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入门读本》散曲部分(一)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王维诗四首》课件2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王维诗歌特点
一、“诗中有画”(苏轼语) 二、以禅入诗 三、风格多样
以清幽淡雅为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背景
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 朝政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活,不再 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在 辋川,信奉佛教,寻访山林,怡然自 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lí shǔ zī
蒸藜 炊黍 东菑
lù zhuàn jǐn
白鹭 啭 朝槿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请分析首联中“迟”字的妙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古音 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
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因久雨空气湿润, 炊烟上升缓慢
“迟”即缓慢的意思 ,既写出了阴雨 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可以看出农家村 妇田夫生活的怡然自得之情景,表达了诗 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下了好久的雨,空寂的丛林上空, 炊烟缓缓上升,农妇蒸了藜菜,煮好黍 饭,送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素喜习静,早上去看木槿花,又在松树下准备斋食, 去采摘带露水的嫩葵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思考:研读颈联,具体说说诗人过着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 4.即景抒情诗四首 课件
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
云漂忽不定,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何况是在
浦口,更增添了许多愁绪。这里,“白云”,“青枫
浦”又托物寓情。月光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
叶扁舟在外飘荡呢,又是谁家的思妇在那座楼上
想念着他呢?我们仿佛看到:一轮皓月照耀着江
湖游子的扁舟,也照耀着长夜无眠的楼上思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诵读全文 想象画面
6
思考第:9章在扩前声系8统句调音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 画面。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 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 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 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 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 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历史上许多诗人探讨宇宙人生,但都感叹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而这里,作者却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 无穷已”,即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 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诗中,作者由月的孤单联想 到月的期待,再由月的期待一跳跳到思妇的期待上 来.因此下文就自然进入到了男女离别12相思的本题。
第五第韵9章(“扩声白系统云调一音 片——相思明月楼”),总写
9
第二第韵9章(5扩—声系8统句调音),以月为凝聚点,对春江花月
夜的景象进行了特写:江水弯弯绕过花草遍
生的春之原野,皎洁的月光照在花林上面,看
上去就象缀满了一颗颗的雪珠。月光象白霜
一样从空中流下,却感觉不到它的飞翔。“
汀上白沙看不见”,是说在洁白的月光之下
,江滩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一句写天上,
一句写地上,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 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 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 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散曲讲座1】梁耿丨散曲入门及〔中吕·山坡羊〕浅析(第1讲)
今天讲课前已把《中华通韵》(⼗六韵)简表发本群,望妥善保存,随时查⽤。
整⾸诗可在搜韵上⽤《律诗校验》检查,分别有平⽔韵和通韵。
整⾸词可在搜韵上⽤《词格校验》检查,分别有词林正韵和通韵。
整⾸曲可在搜韵上⽤《曲格校验》检查,分别有中原⾳韵和通韵。
谱依元⼈⼩令格律或御定曲谱。
要说明的是:散曲涉及的知识很多,我们将结合例曲逐步讲解。
⼆、欣赏古⼈三例曲例曲1、张养浩〔中吕·⼭坡⽺〕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河表⾥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伤⼼秦汉经⾏处,宫阙万间都做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东济南⼈,元代著名散曲家。
注释:峰峦如聚:⾔重岩迭嶂,群⼭攒⽴,连绵不断。
“⼭河”句:⾔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形势⼗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意踟蹰: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这⾥指思潮起伕,陷⼊沉思。
“伤⼼”句:⾔经过秦、汉的故地,引起⽆穷的伤感。
“宫阙”句:⾔在⽆数的战乱中,宫殿已经化成焦⼟。
宫,宫殿。
阙,王宫前的望楼。
译⽂:华⼭的⼭峰从四⾯⼋⽅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外连黄河。
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伤⼼的是秦宫汉阙⾥那些⾛过的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
⼀朝兴盛,百姓受苦;⼀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例曲2、陈草庵〔中吕·⼭坡⽺〕叹世渊明图醉,陈抟贪睡,此时⼈不解当时意。
志相违,事难随,由他醉者由他睡。
今朝世态⾮昨⽇。
贤,也任你;愚,也任你。
陈草庵(1245-1320左右),名英,字彦卿,号草庵。
析津(今北京西南)⼈。
曾任赞善⼤夫、云南诸路⾏中书省左丞等。
存⼩令26⾸。
简析:这是陈草庵写的调寄〔中吕·⼭坡⽺〕的⼆⼗六⾸⼩令中的第⼆⼗⼆⾸。
