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作品赏析-1
赏析《百合花》 茹志鹃
![赏析《百合花》 茹志鹃](https://img.taocdn.com/s3/m/0e79efeb524de518964b7da8.png)
选题:《百合花》里的百合花原因:作为1949年至1976年这个中国现代文学转型时期的红色历史文学中的一个短篇小说——《百合花》。
具有一定的标新立异的意义。
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纵然在某些方面该小说还具有一定的瑕疵,但总的来说,它也开创了红色历史文学的又一切入视角,扩宽了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在那样的年代里,《百合花》闪现着淳朴人性的光芒,照亮了一些人的前行道路。
“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这样的一条被子,包裹着的是人们稚嫩弱小的人性,谁也不确定是什么损伤了它,可是它终究是不完整了。
也恰恰就是这份残缺,常常就在那么不经意的一瞬间,当你轻轻掀开了这层神秘保护的一瞬间,突然间让你泪流满面。
意义:红色历史文学的创作者大都是亲历者,崇高的使命感使他们渴望以实录的姿态,以记录者和记者的身份,艺术地再现革命历史斗争。
英雄主义的美学理想,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追求绝对崇高的艺术旨趣,构筑史诗颂歌般的宏大叙事成为革命历史文学的审美规范,与此同时,相对于“十七年”现实题材小说,革命历史题材突破现实题材的拘囿而得以展示历史人物的人性情欲,从而使得红色历史小说在人性尺度上具有了感人的质素。
茹志鹃的短篇《百合花》就是这些革命历史题材里的一大力作。
摘要:《百合花》是茹志鹃作为一个女人,在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影响下,创作出来的一篇很赚人眼泪的作品。
它清新淡雅,好像是一朵云,在你不经意间,早已悄然飘过。
关键词:清新百合花我是很抵触看红色颂歌类的作品的,因为从小时候到现在,语文课本里,政治课本里,历史课本里,哪儿哪儿都是。
真的有些审美疲劳。
无外乎都是一味地唱赞歌,不切实际的的浮夸。
然而,就是这样一篇《百合花》,却让我的眼又一次浸在了咸咸的海里。
一种被纯真清新包裹的感觉,让我得到了一次难得的洗礼。
在《百合花》里,“我”、新媳妇儿、小通讯员、乡干部、上了年纪的担架员,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纯真质朴,人与人之间有着让很多人都难以企及的无杂质的信任。
百合花课文赏析
![百合花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b9f8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4.png)
百合花课文赏析1. 百合花这篇课文,哇,那可真是精彩啊!就像一朵盛开在文学花园里的奇葩。
你看那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互动,多有意思呀!通讯员的腼腆,新媳妇的羞涩,不正像我们生活中那些纯真的情感吗?比如我们第一次和喜欢的人说话时的那种感觉。
2. 百合花课文里的描写,简直绝了!就如同细腻的画笔,一点点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新媳妇把百合花被子拿出来的那一刻,多感人啊!这不就像我们在困难时刻,有人无私地伸出援手一样吗?像朋友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3. 哎呀呀,百合花课文真的值得好好品析!那情节的发展,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
通讯员牺牲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啊!这和我们失去重要的东西时那种难过是不是很像呢?4. 百合花课文啊,读起来真是让人欲罢不能!里面的人物都那么鲜活。
新媳妇对通讯员态度的转变,多自然啊!这就好像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逐渐深入,感情也慢慢变化,不是吗?就像一开始觉得某人一般,后来发现他有很多闪光点。
5. 你们知道吗?百合花课文太有魅力了!那语言,生动得不得了。
通讯员和“我”的对话,多真实啊!这跟我们平时和朋友聊天的情景不是很相似吗?有说有笑,充满生活气息。
6. 百合花课文,真的是宝藏啊!里面的情感,深沉而真挚。
新媳妇最后把百合花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哇,太感人了!这就如同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不舍一样强烈啊!7. 讲真的,百合花课文太吸引人了!它的细节描写,真的是妙到毫巅。
