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的班主任,深深体会到:德育课和班主任工作密不可分,德育课要想提高实效性,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或德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有利于德育课的教学,更有利于德育工作实效的提高。
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使得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再适宜,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一、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现状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学习基础薄弱,在初中学习阶段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往往被烙上了“后进生”、“差生”的烙印,许多同学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十六、七岁的年纪,容易受社会新思潮的影响,喜欢标新立异。
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同的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没有高考的压力,作业负担轻,这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上,他们喜欢用多种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因而其在校的行为往往会背离学校的规章制度。
他们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花样”,往往使班主任疲于奔命。
(二)中职学校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杂,而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是班主任的“正式身份”,班主任往往是其“副职”或“兼职”,班级的工作都是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的。
正常的班级事务已经占据了班主任大量的课余时间,精力的有限使得那些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往往成为了班主任的“眼中钉”、“肉中刺”,每个班主任都希望班级里少一点“麻烦”的事情,少一点“麻烦”的学生。
而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使得学生的行为异常性更加突出,班主任为处理因学生的异常行为引发的事端而疲于奔命,疲倦的同时,对学生的厌烦感暗生。
久而久之,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千篇一律,面目古板,表面上唬住了学生,学生心里却并不服气,不利于亲密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与班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对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建成后,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进一步加大,这有利于班主任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和发现到班级的异常情况,也使得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更易沟通,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和学生正确认识的形成。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尊师重教的思想渗透使得学生对老师产生了距离感,即使老师主动亲近学生,学生也无法从心理上亲近老师,不能将老师当成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许多屡犯错屡被教育的问题学生更是站在了老师的对立面,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是唐僧的“紧箍咒”。
这种师生关系给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置了巨大障碍,那些屡次犯错的学生他们从心理上失去了对班主任的敬仰、尊敬和佩服,班主任每次苦口婆心的话语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曾经的错误一次次重复,班主任的招谈成了“无用功”,他们的行为不仅仅使班级荣誉受损,更容易影响班级里的其他同学,长期下去,班级风气越来越差,需要操心的学生愈来愈多,优秀班集体也越来越远。
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由于身份的双重性,不可能24小时呆在班级里。
班级存在的问题除了班主任用心去发现外,更多的来源于班级内部同学的及时汇报。
那些循规蹈矩的学生尽管不会主动触犯学校的规章制度,个人表现也无可挑剔。
但是因为从心理上无法亲近班主任,碰到班级发生的问题他们不会主动向班主任报告,使得班主任失去了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许多小问题往往也因此成为大问题。
同时,这些学生有了难题也不找班主任倾诉,小问题郁积在心里,不利于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这样的班集体,每天都有许多问题亟待班主任解决,怎么会成为优秀班集体呢?
三、中职学校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实践
要使一个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有强大的凝集力,一直不断前进,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注重与班级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学生,使学生信服,并愿意与自己多方面地交流思想。
那么,如何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众所周知,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和儒家思想的渗透,老师在师生关系中往往处于主导者的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多地取决于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处事的方式。
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任课老师仅仅是任课老师,而班主任是掌管自己命脉的“玉皇大帝”,因而在与班主任的相处中始终处于被动。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多地则依赖于班主任的个人努力。
那么,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该如何做,才能建立起与班级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呢?
(一)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面对年龄相近,思想各异,性格亦不同的中职学生,处理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颗真正关爱他们的心,就很容易流于简单化。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
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
相反,如果班主任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哪怕是无意识地用羞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在学生面前,你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
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班主任,有哪个学生不喜欢他呢?当然,朋友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
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班主任与学生所具有的学识不相同,人生阅历也不一样,各方面修养存在着差异,性格上的差异更是多种多样,诸如此类还有许许多多的不一致,当然会产生思想观点的不一致,看问题角度不一致,解决问题方式也不一致,于是,许多矛盾便产生了。
此时,如果多一点理解,经常想想自己是他们那个年龄时,面对班主任的教诲是怎样一种心态,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厌恶反感什么样的方式,恐怕就不会埋怨了。
班主任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
没有歧视,没有偏爱,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能够放得下班主任的“架子”,洗去脸上的“古板”,与他们一起迎接欢笑,一同承受苦恼,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一方面,班主任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错误,要给予真诚、热情、严肃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
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班级各项活动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如:主题班会、运动会、班干选举及班级日常工作都应听取学生意见,使学生在被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如果一切都由班主任一手包办,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不给学生各抒己见和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班主任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二)民主地处理问题,给学生“辩护”的权利
一个班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事情,班主任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完全属实,偶尔也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倘若事实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样而轻易就下结论,那么不仅仅是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面临着信任危机。
民主不仅容易赢得学生,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而武断的做法却民心大失,表面看来,你最威风,你永远正确,但在学生心里永远与你隔着一层,为什么不能谁正确就听谁的呢?学生首先是人,也有自己的自尊。
“辩护”不仅能让班主任多方面了解事情真相,有助于解决问题,也可以
是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尊的手段。
做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尊,学生懂得自尊,班主任应当高兴。
当然,也不否认有些学生思想认识并不正确,总是掩盖自己错误,甚至于狡辩。
那么,何不让他充分表现?班主任反而可从其表现认识其错误思想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相反,如果不管青红皂白地训斥学生,甚至将本应有的解释也当作狡辩,那么不仅对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无益,还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师生间产生隔阂,信任不再。
耐心地听学生讲完要讲的话,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尊重。
而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再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使学生今后少走弯路,这就要求班主任更应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这也是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责任心。
(三)多赏识学生,让表扬和鼓励助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
