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之二高适、岑参及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群体(岑参、王之涣、李颀部分)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岑参

(715—770)出生世家,“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感旧赋》)

热衷功名,积极入世。以苦学而登进士第,天宝八载弃官从戎,曾入高仙芝、封常清幕府作判官,两次深入西北边陲。

其诗“好奇”(景奇、语奇、意奇),瑰奇壮丽。

擅长七言歌行、七绝。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奇而壮)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前两句:描绘白日风之“色”,黄沙漫天之绝域奇观。(暗写)

后两句:写夜晚风之“声”(明写),以风之狂暴衬托环境之险恶。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过渡)

匈奴入侵、边疆告急,预示激战在即;写出匈奴气势、唐军的戒备深远。

为下文主角——唐军将士出场蓄势铺垫。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半夜行军场面,军容严整)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细节,意奇语奇)

典型细节突出奇寒,以少胜多;渲染环境的艰苦、临战的紧张气氛;

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激昂乐观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由以上己方将士冒着严寒连夜开赴前线途中的情事,及乐观豪情,至此水到渠成得出己方必胜的结论。

艺术特色

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衬托唐军不畏艰险的精神

意奇语奇,豪气动人:源于边境生活真实体验,因而“奇而入理”,真切动人。

音律美: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韵位密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奇而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先传风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名句)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渡入室内)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互文)

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具体真切

描绘种种南人看来反常之事,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新鲜有趣——“好奇”

以“冷”写“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妙手回春”——以春景喻冬景,

温暖愉悦,浪漫壮丽奇观

比较

岑参《登凉州尹台寺》: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实景)

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以花喻雪,以冬喻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雪喻花,以冬喻春)

修辞重叠:花团锦簇,压枝欲低,充满浪漫美丽的春之气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反衬)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以愁见欢)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奇观映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平淡深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含蓄隽永)

“有声画”

二句或四句一转韵,转韵配合场景之更新

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

七绝代表作:《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夸张)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名句)

选择、提炼典型生活细节,见出浓厚的军旅、边塞生活气息

平淡真挚,于淡泊中见至味

“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

(刘熙载《艺概·诗概》)

“高、岑”比较

同:均擅长边塞诗、七言歌行,风格豪迈雄壮

异:殷璠《河岳英灵集》: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岑参“语奇体隽,意亦造奇。”

高偏于悲壮,岑偏于奇丽;

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

高诗浑厚质实,岑诗瑰奇俊峭;

高富于现实关怀,岑长于浪漫想象。

(侧重边塞诗而言)

王之涣

(688——742),字季凌,少有侠气,常击剑悲歌。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始任冀州衡水主簿,被人诬陷,拂衣去官,优游山水十五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晚年出任河北文安县尉。

开元中,与高适、王昌龄唱和、齐名;存诗仅6首。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背景:开阔)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双关,委婉)

画面主体:漠北孤城。“孤城”有特定涵义,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前两句铺垫。

怨杨柳:《折杨柳》曲调,折柳

赠别习俗。联想,深化。

悲中有壮,悲凉慷慨,无萧飒之气——盛唐之音

《登鹳雀楼》(千古名作)自学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沈德潜《唐诗别裁》:“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文镜秘府论》:“景入理势”。

自学:参见赏析文章。

李颀

开元二十三年登进士第,然官止一任县尉,未满秩而去官,归隐东川。

诗风秀丽而气格雄浑,以边塞诗著称,长于律诗和七言歌行,代表作为《古从军行》。

另有《听董大弹胡笳声》记述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为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名作。

代表作:《古从军行》

解题:以乐府古题写时事,为避讳加个“古”字。讽刺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日景)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夜景)

从军生活的紧张,借动作、声音写出轻启边战事后,将士惶惑不安、愁苦幽怨之心理。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环境凄苦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烘托)

写边陲环境的荒凉;以胡人感受反衬汉军之凄苦,表现战争的残酷。

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

两个“胡”字,“夜夜”、“双双”有意复用叠字,烘云托月。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压倒前八句)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