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学说

合集下载

中医学特色的理论——子午流注

中医学特色的理论——子午流注

中医学特色的理论——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中医学最有特色的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历史十分悠久。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

子午流注理论,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结合,在一天12时辰之中,人体的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均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

子时(23:00--1:00)足少阳胆经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

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反之,子时前不入睡者,气色青白。

特别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

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23点-01点:是胆经开穴运行的时间,这个时间要保证人在休息睡眠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丑时(1:00-3:00 )足厥阴肝经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的血液淘汰,新鲜的血液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人卧则血归于肝。

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什么是子午流注

什么是子午流注

什么是中医的子午流注(转载文章)·从子午流注的含义、子午流注理论的渊源及子午流注的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叙述,以阐明子午流注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子午流注的含义:·子午:子午是对立的两个词,古人曾用它表示水火、南北等。

它是代表阴阳对立的两个名词。

同时子午又是时间的两个极点,表示相对关系。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萌于子”,“子”就是“籽”的意思,犹如种子开始萌芽。

以自然界来说,子象征着地下初阳渐生,生物的育芽已经开始萌动。

相反,“午”恰与“子”相对。

据《运气论奥》所载,它是“长也”“大也”,意思是一岁之中,五月建午,此时禾苗丰满盛壮,开花结果。

这就是子午的本意。

·中医认为:“子午”有以下含义:·1、子午代表十二个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时,人们常把子午二字看作是代表十二地支的全数,古人计时,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作为代表符号,十二地支代表一昼夜,子午是第一数和第七数。

如一日之中,子为夜半,为23时至凌晨1时;午为午中。

就一年而言,子为冬至,午为夏至,对气候而言,子时寒,午时热。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古人用地支配合天干来记述年、月、日、时,所以子午也就成了一种记事符号。

“干支”相配,如今日为甲子日,明日即为乙丑日,依次类推。

紫金山天文台新编《万年历》(修订本),可以查明一百年内的年月日“干支”。

·2、子午流注代表阴阳。

子代表阳生、午代表阴生。

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平衡圆道的运动规律。

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意思是白天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

黑夜阴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

机体通过阴阳消长的不断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 ppt课件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  ppt课件

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 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
子午流注就是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它是 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的。 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 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
ppt课件 12
十二时辰养生法
辰 时 (7点至9点)
胃经最旺。 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 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 干裂或生疮。 可以在7时清胃火,胃寒者 7时养胃健脾
ppt课件
13
十二时辰养生法
巳 时 (9点至ll点) 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 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 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 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医操作
ppt课件
1
目录
ppt课件
2
基本概念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 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 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
ppt课件
3
子午流注的含义
ppt课件
4
子午流注的含义
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功能活动、 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子午流注在消化科的应用
• • • • 根据疼痛时辰判断疾病的部位 通过痛症的发生时间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 如疼痛在子时丑时发生,考虑胆疾病, 疼痛发生在寅时卯时,考虑为肺与大肠疾病,
ppt课件
31

讲子午流注的书

讲子午流注的书

讲子午流注的书子午流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针灸疗法。

这一疗法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的“针灸经”,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子午流注,顾名思义,是以“子午”二字而命名的,其“子午”即为中午和半夜时辰。

因为在中午和半夜时辰的阳气最盛,所以针灸在这两个时辰进行,效果最佳。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子午流注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一、子午流注的流向子午流注是通过选定特定的穴位,在特定的时间和方向上进行针灸操作,从而达到调整人体机能,促进健康的目的。

在子午流注中,穴位的选择和方向非常重要。

根据针刺所在的方向不同,针刺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例如,艾灸可以根据方向的不同,来刺激肝、脾、肾等不同的内脏器官,对调整人体机能,起到疏通经络,达到健康作用。

二、子午流注的作用1. 疏通经络子午流注可以疏通经络,调整人体机能,防止人体出现疾病。

它能够刺激经络,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2. 调节内分泌系统子午流注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内分泌失调,帮助身体恢复正常机能。

例如艾灸,可以在肝、脾、肾等穴位进行,可以刺激相应的器官,促进代谢功能,从而缓解身体的不适。

3. 改善气血循环子午流注可以刺激气血循环,提高血液循环速度,提高体质和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总之,子午流注是一种非常古老、有效的针灸疗法。

