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用)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同周期的*、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对应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O4,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阴离子的复原性按*、Y、Z顺序减弱B.单质的氧化性按*、Y、Z顺序增强C.元素的原子半径按*、Y、Z的顺序增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Y、Z顺序减弱解析: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复原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答案:AB2.酸根RO-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3的电子数多1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原子的电子层数多1B.R的最高化合价与N的最高化合价相等C.RO-3和NO-3只能被复原,不能被氧化D.R和N为同族元素解析:RO-3和NO-3所带电荷数一样,又因为酸根RO-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3的电子数多10,所以R和N不是同一族,R为Cl,最高价为+7,Cl+5O-3既能被复原,又能被氧化。
答案:A3.*主族元素的离子*2+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当把*O2溶于浓盐酸时,有黄绿色的气体产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2+具有强复原性B.*Cl2溶液呈酸性C.*O2具有强氧化性D.该元素是ⅡA族解析:*2+离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应为ⅣA族,*O2能氧化盐酸,所以*2+复原性较差,而*O2氧化性较强,*Cl2(实际为PbCl2)是由强酸弱碱组成的盐,水解呈酸性。
答案:BC4.(2008·**理基)以下有关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是P,最高化合价为+5价,①错误;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②正确;C的质子数为6,但中子数不一定为6,因C 存在14C和13C等同位素,③错误;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Mg,④正确。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二课时wtt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以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2、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教学过程】一、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与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该元素的特点以及元素的,因此可以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它的原子结构和。
【活动探究】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1、卤素(ⅦA族)2、碱金属(ⅠA族)总结: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越来越,非金属性越来越。
二、元素周期表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1、研究物质结构2、发现新元素3、合成新物质4、寻找新材料【随堂小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巩固练习】1、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酸性 HClO4>HBrO4>HIO4B、碱性 Ba(OH)2>Ca(OH)2>Mg(OH)2C、还原性 F->Cl->Br-D、稳定性 HCl>H2S>PH32、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比钙的金属性强 B.在化合物中是+2价C.是一种放射性元素 D.氢氧化镭呈两性3、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含氧酸的酸性: H3ZO4>H2YO4>HXO4B、非金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由弱到强D、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由小到大4、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A、B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和6,则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AB2 B、A2B C、AB D、A2B25、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砹是有色固体B、砹易溶于有机溶剂C、砹化氢很稳定D、砹化银不溶于水6、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二课时
(1)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
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减小,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的能力减 弱,金属性增强。
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堂练习
2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B ) A.稳定性:NH3<PH3 < SiH4 B.酸性:HClO4 >H2SO4 > H3PO4 C.碱性: OH < NaOH < Mg(OH)2 D.还原性:F- > Cl- > Br-
(Li Na K Rb Cs称为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
a. 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电子。
b. 最高化合价:+1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强碱性
元 素
原子结构示意 图
失电 原子 子能 半径 力
最高 价氧 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化学式
单质反应 剧烈程度 与O2
碱性 与水
Li
+3 2 1
单质与H2 化合条 件
氢化物 化学 式 稳定 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 最高价 氧化物 化学式 酸性
得电子能 力
F
+9 2 7
暗处
光照或 点燃
200℃缓 慢进行
HF 由 HCl 强 到 HBr 弱 Cl2O7 HClO 4 由 强 到 弱 由 强 到 弱
Cl
+17 2 8 7
Br
+35
2 8 18 7
Br2O7 HBrO4 I2O7 HIO4
I
高温 加热
HI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1)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 同构成的族。 表示方法:在族序数后面标一“A” 字。ⅠA、ⅡA、ⅢA、…ⅦA (2)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表示方法:在族序数后标“B”字。 如ⅠB、ⅡB、ⅢB、…ⅦB (3)第VⅢ族: (“8、9、10” 三个纵行) (4) 0族:稀有气体元素
米奇利还分析了其它的一些规律, 最终,一种全新的致冷剂CCl2F2终 于应运而生了。 8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氟里昂会破 坏大气的臭氧层,危害人类的健康 的气候,逐步将被淘汰。人们又将 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去寻找新一 代的致冷剂。
氟里昂的发现与元素周期表
在第三周期中,单质的易燃性是 Na>Mg>Al,在第二周期中,CH4比 NH3易燃,NH3双比H2O易燃,再比较 氢化物的毒性:AsH3>PH3>NH3 H2S>H2O,根据这样的变化趋势,元 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氟元素的化合物 可能是理想的元素,不易燃的致冷剂。
氟里昂的发现与元素周期表
> HCl > HBr > HI NH3 < HF NH3 > PH3
HF 2.碱性强弱: KOH
>
NaOH HNO3
3.酸性强弱: HClO4
> > >
Mg(OH)2 HBrO4 H3PO4
三、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 位置的关系
价电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或
某些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 部分电子。 (1)最高正价=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2
10
K
2
4
12 20 38 III B 21 39 IV B 22 40 V B 23 41 VI B 24
第一章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wtt
第一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重点难点】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一、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阅读课本第20页完成1和2)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开创了化学科学的新纪元。
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系统的总结已有的元素知识,而且可以结合的知识,研究的,并在此基础上未发现的和。
2、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元素的性质随着的递增而呈现。
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课本21-22页方法导引)(1)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 性 = 性①元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原子的金属性越;②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原子的金属性越。
(2) 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 性 = 性①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原子的非金属性越;②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原子的非金属性越;③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原子的非金属性越。
【活动探究】完成下表(填写化学式)结合实验探讨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课本20-21页活动探究)总结: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越来越,非金属性越来越。
最后是性质及其稳定的元素。
