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优秀ppt解析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正
能克终者盖寡
反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正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反
当思缘由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文本解析:第三段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 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君:名作动,统治 诚:如果 戒:告诫 作:建造,兴建 安:使……安宁 谦冲:谦虚 牧:约束,修养
文本解析:第一段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当:主持、掌握 神器:帝位。 重、大:形—名,重权、重位。 域中:天地间 崇:推崇 休:喜庆、福禄 念:考虑。
安:形—名,安逸环境 危:形—名,危难 以:用,实行,厉行 处:保持 胜:克制 斯:这 以:而,却。 流:水流,名词
作者简介
魏征(繁体为“徵”),(580—
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我国初唐 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 家,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 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 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 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 文贞。
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
戒纵欲过度
虑雍蔽 想谗邪
思虚心以纳下 思正身以黜恶
戒轻信人言
恩所加 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 思无因怒而滥刑
十思内容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戒赏罚不公
正己 安人
正心 修身
治国 平天 下
探究延伸
谈谈“十思”的现实教育意义。
如:魏征劝唐太宗对天下黎民要竭诚以待,赏罚分明。 我们今天强调健全法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是为了使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最终完整版ppt
作者介绍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 唐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曾为太子李建成侍讲,后支持唐 太宗李世民即位,成为贞观名臣
。
魏征在政治、文化、艺术等诸多 领域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独到的见
解。
创作背景
唐太宗在位期间,虽然国家逐渐安定 ,但政治腐败、官僚奢侈之风日盛。
该文旨在提醒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时应 该注意的十个方面,以实现长治久安 。
语言特色
01
02
03
语言精练
文章语言简练,用词精准 ,表达力强,能够让读者 快速理解作者的观点。
语言生动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 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文 章的感染力。
语言优美
文章的语言富有节奏感, 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 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排比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 ,增强了文章的语势,让 读者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 感。
君主应善于倾听各方意见,明 辨是非,不偏听偏信,不轻易 做出决策。
君主应保持谦虚谨慎,不骄傲 自大,不轻易发怒,保持冷静 的头脑。
对为官者的思考
为官者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不谋取私利。 为官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廉洁,不贪污受贿。
为官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履行职责。
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现代社会应注重道德建设,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
现代社会应加强法制建设,保障 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现代社会应倡导诚信友善,促进 人际关系和谐,建设美好家园。
THANKS
总结规劝
最后总结全篇,强调君主应“积其德 义”,方能长治久安。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已经,在….之后
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
放纵情感 (今:尽情)
路人
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看不起别人 物:人
所有的帝王,都承担着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谁不 (因为)深切地忧虑而治国之道显著的,功业建成后却德 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就 很少了,难道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 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天下却力量不足,为什么呢? (因为)处在深重忧患当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臣民, 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 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 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
思三驱以为度(三面为限)
戒纵欲过度 思慎始而敬终(慎始慎终) (处事)
思虚心以纳下(虚心纳谏)
戒轻信人言 思正身以黜恶(端身黜恶) (用人)
思无因喜以谬赏(奖赏得当)
戒赏罚不公 思无因怒而滥刑(用刑有度) (执法)
除十思外, 还要:
宏九德 选拔任用人才 听从善言
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第一层:摆事实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取易守难?
第二层:析原因 竭诚施仁政,吴越为一体; 傲物振严刑,骨肉为行路。
第三层:敲警钟 载舟覆舟,奔车朽索,所宜深慎!
