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王夫之的美学体系)【圣才出品】
第19章王夫之的美学体系一、名词解释1.继承和革新答:继承和革新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继承,即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是从历史留传下来的文学遗产中吸取思想和艺术的养分,受到既成的文学惯例和传统的影响;革新,即文学为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和反映对象的变化,必须在既成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和创造,以产生异于和超越前人的作品。
继承和革新是辩证的统一,继承是革新的基础和前提。
革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
2.通感答:通感本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人的感觉的相互作用或转移,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或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而得到加强,如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甜美”的感觉,有些色彩会引起人的“冷或暖”的感觉。
在文艺创作中,作家艺术家将通感作为一种表现手法,以突破对事物的一般的经验感受,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正确运用这一手法,能使艺术形象更富有魅力。
二、简答题1.简述王夫之及其诗学思想。
答:(1)王夫子简介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政治家,又是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他的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主要有《诗广传》《楚辞通释》《诗译》《夕堂永日绪论》内外编、《南窗漫记》以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等。
(2)王夫之的诗学思想①作用:一方面总结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上一些有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许多深刻精辟的重要见解,开了清代诗歌理论批评的先河,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②中心:论诗歌的“兴观群怨”和论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关系。
③重大历史贡献:比较科学地总结了情理之争,能够充分地吸取两派之长,扬弃其所短,从而对诗歌的本质和特征作了比较深刻而精辟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新见解:a.诗歌是人的“心之元声”之体现。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汉代美学)【圣才出品】
第8章汉代美学8.1复习笔记一、汉代美学的过渡性特点(一)《淮南子》和《论衡》1.从美学史的角度看,汉代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有两部:一部是西汉的《淮南子》,一部是东汉的《论衡》。
2.《淮南子》和《论衡》包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在美学史上有重要影响(1)《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组织他门下的宾客集体编著的一部论文集《淮南子》原名《淮南鸿烈》,大约成书于汉景帝之时。
《淮南子》一书的思想很庞杂,但主要倾向接近老子的学说,所以东汉为《淮南子》作注的高诱说它“旨近老子”。
(2)《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著作,共85篇,现存84篇。
(二)汉代美学过渡性特点的主要表现汉代美学是从先秦美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美学的一个过渡环节,这主要表现在:1.美学思想发展的演变(1)孔子和儒家学派强调礼乐文章、艺术的政治教化作用、审美和道德观念的联系。
(2)汉代的官方宗教神学体系又把儒家的这种美学发展成为神秘主义的美学。
(3)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强调观赏自然本身的美,强调艺术要通向自然之道。
宗炳的“澄怀味象”的命题就是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是对于孔子美学的否定,是一个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
(4)魏晋南北朝美学的这种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正是在《淮南子》、《论衡》等著作的诱发下产生的。
《淮南子》和《论衡》都发挥老子的哲学,推崇“自然”,以对抗和批判汉代官方的宗教神学体系。
这对于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先秦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转化(1)先秦哲学中的一批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2)汉代处于这一转化的前夜,汉代美学构成了这种转化的中间环节①先秦哲学中的“气”的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②先秦哲学中的“形”与“神”这一对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形神论,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传神写照”的美学思想。
(完整word版)中国美学史大纲_叶朗_手打版
绪论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 (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
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学术界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狭窄)(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包括哲学美学,审美发生学,心理学等。
有些在古代已得到发展,有些仅有萌芽。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已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并不是最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
)看法二: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宽泛)作者:美学史应研究每个时代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一个时代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