该曲起笔就⽤⼀⼯整的对仗句,画出两个著名的历史⼈物的醉睡图:⼀个是贪图酗酗⼤醉的陶潜,⼀个是贪图昏昏⼤睡的陈抟。
天净沙秋(1)概要
• (绚丽多姿、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这就是秋的绚丽多姿。)
扩写:
• 秋风在空气中呼啸而过,卷起枯黄不久的叶子,在那孤寂荒凉的村中, 一个不为人知的小角落里,不住地上升和下落。不远处的残阳如鲜血般红 艳,却让人感不到丝毫的暖意。天空像是裂开一道伤口,染红了过路的晚 霞。整个荒村被一阵淡淡的轻烟所包裹,朦胧间见到村头有一棵老树,夕 阳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天寒归林的乌鸦零星地站在树杈上,凄凉的叫声 给人一种浸透骨髓的寒冷。整个村庄像是死了一般。头顶上匆匆而过的几 只鸿雁将硕大的影子投在了贫瘠的黄土之上,为这般死寂增添了几丝活力。 我揉了揉被风沙吹疼的双眼,透过那若有若无的轻烟,忽然发现在黄村的 不远处,也有着青山与绿水,原本压抑的心情忽然明朗起来,视线也随之 变得更为清晰,竟又欣喜地发现原来身边也是一派生机。白草,红叶与黄 花,鲜明的色彩共同勾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远处的残阳依旧,荒 村依旧,只是那之前的寒意,似乎已不复存在。
1.“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秋景
图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_色__彩___绚__丽___ 。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
子是( C )
A 孤村落日残霞
B 轻烟老树寒鸦
C 一点飞鸿影下
D 白草红叶黄花
• 3、第三句写的鸿雁有什么有什么特点? 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 会到了什么?
• (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
天净沙秋(1)概要
元散曲,顾名思义,就是元朝的散曲。 散曲是元代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两种。 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小曲,句子长短不 齐,有一定的腔调,类似于词。它和词不 同的地方是用韵加密了,几乎每句都押韵。 而且,对于字数的规定没有原来那么严格。
天净沙·秋
白朴散曲
高中语文配套课件(粤教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1课 王维诗四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在这首诗中,首
栏
联写田家劳作生活,颔联是诗人写自然景色,颈联写 目
链
诗人独处山林之乐,尾联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诗 接 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 风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 境。
第9章 扩《声系辛统夷调坞音》
这首诗写辛夷坞木芙蓉开放到凋落的幽静之景,
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共同构成了一种空 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淡泊宁 静的心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辛夷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将辛夷花人格化,以象征性的形
象描写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木末芙蓉
栏 目
链
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是迎春而 接
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
户寂无人”的环境。在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中,
由萌发转为零落。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时代环境的
寂寞感,表现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王维的送别诗善于借景抒情。细细品味《送沈子福归江东》的 景物描写与表达情感的关系。
明确:王维的送别诗,大多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写送别之情,或烘托送
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由此忽发想象: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
随处可见的春色,从大江南北一齐涌向你,随你乘船而去吧。诗人在这里,
化实景为虚情,借助美好的想象和景物,来展现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观猎》前六句表现出的紧张、激烈、迅疾,与最后两句的淡
静、平缓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别气氛,或点明送别时令,或寄寓送别之情。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64张)
课 东面临海,境内的雁荡山是天下胜景,其中的三折瀑布尤其 课
堂
后
互 动
著名。
知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此曲从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运用比喻、夸张的手 法,多角度、多层面地描述了白鹤寺瀑布的胜景。赞颂了自
然界的神奇。
课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
课
堂 互
乔吉(约 1275-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
后 知
动 探
吉甫,字梦符,山西太原人。
能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有
积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 月
益
累
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其论散
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
泻下时,随着山势的变化,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晴
课 雪飞滩”则写瀑布撞击嶙峋的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在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滩头。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卷
日
2.作者在描写瀑布时主要从哪些角度去写的?试分析一 积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王维诗四首
[品语言] 2.本诗的首联写的是田家劳作的生活,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 好?有何妙处? 提示:①“迟”字用得好。②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 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使得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鉴赏指导……………………(技法点拨,触类旁通!) 炼字类题目解答技巧