虽然它具有局限性,但在一些特别情况下,它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它的操作也需要专业的针灸师掌握,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希望大家可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注意身体的信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医者解读子午流注

医者解读子午流注

医者解读子午流注作者:医者经过反复思考,上面提出的那个子午流注的难题终于搞明白了!子午流注学说,实际上表述了两个相互关联的运行规律,但不能一一对应。

第一个是人体内气血循经络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少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这就是子午流注的总体顺序,揭示了气血在人体十二条经络的循行规律。

需要特别注意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是人体动力和能量的来源,也是人体阳气始发之处。

因此,心经阳气的隆盛必在大自然阳气最为隆盛之时,也就是一日当中的午时。

第二,气血在十二条经脉的总循环可以看作是由三个小的循环圈组成的,每个小的循环圈都是由胸部——手前臂内侧——手前臂外侧——头部——背部——下肢后外侧——足部——下肢内侧——腹部——胸部。

具体如下(可以在自己身上比划着理解):第一圈:气血循心经走出,沿着人的前臂内侧到达指尖,交会于手太阳小肠经(因为两者互为表里,有络脉互通),然后在前臂外侧循手太阳小肠经到达头部,交会于足太阳膀胱经(两者同名而相邻),再沿膀胱经循背部、下肢后侧下行,抵达足部,交会于足少阴肾经(因为两者互为表里,有络脉互通),再在下肢内侧循足少阴肾经上行到达腹部,再从腹部上达胸部,交会于手厥阴心包经,完成第一个循环圈(心经的外围是心包,由心经走出的气血,完成循环后则传与心包)第二圈:气血循手厥阴心包经走出,沿着人的前臂内侧到达指尖,交会于手少阳三焦经(因为两者互为表里,有络脉互通),然后在前臂外侧循手少阳三焦经到达头部,交会于足少阳胆经(两者同名而相邻),再沿胆经循体测、下肢外侧下行,抵达足部,交会于足厥阴肝经(因为两者互为表里,有络脉互通),再在下肢内侧循足厥阴肝经上行到达腹部,再从腹部上达胸部,交会于手少阴肺经,完成第二个循环圈(心包经的外围是肺,由心包经走出的气血,完成循环后则传与肺)第三圈:气血循肺经走出,沿着人的前臂内侧到达指尖,交会于手阳明大肠经(因为两者互为表里,有络脉互通),然后在前臂外侧循手阳明大肠经到达头部,交会于足阳明胃经(两者同名而相邻),再沿胃经循下肢前外侧下行,抵达足部,交会于足太阴脾经(因为两者互为表里,有络脉互通),再在下肢内侧循足太阴脾经上行到达腹部,再从腹部上达胸部,交会于手少阴心经,完成第三个循环圈,也就是最后一个循环圈。

?【特约】戈金刚:杨氏太极拳医学基础——子午流注学说

?【特约】戈金刚:杨氏太极拳医学基础——子午流注学说

【特约】戈金刚:杨氏太极拳医学基础——子午流注学说学太极,上漾太极子午流注是古人砭法、针法、按摩的依据之"子”是子时(23:00~1:00);“午”是午时(11:00~13:00);“流”是流动;“注”是灌注。

子午流注,是指气血像水流般的在人体经脉中运行灌注不休。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生物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的节律变化(季节、昼夜、时辰),在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高度时间节律的生物活动特性,即“生物钟”现象。

“生物钟”现象在自然界非常普遍,例如鸡叫三遍天亮,牵牛花在破晓时分开放,燕子南来北归等。

人类的生物钟现象也很普遍,像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含量、基础代谢率内分泌激素的分泌、经络、气血、得气等都会发生昼夜性变化。

人对疾病药物和针灸的敏感性,也都有周期的规律。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不但已经认识到生物钟现象,而且发现了不少规律,并运用于临床,将这个规律称作“子午流注”(就是根据每日的某时辰,人体气血输注到人体某经脉相合时间)。

“子午流注”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与发展,同当今国外“生物钟学说”相比,有更完整的系统理论。

