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赏析
《百合花》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赏析
《百合花》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赏析“百合花”是一首具有鲜明独特风格的民谣歌曲,由徐梦圆创作演唱。
歌曲的音乐曲调优美动人,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在歌曲中,歌者把故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巧妙地混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让我们领略到一个珍贵的乡土精神。
歌曲全篇都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以故乡的美景为主线,突出乡土情感,渲染出一个深情而宁静的景象。
歌曲以回忆故乡田园景象结尾,在紧紧把握家乡生活的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现实苦难的认知和担忧。
歌曲开头处,歌者用“月光下”一句,就把歌曲定位于夜晚,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
这句话源于中国传统的一句古话,“春夜更漏半”,意为春天的夜晚漏得特别晚,这里把春夜更漏半的古语翻新,把它当做“月光下”显得十分抒情,也显示了作者的中国文化修养。
接下来,歌者叙述了一段生动的田园旅程,唱起“渌水寒潭潭,水草初春新”,形象地描绘出田园中柔和的水景,带给人们一种恬静淡雅的感受;又唱出“拔高菱荇,抱莲心”,勾勒出田野中潺潺流水,及其两岸的植物,显示出作者对乡野的喜爱和情怀,并且赋予田园生活一种深沉的意义。
在歌曲的中部,歌者把焦点切换到渔村,叙述“渔灯点起晚航”、“沙滩边沙沙声”、“绿水岸边桃李阴”等景象,把我们从田园带入渔村,给人们添加一份温馨和情感。
在这一部分,歌者用“父老母老像辉煌,孩子们像音乐声”这一句,勾勒出故乡一家人团聚在渔村的景象,引发了读者对乡野生活的向往,也把家庭的意义清楚地表达出来。
歌曲的最后一段,歌者又回到了家乡的田野,叙述“麦苗青青百花红,禾苗黄黄太阳光”,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繁华与生机,把故乡的春天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但是当歌者用“我和你,明月夜,同走走过百花村”来对这一画面加以结尾时,他所表达的却不仅仅是乡土情感,而是对家乡现实苦难的担心,也表达了家乡美景的眷恋和不舍。
总之,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让歌者以一种深情而又宁静的方式,把故乡生活中美景以及苦难都勾勒出来,让人们在音乐的浩瀚中,体会到作者对于乡土情怀的深深的怀念,和对家乡现实的担忧。
茹志鹃《百合花》讲义
茹志鹃《百合花》讲义一、作者简介茹志鹃(1925 年 9 月 13 日—1998 年 10 月 7 日),浙江杭州人。
当代著名女作家。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
《百合花》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
二、作品背景《百合花》创作于 1958 年,是茹志鹃在反右斗争扩大化后的复杂背景下创作的。
当时的文学创作大多强调宏大叙事和英雄主义,而茹志鹃却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关注战争中的普通人,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温暖。
三、故事梗概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发生在前沿包扎所的小故事。
年轻的通讯员护送一位农村新媳妇到包扎所,在借被子的过程中,新媳妇对通讯员产生了误解。
后来通讯员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新媳妇为他擦拭身体、缝补衣服,庄严而深情地献上了那条洒满百合花的新被子。
四、人物形象1、通讯员通讯员是一个年轻、纯真、质朴的战士形象。
他涉世未深,在与新媳妇的接触中表现出羞涩和拘谨。
但在战斗中,他勇敢无畏,为了保护战友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展现了高尚的品质和英勇的精神。
他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那个时期无数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奋战的年轻战士。
2、新媳妇新媳妇是一个善良、纯朴、真诚的农村妇女。
起初她对通讯员借被子有些不情愿,后来在接触中逐渐理解并喜欢上了这个年轻的战士。
当通讯员牺牲后,她一改之前的羞涩,庄严而深情地为他料理后事。
新媳妇的形象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厚情谊和无私支持。
五、主题思想1、人性美与人情美小说通过描写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美好和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在残酷的战争中,这种人性美与人情美显得尤为珍贵。
2、军民鱼水情作品深刻地表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通讯员和新媳妇代表了战士和人民群众,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关爱,体现了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敌人的伟大力量。
3、对战争的反思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场面,而是通过侧面描写和人物的命运,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思考。
《百合花》的结构艺术
亮点•成效/探究课堂53《百合花》的结构艺术雷国盈(铜川市耀州中学,陕西铜川727100)摘要:茹志鹃擅长精心构思,巧妙剪裁,其作品的结构别具一格,这在《百合花》这部作品中有突出的体现,本文对其结构艺术进入深入分析。
关键词:结构艺术;四个冲突;圆融的结构处理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55(2021 )05 -0053 -02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选录了茹志鹃的《百合花》,这部作品再次进人读者的视野,引起了广泛注意和讨论。
小说情节结构的巧妙布局和故事篇幅的精心谋划,是小说作家创作着眼的关键,也是我们在小说鉴赏中应重点把握的。
小说结构是作家剪裁生活和组织篇章的总框架,中国现当代小说作家能积极借鉴外国小说的经验,突 破了古典小说在结构上倾向于模式化的局限,使作品显得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茹志鹃同样擅长精心构思,巧妙剪裁,作品的结构别具一格,这在《百合花》这部作品中有突出的体现。
一、精心设置的“四”冲突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小说引人人胜的关键,而巧妙突出的情节冲突不仅使情节发展环环相扣,层层相生,而且可以体现人物形象,显现和升华主题。
《百合花》的情节冲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是敌我冲突,即共产党为解放劳苦大众与国民党展开了最后的较量—解放战争;第二个是性别冲突,即 男女性别差异引起的一些思想、情感等矛盾问题;第三个是性格冲突,即不同的人由于各自的家庭、秉性、经历等差异而产生与他人的性格矛盾、摩擦。