提示:诗的首句“风劲角弓鸣”未写人,先写声。风呼、弦 鸣,风声与角弓声相应:风声由弦之震响而听得,弦之声由风之 劲疾而更震耳。次句“将军猎渭城”才写射猎的主人。有先声夺 人的艺术效果。
[悟情感] 12.诗人善于炼字,颔联用词就非常巧妙,你认为 “疾” “轻”两个字好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提示:“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 写出了[将悟军情纵感]马驰骋的矫健,天上地下相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 发现猎1物3.到本追诗捕通猎过物写的一过次普程通。的狩猎活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本诗既写出了狩猎时主人公的意气风发、飒爽英 姿,又写出了其猎归后的轻快和喜悦心情,表达了诗人踌躇满 志与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应用体验之旅见课时跟踪检测(一)
那一年,盛唐的阳光,照在辋川山间的湖面。山
中,云自飘,水自流,花自芬芳,柳自窈窕。见与不见
王维,辋川依然空山鸟鸣。我相信,王维是早早沐浴了
[悟情感] 9.“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提示:①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际,大江两岸春光明 媚,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 光,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②这两句诗化虚为实, 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可观可感的春色,巧妙地表达了友人走后诗 人的思念之情。
2.解答炼字类题目的步骤 (1)作判断。即找出所炼之字。(如果题目中已明确哪个字, 该步骤可以省略) (2)释含义。就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3)描景象。即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再现诗人所描 绘的情景。 (4)点情、境。即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1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 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 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 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 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 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 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 “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
考点链接 诗歌中的写景抒情
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 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
一、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 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 亡妻的怀念之情。
3.《柳》
衬托手法的运用。用春日之柳的繁盛,衬出秋日之柳的枯 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本诗正 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描绘,来表现对秋柳衰落的悲叹之 情的。
二、写作迁移 【角度】 走近李商隐 题目:请以“走近李商隐”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 自选角度。500字左右。 【示例】
(3)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品评 秋日之柳,繁华尽褪,斜阳照着柳枝,秋蝉在树上哀鸣, 一派肃杀、凄凉之景。柳曾在春日里是那样的风光无比,受人 瞩目,而深秋时节,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寒蝉凄切的 凄凉处境呢!“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感叹。 这是诗人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
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汇报人:XX 20XX-01-23
目录
• 散曲简介与背景 • 《天净沙·秋思》赏析 •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 两首散曲比较阅读 • 知识拓展:其他山水风光题材散曲选读 • 课堂互动环节
01
散曲简介与背景
散曲定义及特点
定义
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 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 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加生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简练的 语言,表达了深挚的思乡之情,
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03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作者张养浩生平及成就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 野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 名散曲家。
为官清正,敢于谏言,力主改革弊政 ,曾因上疏为民众请命而得罪当权者 ,被罢官。
他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 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历任县尹、 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
01
03
最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总结了历史的经验 教训,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04
接着“望西都,意踌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无 限感慨,而“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则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
思想感情与表达技巧
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表达技巧
