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之二高适、岑参及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群体(岑参、王之涣、李颀部分)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7高适 岑参ppt课件

7高适 岑参ppt课件
6
❖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诗风相近,都以“风骨” 著称,他们都曾厕身戎幕,擅长以古诗尤其 是七古的形式来写边塞题材,而且诗中充溢 着感激不平之气。不过,这两位诗人同中又 有异,在诗坛上各自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7
❖ 高适(704—765)字达夫,渤海蓨tiao县(今河北景县) 人。
❖ 高适一生的经历比较丰富。他早年生活困顿,二十岁时 西游长安,开元十九至二十年间曾北上蓟门。以后约有十年 滞留宋州,过了多年“混迹渔樵”的落拓浪游生活。
13
❖ 诗人的性格和经历反映在创作上,使他的诗歌具有 沉雄深厚的特色。他对自己的抱负和才具充满自信: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和崔二少府登楚 丘城作》),对历史上的英雄勋绩也不胜向往: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 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画 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 穷。”(《塞下曲》)因其如此,现实中的不遇使 诗人格外愤激不平。
拜迎长官心欲碎, 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 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 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 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 转忆陶潜归去来 。
12
❖ 全诗直抒胸臆,滔滔说来,节奏鲜明而毫不 局促。形式上四句一转韵,每节前两句散行, 后两句以偶句出之,而对偶处总是最斩截最 激昂的内心独白。尤其“拜迎”、“鞭挞” 两句,既表现了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 性格,也表现了他不忍诛求百姓的内心冲突, 显得真切感人。
5
❖ 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号少室山人,别号 石羊生,兰溪县城北隅人。是明朝著名学者、诗人和文 艺批评家,他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 面都有突出成就。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论贵贱。

大唐边塞诗人的疯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大唐边塞诗人的疯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大唐边塞诗人的疯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文丨《那些年》小小那在人们心目中,“诗”和“远方”,总是个浪漫的组合。

但对于大唐那群边塞诗人而言,这两个词却承载了太多生命之重。

在那遥远的塞外,有壮美的风光,也有残酷的沙场,有建功立业的梦想,也有报国无门的怅惘……他们把这一切写进诗歌,刻进历史,同时也奏响了大唐的最强音。

在这群边塞诗人当中,有四位最负盛名。

他们就是被誉为“四大边塞诗人”的高适、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

今天,《那些年》就带你走进四位热血男儿的诗和远方……高适:年近半百的疯狂高适的前半生,是落魄潦倒的。

他年少丧父,流落江湖,一度靠乞讨度日。

二十岁时到长安参加科举,原本志在必得,结果名落孙山。

后来契丹进犯大唐,高适兴冲冲地奔赴边塞,满怀豪情地写下“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意思是想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

然而希望很快落空,因为上司根本没把他看在眼里。

在边塞游走两年后,高适回到中原,四处游历,这期间,他又参加了几次科举,但每次都落榜。

直到四十多岁,高适得到了宋州刺史张九皋的赏识,在他的推荐下,高适做了个地方芝麻官。

但高适并不开心,官小、事多、还要对上级曲意逢迎,于是三年后他便任性辞职。

年近五十,高适又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弃笔从戎。

他加入了时任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的幕府,投身军旅。

从此,一手持剑,拒敌于千里之外,一手握笔,作诗于塞下军前。

他在《送李侍御赴安西》中写道:“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在《塞下曲》中又写道:“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他的命运很快发生了转折。

安史之乱爆发后,上司哥舒翰战败被俘,潼关失守,唐玄宗出逃四川。

关键时刻,高适冒死抄小路追上唐玄宗,向他解释潼关失守的原因和经过,由此得到皇帝器重。

后来他又主持平定数场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最后被封为渤海县侯。

《旧唐书》中评价道:“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内容与成就。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内容与成就。

高适和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作以描写边塞风情和壮丽景色为主题,具有深厚的时代色彩和浓厚的历史气息。

