高,无需担心基本的生存与生活问题。

Charles Ka Yui Leung(2001)指出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这也导致农村空巢老人数量激增。

Macwangi M(1996)强调当大量的年轻人在城市务工后,部分人与父母的联系变得日渐淡薄,由此则引发了农村老年人赡养和农村养老保障供给不足的问题。

Morgan CA(2001)表示,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群体来说,农村老年人处于“边缘”状态,既缺乏自力更生的能力,而且也很难获得家庭成员的照顾,是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

随着农村失能失智老人的增多,加之社会照料资料的减少,农村空巢老人普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这也使得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迫在眉睫。

Gao L等(2013)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空巢老人身体质量堪忧,在健康服务需求方面,约70%的空巢老人需要常规健康检查;约60%的空巢老人则渴求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还有27%的老人希望拥有家庭病床。

另外,该学者还指出不同年龄层次的空巢老人对健康服务需求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在:由于身体机能逐步丧失,加之身旁没有子女照顾,因此80岁及以上的空巢老人非常渴求上门医疗服务;而60~79岁的空巢老人则对康复保健服务和健康指导有着极为强烈的需求。

Hitaite等学者表示城乡之间的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区别,其中农村老人的意愿更为强烈。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愈发突出。

许多农村老人因子女外出务工或追求城市生活而选择留守在家,他们面临着孤独、缺乏照料和精神寂寞等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1. 调查对象我们选择了数个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共访谈了100位农村留守老人。

他们年龄在60岁以上,子女多数在外务工。

2. 调研内容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居住、饮食、临床医学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询问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三、调研结果1. 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居住条件较差,房屋破旧,缺乏基本设施,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2. 饮食和健康状况留守老人饮食单一、营养不良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3. 社会支持和精神需求由于医疗资源和社会关爱不足,很多留守老人缺乏社会支持和精神寄托,感到孤独和失落。

四、建议和措施1. 完善留守老人关怀机制政府和社会应建立完善的留守老人关怀机制,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

2.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加大医疗资源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为留守老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3. 提升社会关爱意识倡导社会公众关注留守老人群体,增强社会爱心,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和关怀。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报告,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重视,共同为他们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农村 留守老人养老 问题 国内研究综述
秦 亮 ( 吉林 农 业 大学 吉 林 长春 10 ) 3 18 1
【 摘要】目前国内关于留守老人问题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研 究多见于报纸的一些相荚
面的研 究并不 深入,而且现有研 究 中相 当一部 分是从人 口学、 医学、法 学、社会 管理 等角度 出发所做 的研 究。 本文 在 回顾 与 分析近 几年 的相 关研 究基 础 上进 行 了梳 理 与总 结 。 【 关键词 】留守 老人 养老 城 市化 [ !分类号 】C 1 6 [ Ol i t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5 4 ( 0 ) 1 —0 0 ~0 9 59 2 l 0 8 2 0 0 0
( )农村 留守老人养老 问题的研究 二
与 大 多 数 发 展 中 国 家 一 样 , 目前 我 国 关 于 农 村 留 守 老 人养 老 中存 在 的 问题 的研 究 ,即 农 村 留守 老 人养 老 需求 的研 究,从现有资料来看主要集 中于 以下几个 方面 :即农村 留守 老人 在 经 济 供 养 方 面 、 生 活 照 料 方 面 、精 神慰 藉 方 面 和 医疗 卫 生方 面 。 1经 济 供 养 方面 . 大 多数 学 者 认 为 , 留守 老 人 子 女 外 出 务工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会改善 留守老人 的经济供养水平 。相对于子女在家的老人, 大 多 数 留 守老 人 的经 济 状 况 确 有 改善 ,但 限于 外 出 子 女 的 工 作 性 质 , 其 收入 水 平 一 般 都 不 高 ,加 之 外 出子 女 一 般 都 面 临 着较 重的子女教育支 出,加上城市生活的高成本,很多子女 对 老 人 的经 济 支 持 比较 有 限 ,有 的甚 至 很 少 向 家 里 寄 钱 。 叶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与支持政策研究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与支持政策研究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与支持政策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城市发展,导致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老人作为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并分析相关的支持政策。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年轻一代离开家乡外出务工,而老人在农村家中居住的现象。

他们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如孤独、健康问题、缺乏照料等。

以下是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几个方面描述:1. 孤独与精神健康问题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经常独自生活。

缺乏社交活动,导致他们很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而长期的孤独可能引发精神健康问题,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2. 经济负担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经济方面的困扰。

他们通常依靠年轻一代提供的经济支持,但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医疗费用、生活费用等问题成为他们的经济负担。

3. 健康和医疗问题由于农村医疗资源的匮乏以及交通不便,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和医疗问题备受关注。

他们往往缺乏及时的医疗保健,导致一些疾病未能及早发现和治疗,进一步恶化他们的生活状况。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支持政策为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支持政策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支持政策:1. 金融支持政策国家政府设立了特殊贷款计划,旨在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经济援助。

农村留守老人可以通过贷款,开展一些可以带来收入的小规模创业项目,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2. 日间照料中心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日间照料中心,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陪伴和关爱。