梳理第三段
名作动 统治
自我克制 建造,兴建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
使…安宁
谦虚
养
骄傲,自满
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
【思考探究】
1.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戒赏罚不公
壹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谏
戒奢以俭
太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 对比论证
宗贰
克终盖寡
十
引出警告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反面
思
疏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正面
拓展延伸: 唐朝初建,叛乱未已,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朝 臣们在如何立国施政问题上是有争议的。
唐太宗曾回忆道: “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 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魏征认为: “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见新旧《唐书》 本传)“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不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荀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事实证明,魏征这套与民生息、无为而治的办法是合乎国情、顺乎民 心的。
其:反问语气词,难道,怎么。 忽:轻视。
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君人者,诚 能 见 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名作动,统治 如果 贪图的东西
表目的
兴建、建造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使……安宁
牧,养。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骄傲自满
名作动,居于……之下
乐 盘游 则思 三驱 以为度;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凡百元首:凡百,所有的。元首,泛指所有帝王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壹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谏
戒奢以俭
太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 对比论证
宗贰
克终盖寡
十
引出警告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反面
思
疏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正面
拓展延伸: 唐朝初建,叛乱未已,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朝 臣们在如何立国施政问题上是有争议的。
唐太宗曾回忆道: “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 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魏征认为: “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见新旧《唐书》 本传)“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不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荀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事实证明,魏征这套与民生息、无为而治的办法是合乎国情、顺乎民 心的。
其:反问语气词,难道,怎么。 忽:轻视。
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君人者,诚 能 见 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名作动,统治 如果 贪图的东西
表目的
兴建、建造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使……安宁
牧,养。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骄傲自满
名作动,居于……之下
乐 盘游 则思 三驱 以为度;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凡百元首:凡百,所有的。元首,泛指所有帝王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 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 《谏太宗十思疏》为第二疏。
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 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
“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 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 评价: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 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浚(jùn ) 谗(chán )邪 谬(miù)赏 壅(yōng )蔽
载(zài )舟
文章解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求:要求,追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ǎng):生长。 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流:泉流,名词。 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
魏
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
征
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
■ 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 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如《阿房宫赋》。
■ 论,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 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 《六国论》《过秦论》。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06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节课重点内容回顾
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与作者
回顾了魏征与唐太宗的历史背景,以及谏太宗十思疏的写作背景 。
谏太宗十思疏的核心思想
详细阐述了文章中关于君主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
谏太宗十思疏的文学价值
分析了文章在文学上的特点,如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蕴深远等 。
下节课预告及预习要求
谏太宗十思疏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
规劝君王
通过“十思”提醒太宗要勤政爱 民、节俭自律、广开言路、选贤
任能等,以巩固国家根基。
树立典范
魏徵敢于直谏,成为古代忠臣的 典范,其精神影响了后世许多政
治家和文人。
传承文化
谏太宗十思疏作为古代散文名篇 ,具有文学价值,传承了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
当代社会中谏言的重要性及启示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展开课堂讨论。
现实意义思考
03
引导学生思考《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的治国理念在现代社会