他们的诗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高适的生平和诗歌风格高适(约公元704年—约公元765年),字长贵,唐代著名诗人,先祖是匈奴人,后裔和儿郎迁至唐朝而居。

他曾任过安西都护府功曹员外郎,后来又历任秦州刺史、河中郡太守等职,晚年在家乡故居隐居,以写诗和著书为乐。

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写边塞风光的能力尤其突出。

他的代表作《长恨歌》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恨情仇,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高适的边塞诗高适的边塞诗以描写边疆风光和边疆生活为主题,表现了边塞人民的坚韧和勇敢。

他的《过华清宫绝句》写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两句简洁而意蕴丰富,通过描写流水落花,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这种感慨抒发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都是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三、岑参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岑参(约公元715年—约公元770年),字文子,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宣武军副都护。

他的诗歌风格婉约清丽,善于描述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

他擅长边塞诗,尤以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著称。

此诗描绘了壮美的雪景和边塞风情,情感真挚而深沉。

四、岑参的边塞诗岑参的边塞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辽阔的边塞景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边疆生活的理解。

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平沙日未没,黯黯见北辰”一句描绘了边塞荒凉和北方的边远景象,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叹。

五、高适、岑参边塞诗的成就高适和岑参以其杰出的诗歌成就,成为了我国古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将唐代边塞风貌和壮丽景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他们的边塞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地域特色,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成就在唐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课外古诗词积累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语文六年级下册PPT课件部编版

课外古诗词积累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语文六年级下册PPT课件部编版

月明羌笛戍 楼间。 这一段话,具体描绘了春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神奇、美妙变化,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们对春雨的无比喜爱之情。
shù 6、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把文中现象说清楚,教师适时点拨、简评。
2、教师小结:同学,这节课的学习真是美的享受,我们读到了许多生动、优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优美的景色,仿佛听到了弹琴姑娘手下飞出来的悠扬的琴声。
他们的诗歌都洋溢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奋斗 精神。他们在体验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边塞生活中,了解了征 人的心理及边塞异样的风土人情,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
二、创作风格都很广泛 古体、近体、律诗、绝句,在两人的创作中均有体现。
且两人尤其擅长七言古诗。
不同之处
一、内容不同 高适的诗歌思想深刻、现实意义强烈。 岑参的诗歌更多的是描绘奇异的边塞风光、不一样的边塞生活。
huān 课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来民族小学上学的学生有白族、景颇族、阿昌族,还有汉族的。(老师指挂图)看,他们的穿戴各不相同,很有民族特色。
你们都是聪明活泼的好孩子,跟李四光一样。(板书:李四光)李四光是谁?你们知道吗?
生:“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仍然不断的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一方面是说,优美的《梅花落》笛曲被晚风吹着,飘遍了整 个关山。另一方面是说,《梅花落》这首曲子勾起了所有战士的 思乡之情,战士们想到家乡的梅花,就觉得仿佛雪后的关山也飘 满了梅花的清香。那洁白的雪地,就像是落梅满地的家乡呢!浓 浓的温情充满了这个安详的边塞之夜。
羌笛一迷人的西域乐器
也许你没有听过羌笛吹出的曲子,但你对这种古老的乐 器一定不陌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中军置酒饮归 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小小一根羌笛,出现在多少名垂千 古的诗篇中,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奇妙的猜想啊!今天,我们 就来认识一下这种小身材、大名声的乐器——羌笛。

盛唐边塞诗之二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高适部分)课堂笔记

盛唐边塞诗之二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高适部分)课堂笔记

第三讲盛唐诗坛之(二)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教材p209-214;边塞诗人群体为主)边塞诗派唐代的诗歌流派,在盛唐(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成熟、高潮。

以高适、岑参为主要代表,亦称“高参”诗派成员主要有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陶翰、崔颢等。

(划横线诗人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注意:唐代不少诗人有边塞题材的作品,但不一定称为边塞诗人,如唐太宗有《饮马长城窟行》、卢纶有边塞绝句。

而边塞诗人也可能有大量非边塞题材的作品,如王昌龄。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⑴战事频繁。

