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放射损伤(第六章)

合集下载

《放射性皮肤病》

《放射性皮肤病》
• 原因:射线作用导致内分泌紊乱 皮肤变态反应
精选课件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精选课件
诊断依据
1病史、也就是局部照射史 2临床症状和体征 3特殊检查:放射性核素标记到RBC,观察血
流速度等
精选课件
鉴别诊断
1 与热烧伤、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2 依据射线接触史、皮肤放射损伤特有的临 床各期的表现。
精选课件
★临床特点: 1 皮肤附属器受损-皮肤发黑、色素沉着、散在的 粟粒状突起 、皮疹间的皮肤是正常的。 2 毛发松动,极易脱落,但会在3个月末时再生 。
★Ⅰ度反应,因为受照剂量比较小,临床上没有明显 的分期。
精选课件
Ⅱ度:红斑反应 (一)
★Ⅱ度以上有比较明显的临床分期:
初期反应期 假愈期 症状明显期(基本反应期) 恢复期
★ β射线照射6-7Gy
精选课件
Ⅱ度:红斑反应 (二)
★ 临床表现
初期反应期:照后3-4d,局部搔痒、疼痛、烧灼感,轻
度水肿,界限分明的充血性红斑,淋巴结也可肿大。持续2 -4d。
假愈期:持续 3(2.6)W左右 。
基本反应期:持久的红斑,持续1W左右,界限更清楚,
红斑淡红色-深红色,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敏感或麻木)。 搔痒,肿胀,色素沉着,呈棕褐色,干性脱皮和脱毛,局 部淋巴结肿大,有触痛。持续2-3W后,各损伤逐渐恢复, 转入恢复期。
★溃疡临床特点:边缘锐利,和照射野一致,底部
深凹不平,创面污秽,黄绿色少量浓性分泌物附着, 新生的肉芽组织苍白或无新生肉芽组织,创口愈合 十分缓慢,创口周围的皮肤呈现移行表现。
★诱发:在外界刺激下诱发的,破溃前会有搔痒,
个别人有针刺样疼痛,创面很难自行愈合,有时溃 疡面上形成假性痂皮,痂下溃疡继续向深层发展, 甚至可以波及骨组织,出现蜂窝状坏死性骨髓炎 。

第六版基础护理学〔第五—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第六版基础护理学〔第五—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第六版基础护理学〔第五—第六章〕试题及答案本文介绍了基础护理学中关于约束带和保护具的知识点,以及不同损伤类型的分类和预防措施。

以下是对每个问题的小幅度改写和格式修正:1.膝部约束带的规格是宽10cm长250cm。

2.双腿被烫伤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支被架作为保护具。

3.宽绷带常用于固定手腕。

4.使用约束带要符合使用指征,使用前需取得患者的同意,约束带下垫的衬垫松紧要适度。

5.不可使用约束带的患者包括神经官能症患者。

6.为防止躁动的婴幼儿发生意外,可使用保护具。

7.分娩后产妇不需要使用保护具。

8.跌倒和坠床属于机械性损伤。

9.因输氧不当所致的肺水肿属于压力性损伤。

10.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损伤属于化学性损伤。

11.因石膏、夹板固定过紧所形成的局部压疮属于压力性损伤。

12.肩部约束带的规格是宽8cm长120cm。

13.化学性损伤的防范措施应该包括熟悉药物应用知识,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和药疗原则,进行药疗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为避免患者擅自用药,不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用药的有关知识。

14.使用保护具的注意事项应该包括保持肢体及各关节处于功能位,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

使用约束带时,其下须垫衬垫,固定松紧适宜。

应该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解除约束的时间。

不需要放松约束带。

15.放射性损伤的防范措施应该包括防止接受放射部位皮肤破损,禁忌用力擦拭、搔抓、摩擦、暴晒、紫外线照射等。

为保持接受放射部位皮肤的清洁,不应该经常使用肥皂擦拭。

应该正确掌握照射剂量和时间,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身体暴露,保持照射区域的标记。