根据子午流注学说练习太极拳可以更好地防疾治病。

下面把“子午流注”和“生物钟学说”列表对照如下:作者:戈金刚,杨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人杨振铎首次入室弟子,著名武术家、中医内功按摩专家、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戈金刚出身中医和武术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养生之道,并在5岁开始习练少林拳。

1995年在河南少林寺举办的首届国际少林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金奖。

戈金刚是无锡传教太极拳、太极剑国家竞赛套路的第一人。

在无锡历次全民健身运动中,他组织和指挥了三次“千人太极拳”表演,曾被评为无锡“十大健康人物”“十佳健康榜样”。

因在全国推广39式杨氏养生太极拳,主张通过练拳健身祛病,被媒体称为“拳疗奇人”。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子午流注学

子午流注学

子午流注学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

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

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足太阴脾经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一)子午流注针法的概念子午流注针法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腧、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运用阴阳、五行理论,以天干、地支为推算工具,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方法【1】。

它强调的是针刺治疗的时效性,属于时间治疗学的范畴,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生物钟”。

其中“子午”指代时间,它们是地支中的第一位数和第七位数。

子为夜半的23~1点,阳气开始从弱变强。

午为日中的11~13点,此时阴气由弱变强,因此用子午代表阴阳两气相互转化的起始点。

“流注”中的“流”指流动,“注”指注入、输注。

古人以江河流水类比人身的气血运行,在人体经脉中流动不息。

腧穴分布于各条经脉之上,气血由一个腧穴到达另一个腧穴,就像江河之水,由小到大,犹涓涓细流到气势滂泊的大江、大河,最终汇入大海。

古人用井、荥、腧、经、合来表述经脉的气血运行。

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子午流注是将人体的气血运行与水流相类比,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各条经脉的气血盛衰也有其固定的时间。

对经脉来说气血迎时而为盛,气血过时而为衰。

对腧穴也是一样,逢时为开,过时为阖。

针刺治疗中如果结合气血运行的盛衰节律,就会针对性的对人体气血进行补泻,从而达到提高针刺疗效的目的。

此即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人体气血运行随着时间先后不同,阴阳各经脉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时间。

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则乘其盛,补则取其衰。

逢时为开,过时为合,定时开穴,以调和阴阳,纠正机体的偏盛偏衰来治疗疾病,是一种独特的针灸取穴方法,时间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深入研究中医针灸时间治疗学,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1]杨长森,何树槐.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第1版:195子午流注针法的医学理论基础经脉气血循环理论是子午流注针法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它就不可能有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前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掌握的。

我国古代先贤大德们在长期探求自然界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将物质运动的主体物质归纳和划分为阴阳两种属性和木、火、土、金、水五种成分。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

实践证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现象,是受宇宙中物质运动的影响,而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按规律产生变化的,因此,有其一定的节律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在宇宙物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方式,掌握和发现了规律,并在物质运动规律上创立和完善了人体经脉学说。

子午流注理论,就是经脉学说中物质运动规律的精华,被现代西方科学称之为“中国式的生物钟”。

子午流注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之上的。

但由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抽象与枯燥,致使一些施术者望而却步,无从入门,从而导致祖国医学黯然失色。

因此,完全可以说,从事经脉疗法的人不懂子午流注者,犹如雾里行舟,难以辨别方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凡是有志于从事或研究经脉学说理论的人士,以及养生保健的人士,都应该掌握有关子午流注的相关知识。

现笔者就自己所能,将有关子午流注温灸法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子午流注理论一.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两大特点[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夫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始也。

”因此,易学观点认为,人与天地相参,即人和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一样,其生长与消亡,都直接受阴阳二气的影响。

而且前人将自然界比作一个大宇宙,人体比作一个小宇宙,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在人体中都能显现出来。

例如:自然界有十二个月,人体有十二经脉:自然界有三百六十日,人体有三百六十个腧穴;而且,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同自然界的十二个月一样,同样都受宇宙间风、热、湿、燥、寒等气候的影响,在不同的季节内而发生变化。

子午流注(养生)

子午流注(养生)