(卫国、拓边;主要西北——东北一线,南昭、吐蕃)⑵统治者重视边功,尚武之风盛行,士人关心边塞战争。

⑶从军入幕风气盛行。

(如高适、岑参)⑷前代边塞诗的有益借鉴。

(古乐府:曹丕《燕歌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等)盛唐边塞诗概况主要内容:边塞风光、军事生活、征人思妇的情感、议论战争的得失等。

体裁:多七言古体、绝句(山水诗多五言古、近体)。

时代色彩:总体风貌:气势雄浑、豪迈遒劲、慷慨而悲壮。

表现了士人昂扬向上的豪迈激情,以及对建立军功的渴望,对现实的关注与批判。

从边塞诗看盛唐诗人典型心态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望蓟门》)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高适《塞下曲》)极强的用世之心,强烈向往功名富贵、狂想近于天真1、高适字达夫,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一年,北上蓟门,漫游燕赵。

中年落拓沉郁。

天宝八年,举有道科,授封丘尉。

后弃官入哥舒翰幕府,掌书记。

安史乱起,从玄宗入蜀,拜谏议大夫。

代宗朝入为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旧唐书》本传:“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唯一高官而封侯者)作品多作于早年不遇之时。

七言歌行上承四杰以来歌行的体制,而且还吸取了汉魏古诗简老遒壮的特色,气势浑雄而飞跃自如。

《燕歌行》(盛唐边塞诗压卷之作)背景(参见《作品选》P60“解题”)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唐刘肃《大唐新语·隐逸》:卢藏用隐 居终南山中,以冀征召。后果以高士名被召 入仕,时人称为随驾隐士。司马承祯尝被召, 将还山,藏用指终南山(在长安附近)曰: “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 仕官之捷径耳。”
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人 制作:陈骞 10
金脚重响训
碧勾,,、
为以采其李青
纹金用山昭绿
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人 制作:陈骞 17
崔颢 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人 制作:陈骞 18
➢唐代以诗赋取士,即进士科。可能始 自隋代。现所见史料多称天宝十三载 (754)“制举试诗赋”。应试诗也称 试贴诗,内容、格律有严格要求,对唐 诗发展有很大影响。
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盛唐山水田园诗兴盛之因
隐逸 艺术 前代 之风 趣味 影响
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人 制作:陈骞 14
第二节 王昌龄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一、王昌龄 擅长七绝。 风格豪爽俊丽,绪密思清。 《出塞》二首大气磅礴。 送别、闺情也很出色。
又:王翰亦擅七言,风格壮丽俊爽。
偶遇玄宗。玄宗览《岁暮归南山》,怫然曰:
“朕不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有此
作!”因命放归南山。
红袖添香,2009年2月。
隋唐五代文学·盛唐诗人 制作:陈骞 7
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三、裴迪等人。 1.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2.储光羲 《杂咏五首·垂钓绿湾春》 3.刘昚虚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4.张子容 《泛永嘉江日暮回舟》 5.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诗歌发展史之三:盛唐诗人群体(3)(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唐代诗歌发展史之三:盛唐诗人群体(3)(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唐代诗歌发展史之三:盛唐诗人群体(3)(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三.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边塞题材在唐代极为流行,作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高适的诗带有一种慷慨悲壮的美。

1.高适,在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一位做官而封侯的人。

他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

他想象自己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尽管愿望落了空,但是他在第一次北上归来后,创作了有名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高适的诗内容主要是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和思考,及功名志向揉为一体。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一)(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Ⅰ)课程编号:182132总学时数:48学时讲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古代汉语教材:《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参考书目:章培恒、骆玉明编著,《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系统地介绍先秦两汉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包括《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汉乐府民歌、《史记》、《汉书》等,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发端及此期文学的基本发展状况,了解中国古代早期的文化遗产。

并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学知识,增强古代文学修养,提高鉴赏和利用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的深造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中文人才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必要的古代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鉴赏与评论的方法,为今后从事文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求必须了解先秦两汉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现象,能够通过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勾勒出文学史发展的脉络。