16.使用约束带时,应重点观察神志是否清楚,体位是否舒适,衬垫是否合适,约束带是否牢固,局部皮肤颜色和温度。

17.为限制患者手腕和踝部的活动,可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

18.使用约束具时,应注意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放射性皮肤病

放射性皮肤病

编辑版ppt
3
皮肤放射性损伤 病因(了解)
致伤原因
例数 %
事故性照 60Co、X射线、加速器操作事故
41

反应堆、核燃料后处理的意外照射 28
22.6 15.5
医疗性照 皮肤病放射治疗

肿瘤病人放射治疗
33 18.2 40 22.1
职业性照 X射线、镭疗医务工作者职业性照射 24 13.3

X射线透视下取异物及骨折复位
编辑版ppt
18
Ⅲ度:水疱反应
★ β射线照射>10 Gy
★ 临床表现
初期反应期:和Ⅱ度相似,但更早,更重,持续1-2天。
假愈期:持续2周(1.2周)左右 。
基本反应期:肿胀明显,搔痒,疼痛剧烈,发红--紫红色--
水疱和大疱(小水疱--大水疱)--水疱破裂,溃疡面,表面有 渗出液,易继发感染。附近淋巴结肿大,明显触痛,全身症 状明显。皮肤附属器官损伤严重,照后2周可出现脱毛,汗腺, 皮脂腺的变性和萎缩,汗腺分泌功能障碍.
10 5.5
X射线检查食品罐头
3 1.7
注射胶体金外溢
2 1.1
编辑版ppt
4
皮肤放射损伤的分类(熟悉)
★按临床经过分类:
急性皮肤放射损伤:一次或多次大剂量电离辐射局部照射 亚急性皮肤放射损伤:大剂量分次照射局部皮肤 慢性皮肤放射损伤:长期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照射 特殊类型皮肤放射损伤:射线诱发皮肤发疹性疾病
编辑版ppt
10
★生物因素
性别、年龄和皮肤颜色:
敏感性:儿童>成人、女性>男性
皮肤结构和解剖部位:
皮脂腺、毛பைடு நூலகம்、表皮基底层细胞敏感

皮肤放射性损伤 ppt课件

皮肤放射性损伤  ppt课件
皮肤放射损伤
ppt课件
1
学习内容和重点
皮肤放射损伤概述:定义、发生场合、 类型
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和治疗方法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极期:
Ⅱ度—真性红斑(淡红色-棕色,边界清晰)
瘙痒、灼热刺痛、局部肿胀 脱毛(发)
ppt课件
18
急性. Ⅲ 度
真性红斑、肿胀、刺痛、麻木
ppt课件
19
2、 四期临床表现
极期: Ⅲ度—真性红斑(紫红色)
剧痛(伴烧灼感) 水泡(破溃糜烂)
ppt课件
20
急性 . Ⅲ度 . 水泡
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在爆心下风向的
26
Ⅳ. Diagnosis
ppt课件
27
(一) 病史
主要依据:
放射性落下灰沾染情况 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史 个人防护条件 损伤的局部表现 发展的缓急等
ppt课件
28
(二) 诊断标准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分度 初期反应期 假愈期 反应期
参考剂量
I度 红肿痒痛 2周以上
Ⅱ度 红肿痒痛 Ⅲ度 同上,严重 Ⅳ度 同上+麻木
一般无功能障碍
ppt课件
24
2、 四期临床表现
恢复期 Ⅱ- 度: 病程1~3月
水泡、糜烂 结痂 瘢痕 色素沉着、脱色(难恢复) 变薄、干燥、无弹性、易皲裂
ppt课件
25
2、 四期临床表现
恢复期 Ⅳ 度: 病程极长(数年)
溃疡愈合 瘢痕 色素沉着与脱色交错 对刺激很敏感 干燥、萎缩、角化、皲裂

放射性皮肤反应护理常规(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

放射性皮肤反应护理常规(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

放射性皮肤反应护理常规(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放射性皮肤反应是由于放射线(主要是β和γ射线及 X 线)照射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

表现为可逆性的毛发脱落、皮炎、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的毁灭和永久性的毛发缺失,以致放射性坏死,继之形成溃疡。

【护理评估】要点评估皮肤组织受损程度。

【常见护理问题】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医源性损伤(放射治疗)有关。

【护理措施】1、皮肤护理(1)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着宽大、柔软的棉质内衣,颈部照射者要求穿柔软、低领开衫。

(2)避免阳光暴晒、冷热等物理刺激。

(3)避免使用胶布及酒精、碘酒、酸、碱等化学刺激,在医护指导下使用皮肤保护剂。

(4)指导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抓挠、摩擦等机械刺激。

(5)保持照射野标记清晰,如标记线模糊及时找医师补画,切忌私自添加或涂改。

2、照射野皮肤分级护理Ⅰ级: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

Ⅱ级:皮肤出现干性脱皮,严禁撕脱,局部继续使用皮肤保护剂,可增加用药次数。

Ⅲ级:保持局部清洁、暴露,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表皮生长因子或银离子敷料等。

Ⅳ级:去除坏死组织,按时换药,控制感染,必要时植皮。

附: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 级:无变化。

Ⅰ级:滤泡样暗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

Ⅱ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

Ⅲ级:皮肤皱褶以外部分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

Ⅳ级:溃疡、出血、坏死。

3、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

(2)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3)放疗结束后三个月内,继续保护照射野皮肤。

如何管理放射性皮肤损伤

如何管理放射性皮肤损伤

如何管理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科是现目前我国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并且是不可替代的一个部分,在诸多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当中都需要放射科的介入。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于我国医疗领域事业的大力的投入,使得我国的医疗技术以及医疗科研能力都大幅度的提升,基于国际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过去很多被称为疑难杂症的疾病逐渐被治愈。

