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屑病治疗指南指南解析

合集下载

银屑病关节炎诊治指南(Psoriaticarthritis,PsA)

银屑病关节炎诊治指南(Psoriaticarthritis,PsA)
一般全身症状: 发热、乏力 系统损害:
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纤维化
附着点炎
关节表现
受最初分类标准的影响(Moll & Wright,1973) 骨关节表现分五型
单关节或寡关节炎型 70%
远端指间关节型 5~10% 残毁性关节炎型 5%
对称性多关节炎型 15%
脊柱关节病型 5%
不够全面和科学:远端指间关节和残毁性关节炎在其它 型中可并存,残毁性关节炎主要出现在病程中晚期,没 有包括附着点炎 建议新的分型(GRAPPA)
疼痛VAS
PsARC
病人总体评估
(银屑病治疗反应标准)
功能评估(HAQ)
包括PaG、PhG、TJC、SJC
治疗前后比较
生活质量评估
DLQI – 皮肤科生活质量评估
PsAQOL –银屑病关节炎生活质量评估
疲劳
FACIT-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以上顶针样凹陷的小坑或甲剥离;
③血清IgM型RF阴性(滴度<1:80)。
几种银屑病关节炎国际标准比较
Moll & Wright
ESSG
Vasey Espinoz
CASPAR
炎性关节炎(外周关节、中轴、骶髂)and 银屑病and RF(-)
滑膜炎或炎性腰背痛 and 银屑病 or 银屑病病史 银屑病 or 银屑病指甲 and 外周型or中轴型关节炎
GRAPPA: The Group for Reserch and Assessment of 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DIP Disease
Dactylitis
Enthesitis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解读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解读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解读《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权威性指南,旨在为银屑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指导和建议。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银屑病及其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银屑病的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由免疫系统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环境因素如感染、药物、饮酒、吸烟等也可能对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产生影响。

银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同时伴有瘙痒、灼热或刺痛感。

根据《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洗浴治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外用药物主要有激素类药物、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类药物等,口服药物则包括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

光疗主要采用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减轻银屑病的症状,而洗浴治疗则可以软化鳞屑、缓解瘙痒。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建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部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还强调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避免饮酒、吸烟、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等,有助于预防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了科学的诊疗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当了解银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轻病情、延缓复发。

患者还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引言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脱屑。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其治疗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BAD)为此发布了一份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银屑病治疗的最佳实践建议。

本文将对这份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的相关知识。

银屑病常规治疗的回顾

银屑病常规治疗的回顾

银屑病常规治疗的回顾全美国有超过700万的银屑病患者,这些患者有严重程度不同的慢性无传染性的皮肤损害,其中多数皮损程度较轻并局限于膝盖,肘和头皮等处。

较重的银屑病患者可累及2%-10%的全身皮肤(掌部皮肤约占全身皮肤的1%),受累皮肤范围广泛,可达背部,胸部,腿部甚至全身皮肤。

某些范围局限的银屑病(如仅累及掌跖皮肤)因为造成功能障碍也属严重类型。

不管皮肤损害的范围有多大,银屑病均能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对患者造成损害,而且没有人能完全解释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和严重程度。

让人鼓舞的是目前已寻找到有效的治疗或联合治疗手段。

掌握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降低银屑病对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本手册对这些治疗进行了总结回顾,同时介绍了对银屑病患者受损皮肤的处理要点。

◇我们所谓银屑病的定义在此处提到的银屑病一般是指斑块状银屑病,斑块状银屑病以表面覆盖银白色磷屑的边缘清楚的炎性红斑为特点。

其学术名称是寻常型银屑病,大多数银屑病属寻常型银屑病。

其它较少见的银屑病类型有点滴型,脓皮病型,逆向型,红皮病型银屑病等。

明确具体的银屑病类型有益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银屑病的治疗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而不同。