能够将文学现象放在文学史中加以关照,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能够在课本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中国古代文学(一)》授课课时分配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十五章。

第一章:总绪论主要内容是: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中国文学的演进。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重点、难点:文学史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方法,中国文学宏观演进的特点。

第二章:先秦文学绪论主要内容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先秦文学的形态。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重点、难点:重点是先秦文学的形态、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课程教学标准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课程教学标准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部分)课程教学标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李小荣编撰一、课程性质、目标及教学要求本课程是属于《中国古代文学》第三段唐宋部分的教学标准。

教学对象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含基地班)。

主要讲授唐宋时期(含隋代、五代及辽、西夏、金)的文学知识及其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艺术之间的关系,了解当时多民族文学之间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俾使学生对此际文学产生、发展与衍变的规律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唐宋文学与艺术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纲要本“教学内容纲要”是以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教材来制定的。

本纲要仅是课程教学之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的提示,而不是全部教学内容的概括,它虽然规范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内容,但并不限制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纲要如次:(一)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主要讲授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及贬谪与唐文学、佛、道二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四大内容。

重点掌握隋唐五代文学生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重点了解隋代文学的风貌、南北文学的合流、初唐诗坛概况、陈子昂与唐诗风骨、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重点掌握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王绩、“初唐四杰”、“沈、宋”、陈子昂及张若虚的代表作,“上官体”的含义及沈、宋对确立律诗形式的贡献,陈子昂的诗歌理论。

重点讲授作品:※《野望》※《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感情基调。

“海内”二句赏析。

※《在狱咏蝉》:触物起情,借物寓志。

※《春江花月夜》:旧题材、新意境、新情趣。

艺术构思特点。

※《登幽州台歌》:愤激不平的感慨的意义。

艺术特点。

《感遇》(兰若生春夏):托物言志、寄慨遥深。

泛讲、自学作品:※《人日思归》;《从军行》(烽火照西京);《长安古意》;《独不见》;《度大庾岭》。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隋唐五代学—盛唐的诗人群体)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隋唐五代学—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2章盛唐的诗人群体2.1 复习笔记一、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1.王维的诗(1)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2)诗歌创作①王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其诗声调高朗,气魄宏大,如《从军行》、《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②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a.他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如《山居秋暝》。

b.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

因心境空明,他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c.王维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的影响较大,晚年思想又接近南宗禅。

这种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对王维等山水诗人的创作影响极大,他们习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由早期的写气图貌和巧为形似之言,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昌龄《诗格》语)的意境创造。

如王维的《终南别业》。

d.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2.孟浩然的诗(1)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

孟浩然并非无意仕进,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他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所述。

但孟浩然禀性孤高狷洁,虽始终抱有济时用世之志,却又不愿折腰曲从。

(2)孟浩然与王维的区别①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余”、“我”等字样常出现在诗里。

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②出现在孟浩然诗里的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饰的特点。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总结一、高适。

(一)反映现实有深度,追求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地直面现实的悲慨结合,有慷慨悲壮的美。

(二)大部分作品作于安史之乱前,颇多不遇的悲慨,《宋中别周梁李三子》:“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

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

”寓壮气于苍凉中。

再如《古大梁行》:“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

”《送蔡山人》:“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

”不甘寂寞、急于用世。

(三)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燕歌行》:1、思想感情复杂:既有对英雄气概的表彰,也有对战争苦难的同情;一方面是对战士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是对将领作乐不满;不讳言征战的艰苦,不失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对照,增添了慷慨悲壮。

2、多用偶对,不以文采华丽见长,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

(四)边塞诗。

1、多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据边塞实际生活体验写成。

2、除七言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长篇吟怀式的五言古诗,将边塞见闻和功名志向揉为一体,苍凉悲慨中有冷静,基调慷慨昂扬。

如《送李侍御赴安西》:“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热烈向往边功的慷慨豪情,使其诗壮大雄浑、骨气端翔。

