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2ea5bc667e21af45b307a8f4.png)
2013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 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 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 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 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 篇文章。 要求: 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1、抛开顾虑,勇往直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 说吧。”可以叙述你的经历;可以选择历史上的政 治改革先锋,科技创新先锋,个人创业先锋,卓尔 不群的文人典范等。议论时最好有一些对比。 • 2、经验与勇气。可以写记叙文,叙述你的经历。可 以写小说,需要有一点的文学修养。可以写议论文, 采用层进结构,表明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可 以二者兼顾,也可以将二者看成正反面。关键是注 意事例的选择和议论的展开,注意过渡的巧妙。 • 3、勇气真的可嘉吗? 采用逆向思维,从反面着手, 通过例证,证明勇气往往和鲁莽、冲动融为一体, 一定要将勇气中的消极因素排除方能成大器。可以 写记叙文,要把握好细节。可以写 议论文,不过负 面事例不容易举,要提前想好;最好是采用对比论 证,在批判的同时立什么是正确。总之,在写作时 不能只写经验和勇气的一面,不能忘记 了“宝石” 的含义,切记。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 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 1、手机,让我欢喜让我忧。 • 以记叙文为主,写自己的经历,不能泛泛而谈, 要注重细节,特别是不能脱离材料中的科技和人 文。可以从交往方式、个人情感等方面,写出细 节。 • 2、便利与烦恼。 • (科技是把双刃剑)可以写议论性散文,也可写 典范议论文。以手机为引子,联想到北京的雾霾 天气,联想到汽车的方便和尾气的危害,由此引 发开去,谈一下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科技 的发展与伦理的矛盾(如克隆),科技的发展与 亲情的缺失(电脑孤单症)等等。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5e56180740be1e650e9a7c.png)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继续了去年的命题思路仍为新材料作文,总体衔接平稳。
从所给材料的形式看为多则观点型,这点与去年的形式也基本相同,这与考前老师学生的备考基本符合。
多则观点材料的作文在审题提炼观点时,可以采取求同追异的思路进行,先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观点),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后综合找出共同点,比如本次广东高考材料从富翁的行动和三家的不同态度看,他们共同的话题是关于捐助,富翁要捐助,其他三家受捐助,因此我们的审题立意中重点要谈捐助(或帮助),这是求同。
另外我们还要追异,因为有三家对捐助不同的态度:有肯定、有提醒、有拒绝,考生可以针对任意一家的态度来写,还可以选取其中两家的对比思考。
比如:帮助与面对帮助,捐助与面对捐助,理性面对捐助,捐助与施舍,爱心与信任,爱心与感激,获得与回报,热心的价值,不受嗟来之食等,但防止写成富裕与贫穷如何致富关于慈善事业贫困家庭的梦想同情困难家庭处境等这样大而空或有离题嫌疑的文章。
总之选择提炼出自己认同好写的观点,但千万不要只抓材料中的一个词去写或另起炉灶。
从所选材料内容看,今年广东作文更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是一次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陈少华),通过现实去的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从陈光标的高调捐款到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本则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更多的是开放考察一个社会人格在当下的价值观念(于丹),内容非常具体,直面现实,可以说如果平时学生不注意社会和生活是很难有作为的。
安徽省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审题及考前复习材料高中作文教学之学生学案
![安徽省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审题及考前复习材料高中作文教学之学生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6ea53a10661ed9ad51f348.png)
高中作文教学之学生学案(宁国市津河中学杨祥海ngyxh6170@ 2013/6/8)一、安徽省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审题--------------------------------------------------1二、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广德实验中学、津河中学高二年级联考语文卷作文审题------------4三、2013年高考作文:自我价值的实现(考前猜题)(2013年5月26日)-------------------------- 6四、2013年安庆市示范中学联考语文试题作文拟题(及历年相似主旨高考真题三道)(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2013届高三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10五、2013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总览-------------------------------------------------------11六、“诗词中的名句”为题目之作文演练指导(可用作作文题目的古诗句)------------------------13七、套装作文题目200个-------------------------------------------------------------------18八、名人名言及事例(包括哲理诗句及写景、抒情诗句)--------------------------------------20九、安徽省2006—2012年高考作文真题及审题---------------------------------------------34一、安徽省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审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立意_是什么_为什么_怎么样