有关于少见类型银屑病的治疗可参见国家银屑病基金会(NPF)的“特殊类型的银屑病”分册。

有10-30%的银屑病患者有关节炎表现,这一型称为银屑病性关节炎。

这是一种通常累及指,趾,腕,臀,背部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结缔组织疾病。

有关于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可参见国家银屑病基金会的“银屑病性关节炎”分册。

□银屑病治疗的回顾全美国有超过700万的银屑病患者,这些患者有严重程度不同的慢性无传染性的皮肤损害,其中多数皮损程度较轻并局限于膝盖,肘和头皮等处。

较重的银屑病患者可累及2%-10%的全身皮肤(掌部皮肤约占全身皮肤的1%),受累皮肤范围广泛,可达背部,胸部,腿部甚至全身皮肤。

某些范围局限的银屑病(如仅累及掌跖皮肤)因为造成功能障碍也属严重类型。

不管皮肤损害的范围有多大,银屑病均能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对患者造成损害,而且没有人能完全解释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和严重程度。

2024年银屑病诊疗指南(修订版)解读课件PPT

2024年银屑病诊疗指南(修订版)解读课件PPT
(三)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红斑、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皮损面积大于90% 体表面积。多由银屑病在急性期受某些因素刺激或治疗不当诱发,多数伴有全身症状。
(四)PsA:根据是否存在关节病变,结合皮损进行诊断。目前PsA的分类标准(CASPAR)较为通用,具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银屑病共病(comorbidity)
(一)概念:除皮肤症状外,银屑病患者常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肝肾 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理疾病等。目前把这些与银屑病显著相关的疾病称为银屑病共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虽然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遗传、免疫与环境因素 在银屑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遗传是银屑病发病的主要风Th17)细胞相关的免疫通路是银屑病发病的核心机制。
02
诊断与分型
诊断
根据银屑病不同类型的皮疹特点、好发部位、是否合并全身症状、发病与季节的关系、组织病理检查等可 以诊断。
流行病学特征
1984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2008 年中国6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0.47%,欧美国家的患病率 为2%~4%。关节病型银屑病(PsA)在我国银屑病患者中的发生率 为0.69%~5.8%,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1%~9%),但低于欧美国 家(10%~48%)。
(五)其他类型银屑病:甲银屑病、反向银屑病。
银屑病严重程度分级
(一)疾病严重度分级的适用指标:PASI、BSA、PGA、DLQI。
(二)银屑病严重程度分级 1. 三分法:一般根据BSA、PASI及DLQI分为3级。 2. 二分法:国际银屑病理事会(IPC)2020年Delphi共识建议对银屑病严重程度重新分类, 即在银屑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级的基础上,继续采用二分法分类,以方便临床医师治疗决策 。二分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两类,系统治疗患者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之一: ①BSA > 10%;②累及特殊部位;③局部治疗失败。

美国皮肤科学会银屑病治疗指南

美国皮肤科学会银屑病治疗指南

治疗原则: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应当综合考虑疗效、副 作用、可行性、方便性及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Dep. of Dermatolog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内 容
1
2 3
轻度银屑病的治疗
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治疗
适应征:传统系统用药不能获得足够疗效 由于副作用而不能耐受 存在并发症不适于应用传统系统用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Dep. of Dermatolog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乌司奴单抗使用建议
适应症: 中重度银屑病 用法用量:体重<100kg,45mg一次 >100kg,90mg一次,第4周及以后每12周应用一次 短期疗效:12周内,67%患者PASI评分下降75% 长期疗效:在12周内PASI-75的患者,其中87%至52周时仍可维持PASI-75 毒副反应:偶有注射部位反应 罕有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包括皮肤癌 罕有心血管不良反应 出现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报告 基线监测:(与其它生物制剂相似) PPD(纯化蛋白衍生物) LFT(肝功)、CBC(全血细胞计数)和肝炎检测 持续监测: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史和体征 建议每年复查PPD、血常规和肝功能 妊娠期用药分级 B
轻度--- 受累面积<5%
中度--- 5%≦受累面积<10% 重度--- 受累面积≧10% (特殊部位,如面、手足、生殖器另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Dep. of Dermatolog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治疗方法与原则

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

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

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一)定义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和系统性疾病[1, 2]。

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可出现脓疱或其他系统性症状,包括关节损害、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3, 4]。