【课堂练习】1.在第3周期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化钠液分别反应的方程式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VIIA族的为最大B、在周期表中0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C、IA、I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最高价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3、下述事实能够说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弱的是()A 硫酸比盐酸稳定B 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C 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D 硫酸酸性比高氯酸4.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反应的是()A. O2 B. N2C. F2D. Cl25、按Si、P、S、Cl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降低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大6、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 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大7、下列叙述能肯定金属A比金属B活泼性强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A原子比B原子少B.电子层数A原子比B原子多C.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H2的量A比B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H2而B不能8、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 >H2YO4> 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②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③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 顺序减弱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9、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比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10、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
元素周期表(三个课时)
使人们开始认识到通过原子的内部了解元素周期系的 本质和所有元素之间的内部联系,推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指导人们进入人工合成元素的新时代.
五、人工合成元素和锕系元素
(略...)
六、预言周期表
世界的无穷的,人类的认识也是无穷 的,周期表会更加完善.
副族≤2e、主族1e—6e
22种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B Si As Te At
金属元素 Al Ge Sb Po 117
全部的主族元素1e—7e ≥3e ≤7e
结论3: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 金属性增强。 判断: (1)硒酸与高溴酸的酸性强弱。 (2)H2Te与HI的稳定性。 (3)LiOH与Be(OH)2的碱性。
5、元素的原子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的原子量及原 子个数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即:= A·a% + B·b% + C·c% + …
6、元素的近似原子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 及原子个数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例: 符号
3157Cl 3177Cl
质量数 35 37
同位素的原子量 34.969 36.966
均无金属元素; ③ⅡA到Ⅷ族即第2列到12列均为金
属元素; ④ⅢB族元素种类最多32种元素; ⑤Ⅷ族包括3列12种金属元素.
主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副族元素:
由长周期元素组成.
视图.
练习
知识点4 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
分区 左下方 右上方
分界线附近
元素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90种金属元素
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_衣学鹏
③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原子的非金属性越。
【活动探究】完成下表(填写化学式)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元素符号
氢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结合实验探讨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
Na
Mg
Al
单质与水或
酸反应情况
与冷水
难与反应,
与反应
与很难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寄语:成功源于不断的积累
第一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总结: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越来越,非金属性越来越。最后以性质及其稳定的元素。
【课堂练习】
1、已知磷元素位于第3周期ⅤA族,(1)画出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磷元素的最高化学价为,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2、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A、4B、5C、6D、7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自主学习】
一、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开创了化学科学的新纪元。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系统的总结已有的元素知识,而且可以结合的知识,研究的,并在此基础上未发现的和。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附教学反思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是《化学2(必修)》(鲁科版)第一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实验探究和阅读探究这两种探究方式,认识第三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道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探究,使学生整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得出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初步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间的关系,是前面知识的自然延伸,并为下节课打下基础,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化学1(必修)》中积累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再加上前两节课的学习,为本节教学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实验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和信息的分析、处理、总结能力,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做了比较好的铺垫。
但“活动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承担着知识学习和提升综合探究能力的双重任务,对高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与本节所要求的通过探究获取知识必然产生冲突,给三维目标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这个矛盾。
三、设计思想㈠教育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使学习方法的转变,构建掌握学科知识与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
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把握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2.恰当运用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指导—自学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方法导引,实验设计,实验探究,阅读探究,分析信息,归纳总结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第1课时【教材整体分析】本节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通过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使学生学习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整合ⅶ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探究金属钾的性质,使学生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即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对化学1和初中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体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教学目标】1. 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2.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教学重点】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教学难点】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教学方法】1. 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2. 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师具备】1.实验器材药品 Na、Mg、Al及MgCl2、AlCl3溶液NaOH溶液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1. 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相同点:电子层数相同。
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2. 设计实验方案3. 结论:⑴金属性: Na>Mg>Al碱性: NaOH>Mg(OH)2>Al(OH)3Na、Mg、Al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⑵氢化物稳定性: SiH4<PH3<H2S<HCl酸性强弱顺序: H4SiO4<H3PO4<H2SO4<HClO4Si、P、S、Cl四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结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14Si15P
16S
17Cl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 SiO2 P2O5 SO3 Cl2O7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化物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强弱
单质与H2反应条件 气态氢化物及稳定 性 结论 弱酸 高温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逐渐增强 加热 加热 点燃或光照 HCl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可以采用下列方 法间接判断: 3、元素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反应,一般说来, 反应物(氧化剂)比产物(氧化产物)对应的元素原 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 4、利用元素周期表来比较。同周期元素的原子 自左至右得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强.同主话元素的原 子自上至下得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弱. 5、在电解池中阳极的放电顺序,一般说来,越先 在阳极失电子的离子所对应的元素原子得电子的 能力越弱。 如何比较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呢?