一部美学史,主要就是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审美意识史:1、形象的系列:《诗经》《楚辞》(艺术史)2、范畴的系列:“意象”“气韵”“风骨”“气" (美学史)↓美学史+各门艺术史我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各个时期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也就是历史上各个时期出现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以及由这些范畴,命题构成的美学体系。
三、中国美学史的分期:中国古典美学:发端-—先秦、两汉老子、孔子、庄子、荀子等展开——魏晋南北朝至明代李贽总结--清代前期王夫之、叶燮四、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流行性考察:(一)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发展了典型的理论;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发展了意境的理论.(二)西方美学偏于哲学认识论,侧重“美”“真”统一;中国美学偏于伦理学,侧重“美”“善"统一。
(三)西方美学偏于理论形态,具有分析性和系统性;中国美学偏于经验形态,带有直观性和经验性.第一编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第一章老子的美学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明清小说美学)【圣才出品】
第16章明清小说美学一、名词解释1.明代四大奇书(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答:明代四大奇书是指明代四部著名的长篇章回小说,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四大奇书”之称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向的社会现实相关联。
“奇”,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2.童心说(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童心说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
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3.三言二拍(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同时也标志着王阳明心学理论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二、论述题1.试述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小说艺术思想。
(南开大学2011年研)相关试题:论述金圣叹对小说理论批评的贡献。
(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金圣叹以一部《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奠定了他在中国《水浒》评论史,乃至中国整个小说批评史上最为杰出的地位。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绪论一、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是建立现代美学体系的迫切需要(一)现代美学体系的原则1.古典美学和当代美学的相互贯通;2.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的相互推进。
(二)中西美学的相互融合1.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
它们有共同性,但更重要的,是这两个文化系统各自都有极大的特殊性。
2.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的独特的范畴和体系。
(1)西方美学不能包括中国美学,不能把中国美学看作是西方美学的一个分支,或一种点缀,更不能把中国美学看作是西方美学某个流派的一个例证,或一种注释。
(2)西方美学应该尊重中国美学的特殊性,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独立的系统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美学的积极成果和西方美学的积极成果融合起来,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真正国际性的学科,在人类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研究中国美学史的缘由重视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应该使我们的美学理论带有民族特色,而且因为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国际性的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
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中国美学史对象和范围的看法及分析1.中国美学史主要应该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1)认为中国美学史主要应该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根据这种看法,一些人就把力量集中于到古代思想家著作中寻找那些谈到美的段落:孔子怎么论美,孟子怎么论美,墨子怎么论美,王充怎么论美等。
(2)这种看法过于狭窄①美学不限于研究“美”。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
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还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
②同时,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以审美意象为中心,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内容。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梁启超的美学)【圣才出品】
第23章梁启超的美学一、名词解释1.饮冰室诗话(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他创办的《新丛民报》,后编订成书。
《饮冰室诗话》论诗,首重“新意境”。
著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厌恶“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最倾倒”黄遵宪“意境无一袭前贤”,热烈赞扬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并在书中采摘黄遵宪许多名篇名句。
《饮冰室诗话》既总结了“诗界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诗界革命”,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2.熏浸刺提(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熏浸刺提是梁启超提出的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
语出其《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梁启超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人们特别偏爱小说的原因,在于小说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境界,使读者得到想象中的满足,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认识自身。
