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语文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
新编人教版语文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PPT
壹
主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
旨
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 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壹
重点赏析
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 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 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 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式 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 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 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 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
之举验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王维)
贰
— —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江城子》 苏轼)
头
千但此月人
》(里愿事有有
苏 轼 )
《 水 调 歌
共 娟 。
人 长 久 ,
古 难 全 。
阴 晴 圆 缺
悲 欢 离 合
,,
叁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叁
贰
重点赏析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 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 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
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 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 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 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 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 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走近作者
王勃(650-675),字子安。初 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有 《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 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 就最大。
叁
写作背景
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 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两人一起 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手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
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版八下语文)1
诗歌赏析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 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 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 愧于这样的好时代。
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 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希望对方帮助 的心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作者档案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 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唐 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并称为“初唐四杰” 。其诗偏于 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 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 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流于华 艳。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 安集》。
参考译文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 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 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诗歌赏析
这首词,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 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词人取神题 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 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 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诗中佳句,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 十分喜爱“曲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 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欧阳修的体会, 生动说明了“曲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 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 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赛课导学案_5
八年级下册课外诗歌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以群文阅读打通课内外学习。
组织学生回顾课外诗歌诵读篇目《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八上课文《记承天寺夜游》,分析苏轼一词一文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了解苏轼在黄州期间词风的变化。
2.以项目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该堂课设定为群文学习活动,也是一个“苏轼在黄州”的项目学习活动。
在项目活动中检查学生自主运用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巩固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走近苏轼,更好的掌握古诗文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回顾《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诵读情况,了解苏轼在此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2.比较苏轼一词一文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难点)。
3.了解苏轼在黄州期间词风的变化。
4.体会苏轼在苦难中旷达乐观的心态。
【课前准备】1.我所了解的苏轼和喜欢的苏轼诗词。
2.课外自主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课外自主复习《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并检查课前自主阅读情况1.组织学生说说“我所了解的苏轼”。
2.组织学生说说“我喜欢的苏轼的诗(词,文)”。
明确: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苏轼一生写过2700多首诗,4800多篇文,300多首词,可是每次说起苏轼的诗文,最让人们喜欢的是他的词。
苏轼的词打开了词的另一番天地,在他之前,词是用来言情,诗才是言志。
苏轼开了词言志的先河,用词来言大夫之志,“以诗为词”用诗的方法来写词。
他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第一篇豪放词。
但他并不是所有的词都是豪放的。
以此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他在黄州期间的一首词。
部编本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歌赏析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 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我和你都是离 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 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 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赏析
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 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 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 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 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 得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阙辅三秦, 城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参考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 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 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 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参考译文
诗歌赏析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 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 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 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 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
词语解释
⑴子衿(jīn),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郑,今河南新郑一带。 (2)悠悠:深思的样子。 (3)宁(nìng):岂,难道。 (4)嗣(sì)音:继续通音信。嗣,继续。 (5)佩:指佩玉的绶带。 (6)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 见的样子。 (7)城阙:城门两旁的高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一. 教材分析《课外古诗词诵读》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本辅助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同时,扩大阅读面,加深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理解。
本册选入了多首经典的古代诗词,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既能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也能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词阅读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鉴赏诗词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不能很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理解不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内容,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选入的诗词,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诗词的基本内容、结构和背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对比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背诵、默写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讲解资料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选入的诗词,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选入的诗词,让学生初步感知诗词的内容和风格。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
如: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个主题的?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和默写,巩固他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的诗词,让学生进行鉴赏和分析,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
第3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第1课时
纯朴的乡村, 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幅和谐的画卷。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28岁试礼部,名在前列,因触怒秦桧,被黜免。后赐进士出身。
作
者
简
介
“扫胡尘”“靖国难”是其平生志事所在。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跟辛弃疾的一样,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的诗作近万首,是我国历史上丰产的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亮亮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古
诗
今
译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轧碎。
驿站外的断桥边,梅花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时刻,她孤自愁思,又遭到风雨摧残。梅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任凭着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劝慰朋友。表达诗人的豪迈旷达(爽朗乐 观)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
旷达的胸怀。
