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应知应会手册定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2a43d3a45177232f60a2b9.png)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作者:————————————————————————————————日期:1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 - 36 -目 录1、《护士条例》中护士的权力和义务有哪些?2、二级护理管理体系是什么?3、护理人员分几个级别?4、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程序有哪些?5、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何时修订一次?6、护理核心制度有哪些?7、交接班制度?8、晨间交接班规范?9、哪些病人要进行床头交接?10、查对制度?11、分级护理制度?12、护理不良(缺陷)事件如何报告及处理?13、不良事件分哪几级?14、科室出现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的上报程序?15、护士几年注册一次?16、护士岗位是如何设置的?17、护理人员加化疗药物时,有何防护措施?18、锐器损伤后报告及用药程序?19、护理部调配的应急情况有哪些?20、护理部如何进行紧急人力资源调配?21、如遇重大紧急事件护士如何报告?22、应急小组人员接受过哪些培训?23、你科室内有多位重病人需要抢救,你怎么办?你们科室有无相应方案?24、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何时开始?我院优质护理服务何时开始?25、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是什么?26、我院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有多少个病区?覆盖率是多少?-27、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医院给予了哪些具体支持?28、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29、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队伍发生了哪些变化?30、普通病房内是否可以存毒麻药品?31、什么情况下可以执行口头医嘱?32、出现输液反应的处理程序?33、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抢救程序?34、输血反应的处理流程?35、输血过程质量监控流程?36、急救仪器设备、抢救药品、物品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37、科室仪器、设备是如何保养的?38、使用中的生命支持设备故障后如何处理?39、仪器设备故障时的应急预案?40、你科室有近期新增的仪器设备吗?科室是如何培训的?41、抢救药品和物品使用后应在多长时间内补充?42、健康教育什么时候进行?如何评价效果?43、科室近期应急预案的演练内容是什么?你科室应急预案演练是如何进行的?44、科室出现火灾的紧急处理流程?45、发生火灾后紧急疏散的原则是什么?46、突然停水或停电时的联系电话?科室电源的开关位置?47、封存病历及反应标本的流程?48、患者若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应该如何紧急处理?49、心肺复苏的程序?50、成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频率、按压幅度是多少?51、胸外心脏按压-通气比是多少?-52、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53、医务人员侵入性损伤紧急处理流程?54、住院患者的唯一身份标识是什么?55、你在哈药、标本采集、输血、发放特殊饮食等时。
护理应知应会
![护理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9adbd3cfba0d4a7302763a69.png)
8、输血后应观察5分钟 再 离 开 ; 每 15—30 分 钟 巡视一次,严密观察输 血反应;并要严格交接 班。凡输入两个以上献 血者血液时,两种血液 不得直接混合,应在两 瓶间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换血袋前,亦应按规定 严格查对。
9、手术前输血时,须 与麻醉医生核对病历、
输血交叉单、血袋标
签及麻醉记录单后输
5、输血查对重要环节 取血时与发血人员认真核对规定内容;输血 前由两名医务人员持患者病历、交叉配血报 告单、血袋共同核对规定内容,并让患者 (清醒或有自理能力患者)自述姓名和血型;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输血后血袋保存24小 时备查。
6 、输血不良反应包括: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大 量输血后的反应 (5)输血相关病毒感染
5、病区内同时有两个以上的病人输血,每一个病人 取血核对后应将血袋分开放置该病人的床头柜上, 以免混淆造成失误。
6、输血前,执行护士须亲自校核医嘱,血型交叉单、 标签、卡片、血型、交叉配合试验报告单,确认无 误,再经两人床边核对后方可输入。
7、输血中,不得随意向血袋内加入其他药品,婴儿 输血需要稀释时,只能用生理盐水。输冷藏血时不 必加温。
3、收器械包时要查对名称、数量、质量,有 无破损及清洁消毒处理情况。
4、灭菌时查湿度、压力、时间、灭菌后查灭 菌效果指示剂及有无湿包现象,达到要求后 方可发出。
医嘱查对
护士执行医嘱流程 (一)临时医嘱:提取医嘱—转抄医嘱(5分钟
内)—打印生成医嘱单—查对医嘱—保存医嘱— 校对医嘱—责任护士和办公护士双人查对—正确 执行—写执行时间—在执行栏和查对栏签全名— 打印临时医嘱输液巡视卡—执行人签名写时间— 临时医嘱应15分钟内执行—需要下一班执行的 临时医嘱应当交代清楚,做好记录。 (二)长期医嘱:提取医嘱—转抄医嘱单—保存医 嘱—校对医嘱—查对医嘱—打印医嘱执行单—打 印医嘱记录单—查对者双人签名
护理三基应知应会
![护理三基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413b9016844769eae109ed06.png)
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手册一、什么叫疾病的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最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始于疾病或功能障碍出现之前,它涵盖了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个方面;2.二级预防由有组织的、直接的健康普查或大众教育组成,目的在于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保健,又称发病学预防;3.三级预防又称病残预防,主要是针对发病后期进行的合理而适时的康复治疗和保健措施,目的是尽可能延缓疾病恶化、减少残障,使患者达到最高的功能康复水平。
二、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个体、家庭和社区积极获得最佳的健康水平。
全面的健康教育主要有3个目标:1.保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2.恢复健康;3.适应受损的功能。
三、什么叫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将整体护理与责任制结合起来的新型护理工作模式,由责任护士对直接分管的患者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四、护理问题排序的原则是什么?1.优先解决危及患者生命的问题;2.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先解决低层次问题,后解决高层次问题,必要时适当调整;3.患者主观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优先解决。
五、对患者提出护理诊断时,按轻、重、缓、急排序,何谓首优、中优、次优问题?护理诊断顺序:1.首优问题:指威胁患者生命、需立即解决的问题;2.中优问题:指虽然不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给其精神上或躯体上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健康的问题;3.次优问题:往往不很急迫或需要较少帮助即可解决。