关于子午流注一、子午流注的起源和发展子午流注针法历史悠久1、萌芽于秦、汉:子午流注的起源,是以《内经》“天人相应”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

如:“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说明人应自然。

“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说明人与自然一样,有其“气交”规律。

“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即是自然自身的规律。

“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是指针刺遵守自然界环境、人体环境变化。

2、产生于宋代:干支学说盛行,子午流注由理论趋向临床实践。

3、发展于金、元、明:在前代成熟和基础上,进而对针法运用和机制作了赋予新意的论述。

二、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念(一)子午1、子午:原是对立的名词,用以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春秋、寒暑、日月、夜半与日中两时辰等的表示相对关系的符号。

如“子午面”,“子午线”,“子午道”“子时午时”。

2、子午的意义:1)子午代表阴阳:是阴阳的总称。

子阴午阳,子午是阴阳的起点与分界线。

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2)子午代表时间:一天之中,子为夜半(23~1点),午为日中(11~13点)。

[如图]一年之中,子为农历11月(冬至为十一月),午为农历5月(夏至为五月)。

3)子午代表气候寒热:子时寒,午时热。

4)子午代表十二地支: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均以子午为推算的开始。

5)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的阴阳盛衰。

(二)流注流指水流,注指注输、灌注。

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说明人体气血就象水流一样,始出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水流如由浅入深灌注为输,渐而水流在通畅的河流中通行即称为经,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即所入为合,以示脉气的流行经过。

(三)子午流注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它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

人体气血循行,周流出入,如流水般,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酉时养生之道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 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激 烈运动会损失很多精气,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此时是足少阴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对于肾 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在这个时候按摩足少 阴肾经的穴位(涌泉、太溪),效果最为明 显。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巳时(9:00 - 11:00)足太阴脾经
巳时血气流注于脾,称为「足太阴脾经」, 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脾经旺,有利 于吸收营养、生血。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 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 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巳时养生之道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未时养生之道
“心与小肠相表里。”如小肠有热,人会口舌 生疮、小便灼热。此时多喝水有利小肠排 毒降火。
上一时辰午餐,午饭要吃好,这个时辰可 以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都 吸收进人体。
未时过后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 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 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午时(11:00 - 13:00)手少阴心经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 气血运行到心。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 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手少 阴心经旺盛,推动血液运行,以养神、养 气、养筋。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午时养生之道
此时是气血运行的最佳时期,吃午餐,不宜 剧烈运动。
子午流注学说与养生
卯时养生之道
是起床的时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温 开水,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排除体 内垃圾。排泄结束后,可做提肛运动,有 利于治疗便秘、痔疮、脱肛等病。不过上 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 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片刻,清醒清醒 头脑再去。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纳支法开穴法 纳支法不同于纳干法,它不分日干、阴阳五行,是按固定的十二时辰配十二
经脉。其理论是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而来的,天之气为阳主降,地之气为 阴主升,而人位于天、地二气之间,所以,天地二气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有一定的影响,反之,对人体的病理状态也亦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变化的影响,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观察,发现并总结了一个规律:人在一天之中, 各个时间段的生理功能不同,其存在着盛衰的变化,即流注学说是把十二经脉 分配于十二地支当中,具体分配见前述的“地支配脏腑经脉表”。关于其合理 性及科学性,在《内经》中是这样记载的“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胃中、 乃传于肺、流益于中、分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循而不息,是为天地之大 经也、……”。由上述原文可以看出,饮食水谷先由胃中依次按时传送至寅时的
• 余月、日、时法同干支配年法
2、干支配阴阳法(“奇为阳、偶为阴”)
• 天干(阳)甲、丙、戊、庚、壬
(阴)乙、丁、己、辛、癸,
• 地支(阳)子、寅、辰、午、申、戌 (阴)丑、卯、巳、未、酉、亥
3、干支配五行方位
• 干支配五行方位中的方位指东南西北中五方,而非指东南西北四方。
• 五行木 在方位为东方 在天干为甲乙 在地支为寅卯
流经、流入。人体的气血运行从子时到午时 再从午时到子时的这种息息循环无端的规律性变化
注入 气血对组织的灌注。
天干与自然界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关系
甲:嫩芽破壳而出的初生之象。“甲、同荚”“出甲于甲”“甲者、折也,言万 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幼苗抽扎而生长。“奋扎于乙”“言万物生扎扎也”“乙者扎也,言万物初 生自扎而出也”
丙:幼苗生长显著、迅速、较快。“明炳于丙”“言阳道著明”“丙也、炳也, 言万物炳然著见也”