他将小说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
“熏”实指感情潜移默化,“浸”是指感人至深,“刺”是指使人感情受突然刺激,“提”是指读者随书的感情而变化,把自己融入其中。
3.诗界革命(南开大学2011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戊戌变法前,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高涨,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
在“诗界革命”运动中,成就最高的是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的旗帜,他提出“我手写我口”,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在表现方法上主张利用古人的优良艺术传统,并结合新事物利用新语言。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日本继续鼓吹“诗界革命”,他批判了“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的诗风,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力求解决诗歌为改良运动服务的问题。
二、简答题1.简述“诗界革命”。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1)诗界革命的概念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刘熙载的《艺概》)【圣才出品】
第22章刘熙载的《艺概》一、名词解释1.诗为“活物”(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诗为“活物”是古代诗学概念。
出自明代钟惺的《诗论》:“诗,活物也,游、夏以后,自汉至宋,无不说诗者,不必皆有当于诗,而皆可以说诗。
其皆可以说诗者,即在不必皆有当于诗之中。
非说诗者之能如是,而诗之为物,不能不如是也。
”原是他对《诗经》的作品能被历代不同读者反复研求阅读,新意迭见现象的抽象概括,而其意义也普遍适用于诗歌的接受批评。
钟惺认为《诗》是一种流动不居的“活物”。
“活”是作品本身的一种客观属性,这不仅是因为诗歌作品意蕴丰富奥邃,还因为诗歌的艺术形式有被断章取义的灵活性。
诗之为“活物”,又是读者对作品意蕴的赋予和追加。
2.形式美(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它的特点是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美的形式不能脱离美的内容,而形式美对美的具体内容带有相对独立性;形式美概括了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形式美和自然的物质属性、规律有着紧密联系。
3.内容和形式答:文艺作品的内容是指通过塑造形象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及其显示的思想意义。
它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与作家、文艺家的审美评价及审美理想的统一体,主要包括题材、主题、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艺作品的形式是指具体表现作品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主要包括有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等多种要素。
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的。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内容与形式互相渗透与转化,并在审美高度上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简答题1.简述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异同。
(北京大学2011年研)答: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异同表现在:(1)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相同之处形式美的形成是由美的外在形式演变而来。
其中包含着具体的社会内容的,经过长期重复、仿制,使原有的具体社会内容逐渐泛化成为某种观念内容,而美的外在形式即由此长期的过程,演变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成为独立审美的对象。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魏晋南北朝美学(上))【圣才出品】
第9章魏晋南北朝美学(上)一、名词解释1.陆机《文赋》(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陆机《文赋》是中国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问题的论著。
全文以赋的形式写成。
陆机在《文赋》中用他的文学实践的亲身体会,生动地描述和分析了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过程,表达了他的美学美育思想。
《文赋》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
陆机写《文赋》的宗旨是为了解决创作中“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创作构思为中心,主要论述“作文利害之所由”。
2.诗缘情而绮靡(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诗缘情而绮靡是魏晋文论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点。
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
“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
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3.直寻(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直寻”是钟嵘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
钟嵘在《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直寻”,就是从感物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
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
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简明、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直寻”的基本内涵。
“直寻”开启了中国诗学的新视野、新思路,显示了新的理论追求。
二、简答题1.试释“澄怀味象”。
(北京大学2009年研)答:(1)出处“澄怀味象”是南朝画家宋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
在《画山水序》:“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
”“澄怀”是对体验者审美心胸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审美主体澄清胸怀,涤除俗念,陶冶出纯净无瑕的审美心胸,这受庄子“心斋”说的影响。