通讯员枪筒里的那枝野菊花,多有意境啊!这就好像生活中的一个小惊喜,让我们眼前一亮,不是吗?8. 百合花课文赏析起来可太有意思了!那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
从开始到结尾,一环扣一环,多紧凑啊!这和我们看一场精彩的比赛一样,让人的心一直提着。
9. 百合花课文啊,真的是文学佳作!它所展现的人性光辉,让人敬佩。
新媳妇对通讯员的那种感情转变,多伟大啊!这和我们在困难面前,突然变得坚强是不是很像呢?10. 百合花课文绝对值得深入探讨!它的魅力无穷无尽。
我对菇志鹃《百合花》赏析
![我对菇志鹃《百合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c800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f.png)
菇志鹃《百合花》赏析读菇志鹃的革命历史小说更鲜明地体现了个人独特的风格,从场面的撷取,人物的描写到结构的安排。
情感的表达,在当时的文学背景下都是别具一格的。
而他其中的代表作《百合花》就是以解放战争时期为题材的,细腻,层次感分明,给读者一个惊新的亮点,与以往的战争题材小说穿着裁缝仿制出来的“铠甲”,那么的坚硬,冰冷,是截而不同的,小说中以战争生活为题材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人物,文中则是以一个通讯员护送我到前言包扎所而拉开帷幕的。
小说当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通讯员和我前往包扎所的过程,从开始的“生气起来”、“发生了兴趣”、到“越加亲热起来”,到最后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在看似无事的过程中,情感的体验逐渐积累加深,为小说的高潮作了铺垫。
而我也从中了解到一些有关这个小伙子的信息:以前在家时帮人拖毛竹、参加革命了一年的19岁憨厚的通讯员。
当我问他有没有娶媳妇,他就更加忸怩了,两只手不停的数模着腰皮带上的扣眼。
大家应该注意到通讯员的步枪筒里稀疏插了几根树枝来点缀,显得他对生活充满情趣。
而《百合花》的重头情节则在我和通讯员向乡民们借被子,而在这之中,我能轻松借到的被子,通讯员却死活都借不到,以至于说新媳妇是“死封建”,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一位农村拖毛竹青年的特征。
但当我告诉他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被子而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的时候,他觉得误会了人家,惭愧地想把被子还回去。
在这一来二去之中,从摩擦到相互理解,因为这么一条被子,彼此之间增进了认识和了解。
而我们再去看一下这条被子是怎样呢?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枣红低,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而恰恰就是这条被子而牵开了他们的第二次见面!可是这次见面又会怎么样呢?我们再来了解文中谈及的新媳妇,她是小说当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当向她借被子时,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通讯员”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
茹志鹃《百合花》赏析
![茹志鹃《百合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5d7b6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9.png)
茹志鹃《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啊,那可真是一篇精彩绝伦的小说!茹志鹃用她细腻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如此动人的故事。
你看那小通讯员,多可爱的一个小伙子呀!他一开始的腼腆、笨拙,让人忍俊不禁。
就好像我们身边那个有点害羞的邻家小弟,面对陌生的大姐姐时,那种手足无措的样子。
他和新媳妇之间的互动,哎呀,那真是充满了趣味和温情。
新媳妇呢,一开始对通讯员还有些误解,可后来呀,她的情感转变得多自然呀!这不就跟我们生活中有时候对一个人的看法会慢慢改变一样嘛。
她最后把那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的时候,我的心都被触动了。
还有那战场上的紧张氛围,茹志鹃描写得那叫一个逼真!仿佛我们也能闻到硝烟的味道,听到枪炮的声音。
这可比看那些战争大片还让人紧张呢!