这些中心通过提供饮食、娱乐和医疗等服务,缓解了老人的孤独感,并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生活难题。

3. 政府补贴计划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补贴计划,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

这些补贴可以用于交通费用、医疗费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帮助老人照顾好自己。

4. 健康服务政策政府鼓励建设乡村医疗服务网络,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乡镇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乡镇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乡镇留守老人调研报告乡镇留守老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在中国农村地区,乡镇留守老人普遍存在,他们的子女大都外出打工或在城市生活,只有他们留在农村。

由于乡镇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少福利服务,加上社交圈子狭窄,这些留守老人在生活、健康和精神方面面临很多问题。

二、调研目的1. 了解乡镇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

2. 探讨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和需求。

3. 分析留守老人与子女、社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情况。

4. 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研方法我们选择某乡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并对10位留守老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四、调研结果1. 生活状况:大多数乡镇留守老人居住条件简单,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例如居住空间小,缺少居家医疗设备等。

2. 身心健康:乡镇留守老人普遍存在身体虚弱、多种慢性病的情况,但医疗资源有限,得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他们往往因孤独感、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身心不健康。

3. 互动情况:留守老人与子女、社区之间的互动较少,信任感不足。

子女对留守老人的关心和照顾不够,社区关心服务体系未完善。

4. 需求与希望:乡镇留守老人最希望得到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同时也希望社区能提供更多福利服务,例如医疗、康复和养老服务。

五、建议1.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服务站,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增加社区护理人员,加强对留守老人的日常照顾。

2. 加强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服务:设立乡镇心理咨询中心,为留守老人提供心理咨询、抑郁症预防等服务,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3. 加强亲子沟通和互动:组织定期的亲子活动,增进子女和留守老人之间的感情,让子女了解留守老人的需求和希望,加强亲子沟通。

4. 增加公共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乡镇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例如改善居住环境、增加居家医疗设备等。

六、结论乡镇留守老人是一个需要被重视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生活、健康和精神方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2期2009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6 No.2J un.,2009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贺聪志 叶敬忠[摘 要]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农村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是主要的家庭赡养载体;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乡城迁移,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出,动摇了家庭养老的基础,使农村养老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特别是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以往国内外学者针对劳动力跨国迁移或乡城迁移引发的留守老人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留守老人;家庭养老;城市化[收稿日期] 2009-02-25[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118)的支持。

[作者简介] 贺聪志,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100193。

子女因生计所迫或个人发展而长期离开居住地是导致老年一代留守的直接原因。

只要存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就必然会存在老人留守的现象。

目前世界上人口迁移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如异地就业、经商、求学、务工等;另一种是国际人口迁移,一般是由欧洲流向北美洲、发展中国家流向相对较发达的国家,如跨国的移民、侨民、非法移民、难民,以及其他如劳务输出和留学生等。

无论是国内移民还是国际移民,,人口迁移的这种特征决定了留守老人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事实上,人口迁移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留守老人并不是当代偶然的社会现象,但国际上把老年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历史非常短,对留守老人问题的关注也只是始于20世纪末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之前,学术界涉及老年人的研究大多是从老年医学、老化生物学和老年临床医学等学科角度入手,缺少相关的社会老年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的研究。

二战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口结构因人均寿命延长、控制生育率等出现了明显的老龄化趋势,社会和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和压力明显加重。

在联合国推动下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逐渐引起各个国家的关注,大量的老龄问题研究机构也相应建立起来[1]。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很多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乡城迁移或跨国迁移。

在国家正式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非常不健全、老年人主要依靠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非正式支持体系养老的情况下,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与迁移不仅加剧了输出地的老龄化问题,也使得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国家的政府和学者致力于分析研究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特征、现状,及其可能对社会制度结构、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与此同时,也逐渐有一些国际组织和发展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因农村劳动力迁移所造成的留守老人问题,我国学术界近几年也开始对这一领域有少量涉及。

下面分别对国内外关于移民与农村老年人问题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并加以评述。

一、国外研究进展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福利体制相对完善,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退休金、养老保险等正式的社会支持体系;虽然留守老人现象也普遍存在,但子女的外出对家庭养老并不会带来明显影响,因此关于这些国家老年人问题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如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而与子女迁移相结合的研究不多。

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普遍难以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老年人的福利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老年人的供养主要依靠家庭中的代际交换,依靠下一代的资源转移。

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迁移,与人口老龄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等均被学术界认为是影响老年人养老体系的重要因素。

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皮特・麦当劳(Peter McDonald )指出,家庭能在何种程度上提供养老保障取决于五个因素:文化(或立法传统)、家庭成员在人口意义上的可获得性和地理意义上的可获得性、家庭成员的经济能力和提供养老的意愿。

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最终导致家庭养老体系的变化,而迁移正是导致这些因素出现变动的一个诱因[2]。

桥本(Hashimoto )等从宏观层面把影响家庭养老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人口、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并认为人口因素如人口老龄化、迁移和家庭结构变化等都会影响家庭养老资源潜在的可获得性[2]。

相应地,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和跨国迁移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体系的影响、留守老人的现状和需求等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