的现实意义,进行讨论和分享。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与交流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7人,选定组长,围绕《谏太宗十 思疏》展开讨论,形成小组观点。
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选派1-2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包括主要 观点、理由和依据等。
情感表达
分析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表 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 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
文章风格及特点分析
骈散结合
分析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 特点,解释其表达效果和 魅力所在。
用典贴切
列举文章中的典故,解释 其含义和作用,帮助学生 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
比喻生动
分析文章中比喻手法的运 用,带领学生体会其生动 形象的表达效果。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此外,《谏太宗十思疏》的语 言表达简洁明了,文采飞扬, 展现了魏征卓越的文学造诣。
03
《谏太宗十思疏》的思想内涵
政治理念
政治理念
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认 为君主应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以仁 义为先,以诚信为重。
政治主张
政治理想
倡导“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认为 君主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国家利 益为重,不谋私利,不搞权谋。
02
《谏太宗十思疏》的内容与结构
内容概述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首先提 出了“固本思源”的治国理念,强调 君王应以人民利益为重,才能实现国 家的长治久安。
此外,魏征还强调了“节用爱人”的 重要性,认为君王应节约开支,关心 百姓疾苦,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接着,魏征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思 想,认为君王在国家安定时期也应保 持警惕,预防潜在的危险。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 件
• 引言 • 《谏太宗十思疏》的内容与结构 • 《谏太宗十思疏》的思想内涵 • 《谏太宗十思疏》的影响与价值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
《谏太宗十思疏》的文学与历史 价值
目的
深入理解《谏太宗十思疏》的内 涵,探讨其在文学与历史中的地 位和影响
背景介绍
01
时代背景
唐朝初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02
作者介绍
魏征,唐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学识渊博,才思敏捷
03
《谏太宗十思疏》的创作背景
唐太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家昌盛。但在取得成就后,开始骄奢忘
本,魏征以此为契机,创作了《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以劝诫太宗皇帝
保持清醒头脑,避免重蹈覆辙。
强调魏征在文章中表达的核心思想,即君主应当以人民利益为重,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03
《谏太宗十思疏》的思想内涵
政治理念
政治理念
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认 为君主应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以仁 义为先,以诚信为重。
政治主张
政治理想
倡导“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认为 君主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国家利 益为重,不谋私利,不搞权谋。
02
《谏太宗十思疏》的内容与结构
内容概述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首先提 出了“固本思源”的治国理念,强调 君王应以人民利益为重,才能实现国 家的长治久安。
此外,魏征还强调了“节用爱人”的 重要性,认为君王应节约开支,关心 百姓疾苦,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接着,魏征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思 想,认为君王在国家安定时期也应保 持警惕,预防潜在的危险。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 件
• 引言 • 《谏太宗十思疏》的内容与结构 • 《谏太宗十思疏》的思想内涵 • 《谏太宗十思疏》的影响与价值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
《谏太宗十思疏》的文学与历史 价值
目的
深入理解《谏太宗十思疏》的内 涵,探讨其在文学与历史中的地 位和影响
背景介绍
01
时代背景
唐朝初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02
作者介绍
魏征,唐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学识渊博,才思敏捷
03
《谏太宗十思疏》的创作背景
唐太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家昌盛。但在取得成就后,开始骄奢忘
本,魏征以此为契机,创作了《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以劝诫太宗皇帝
保持清醒头脑,避免重蹈覆辙。
强调魏征在文章中表达的核心思想,即君主应当以人民利益为重,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04
太宗治国理念及实践影响
贞观之治时期政治特点概述
政治清明
太宗时期,政治清明,官员廉洁奉公,社会秩序 井然。
法治严明
太宗强调法治,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法律制度, 并严格执法,使得社会安定有序。
民族融合
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 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太宗治国理念形成与发展过程
1 2
对后世君主和国家的借鉴意义
为后世君主提供治国借鉴
太宗的治国理念和实践为后世君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使 得后世君主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治理国家。
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启示
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为后世国家长治久安 提供了启示,即要注重法治建设、官员选拔和民族融合等 方面的工作。
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参考价值
哲学内涵
知足常乐,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在物质追求日益膨胀的 当下,要学会控制欲望,珍惜现 有,避免陷入无尽的追求和攀比 之中。
“思谦冲自牧”的品德修养要求
品德修养
谦虚谨慎,自我约束,不断提升个人 修养。
要求
在取得成就时保持谦逊,不骄傲自满 ;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不同文化背景下谏言方式差异比较
东方谏言方式
注重委婉、含蓄,强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谏官往往通过 寓言、比喻等方式向君主进言,避免直接冲突。
西方谏言方式
更加直接、明确,强调逻辑和雄辩,哲学家和雄辩家通过公 开演讲和辩论来影响统治者的决策。
当代社会中民意表达渠道探讨
东方当代民意表达渠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当代最主要的 民意表达渠道,人民通过选举代表来参 与国家管理和决策。此外,网络舆论也 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民意表达方式。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 足,何也?