第四个是军民冲突,即部队打仗作战,无形中肯定要涉及人民的一些切身利益,小的利益冲突在所难免。
这四个情节冲突是环环紧扣,层层相生,主次有别的。
作家有意识地淡化敌我冲突,强化性别冲突,突出性格冲突,弱化军民冲突。
本文把敌我双方的战斗场面作了淡化处理,只作为一个故事背景,以引出因伤病员需要小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这一核心事件;“借被子”时,小通讯员只有十九岁,年轻,不知道爱情的滋味,敏感于男女有别,新媳妇是让他心生畏惧的。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前期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一床散漫百合花的被子所引起纠葛的记叙和描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作品不但思想内容深刻,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1)寓意深刻的细节描写是这部小说突出的艺术特色。
作者在文中不厌其烦地反复渲染小通讯员肩上那个破洞,从看到小战士身上露出破洞,到最后新媳妇将这个洞细细密密的缝上,一步步把新媳妇的感情闸门打开,也一步步把作品推向了高潮。
细节的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开掘人物性格、结构故事及深化主题都起到了细微处见精神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2)精巧严密的结构。
这篇作品以小见大,构思精巧,组织严密,小说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采取了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情节的结构方法,由此细腻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普通人中的英雄形象。
同时细节的反复出现、前后呼应,又使文气一贯到底。
(3)针脚细密的心理刻画。
她不习惯于在强烈的行动中刻画人物,而常借助于心理过程的变化把握人物性格。
《百合花》通过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在借被子过程中引起的细微、隐蔽的感情波澜,层层揭开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之美。
小说透过对这两个人物心灵历程的描写,探索了军民鱼水关系的奥秘。
(4)语言清淡质朴,本色美丽而富有诗意。
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以战争为背景,作品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
旨在描写年轻的通讯员与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
小说中以“我”作为叙述者,旁观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情感交流,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托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牧歌。
显得含蓄优美,令人回味,同时又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
《百合花》的环境描写和留白艺术
《百合花》的环境描写和留白艺术
百合花是一种被无数人称为“爱神之花”的美丽花卉,拥有神圣勃勃的生命力,让被它包围的生命潮涌而来,洗涤灵魂,象征着爱、和谐和希望。
因此,《百合花》的拍摄风格就是采用艺术的空白和环境的描写。
《百合花》的拍摄空白艺术是以丰沛的植物景观,埃及砂岩的湖岸以及海边的
砂石岩沟,搭配着无可估量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拓展出了琥珀色电视广播特效,百合花的丰盈层次,如恢宏的音乐结局,抚慰心灵。
由此可见,空白艺术在《百合花》的拍摄中赋予景象更多的诠释及精神属性。
另一方面,电影《百合花》拍摄的环境描写也开辟出一幅极具吸引力的景色,
以少数景物暗含着和平、安宁、宁静的美好愿望。
在蓝白相间的天空中,环绕着水面上快乐歌唱的村民、鲜花缤纷的花园,携着飘洒在草地上的绿绿百合花瓣,好似在赞美着喀秋莎的爱情故事。
此外,电影中着重展示了脚下盛放进入谷底湖泊的百合花,释放着美丽及感动的气息,为影片添上了一缕诗意的风情。
总而言之,《百合花》采用空白艺术及环境描写的技巧,展示着重生的力量,
唤起人们对真爱的无限祝福,这不仅催人灵感,也给观众带来了感动,而这些正是《百合花》的不可多得的独到之处。
《百合花》赏析
平凡的英雄,纯真的爱《百合花》赏析有一部小说,使用限制性的第一人称视角,以一个非主人公的第三者角度,以女性的眼光,细致入微的刻画了战争大背景下,一个最普通小通讯员和一个初为人妻的新媳妇之间发生的最平凡的故事。
《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的百合花,花色艳丽丰富;花形典雅大方,姿态娇艳;花朵皎洁无疵、晶莹雅致、清香宜人;在中国百合具有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意义。
而《百合花》这篇小说中所描绘的情景却是在我们意料之外,倒也是情理之中的,恰到好处的诠释了百合花的皎洁无暇、大爱无言。
初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是在人人网的日志分享中,那时并不知道这篇小说的作者是谁,起初看并不觉得有怎样的营养,也就当做是一般的网络小说过了,却越读到后面越觉得有些特别的味道。
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的精神语言,文字清新朴素,心理刻画细腻,倒有几分孙犁作品的味道。
又觉得奇怪,这样的水平若是孙犁所做,绝对能称得上是代表作品之一了,我却不曾听说,于是百度过后才知道茹志娟这个在当代文学课本里跟孙犁齐名的作家,并且凭借着她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孙犁。
小说主要叙述了“我”和小通讯员以及新媳妇的情感关系。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人性的美,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生气、兴趣、亲切等等,还有小通讯员的害羞、活泼之美。
在人物描写中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写普通战士平凡一生的一面,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
“我”是限制性的第一人称视角和女性视角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
同时也运用不同的场景切换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加紧凑也更具有典型性。
第一个场景:小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
小通讯员送我时,因为“我”是个女同志 ,就撒开大步,把“我”撂下几丈远;在我走不动的时候,很自动的站下来等;在路上休息时他背向着“我”得远远的,对“我”随便问及的一些家常话羞红了脸,甚至憋了一头大汗;在第一个场景中里,从小通讯员护送我路上的动态以及与我对话的过程中,体现了小通讯员纯真、善良、憨厚、木讷的性格。
从《百合花》看茹志鹃的创作风格