六、什么叫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等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七、什么叫标准预防?主要包括哪些措施?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1c2ff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1.png)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
以下是 9 条护理应知应会内容:
1. 要知道怎么跟病人沟通啊!就像你跟朋友聊天一样,得有耐心,得认真听他们说啥。
比如说,病人说伤口疼,你就得温柔地问:“是怎么个疼法呀?”
2. 必须得会观察病人的状态呀!就像侦探找线索似的,一点小细节都不能放过。
要是病人脸色不太对,你还不赶紧重视起来吗?
3. 得学会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呀!这可不是随便弄弄就行的,要细心周到哟。
帮病人翻身的时候,不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轻柔吗?
4. 得清楚各种药品的用处和注意事项啊!别乱给病人吃药呀,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好比你做饭得知道放啥调料一样重要!
5. 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呀!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万一遇到突发情况,难道你不想像超级英雄一样迅速处理吗?
6. 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呀!病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多给他们鼓鼓劲,就像给自己打气一样。
“加油呀,会好起来的!”
7. 得会保持病房的整洁干净呀!别弄得乱七八糟的,让人看着都不舒服。
这就和收拾自己家一样,得用心哟!
8. 要对病人的隐私足够尊重呀!别随便就把人家的事说出去。
这就像你自己的秘密不想被别人知道一样嘛!
9. 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呀!护理这行可一直在进步呢。
你不学习,怎么能更好地照顾病人呢,对吧?
我的观点结论:护理工作真的很重要,这些应知应会的内容是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的呀!。
临床护理应知应会内容
![临床护理应知应会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22ceb1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d.png)
临床护理应知应会内容一、消毒隔离部分:1、医务人员上班期间要衣帽整齐,清洁,操作时洗手、戴口罩,口罩要遮住口鼻,不留长指甲,不戴手链、、戒指、耳环等,头发不过肩,不遮住眼睛2、开启液体需注明日期、时间,无菌溶媒开启后有效期为24小时,棉签开封后有效期为24小时,小碘伏瓶开启后有效期为7天3、严格执行操作前后、接触不同病人前后规范洗手,配好的液体放治疗室内4、非医务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治疗室,治疗车上层为无菌区域,下层为污染区5、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6、消毒液的配置:需浸泡的物品如各种管道,面罩,体表,湿化瓶等含氯消毒剂的浓度为0.05﹪,,500mg/L,及1000ml水加万福金安1片,有效时间为30分钟,浸泡弯盘消毒液浓度为0.1﹪,及1000 ml水加万福金安2片7、紫外线灯管使用累计不超过1000小时,每周用95%酒劲擦拭灯管一次,波长低于70VW及不再使用8、病房定时通风透气,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晚紫外线照射不少于30分钟9、使用中的新生儿暖箱每周更换一次,清洗、消毒,使用中的湿化瓶每天更换一次湿化水,湿化瓶每周更换不少于1次,使用中的鼻导管每天更换一次10、医院垃圾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放入黑色袋内,医疗垃圾放入黄色袋内,医疗废物又分为5类及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损伤性废物要放入锐器盒内11、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什么?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12、什么叫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13、卫生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减少暂居菌。
14、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是什么?作用迅速,但不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5、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哪些必备要素?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洗手流程图。
16、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89fbf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f.png)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一、前言护理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病患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应知应会内容。
本文将介绍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二、护理知识1. 人体解剖学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包括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通过了解人体结构,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疾病和症状,并正确地进行护理操作。
2. 疾病知识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各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他们应该知道不同疾病的护理重点,并能判断病情的变化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药物知识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常见药物的名称、用途、剂量和不良反应。
他们应该知道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地给患者使用药物,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 感染控制知识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佩戴和脱除隔离衣物,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置医疗废物。
5. 急救知识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拔罐等技能。
他们应该能够判断紧急情况并迅速采取相应救护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护理技能1. 洗澡和更衣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洗澡和更衣护理技巧,包括洗澡时的水温控制、身体清洁和皮肤护理等。
他们应该能够帮助患者完成洗澡和更衣过程,并保持患者的个人隐私。
2.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疾病患者的饮食要求,并能够配制和调理适合患者的饮食。
他们应该能够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并监测患者的饮食情况。