(二)流行病学据流行病学统计,1984年中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5],2008年调查6个城市患病率为0.47%[6],2017年西南4省市患病率为0.5%[7]。

患病率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存在地区差异,北方高于南方,估算我国银屑病患者人数在700万例以上。

银屑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性别差异,约2/3的患者40岁之前发病,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一)病因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资料和遗传学研究均支持银屑病的遗传倾向。

31.26%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

父母一方患银屑病时,其子女的发病率约为16%;父母双方患银屑病时,其子女的发病率高达50%[6,8]。

迄今为止,已被确认的银屑病易感基因有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5、IL-12B、IL-23R、LCE3B/3C/3D、IL-23A、IL-17A、TNFAIP3、HLA-Cw*06∶02 等80多个[9]。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诱发或加重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感染、精神紧张、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创伤和药物反应等。

点滴状银屑病常与咽部急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抗感染治疗可使病情好转。

精神紧张(如应激、睡眠障碍、过度劳累)可致银屑病发生、加重或复发。

创伤(如手术、烫伤、灼伤或皮肤擦伤)可使局部发生同形反应而诱发银屑病[10, 11]。

(二)发病机制异常活化的T细胞在表皮或真皮层浸润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提示免疫系统参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12]。

树突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2、IL-23,诱导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细胞)增殖和分化,进而分泌IL-17、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刺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或关节滑膜细胞的炎症反应。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案与指南解读-93-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案与指南解读-93-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D、甘露消毒丹
E、五皮饮
3、以下哪项不属于陈凯教授治疗银屑病所提出的“四难四不难”的内容
A、既往治疗简单者较既往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及激素难治
B、病程长且无季节规律者难治
C、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难治
D、发于多皮、多筋、多骨、少气、少血部位手背等较肌肉丰满、气血充足的部位难治
E、既往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及激素较既往治疗简单者难治
B、凉血五根汤
C、桂枝汤
D、通窍活血汤
E、六味地黄丸
4、银乐丸中起清热燥湿作用的药物是()
A、大青叶
B、丹皮
C、白鲜皮、苦参
D、当归
E、党参
5、银屑病血热证的主要治疗方法是()
A、凉血活血解毒
B、活血化瘀解毒
C、温经通络
D、清热燥湿
E、补血养血
6、以下哪项不是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表现
A、红斑上银屑完全覆盖红斑
A、三棱
B、莪术
C、紫草
D、鬼箭羽
E、苏木
4、寻常型银屑病血燥型的病因病机是()
A、内有蕴热,郁于血分
B、阴血不足,肌肤失养
C、经脉阻滞,气血凝结
D、寒凝经脉,气虚血瘀
E、胃火炽盛,肝阴不足
5、以下哪项不是凉血活血汤(白疕一号)的药味组成()
A、赤芍
B、木香
C、生槐花
D、紫草根
E、鸡血藤
6、寻常型银屑病血燥型的治则是()
A、畏寒肢冷,喜热饮,唇色淡
B、月经延后或色淡量少,舌质淡苔薄,脉沉或细
C、头身困重,苔腻、脉滑
D、五心烦热,形体瘦,舌红、少苔或剥苔,脉细
E、纳呆,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舌体胖大、有齿痕
5、寻常型银屑病(白疕)夹湿可见()

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质肿瘤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排液或出血、宫腔内出现赘生物等。

目前临床上诊断常规形态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不存在问题,但部分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会出现特殊的病理特征,这为临床诊断该病带来一些困难[9]。

目前已有学者对特殊形态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进行了研究。

杨直、张洪生及杜薇等[10]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变异形态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

在该研究中,医护人员对一些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发现其除了具有典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外,其中有8例患者的肿瘤存在黏液性改变,有3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呈现印戒细胞样形态,部分患者伴有平滑肌分化、纤维化及石棉样纤维改变。

在伴有平滑肌分化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中,H-caldesmon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有40%,结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有40%,平滑肌肌动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有60%。

由此可见,尽管部分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可发生形态变异,但使用免疫组化法及基因检测法仍可准确地诊断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聂瑜、甘继瑶及李瑞山等[11]也对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他们选取10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阴道出血及下腹部有肿块。