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管子》四篇与中国美学)【圣才出品】
第4章《管子》四篇与中国美学一、名词解释1.知人论世(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著名概念。
出自《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意思是说,读一个人的文章必须了解作者的个人情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
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2.以意逆志(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以意逆志是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3.四端(北京大学2009年研)答:四端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伦理学概念。
它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二、论述题1.简要分析评述《孟子》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孟子》中的重要思想观念主要有:(1)《孟子》中的生命权意识①孟子仁义思想中的生命观儒家正统法律思想“贤人之治”的渊源之一是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
同时,作为对“舍生取义”的一个补充,孟子提出了“权”的范畴。
在具体事件中实践“义”的程度适宜与否,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遵照“权”的精神来确定,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舍生取义”,去作无谓的牺牲。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模拟试题及解析【圣才出品】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味答:“味”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美学范畴。
它不同于“五味”的“味”,最早使用这个美学范畴的是老子。
“淡乎其无味”是老子对“道”的理解,恬淡的味是最高的味。
后来陶潜、王维、司空图、梅尧臣、苏轼等人都延伸发展了这种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的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平淡。
2.情象答:情象是意境系统里的一种象。
情象有别于意象、心象、言象等。
它分别对应原初状态里的象和再生状态的象。
原初状态的情象是指作者在创作准备,是灵感来临、原初状态下发生的情思与境象相容。
情是精魂,象为形质。
无情,象不生;无象,情不能附着。
再生状态的情象是指经过文字的创造而凝结成言象后新的情象,它不同于原初状态的情象就在于它更加凝练,是读者接受的新情象。
3.审美活动答: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它存在于人类丰富的现实生活中。
审美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三个特点:首先,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其次,人的审美中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最后,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从根本上说,审美活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二、简答题1.刘熙载:“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
”结合这句话谈谈中国古典美学中丑的审美意义。
答:刘熙载的“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
这句话是指怪石之所以“以丑为美”,所以“陋劣之中有至好”,是在于它表现了宇宙元气运化的生命力。
这一审美观,发源于庄子的命题,即美与丑可以转化、神奇可以化为臭腐。
(1)中国古典美学对丑的认识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与“丑”并不是最高范畴,而属于较低层次的范畴。
在中国美学史上,人们对于“美”和“丑”的对立,并不看得那么严重,并不看得那么绝对。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老子的美学)【圣才出品】
第1章老子的美学一、名词解释1.味(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味”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美学范畴。
它不同于“五味”的“味”,最早使用这个美学范畴的是老子。
“淡乎其无味”是老子对“道”的理解,恬淡的味是最高的味。
后来陶潜、王维、司空图、梅尧臣、苏轼等人都延伸发展了这种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的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平淡。
2.情象(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情象是意境系统里的一种象。
情象有别于意象、心象、言象等。
它分别对应原初状态里的象和再生状态的象。
原初状态的情象是指作者在创作准备,是灵感来临、原初状态下发生的情思与境象相容。
情是精魂,象为形质。
无情,象不生;无象,情不能附着。
再生状态的情象是指经过文字的创造而凝结成言象后新的情象,它不同于原初状态的情象就在于它更加凝练,是读者接受的新情象。
二、论述题1.中国美学中虚实相生的学说。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1)“虚实相生”的提出“虚实相生”最早出自老子的哲学,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
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2)“虚实相生”的内涵“虚实相生”,即“虚实结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一条重要的原则,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的美学特点。
这条原则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①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气韵生动”的命题。
“气韵生动”的“气”,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之外的虚空。
没有虚空,就谈不上“气韵生动”,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生命。
②唐代美学家在“象”的范畴之外提出了“境”这个范畴。
“境”和“象”的不同,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
此外,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空白有很重要的地位。
没有虚实相生,中国诗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
(3)“虚”与“实”的关系①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叶燮的美学体系)【圣才出品】
第20章叶燮的美学体系一、名词解释1.活法答:活法是诗论术语。