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的关系
原子结构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周期数= 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化合价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8 = 负价
同位-化学性质相同
表中位置
同主族
元素性质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同周期
Al(OH)3 +3H+=Al3++3H2O、 Al(OH)3 +OH-= [Al(OH)4] – 【练习3】C
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元素 最外层 电子数 氟(F) 氯(Cl) 溴(Br) 碘(I) 7 0 -1 HF 7 +7 -1 HCl 7 +7 -1 HBr 7 +7 -1 HI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案)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学案)《必修2》第⼀章原⼦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2012考试⼤纲】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结构的关系以IA 族和ⅦA族元素为例,掌握同⼀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结构的关系了解⾦属、⾮⾦属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教学⽬标】1、以第三周期元素和IA 族、ⅦA族元素为例,使学⽣掌握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原⼦结构的理论初步解释这些递变规律;了解原⼦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运⽤元素周期表。
2、通过“钠、镁、铝原⼦失电⼦能⼒的递变”“预测⾦属钾的性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的实验能⼒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总结的能⼒;通过对“硅、磷、硫、氯原⼦得电⼦能⼒的递变”探究,培养学⽣获取信息能⼒;通过利⽤原⼦结构的理论解释这些规律,培养学⽣的分析推理能⼒。
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指导⽣产⽣活的作⽤”的学习,让学⽣领会到化学对个⼈⽣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将化学知识应⽤于⽣产⽣活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建议】建议采⽤边讲边实验⽅法,让学⽣根据⾃⼰所设计⽅案开放性的探索第⼀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习⽬标】1、以第3周期元素元素为例,使学⽣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原⼦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元素周期表;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实验能⼒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产实践等⽅⾯的作⽤。
【重点难点】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课前预习区】1、写出第3周期元素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并画出其原⼦结构⽰意图:2、第3周期元素原⼦的结构是如何递变的?3、回忆Na、Al、S、Cl2的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程式。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全部)
A. n=m+10
C. n=m+11
B. n=m+1
D. n=m+25
4.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 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D)
(A) 2
3 11 19
4
(B)
2 10 11 18 19
( C)
6 11 12 13 24
周期
( 行)
长周期
镧57La – 镥71Lu 共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26种元素
锕89Ac – 铹103Lr 共15 种元素称锕系元素
相同点: 电子层数相同 原子结构 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最外层电子1-8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2、族
IA 主族 7个
IIA 副族 7个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1~ 2 3~10 11~18
电子层数
达到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 时的最外层电 子数 子数 1
1 1 2 8 8
1 2 3
2
8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
原子半径
原子序数与原子半径折线图
0.2 0.18 0.16
原子半径(/nm)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较强的非金属性
决定
原子结构
反映 决定
反映
元素性质
反映
决定
元素在表中位置
二、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 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①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以及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困难。为此,我将在课堂中适时调整教学节奏,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增加巩固练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此外,我还会定期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我会通过引入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我还会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最后,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和结构性,以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课程标题、核心知识点、案例展示和互动环节。主要内容将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律的定义和应用以及原子序数与周期表的关系。风格上,我会采用简洁明了的字体和图表,以及色彩编码来突出重点和便于学生记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学习参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激发思考。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事先进行精心设计和演练。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出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元素,分析它们所属的周期和族。此外,我还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0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把较 不活泼的非金属离子氧化
二、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的关系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有些元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素的化合价与它们原子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 部分电子有关,这部分电子也叫价电子。
第三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 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 径呈周期性的变化。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第一电离能呈周期 性的变化。 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呈周期性的变化。
钠与水的反应:常温下与冷水发生剧烈的反应,2Na +2H2O = 2NaOH + H2↑ 镁与水的反应: 常温下不反应,与沸水可发生 作用;与酸发生剧烈的反应。 Mg + 2H2O = Mg(OH)2 + H2 ↑ Mg + 2HCl = MgCl2 + H2↑ 铝与水的反应: 与水不发生反应,与酸的反应不如镁的剧烈。 2Al + 6HCl = 2AlCl3 + 3H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H4SiO4<H3PO4<H2SO4<HClO4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PH3<H2S<HCl
结论: Na、Mg、Al、Si、P、S、Cl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四、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不断增 强,金属性不断减弱。