凡:所有的 景:大 殷:深 著:显著 而:转折,却 实:的确,确实
能、克:能够 盖:表示推断,大概 岂……乎:难道……吗
译文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 个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著,但 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 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 住天下就很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德行有余,现在 守卫天下却德行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文心雕龙》: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知识拓展 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动用刑罚,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施刑罚 。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尚书》所 讲的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挑选好 的意见而加以采纳,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贡他的 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德的人就 能广布他的仁爱,诚信的人就能献出的忠诚。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 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 无为之大道哉!
当:主持、掌握 重、大:形作名,重权、重位 域中:天地间 崇:推崇 休:喜庆、福禄 念:考虑,想到 安:形作名,安逸环境 危:形作名,危难
以:用,实行 处:保持 胜:克制 斯:这 以:转折连词,却。 塞:堵塞 流:水流,名词
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赏析: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 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比喻论证。连用三个排比句,两个 作比喻,引出观点:治国必积德。
接下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 反面推理,加强了对“积其德义” 的肯定。
原文: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 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 俭,德不处其厚,情不 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 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 也。
补充二:谥号、庙号、年号
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 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宗太 宗等。
谥号: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 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如曾文正 (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
十思: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劝谏内 容;
疏:即“奏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 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疏通事理,分条 陈述,属奏议类,古代议论文范畴。
补充一:文体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谏:直言规劝使其改正错误。如《谏太宗十思疏》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如《周公谏厉王止谤》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 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檄:所谓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 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 文章。如骆宾王的《讨武檄文》。
本段思路
1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引出观点:治国必积 德。
2 、 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 有力。
3 、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 自己的观点。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论证。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 戒奢行俭。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5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被堵塞蒙蔽
排斥
慎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光大、弘扬 选拔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
出游 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
垂衣拱手
管理职事
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源不深流不远 作 采用强烈、鲜明
用 的对比使劝谏对
根不固木不长
象更加深刻地认
识到思国之安必
德不厚国不安
积德义的道理。
正反对比论证
谏太宗十思疏
咬文嚼字
所有的
重大使命 深深的忧虑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
大概
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
1.第二段作者概括了什么历史教训?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在于君王得天下之后“纵情”“傲物”
3.作者进一步说明了君王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4、具体分析第二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谏太宗十思疏
取江山
研读探讨(二)
善始者实繁, 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把积德安国这个
(自然现象)
比喻论证
治国道理
作用
抽象的道理用固 本求长、浚源欲
求木长,固根本
思国安
远这种生活常识
欲流远,浚泉源
积德义
进行比喻,使论
述变得更加生动
形象而易懂。
谏太宗十思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谏太宗十思疏
2020/10/16
2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020/10/16
3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
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
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
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
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
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
从自己的意见。 2020/10/16
10
求木之长(cháng) 浚(jùn)源 塞(sè)源 载(zài)舟 谬(miù)赏 壅(yōng)蔽
2020/10/16
11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 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
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
外战争连年Hale Waihona Puke 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
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
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
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
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
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
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
憋死在怀里。 2020/10/16
4
2020/10/16
魏征(繁写体为“徵”),
(580—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魏
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
杰出的历史学家隋末,早年因避乱而出
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
赏析:抽象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202盖0/10寡/16 )
14
原文: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 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5
2020/10/16
6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
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
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
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
《答2魏020/征10/16手诏》称赞他。
7
谏 劝谏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 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 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十思 况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
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
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
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
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
谏录》、《贞观政要》中。著有《类礼》
20卷
辅 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
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
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
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
原文: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 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注释:当:通”掌”主持,掌管. 神器:帝位,语出《老子》:”天下 神器,不可为也”.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势. 域中:天地间. 大: 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 语出《老子》:”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 焉”.202居0/1安0/16思危:在安定的时候预见到隐藏的危险,早做准备. 13念:考 虑. 戒:戒除. 以:第一个是介词,用.第二个是同”而”转折连词.