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表达技巧,通过描绘潼关一带的险要地势和壮丽风光来抒发内心的 情感;同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秦汉时期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进行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无情和现实的残 酷。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文剖析(1王维诗四首).doc
课文剖析积雨網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蒂。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从林匕侨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III间地头。
积用:久雨不停。
烟火迟:因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
藜:一种可食的野菜。
黍:谷物名,古时为主食。
饷:送饭食到田头。
(ZI):初耕的出地。
]首联写田家劳作生活。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又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啾黄祸。
[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Z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替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禍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夏木:高人的树木。
喈:小鸟婉转的鸣叫。
]颔联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白然景色。
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在松林Z中,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
槿(jin):植物名。
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
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
清斋:素食,长斋。
露葵:冬葵,古时蔬菜名。
]颈联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
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口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
野老:诗人自谓。
《庄了•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止朋;学成归來,客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而是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口然Z道,为人们不再有隔膜了。
这里诗人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
“海鸥相疑”句:见《列了•黄帝》,说海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后來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
]尾联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
诗人运用了“争席” “海鸥相疑”这两个充满了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共同抒写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元代散曲》PPT课件
❖ 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和争名夺利者的两种生活
❖ “万中无一”之作 ——《中原音韵》
❖ “马致远‘百岁光阴’,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
❖
——王世贞《曲藻》
10
马致远 小令
❖ 《越调天净沙·秋思 》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连用名词,描
画出一幅萧瑟悲凉的秋景
❖ 其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
❖ 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
❖ 各曲同押一部韵,
❖ 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 带过曲: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 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如[双
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比)
15
2. 乔吉
❖ 乔吉(1280-1345),又名乔吉甫,字梦符,号笙 鹤翁,别号惺惺道人,太原人,后寓居杭州。一生 潦倒,放荡江湖,自称“烟霞状元,江湖醉仙”。 和张可久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
❖ 小令二百零九首,套数十一套 ❖ 内容:多为吟咏山水、寄情诗酒、青楼调笑
之作,也间有一些不满现实的作品 ❖ 艺术上:雅俗兼备,独具特色。
❖ 1、句式长短更为参差不齐,更自由活泼;2、 可以增加衬字(在曲调规定之外自由加添的 字),既保持曲调的腔格,又增加语言的生 动性,更为酣畅淋漓;如
❖ 3、用韵较密,一韵到底,平仄可以通押,更 显活泼流畅,顺口动听;
❖ 4、诗词力避字句重复,尤忌重韵,而散曲却 以此见长;
❖ 5、散曲直露明快,更具民间色彩。 4
他的思想性格和生活情趣 ❖ 其中[黄钟尾]一曲最著名(P92)
❖ “关汉卿词,如琼筵醉客。” ——《太和正音谱》 8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复习课件1
(3)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 馄饨。 品评:此三句意谓:读书写文章成了升官发财的手 段,接待宾朋的门庭成了坑人的陷阱,清正廉洁的人遭 到贬斥打击,被人看作无知的糊涂蛋。这里以三种丑恶 现象作具体例子进行讽刺。
目标学法 1.了解张可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理解张可久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愤世嫉俗的思想 感情。 3.学习作者以景寄情及以通俗之笔状深刻含义的写法。 《张可久散曲二首》:《【中吕·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学习中应重点 鉴赏此曲奇特的艺术构思,体会散曲写景与议论结合的手法; 《【正宫· 醉太平】无题》是元曲中感叹世风败坏、讽刺丑恶世 俗的名作,学习时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此曲比喻 和“鼎足对”的表现手法,并结合本曲重点理解元散曲中既通 俗又高雅的语言艺术风格。
《【正宫· 醉太平】无题》是元曲中感叹世风败坏、
讽刺丑恶世俗的名作,对道德沦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
态作了辛辣的讽刺。
2.句段赏析 (1)血华啼杜宇。
品评:按文意应为“杜宇啼血华”,用杜鹃啼血这一 典故,传说中古蜀国君主望帝杜宇屈死而化为鸟曰杜鹃, 啼声悲切,泣出皆血。此处指杜鹃鸟的啼声异常悲苦,它 嘴中啼出的血变成了鲜红的杜鹃花。
(4)《【正宫· 醉太平】无题》中,作者以“胡芦提倒 稳”为结句。有人认为,这表现了作者一种消极的处世态
度,你怎么看?