3. 导尿和排便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学会正确地给患者进行导尿和排便护理。
他们应该能够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和尿袋,正确地插入和拔除导尿管,并监测患者的尿量和排便情况。
4. 压疮预防和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压疮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并学会预防和护理压疮。
他们应该能够正确地使用床垫和护理垫,定期翻身和按摩患者的皮肤,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5. 管路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能够正确地管理各类管路,包括静脉输液管、导尿管等。
护士应知应会
![护士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6846980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d.png)
护士应知应会第一篇:护士应知应会护理人员应知应会三短:头发短、指甲短、胡须短十洁:头发、皮肤、眼、耳、口、鼻、会阴、指(趾)甲、衣服、床单四无:无跌倒/坠床、无压疮、无并发症、无差错事故五送床头:医、护、药、食水、便器护理三查十一对一注意三查:服药(摆药)、注射、处置、操作前查;服药(摆药)、注射、处置、操作中查;服药、注射、处置、操作后查十一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药名、浓度、时间、剂量、用法(用药途径)、批号、有效期一注意:用药后反应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一对一注意”制度;三查:查血液有效期;查输血装置是否完整;查血液质量(有无凝血块、溶血、血袋包装有无裂痕)十一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床号、年龄、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效期一注意:输血反应(1)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共同核对,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2)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血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刚开始每分钟静脉滴注15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无反应者根据医嘱调整滴速,输血期间应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护士对患者八知道:1、姓名2、诊断3、主要病情(症状和体征、目前主要阳性结果、睡眠、排泄等)4、心理状况5、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6、饮食7、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及康复要点)8、潜在的危险及预防措施护理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护士交接班十不交接:1、病人病情不清、不交不接2、治疗药物不清、不交不接3、危重患者床单元不整洁、不交不接4、患者输液外漏不处理、不交不接5、抢救患者经过不清、不交不接6、当班护理记录不完整,不交不接7、新入患者入院评估未完成,不交不接8、患者特殊治疗未完成,不交不接9、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未观察,不交不接10、病房药品、物品不齐,卫生条件不达标,不交不接十不准:1、不擅自离岗外出2、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3、不带私人用物入工作场所4、不在工作场所吃东西5、不做私事6、不打瞌睡不闲聊7、不能上班时间玩手机8、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9、不接受患者馈赠10、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十不执行1、不三查十一对不执行2、口头医嘱不执行(抢救患者除外,不复述两遍)不执行3、转抄医嘱不经过两人核对不执行4、服药输液注射有疑问不查询不执行5、药物质量标签有效期不检查不执行6、药物作用配伍禁忌不清楚不执行7、易过敏药物不做过敏试验不执行8、集体摆放药物不经过两人核对不执行9、使用毒麻剧药品不反复核对不执行10、输血不经过两人核对不执行第二篇:护士应知应会2护理管理1、如何对门诊就诊者或住院患者进行身份确认?门诊就诊者:核对患者姓名和诊疗卡号住院患者: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腕带的患者信息(床号、姓名、住院号)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护理应知应会
![护理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992bdb68fe4733687e21aa5e.png)
护理应知应会
1、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执行
医嘱制度、抢救制度、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
2、各疾病护理常规
3、护士长九知道
4、责任护士十知道
5、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主题
6、应急预案: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输液反应防范与
应急处理、输血反应防范与应急处理、用错药误防范与应急处理、导管脱落防范与应急处理、跌倒防范与应急处理、压疮防范与应急处理、烫伤防范与应急处理、窒息防范与应急处理、患者自杀防范与应急处理、患者走失防范与应急处理、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c0527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7.png)
护理应知应会内容一、患者信息收集护理工作的第一步是收集患者的信息,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以下是护理应知应会的患者信息收集内容:1. 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联系方式2. 身体状况:- 疾病诊断- 病史和过敏史- 目前症状和体征- 体重和身高3. 用药情况:- 正在使用的药物- 用药剂量和频次- 过敏药物4. 进食情况:- 饮食禁忌- 特殊膳食需求- 饮食偏好5. 生活方式:- 睡眠时间和质量- 日常活动能力- 家庭和社交支持6. 心理状态:- 焦虑或抑郁情况- 患者的期望和需求- 患者的心理支持二、基本护理技能护理工作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以保证对患者的基本护理需求得到满足。
以下是护理应知应会的基本护理技能:1. 洗澡和清洁:- 定期协助患者洗澡- 保持患者个人卫生- 床上患者的清洁护理2. 饮食管理:- 喂饭和喂水技巧- 餐前准备和饮食卫生 - 饮食辅助器具的使用3. 排泄管理:- 接触性控制- 尿袋更换和护理- 大便管理和记录4. 衣物换洗:- 衣物清洁和更换- 床单和被褥的更换- 床上患者的换位和翻身5. 活动辅助:- 帮助患者行走和转移 - 床上患者的活动辅助 - 使用辅助器具和设备6. 皮肤护理:- 皮肤清洁和保湿- 压疮预防和护理- 空中翻身和床上患者的皮肤保护三、常见疾病护理护理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疾病的患者,了解和掌握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对提供优质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护理应知应会的常见疾病护理内容:1. 高血压:- 测量血压和记录- 注意饮食控制- 规律服药和监测2. 糖尿病:- 血糖监测和记录- 饮食管理和胰岛素注射-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3. 心脏病:- 监测心率和血压- 心脏病药物管理- 急性心脏事件的急救知识4. 中风:- 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 嚼食和吞咽困难的处理- 中风后遗症的护理5. 老年痴呆:- 记忆力训练和活动安排- 失智症患者的情感护理- 保持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总结:护理应知应会内容涵盖了患者信息收集、基本护理技能和常见疾病护理。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18c4f144028915f814dc288.png)