子午流注详细解释

子午流注详细解释

子午流注详细解释
子午流注是一种中医的说法,它基于“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

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

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

具体来说,子午流注是一种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方法。

它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

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

在子午流注理论中,一天的12个时辰对应着人体12条经络,每个时辰都有其特定的经络和穴位与它相对应。

因此,随着时辰的变化,人体内的经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做中医治疗的时候,可以根据时辰的变化,对相应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方法。

例如,在精力过剩的穴位可以采取泻的方法,对精力衰弱的部位可以采取补的方法。

总的来说,子午流注法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时间因素在针灸疗法中的重要性。

它为针灸治疗提供了一种具有规律性和预测性的方法,使得针灸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

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1.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2.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3.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可以,死用则不行。

任何知识用死了都是"所知障"。

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原文: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

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

子午流注原理

子午流注原理

子午流注原理
子午流注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是一种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

《素问·痹论》说:“痛者,痹之所生也。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血者,水之走,水至则行,火之动,火至则消。

是故流水而不失其道,热病则传干,寒病则传少阴,此之谓也。

”说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即“气血循行路线”和“经脉气血流注”的方向是一致的。

因此,只要把握好“气血循行路线”和“经脉气血流注时间”,就能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子午流注是人体气血运行规律在经络中的体现,它可以反映出经络内气血运行的盛衰变化规律。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气者,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所以对于“阳气”来说,“日者阳也”、“月者阴也”、“火者阳也”、“寒者阳也”;对于人体来说:“阳气尽则死;阴气尽则亡”、“阳气者卫外而为固”、“阴气者,行于阳故能藏形”。

—— 1 —1 —。

《子午流注讲》课件

《子午流注讲》课件

子午流注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
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针灸治疗,以提高治 疗效果。
中药治疗
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中药,以提高药效。
综合治疗
将子午流注的理论与中医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
05
子午流注的注意事项与争 议
子午流注的注意事项
疾病治疗
子午流注在某些疾病的治 疗方面与现代医学的治疗 方法相互补充,提高了疾 病的治疗效果。
子午流注的未来研究方向
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子午流注的作用机制, 揭示其科学本质,为临床应用提
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治疗方法优化
优化子午流注的治疗方法,提高其 疗效和安全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 临床。
跨学科合作
加强子午流注与现代医学以及其他 传统医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 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
总结词
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中医学基本理论。
详细描述
子午流注理论认为,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受到阴阳五行的影响,而脏腑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每个时辰对应的经 脉和穴位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通过调节这些经脉和穴位,可以平衡气血、调和阴阳,达到防治疾 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理论还可以指导医生制定个 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帮助患者调整 作息、饮食和运动等生活习惯,达到 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子午流注理论,针灸、推拿、中 药等治疗方法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时辰 来选择和应用,以提高疗效。
03
子午流注的现代研究
子午流注的现代研究进展
01
02
03
现代研究方法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如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等,对子午流注进 行深入研究。

子午流注十二经络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十二经络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十二经络时辰养生法什么是子午流注呢?子午流注是古代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自然规律,是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节律观念,高屋建瓴,因势利导,因时、因地、因病、因人制宜,把握病机,从而合理调整气血神志,调理脏腑气血阴阳,激发其正气和心身活力,恢复和改善人体健康状态。

它可以根据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节奏、时相特性等,因时因病因人,有效集成和优化用药处方、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手段,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我们现代人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而在中国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子午流注的子午就是指时辰而言,子是子时,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午是午时,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3点。

“流”、“注”两字,是指人体气血的运动变化的状态。

“流”是流动的意思,“注”是灌注的意思。

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

那么,气血在经脉中是怎么流动的呢?古人认为是按照“井荥输经合”的顺序流动的。

那么“井荥输经合”又是什么意思呢?十二经脉从四肢末端至肘或膝方向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总称“五腧”。