![审题立意_是什么_为什么_怎么样](https://img.taocdn.com/s3/m/fd0cc0066c85ec3a87c2c54c.png)
在这样的审题之下,就是要把名词类和动词 类审题的办法全部应用,就是把题目更加丰富起 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当然,更要把命题嵌 入分论点之中。例如: 苏轼,把豁达作为生命的支点,在屡遭贬抑 时就有了乐观的心境; 苏武,把忠诚作为生命的支点,在威逼利诱 时就有了从容的应对。 及时训练试题:心灵的厚度、令我感动的曾 经
匆匆十几载,我即将结束高中生活,但对我 来说,这所谓的“三怕”充实了我的生活,也许 想过放弃,但仍无法抗拒,是他们,让我享受了 学习的乐趣。 如此,我愿将全部的“怕”转化为全部的 “喜欢”,享受美好,充实人生。(结尾总结, 再次点“怕”“喜欢”)
解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作文试题越来越注重思辨能力评判,2013年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得分。 因此,在2014届高三备考中,如何提高思辨能力 应是重中之重。 培养思辨能力最佳的途径是让学生在拿到作 文试题时,立即思考这样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和怎么样
【范文2】《让“怕”变成“喜欢”》 45分
与多姿多彩的生活相比,学习无疑是枯燥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从学习中寻找兴趣,如 此,让我们学会寻找兴趣吧!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 文、周树人”成为校园流行语,许多中学生纷纷 赞同,但也不尽然,有些同学就抱着喜欢的心态, 毕竟,或许看似艰难的背后,总有令人心驰神往 的亮点,排除困难,战胜恐惧,我乐此不疲,兴 趣盎然。(扣住材料,由生活现象对比引出观点)
众所周知,奥数可为我们高考加分,而它的成效貌 似立竿见影,于是,大家就对奥数趋之若鹜了,既不考 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也不权衡利弊得失。无独有偶,英 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所占的分值不容小觑,因此, 英语也就成为热之又热的学科之一。诚然,在高考这道 坎中,奥数与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此一来,便有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不为其他,为了高考,为了分 数,当然,也许为了以后的工作。 但是,在这似乎寻常的表面背后,却昭显了我们急 功近利的心与浮躁的脚步。如今的我们,便如同那乌鸦 一般,明知自己不是秃鹰,却硬要如秃鹰一般俯冲取食, 最终得不偿失。我们今日一味地追求分数,一味地想要 提高成绩,一味地做着今日播种、明日收割的美梦,但 到头来,却因自己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收效甚微。花 费了时间,却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探究原因)
2013上海高考作文真题优秀5篇
![2013上海高考作文真题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2081e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1.png)
2013上海高考作文真题优秀5篇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篇一2013年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2012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2011年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2010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2009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行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侨体”。
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意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2008年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不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9 作文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9 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49348184868762caaed53c.png)
(5)反弹琵琶。“反弹琵琶”就是反向立意,如将“
老大徒伤悲”说成“老大也不必伤悲“,将“开卷有
益”说成“开卷未必有益”;或把反的正过来说, 如“弄斧不妨到班门”等,都可以写出新意。
(6)杨柳翻新。“杨柳翻新”绝不是拾人牙慧,人云 亦云。唐代韩愈的《马说》就是杨柳翻新的佳作。 按照正常的思维,本应是先有千里马,而后才有 伯乐,伯乐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自然存在 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来获得。然而,作者却提出 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真是石破 天惊,发人深省。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 “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 敢于追求文意的深度,是一名考生的勇气所在; 而长于追求文意的深度,则是一名考生的智慧所 在。我们坚信:深邃之美,乃是文章诸美中最为 迷人之美!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 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 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是立意取胜的又一妙招。考生应善于捕捉与文章