3、冷静感受战争的艰苦,慷慨激昂中时见悲凉,如《武威作二首》:“匈奴终不灭,塞下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五)《河岳英灵集》:“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1、以质实的古体见长,一些与从军边塞相关的绝句有气质沉雄、境界壮阔的特点。

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上听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二、岑参。

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
(二)艺术特点(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 1、诗中有画:讲究山水诗的色彩美、线条 美、构图美。 (1)表现景物空间层次,写出错落有致的 纵深感和立体感。 (2)敷彩,清新鲜润。偏冷色调。 (3)动态中捕捉光与色变幻不定的组合。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2、诗中参禅:用禅宗参悟之法,欣赏自然 山水和田园之美。 人是孤独的,自我选择的孤独,孤独里体味 着自然和自我,自然和自我一体,达到一 种物我两忘,无我的境界。 人从自然中体会到宇宙的禅意,又以禅意去 体味自然和人生,就达到了一种超越尘世 和政治的消遥心态,进入一种自然真趣之 中。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三节 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群 &边塞诗派 以高适和岑参为代表,以边关生活、风貌为描写对 象,抒发求取功名、积极进取的英雄情怀。 一、高适 (一)内容 1、边塞诗:身历其境的体验与思考 ★前期边塞诗常常一种类型化的时代情绪,诗常用 乐府形式表现,目的是为了传唱歌楼酒肆,带 有一定的公众性,不具有完全的个人抒情的性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3、语言凝炼、明快。 4、构思巧妙,情意深长 5、众体皆工。五律、五七言绝,造诣最高 五言绝二途:摩诘之幽玄,太白之超逸 ★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风的异同 1、“有我”与“无我” 2、乘舟行吟与山居歌咏 3、自然平淡第二节 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群 个性鲜明的豪侠型诗人,诗歌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风 貌,创造出清刚劲健之美 一、王昌龄 (一)内容 1、边塞诗:基本上都是用乐府旧题写的五言古诗和七言绝 句。最为后世传诵的是七绝。风格以雄健浑厚为主。 2、闺情、宫怨和个别效仿南朝民歌的江南情歌诗:用七绝 体式处理这种传统题材,使人耳目一新。善于提炼情思 和物色,并把两者凝聚为鲜明的一点。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学习目标描述1、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经典,部分进入“原典”。

2、感知中国文学的发展脉冲。

3、感受大中国的文化传承和人格传递,熏陶中国品格。

4、以美文感知人类的美好情感,提升情感道德品质。

5、关注并评点热点文学文化现象。

6、尝试评点文章,以文学的方式鉴赏审美对象。

7、拓展语文素质,能说,明辨,会写。

8、培养职业素养,为学生专业学习和终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程能力标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该形成:1、对中国文学的大体了解、认同与皈依。

2、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感受能力。

3、对美文的阅读欣赏能力。

4、写作的能力。

5、独立思考,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能力(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一)理论知识要求1、中国诗文的历史源流与流变。

2、中国文学史。

3、部分“原典“及各时代的文学精华。

4、重庆的抗战文化和革命文化。

(二)实作技能要求及素质教育重点1、对中国文人先贤的人格传承。

2、书写表情和表意的文章。

(可以拓宽渠道,如精品课程网站的在线交流、QQ日志,博客等学生乐意为之的载体作为拓展平台)3、对热点文学文化现象的评点。

(如流行歌曲从罗大佑到周杰伦,影视文学从《卧虎藏龙》到《断臂山》,对流行文化人余秋雨、易中天、于丹的看法评论等)4、结合重庆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