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 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 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赏析:本句紧承第一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推理,连 用四个“不”字,用后一个“不”否定前三个“不”,否定之否定, 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 “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也是 代人君作出的判断。 “虽……(犹)……而况……乎”的句式,巧妙 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先肯 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 从谏,而且使谏诤不显得突兀
翻译: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 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 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赏析: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 喻, 从反面提出 自己的观点.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总结:反复说明人君要得到国安,必须厚积德义.
注释: 求:要求,需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 (cháng):高大. 固: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本:本义是树的根部. 浚(jùn)疏通. 德义:恩德,恩义. 义:适宜的道德行为.
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 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 它的德义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
见的奏疏。 2020/10/16
8
疏
“讽、谏、谤、讥、说”区 别
2020/10/16
9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
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
原文: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 易守之难乎?
注释:凡百:指所有的. 元首:指帝王. 承:承受,秉承. 景:大. 善始 者:开头做得好的. 繁:多. 克:能够. 盖:语气副词,大概. 终:坚持到底.
翻译: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 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 下就难了吗?
赏析: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十 思的出发点.
原文: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 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注释: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望,求,思: 同义:2指020望/10/1.6 于:介词,对. 厚:丰厚. 下愚:最愚笨无知,自谦. 况12 :何 况. 明哲:明智,贤能的人,哲:聪明.有才能.
2020/10/16
2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020/10/16
3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
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
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
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
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
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
从自己的意见。 2020/10/16
10
求木之长(cháng) 浚(jùn)源 塞(sè)源 载(zài)舟 谬(miù)赏 壅(yōng)蔽
2020/10/16
11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 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
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
外战争连年Hale Waihona Puke 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
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
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
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
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
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
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
憋死在怀里。 2020/10/16
4
2020/10/16
魏征(繁写体为“徵”),
(580—643).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魏
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
杰出的历史学家隋末,早年因避乱而出
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
赏析:抽象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202盖0/10寡/16 )
14
原文: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 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5
2020/10/16
6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
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
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
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
《答2魏020/征10/16手诏》称赞他。
7
谏 劝谏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 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 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十思 况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
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
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
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
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
谏录》、《贞观政要》中。著有《类礼》
20卷
辅 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
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
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
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
原文: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 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注释:当:通”掌”主持,掌管. 神器:帝位,语出《老子》:”天下 神器,不可为也”.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势. 域中:天地间. 大: 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 语出《老子》:”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 焉”.202居0/1安0/16思危:在安定的时候预见到隐藏的危险,早做准备. 13念:考 虑. 戒:戒除. 以:第一个是介词,用.第二个是同”而”转折连词.
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 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 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赏析:本句紧承第一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推理,连 用四个“不”字,用后一个“不”否定前三个“不”,否定之否定, 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 “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也是 代人君作出的判断。 “虽……(犹)……而况……乎”的句式,巧妙 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先肯 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 从谏,而且使谏诤不显得突兀
翻译: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 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 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赏析: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 喻, 从反面提出 自己的观点.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总结:反复说明人君要得到国安,必须厚积德义.
注释: 求:要求,需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 (cháng):高大. 固: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本:本义是树的根部. 浚(jùn)疏通. 德义:恩德,恩义. 义:适宜的道德行为.
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 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 它的德义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
见的奏疏。 2020/10/16
8
疏
“讽、谏、谤、讥、说”区 别
2020/10/16
9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
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
原文: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 易守之难乎?
注释:凡百:指所有的. 元首:指帝王. 承:承受,秉承. 景:大. 善始 者:开头做得好的. 繁:多. 克:能够. 盖:语气副词,大概. 终:坚持到底.
翻译: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 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 下就难了吗?
赏析: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十 思的出发点.
原文: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 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注释: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望,求,思: 同义:2指020望/10/1.6 于:介词,对. 厚:丰厚. 下愚:最愚笨无知,自谦. 况12 :何 况. 明哲:明智,贤能的人,哲:聪明.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