这是以自然界中水流的大小来形容各经脉气血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

气血从四肢末端向上到达头、面、躯干,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同时结合标本根结理论,将“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的顺序从四肢像肘膝方向排列,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

“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像刚出的泉水微流;“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前臂、胫部,如水流变大畅通无阻,经气盛行;“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经气充盛合于脏腑。

《内经·灵枢》上说:“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子午流注究竟讲的是什么?(附语音)

子午流注究竟讲的是什么?(附语音)

子午流注究竟讲的是什么?(附语音)原创彭鑫医师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2021-12-05 09:00彭鑫博士讲解:子午流注究竟讲的是什么?音频:00:00 / 07:28【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三百四十四。

(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

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接前文)所以经络的气在其中循行,所以说古人有一个子午流注的一个算法。

讲《灵枢经》时候再详细讲,子午流注不是现在很多网上说的子午流注。

其实子午流注是什么事?开穴的一个计算方法,它源于《针灸大成》,在《黄帝内经》当中本身没有子午流注的原文的表述,有这意思在里面,但谁给总结的呢?是《针灸大成》给总结好的变成一种扎针取穴的方式。

它不是指的脏腑运行的规律,它是扎针取穴开穴的一个方法叫子午流注。

为什么叫子和午呢?一个子时一个午时正好连在一起是十二时辰,十二时辰全身的经络循环一周,他是用每一个时辰配一条经络,配一个穴,这样来开穴、取穴、闭穴,用这种方式来调节身体。

所以你看古人有的时候他就很讲究,有的时候穴位是在半夜扎,有的穴位现在是在凌晨,有的穴位是在中午,都不一样。

这是这一套这个学问的来龙去脉,所以中医要么就非常讲究传承,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现在一般老百姓包括在网上,在一些平台上看到的东西,都是非常片面和支离破碎的,他就截取了一段给你讲,其实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