(编写红色短信,颂红色乐章,讲红色故事等)5、参加朗诵、演讲、辩论及征文比赛等活动。

(可配合学校经典诵读活动来开展)(三)学习态度要求1、对优秀文化的敬畏。

2、尊师重道。

四、课程主要内容(一)、能力单元与学时分配(二)、教学任务描述。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教案-高二语文同步教学案(统编版选必中册)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教案-高二语文同步教学案(统编版选必中册)
雁飞 鹰扬 箭飞 马走 羌管 胡笳 胡琴 琵琶 折柳曲 梅花落
阳曲
6.意境的特点:雄健 雄浑 雄壮 浑厚 悲凉 苍凉 苍劲 萧瑟 奇寒 奇丽 辽阔 壮阔
(五)正音
摐(chuāng) 腓(féi) 旌旆(jīngpèi)
逶迤(wēiyí) 玉箸(zhù) 蓟北(jì)
(六)填出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燕歌行并序
3.高适《燕歌行并序》中表现士兵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并非为了个人取得功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羽书”指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往往表明军情十分危急。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描写军情危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②。
岂无安边书③,诸将已承恩④。
惆怅孙吴事⑤,归来独闭门!
【注】①蓟:蓟城,在今北京西南。②翻:反覆,指反叛。③安边书:安定边疆的策略。④诸将:指安禄山等人。⑤孙吴事:用兵之事。孙,指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吴,指吴起,战国时卫国人,曾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孙、吴都以善用兵著称,皆著有兵法,因并称孙吴。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高岑”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B.校园里不时传来“我们毕业啦!”的兴奋欢呼声。
C.这里所说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D.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诗人对于战争ˎ将士ˎ思妇的不同态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精神。

(完整)三级下册语文课件【边塞诗派】高适与岑参 全国通用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三级下册语文课件【边塞诗派】高适与岑参  全国通用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一穷二白
务农、漫游、交友
50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65
打仗、平乱、写诗
少年不得志,孤贫
中年忽成名,壮志
青年考不中,落第
晚年平蜀地,病卒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董庭兰
•七条弦上五音寒, •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房琯,字次律) •始终怜得董庭兰。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字什么?哪里人? 杜甫赞其人“当代论才子,如公复
几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
郎、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笔记小贴士】常侍,古代的官职,经常侍奉在君王左右,给君王提建议,入则 规谏过失,出则骑马散从,备皇帝顾问。高适高常侍,所任即散骑常侍[sàn qí cháng shì]。
高适的人生轨迹
"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
四、边塞诗发展兴盛的原因 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因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故
四、边塞诗发展兴盛的原因
称。
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①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 情 ②思乡思亲 ③边塞奇异风光与边疆人民的 生活描写 ④壮志未酬、仕途失意的惆怅
二、高适简介
高适与岑参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历史上梁孝王广揽人才之事的不再有感慨不已,吟唱道:“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高适诗中,颇多这种寓壮气于苍凉之中的慷慨悲歌,如《古大梁行》:“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

”又《送蔡山人》:“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

”悲歌声里,跳动着一颗不甘寂寞、急于用世的雄心。

高适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性情狂放不羁,好交结游侠。

想通过立功边塞而封侯的理想和热情,促使他不畏艰险,两次北上蓟门,所谓“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想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

尽管这种愿望当时落了空,但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使他能在第一次北上归来后,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创作出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表彰,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一方面是对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则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

作者对当时边塞用兵而将非其人的情形是有看法的,亦不讳言征战的艰苦,但不失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的对照,更增添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

故此诗虽多用偶对,却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是纵横顿宕,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岑参
(715—770)出生世家,“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

”(《感旧赋》)
热衷功名,积极入世。

以苦学而登进士第,天宝八载弃官从戎,曾入高仙芝、封常清幕府作判官,两次深入西北边陲。

其诗“好奇”(景奇、语奇、意奇),瑰奇壮丽。

擅长七言歌行、七绝。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奇而壮)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前两句:描绘白日风之“色”,黄沙漫天之绝域奇观。

(暗写)
后两句:写夜晚风之“声”(明写),以风之狂暴衬托环境之险恶。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过渡)
匈奴入侵、边疆告急,预示激战在即;写出匈奴气势、唐军的戒备深远。

为下文主角——唐军将士出场蓄势铺垫。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半夜行军场面,军容严整)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细节,意奇语奇)
典型细节突出奇寒,以少胜多;渲染环境的艰苦、临战的紧张气氛;
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激昂乐观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由以上己方将士冒着严寒连夜开赴前线途中的情事,及乐观豪情,至此水到渠成得出己方必胜的结论。