在这1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并发多发性子宫肌瘤,有1例患者患有子宫腺肌瘤,有2例患者合并有平滑肌混合性肿瘤。

术前确诊此类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病情的难度较大,术后对其肿瘤进行病理检查可比较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虽然术前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准确性较低,但临床医生仍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各项检查,从而尽早确诊其病情。

B超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均可用于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临床医生在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时,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阴道异常出血及下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子宫增大等特征,检测其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从而综合诊断其病情[12-13]。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要点解读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要点解读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 反应,减轻瘙痒和红肿 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 能导致皮肤萎缩和毛细 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
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 三醇、骨化三醇等,可 调节皮肤细胞增殖和分 化,减轻皮肤炎症,但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 瘙痒和红肿。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 等,可抑制免疫反应, 减轻炎症和瘙痒症状, 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 肤干燥和刺痛等不良反 应。
光疗
窄谱紫外线(NB-UVB)和宽谱紫外线(PUVA)是常用的光疗方法,适用于轻中度及局 限性银屑病。光疗的副作用包括皮肤干燥、瘙痒、疼痛等,长期使用可诱发皮肤肿瘤,需 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和剂量。
妊娠期及哺乳期银屑病治疗
01
妊娠期及哺乳期银屑病治疗原则
以局部外用药物为主,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如环
重视患者教育
本版指南强调了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复发。
关注长期疗效
本版指南更加关注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强调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和个体化治疗,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研究进展与展望
要点一
新药研发
近年来,针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病 理生理过程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未来 ,将会有更多针对不同靶点的药物进 入临床试验阶段,为银屑病的治疗提 供更多选择。
紫外线照射包括窄谱UVB、宽谱UVB和UVA1,主要用于治疗轻至中 度银屑病。
光化学疗法是使用补骨脂素类药物联合紫外线照射,适用于中至重度 银屑病。
光生物学疗法是使用窄谱UVB联合补骨脂素类药物,可提高疗效并减 少不良反应。
外用药物种类及其应用
01
02
03
04
05

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解读

2012陈会苓
1
银屑病治疗——内用药物 (二)甲氨蝶呤


是有效的银屑病治疗药物 根据疾病的严重性、耐受性、治疗的迫切性和 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应用甲氨蝶呤 适应症:红皮病性银屑病、关节病性银屑病、 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严重影响功能的银 屑病,如手掌和足跖、广泛性斑块性银屑病。
2012陈会苓
1
2012陈会苓
银屑病治疗——心理治疗


用医学心理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医务人员的言 语、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或是通过相应 的仪器及环境来改变患者的感觉、认识、情绪、 性格、态度及行为,使患者增强信心,消除紧 张,达到促进患者的代偿、调节功能的恢复,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心理治疗可采用个别治疗、集体治疗、家庭治 疗和社会治疗的方式,也可采用生物反馈疗法 和腹式呼吸训练,以增强患者内在的免疫调节 功能
1
2012陈会苓
银屑病治疗:疗效和毒性的平衡
银屑病治疗阶梯图
系统疗法
•抗感染药物 •甲氨蝶呤、 •维A酸类 •环孢素 •糖皮质激素
物理疗法 治 疗 副 作 用 及 毒 性
•长波紫外线 •宽谱UVB •窄谱UVB
外治疗法
①润肤剂 ②角质促成剂 ③角质松解剂 ④糖皮质激素 ⑤维A酸类 ⑥维生素D3衍生物 ⑦地蒽酚 ⑧焦油类 ⑨细胞毒性
2012陈会苓
1
银屑病治疗——内用药物 (六)其他药物

包括:柳氮磺胺吡啶、他克莫司、氨苯砜、甲砜霉素、左旋咪唑、 转移因子、秋水仙碱、维生素。 生物制剂(依那西普):通用名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TNF-α受体抗体 融合蛋白。该药于2002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性关节 炎,2004年批准用于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依那西普是中国惟一经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选用本药 治疗必须为中、重度银屑病,PASI评分≥10分,并明显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DLQI>10);病情持续6个月,治疗无效,需要系统治 疗。除此之外至少要满足下列一条:①病情处于高风险的水平, 由于药物相关毒性,难以使用标准治疗;②不能耐受标准系统性 治疗;③对标准治疗疗效不好;④必须反复住院才能控制病情; ⑤因患有合并症而妨碍系统性治疗药物的使用;⑥患有严重的红 皮病性和脓疱性银屑病;⑦患有关节病性银屑病。