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2012版)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编制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目录第一部分管理相关知识1一、医院管理相关知识1(一)愿景:1(二)安三医人精神1(三)相关活动的主题、目标、措施1(四)等级医院评审目的、意义2(五)《护士条例》颁布时间3(六)侵权责任法颁布时间3(七)消毒供应“两规一标”发布、实施时间及内容3二、护理管理相关知识4(一)十三个医疗核心制度4(二)护士长“五巡视”7(三)护士的角色功能、职责7(四)马斯洛层次需要论7(五)三基三严(四严)8(六)三查七对(八对)8(七)病房管理“四化十字”8(八)抢救器材、药品的管理(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8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 (九)“三短六洁”标准8(十)八知道9(十一)护患沟通的概念及护患沟通制度9(十二)什么是整体护理、责任制护理10(十三)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10(十四)病人的权利11第二部分精神文明建设12(一)卫生部行风建设八不准12(二)省卫生系统医务工作人员五不准规定13(三)“八荣八耻”的内容13(四)优质护理服务理念13(五)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活动措施14(六)护理人员服务准则14(七)护士基本礼仪规范15(八)护理人员语言规范23第三部分临床护理基础知识27(一)检验常用值正常范围27(二)临床危急值28二、常见卧位的方法及适用范围30三、麻醉的分类及各类麻醉、术后体位33第四部分医院感染管理34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一、法律法规34二、医院感染监测36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37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40五、隔离技术44六、环境管理49七、器械的分类管理51八、手卫生51九、消毒隔离53十、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无菌操作基本原则57十一、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名称58十二、医院等级评审院感知识问答题59第五部分临床常见应急事件的处理68一、须报告的重大抢救和特殊病例有哪些?68二、病人突然出现病情变化时怎么办?69三、病人发生猝死时怎么办?69四、因抢救病人护理记录未及时书写怎么办?69五、病人坠床/跌倒时怎么办?70六、病人外出或外出未归怎么办?70七、患者发现药物过敏反应怎么办?70八、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怎么办?72K1+478~K1+588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1部分九、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怎么办?72十、病人发生躁动时怎么办?73十一、病人有自杀倾向时怎么办?73十二、病人发生精神症状时怎么办?74十三、病人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怎么办?74十四、遇到“三无”病人需要救治怎么办?74十五、普通病房发现传染病人时怎么办?75十六、发生火灾时怎么办?>76十七、出现病人投诉时怎么办?76十八、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时怎么办?77第一部分管理相关知识一、医院管理相关知识(一)愿景:打造省内一流县级综合医院(二)安三医人精神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三)相关活动的主题、目标、措施1、2005年医院管理活动主题“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2、2008年医疗安全百日行动主题:“增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深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3、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目标: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目标: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4、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5、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目标: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4c9e206551810a6f42486b1.png)
第一局部第一章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根本要求:1、护士在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治疗工作时都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执行操作标准和查对制度。
2、执行任何操作、治疗都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即操作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面容,并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后的反响。
3、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是否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等,查看标签、有效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临床护理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所有医嘱转录、执行、核对须在医嘱单上分别签名。
(2)病区每天对长期医嘱进行复对,护士长每周查对医嘱一次。
(3)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
口头临时医嘱只有在紧急抢救病人时,护士才能执行,并做到如下要求:①抢救病人时医生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应复诵一遍无误经医生认定前方可执行。
②执行时,药物需二人核对无误后再使用。
③执行过程中应保存所有使用药物的外包装,事后经复核无误前方可弃去。
④抢救结束后,应及时补开医嘱〔不得超过6h〕并准确补充记录。
2、口服给药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2)用药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有效期和批号,做到三不用。
不用标签不清或无标签药物;不用变色、混浊、沉淀药物;不用可疑药物〔剂量、药名不清〕。
(3)药物摆放后必须经两人核对〔即摆放者、发放者各自核对〕无误后,方可发给病人。
(4)发放时再次核对病人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及面容。
(5)正确指导病人口服药物的方法〔饭前药、饭后药、餐中药、服药顺序及考前须知〕,确保病人服下前方可离开。
(6)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响。
3、皮下、肌肉注射查对制度:(1)核对注射单与医嘱一致性,核对病人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
(2)备齐药物再次核对安瓿上的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安瓿有否裂痕,药物有无变质、混浊等。