送别诗歌知多少?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别诗歌名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第三句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 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 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 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 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 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女子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 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 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 “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 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
解释
天渐渐黑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若不是国君的缘故,怎么会 身披露水之苦!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躬:身体。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
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 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 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 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短短 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 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 极其深刻的印象。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全〕9桃花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核舟记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致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那么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式微》知识点归纳及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诗歌】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一、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二、问题探究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2.这首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3.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三、诗歌主旨全诗表现了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也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过关练习】一、基础知识1.《__________》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
2.诗句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胡不归?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2)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经》中常以反问表情达意,使得情感抒发痛快淋漓。
《式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问表达了苦于劳役的人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加以赏析
早晨的太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译:清晨,我走进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 的树林。
首联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时间,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院四周的环境。一个“入”字,写 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 扬的情绪。“古寺”“高林” 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 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寿阳曲.烟寺 【元】马致远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有人说这首元曲所描绘出来的意境可以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相媲美,请你结合这首 元曲作简要分析。
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座古寺清幽寂静的环境。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所描绘的意境有 异曲同工之妙。开头三句,作者用了“寒”“古”“细”“清”等形容词,极力渲染古寺清幽 宁静的氛围。“寒烟柳”,先是写空中之景,缕缕寒烟缭绕在古寺上空。“古”与“清”体现 了这座古寺的幽深与清静。紧接着写佛人离去,寺内一片寂静。这三句从正面层层对古寺宁静 的氛围作了描绘。最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表现出古寺的清幽,倒不是钟声 太响,而是古寺太静。总之,全曲营造了一个清幽寂静的意境。
理解型默写
5、写悠长的钟磬音,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 6、中华民族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 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7、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悦情悦心,读一读《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让我们在清幽的环境中享受内心的宁静。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培优课件_9
•在惠州居住了三年左右的苏轼,又接到朝廷下达的第五 封诏命,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被贬到当时最边远、 最险恶的蛮荒之地——儋(dān)州,也就是海南岛,被人 们称作“天涯海角”的地方。这时苏轼已是一个62岁的 老人,垂垂老矣还要到那么荒僻的地方,他心中认为自 己已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便将家人留在惠州,只带小儿 苏过一人前行。
知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 后,他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 事,但有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他们还从苏轼的大量 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说苏轼讽 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这年七月二十八日, 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 jiè) 往京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弯弯的月亮挂在疏落的梧桐树梢,漏壶的水早已滴尽, 原来已经到了夜深人静时了。有谁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 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黑夜中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 飞起却又频频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晓。它在寒 冷的树枝间飞来飞去,却始终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 甘愿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度过这寂寞凄冷的夜晚。
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恁么:如此,这样。 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同桌讨论:这篇散文表明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总结:
• 苏轼游松风亭,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摆脱自我 限制,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而获得自我解放,也完全是一念之 间的事情:就眼前这个样子,又有什么不好?在惠州这片土地, 苏轼不再像被贬黄州一样内心惶恐不安,他看穿了忧患,安之若 素,把困窘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不仅关心和帮助百姓,还写 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和 《蝶恋花·春景》等著名的诗篇。此时的苏轼,文格和人格都又 得到了新的升华:由第一次被贬的失落孤独到现在的自由旷达!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送友人》课外古诗词诵读
青山横列在城北,白水绕过了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你我在这里分别,就象孤零的蓬草万里远行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去飘动象是游子不宁的心绪,落日迟迟如同友 人难舍的深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一挥手从这时离去,连马儿也在嘶嘶悲鸣 。
点击图片播放
品析诗文
首联
《送友人》课外古诗词诵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 落后,亲友之间一别 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归期未有期”所以他们更重 别离,因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 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麽,李白 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 ——李 白的佳作《送友人》。
走近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代表作:《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 《蜀道难》 《将进酒》 《越女词》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整体感知
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 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 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 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 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课堂小结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 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 。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 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 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 白送别诗的特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RJ)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三、阅读理解。 (一)
阅读《子衿》,然后答题。 1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1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两句有什么含义?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 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两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 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 月那么漫长。
(二)(原创题)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然后答题。 1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两句诗?并展 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这句诗所呈现的画面。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广袤的三秦大地,辅卫着雄伟的京城长安,遥 望蜀州,只见风云烟雾迷茫。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 的妙处。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直接性默写。 1.微__君__之__故___,胡为乎中露?(《式微》) 2.青青子衿,_悠__悠__我__心____。(《子衿》) 3._纵__我__不__往___,子宁不来?(《子衿》) 4._城__阙__辅__三__秦___,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八月湖水平,__涵__虚__混__太__清____。(《望洞庭湖赠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 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或:从视觉、听 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 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 气势宏大。) 1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 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意思对即可)
【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 1 )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 处。 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 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或: 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 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储蓄,“撼”字衬 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 )( 意思对即可 ) (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 希望自己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析。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 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9.( 资阳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2 )诗中两句“纵我不往”有什么作用? 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发出了强烈的反问。 只有爱如烈火,思如涌潮,才会有这样的嗔怪和责备。 8.( 广州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第三单元