想想看,在那么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情就显得格外珍贵。
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那看似平凡却又深刻的情感交流,不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吗?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百合花》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就是能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每一个细节的魅力。
它就像是一杯清香的茶,需要我们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甘甜。
这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看到了那些平凡人的伟大之处。
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爱和温暖也不会消失。
这不就是文学的力量吗?它能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生活的意义。
总之啊,《百合花》绝对是一篇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佳作,你要是还没读过,那可真是一大憾事呀!赶紧去读一读吧,相信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的!。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7235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a.png)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是一篇将政治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
它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赞美了小战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的审美感受,表达了对人性回归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它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
它告诉人们,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都没有泯灭。
文中写到小通讯员插在枪口上的几根树枝,与其说是伪装,不如说是点缀装饰,后来“他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和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这些描写无不是在写小通讯员的爱美之心。
《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延河》1958年第3期。
小说以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茹志鹃《百合花》(原文+赏析+作者简介)-1
![茹志鹃《百合花》(原文+赏析+作者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c926404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3.png)
茹志鹃《百合花》(原文+赏析+作者简介)-11946年中秋,海岸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文工团的几个同志被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忙,我也被通讯员送到前沿包扎所。
路上下过小雨,但现在放晴了,两边的秋庄稼被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空气里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但敌人的冷炮不时盲目地轰响着。
通讯员一直走在我前面,我想喊他等我,但又怕他嘲笑我。
最终他自动停下,但还是没看我一眼,等我走近时又向前走了。
他从没回头看我一次,但我对他产生了兴趣。
我从背后看他,他是个高挑的小伙,穿着洗淡的黄军装,肩上的步枪筒里插了几根树枝,看起来有点像装饰点缀。
我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提出休息一会儿,他也在远处坐下,背向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我走过去坐在他旁边,看到他的年轻稚气的圆脸,他告诉我他是天目山人,我发现他是我的同乡。
我随便地问他在家时干什么,他说他帮人拖毛竹。
我看了一眼他宽宽的肩膀,突然眼前浮现出一片竹海,海中央是一条盘旋而上的石级山道。
他肩上垫着一块老蓝布,扛着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着石级哗哗作响。
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生活,感到十分亲切。
我问他:“你多大了?”十九。
”参加革命有多长时间了?”一年。
”你是怎么参加革命的?”我问到这里感觉有些像审讯,但还是忍不住问了。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你家里还有其他人吗?”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你还没有结婚吧?”他脸上飞红,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带上的扣眼。
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我本想问他是否有对象,但看到他这样子,只好把话咽了下去。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他开始抬头看天,又掉过来扫了我一眼,催促我动身。
当我站起来准备离开时,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用毛巾擦汗。
这是我的错,他走路时没有流一滴汗,但因为我与他交谈,他却出了一头大汗,我感到十分内疚。
我们到达包扎所时已经下午两点了。
这里离前线有三里路,包扎所设在一所小学里,六个房子组成了一个“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满了野草。
《百合花》解读
![《百合花》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a58ba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3.png)
《百合花》解读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一部短篇小说,其背景设定在解放战争时期,但主要描绘的是在战争宏大背景下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这部作品以其深入人心的情感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小说的主题围绕着两个普通的小人物——一个腼腆的通讯员和一个羞涩的新媳妇。
通过对他们的精心描绘,茹志鹃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揭示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和通讯员一样,是小说中同等重要的人物。
她的情感始终流贯在整个小说故事情节之中,一个热情大方、活泼美丽、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百合花》之所以温暖了我们这么多年,是因为它在极力克制的情况下,又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的感情联系写了出来。
让我们知道,无论环境怎样,人的心田上还是能盛开纯洁美丽的百合花。
总的来说,《百合花》是一部非战争化的战争小说,它打破了战争文化特征中的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单一模式,用浓浓的悲剧意识写出了她对战争的认识,对生命的关怀。
《百合花》内容分析
![《百合花》内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8b4a3158fb770bf78a55de.png)
百合花(茹志鹃)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
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
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
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
”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二、文章结构1.本文共个62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23):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部分(24-45):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第三部分(46-60):写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
