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理论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社会责任-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理论解析

企业社会责任: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理论解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民众社会化意识的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以社会效益的实现为基础,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文章从社会学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深层次理论思考。从社会交换论、社会冲突论、新发展观理论层面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动机、人本原则与文化内力进行深入解析,阐明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根本途径是构建企业责任文化。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交换论;社会冲突论;企业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即sa8000的制定,全球企业责任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企业责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界认为企业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经营中追求利润最大化[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企业社会责任概念逐渐凸显,之后经历了逐渐充实、完善的过程。

国内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尤其90年代中期以后关注越来越多。国内学者从诸多角度(包括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对我国各类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发展状况、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企业

社会责任建构的对策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深层次的理论解读,追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阐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

一、社会交换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必然

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的中国,次级群体的社会功能日益凸显。企业作为社会中重要的次级群体,承载的社会功能日益增多。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成员,已经深深地嵌入于特定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环境、资源关系之中[2]。社会性也是企业的重要属性。从这一层面来讲,企业的发展是经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也就是说,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以社会效益的实现为基础,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会交换理论将人际及群体关系视作为理性的交换关系,用来交换之物不仅仅包括有形的实物,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的资源,如情感、服务等。乔治·霍曼斯主要从个人层面来建构交换理论,他强调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人的行动或是为了获得报酬,或是为了逃避惩罚;人在进行行动选择时,“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就越有可能执行这个行动”[3]。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其行为也同样遵循着这一价值原则。

企业作为社会成员,与社会及其他成员进行着社会互动,从一定程度来讲,这种互动就是一种交换行为。如企业把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以赢取消费者的认可,使之成为企业固定

的消费群;再如企业为员工提供及时、公平、合理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为了安抚和吸引员工,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业绩。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卡罗尔(1991)曾将企业社会责任用金字塔形式来表示,自塔基到塔顶分别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依据自身发展程度与实力,企业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便小型企业也必然要践行基本的经济与法律责任。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企业不断地积累着自身的发展资本,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出企业的信誉品牌。企业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换取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即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交换性的互动关系。

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彼得·m·布劳也曾强调,社会交换过程中人们的选择更多地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最基本的规范就是互惠规范和公平规范。只有同时遵守这两个规范,交换关系才能维持平衡。按照社会交换理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就是企业与其他群体或社会之间的社会交换,这种互动行为遵循着公平性与互惠性原则,尽量保持着交换关系的平衡,使得交换各方各得所需、和谐中共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低层次经济、法律责任与高层次道义责任的统一,而且二者的关系绝对不能本末倒置。那种哗众取宠的方式来承担所谓的“社会责任”,如拖欠着员工工资,却做着各种“慈善捐助”活动。这绝对不是真正地担当社会责任。

二、社会冲突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动机

社会冲突论认为,冲突不仅具有消极的影响,而且对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社会冲突论的重要代表拉尔夫·达伦多夫强调,冲突一旦形成,企图压制和消灭是徒劳无益的,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4]。

冲突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刘易斯·科塞强调,外群体冲突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增强群体团结。冲突不可避免。当冲突来临时,企业应正视冲突,内部应团结一致,合力地调整、缓解冲突。这既是对企业凝聚力和整合力的提升,也是对企业发展综合机制的考验,包括解决冲突的应急机制,与外部社会的协调机制,也包括企业勇于承担对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个社会的社会责任机制。科塞认为外群体冲突可以把“其他方面毫无联系或对立的个人或群体相互联系起来,并把他们带进一个公共社会活动领域。”[4]笔者以为企业通过社会责任的担当这一“公共社会活动”,尤其是高层次的道义责任的担当,使得“毫无联系或对立”的各方相互联系起来,互动中协调着彼此关系,或缓和了矛盾冲突,或实现了互惠“合作”,从而促进了企业与其外部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使其制度化,这是企业减少或缓和冲突,实现其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个“安全阀”,使不满情绪得以及时泄放而不致导致激烈冲突。科塞提出的“社会安全阀制度”,就是使敌对情绪得以及时释放,维护社会整合的制

度。

三、新发展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本原则与文化内力

20世纪80年代,以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佩鲁为代表的发展专家,提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系统发展观,主张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任何发展都在于:促进发展中的动态因素,实际上就是人类生活中的动态因素。”“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各种文化价值是抑制和加速增长的动机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5]可以看出,佩鲁强调文化是发展中重要的动态因素,尤其是文化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之后有的发展专家指出,发展涉及每个行动者、他们之间的关系、生产与交换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之后专家学者不断探究与完善对发展本质的时代把握,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发展观”(联合国开发署于1990年提出),我国继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不仅适用于宏观层面的社会发展,也同样适用于中微观层面的群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社会的发展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原则,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这样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健康、向上、持续发展的动力。新发展观要求企业要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与利用内部各要素与资源,尤其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