银屑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银屑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银屑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摘要】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

银屑病的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以T淋巴细胞介导为主、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或关节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发生炎症。

中医认为多属血分热毒炽盛,营血亏耗,瘀血阻滞,化燥生风,肌肤失养。

银屑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症状确定,轻度以外用治疗为主,中重度可使用系统治疗,对传统系统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适当选择靶向生物制剂治疗。

银屑病的治疗目的以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

一、流行病学银屑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地有显著差异。

欧美患病率为1%〜3%;中国银屑病患者约在600万以上。

银屑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性别差异。

30%的患者有家族史,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

二、诊疗现状典型皮损易于诊断。

若医生对疾病理解不全面或对临床体征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易造成误诊。

银屑病的治疗以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主。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西医认为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以T淋巴细胞介导为主、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关节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炎症发生。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血分热毒炽盛,营血亏耗,瘀血阻滞,化燥生风,肌肤失养。

四、银屑病的诊断、分型与分期西医诊断主要依据皮疹特点(包括皮疹形态、境界和分布等)和病史(包括发病情况、演变及消长规律、伴随症状和治疗反应等),结合既往史和家族史,必要时可借助组织病理和影像学技术(如皮肤镜等)明确诊断。

1.寻常型银屑病:(1)点滴状银屑病:诊断依据:①起病急,皮疹为0.3〜0.5cm大小丘疹、斑丘疹,色泽潮红,覆以鳞屑,广泛分布;②发疹前常有咽喉部链球菌感染病史;③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④经适当治疗,皮疹在数周内消退,少数转为慢性病程。

银屑病诊疗指南

银屑病诊疗指南

《银屑病诊疗指南》银屑病是皮肤科中的常见病,由于目前尚无根治疗法,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估计我国银屑病患者已达数百万。

然目前主要是不规范的治疗使银屑病病情加重,导致疾病的恶性循环,甚至产生其他脏器的并发症,威胁生命,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规范银屑病的治疗,避免医源性伤害的发生,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银屑病治疗指南,制定银屑病诊疗指南。

专家组将不断地根据临床研究成果的依据,定期对《指南》加以修改完善,来适应临床的需要,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生对银屑病诊疗和预防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银屑病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一、概述银屑病(psoriasis)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以皮肤红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皮屑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为特点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

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

病因不明。

干癣等名称已不通用,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为牛皮癣,但症状不像牛皮癣,也不是真菌所致的癣病,病名又易和中医所称的牛皮癣(见神经性皮炎)混淆,因而一般改称为银屑病。

全球有1%-3%的人口受累于银屑病。

属中医“白庀”范畴。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易于复发,病程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影响甚大,因此银屑病是当前皮肤科领的重点研究疾病之一。

二、症状初起皮损往往是红包或棕红色小点或斑丘疹,有干燥的鳞屑,以后逐渐扩展而成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相邻的可以互相融合。