主旨相关的精彩瞬间或片断,不求面面俱到,但
求“一针见血”,力求从片言只语中落笔,在叙事
写景中阐述深刻的人生哲理,透过平凡的现象挖
掘出不平凡的本质。唯有如此,才能小中见大,
写出深度。
(4)观澜溯源。考生要学会对生活中的现象作较深 刻的分析,抓住对象最本质的特征,不受现象的 束缚,揭示现象的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或者通过记叙和抒情,表现深刻的思想;或者运 用精辟的议论和分析,挖掘和提炼出对事物本质 的认识。抛开现象的表面,联系现象存在的背景, 敢于独立思考,善于进行辩证分析的思维都是十 分值得提倡的。
一道探讨人生的大题目——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
![一道探讨人生的大题目——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036a611eb91a37f1115c4b.png)
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说 : 为什 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 ,
而少男少女 的心 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 国作家菲尔丁( 材料有误 , 应为“ 英 国作家 戈
尔虞我诈 、 阳奉 阴违等等。
第二句英 国作家赫胥黎 的话是对世界的拷 问 , 拷 问少男少女们 心灵提前硬化 的原 因。 “ 硬化 ” 是 比 喻的说法 , 意谓 “ 功利 、 世故 ” 等。 赫胥 黎的话揭示 了
皿
.
垒
去后 的严重后 果 。 为 什么社 会失 去“ 伟 大 的孩 提 王
国” 就会 沉沦 ? 因为 “ 孩 提 王 国” 的本 质是 天真 、 质 朴, 单纯 、 活泼 、 快乐 、 阳光 、 无忧 无虑 、 敢想敢做 、 富 于 想象 , 不世 故 , 有 活力 。 菲( 戈) 尔 丁从 一个 更 广 阔、 更深刻 的视 角去审视童心 的存 在价值与社会 意 义: 童心并 不只属于童年 , 而属 于一切年龄 。 面对 功 利、 浮躁 、 纷繁、 快节奏 的社会生 活 , 无论谁 , 一旦 失 去童心就会 坠入万劫不复 的黑 暗深渊 。 菲( 戈) 尔丁 强调 了人 类永葆童心 与童 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返 回你 的童 心 , 保住你 的童 真 , 延续你 的质朴 , 走进 你 那 阳光普 照 、 清泉 流淌 、 熏风和熙的童真世界 。 综上 解读 , 这三位作 家的话 既相互独立又有 一
抱世界 》 《 炽热童心 , 纯真本质》 等。
直 面当下少男少女心灵过早 “ 硬化 ” 的现实 , 探
讨“ 童 心童真早泯 ” 的原 因 : 工业 文明过于注重物质
而忽略人 的 内心 , 人容易成 为物 欲 的奴 隶 , 忽 视对
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 材料作文:沙子与珍珠评析
![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 材料作文:沙子与珍珠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f1544d69eae009591bec0d.png)
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材料作文:沙子与珍珠评析【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
“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
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
”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分析】近四年,辽宁卷作文题一直在讲故事,2010年讲述了托尼人生中的三次选择的故事,2011年讲述了哲学家让学生闻苹果的故事,2012年讲述了女钢琴家隐于音乐背后的故事,今年继续讲故事。
故事的场景放到了海边,出场人物是年轻人和老者,故事的起因是年轻人因得不到承认与尊重而闷闷不乐,故事的经过是老者用丢沙和掷珍珠的方式开导年轻人,故事的结局是年轻人的深思与疑问。
故事依然精彩,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依然丰富而深刻。
增分理由:感情细腻娓娓道来应该说,这些年辽宁作文题的呈现形式是稳定的,都是小故事大哲理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透过故事看本质。
其核心精神也是一贯的,充满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审题立意决定作文分数,对于故事性的材料题必须把握准故事的寓意。
如果停留在对故事表象的感性认识之上,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缺乏深邃的思想认识,难有表现力。
今年的作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读:一、联系社会大背景猜摸命题人的意图命题人的意图可从故事材料中猜摸得出来,命题者塑造了一个年轻人的形象,他做人做事都尽心尽力,但得不到别人或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为此他闷闷不乐。
这类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个年轻人的苦恼有没有代表性?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生活中,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听到有些年轻人热衷于炫富、拼爹、选秀、炒作吗?有些年轻人为了出名不是什么事都做得出吗?再从正面来想一想,历年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科技奖获得者等不是得到社会承认与尊重的典型吗?近年来的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孕妇、最美妈妈、最美警察等“最美人物”,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普通人,这些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不断传递着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高考作文之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高考作文之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cdf767767f5acfa0c7cd00.png)