而放射治疗就是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一个产物,很多疾病都需要放射治疗才能起到效果,但是放射对于人体是存在一定的影响的,而有些影响对于人体的组织细胞会造成损伤,例如放射性皮肤损伤,而本文就将对如何管理放射性皮肤损伤进行基本的讲解。

1.什么是放射性皮肤损伤由于放射治疗是基于放射设备中的人工射线对患者进行治疗,而放射射线产生的辐射主要是电离辐射,放射射线有很多种类,包括X射线、γ射线、α射线、β射线以及中子,最终α射线和β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并且对于人体组织细胞的伤害相对较小,α射线和β射线能够通过简单的防护就能起到屏蔽作用,而X射线、γ射线以及中子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强,并且对于人体组织细胞的伤害也相对较大,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放射风险。

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是由于放射性射线在接触人体后,对接触部位的人体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其中对于癌症以及部分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最容易出现相关疾病。

由于癌症和部分肿瘤疾病最有效并且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进行放射治疗,因此部分癌症和肿瘤病人需要频繁的接受放射治疗,而频繁的接触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放射性射线与人体接触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病的几率。

放射性射线对于癌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杀灭和抑制的作用,同样的,对于正常的人体组织细胞也存在杀灭或者损伤的可能性,并且很多癌症病人需要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还要接受化疗,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发病的可能性。

如何管理放射性皮肤损伤2.1放射治疗前在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之前应当尽可能的提醒患者注意保护皮肤,同时要注意补水,避免治疗前皮肤出现干燥和脱皮的现象,如果在治疗之前皮肤出现破损或其他的不良情况,将会加大放射治疗对于皮肤的损伤程度,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6第六章光子照射剂量学

6第六章光子照射剂量学



楔形野:放射线穿过楔形板照射到人体上的照 射野称为楔形野(wedge field); 楔形野内50%的等剂量线的切线与射野中心轴 垂线间的夹角称为楔形角; 楔形板本身的几何角度称为楔形板角; 射线束中心轴上一定深度处有、无楔形板的吸 收剂量之比称为楔形因子。 楔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等于相同照射野内无楔 形板的百分深度剂量与其相应的楔形因子的乘 积。

11.反向散射因子(BSF) 定义为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的组织空气比。 实际上是TAR的一个特例。



BSF=Dm/ Dm空气
12.散射空气比(SAR) 定义为体模内某一点的散射剂量与该点空气中吸收 剂量之比。与组织空气比的性质类似,散射空气比 与源皮距无关,只受射线能量、组织深度和射野大 小影响。因为体模内某一点的散射剂量等于该点的 总吸收剂量与原射线剂量之差,因此某射野在深度 d处散射空气比在数值上等于该野在同一深度处的 组织空气比减去零射野的组织空气比。


14.组织模体比(tissue phantom ratio, TPR) 在水模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 量,与距放射源相同距离的同一位臵校正深 度处吸收剂量的比值。



15.等剂量曲线: 射野内相同剂量的各点连成一线称等剂量曲 线; 射线束在一定组织深部中心轴处的剂量最高, 远离中心轴则逐渐减弱,这对布野极为重要, 射线能量越高,等剂量曲线越趋平坦,对治 疗有利.