鳞屑是银白色,逐渐加厚。

搔抓时,鳞屑呈碎末纷纷飞落,露出红色光滑基面,称为薄膜现象,剥去薄膜有针头大的小点状出血,这种薄膜状鲜红表面有点状出血的情况被称为奥斯匹兹现象。

2023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特点
本指南具有以下特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最新临床研究和专家经验,提供具体的诊疗建议和操作规范 ;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关注患者生活质量,提倡综合治疗模式,包 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银屑病诊疗现状及挑战
诊疗现状
目前,银屑病诊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诊断方面,由于缺乏 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银屑病诊断主要依赖临 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存在一定的主观 性和误诊率。治疗方面,虽然有多种药物和 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疗效因人而异,且长 期用药可能带来副作用和耐药性等问题。
2023版《中国银屑病诊疗 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30
目录
Contents
• 指南概述与更新内容 • 银屑病诊断与评估 • 治疗原则与方法选择 • 特殊人群银屑病治疗策略 •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应用 • 银屑病共病管理策略探讨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概述与更新内容
指南制定背景及意义
02
03
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
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运动等生活 方式干预措施,降低代谢综合征 的发生风险。
针对代谢综合征的高危患者,可 酌情使用降脂、降压等药物进行 干预治疗。
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和支持体系建立
心理评估
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 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
心理干预Βιβλιοθήκη 社会支持建立银屑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包 括患者互助组织、志愿者服务等,为 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信息交流的平台 。
副作用管理
生物制剂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反应、感染、过敏反应 等。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副作用情 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应立 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2019年更新:EULAR关于银屑病关节炎药物治疗推荐建议 译文

2019年更新:EULAR关于银屑病关节炎药物治疗推荐建议 译文

6项总体原则➤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需要多学科讨论治疗。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应以最佳治疗为目标,治疗方案基于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决定,同时需考虑疗效、安全性和费用。

➤风湿病医生是处理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肌肉骨骼症状的主要角色,当出现严重的皮肤病变时,风湿病科医生应当联合皮肤科医生共同诊治管理患者。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控制症状,防止结构损伤,恢复患者关节正常功能和社会活动,最大程度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而消炎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时,应考虑到每个肌肉骨骼的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决定。

➤在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时,应考虑到非肌肉骨骼的表现代替了关节外(皮肤、眼睛和胃肠道);还应考虑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或抑郁症等合并症。

12条具体建议与2015年相比1.治疗旨在达到缓解病情,或者通过定期的疾病活动性评估和适当调整治疗方案,降低疾病活动。

(无变化)2.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的症状和体征。

3.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作为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辅助治疗;谨慎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建议按最低有效剂量使用。

4.在多关节炎患者中,应迅速开始csDMARD,对于皮肤受累的患者应首选甲氨蝶呤。

5.在单关节炎或少关节炎患者中,尤其是伴结构损伤、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指趾炎或指甲受累等预后不良因素时,应考虑使用csDMARD。

6.存在外周关节炎的PsA患者,且至少对一种csDMARD反应不足,应开始bDMARD 治疗;当有相关皮肤受累时,可首选IL-17抑制剂或IL-12/23抑制剂。