•pMrUkz16l7zcvbm,mrtdpMrUkz16l7zcvbm,mrt长期发展进程中,中国国画还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绘画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西方油画的影响要比受印度绘画的影响更大。但是,中国国画的民族特色并未因此荡然无存,而是在交流互鉴中更好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再看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名字来自俄罗斯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内容是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 世界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英国诗人拜伦的《曼弗雷德》,显然受到德国文学家歌德《浮士德》影响,但作品中并没有一点德国精神,而是洋溢着英国精神。 •文化的民族性又和文化的世界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它们是一对同生共长的属性,呈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此,许多思想家都有过论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形成多种多样的文化。这些文化既是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又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无疑可以让各国人民享受到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摘编自吴元迈《文化在多 样性基础上交流互鉴》) •(摘编自吴元迈《文化在多样性基础上交流互鉴》)
课外古诗词诵读八下原文
以下是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原文:赠从弟(其二)汉代·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唐代·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案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案共3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案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章将学习《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诗词,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通过朗读感受诗词的美。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熟练掌握《唐诗三百首》中的十首经典诗词。
2. 了解诗词的鉴赏方法,能够对诗词进行简单的鉴赏。
技能目标:1. 能够准确、感情真挚地朗读相应的诗词。
2. 能够借助语音语调,自然流畅地达到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情感目标:1. 能够感悟诗词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意蕴,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诗词、品味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重点1. 学习掌握诗词的朗读技巧和鉴赏方法,领悟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2. 针对不同诗词的情感表现,引导学生展开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人情世态的感悟力。
四、教学难点1. 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诗词的意蕴和情感表达,感受到诗歌和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价值。
2. 帮助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进一步提高,提高语言表达和朗读的水平。
五、教学方法1. 演唱法:教师示范,让学生跟读,加深印象。
2. 情境还原法:把课文中的情景还原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其中情感变化和心态转换。
3. 对比法:对比不同种类的诗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提高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首先问学生是否喜欢诵读古诗词,为什么喜欢。
2. 分享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请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
步骤二:新课学习(40分钟)1. 学生跟着教师朗读每首诗词。
2. 针对每首诗词,教师进行简单分析,介绍背景、情感表达等,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内涵和背景。
3. 分组阅读,每组选取一首诗词,翻译、解释、评论。
4. 教师进行诗词鉴赏,结合每一首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分析诗词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步骤三:巩固(10分钟)1. 由学生选取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贰
你的 衣领
子,你。衿,衣 领。郑,今河南 新郑一带。
解讲目题
贰
尝试翻译
1.悠悠:沉思的样
子。 2.宁(nìnɡ):岂; 难道。 3.嗣(sì)音:继续同音 信。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贰
尝试翻译 1.佩:指佩玉的带 子;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贰
尝试翻译 1.挑(tāo)兮达(tà) 兮:往来相见的样 子。 2.城阙:城门两边 的高台。
贰
诗词翻译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贰
诗词翻译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贰
一
幅 怎 样 的 画 面 ?
想 象 一 下 , 这 首
诗
描
绘
了
盼
望 情 人
女 子 在
城
阙
思
念
贰
主旨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 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 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 挚感情。
贰
重点赏析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 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 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
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 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 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 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 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 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贰
诗词翻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贰
诗词翻译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贰
诗词翻译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贰
诗词翻译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贰
重点赏析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 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 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 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 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不到五十 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 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 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 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正如我们现在常说的“一日 不见,如隔三秋”,可见对恋 人的思念之切;两段埋怨之辞, 以“纵我”与“子宁”对举, 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 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 意多。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 西山不可以久留。
简约中国风PPT 模板
式 微
之 任 蜀 州
送 杜 少 府
张 丞望 相洞
叁
庭
壹
子
湖
衿
赠
贰
肆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壹
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 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 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子 衿》。
壹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壹
式,语气助词。 微,昏暗。邶风, 邶地的民歌。
解讲目题
壹
尝试翻译 1.胡:何;为什么。 2.微:(如果)不是。 3.君;贵族统治者。 中露: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4.躬:身体。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壹
诗词翻译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呢?
壹
诗词翻译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壹
诗词翻译
式微式微,胡不归?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呢?
壹
诗词翻译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水中、
壹
主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
旨
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 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壹
重点赏析
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 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 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 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式 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 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 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 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
贰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字体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壹
式
微
壹
1.了解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学
习
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
目
法节奏的特点
标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 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壹
《诗经》介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 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 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 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 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 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壹
《诗经》介绍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 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 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 《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 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 《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 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 颂》、《鲁颂》和《商颂》。
贰
重点赏析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 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 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 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 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不到五十 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 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 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 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 为仅用“挑”、“达”二字, 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 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 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 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的独白。
伏。
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 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 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总之, 《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 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 巧。
贰
青
青
子衿
贰
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Fra bibliotek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