具体来讲,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国外学者关于留守老人问题的讨论也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1)经济供养方面。

留守老人经济上能否受益于子女的外出,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策、经济状况、劳动力迁移特征和地方文化等有直接关系。

回顾以往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子女迁移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是积极的。

这部分学者指出,子女外出后经济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会通过汇款等方式为父母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绝大多数留守老人的经济和福利状况也因此得到改善[3-6]等。

其中祖尼加(Zuniga )和赫尔南德兹(Hernandez )对墨西哥留守老人的研究发现,老人普遍鼓励子女外出,因为子女迁移后能增加对老人的经济支持,这些支持不仅可以支付农业生产成本并有所剩余,还能使老人的慢性病有钱医治[7]。

克诺德(Knodel )和沙恩迪恩加(Saengtienchi )通过对泰国四个村庄留守老人的案例研究,考察了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给老年人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发现尽管受益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大多数老人的物质条件在子女外出后都有所改善,只有少数老人因子女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收入水平较低和不需要子女提供支持而在经济方面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另一类则认为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是负面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由于子女的支持水平较低或支持的意愿降低,与家庭的联系减少或被阻断,子女外出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恶化了老人的经济状况[8-11]等。

例如,麦克瓦恩・吉(Macwan ’gi M.)等对赞比亚乡城迁移的研究发现,年轻人外出后一般就永久留在迁入地,与迁出地的联系非常少;由于受到赞比亚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迁出子女并没有为留守农村的老人提供充足、稳定的支持。

一项对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区农村年轻人跨国移民(主要流向希腊、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后很少会返回家乡,很多老人被子女遗弃了。

因为缺少子女的物质支持,加上该国正面临的经济危机和福利体制的崩溃,这些老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有的甚至以草和树叶为食[11]。

斯格尔顿(Skeldon )对外蒙古、泰国以及我国大陆、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人口迁移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子女外出导致老年人的贫困化问题更为严重。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指出,国内迁移或跨国迁移会淡化孝文化,降低老・52・第2期 贺聪志等: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年人和社区对子女的控制能力,从而削弱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体系[12-14]。

(2)生活照料方面。

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结构、居住安排和两代人之间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子女外出会改变这些因素,影响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供给,主要表现为:家庭结构小型化,作为家庭养老基础的联合家庭、主干家庭和代际同住现象减少[15-16];提供照料的人数减少[17];家庭成员提供照料的能力降低,可以利用的资源减少[11,18];女性的外出导致家庭中失去了潜在的照料提供者[19]等。

而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式的照料服务体系非常不完善,使得留守的老年人在家庭照料质量下降的同时,又难以获得正式制度的弥补;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面临严峻挑战。

如瓦尔内特瑞(J.Vullnetari )和金(R.K ing )在考察阿尔巴尼亚的跨国移民现象时指出,留守老人的照料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不能被忽视:一方面由于不能自由穿越边境和承担不起往返路费等原因,子女外出影响到了家庭成员提供照料的能力;另一方面整个国家的养老服务机构非常少,非政府组织及其他社会群体提供的照料机构和中心又主要坐落在城市,最终造成阿尔巴尼亚农村留守老人福利和健康状况的恶化[11]。

此外,有的研究还涉及老年人的性别差异,指出女性老年人残疾、丧偶和独居的可能性更大,对其生活照料方面存在更多的困难[20]。

不过,也有少数学者通过研究和分析认为,留守老人生活照料问题并不一定十分严重。

例如,赞可瑞・兹默(Zachary Zimmer )等以柬埔寨和泰国为例的研究发现,虽然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外出现象很普遍,但两地都有超过80%的留守老人和至少一个子女同住或住在隔壁,这些子女可以提供一定的照料替代和补充[21]。

约翰・贾尔斯(John G iles )等对我国农村子女的外出决策与老年人健康方面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老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子女外出务工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人的照料风险[22]。

(3)精神慰藉方面。

国外文献中涉及留守老人心理状态和精神需求的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结论大多认为子女迁移会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产生消极影响。

一项以泰国一个村庄社会变迁为背景的研究显示,老人在经济上非常依赖外迁儿女的汇款,但能得到的情感支持却减少了。

“距离阻碍了儿女向父母表达感激。

许多老人虽然能得到‘好孩子’们的物质供养,可内心却感到十分孤独。

”[2]戈尔斯坦(G oldstein )和比尔(Beall )对尼泊尔一个偏僻村庄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年轻人在城市就业机会的吸引下离开了社区,老年人的家庭生活因此被打乱,“乡城迁移成为一把斩断外迁儿女对父母进行情感慰藉的利刃”。

尽管这些老人经济宽裕,权益也没有受到直接侵害,但他们仍然觉得孤独和不幸福[2]。

麦克瓦恩・吉(Macwan ’gi M.)等从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赞比亚乡城迁移对农村老年人供养造成的后果,发现案例老人主要和同辈、第三代(孙辈)一起生活,相当一部分独居,只有55%左右的老人有子女留在身边。

同时由于社区中缺少各种可以愉悦身心的活动和设施,这些老人的精神需求很难得到满足[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