7.对于存在外周关节炎的PsA患者,且对至少一种csDMARD和至少一种bDMARD反应不足,或者不适用bDMARD时,可以考虑使用JAK抑制剂。

8.对于轻度疾病患者,至少对一种csDMARD反应不足,且不适用bDMARD和JAK抑制剂时,可以考虑使用PDE4抑制剂。

9.对于确诊的附着点炎的患者,如果对非甾体抗炎药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反应不足,应考虑使用bDMARD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银屑病治疗指南—局部用药 解析
银屑病流行病学数据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的多系 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关节症状;美国患 者约占人口总数的2% 中国患者发病几率约为0.123%?北方高 于南方。
银屑病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 银屑病严重影响病人的QoL 银屑病严重影响病人的 病人对治疗不满意(耗时及疗效不佳) 病人对治疗不满意(耗时及疗效不佳) 病人需要更加有效的治疗控制疾病 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
提纲
美国银屑病指南修订方法 美国银屑病指南修订总则 使用局部疗法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介绍
总则
(一)局部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 一
大约80%的银屑病患者患有轻度到中度的银屑病。 这些患者大部分可以采用局部用药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局 部用药疗效高且安全性好。 局部用药物也可以用于正在接受紫外光或全身性药物治疗的 银屑病面积分布更广的患者的顽固皮损的辅助治疗 。 对于银屑病面积分布广的或者虽然是局限性的但很顽固的银 屑病,不推荐使用局部用药作为单药疗法。
A .对药物不耐受、缺乏应答、赋形剂类型的选择较少以及在银屑病面积分布广的 情况下使用局部用药。 B .用药疗效上的挫折、不便以及对副作用的恐惧也是重要的因素 C .患者的年龄和用药的费用是影响患者坚持治疗方案能力的其他重要的因素
强烈建议使用一些方法来促使患者坚持治疗,包括选择 足够强效的局部用药物来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答以及使赋 形剂适应个人需要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4级 中弱效 Class 4 (mild)
浓度(mg/g)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0.1-1
肤轻松
Fluocinolone acetonide
0.025
甲强龙
Methylprednisolone
2.5
氢化波尼松
Prednisolone
5
Am J Clin Dermatol 2002; 3 (1): 47-58 1175-0561/02/0001-0047/$22.00/0
局部治疗药物用药量换算的方法
公认的是,一个星期每天用药两次需要大约 400g局部用药来覆盖一个平均体型的成年人 的整个体表面积 关于用于受损皮肤的局部用药物的适当用量, 指导准则是通过指尖单位的概念得来的(图1, 表1) 这一概念为患者提供了按照更精确的 剂量使用局部用药物的方法。
8。 9。
局部用药物的使用: 局部用药物的使用:以指尖为单位以及 如何估计覆盖指定的体表面积所需的局部用 药物的用量。一指尖单位约为500 mg 药物的用量。一指尖单位约为
局部用皮质类固醇的建议
短期疗效: 与药效较低的药物相比,疗效更好。 赋形剂、用药部位、患者偏好、患者年龄以及产生疗效后的 费用 长期疗效: 由于临床试验中用药持续时间短,长期用药的实际疗效及风 险尚不可知。 快速耐药反应,虽然临床试验中并未显示,但可能影响特定 患者的长期疗效。 与其他局部用药物(维生素D类似物、维A酸类以及钙调神 经酶抑制剂等)联用和调整给药时间安排可能会减小长期用 药所致副作用的风险。
提纲
美国银屑病指南修订方法 美国银屑病指南修订总则 使用局部疗法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介绍
J Am Acad Dermatol 2009;60:643-59.)
美国银屑病指南的修订方法
我们召集了一个由公认的银屑病专家组成的工作小 组来确定读者及指南的范围并确定临床问题以用来 构成美国皮肤病学会(AAD)银屑病指南第1章和 第2章中关于诊断和管理的首要内容。1,2 研究中使用了循证模型,数据是通过在MEDLINE数 据库中对1960到2008年的数据进行搜索而得的。
总则
(三)局部治疗药物的联合治疗及注意事项
局部用药物有时可以联合使用,从而利用各种不同的作用机 制。例如,卡泊三醇可以与局部用类固醇联合给药。然而, 当使用多种局部用药物时,了解可能会存在的兼容性问题是 非常重要的。 例如,卡泊三醇不应与可以改变其基质pH值的药物同时使 用,如局部用乳酸。
总则
(四)局部用药长期使用的原则
总则
(二)改变药物疗效的因素:赋型剂及封包治疗等 改变药物疗效的因素:
赋形剂的选择能够显著改变药物的利用及渗透, 赋形剂的选择能够显著改变药物的利用及渗透,从而改变疗 最好是选择患者最喜欢使用的赋形剂。 效。最好是选择患者最喜欢使用的赋形剂。
局部用药物的封包治疗能够改变渗透,从而影响有效性。 局部用药物的封包治疗能够改变渗透,从而影响有效性: Ⅰ.患者导向的高质量数据 Ⅱ.患者导向的质量有限的数据 Ⅲ.其他数据包括共识指南、意见或病例研究 推荐级别分为: A.基于一致且高质量的患者导向数据的建议。 B.基于不一致或质量有限的患者导向数据的 建议。 C.基于共识、意见或病例研究的建议。