宋吕本中《夏均父集序》云:“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其精神即是首先肯定古人诗文有一定的规矩,有法可循,但在具体创作时却灵活变通,不死守定法。
吕氏所谓“法”主要是关于用字造句、谋篇布局方面的规律法则,其所谓“活”则是通过勤学苦练后获得的领悟,故“活法”二字主要是指对文字锻炼之法的灵活运用,如其自谓是“有意于文者之法,而非无意于文者之法”。
故并不涉及文本与客观现实或作者内心世界的关系。
但因为“活法”的名称比较生动地概括了“法”与“无法”之间的辩证关系,故历来为后人如张孝祥、刘克庄、姜夔、叶燮等称引。
2.意境(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答: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
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眼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
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
二、简答题1.理事情。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1)“理事情”的出处及含义“理事情”出自叶燮的《原诗》:“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变态”。
《原诗》着重探讨了诗歌反映的对象与如何反映问题。
它用“理、事、情”三者来概括世界的万物事理。
至于“理、事、情”的具体含义,叶燮认为“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
据此,“理、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概括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其本身的发生及各种各样天然的姿貌状态。
三者有机统一,随其自然而发展。
而诗歌等文学作品则以“克肖其自然”“为至文之立极”,即为创作的最高标准。
(2)“理事情”的内涵及其理论贡献①“理事情”的内涵叶燮认为理与事是指诗人对自然、人世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是常人所不能言不能述、唯诗人能言能述之事理。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3~25章【圣才出品】
第13章宋元书画美学一、名词解释1.随物赋形(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随物赋形”是苏轼提出的一条文艺创作及美学的原则。
它要求艺术家尊重表现对象的特征和规律,准确而又自然地表现出对象的形态和特征。
其中的“物”指客观对象,包括自然事物与社会生活内容,“形”指作品中所反映的事物的情貌和形态。
苏轼的“随物赋形”的创作主张以艺术形象的刻画应合乎自然为最高标准,要求创作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兼备。
2.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答: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是宋人对语言运用的经验归纳。
苏轼《题柳子厚诗》云:“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
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此就用典使事而言,过分生僻新奇的事典,反而影响诗意表达,故要选择通俗的、为人所习知的。
黄庭坚《再次韵杨明叔并序》云:“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此诗人之奇也。
”陈师道《后山诗话》记梅圣俞语闽士好以奇语为诗者日:“子诗诚工,但未能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尔。
”这是就语言运用而言,主张化用古语、俗语。
使之达到新与雅的效果。
这一认识符合文学语言创新规律,但若过分追求,而忘却现实生活这一创作的源泉,则亦不免走入邪道。
宋人资书以为诗的习气便与此有关。
3.夺胎换骨答:夺胎换骨是宋黄庭坚提出的化用古人语句的具体方法。
惠洪《冷斋夜话》引其语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
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后吴聿《观林诗话》举例释“换骨”:“东坡云:‘醉眼炫红绿’,此乃‘看朱成碧颜始红’,换骨句耳。
”《王直方诗话》举例释“夺胎”:“乐天曰:‘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身。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东坡南中诗曰:‘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凡此皆夺胎法也。
”文学创作中对前人作品的语词、立意以及修辞等点化乃至袭用,均不可避免,故“夺胎法”“换骨法”的归纳总结有其一定的意义,但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来提倡,亦必然产生拟袭的流弊。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7章 明清戏剧美学)【圣才出品】
第17章明清戏剧美学17.1复习笔记一、明清戏剧美学与李渔的《闲情偶寄》(一)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1.中国古典戏剧的开端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认为北齐时出现的歌舞戏《踏摇娘》,可以看作是中国戏剧的开端。
中间经过唐代的参军戏、傀儡戏和宋代杂剧,到了元代杂剧和明代传奇,中国古典戏剧已经发展到了自己的成熟期。
2.戏剧批评和戏剧理论逐步发展(1)元代涌现了不少剧论家,如:胡祗遹、燕南芝庵(《唱论》作者)、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者)、锺嗣成(《录鬼簿》作者)、夏庭芝(《青楼集》作者)等。
(2)明代的剧论家就更多了。
比较有名的有:朱权(《太和正音谱》作者)、李开先、何良俊、徐渭(《南词叙录》作者)、王世贞、李贽、汤显祖、沈璟、臧懋循、吕天成(《曲品》作者)、王思任、王骥德(《曲律》作者)、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作者)等。
3.元代和明代的这些剧论家的戏剧论著,或多或少地包含有一些戏剧美学方面的见解,但都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
比较具有系统性的戏剧美学著作,是清代初年李渔的《闲情偶寄》。
(二)李渔及《闲情偶寄》1.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剧理论家(1)著有剧本《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
他还写小说,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以及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等。
(2)最重要的著作是《闲情偶寄》,完成于1671年。
全书包括八个部分,其中,词曲部和演习部就是他的戏剧理论著作,是他全部著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2.“日食五侯之鲭,夜宴三公之府”的生活李渔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是一个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人物的时代。
但是李渔却奔走于达官贵人门下。