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篇一:2013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优秀作文选)】2013【原题回放】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60分)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根据作文材料来解读含义:第一句的意思是,孩子们用童真、率直来观察世界,评价事物,不会拐弯抹角。
第二句是英国作家赫胥黎对世界的拷问:“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为什么啊?昨天的儿童血脉里流动着天真活泼快乐,流动着绵绵不断的正真和火热之情,弹指间,当他(她)们成长为少男少女时,一旦迈向向社会,动脉便硬化,心理便僵冷。
从赫胥黎的发问中,我们可以揣摩出他的意思:人类尚未苍老却失落了那一颗最可爱的童心。
他不想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他殷切希望童心穿过少年、青年而一直跳动到老年时代,于是童心永恒,变成诗人的梦与呼告。
第三句分两层来解读。
前面的分句是实写,后面是假设关系句。
“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关键词是“孩提王国”,她是天真、活泼、单纯、快乐、敢想敢做、无忧无虑、阳光、美好的总和,即童心的王国。
“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从逻辑上看,是假设推理。
面对纷繁的生活、无论谁,一旦失去童心就会坠入黑暗的深渊。
三句名言话童心、青春、成人,从结构上看是平行并列的。
丰子恺的话,以叙述为主;赫胥黎的话,以议论为主;英国作家的话,用假设推出结论。
因此,该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正面切入:让我们童心与时代一起跳动、童心不泯、童...................心永恒、青春永恒、灵魂永恒;也可以反面切入: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探究人类(成年人)失去童心的社会原因等等;还可以正反结合来写。
高考作文之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立意
![高考作文之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43a9c9451eb91a37f0115c10.png)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立意【篇一: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浅析及范文】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浅析十四、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简析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浅析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浅析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道德)材料内容(关键词):富翁,慷慨,慈善,捐助,感激,接受,犹豫,偿还,谢谢,拒绝。
材料特点:今年广东省作文选用创设情境类的有关社会生活的材料。
这则材料的现实针对性是很强的,现在有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接受国家或个人集体的捐资助学。
有的人欣然接受了,但却认为理所当然;有的人不符合捐助资格却还要套领国家的捐助;还有的人躺在捐助上去追求享受,成了依赖捐助的寄生虫。
材料设置了三种对待捐助的不同方式,进而引发考生思索。
事例清楚,事理本身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关于此类话题尽管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写,但想要写好却不容易,因为这类话题便于做结论,却不便于敷衍出更多的内容。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讲的就是三个不同的家庭对待别人无偿捐助的三种态度。
材料要求是自选角度,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立意。
从捐助人富翁的角度来看,他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可以写他富贵不忘本,赞扬他行仁义之行,做仁义之事,行德积善,精神可嘉。
从第一个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他感激并高兴地接受了。
可以写受馈于人首先要心存感激之情。
从第二个受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他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可以写接受别人的帮助可以化不利为有利,但同时也不能忘记发展自己的同时更要学会独立而不能产生依赖感。
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
![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5dca2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8.png)
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篇1)眼中景,心中情,笔下珠玑粒粒明,浮云天际行。
一层石,千层浪,纸上波澜滚滚音,终日未息宁。
语文之境,丰富于它的化开化意造声造景;语文之趣,蕴含于它的察言察色悟事悟理;语文之情,精妙于它的品酸尝甜觉苦道辣:语文之酸楚,便是这世上疮痍的呻吟;语文之甘饴,便是这社会和乐的赞歌;语文之愁苦,便是这人间悲情的流露;语文之泼辣,便是这生活不公的控诉。
我相信,惟有真性情才能赋予语文以生命,然后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制成佳酿,愈久弥香。