学生也是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很难想像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
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勇于实现自我的人才。
我想,还是多给一点笑脸,多给一点赞扬吧。
鼓励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觉醒。
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
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
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四)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若真正爱护学生,那首先应该理解学生感情,尊重学生人格,在平等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班主任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
这一点对后进生来说尤其重要。
1.捕捉学生“闪光点”。
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
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选准教育时机。
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班主任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
如新入班的后进生,往往会有在新环境中调整自己的欲望,这是转变后进生的大好时机。
因此要提前做好后进生的情况调查,主动而自然地接近他们,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关怀、鼓励、帮助他们,促使其把调整自己欲望变为争取进步的实际行动。
某些后进生几经努力仍然不能改掉全部缺点,而继续受到大多数同学的冷遇和歧视,心灵会受到严重创伤。
如果这时班主任热情关心和帮助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温暖、安慰和鼓励而再次振作起来,同时,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也会因此得到新的契机等等。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与同学建立起了团结、亲密的师生之谊,那么他们有什么想法、要求就会主动找你谈心,寻求帮助,同时你也深入到他们中间,关心、了解每一个同学,师生关系融洽,严而有格,严而有情,班集体的总体成绩也就会有较大进步。
从总体上说,班主任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关系,班主任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探求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特别重视师生关系,哪怕是最先进的技术,也只能对师生关系起支持辅助作用。
附:中职学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调查与思考
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原素,对于国家正在大力加强的职业教育来说,这一原素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的办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我校师生关系现状
针对中职学校的师生关系现状,我们课题组分别进行了我校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方面大都对当前的师生关系表示不如意。
现就以学生的问卷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表一:师生关系现状调查表(学生卷)
表二:师生关系不和谐原因调查表(学生卷)
该表说明:1,绝大多数学生将师生关系不和谐归因于老师的态度;2,只有少数学生归因于自己;3,老师的知识和观念有待更新。
表三:师生关系期待调查表(学生卷)
应主动;3,学生的心里话最愿意向朋友倾诉而最不愿意向老师倾诉;4,改善师生关系现状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二、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探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师生双方都认为关系不够和谐,且都将主要原因归于对方,只是老师显得更为理性。
经过我们的调查,结合教育大环境进行分析后,对影响师生关系的原因进行了梳理,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严重
我校生源主要是各初级中学的双差生,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就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渐染,平时耳濡目染,互相交流,假日亲自参与,外加电视节目、网络传播、庸俗图书等的诱惑,让他们又轻易地染上了更多的恶习。
道德滑坡,审美观扭曲,是非观颠倒。
缺乏相应的辨识能力和抵抗能力的学生,便自以为是地将自己不断膨胀而又无力满足的欲望的原因归结于家庭和学校。
2.职业中专招生的无奈
我校生源主要是农村初级中学的双差生,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更愿意让子女上普高读大学,把上职业学校当作无奈的选择,导致职业学校招生困难。
反复宣传,多次上门动员,本愿是扩大学校规模,客观上使学
校成了差生的集中营。
招生的困境又使得学校难以放手处理违纪学生,这也影响着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传统“师道尊严”的观念的束缚
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在大部分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
一边是富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变得紧张、尖锐。
4.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
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关注的网络知识侧重点又迥然不同,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5.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多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
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我素养
强化理论认为,在交往中得到对方的奖赏是人际交往的动因。
在教育教学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欣赏成为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根基。
如果学生对教师瞧不起,将直接带来师生关系紧张、冷淡、疏远,甚至对立。
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个人素养,一方面是提高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艺术,用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多方面的才艺和课堂中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练的讲评折服学生;另一方面是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有人认为教师内在的人格魅力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以慈善友爱的个性特点,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来赢得学生的佩服和尊重,获得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2.树立学生正确观念,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和谐。
教师要教书,但更要育人。
培养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十几岁的学生思想不成熟也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加以帮助、指导。
学生渴望得到理解与帮助,而教师是他们的主要依赖者,教师一个微笑,几句安慰的话,有时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走向新的人生。
学生健康的心理也是和谐师生关系一个重要的条件和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因此,老师要以真诚之心、朋友之意,引发学生情感;用师爱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
课堂上严肃,课下则要多找学生聊天、谈话,师生同坐而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以合适的方式开导他们,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增强学生应对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以及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摩擦和矛盾。
每次谈话后,都力求让学生觉得自己有希望,对自己有信心,增加一分对老师的了解与信任。
3.体现师生平等原则
一是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
教师要从师道尊严中解脱出来,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使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主动、扎实,而且能够将真实的想法展露
出来,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学生问题采取措施,避免曲解,减少矛盾。
二是教师对所有学生平等相待,一碗水端平。
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教师从内心深处应一视同仁。
和谐师生关系需要公平、公正,只有公平的环境,公正的规则,公正的条件,公正的机会,学生才会心情舒畅,才会奋发向上,才会师生融洽。
切不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更不可因学生家庭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长相、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厚此薄彼。
偏心、偏见、偏爱必致漠视、忽视、鄙视,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大忌。
4.师生彼此尊重信任
尊重学生的方式是宽容和欣赏。
宽容与接纳是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为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空间,能使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信任是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只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师生才能敞开心扉坦诚交流,也才能相互学习,相互依靠,相互激励。
师生相互取长补短为和谐师生关系增加了新的因素,增添了新的活力。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尊重与信任,回报的必然是学生的感激与敬重,这将有力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5.欣赏学生
欣赏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
教师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并获得成就感。
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
当我们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一定要冷静。
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一切会是另一种情景。
信任也是和谐师生关系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
当社会跨入网络时代,师生互为学习的对象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