(3)同时应用两种以上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并应先注射刺激性小的药物。
“三基”应知应会可修改全文
![“三基”应知应会可修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9a3d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三基”应知应会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第一章基础护理1、护理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
2、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①观察;②交谈;③体格检查;④查阅相关资料。
3、病室适宜的温度、湿度应保持在多少?(1)病室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为宜。
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保持在22~24℃为宜。
(2)病室湿度一般保持在50%~60%为宜。
4、常用卧位有娜几种?各适用于哪些患者?(1)去枕仰卧位:适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患者;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
(2)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患者。
(3)屈膝仰卧位:适用于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的患者。
(4)侧卧位: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的患者;臀部肌内注射的患者。
(5)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6)端坐位:适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7)俯卧位:适用于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的患者;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胃肠胀气导致腹痛的患者。
(8)头低足高位:适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的患者;行十二指肠引流术的患者;妊娠时胎膜早破的患者;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的患者。
(9)头高足低位:适用于颈椎骨折作颅骨牵引的患者;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10)膝胸卧位: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需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的患者;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11)截石位:适用于会阴、肛门部位检查、治疗或手术的患者,产妇分娩。
5、特殊患者更换卧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对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者,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保持导管通畅。
(2)颈椎或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并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ee36b30f18583d0496459f0.png)
南江县人民医院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1.病历记载应避免的“五个不一致”(1) 医护不一致(2) 前后不一致(3) 临床与医技不一致(4) 门诊与病房不一致(5) 交待与记录不一致2.医疗安全的“六重点”(1)重点人群:急、危、重、群、无自主行为能力(2)重点对象:重要、知名、特殊(3)重点时间:节假日及夜班(4)重点环节:交班接班、转院转科、术前术后(5)重点科室:ICU、产房(delivery room )、手术室(operatingroom;)、新生儿室(newborn room)、急诊科(emergency department)(简称I DONE )(6)重点药物:毒、麻、精、放、危、易过敏。
3.不良事件如何分级?(1)Ⅰ级(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2)Ⅱ级(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3)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发生了错误事实,未造成损害,或有轻微后果,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4)Ⅳ级(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4.运行病历封存的“二三四原则”是什么?(1) 双向通知双向通知是指当患者或代理人向科室提出封存要求时,科室应及时通知医患沟通办或总值班;当患者或代理人向医患沟通办或总值班提出封存要求时,医患沟通办或总值班应及时通知科室。
(2) 三方在场三方在场是指科室主任或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医患沟通办或总值班、患者或其代理人。
(3) 四项注意①内容全(包括全部病历资料)。
②标注清(封存运行病历时应注明封存页数、三方签名并签署封存时间)。
③同期封(封存病历时需通知信息中心对电子病历进行同期封存)。
④不修改(已封存内容在病历解封之前不得修改)5.病历中哪些内容可以给患者复印?病历中可以复印给患者的内容有:病案首页、体温单、医嘱单、住院志(入院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麻醉记录、手术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出院记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理报告、检验报告等辅助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精神科护士应知应会手册
![精神科护士应知应会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51994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7.png)
精神科护士应知应会手册精神科护士应知应会手册精神科护士主要负责对心理、精神、行为等问题进行评估、干预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士的专业水平,我们特别制定了一份《精神科护士应知应会手册》,方便大家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精神健康常识1、精神疾病的分类:根据疾病的症状和病程,可将精神疾病分为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强迫症等多种类型。
2、精神疾病的症状:常见的精神疾病症状包括情绪波动、思维障碍、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
3、精神疾病的危害:精神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社会问题,如家庭矛盾、工作、学习困难等。
二、评估方法1、精神疾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精神状况评估、依从性评估和家庭环境评估等。
2、谈话技巧:精神科护士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谈话技巧,以便更好地与患者交流,帮助他们缓解情绪、改变观念以及建立自信心。
三、干预策略1、药物干预:精神科护士必须了解常用的精神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安眠药等,同时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放松疗法等。