热爱文字的人,也是个懂得生活的人。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生活的辛苦早已佝偻了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艾青的文字不禁让人腮边挂上晶莹的泪珠。
文字总以它独特的触感,撩动心底最脆弱的那根弦丝,诉说一个时代的沧桑与凄凉。
“黛娥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用尽哀伤的字眼,倾吐着挥散不去的离忧。
似乎语文总是寂寞灵魂的吟唱,若其间闪现着高调灵动的音符,便觉得罕有而珍贵。
毕竟,生活不尽是悲苦啊。
孟郊及第,披着红花,坐着高头大马,也曾吟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
杜牧秋游,驾着木车,也曾感叹“停车坐爱枫林晓,霜叶红于二月花”,喜从中来。
文字让那份欣悦横穿时空。
语言文字不是借以扬名煊赫的风筝,而是世间酸甜苦辣的素描。
如果说有一条路可以抵达心灵,雾海茫茫,那必以语言作舟,文字为桨;如果说有一剂药可以医好心伤,膏血汪汪,那必以语言作引,文字为汤。
驾驭着笔墨的人,有一种飞翔的力量,能穿透这世间的辛酸悲苦,明晓这世上甘甜酥辣,然后把它们制作成舟桨,研磨成良药,幻化为诗行。
若是有人要我为语文写副对联,我会写上:“春夏秋冬笔间轮转,酸甜苦辣墨中交融。
”横批是“洋洋大观”。
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篇2)不知不觉间已在高三度过了半年,人都说高三是最苦,最难过的一年,而我却发现高三其实也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的一年,就像一碗酸甜苦辣汤。
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解析
![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2d34df360cba1aa811da62.png)
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解析新课标I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却发现宝石上有条裂缝,如果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站出来,并完美切割出两块宝石。
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解析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绘就的美好蓝图,如何变成共同行动、化为生动现实?人民在期待,世界在关注。
今年的高考题恰恰呼应了这个时代主题,我们生逢伟大的时代,不就是材料中说的得到了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吗?为什么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因为他们虽然拥有足够的经验但是因而也有更多的顾虑,反而是年轻工匠勇敢站出来,并完美切割出两块宝石。
为什么年轻工匠经验不足,却能做成大事,因为和没有经验比起来没有勇气,没有担当,没有实干,更加可怕,经验是在勇于担当,勇于实干中产生和不断完善的。
不敢负责、不愿担当,不去实干就是有再丰富的经验都是纸上谈兵,空谈发展。
因此,勇于担当,勇于实干,应该是这次作文的立意核心。
(山西省语文教学名师:徐鸥)解析2: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
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
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
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
写作素材相当丰富,俯拾皆是。
不必说我们改革开放的魄力,当前反腐倡廉的胆气;不必说我们捍卫主权、保卫领土的决心,毅然决然向H7N9决战的豪气,单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积极进取、大胆做事的勇气就足以令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2、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 解析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 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3f581f242336c1fb95e9b.png)
2013年普通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详析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
【解析】A项“亢”与“伉”读(kàng)、“吭"读(háng)和“沆”读(hàng) ,B项“稂”、“锒"、“琅”读(láng)、“阆”读(làng),C项“孩”、“骸" 读(hái)、骇读(hài)、“赅”读(gāi).本题考查词语信息量较大,有的两组词语之间联系不大,这就需要考生的复习备考要适当增加记忆积累的范围。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逐步缩小答题范围.2。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能力层级为E。
【解析】第一空根据语境应填“买椟还珠",“买椟还珠" 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第二空根据“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一句,所以选填“殊途同归”最为恰当,“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第三空根据“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选填“如履薄冰”,“如履薄冰”指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本题成语的考查数量虽然较多,但题干中明确的语境降低了解题的难度,三个空都可依据这一点3。
【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解析】题干中已明确答题的方向:画线句子的含义。
因此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针对“穿鞋”上升到“改变自己”,针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上升到“改变世界”。