5.源皮距(SSD) 表示射线源到模体表面照射野中心的距离。 6.源瘤距(STD) 表示射线源沿射野中心轴到肿瘤内所考虑的距离。 7.源轴距(SAD) 表示射线源到机架旋转轴或机器等中心的距离 8.半影 是指照射野边缘剂量随离开中心轴距离的增加而发生 急剧变化的区域,一般用垂直于中心轴的射野平面与 中心轴交点剂量的20%-80%距离表示。半影主要有 几何半影、穿射半影和散射半影组成。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进展PPT课件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进展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15
症状体征——急性放射性皮炎
❖ 往往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很 大也可以发病。潜伏期因放射线的剂量和个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长短不 定,约8~20d。可分成三度:
❖ 第一度:初为鲜红,以后呈暗红色斑,或有轻度水肿。自觉灼热与瘙 痒。3~6周后出现脱屑及色素沉着。
完整编辑ppt
16
完整编辑ppt
17
症状体征——急性放射性皮炎
❖ 第二度:显著急性炎症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有光泽,有 水疱形成,疱破后成糜烂面。自觉灼热或疼痛。经1~3月 痊愈,留有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 缩等。
完整编辑ppt
18
完整编辑ppt
19
症状体征——急性放射性皮炎
完整编辑ppt
9
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病机理
❖ 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均可使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它们对生物组织 损伤的基本病变是一致的,即细胞核的DNA吸收了辐射能,导致可逆或 不可逆的DNA合成和细胞分化两方面的影响,由此引起细胞基因信息的 变更。
完整编辑ppt
10
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病机理
❖ 由于这些基本病变而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表现为可逆性的毛发 脱落、皮炎、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的毁灭和永 久性的毛发缺失,以致放射性坏死,继之形成溃疡。小剂量辐射对皮肤 的影响是隐匿和蓄积的。损害发生的迟早及轻重与放射性的性质、剂量 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完整编辑ppt
11
放射性皮炎的危害
❖ 放射性皮炎是恶性肿瘤的外照射治疗中几乎不可避免的并 发症,一旦发生可造成患者皮肤抗感染和抗摩擦能力明显 下降,易发生感染和擦伤。既影响放疗的持续性与效果, 又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皮 炎的恶性发展,以确保患者外照射放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皮肤放射损伤的护理

皮肤放射损伤的护理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 给予恰 当 的护 理 , 有利 于患者 机体 的
恢复。现将我科 4 8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 的护理 总如下 :
1 临床资料
肥皂 , 因为肥皂 属于 碱性 , 可降低 皮肤抵抗 力 , 避免用力 搓擦
和抓挠皮肤 , 以免加重局部 皮肤 损伤 , 继发感染 。
2 13 水 肿渗 出病人 的护理 : .. 当患者皮 肤出现水 肿渗 出时 ,
低 体温是手术 常见 的并发症 , 低体 温状 态严重 影响 病人 的呼吸、 血液循环等系统的生理功能 , 可导致心 律失 常 、凝血
减少 暴露面积 ; 用温热水 冲洗 体腔 、 面 , 刨 减少寒 冷刺激 ; 采用 常温输液 法 , 体和血制品加 温至 3 ~ 83 将液 5 3"再输入 ; 麻 ( 吸入
或发 现衣 物上有皮 肤碎 屑时 , 护士应 将患 者 的照射野 内皮 肤 暴露 , 气并保 持干燥 , 用凡 士林 软膏 或湿敷 , 透 禁 以防止皮肤 损伤进一步加 重 , 但应 注意保暖 , 因为 接受放疗 的患者抵抗 力 比较低 , 容易感 冒。指导 患者 尽量 减少对 放射野 内皮肤 使 用
我科 自20 年 1 月 1日 一 06 4月 1日 05 2 20 年 通过放疗治
愈4 8例患 者。所 有患 者均采 用 电子加速 器进行 照射 , 照射剂 量为 2 y ( ・ ) G / 次 d 。头颈部 肿 瘤 患者 2 3例 , 颈癌 患 者 1 宫 7 例 , 癌患者 8 。均 出现不同程 度的皮肤放 射性损 伤 , 乳腺 例 出 现搔痒 、 屑 4 脱 1例 , 出现水肿渗 出 7例 。
醉时在气 管导管和 呼吸 回路 间安置 湿热交换 过滤 器 , 吸入 对 气 体进行加温 和湿化 。