这就是他自己夸耀的“日食五侯之鲭,夜宴三公之府”的生活。
他在《闲情偶寄》的《凡例》中声称他写《闲情偶寄》的目的是“点缀太平”、“规正风俗”,突出表明了他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帮闲”的品格。
3.李渔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从事戏剧艺术方面的活动,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10-16章)【圣才出品】
第10章魏晋南北朝美学(下)10.1复习笔记一、刘勰论“隐秀”(一)刘勰论“秀”刘勰说:“状溢目前曰秀”。
“秀”是指审美意象的鲜明生动、直接可感的性质。
清代的冯班说:“秀者章中迫出之词,意象生动者也。
”这是比较符合刘勰的原意的。
所以“秀”乃是对审美意象的一种规定。
(二)刘勰论“隐”1.“隐”的涵义(1)审美意象蕴涵的思想情感内容不用文词说出来,不表现为逻辑判断的形式①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性)总是要通过“文”、“词”来表达,但它不是直接通过概念逻辑体系的“文”、“词”,而是通过富有形象感的“文”、“词”来表达的。
②“情在词外”,“义生文外”,思想情感(倾向性)不要直接用“文”“词”说出来。
③舍“文”“词”无以表达“情”“义”,思想情感的表达又不能离开“文”“词”,这个矛盾就是通过“秀”——即用“文”“词”组成生动可感的形象来解决。
(2)审美意象具有多义性,其蕴涵的情意是复杂的、丰富的①刘勰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
”“隐以复意为工。
”这是说审美意象的多义性。
审美意象蕴涵的情意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丰富的。
唐代皎然说:“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
”②明代金圣叹说:“不会用笔者一笔只作一笔用,会用笔者,一笔作百十来笔用。
”也都是说的这个意思。
这种多义性,是审美意象的重要特点。
后来清代王夫之提出的“诗无达志”的命题,就是对审美意象的这种多义性特点的一个概括。
(3)“秀”和“隐”,一是说的文学作品的具体生动的形象,一是说的文学作品不直接说出来的多重的情意。
这是一对对立的范畴。
它们又是统一的,“隐处即秀处”,不直接说出来的多重的情意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表达出来。
2.刘勰对“秀”和“隐”范畴的误解划的两条界限(1)“雕削”和“秀”的界限“雕削”,就是孤立地雕琢词句。
这同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是两回事。
堆积了很多华词丽句,并不等于就有了“状溢目前”的艺术形象。
反过来也一样,“秀”并不要求“雕削”。
(2)“晦塞”和“隐”的界限①“隐”一方面是说思想情感不要用逻辑判断的形式直接说出来,不要像写哲学讲义或标语口号,而是要通过形象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是说审美意象蕴涵的情意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丰富的。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模拟试题二解析【圣才出品】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模拟试题二一、名词解释1.游于艺答:游于艺是孔子关于审美和艺术对人的人格修养之关系、作用的美学思想。
“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得来的。
在这里,“游”是游泳、遨游的意思,“艺”是指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教育以六艺为主,主张学习不仅要掌握各种具体的技艺,而且要从掌握技能中得到艺术创造的审美感受。
这表明了孔子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说明孔子对艺术在实现人的全面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肯定。
2.妙有答:妙有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之一。
道家与佛家对于“妙有”有不同的解释。
道家指的是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
无中之有,谓之妙有。
佛教指的是非有之有,与非空真空的“真空”相对。
这种思想起源于《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
“妙有”是建立在空的基础上的,空也不是完空。
关于“妙有”的解释一直处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和前进中。
3.反思判断力答:反思判断力是康德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一个美学观点。
康德认为判断力有一种相反方向的运用,即在特殊的材料已经提供出来以后,为这种特殊去寻找适合的普遍原则,就直观而运用知识和理性,称之为反思判断力,它是为了在直观表象上引起诸种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的活动,以便获得某种愉快的情感。
4.艺术自律答:艺术自律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马尔库塞的美学核心范畴。
它与艺术的他律性(他性、外部性、社会性)相对,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对其形成、发展和成熟起着某种影响与作用的内在的自身因素。
艺术活动永远是以人工性为主的创造活动,艺术家必须遵循艺术的内部规律。
但也要避免轻视科学技术、把技术手段放在艺术自律性之外的倾向。
现代科技是艺术创作的有力辅助,它可以成为艺术自律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现代技术手段的介入,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已在工具作用、嫁接综合、捕捉机遇、替代性体验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二、简答题1.简述严羽《沧浪诗话》的第一义说。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的美学)【圣才出品】
第25章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的美学一、名词解释1.摩罗诗力说(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摩罗诗力说是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提出的文艺观点。
鲁迅在介绍摩罗诗人的同时,猛烈地批判了旧传统、旧文化,抨击了洋务派、维新派和复古派,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早年的文艺思想及美学观点,《摩罗诗力说》是“五四”运动前思想启蒙时期的重要巨作,是揭露批判封建意识形态的檄文,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2.新诗略谈答:新诗略谈是诗论篇名,宗白华作,载于1920年《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
认为新诗应具备形与质两个方面,从美学高度阐述两者内涵及辩证关系。
指出“形”的方面要有“音乐作用”和“绘画作用”,以形成诗在“空间中极复杂的繁富的美”;“质”的方面,即使人直接感受大自然,从中获得“一切高等艺术产生的源泉”,并“加入社会活动”,以“窥看人性纯真的表现”,也即新诗人对人格的修养。
3.诗的格律答:诗的格律是诗论篇名,闻一多作,载于1926年5月15日《晨报》副刊。
针对初期白话诗缺乏艺术美,倡言新诗“格律说”,提出“音尺”“三美”理论。