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4. 【答案】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图表转述能力。
能力层级为E。
【解析】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
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情境性、导向性与多元化观照——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评析
![情境性、导向性与多元化观照——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511717a8114431b90dd86e.png)
可见 , 2 0 1 3 年辽宁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 具有双层 结构——表层叙 述年轻人 郁郁不得 志 的困 惑 ,其深层 次揭示 的却 是人生价值实 现的多元化形 态 。材料凭借表层 的情景对话展现社会问题 , 至深层 的人生价值 , 命题者将 立意导 向了一个更为广 阔的现 实空间 , 期待考生能够结合 自身经验 , 走 出书本 , 走向 社会 , 到真实的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由于考生 提取信息 、分 析归纳材料 的能力 的差
异, 在面对材料设 置的双层结构 时 , 考 生所 选 取 的立 意 角 度 就 反 映 出 了对 材 料 的 把 握 度 以及 个 人 心 智 成
47
与尊重展开构思 。然而 , 此类材料看似简单 , 实则包含 的内容并不单一 , 这也是此次作文命题在 区分度上 的
概念化的界定 ,材料 中的沙和珍珠 都是本体上 的表 述, 喻体作为其深层 的意义被赋予 了多元 的内涵 。由 沙与珍珠特性 的对 比会使考生产生多个相对 的联想 : 普通 与优秀 、 平 凡 与伟 大 、 低 下与 高贵 、 炫 耀与低 调
… …
站在年轻人的立场分析他不被尊重 和承认的原 因 , 鼓
据材料充分发挥联想和进行创造性解读 , 多角度选题立意。试题 旨 在 引导考生关注现实人生, 探究价值实现, 走 向 自主表 达 , 体 现 了语 文教 育 新课 标 改革 的方 向。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双层结构 ; 导向性 ; 多元化 对高考作 文题 目的设 定需要充 分考虑 到不 同地 域、 不 同经历 、 不 同背景的考 生的认知水平 , 使得考生
第1 期
疆 翟
复 习与 考 试
T e a c h i n g R e s e a r c h f o r P d m a r y a n d M i d d l e S c h o o l s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偏失及其应对方法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偏失及其应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138b52312b3169a451a4d6.png)
之 所 以 出现 上 面 的立 意 , 是 因为考 生对 诗歌 意象 把握 不准确 , 不 受 限制地 随意 解读 诗歌 意象 。 殊不知,
诗歌 中的意 象 , 甚 至 文 学 中 的任 何 词语 , 只 有 在 特 定
认为 流星 是毁 灭 自我 的形象 , 而树 根是 自我 保存 的象 征, 从而 作 出如下 的立 意 : 适者 生 存 、 认 清 自我 、 人 生 的方 向、 人 生 的 目标 、 找准 位 置 、 改 变… …
能给 自己带来“ 无 依无 附 ” 的不 安定 和不确 定 之 感 , 看 起 来 很绚 丽和 很 自在 , 实 际上很 容易 毁灭 。 “ 扎进 地层 的树 根 ” 固然 无法 获 得 绝 对 自由 , 但 也 因此 有 了归属 感, 并 从 中找 到 自己的价值 和意 义所 在 。发现 自己曾 经 也 想 努 力挣 脱 各种“ 引力” 的束 缚而 成 为 一 颗无 依
一
为人 生 故 , 约束 不 可抛 ” 、 “ 有 所 限才 能有 所 为 ” 等等 。
当然 , 在审 题立 意 的时候 采用“ 反弹 琵 琶 ” 的方法 也 是 可 以, 即考 生可 以大 胆地“ 寻 找 自由 ” 。该作 文 的立 意 也可 以有 第 三 种 角 度 , 即 是 把“自 由” 与“ 限制 ” 相 结 合, 在 限制 中实 现 自由。孔子所 说 的“ 随心所 不 逾矩 ” 便 是此 意 , 考生 把立 意定 义为“ 顶天 先立 地 ” 、 “ 脚 踏 实 地做事, 自由大 胆做 人 ” 也是 同样 的道理 。 二、 审 题立 意 的偏失 类型 及其原 因 但 是 在 考 生 的答 卷 中却 出现 相 当 多 的离 题 的情
2013年福建语文高考作文
![2013年福建语文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24796e69eae009581bec57.png)
2013年福建语文高考作文【篇一: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简析】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简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引用诗歌类(关注人生、哲理)材料内容(关键词):顾城,《忧天》,夜空,惊恐,引力,流星,漂浮,自由,树根,深深,扎进,地层。
材料特点:引用诗歌也是材料作文中一种常见的引述材料的形式,福建试卷引述的是顾城的诗《忧天》,其主题含义很集中也并不难于理解,只是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或是扩展的空间会窄一些,恐怕要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
审题立意:挣脱“地球的引力”,“会变成流星”,“在天宇中飘行”,这虽然在事理上说不通,但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我们是明白的。
就是说事物或人不能完全没有限制和束缚,否则就会失去一定的生命或生活的轨迹。
“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是说生命或人生要根植于大地,要有固定的根基和一定的生命花期。
前者说的是人或事物不能追求无限制的自由,后者是说是人或事物要有根基要有限制和约束。
所以这是一个关于“自由与限制”“扎实与轻浮”的老生常谈的主题。
并且诗意的本身就是一个限制,它否定了“自由”,肯定了“限制”,这恐怕不利于考生写作能力的发挥。
(一)星星要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否则,如果进入大气就会粉身碎骨散落成流星。
帆船要在一定的航道上航行,否则,如果陷入茫茫无际的大海,就会变成孤独无助的生命。