剖析:从表面上看,作者的态度未免消极颓废,其实
这只是诗人愤激不平的反语。作者对这个社会风气是痛心
诗词曲入门·散曲部分
诗词曲入门·散曲部分元曲与唐诗、宋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山,它们之间是有传承关系在其中的,故词又称诗余,曲又称词余。
元曲是“戏曲”和“散曲”的总称,戏曲属于表演艺术,而散曲是从戏曲中分离出来,书面吟诵欣赏的纯文学形式。
戏曲和散曲共同创造了元曲的辉煌。
曲的迷人魅力也是和诗词迥然不同的。
与诗词相比较,散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山西社科院研究员孟繁仁先生将散曲总结为十大特色、十大美:十大特色:口语入曲、雅俗共赏、惟妙惟肖、本色当行、诙谐生动、形式活泼、可代可寓、意味深长、亦韵亦白、格调悠扬。
十大美:兼有古代诗词的音韵美、格律美、抑扬美、节奏美、自由美、变化美、通俗美、诙谐美、潇洒美、旷达美。
散曲有律诗对仗的整齐美,有词的长短参差的错落美。
散曲韵脚绵密,平仄可以通押,这是格律诗词绝不允许的。
散曲对中华传统诗歌作了非常完美的继承,也作了非同一般的发展和改变。
诙谐、夸张、幽默、诡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散曲在讽刺、夸张、幽默上特别出采,敢于触及社会黑暗敢于抨击时弊、反映民间疾苦时,格调则别开生面。
曲短音促,落地有声。
音律美感是散曲的天然属性,散曲的韵律成果得益于《中原音韵》。
周德清编写的这部韵书,他将诗韵106部,合并简化为19部。
这就大大地扩展了散曲选词选韵的范围,非常适应散曲韵脚绵密,甚至句句押韵的特点。
散曲可以平仄通押,这是与诗、词不同之处。
再加上散曲自身的宽容,可以不忌重韵(诗词中一般不允许出现重韵本字)。
选韵的广度获得空前的自由,用韵的密度几乎达到极限,连不须押韵的地方,还可以增韵,确实是韵味十足。
散曲还有平仄交替的声律美和节奏美,散曲的句型排列组合突破了刻板的程式,而呈参差错落的变幻形态:一字句,双字句,三字句,六字句,八字句乃至十几字句,犬牙交错,疏密相济,节奏灵活而多样。
再加上衬字的增加,一泻千里。
句式中有四、三结构,有三、四结构;有双句对,有鼎足对,有多句对、隔句对、首尾对近几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入门读本》散曲部分(一)《诗词曲入门读本》散曲部分(一)郭翔臣(子翊)主讲曲部包括:格律散曲、自度曲、自由曲关于格律散曲的简要介绍(本段格律散曲部分,参阅了《元曲鉴赏辞典》、姚品文点校《太和正音谱笺评》、吴梅《曲学通论》、卢冀野《广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赵义山《元散曲通论》、萧自熙《曲的对仗》、张四喜推荐郑骞《元散曲套数定制》。
——编著者注1965年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赵朴初先生的散曲《某公三哭》,曾引起了举国轰动,重新勾起了人们对于散曲的记忆。
“我为你勤傍妆台,浓施粉黛,讨你笑颜开。
我为你赔折家财,抛离骨肉,卖掉祖宗牌。
可怜我衣裳颠倒把相思害,才盼得一些影儿来,又谁知命蹇事多乖……。
其辛辣的语言、俏皮的描写、形象的比喻和活泼的文风,迷倒了多少读者,也开启了多少人的散曲梦。
20岁的我曾经把它全部背诵了下来,成为我喜爱散曲的发端。
即使是时隔五十余年后的今天,仍能背诵其中的句子,至今人们说起散曲来,首先想到的就是赵朴初。
的确,自从清朝后期,散曲这一古代韵文的奇葩逐渐被边缘、被式微。