所以这些老百姓听“东一耳朵,西一耳朵”。

(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而且听的越多,问题就越多,就容易乱。

另外一个听的越多,尤其是一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他可能讲的比较绝对,他就很容易让老百姓认为好像就是这样,比如敲胆就能就能治百病,他好像就认为胆经就包治百病,大家注意,胆经是十二经当中的一条经,它有疏通的这作用,但是还有阳明胃经,你为什么不敲胃经?你要敲了胃经足三里穴,还能强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小肠经)未羊
7、未时(13∶00~15∶00) 气血运行到小肠。小肠经旺,有利于吸 收营养。 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说文》说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 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 于吸收精华。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膀胱经)申猴
8、申时(15∶00~17∶00) 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 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 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 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 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 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 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 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申”在月份 应七月。
深夜11: 子 午 流 注 学 说深夜 :00——1:00(胆经 : (
勿熬夜) 勿熬夜)
《子时》血气流注于胆,称为「足少阳 胆经」,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 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 复的开始;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 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 因此宜多休养。
凌晨1: 子 午 流 注 学 说凌晨 :00——3:00(肝经 : (
下午1: 肠胃要休息) 子 午 流 注 学 说下午 :00—3:00(小肠经 肠胃要休息) : (
《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 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 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 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 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 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 则易在体内累积
酉时》血气流注于肾经,称为「足少阴 肾经」,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 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 由于此时是工作完毕需稍事休息之时, 因此不宜过劳。
晚上19: 晚餐别太丰盛) 子 午 流 注 学 说晚上 :00—21:00(心包经 晚餐别太丰盛) : (
戌时》血气流至心包经,称为「手厥阴 心包经」,在中医来说,心包经主泻、 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丰盛,易生亢 热而致胸中烦闷、恶心,因此建议晚餐 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 方式最好。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心包经)狗
10、戌时(19∶00~21∶00) 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 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 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 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 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说晚上7: 子 午 流 注 学 说晚上 :00—9:00(三焦经 : (
少喝水) 少喝水)
《亥时》气血流至三焦经,称为「手少 阳三焦经」,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 是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别是人体 上肢,以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掌管 范畴;此时阴盛,要安五脏以利睡眠, 注意睡眠时不要特别压迫到某侧的手部, 容易水肿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肝经)丑牛
1、丑时:(01∶00~03∶00) 气血运行到肝。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排毒时间: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 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 丑时气血流注于肝经。肝主血,因此这时的睡眠就是 在养肝胆,在养血。而血相较于气则属于阴,主敛藏, 所以十二生肖中,“丑”为“牛”,就是说此时生发 之气虽然更大了些,但不能只升不降,有约束收敛才 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妙处和深刻。 因此“丑”字从“又”(手),而连缀其三指,表示 想要做事而寒气冷冽无法作为。而中医“肝为将军之 官,谋略出焉”也表达同样的意思,将军不只是英勇 善战,而是要考虑再三才能出击。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心经)午马
6、午时(11∶00~13∶00) 气血运行到心。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 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 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 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 “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 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 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 神的时机。“午” 在月份应五月。
下午3: 多喝水排泄) 子 午 流 注 学 说下午 :00—5:00(膀胱经 多喝水排泄) : (
《申时》血气流注于膀胱,此为「足太 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 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 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 代谢。
下午17: 工作完要休息) 子 午 流 注 学 说下午 :00—19:00(肾经 工作完要休息) : (吃果蔬排便) 吃果蔬排便)
《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 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 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 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 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 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 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早上7: 子 午 流 注 学 说早上 :00—9:00(胃经 : (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肾经)鸡
9、酉时(17∶00~19∶00) 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 华。 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 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 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 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 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 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 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 点。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大肠经)卯兔
3、卯时(05∶00~07∶00) 气血运行到大肠。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是起床的时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凉开水, 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排除体内垃圾。 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中医认为“肺与大肠 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应有正常的大 便,卯时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门开,代表二月, 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三焦经)亥猪
11、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 “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 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 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故 而“亥”这个字非常有意思,像一男子搂抱一怀孕女子,而《说 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如果说 “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么“亥”字则表示又回 到初始的混沌状态,生命的轮回重又开始。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我们始终能看到其精神内核的统一,无论是医道,还是文字 学,你始终能看到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与态度,并不是只有 太阳每日照常升起,,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也会沿着其本来的秩序 运动和发展,都可以在结束的时刻一切又重新开始…… 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 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 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是天人和谐的一体。传统中华文化不讲征服自 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 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即 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 环相扣,十分有序,称为子午流注。依于子午 流注,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 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胃经)辰龙
4、辰时(07∶00~09∶00) 气血运行到胃。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早餐时间∶最好摄入一天营养的30%——50%。 以保有一天的活力。 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没有良好的早餐习惯,对 身体伤害极大。 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这时候人吃早餐就如同 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斜风细雨润泽一样 必须和重要,这就好像阳气的生发要靠阴气来 养,大地需要雷电的鼓荡和春雨的润泽。
愉快入眠) 愉快入眠)
丑时》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 经」,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 用,且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 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 肝脏排毒功能。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 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 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
早晨5: 子 午 流 注 学 说早晨 :00—7:00(大肠经 : (
《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 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 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 都要很小心。
中午11: 适合午睡) 子 午 流 注 学 说中午 :00—1:00(心经 适合午睡) : (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 心经」,陈旺全提醒,很多人说中午不 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 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 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脾经)
5、巳时(09∶00~11∶00) 气血运行到脾。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 养、生血。 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运 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 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 顺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应四 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山川万物一 片葱茏。
一定要吃早餐) 一定要吃早餐)
《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 胃经」。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 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 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 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早上9: 禁忌吃辛辣刺激) 子 午 流 注 学 说早上 :00—11:00(脾经 禁忌吃辛辣刺激) : (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肺经)寅虎
2、寅时:(03∶00~05∶00) 气血运行到肺。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 天到来。 休眠时间: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 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中国古代正月建寅和十二经脉流注起于肺经都是 代表开端的意思。是阳气的开端,也是人的开端。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 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 作为“相傅之官”就一定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 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 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 四点的原因(西医大概也不懂为什么死于这个时间)。健康的人这时应 该是深睡状态,即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生命由静而动的转化。可是,身 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 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 “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