精神科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干预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护理技能1、危机干预:精神科护士要掌握危机干预技能,及时处理突发状况,例如自杀行为、自伤行为、暴力行为等,保障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2、安全措施:精神科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监护,并对有暴力倾向的患者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例如进行物品管制、隔离和限制自由等。
五、团队协作1、与医生合作:精神科护士需要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出谋划策。
2、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精神科护士还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如社工、心理治疗师、康复师等,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之,精神科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有同情心、责任感和耐心,帮助患者克服精神障碍,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护理应知应会手册目录1、《护士条例》颁发的时间及目的? (3)2、《护士条例》中所称的“护士”应具备的条件? (4)3、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具备的条件? (4)4、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多少年? (4)5、《护士条例》中护士享有哪些权利? (4)6、《护士条例》中护士应履行哪些义务? (4)7、卫生行业十二严禁/九不准 (5)8、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5)9、优质护理目标: (8)10、优质护理内涵: (9)11、我院优质护理实施年度: (9)12、我院优质护理覆盖率: (9)13、科室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的举措。
914、责任护士熟悉所管病人的“九知道”。
(9)15、绩效分配机制 (9)16、责任制整体护理怎么落实? (9)17、你接受哪些护理部培训?(尤其是新护士)你接受哪些科内培训? (10)18、你认为“优护”与原来的护理模式有何不同? (10)19、你在开展“优护”后得到什么好处? (10)20、科室怎么开展健康教育的? (10)21、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11)2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如何处置? (11)23、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11)24、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2)25、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时限 (12)26、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途径有哪些? (12)27、分级护理制度 (13)28、如何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进行身份识别? (15)29、医嘱查对制度 (15)30、服药、注射、输液处置查对制度 (15)31、输血查对制度 (16)32、如何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16)33、抢救仪器、药品、物品怎样管理? (17)34、护理人员交接班方式: (17)35、交接班要求: (17)36、交接班时做到“十不交接” (17)37、交接班时责任界定 (17)38、按照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压疮发生危险程度,其轻度、中度、高度、极度危险评分标准及追踪评估时间各是多少? (18)39、压疮的分期有哪几个阶段? (18)40、难免压疮、院外压疮、院内压疮如何上报? (18)41、跌倒/坠床认定与报告程序是什么? (19)42、跌倒评分细则是什么?如何实施动态评估? (19)43、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细则? (19)44、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 (19)45、熟悉科室常见危急值 (20)46、三基三严是指什么? (20)47、麻醉及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要求。
(20)48、口服药你们怎么管理的? (21)49、心电监护仪:学会调报警设置和趋势图回顾.......... (21)50、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21)51、各级护士岗位职责(详见岗位职责) (21)52、你科在安全静脉输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1)53、信息安全制度的目的 (21)注:为了解;为熟悉;为掌握1、《护士条例》颁发的时间及目的?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2日实施。
2、《护士条例》中所称的“护士”应具备的条件?本条例中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按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3、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按规定完成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教学、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关学历证书;(3)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4)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4、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多少年?5年。
5、《护士条例》中护士享有哪些权利?(1)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2)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3)有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权利;有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的权利;(4)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的权利和其它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的权利。
6、《护士条例》中护士应履行哪些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
(2)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3)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4)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5)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7、卫生行业十二严禁/九不准一、不准(严禁)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二、不准(严禁)开单提成;三、不准(严禁)违规收费;四、不准(严禁)违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五、不准(严禁)参与推销活动和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六、不准(严禁)为商业目的统方;七、不准(严禁)违规私自采购使用医药产品;八、不准(严禁)收受回扣;九、不准(严禁)收受患者“红包”等。