第四部分(61-62):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2.结构图:┏开端→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发展→新媳妇借给我们被子┃百合花┫┣纯真高洁之花┃高潮→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结局→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三、分析人物形象1.小通讯员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
开始,从“我”去前沿包扎所而引出通讯员,当初,“我”对通讯员并没什么好感,甚至因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而对他“生起气来”。
进而,对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感到好奇,并且对他“发生了兴趣”;当我与通讯员通过艰难而有趣的对话,便对他“越加亲热起来”;当通讯员和“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我”已“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
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待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我强忍着泪水”,“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
平凡的英雄——《百合花》解读与赏析
![平凡的英雄——《百合花》解读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4afb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0.png)
平凡的英雄——《百合花》解读与赏析《百合花》是由著名作家郑振铎所著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名无名英雄,百合花的故事。
这篇散文以百合花为主角,让我们感到忧伤和感动。
百合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代表着纯洁和高雅,但这份美丽却常常被人忽视。
在文章中,百合花受到了人们的伤害,被采摘、被踩、被折断以及被浇上化药。
但无论受到了怎样的痛苦,百合花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她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信仰,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这种坚韧的毅力和对生命的热爱,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启示。
《百合花》告诉我们,忠诚和坚定的信仰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
这种英雄不需要对历史或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而是在你能充分表达自己且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去成就你想做的事情。
这篇文章写出了一个生命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钙味,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并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百合花是一名平凡的英雄,她没有显赫的身世和威武的形象,但她却拥有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定的信仰。
这样的精神,不仅在困境中能抚慰人心,更能引领我们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晰和勇气。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都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百合花》课文解析
![《百合花》课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4903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a.png)
《百合花》课文解析一、背景知识1. 作者简介2. 创作背景二、情节结构1. 开端(借被)- 小说从“我”到前沿包扎所协助工作写起,引出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并向一个新媳妇借被子的情节。
在这部分中,小通讯员的性格初现端倪,他憨厚、质朴,与“我”交流时还有些腼腆。
新媳妇则给人一种娴静、羞涩的印象。
例如,小通讯员在与新媳妇交流借被子时,“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
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羞涩。
2. 发展(牺牲)- 在包扎所里,“我”和新媳妇一起为伤员们服务。
小通讯员为了掩护担架队员而英勇牺牲。
这一情节将故事推向高潮,之前小通讯员的形象是充满活力和羞涩的年轻战士,他的牺牲让人猝不及防,也更凸显出战争的残酷性。
同时,也为下文新媳妇对他态度的转变做了铺垫。
3. 高潮与结局(献被)- 新媳妇在看到小通讯员牺牲后的遗体时,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她不再羞涩、忸怩,而是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坚持为小通讯员缝补衣服上的破洞,并将自己新婚时的百合花被子盖在他的身上。
这一情节是小说的高潮,新媳妇的行为体现了她对小通讯员深深的敬意和惋惜,也展现了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
小说结尾含蓄而深沉,“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人物形象1. 小通讯员- 性格特点- 憨厚质朴:他在与“我”相处时,表现得很单纯,比如他在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总是和“我”保持一定的距离,“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这种距离感不是因为他不友好,而是他的质朴和羞涩导致的。
- 勇敢善良:在战斗中,他毫不犹豫地为了掩护担架队员而牺牲自己。
他的善良还体现在他对待新媳妇的态度上,虽然借被子时有些不顺利,但他并没有生气,反而理解新媳妇对被子的珍视。
茹志鹃《百合花》(原文+赏析+作者简介)-1
![茹志鹃《百合花》(原文+赏析+作者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b2bdb41927284b73f24250fc.png)
百合花茹志鹃1946 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
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
一开始他就把我撩下几丈远。
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
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
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
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
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
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
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儿后,自己便在做田界的石头上坐了下来。
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又因为我是个女同志的缘故。
女同志下连队,就有这些困难。
我着恼的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
这时,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b23dd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3.png)
《百合花》赏析
1. 《百合花》里那细腻的情感描写,就像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地拂过脸庞。
你看茹志鹃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多么精妙啊!比如小通讯员那羞涩又朴实的模样,是不是让你一下子就记住了他呢?