民国初期虽有王国维、吴梅、胡适,后来的任纳(二北)、卢前(冀野),特别是卢前不光研究,还自己创作散曲;当代建国后,散曲作为一种古代诗歌体式只在教科书中出现,虽然有不少的整理研究者,但总体来说介绍用辞过于深奥生涩,未能以浅显的语言说透散曲的本质特色,在散曲曲本身创作上也未能引起诗人群体的重视。
仍然没能起到带动作用。
在创作界虽然未绝迹,但相对诗词而言不能算作兴旺。
在民众中几乎被遗忘了。
谁知道我在接近退休的2004年,一段机缘巧合让我成为了散曲重新复兴的参与者、见证者。
2004年,被称为“诗侠”的杭州诗人钱明锵夫妇来太原,与山西诗词学会、唐槐诗社诗人进行座谈、联谊。
省总工会老干部、干部学校副教授、唐槐诗社副社长黄文新向我提出,请求在交通工具上予以帮助,我驾车与黄文新老师一起全程陪同了钱老夫妇晋中平遥城、祁县乔家大院一整天的采风活动。
当晚返回后在戴云蒸社长家里吃晚餐,就此参加了唐槐诗社,随后参加了山西诗词学会,开始与山西诗词界结缘。
在我初期为《唐槐吟苑》、《难老泉声》等诗词刊物投送的稿件中,大部分是具有浓郁曲味的自由曲,比如《初识山西诗词学会诸诗贤》、《晋祠重阳赏菊》、《壶口观瀑》、《有感于高履成先生学上网》、《五一广场怎么有了条老鼠街》、《中秋夜观湖说月》等等。
其中突出运用了曲的语言特色、曲的对仗形式,保持了散曲应有的用韵密集、诙谐幽默、讽刺鞭挞、开阖跌荡等特色。
这都是在我多年来喜欢曲(我曾经根据《中华活页文选》等书籍刊物刊登的文字,背诵了马致远的《秋思》、关汉卿的《铜豌豆》、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在曲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不算十分合律的自由曲作品得到了老诗人们的称赞,也间接促进了人们对于散曲的关注。
最近,看到了丁芒老师给他的高足张四喜先生的关于散曲的信,更加完善了对于山西重新兴起散曲之始末的了解。
本世纪初,山西诗词学会在众多喜欢散曲的诗人们建议下,于2004年9月21日成立了黄河散曲社。
省诗词学会武正国会长亲任了名誉社长,学会副会长、著名学者李旦初担任了社长。
时新、常箴吾、高履成等担任副社长。
2005年春出刊了《当代散曲》,常箴吾先生担任了总编辑,我与折电川先生担任了前六期的责任编辑。
这些动作在我国诗词界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中华诗词》刊登了常箴吾先生《美哉,散曲!》的文章并发表了题为《让曲与诗词并茂》的卷首语,著名诗人丁芒先生以“第一声鸡啼”来赞美黄河散曲社的出现和《当代散曲》的出刊,并且欣然应邀担任了黄河散曲社的首席顾问。
他还亲临并州,与黄河散曲社社员座谈,提出了“当代散曲要与新体自由诗结合,开创中华新诗体”的主张。
我有幸为丁芒老师作了速记记录,经先生修改补充后发表在《当代散曲》上。
(见《当代散曲》第二期)在随后丁芒为山西诗人举行的讲座活动中,由于他的江苏语音大家不太听得懂,我全程用粉笔在黑板上急速地进行板书,传播他的观点。
2008年丁老在中华诗词研修班成为了我的导师,我一直忘不了他提出的“以最接近当代的散曲与五四以来新体自由诗相结合,探索开创中华新的诗体”的设想,并确实在努力践行着,虽然这十二年间遇到了不少阻力而始终不渝。
而且由于网络中坎坷使我认真地学习补充在这方面的知识。
所以学诗、学词、学曲是个艰难曲折漫长的过程,人人都要有这个精神准备。
2005年我作为黄河散曲社三名代表之一,参加了在四川遂宁召开的“第八届中国散曲研讨会暨国际黄峨学术研讨会”。
大会认为研究界与创作界的结合使散曲研究“插上了两只翅膀”。
我通过会议认识了许多散曲研究方面的专家。
在摇晃颠簸的外出参观乘坐的大轿车上,速记记录了赵义山教授(时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任中国散曲研究会会长)与黄河散曲社代表的谈话记录,经赵先生修改补充后发表在《当代散曲》及有关刊物上。