放射性皮肤反应护理ppt课件

放射性皮肤反应护理ppt课件

二、皮肤反应 1.急性放射性皮炎
• 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 者即使剂量不很大也可以发病。潜伏期因放射线 的剂量和各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长短不定,8~20 天。可分成三度:
Ⅰ度皮肤反应(干性脱皮)
Ⅰ度 初为鲜红,以后呈暗红色斑,或有轻度水肿。 自觉灼热与瘙痒。3~6周后出现脱屑及色素沉着。
严者。可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表现为可逆
性的毛发脱落、皮炎、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肤萎
缩,皮脂腺、汗腺的毁灭和永久性的毛发缺失,以ຫໍສະໝຸດ 致放射性坏死,继之形成溃疡。
病因
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均可使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它们 对生物组织损伤的基本病变是一致的,即细胞核的DNA吸收 了辐射能,导致可逆或不可逆的DNA合成和细胞分化两方面 的影响,由此引起细胞基因信息的变更。由于这些基本病变 而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小剂量辐射对皮肤的影响是 隐匿和蓄积的。损害发生的迟早及轻重与放射性的性质、剂 量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Ⅱ、Ⅲ度可伴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精神萎靡、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等,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慢性放射性皮炎
• 多为长期、反复小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或由急 性放射性皮炎转变而来。潜伏期自数月至数十年。 炎症表现不显著。由于放射线破坏皮脂腺、汗腺、 毛囊以及甲床生发层细胞而致皮肤干燥、粗糙、 皲裂,毛发脱落,甲色暗晦,出现纵嵴、色素沉 着及增厚,甚至脱落。甲皱微循环改变,可见管 襻异常及毛细血管血液粘滞。
• 6. 湿性皮肤反应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 水泡形成时,应涂硼酸软膏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待水泡吸收后去掉纱布,自然晾干。严重时要 暂停治疗。
• 7 .如局部发生感染,应停止放疗,给予抗感 染治疗。

16_放射性皮肤病

16_放射性皮肤病

★生物因素
性别、年龄和皮肤颜色: 敏感性:儿童>成人、女性>男性
皮肤结构和解剖部位: 皮脂腺、毛囊、表皮基底层细胞敏感 受压迫摩擦和潮湿部位>其它部位
机体生理、病理状态: 敏感性:妊娠或经期>平时 疾病>健康
2020/8/9
★理化因素
引起皮肤充血或者血液循环不良的会使局部 皮肤对射线的抵抗力下降
慢性放射性皮炎:最常见 硬结性水肿 晚期放射性溃疡 放射性皮肤癌:最严重
2020/8/9
慢性放射性皮炎(Ⅰ、Ⅱ度)
★好发于X-ray荧光屏下工作人员的局部皮肤和指 甲,尤其是手背部皮肤;
假愈期:非常短,往往只有数小时,或者没有。
2020/8/9
IV度:溃疡、坏死反应 (二)
基本反应期:紫蓝色红斑,伴有色素沉着,水疱和大疱,
局部组织坏死,形成大小不一的溃疡,甚至深达骨骼,疼痛 难忍,淋巴结显著肿大,明显压痛,全身症状严重,WBC显 著减少,易并发浓毒血症和败血症。整个皮肤层及附属器官 遭到严重损伤。照射使局部小血管闭塞,导致局部组织丧失 血供引起缺血性坏死,严重的可以引起机体死亡。一般会持 续3-6个月。
Ⅰ度:脱毛反应
★β射线照射4-5Gy 脱毛或毛囊角化性丘疹
★临床特点: 1 皮肤附属器受损-皮肤发黑、色素沉着、散在的 粟粒状突起 、皮疹间的皮肤是正常的。 2 毛发松动,极易脱落,但会在3个月末时再生 。
★Ⅰ度反应,因为受照剂量比较小,临床上没有明显 的分期。
2020/8/9
Ⅱ度:红斑反应 (一)
,红斑淡红色-深红色,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敏感或麻木 )。搔痒,肿胀,色素沉着,呈棕褐色,干性脱皮和脱毛 ,局部淋巴结肿大,有触痛。持续2-3W后,各损伤逐渐 恢复,转入恢复期。

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科普可修改全文

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科普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知识科普近几年,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和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病人主要采取手术配合放疗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借助放射线的应用,将残余癌细胞杀死,避免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实现局部控制和根治目标。

然而,放疗会产生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放射性皮肤损伤。

乳腺癌放疗中,发生皮肤脱皮、溃疡和红斑等患者占据87%。

由此看来,乳腺癌病人做好术后放疗皮肤护理至关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详细介绍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知识。

一、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定义与类型(一)放射性皮肤损伤定义放疗时,乳腺癌患者必须接受电离辐射照射,这会导致急性放射性皮肤粘膜损伤,与此同时,薄而细的皮肤不容易暴露且不透气、出汗多,局部很难快速供应血液并回流到淋巴,造成乳腺癌术后经放射线照射后具有较高皮肤损伤概率,严重时会影响实行整体治疗方案。

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皮肤导致的疾病被称作放射性皮肤损伤或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皮肤烧伤。

人体中最早认识辐射效应的器官就是皮肤,皮肤放射性损伤具有潜伏期,潜伏期长短受到皮肤局部接受剂量和辐射质量的决定性影响,越大辐射剂量导致具有越短潜伏期。

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损伤上皮生发层细胞、真皮与皮下组织血管丛。

有学者认为,闭塞细微血管、纤维化广泛组织与损伤直接细胞是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病机理,其中对组织后续病理过程产生影响的第一要素是有内膜炎出现在小血管、较大血管内和闭塞坏死的血管。