学做一棵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大树吧,只有先扎下坚实的根,才能分蘖出繁茂的生命。
(二)每个人都向往追求自由的生命,然而,自由并不是一段无拘无束的旅程;每个人都向往如白云一样舒卷自如地航行,然而,舒卷自如也定然会马上漂浮得无影无踪。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及写作指导
![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及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29e356b2b160b4e767fcfed.png)
2013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及写作指导 (所有点评均来自网络,感谢)省份题目详细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 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 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
有时不仅需要 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点评: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 的话。
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
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 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 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 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 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
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 也最容易写作。
写作素材相当丰富,俯拾皆是。
不必说我们改革开放的魄力, 当前反腐倡廉的胆气;不必说我们捍卫主权、保卫领土的决心,毅然决然向 H7N9 决战的豪气, 单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积极进取、 大胆做事的勇气就足以令 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 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 题意识;2、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 点睛,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
参考题目:《经验诚 可贵勇气价更高》、《狭路相逢勇者胜》、《成功源自勇气》、《一“勇” 天下无难事》、 《成功的秘诀》。
(崔矿山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张 定勇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新课标 I经验与勇气1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 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 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71b0ef6137ee06eff918a2.png)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解析题目: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2013年作文延续了2012年的风格,依旧是材料作文。
但不同于2012年,13年的材料给出了观点。
材料中的手机、爱迪生作为材料中的媒介或引子,引出了科学家和文学家从各自领域阐述了对手机的看法,文学家和科学家代表这两类观点,一是科技,一是人文。
所以在审题立意时,就抓住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论述。
科技角度:可分析科技发展在21世纪的重要贡献,可分析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做用。
进而深入阐述21世纪科技带给现代社会的种种利弊。
人文角度:通过分析手机改变了当代人们的生活与古代人生活做出对比分析,凸显人文情怀。
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使书信、坐谈慢慢的走出了现在社会,手机正在慢慢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它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也让人类丢失了某种情怀。
就如北京2011年的模拟阅读《崔魂灵》说的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
总体说来2013年作文具时评性质,需要学生在写作时不能丢掉材料本身,必须就事论事。
写作中必须有21世纪、科技、手机这几个作文引导,在议论时不能忽略材料所给的范围。
2013年材料作文总体来说没有太出格,只是略显俗套罢了。
关于科技和人文情怀话题的写作训练,在高三备考中肯定都尝试过,如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纪。
所以只要应考的学生沉着冷静,有一定应变能力,就能很好的利用上自己的备考资料,完成一篇优秀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 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 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 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 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善”,湖南的“付出”,福建的“扎根”,广东
的“感恩”,山东的“改错”,重庆的“改变”,
湖北的“善与用”,浙江的“童心”,广西的 “善”。此外,课标2卷的“同学关系”,天津卷 的“求知”也含有个人修养的成分。
