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2期

2009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6 No.2J un.,2009

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

贺聪志 叶敬忠

[摘 要]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农村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是主要

的家庭赡养载体;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

的乡城迁移,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出,动摇了家庭养老的基础,使农村养老体系面

临严峻挑战。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特别是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文章回

顾和总结了以往国内外学者针对劳动力跨国迁移或乡城迁移引发的留守老人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留守老人;家庭养老;城市化

[收稿日期] 2009-02-25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06-0118)的支持。[作者简介] 贺聪志,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100193。

子女因生计所迫或个人发展而长期离开居住地是导致老年一代留守的直接原因。只要存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就必然会存在老人留守的现象。目前世界上人口迁移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如异地就业、经商、求学、务工等;另一种是国际人口迁移,一般是由欧洲流向北美洲、发展中国家流向相对较发达的国家,如跨国的移民、侨民、非法移民、难民,以及其他如劳务输出和留学生等。无论是国内移民还是国际移民,,人口迁移的这种特征决定了留守老人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事实上,人口迁移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留守老人并不是当代偶然的社会现象,但国际上把老年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历史非常短,对留守老人问题的关注也只是始于20世纪末

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之前,学术界涉及老年人的研究大多是从老年医学、老化

生物学和老年临床医学等学科角度入手,缺少相关的社会老年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的研究。二战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口结构因人均寿命延长、控制生育率等出现了明显的老龄化趋势,社会和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和压力明显加重。在联合国推动下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逐渐引起各个国家的关注,大量的老龄问题研究机构也相应建立起来[1]。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很多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乡城迁移或跨国迁移。在国家正式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非常不健全、老年人主要依靠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非正式支持体系养老的情况下,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与迁移不仅加剧了输出地的老龄化问题,也使得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国家的政府和学者致力于分析研究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特征、现状,及其可能对社会制度结构、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与此同时,也逐渐有一些国际组织和发展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因农村劳动力迁移所造成的留守老人问题,我国学术界近几年也开始对这一领域有少量涉及。下面分别对国内外关于移民与农村老年人问题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并加以评述。

一、国外研究进展回顾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福利体制相对完善,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退休金、养老保险等正式的社会支持体系;虽然留守老人现象也普遍存在,但子女的外出对家庭养老并不会带来明显影响,因此关于这些国家老年人问题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如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而与子女迁移相结合的研究不多。

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普遍难以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老年人的福利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老年人的供养主要依靠家庭中的代际交换,依靠下一代的资源转移。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迁移,与人口老龄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等均被学术界认为是影响老年人养老体系的重要因素。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皮特・麦当劳(Peter McDonald )指出,家庭能在何种程度上提供养老保障取决于五个因素:文化(或立法传统)、家庭成员在人口意义上的可获得性和地理意义上的可获得性、家庭成员的经济能力和提供养老的意愿。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最终导致家庭养老体系的变化,而迁移正是导致这些因素出现变动的一个诱因[2]。桥本(Hashimoto )等从宏观层面把影响家庭养老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人口、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并认为人口因素如人口老龄化、迁移和家庭结构变化等都会影响家庭养老资源潜在的可获得性[2]。

相应地,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和跨国迁移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体系的影响、留守老人的现状和需求等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具体来讲,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国外学者关于留守老人问题的讨论也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

(1)经济供养方面。留守老人经济上能否受益于子女的外出,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策、经济状况、劳动力迁移特征和地方文化等有直接关系。回顾以往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子女迁移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是积极的。这部分学者指出,子女外出后经济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会通过汇款等方式为父母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绝大多数留守老人的经济和福利状况也因此得到改善[3-6]等。其中祖尼加(Zuniga )和赫尔南德兹(Hernandez )对墨西哥留守老人的研究发现,老人普遍鼓励子女外出,因为子女迁移后能增加对老人的经济支持,这些支持不仅可以支付农业生产成本并有所剩余,还能使老人的慢性病有钱医治[7]。克诺德(Knodel )和沙恩迪恩加(Saengtienchi )通过对泰国四个村庄留守老人的案例研究,考察了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给老年人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发现尽管受益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大多数老人的物质条件在子女外出后都有所改善,只有少数老人因子女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收入水平较低和不需要子女提供支持而在经济方面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另一类则认为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是负面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由于子女的支持水平较低或支持的意愿降低,与家庭的联系减少或被阻断,子女外出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恶化了老人的经济状况[8-11]等。例如,麦克瓦恩・吉(Macwan ’gi M.)等对赞比亚乡城迁移的研究发现,年轻人外出后一般就永久留在迁入地,与迁出地的联系非常少;由于受到赞比亚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迁出子女并没有为留守农村的老人提供充足、稳定的支持。一项对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区农村年轻人跨国移民(主要流向希腊、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后很少会返回家乡,很多老人被子女遗弃了。因为缺少子女的物质支持,加上该国正面临的经济危机和福利体制的崩溃,这些老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有的甚至以草和树叶为食[11]。斯格尔顿(Skeldon )对外蒙古、泰国以及我国大陆、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人口迁移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子女外出导致老年人的贫困化问题更为严重。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指出,国内迁移或跨国迁移会淡化孝文化,降低老

52・第2期 贺聪志等: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