赵先生的观点与丁芒先生不谋而合。
他主张既要研究学习古代散曲,也要推陈出新,他说:“旧瓶要装新酒,对旧瓶也要做适当的改造。
比如自由曲、自度曲,过去金农、曹雪芹都做了很好的尝试。
”(见《当代散曲》第二期)这是我一直认为自由曲、自度曲应该是保留在散曲这个大类之中的理由。
它还在格律散曲这个母亲的怀抱之中,还在成长探索发展阶段,把它分离出去会使它夭折。
在十二年的时间里,有收获、有惆怅,有欣慰、有悲伤,但可以骄傲地说:这是我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我希望喜欢诗词的同好,喜欢散曲的朋友、尤其是喜欢新体自由诗的英俊们,不妨探求一下散曲的奥秘。
我们需要的是攫取它的精华、模仿它的创作形式、借鉴它的对仗多样化、用韵密集化的特点,借鉴它的诙谐、幽默、泼辣、尖锐,而不是全盘照搬,若还依然是在《感皇恩》、《乔捉蛇》、《袄神急》、《红绣鞋》中徘徊,是脱离现实的语境和生活习惯的。
散曲如果没有发展,是永远也不会超越元人的。
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包括了两个部分:属于表演艺术的戏曲和纯属于文学阅读形式的散曲。
(当然属于戏曲的剧本也可阅读,属于阅读的散曲也可演唱,属于阅读的散曲已经与音乐的渊源关系与元代相比已经不是十分密切了,由于古代乐谱的失传,真正能唱出原汁原味古代音韵声音的人恐怕没有了。
即使会唱,况且随着时代语言语境声韵的变化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人们更多是从书面上来欣赏,来评判作品的优劣。
但这也不妨碍将来用新的乐谱、新的乐器、新的演唱方法使她更加靓丽、更加深入人心。
这也正是黄河边上的一群散曲爱好者在本世纪初成立黄河散曲社、出版《当代散曲》的初衷。
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由来已久。
早在元代,罗宗信就在为周德清《中原音韵》作序时就写道:“世之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这“大元乐府”就是后人所称的“元曲”。
可见在元人心目中,已拥有了元曲成就足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的一份自豪。
“元曲”一词,实际上包括两种不同的文学艺术体裁: 一种是杂剧,有唱曲、有道白、有科介、论场次,是代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属于戏剧的范畴,虽也属于国粹,也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但与纯文学概念的诗词曲不是一类型,本书不做过多的讨论。
另一种是散曲,这是元代出现的的新体诗歌,每一首小令、带过曲、套数,都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与鉴赏价值,人们可以朗读、传诵、欣赏其文采。
作为介绍诗词曲体系初学者入门的选本,这本书,重点自然不是戏曲而是散曲了。
也不再重点突出介绍它的演唱功能、音乐性能等各种讲究,这一点务必认识清楚。
(声明:本人特别尊重对于语音学、音系学、音位学、音韵学、戏剧学、昆曲及昆曲学等各类邻近学科研究者的劳动。
)散曲在元代的兴起不是偶然的,用得上“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这八个字,因为它是宋词与民歌俗曲互相渗透结合并加入了汉族以外语言因素的产物。