• 3、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展望将来生活。比 如北京的“手机”,江西的“周树人”,是学生 身边的东西;重庆的“豆腐”,课标1的“经验与 勇气”更为学生的未来磨剑。
• 3、勇气真的可嘉吗? 采用逆向思维,从反面着手, 通过例证,证明勇气往往和鲁莽、冲动融为一体, 一定要将勇气中的消极因素排除方能成大器。可以 写记叙文,要把握好细节。可以写 议论文,不过负 面事例不容易举,要提前想好;最好是采用对比论 证,在批判的同时立什么是正确。总之,在写作时 不能只写经验和勇气的一面,不能忘记 了“宝石” 的含义,切记。
• 4、注重思辨性。北京的“科技双刃剑”,课标 1卷的“经验与勇气”,安徽卷的“现实和梦想”, 四川卷的“平衡”,福建卷的“飞翔与扎根”, 辽宁卷的“珍珠与沙子“,广东卷的“施与受” 等,作文时都要注意两方面的思辨性。
• 5、文体限制明显。湖南、福建、江西卷要求写 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的是“明确文体(诗歌除 外)”。
• 1、抛开顾虑,勇往直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 说吧。”可以叙述你的经历;可以选择历史上的政 治改革先锋,科技创新先锋,个人创业先锋,卓尔 不群的文人典范等。议论时最好有一些对比。
• 2、经验与勇气。可以写记叙文,叙述你的经历。可 以写小说,需要有一点的文学修养。可以写议论文, 采用层进结构,表明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可 以二者兼顾,也可以将二者看成正反面。关键是注 意事例的选择和议论的展开,注意过渡的巧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不得抄袭。
• 据材料立意: • 1、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
等同学关系往事给留下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 文,重在描写,妙在倒序,可以用日记,书信等体 裁。 • 2、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 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 多点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 以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 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 3、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 包容、换位思考等北、陕西)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 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 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 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 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 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 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 1、手机,让我欢喜让我忧。 • 以记叙文为主,写自己的经历,不能泛泛而谈,
要注重细节,特别是不能脱离材料中的科技和人 文。可以从交往方式、个人情感等方面,写出细 节。 • 2、便利与烦恼。 • (科技是把双刃剑)可以写议论性散文,也可写 典范议论文。以手机为引子,联想到北京的雾霾 天气,联想到汽车的方便和尾气的危害,由此引 发开去,谈一下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科技 的发展与伦理的矛盾(如克隆),科技的发展与 亲情的缺失(电脑孤单症)等等。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 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 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 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 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新课标II全国卷(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 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 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 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审题立意
•
从全国18套作文题看,17套材料作文,1套半
命题作文,有以下特点:
• 1、作文题注重文化底蕴,诗歌、名言、文化名人 直接进入材料的有好几个,北京卷的莫言(暗),
山东卷的莫言(明),安徽卷萧伯纳的名言,福建
卷顾城的诗歌《忧天》(暗),浙江卷的三句名 言。
• 2、注重对个人修养的反思。新课标1卷的勇气, 上海卷“更重要的”,四川的“平衡”,江苏的
• 从总体上说,本文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 但要注意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 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语言。写议论文, 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以前人友谊的 典型事例为证,不要通篇以周边同学论证, 因而缺乏说服性。
• 注意立意要积极健康,肯定和谐的同学关 系的正面作用。
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 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 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 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 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 不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