Al2O3与Al(OH)3的性质:
Al2O3 + 6H+ = 2Al3+ + 3H2O Al2O3 + 2OH- = 2AlO2- + H2O
鲁科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二课时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4 5 6 7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 Al Si Ge
最活 泼 的金 属 最活泼 的非金 属
F
As Sb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At 强
Te Po
Cs Fr
金属性逐渐增强
三、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
三大意义
最高正价+1→+7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碱性逐渐减弱 水化物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 形成:难→易 非金属元素气态氢 化物的形成与稳定性 稳定性:弱→强
最高正价=主族序数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形成:易→难 稳定性:强→弱
最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别位 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是哪种元 素? 最活泼金属:Cs
减弱 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 增强 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 非金属性或氧化性
由____到_____ 由____到_____ 逐渐_______ 增强
易
难
难 易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碱性
减弱 碱性逐渐______ 增强 酸性逐渐_Cl
原子半径: Na > Mg > Al >Si > P > S > Cl 原子失电子能力(元素的金属性,单质的 还原性) Na > Mg > Al 原子得电子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单质 的氧化性) Si < P < S < Cl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SiH4<PH3<H2S<HCl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碱性 NaOH>Mg(OH)2>Al(OH)3 酸性 H4SiO4<H3PO4<H2SO4<HClO4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C.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气态氢化物 比X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 的酸性Y强于X
要点一 | 元素得、失电子能力强弱判断方法
(1)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判断方法: ①比较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 难易程度。
钠、镁、铝和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失电子能力
Mg + 2H2O = Mg(OH)2 + H2Na>Mg
镁铝与酸的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失电子能力 Mg > Al
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产生白色沉淀
强酸 最强 酸
得失电子能 力递变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小结
Na
Mg
Al
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减弱
与水或酸置换出氢越来越易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渐弱
Si
PS
Cl
得电子的能力逐增强
非金属性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渐强
与氢气反应越来越易
氢
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结论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 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 渐小(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 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渐 弱,非金属性渐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碱性渐弱,酸性渐强。
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二.核素 同位素 三.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 置的关系
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 2.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3.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
含有多少元素。 4.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5.族的概念是什么? 6.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
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7.各族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极性异键种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_____同__种_非__金_属__原_子__之_间__的_共__价_键__,_是__非_极_。性键。
感谢下 载
随堂练习
2.元素周期表共 18个 纵行,分为16个 族, 其中 7 个主族, 7 个副族,由短周期 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 主族 ,用
A 表示;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是 副族,用 B 表示。其中 ⅢB 个族包 含的元素最多,有 32 种,ⅠA 主族包含的 元素最多,有 7 种。
3.推测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 4.推测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及主要性质(化合价、金 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通式、氢 化物的通式等)
具有
___相__同_质__子_数__和_不__同_中__子_数__的_同__一_元__素_的__不_同__原___;
⑵核子素互称:为同位素。 _( _和__3__一)__最定___价_外数__层目电____上的子__的中____电子__子的__人__电一__们子种__把__,原__具叫子__有__做叫__一价做__定__电主核__数子族素__目__。元。__的素__质__的__子原____子___;; (4)极性键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 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个横行;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递 增顺序排列成一列。
• 周期: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 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 一个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周期 一 二三四 五 六
七
元素个数 2 8 8 18 18 32 26
周期分类 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周期
• 族: 周期表中纵行称作族.
主族
副
0族 Ⅷ
定义 长短周期 仅族由长周
共同组成 期组成
表示 ⅠA
ⅠB Ⅱ…B…
0
Ⅷபைடு நூலகம்
个数 ⅡA7…个…
7个
1个 1个
随堂练习
1.元素周期表共 7个 横行,也就是有7个 周 期,短周期指 1、2、3 周期,长周期指 4、5、6 周期,不完全周期指 第7 周期,除第 一、七周期,每一个周期的元素都是从 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 碱金属开始,过渡到 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 卤素,最后以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 稀有气体结束。
原子序数分别为34、55的
元素
•、 • 1.元素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 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A Z
X
X元
素符号,A质量数,Z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
数;
A=N+Z(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back
• 5.解释:⑴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