艺术特色
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衬托唐军不畏艰险的精神
意奇语奇,豪气动人:源于边境生活真实体验,因而“奇而入理”,真切动人。

音律美: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韵位密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奇而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先传风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名句)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渡入室内)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互文)
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具体真切
描绘种种南人看来反常之事,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新鲜有趣——“好奇”
以“冷”写“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妙手回春”——以春景喻冬景,
温暖愉悦,浪漫壮丽奇观
比较
岑参《登凉州尹台寺》: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实景)
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以花喻雪,以冬喻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雪喻花,以冬喻春)
修辞重叠:花团锦簇,压枝欲低,充满浪漫美丽的春之气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夸张反衬)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以愁见欢)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奇观映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平淡深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含蓄隽永)
“有声画”
二句或四句一转韵,转韵配合场景之更新
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
七绝代表作:《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夸张)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名句)
选择、提炼典型生活细节,见出浓厚的军旅、边塞生活气息
平淡真挚,于淡泊中见至味
“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


(刘熙载《艺概·诗概》)
“高、岑”比较
同:均擅长边塞诗、七言歌行,风格豪迈雄壮
异:殷璠《河岳英灵集》: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岑参“语奇体隽,意亦造奇。


高偏于悲壮,岑偏于奇丽;
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
高诗浑厚质实,岑诗瑰奇俊峭;
高富于现实关怀,岑长于浪漫想象。

(侧重边塞诗而言)
王之涣
(688——742),字季凌,少有侠气,常击剑悲歌。

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始任冀州衡水主簿,被人诬陷,拂衣去官,优游山水十五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晚年出任河北文安县尉。

开元中,与高适、王昌龄唱和、齐名;存诗仅6首。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背景:开阔)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双关,委婉)
画面主体:漠北孤城。

“孤城”有特定涵义,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

前两句铺垫。

怨杨柳:《折杨柳》曲调,折柳
赠别习俗。

联想,深化。

悲中有壮,悲凉慷慨,无萧飒之气——盛唐之音
《登鹳雀楼》(千古名作)自学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沈德潜《唐诗别裁》:“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文镜秘府论》:“景入理势”。

自学:参见赏析文章。

李颀
开元二十三年登进士第,然官止一任县尉,未满秩而去官,归隐东川。

诗风秀丽而气格雄浑,以边塞诗著称,长于律诗和七言歌行,代表作为《古从军行》。

另有《听董大弹胡笳声》记述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为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名作。

代表作:《古从军行》
解题:以乐府古题写时事,为避讳加个“古”字。

讽刺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日景)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夜景)
从军生活的紧张,借动作、声音写出轻启边战事后,将士惶惑不安、愁苦幽怨之心理。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环境凄苦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烘托)
写边陲环境的荒凉;以胡人感受反衬汉军之凄苦,表现战争的残酷。

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
两个“胡”字,“夜夜”、“双双”有意复用叠字,烘云托月。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压倒前八句)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主旨)
使遮玉关:《史记·大宛传》:汉武帝……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

武帝……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

”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

轻车:汉武帝时轻车将军李蔡。

罢兵不能只好死战。

卒章显志:前十一句逼出最后一句,讽刺帝王荒淫无道、草菅人命、好大喜功。

艺术特色
全诗句句蓄意,最后卒章显志,显出巨大的讽谕力。

委婉含蓄,主文而谲谏。

以音节表情达意:
第一句开头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

三、四两句中的“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
中段转入声韵,“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

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大的六麻韵。

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音节错落,各极其致。

陶翰《古塞下曲》(自学)
见《教材》P214
“明显带有受正统征戌诗影响的痕迹,未入幕而写边塞题材诗人的通病。

风格悲壮
自学:崔颢的边塞诗介绍(《教材》P207)
《教材》P207
崔颢诗中最具凛然风骨的作品,是他在开元后期北上入河东军慕时创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