认为诗必须讲求“格式、音尺、平仄、韵脚”,必须具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并指出这种格律与旧诗格律的三点区别,强调了新诗格律的变化、与内容相关、自定等特征。
对于“新月派”诗歌创作,和提高新诗艺术水平,起过很大作用。
二、简答题1.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数次写到孔乙己脸色的变化,这在艺术上有什么作用?(复旦大学2012年研)答:《孔乙己》中,鲁迅数次写孔乙己脸色的变化及其在艺术上的作用主要是:(1)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为下文作铺垫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时,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题库pdf重点知识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题库pdf重点知识本资料选自于: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才聪学习网覆盖了全国500多所院校考研专业课、1100多种经典教材、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类型包括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
今天开通网站会员(点此开通,只需28元/月,68元/三个月),就能享受全网站资料任意下载。
(下面是试看部分精选内容:)1.简述现实丑与艺术丑的关系。
[北京大学2011年研]【答案】现实丑与艺术丑的关系表现为:(1)现实丑与艺术丑的联系1艺术丑是对现实丑的描写艺术丑是艺术美的重要类型,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
艺术丑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中的反映。
这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对现实丑的肯定,另一类是对现实丑的否定。
其中,对丑的肯定经历了由肯定其威力巨大到肯定其个性伟大的转变;对丑的否定则经历了由否定其外在形象的丑,到否定其内在的恶,再到否定其本质的假的转变。
2现实丑是艺术审美批判的基础由于发展变化是事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美与丑也可以互相转化。
自然丑、生活丑经艺术的再创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给人以愉悦之感。
当它转化为艺术之后它的背后就隐藏着艺术家对美的歌颂与揭示。
艺术丑包含着艺术家正确的审美批判。
抑恶扬善是艺术美的道德准则,揭示生活中的丑恶,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塑造艺术丑。
(2)现实丑和艺术丑的区别1现实中的丑只有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赋予其一定的含义,才能称为艺术丑。
2艺术中的丑可以使美个性化,可以使善回归;现实丑虽然对人的感官刺激是负面的,但对人的意义却并不是仅限干负面影响。
自然界的丑更能刺激人类的感官系统,激发人类的求知欲、好奇心与陌生感,丰富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社会生活中的丑则更具独特性、深刻性,也更富人文价值。
网当现实丑通讨艺术加工成为艺术丑的时候,它就典刑化了。
这种艺术典刑,并不是对丑的饭歌或器颂,而是对它的无情嗍弄与否定。
这种否定可以传人们追求美的原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产生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复习笔记
2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2章 刘熙载的《艺概》
22.1 复习笔记
2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第四篇 中国近代美学
第23章 梁启超的美学
23.1 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笔记
2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4章 王国维的美学
24.1 复习笔记
2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管子》四篇与中国美学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庄子的美学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荀子的美学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第7章 《乐记》的美学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汉代美学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篇 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
第9章 魏晋南北朝美学(上)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魏晋南北朝美学(下)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 唐五代书画美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 唐五代诗歌美学
第17章 明清戏剧美学
17.1 复习笔记
1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8章 明清园林美学
18.1 复习笔记
1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第三篇 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
第19章 王夫之的美学体系
19.1 复习笔记
1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0章 叶燮的美学体系
20.1 复习笔记
2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5章 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的美学
25.1 复习笔记
2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3章 宋元书画美学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4章 宋元诗歌美学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5章 明代美学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6章 明清小说美学
16.1 复习笔记
1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益星学习网提供全套资料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第一篇 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
第1章 老子的美学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孔子的美学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易传》的美学
3.1 复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