绽放清新俊逸之花——从《百合花》看茹志鹃的创作风格姓名:彭清学号:2009064130系部:中文与新闻传播系专业:涉外文秘指导老师:张吕摘要:在解放后的17年文学中,有着众多描写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唯有茹志鹃的《百合花》以别样的格调,给文坛带来一缕人性化的情感清风。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写作于1958年春。
当时由于大跃进的影响,文坛处于一段不平静的风火年代。
然而茹志鹃的创作并未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壮举,它以战争年代的中秋佳节为背景,表现了一位普通的小通讯员与“我”和一位农村新媳妇之间的感情交流与纯洁交往,映现了时代的风貌,清新俊逸,细腻优美。
本文从鲜明深刻的主题、独特的女性视角,含蓄的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入手,粗略解读《百合花》,试图阐释其“清新、俊逸”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清新俊逸女性视角深刻主题引言茹志鹃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为数不多的几个用短篇小说的形式来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家之一。
她的战争小说在取材角度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与众不同,体现出一种女性作家的独特视角和秀美风格。
在选择材料和立意方面,大多数不是选取社会生活中复杂的重大的斗争题材,善于选择社会生活中事实在在就有的特征的横断面,从而反映出时代生活的本质特征。
在人物塑造方面,其主人公不是高大的、叱咤风云的大英雄,而是普普通通的人。
在表现手法方面,多采用精巧的构思,合理的布局,并且与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等长篇巨作的史诗性作品有所不同,体现出一种女性作家的独特视角和秀美风格。
在那社会高度政治化的时代,茹志鹃瞄准社会时代大背景中的间隙,在极为平凡之处传递生活的感受。
在那充满时代气息的字里行间中,没有局限于特定的政治理念,而是具有普遍人性的母爱、异性相爱、姐妹情谊、军民之情、战友之情等。
在战争这个“重大题材”流行于世时,茹志鹃的作品更是别具一格。
重大的战争历史事件只不过是她小说的背景而已,其中风起云涌的过程好象无力把握,她观察的只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时刻,人物心灵的一点感悟,因此,时间在她的笔下是静止不动的。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年代,线索是一张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了一个见了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好感。
因为包扎所的伤员流了血,怕冷,部队上的被子未发下来,所以必须向老百姓借被子。
“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年轻的媳妇借被子,起先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
后来,通讯员为了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新媳妇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送行”。
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对恢弘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而只是对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加以描述。
我既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也被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真挚的情谊所感动。
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
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
通讯员,我习惯叫他“小”通讯员,十九岁,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与女同志“我”说话时,表现得张皇不安,腼腆羞涩;谈到娶媳妇时,更是飞红了脸,越发扭捏。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十九岁的小通讯员却已经担当起了解放人民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传递战报。
包扎所条件艰苦,缺少被子。
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他遇到了困难——新媳妇没把被子借给他。
可“我”却很轻松地向她借到了。
这让通讯员感到委屈和不服,怪新媳妇“死封建”。
从他不多的话语和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的性格,农家穷苦孩子的特征。
可当“我”告诉他,这条新被子或许是新媳妇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为自己新婚缝的,小通讯员觉得误会了人家,愧疚地想把被子还回去。
这种感情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和单纯。
当通讯员回团部时,他不忘关心“我”,给“我”留了两个干硬的馒头,这份对战友真挚的友情和关爱,平凡而亲切珍贵。
茹志鹃《百合花》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茹志鹃《百合花》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茹志鹃《百合花》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一朵清新脱俗的百合花——茹志鹃《百合花》赏析
一朵清新脱俗的百合花——茹志鹃《百合花》赏析吴玉成固原市委党校宁夏固原756000摘要:茹志鹃是我国近代一名著名的女作家,其著作大多是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呈现,风格清新、细腻,善于通过对生活中的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本质,进而引起读者的深思。
这种风格在《百合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茹志鹃的《百合花》进行了解析和欣赏。
关键词:百合花茹志鹃清新独特《百合花》写于1958年的春天,同年被在《延河》杂志上进行了发表,是茹志鹃最著名的代表作,曾被纳入中学的语文课本中。
虽然这篇小说的发表也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一场轰动和议论,但是却赢得了很大一部分读者的赞赏,著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茅盾先生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一、独特的视角《百合花》这篇小说在取材时采用了非常独特的视角,虽然文章的背景选在了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但抗战的英雄却并没有成为茹志鹃笔下的主角,文中也没有出现那些硝烟四起的战争场面。