(二)放射性皮肤损伤类型以不同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为依据,将其划分为4度:Ⅰ度指毛囊性丘疹和脱毛:单次不同辐射剂量可导致暂时性脱毛或永久性脱毛;Ⅱ度指红斑反应,又被称为干性脱皮;一般出现在单次照射5-10Gy或分次照射30Gy时;Ⅲ度指水泡,又名湿性皮炎;一般出现在单次照射剂量10-20Gy或累计照射20-40Gy时;Ⅳ度指坏死性溃疡,一般出现在单次照射剂量大于20GY或累计照射总量在40-120Gy 时。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与治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与治

200~300 cGy 整个卵巢
4500 cGy 500 cGy
10cm 整个或部分晶体
5
放射性皮损伤的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
皮肤状况 照射部位 营养因素 年龄 吸烟 基础疾病 一般情况 种族 放射线的能量 放疗剂量 分割方式
1、机体潮湿的部位及皮肤皱褶 的部位(头颈部、腋窝、腹股沟) 2、表面涂抹有香味的油脂或含 有金属元素的物质如汞或银等常 加重皮肤的反应
22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指征 1、局部皮肤病损疑有恶性变时; 2、皮肤有严重角化、增生、萎缩、皲裂、疣状突起或破溃者; 3、皮肤疤痕畸形有碍肢体功能者; 4、经久不愈的溃疡,其面积较大较深,周围组织纤维化,血 供较差者。
可试用高压氧治疗。
23
案例分享: 属于放射性皮肤反应哪级(RTOG分级标准)
21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处理原则:
局部保守治疗 Ⅰ度:勿需特殊治疗,可用润肤霜、膏保护皮肤。 Ⅱ度:使用含有脲素类药物的霜或膏软化角化组织或使用刺激性小的霜保护皮肤。 Ⅲ度:早期或伴有小面积溃疡,短期内局部可使用维斯克溶液或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表皮生长因子(EGF)、Zn的抗生素类霜、膏,并配合用甲2-巨球蛋白制 剂,能促使创面加速食愈合。如创面出现时好时坏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4
皮肤放射治疗耐受量:
器官
口腔黏膜
肝脏 肾脏 睾丸
卵巢 脊髓 晶体
损伤
溃疡、黏膜炎症
TD5/5 (1%--照射面积(cm2)或
5%)
长度
5500 cGy
100 cm
急、慢性肝炎 挛缩 永久不育
永久不育 梗死、坏死 白内障
2500 cGy 6000 cGy 100 cGy

局部解剖学知识在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教学中的应用

局部解剖学知识在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教学中的应用

局部解剖学知识在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管理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

局部解剖学知识在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的解剖学基础1. 皮肤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表皮是皮肤的外层,主要由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和基底层组成。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由网状层和乳头状层组成。

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

2. 血管和淋巴结皮肤是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网络的存在,这些血管和淋巴管网络为皮肤提供充足的供血和排泄废物的通道。

3. 神经和感觉皮肤是人体感觉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对刺激的感知和传导。

神经末梢分布在皮肤各个部位。

以上解剖学知识为理论知识,了解了这些解剖学知识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放射线通过照射作用于皮肤时,能够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引起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

1. DNA直接破坏放射线能够直接破坏皮肤细胞的DNA分子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2. ROS生成放射线通过与水分子反应,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物质(ROS),进而损伤细胞膜、DNA、蛋白质等。

3. 血管损伤放射线照射后,能够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水肿和出血。

4. 光合作用抑制放射线能够影响皮肤细胞内的光合作用,导致细胞代谢障碍和衰老。

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两个阶段。

1. 早期反应早期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局部疼痛等。

皮肤表现为轻度红斑和水肿,患者会感到局部热痛和灼热感。

2. 晚期反应晚期反应表现为干燥脱屑、疼痛、瘙痒等。

皮肤表现为红斑融合、严重的水肿和渗出,皮肤变得干燥、脱屑,甚至出现疼痛和瘙痒等不适症状。

通过了解了急性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的教学和临床实践。

放射反应损伤的规范化处理[可修改版ppt]