推荐用药:
药物 I级皮质类固醇 III/IV级皮质类固醇 V/VI/VII级皮质类固醇
浓度(mg/g)
0.5 0.25 0.25 0.5 0.25 and0.5 0.5 0.5 0.0625 and 0.1 0.125 0.5 1 1 2 0.4
Am J Clin Dermatol 2002; 3 (1): 47-58 1175-0561/02/0001-0047/$22.00/0
常用激素浓度作用强度分级 4级
局部用药的使用可以是间歇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作为选择,如果患者需要持续的局部用药治疗,应该指导患 者使用可控制疾病的疗效最小的药物或过渡到长期用药风险 最低的局部用药
总则
(五)影响患者坚持局部治疗的相关因素
坚持用药是银屑病治疗的主要问题,大部分患者通常都 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导致这一问题的因素可能包括:
常用激素浓度作用强度分级 1级
1级 超强效 丙酸氯倍他索 双氟可龙戊酸酯 醋酸肤轻松 哈西奈德(氯氟松)
Class 1 (very potent) Clobetasol propionate Diflucortolone valerate Fluocinolone acetonide Halcinonide
浓度(mg/g)
1 1 2.5 0.5 2.5 0.25 0.25 0.5 1 0.5 0.5 0.1 1 1 1
Am J Clin Dermatol 2002; 3 (1): 47-58 1175-0561/02/0001-0047/$22.00/0
常用激素浓度作用强度分级 3级
3级 中强效 双丙阿氯米松 丙酸倍氯米松 氯地米松 倍他米松二丙酸盐 倍他米松戊酸酯 丁氯倍他松 去羟米松 醋酸肤轻松 氟氢舒松 卤米松 尤卓尔(丁酸氢化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醋丙酯 氢化可的松戊酸酯 曲安奈德 Class 3 (moderately potent) Alclometasone dipropionate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Beclomethasone salicylate 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Betamethasone valerate Clobetasone butyrate Desoxymethasone Fluocinolone acetonide Flurandrenolone Halomethasone Hydrocortisone butyrate Hydrocortisone aceponate Hydrocortisone valerate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推荐强度 A A A 证据等级 I I I
维生素D类似物
他扎罗汀 皮质类固醇联用维生素D类似物 皮质类固醇联用他扎罗汀 他克莫司联用水杨酸 II级皮质类固醇 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 地蒽酚 煤焦油 皮质类固醇联用水杨酸
A
A A A B B B C B B
I
I I I II II II III II II
浓度(mg/g)
0.5 3 2 1
Am J Clin Dermatol 2002; 3 (1): 47-58 1175-0561/02/0001-0047/$22.00/0
常用激素浓度作用强度分级 2级
2级 强效 安西耐得 倍他米松戊酸酯 布地奈德 羟泼尼缩松(地耐得) 去羟米松 醋酸氟氯奈德 醋酸肤轻松 醋酸氟轻松 醋酸氟泼尼定 氟氢舒松 丙酸氟替卡松 哈西奈德(氯氟松) 尤卓尔(丁酸氢化可的松) 艾洛松 (糖酸莫米松) 曲安奈德 Class 2 (potent) Amcinonide Betamethasone valerate Budesonide Desonide Desoxymethasone Fluclorolone acetonide Fluocinolone acetonide Fluocinonide Fluprednidene acetate Flurandrenolone Fluticasone propionate Halcinonide Hydrocortisone butyrate Mometasone furoate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79
治疗区域 头皮 面部及颈部 一只手(手心和手背) 一只手(手心和手背)包括手指 整个一只手臂包括整只手 肘(大斑块) 大斑块) 两足底 一只脚(脚背及足底) 一只脚(脚背及足底)包括脚趾 整个一条腿包括整只脚 臀 大斑块) 膝(大斑块) 躯干(前面) 躯干(前面) 躯干(后面) 躯干(后面) 生殖器
注意事项
选择效力适当的皮质类固醇及其赋形剂时应考虑 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部位、患者喜好以及患 者的年龄 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可能会导致副作用,这使得其 使用受到限制。 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银屑病的另一个可能存 在的问题是反跳。
局部用皮质类固醇的建议
适应症:斑块型银屑病 用量:单药使用,每天使用1-2次 可以与其他局部用药物联用、紫外光以及全身性药物 用药的持续时间 I级类固醇:获得的2-4周的治疗数据 药效较小的药物:最佳治疗终点未知 在临床应答后建议逐渐减少用量;而最佳治疗终 点未知,建议勿在未受监督的情况下持续使用。 对于氯倍他索及卤倍他索,每周最大用量不得超过 50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