《百合花》整篇文章将抗日战争作为描写的背景,但却丝毫没有在叙述中掺杂任何关于战争的描写,作者通过对一个不起眼的小通讯员这个小人物的描写来展开整篇文章的叙述,截取了战争中的一个细小的片段来对人物进行描述,进而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表达出来,作者运用这种选材的手法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赋予了文章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和真实感,对生活中的平凡的小人物赋予了伟大的奉献精神。
文章中的小通讯员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却纯真朴实,面对战争丝毫没有害怕和退却,面临困难不闪躲,拿出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宝贵的生命,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小通讯员只是我国革命事业中万千战士中的一名普通的代表,虽然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却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者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们的行为和精神都是伟大的、让人佩服的,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与那些英雄是一样的。
茹志鹃没有对常见的英雄形象进行描写,而是出其不意的选择了对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进行刻画,更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发人深思。
百合花何以能够粲然开放——《百合花》艺术特色探析
百合花何以能够粲然开放——《百合花》艺术特色探析摘要:《百合花》是一篇优秀的短文小说,小说以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为创作背景,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所发生的事情,该小说通过通讯员、新媳妇和我为人物线索展开,本篇小说表现了在战争年代纯净高洁的人际交往关系,赞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本篇小说的写作手法较为独特和新颖,在众多描述战争特色的优秀作品中独具特色,在文坛上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百合花;艺术特色;探析【正文】众所周知,《百合花》是茹志娟的成名作,《百合花》这篇小说抒发了军民之间的真情,同时也赞美了人民战士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们对人民英雄的敬仰之情,此外,本篇小说还表现的普通人民的美好心灵,进一步地揭示了革命战争胜利的基础和源泉。
《百合花》这篇小说很好的表现了这种人情美、人性美,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类题材的概念化和模式化的问题。
《百合花》这一小说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这种风格成就了百合花这一优秀的短篇小说,当然也成就了《百合花》的作者茹志鹃,在一定背景下写出的优秀文化作品,不仅是对当时背景的一种总结概括,也是对当时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展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写作风格和写作特色方面来分析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一、《百合花》运用了小中见大的写作技巧众所周知,小中见大的写作技巧是一种很常见却又很重要的写作技巧,当然,《百合花》这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当中也应用了小中见大这一写作技巧,通过对作者以往作品的阅读和对作者身份背景及资料的了解,可以知道茹志娟作品常常是以生活当中出现的一些平凡的事件和平凡的人展开,茹志鹃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不平凡的意义,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不同,就需要作者在选择主题和选材内容方面进行深思熟虑,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现出不平凡的意义和更加深层次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就要提炼有哲理、有意义令人深思的主题,在有限的篇幅里做到以小见大,耐人寻味等写作特色,让整篇小说内容更加的优秀丰富,让小说的写作手法更加的新颖独特。
百合花赏析.docx
《百合花》的清淡、精致、美丽,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它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的通讯员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
作家的创作目的很明确也很坚定,那就是表现战争中令人难忘的、而且只有战争中才有的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因此,作品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
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托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
通过生活的侧面写生活中的普通人,写日常生活中的“家务事” “儿女情”,这是茹志鹃一生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百合花》是她早期作品,虽然写的是战争,却已经包含了刻画普通人的感情世界的美学追求。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是一部非战争化的战争小说,故事背景虽然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但描写的却是在战争宏大背景下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读这篇小说时,我脑海里不时浮现一些画面,“小通讯员在前面脚步匆忙的带着路,我在后面追赶” “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缀满百合花的枣红底子的新被子”。
作者如画家一般将这一切鲜活的展现在我眼前,淡淡的,散发着清香,色彩柔和而不浓烈,调子优美而不高亢。
整个故事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用一缀满百合花的新被子连缀全文,用委婉细腻柔美的笔调去描写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那种纯洁美好又微妙含蓄的感情。
《百合花》写于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有着这个时代的烙印,但与这期间的其他文章相较,风格迥异。
十七年文学是歌颂与回忆,百合花也不例外,但他又跳出了这一时期那一种英雄式的人物描写方式。
每当读到新媳妇为死去的通讯员缝补破衣服,每当读到新媳妇在棺材里铺上她的嫁妆那一床缀满百合花的新被子时,一种感动深深萦绕在我心头,久久不散。