近代曲学大师吴梅(1884——1939,字瞿庵,晚号霜厓)在《曲学通论》中有《曲原》、《宫调》、《调名》、《平仄》、《阴阳》、《作法》(上下)、《论韵》、《正讹》、《十知》、《家数》,虽已阅读,挂一漏万,恍若站沟壑而仰高山,愈感曲事之不易。
惟其高足近代曲学专家卢前(冀野)的一席话:“曲要使人看去字字明白不费解,听去字字清楚不含混,读去字字浏亮不碍口。
”让我茅塞顿开,有所体悟,感觉说出了散曲创作的真谛。
深知我等业余所好,既非专业研究,亦无设帐授徒之志,况且大都年近花甲、古稀,不宜钻犀尖而撇大道。
庄生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若想尽快知曲之就里,不妨把功夫放在阅读古今诗人、词家、曲贤的优秀作品上去。
这是一条成功之路。
通过体察他们的语言精髓,体味他们创作的小令、带过曲、套数的经验,体会名作中不同宫调曲牌的不同感情运用,辨别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尤其是元人先贤的名篇,要反复咀嚼,甚至背诵,在自己创作中加以揣摩练习。
当然,学习写曲(还不能称为“度曲”,因为我们对于中华古代的音乐、音韵知识的认识了解普遍差),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学习创作经历,想要一脚就踏进曲苑亦难矣!所以诗词的基础知识与创作经验在学习散曲上是必不可少的。
黄河散曲社成立的日子是在2004年9月24日,《当代散曲》的出刊是在2005年的春天。
中华大地的曲人们当记,山西是元代散曲的故乡。
21世纪初,是山西一大批散曲爱好者酝酿提出振兴散曲、发展散曲这个大题目的。
这些有志之人的提议得到了山西诗词学会领导的大力支持。
十二年多来,山西在散曲的重新复兴并且走向大江南北方面的贡献是不容否定的。
应当尊重传统、继承传统,也应该鼓励创新、促进创新;这是黄河散曲社最初的共识,许多学者方家都论述过,在《当代散曲》上也赫然记着。
应当记得学会各位领导在成立大会及《当代散曲》创刊号“作者、编辑座谈会”上语重心长的精彩讲话;应当记得《中华诗词》的隆重推出,发表了风卷云舒的《卷首语》;应当记得丁芒先生专程从南京来支持、作了讲座、寄予了厚望;应当记得中国散曲研究会赵义山先生的慧眼识珠,对继承与创新关系的精彩谈话;应当记得中华诗词网张驰站长的支持,与黄河散曲社《当代散曲》2006年在《中华诗词网》开设了“曲苑论坛”,2009年改名为“中华散曲”;还应该记得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出现兄弟散曲组织之间的深厚情谊、互相往来;尤其是陕西、湖南、江苏、贵州、广西、宁夏、北京等广大曲友的杰出贡献。
应当记得为《当代散曲》不懈地提供高质量稿件的全国各地众多散曲作者的付出;应当记得十二年来《当代散曲》诸位新老编辑在编辑社刊、组织稿件、邮寄社刊方面的辛苦和贡献;记得原平农民兄弟、太原西山工人兄弟的出人意表的奉献;感谢黄河散曲社社长、主编为刊物发展后劲付出的心血;应该感谢清徐徐沟中学、吕梁大学文学院多年来的襄赞;特别应该感谢并热切期待太原著名文化企业“中石雕塑”将提供的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
沉痛悼念温祥老人,记得他对曲社的热忱和对自由曲的挚爱!沉痛悼念任锦翚、赵鼎新、萧自熙、王文奎、蔡德瑚等故去的曲人;我们将永远记着为散曲作出贡献的所有人!希望曲友们团结起来,共同继承散曲、发展散曲、振兴散曲!山西诗人曲家要继续当文化传承发展的带头人,在继承元人传统精华、开创当代散曲上起应该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