放射反应损伤的规范化处理[可修改版ppt]
放射反应损伤的规范化处 理
皮肤反应与损伤
急性损伤
I度(干性皮炎):20Gy时可有红斑、充血、潮红,伴烧灼和刺痒感,30Gy后逐渐 变成暗红,有表皮脱屑; II度(湿性皮炎):40Gy后可见充血、水肿、水泡形成、糜烂,有渗出液; III度(放射性溃疡):75Gy后可发生边界清楚、底部光滑的火山口型溃疡,表面 可有灰白 色坏死组织覆盖,伴剧痛
慢性损伤
治疗后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表皮萎缩变薄,浅表毛细血管扩张,有色素沉着、 脱屑、皮肤搔痒,易受损溃破;易发生蜂窝组织炎,表现为高热、局部红肿热痛 等,抗炎治疗有效,易复发;晚期放射性溃疡:照射区皮肤保护不利或损伤未愈 发展而成,可破坏深部组织,甚至累及骨组织,出现坏死性骨髓炎。
【DIRECTORY】
【DIRECTORY】
【DIRECTORY】
口咽粘膜反应
一般在放疗2~3周时最严重,多数可自行缓解; 表现:充血-白斑-融合成片-浅表溃疡,可有伪膜; 症状:口咽部不适或疼痛、吞咽疼痛和声音嘶哑等。
急性粘膜损伤的分级:
0级:无变化; 1级:充血,可有轻度疼痛,无需止痛药; 2级:片状粘膜炎或有炎性分泌物,有中度疼痛,需止痛药; 3级:融合的纤维性粘膜炎,可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溃疡、出血、坏死。
【DIRECTORY】
呼吸系统损伤
气管及支气管:程度不等的刺激性干咳;轻者口服止咳药物,重者同时给予抗炎 药物静滴;反应严重者可暂停放疗。 放射性喉水肿: 表现:咳嗽、声嘶、咽痛、呼吸困难等; 处理:止咳镇痛药物、抗生素及激素、金因肽或贝复济、地米10mg+庆大24万单位 + NS250ml雾化吸入;严重者停放疗,必要时气管切开; 预防性气管切开:不作常规,对于声门下区癌、呼吸困难、双侧声带麻痹或较大 肿瘤者应考虑; 软骨受侵、合并感染时可加重;治疗后6个月仍水肿者,应考虑肿瘤残留或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后18天,
局部坏死脱落, 形成溃疡。
慢性型
急性型II度、III度 迁延转化而来; 皮肤受照射年累积 剂量当量 >15 Sv, 受照数月或数年后出现
慢性型皮肤放射损伤的分度

I 度
皮肤干燥皲裂屑;汗毛脱落;指甲增厚 纵嵴或劈裂等
皮肤萎缩、变薄,色素沉着与减退交替 呈大理石样, 角化过度, 疣状突起,
急性. III 度. 治疗
右大腿外侧溃疡(受照 30~50 Gy), 切除损伤区,皮瓣旋转移植修复
慢性. III 度. 治疗
溃疡出现于双 侧乳癌切除术 加放疗以后, 胸骨、肋骨坏 死, 心包外露。 治疗:清除坏 死组织和死骨, 大网膜加中厚 皮片移植。
慢性. III 度. 治疗
溃疡出现于右乳癌清扫术加放疗以后 治疗从腹腔游离出大网膜,将大网膜填充 于缺损区, 再在大网膜上移植中厚皮片。
0.1 MeV 在组织中的半减弱层为 0.08mm(表皮厚度) 表皮损伤 0.6 MeV 在组织中的半减弱层为 0.8mm 真皮(厚度 1mm)损伤
约90%的能量被皮肤吸收, 对皮肤的损伤作用 最强 称为 皮肤β射线损伤。
二、发生条件
(一)
战时
核爆炸放射性落下灰沾染,是β射线皮肤损伤