一篇佳作之所以流传于世,就在于它能激起人感情的激荡,能历久弥香,这便是《百合花》区别于这一时期其他小说的地方,这一时期的小说有着太多的激情与梦想,有着太多的斗争与革命,对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美的关系描写反而置之于后,那种用激情和口号写成的文字固然让人热血沸腾,但若再次欣赏就味同嚼蜡。
百合花赏析
在解放后的17年文学中,有着众多描写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唯有茹志鹃的<<百合花>>以别样的格调,给文坛带来一缕人性化的情感清风.<<百合花>>是茹志鹃同志1958年写的短篇小说,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茹志鹃的创作善于从农务事儿女情这类细微处着眼,映现时代的风貌,清新俊逸,细腻优美.<<百合花>>所写的是英勇无畏豪情满怀意志坚定道德高尚形象高大光彩照人的英雄,为救民工而牺牲的英雄.作品选取1946年中秋节发生在我军前沿包扎所一次战斗中的一个男战士和一个女干部之间的关系的小故事,抒发了军民之间的骨肉深情,赞美了人民战士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高敬意和热爱,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娓娓而谈,叙述的方式灵活多样,而且语言优美,不论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的描写,都给人一种朴素自然清新的感觉,把一个令人悲痛的故事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创造出一种高尚圣洁的美的境界,小说自1958年发表以来一直保持着强烈的艺术生命力.1.善于从平凡事件中挖掘出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茹志鹃描写的题材,常常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件和平凡的人物,她善于致力于生自学成才的横断面的发掘,提取富有深刻意义的问题,<<百合花>>表现的拥军爱民这样重大而严肃的主题,作者没有去正面描写炮火纷飞的激烈战斗,也没有去正面描写波澜壮阔的群众场面,更没有刻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是选取了1946中秋发生在我军前沿阵地包扎所的一个普通小故事,作品中的人物:小通迅员,新媳妇和"我"三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普通得连姓名都不知道.小说以他们平常的活动"带路""借被""牺牲""献被"等情节,通过三个人的相遇冲突以及后来通迅员的牺牲新媳妇的悼念互相映衬探索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歌颂了普通军民的心灵美,歌颂了军民的鱼水情.这种大处着眼小处取材以小见大从平凡处显出不平凡的独特壮丽,揭示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正如茅盾同志指出的"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他的风格."2.善于用优美的笔调来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茹志鹃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展示主人公宽广的精神世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和细腻入微地表现他们内心活动的发展变化,即所谓人物的"心灵历程".作品以"我"为观察点,把"我"的感情与小通迅员熔铸在一起,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第一部分写去包扎所途中,"我"对小通迅员的感情的层层变化,一步步地显现出小通迅员的外貌情态和性格,从背影写到正面,从行写到坐,神情毕肖,形象逼真.写走路,突出他走得快和自动停:"通迅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远,"因此"我开始对这个通迅员发生了兴趣".写他的背影,突出了他高挑挑的个子,厚实实的肩膀,"是个挺棒的小伙子."写他的面貌,突出了"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九岁,"这些描写突出了他对女性羞涩腼腆不善言谈,为下文不善做群众工作埋下了伏笔,然后,写了我和小通迅员简短的对话,了解到他帮人拖毛竹出身,年纪十九岁,参军一年,"大军北撤时我自已跟来的",反映他参加革命的自觉性,正因如此,"我立刻对这位同乡亲热起来".以后又通过"借被子"等事件,从"我"的观感步步深入展现他的性格特征.作者选择"我"这个观察点,是颇见匠心的,作品通过"我" 的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由远而近,由淡到浓,由表及里地刻画了小通员的人物形象,小通迅员那天真淳朴的性格和羞涩腼腆的情态只须在"我"这个大姐面前才被揭示得更鲜明突出,因此,"我从心底里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了"!写人必写心,写心必写情,这是茹志鹃刻画人物的方法和经验,当小通迅员第二次同"我"到新媳妇家去借被子,"我"在讲革命道理时,一直"抿着嘴笑"的温柔美丽的新媳妇不笑了,这时她"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地向房里瞅着","她看看我,看看通迅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这些描写很微妙,传神简洁地透露新媳妇思想斗争的心迹,.新媳妇同所有的农村姑娘一样,珍重自已起早贪黑积攒起来的钱买的新婚被,但她得知共产党打仗是为老百姓的道理后,经过半晌的斗争,终于"转过身去抱被子"了.这段文字将新媳妇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充实丰富.当小通迅员负伤后被用担架抬进包扎所进,正在包扎所帮忙的新媳妇见了后,发现两声短暂的"啊",第一声"啊"是发现重伤员原来是小通迅员发出的,反映了她发现"同志们"负伤时的一种出乎意料之外的惊讶心情,蕴涵着她对"同志们"种种亲切的回忆,第二个"啊"是了解到小通迅员负伤的原因后发出的,对小通迅员的英勇行为产生的那种惊讶紧张牵挂以及无比崇敬的心情.这小小的细节描写,蕴涵着她在短短一刹那间感情上受到的强烈而复杂的震动,而骤然迸发的心灵火花.然后她"轻轻移动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在医生宣布小通迅员心脏停止跳动后,"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滑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她要把当时还不太好意思借出的新婚被子好好替这位同志弟盖上,一定得盖上!任何人提醒她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她都不可忍受,她气汹汹地对待阴拦她的人,甚至对"我"投来异样的眼光,通过这些无声的动作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的感情为着崇高的事业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时所迸发出的耀眼的光华,看到了新媳心中掀起的感情波涛.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
试析《百合花》的艺术风格
试析《百合花》的艺术风格《百合花》是一部由鲁迅所写的现代文学作品,其描绘了一个充满着社会黑暗和残酷的世界。