上述是“九不准”,再加下面的三条严禁,即十二严禁十、严禁各种医疗造假行为。
十一、严禁骗取、套取医保资金。
十二、严禁大处方、不合理检查。
8、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
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二)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三)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一)择期手术须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二)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该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
规范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工作流程。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的制度和流程,切实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肿瘤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度及流程。
(四)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一)落实手卫生规范,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三)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尽可能降低医院相关感染的风险。
(四)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
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并持续改进。
(六)严格执行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流程。
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一)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程。
(二)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临床检验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证变化需要即刻干预的指标。
(三)定期监测评估“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
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关注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诊疗安全。
(二)建立规范化信息沟通交接程序,并建立相关监管制度,确保交接程序的正确执行。
(三)确保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正确、完整与及时性。
(四)规范并严格执行重要检查(验)结果和诊断过程的口头、电话和书面交接流程。
(五)强调跨专业协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和渠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倡导多学科诊疗模式。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一)加强高风险人群管理,制定重大医疗风险应急预案。
(二)评估有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压疮)等风险的高危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三)落实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
(四)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关于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的健康教育。
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一)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二)为患者提供多种参与医疗照护过程的方式与途径。
(三)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相关培训,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
(四)注重保护患者隐私。
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一)领导班子重视,定期听取患者安全工作汇报,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改善患者安全。
(二)建立医院安全事件报告平台,提供有效、便捷的报告途径,鼓励医务人员全员参与,自愿、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近似错误和安全隐患,同时医院应制定强制性报告事项。
(三)对报告的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归类、分析、反馈。
对严重事件有根本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落实并反馈结果。
(四)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采用系统脆弱性分析工具,针对医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五)加强患者安全教育与培训,倡导从错误中学习,构建患者安全文化。
(六)加强对医务人员暴力伤害的防范。
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一)建立医学装备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遵从安全操作使用流程,加强对装备警报的管理。
完善医学装备维护和故障的及时上报、维修流程。
(二)建立医学装备安全使用的培训制度,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关培训,确保设备仪器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三)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标本采集、检测、报告的安全操作流程,建立相关监管制度,确保临床实验室及标本的安全。
(四)落实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
9、优质护理目标:患者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
10、优质护理内涵: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
(1)切入点: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2)落脚点:全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
(3)关键点: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1、我院优质护理实施年度:2010年4月12、我院优质护理覆盖率:100%13、科室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的举措。
1、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2、实行扁平化、弹性排班;3、科学配置人力;4、进行分层级培训;5、护士管理病人能级对应;6、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14、责任护士熟悉所管病人的“九知道”。
(1)床号、姓名、年龄;(2)诊断和手术名称;(3)病情;(4)治疗要点;(5)护理(护理级别、护理问题、护理要点、观察重点);(6)心理状态、家庭背景;(7)饮食和营养状况;(8)阳性体征、阳性检查结果;(9)身体自理能力、功能锻炼、相关疾病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