手术治疗
适应症:
1、各部位III 度损伤急慢性期、坏死、 溃疡直径超过3cm者 2、功能部位的Ⅱ度损伤急慢性期 3、大面积Ⅱ度损伤的急性期伴有全身放 射病内脏损伤或全身中毒反应明显时 4、创面经久不愈,具有恶变趋势者。
手术时机:
β烧伤.急性.III 度.治疗
伤后40天,清创时刮除至有活跃渗血层, 以刃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15天痊愈。
个人防护条件
(二) 诊断标准
(三) 鉴别诊断
见临床表现
根据射线接触史、皮肤放射损伤 特有的临床各期表现,可与热烧伤、 接触性皮炎、褥疮等鉴别
七、治疗
救治原则
尽快脱离放射源,消除放射性沾染
保护损伤部位,防止外伤和理化刺激 消除炎症,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 对经久不愈的溃疡,可手术治疗 如合并急性放射病,进行全身治疗
慢性 . III 度
X线放疗后17年,前胸局部肉瘤变
慢性 . III 度
X 线损伤后 25年, 皮肤 过度角化, 坚硬疣状突 起,右食指 癌变。
五、皮肤β射线损伤的特点
(一) 病变多发生在裸露部位 (二) 损伤较表浅
伤及表皮, 真皮 浅层,毛囊、皮脂腺等
六、诊断
(一)
病史
放射性落下灰沾染情况 核事故、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史
的主要因素。也可由大剂量早期核辐射(γ射线、 中子流) 照射局部引起。
(二)
平时
核事故、放射性核素应用及医源性照射事故等
三、影响皮肤放射损伤的因素
射线类型 剂量率与照射间隔 皮肤的敏感性
理化刺激
防护情况
剂量率与照射间隔
剂量率越大,照射间隔越短, 生物效应越大。
如 90Sr β射线,20 Gy 一次照 射,皮肤放射损伤明显;而20 Gy 分 20天照射, 每天1 Gy, 皮肤连红斑也 不发生。
治疗措施
早期:止痒、止痛、滋润皮肤
如:清凉油、0.1%醋酸去炎松软
膏、5%苯海拉明霜;炉甘石洗剂、冰片
淀粉;复方甘油、冰蚌油等
水泡处理
保持清洁,防止破溃感染;
张力大时,无菌穿刺排液,加 压保扎;水泡破溃或周围有炎症 时,剪除疱皮,抗菌素及维生素 B12溶液湿敷。
保守支持治疗
急性 III度:镇静、止痛、抗感 染为主。可用抗生素溶液与溃疡 油交替换药。 慢性 III 度:可选用 - 巨球蛋 白肌注,局部用溃疡油、生肌膏 等药物,促进溃疡愈合。
恢复期
红斑,斑疹, 发脱落,局部 消退,角化 肿胀,瘙痒,灼 脱屑色素 疼,2~3周, 沉着, 2~4周

天后暂时消失
2周
上述症状→水 疱,剧痛
水疱吸收,糜 烂后结痂,脱屑
色素沉着,再生 皮肤菲薄,萎缩 干燥,易皲裂 病程长,溃疡 不易愈合,癍 痕,功能障碍 可转入慢性
严重烧灼感 Ⅲ ⊙疼痛,灼热
麻木,瘙痒 水肿明显 ﹤1周 上述症状→溃疡 坏死,剧痛,全身 症状
皮肤放射损伤
放射医学教研室
学习内容:
★皮肤放射损伤的定义
●影响因素皮肤放射损伤的因素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一、定义
身体局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 电离辐射 或 长时间受到超过当量 剂量限值的照射后,引起的受照 局部皮肤的放射性损伤。
Radiation injury of Skin
β射线
落下灰中β射线的两个能量峰:
急性 . II 度 . 水泡
日本原子弹爆炸后无防原知识的士兵, 手因裸露更严重
急性. III 度
左上臂. β射线. 一次剂量 20 Gy
初期红斑、肿胀、
伤后29天,溃疡,
刺痛、麻木感
剧痛(16天时开始)
急性. III度. 初期
β射线
一次剂量 32 Gy,
伤后 6 天,
局部红肿、灼痛
明显
急性. III 度. 反应期
皮肤的敏感性
●面 > 颈 > 腋窝 > 四肢曲侧 > 腹部 ●童 > 叟;白 > 黄 > 黑色皮肤; ●女 > 男, 妊娠、月经期明显; ●皮肤有炎症或甲亢、糖尿病、结核等 病时敏感。
理化刺激
酸、碱、光、热等刺激引起充血 时,皮肤对辐射敏感。 寒冷、冻伤、受压迫等引起循环不 良时
四`、临床表现
两型、三度、四期
急性型
损 伤 分 度
参考剂量 反应期症状 伤及皮层
I 度 > 5Gy 红斑、脱毛 表皮 II 度 >10Gy 水泡 真皮 III 度 >15Gy 溃疡、坏死 真皮下
各度β射线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
分度 初期反应期 假愈期 极期 Ⅰ 照后3h~24h出 2~3周 红斑,斑疹,毛
现皮肤瘙痒,烧 灼感,疼痛,红斑 轻度水肿,1~7
II 度 III 度
皮肤菲薄、反复破溃,溃疡经久不愈,
可波及深部肌肉、骨骼和深部脏器; 伴有剧痛 以上各度均有癌变之可能
慢性 . II 度
后颈受照射六年后,
皮肤萎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素 沉着与减退相间, 呈大理石样改变
慢性 . III 度
放疗三个月后 溃疡深达骶骨
宫颈癌手术及放疗 后20年,两臀皮肤 萎缩、变薄、溃疡
THE END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