该小说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写作手法,成为了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一。
首先,这部小说的写作风格非常的深刻和真实,以描绘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为主要矛盾。
每个人物的描写都非常真实,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行为和语言,将人物塑造得非常立体,让人对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体验的感觉。
小说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深刻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主观世界的反映,反映了人类社会复杂多样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抗。
其次,小说的语言表达也非常生动,富有感染力。
作者在小说中使用的语言特别精致,采用大量的比喻、擬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的生动有力。
以《百合花》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名句为例,总能让人感到思绪万千、意境深远。
此外,《百合花》中的艺术描写也非常巧妙。
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社会风貌和人类世界的静态和动态,将小说的主题进行鲜明突出,既加深了对人类命运的感受和把握,又为主题的表达和优化提供了生动和具体的基础。
综上所述,鲁迅的《百合花》无疑是一部充满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作。
这部小说通过真实的人物塑造、有力的语言表达和巧妙的艺术描写,生动地再现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丑陋、黑暗、残酷和不
公。
它对后来的现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是一部非战争化的战争小说,故事背景虽然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但描写的却是在战争宏大背景下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读这篇小说时,我脑海里不时浮现一些画面,“小通讯员在前面脚步匆忙的带着路,我在后面追赶”“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缀满百合花的枣红底子的新被子”。
作者如画家一般将这一切鲜活的展现在我眼前,淡淡的,散发着清香,色彩柔和而不浓烈,调子优美而不高亢。
整个故事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用一缀满百合花的新被子连缀全文,用委婉细腻柔美的笔调去描写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那种纯洁美好又微妙含蓄的感情。
《百合花》写于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有着这个时代的烙印,但与这期间的其他文章相较,风格迥异。
十七年文学是歌颂与回忆,百合花也不例外,但他又跳出了这一时期那一种英雄式的人物描写方式。
每当读到新媳妇为死去的通讯员缝补破衣服,每当读到新媳妇在棺材里铺上她的嫁妆那一床缀满百合花的新被子时,一种感动深深萦绕在我心头,久久不散。
一篇佳作之所以流传于世,就在于它能激起人感情的激荡,能历久弥香,这便是《百合花》区别于这一时期其他小说的地方,这一时期的小说有着太多的激情与梦想,有着太多的斗争与革命,对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美的关系描写反而置之于后,那种用激情和口号写成的文字固然让人热血沸腾,但若再次欣赏就味同嚼蜡。
当文学遭遇政治,成为其附庸,文学的灵性就会被掩埋,只有抛开这些束缚,重归对人的关怀时,文学才能散发出他的光芒。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
最初发表在《延河》1958年第3期。
同年,《人民文学》第6期转载。
后收入《百合花》、《茹志鹃小说选》等小说集中。
作家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
面对冷酷的现实,她不由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于是,这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匝匝忧虑”、“不无悲凉的思念”之中灿然开放,给当时文坛带来一股沁人的清香。
清香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赏析
清香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赏析-中学语文论文清香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赏析高玉萍《百合花》是女作家茹志鹃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的一篇小说。
入选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科书。
小说清新、质朴、俊朗。
细细品来,如出水芙蓉,淡雅芬芳的气息迎面扑来。
小说讲了一个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
“我”是文工团的一名女干部,因为要打仗了,团里让一个小通讯员护送我到后方的一个包扎所里去。
到了包扎所后,小通讯员在问老乡借被子时,和一个结婚刚刚三天的新媳妇有了一点小误会。
后来,小通讯员为了救担架队员,牺牲了。
新媳妇把自己唯一的陪嫁,那床枣红底上撒满百合花图案的被子盖在了小通讯员的身上。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长久不衰,每每读起来让人唇齿留香,除了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外,还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
《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之一是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
细节一,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
细节二,“我”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的颤动着。
战斗即将打响,这个只有19岁的憨厚朴实的小战士,却还有这种生活的情趣。
树枝、野菊花是希望,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生命的象征。
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小通讯员,在女同志面前,局促,羞涩,腼腆。
但是,他对美有着强烈追求,有一颗对自然、对生活无限热爱纯洁质朴的心,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战士啊。
可是,他却牺牲了,牺牲在他深深爱着的土地上。
小说通过这一细节描写,除了表现小通讯员丰富的内心世界外,还反衬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谴责了战争对美好生命的摧残。
细节三:小通讯员衣服上的撕破的大洞。
这撕破的大洞,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小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后,慌慌张张的转身就走,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被门钩挂破了。
这个细节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小通讯员见到新媳妇后紧张、拘促、慌乱的心理。
以《百合花》为例简析茹志鹃的小说特色
以《百合花》为例简析茹志鹃的小说特色【摘要】:《百合花》是茹志娟的代表作,小说创作于1958年,得到了茅盾先生的大力支持。
纵观《百合花》,可以看出在全文朴实自然,在处理细节、刻画人物性格上匠心独运,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其富于诗意的叙事风格则把作品推向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茹志鹃百合花通讯员艺术境界细节人物性格质朴被子人物形象情节【正文】:1958年,茹志鹃写成了短篇小说《百合花》,先后寄出去两次,都被退了回来,最后终于在《延河》上发表了,就在小说发表三个月之后,茅盾向读者推荐了它,这给她以起死回生的力量。
茹志鹃回忆说:“已蔫到头的百合,重新滋润生长,一个失去信心的、疲惫的灵魂又重新获得了勇气、希望,重新站立起来,而且立定了一个主意,不管今后道路千难万险,我要走下去,我要挟着那个小小的卷幅,走进那长长的文学行列中去”①。
《百合花》是一篇只有六千多字的小说,得到了茅盾的热切关注,说明先生具有慧眼卓识,说明它确实是一朵盛开的艺术之花,是当时文坛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茅盾誉之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集中了茹志鹃艺术风格之精华,堪称为前期代表作。
同时,也是一朵与作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心灵之花。
《百合花》描述的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战场。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在战争爆发前被安排到前线包扎所,由小战士护送——一个十九岁的农村青年,不善言辞,特别的纯朴善良。
在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无论是与我的相伴而行,还是借被子的情节都突出了小战士怯于女性,以及与两个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的变化。
没有太多的笔墨描写小战士的动作,只有他和两个女性的交往以及神态的变化,再就是他的衣裳上的破布片,放在石头上的馍馍。
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
茹志娟说:“《百合花》在我创作的历程中,是关键的一个作品,是使我鼓起更大勇气走上创作道路的一个作品。
茹志娟《百合花》赏析
茹志娟《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创作的代表作。
它是写战争题材的,但与一般的战争小说不同。
它并不从正面展开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而着墨于战争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十九岁的解放军通讯员,刚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和文工团员“我”在相对平静的前沿包扎所及其所在的村子里发生的种种“小的纠葛”,以平凡而动人的军民关系揭示出革命战士崇高的灵魂的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内心。
《百合花》的出世,正如茅盾所说,它说明表现上述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小说的情节比较单纯:一、小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途中的情况;二、到达包扎所,小通讯员在借被子过程中与新媳妇的纠葛;三、“我”与新媳妇在包扎所做准备工作的情形;
四、小通讯员英勇牺牲,“我”与新媳妇对他表示无限的崇敬与哀悼。
小说有很强的节奏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
“我”起初对小通讯员“生气”,接着“发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傻乎乎的小同乡”,直到最后怀着崇敬心情看着百合花被盖上这位平常“拖毛竹的青年的脸”,笔调起伏跌宕,结构单纯而又缜密,耐人寻味。
茹志鹃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重视细节的运用。
《百合花》的语言,不论作者的叙述,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
《百合花》诗化的语言
《百合花》是现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一部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诗化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首先,小说采用了诗化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细腻入微的描绘,将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在描述主人公小水与村支书之间的感情发展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隐喻,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内心变化。
这种诗化的语言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小说所表达的情感更加真实、自然。
其次,小说的语言简洁明快,流畅自然。
陈忠实运用朴素、明快的语言,将西北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使得小说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同时,这种流畅自然的表达方式也使得小说更具有审美价值。
第三,小说的语言富有地域特色。
陈忠实将西北地区的方言土语与普通话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这种地域特色的语言使得小说更具有地方色彩,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同时,这种方言土语的使用也使得小说更具有生活气息和亲和力,更容易为读者所喜爱。
第四,小说的语言富有象征意义。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使用“百合花”这一象征意象,表达了对于纯洁、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百合花”也成为了主人公小水和村支书之间爱情的见证和象征。
这种象征意义的使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得小说更具有哲理性和思想性。
第五,小说的语言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
陈忠实通过描写小水和村支书等人物的真实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情感体验。
这种个性化的语言使得小说中的人物更加鲜活、立体,更加具有可信度和感染力。
第六,小说的语言具有音乐性。
陈忠实通过运用押韵、平仄等音乐元素,使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这种音乐性的语言使得小说更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最后,小说的语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
陈忠实通过描写小水和村支书等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当时西北地区人民在社会变革中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变化。
这种社会寓意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也使得小说更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香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赏析-中
学语文论文
清香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赏析
高玉萍
《百合花》是女作家茹志鹃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的一篇小说。
入选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科书。
小说清新、质朴、俊朗。
细细品来,如出水芙蓉,淡雅芬芳的气息迎面扑来。
小说讲了一个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
“我”是文工团的一名女干部,因为要打仗了,团里让一个小通讯员护送我到后方的一个包扎所里去。
到了包扎所后,小通讯员在问老乡借被子时,和一个结婚刚刚三天的新媳妇有了一点小误会。
后来,小通讯员为了救担架队员,牺牲了。
新媳妇把自己唯一的陪嫁,那床枣红底上撒满百合花图案的被子盖在了小通讯员的身上。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长久不衰,每每读起来让人唇齿留香,除了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外,还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
《百合花》独特的艺术风格之一是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
细节一,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
细节二,“我”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的颤动着。
战斗即将打响,这个只有19岁的憨厚朴实的小战士,却还有这种生活的情趣。
树枝、野菊花是希望,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生命的象征。
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小通讯员,在女同志面前,局促,羞涩,腼腆。
但是,他对美有着强烈追求,
有一颗对自然、对生活无限热爱纯洁质朴的心,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战士啊。
可是,他却牺牲了,牺牲在他深深爱着的土地上。
小说通过这一细节描写,除了表现小通讯员丰富的内心世界外,还反衬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谴责了战争对美好生命的摧残。
细节三:小通讯员衣服上的撕破的大洞。
这撕破的大洞,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小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后,慌慌张张的转身就走,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被门钩挂破了。
这个细节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小通讯员见到新媳妇后紧张、拘促、慌乱的心理。
第二次是小通讯员归队了,“我”还看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中一飘一飘的,这一细节写出了“我”对小通讯员的挂念。
第三次在负伤的担架上。
“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个细节使人又想起了借被子的事,给人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对新媳妇来说,更是一种牵动人心的“后悔”与“牵挂”。
第四次,当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这一感人的细节描写,这衣服上的破洞,既表现了“我”对小通讯员的关心更含蓄的表现了新媳妇对小通讯与的内疚自责的心理和深深的敬意。
这四次衣服上的破洞的细节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细节四:两个馒头,第一次是小通讯员要回团部去,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的石头上,说“给你开饭了!”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
第二次是小战士牺牲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这个令人难忘的细节,生动的
刻画了小通讯员关心同志,善良、可爱的本性,也更加写出了我对小战士的怀念之情。
细节五:那条“枣红底,上面撒满百合花”的被子,前后出现了三次。
被子是联系两个主要人物的纽带,除了用它来体现新婚少妇的特殊身份外,还用它来展现新媳妇的思想发展过程。
刚开始,小通讯员去借被子时,新媳妇有点舍不得,因为那是她唯一的嫁妆。
再加上小通讯员拘谨,羞涩,说话结结巴巴,新媳妇故意气他,不借被子给他,所以有了小误会。
但最后,新媳妇却把这条百合花的新被子盖在了小通讯员的身上。
平时羞涩温柔的新媳妇气势汹汹地对要取掉被子的村干部嚷了句:“这被子是我的。
”这发自内心的呼喊,是对小通讯员刻骨铭心的思念和对革命战士无限崇敬的深情。
由刚开始犹犹豫豫的舍不得被子到毫不犹豫的盖在牺牲的小战士身上,新媳妇内心复杂的感情淋漓尽致通过被子表现了出来。
“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
被子的细节描写既是对小通讯员崇高品质的歌颂,也是对新媳妇美丽心灵的赞美。
白色本身就有象征纯洁美好的意蕴,而这白色的百合花更是人与人之间生离死别所产生的纯朴、圣洁的美好人性和情爱。
同时,白色也代表着祭奠,用白色的百合花的意象,暗含了祭奠这些美好而又年轻的生命为革命事业而夭亡的意义。
《百合花》是一曲赞歌,一曲挽歌。
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长久地感染着许许多多的人。
这是一部没有爱情的故事,但却处处透着情。
“我”对小通讯员的同志情,战友
情,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兄弟情,革命战士与老百姓的鱼水情。
这些美好的情是通过一个个细节展示出来的。
细节美让《百合花》清新,淡雅,永远散发着芬芳。
作者单位:甘肃酒泉市酒泉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