2. 百合花的意象在文中是那么独特,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就好比新媳妇那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给整个故事增添了多少温暖和美好呀!你难道不觉得吗?
3. 文中人物之间的互动,简直太有意思啦!像小通讯员和“我”的对话,生动又有趣。
哎呀,那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呢!
4. 《百合花》的情节设置,真的是绝了!就像一场精彩的戏剧。
比如借被子那一段,紧张又充满戏剧性,你能不被吸引吗?
5. 故事里的新媳妇,一开始那么腼腆,后来却变得那么勇敢,这转变多神奇啊!就像一朵慢慢绽放的花。
想想她为小通讯员缝衣服的样子,是不是很感人?
6. 那描写战争背景的文字,虽然简短,却像一把重锤敲在人心上。
好比战场上的硝烟,让你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这描写厉害吧?
7. 茹志鹃的文笔,哇,真是细腻得让人惊叹!就跟那细腻的丝绸一样。
看看她写的景物描写,是不是让你身临其境了呢?
8. 人物的性格在《百合花》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多了不起啊!像小通讯员的纯真,不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吗?你说呢?
9. 《百合花》的魅力,真的是无穷无尽啊!它就像一个宝藏,每次挖掘都有新发现。
比如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是不是让你回味良久?
10. 总之,《百合花》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
你还没被它吸引吗?。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15643c5f0e7cd18425362a.png)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年代,线索是一张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了一个见了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好感。
因为包扎所的伤员流了血,怕冷,部队上的被子未发下来,所以必须向老百姓借被子。
“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年轻的媳妇借被子,起先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
后来,通讯员为了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新媳妇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送行”。
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对恢弘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而只是对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加以描述。
我既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也被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真挚的情谊所感动。
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
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
通讯员,我习惯叫他“小”通讯员,十九岁,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与女同志“我”说话时,表现得张皇不安,腼腆羞涩;谈到娶媳妇时,更是飞红了脸,越发扭捏。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十九岁的小通讯员却已经担当起了解放人民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传递战报。
包扎所条件艰苦,缺少被子。
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他遇到了困难——新媳妇没把被子借给他。
可“我”却很轻松地向她借到了。
这让通讯员感到委屈和不服,怪新媳妇“死封建”。
从他不多的话语和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的性格,农家穷苦孩子的特征。
可当“我”告诉他,这条新被子或许是新媳妇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为自己新婚缝的,小通讯员觉得误会了人家,愧疚地想把被子还回去。
这种感情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和单纯。
当通讯员回团部时,他不忘关心“我”,给“我”留了两个干硬的馒头,这份对战友真挚的友情和关爱,平凡而亲切珍贵。
茹志鹃《百合花》(原文+赏析+作者简介)-1
![茹志鹃《百合花》(原文+赏析+作者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fb67169df12d2af90342e628.png)
百合花茹志鹃1946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
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
一开始他就把我撩下几丈远。
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
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
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
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
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
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
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儿后,自己便在做田界的石头上坐了下来。
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又因为我是个女同志的缘故。
女同志下连队,就有这些困难。
我着恼的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
这时,我看见他那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b0edd8af1ffc4fff47ac39.png)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年代,线索是一张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了一个见了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好感。
因为包扎所的伤员流了血,怕冷,部队上的被子未发下来,所以必须向老百姓借被子。
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年轻的媳妇借被子,起先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
后来,通讯员为了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新媳妇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一一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送行”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对恢弘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而只是对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加以描述。
我既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也被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真挚的情谊所感动。
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
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
通讯员,我习惯叫他小”通讯员,十九岁,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与女同志我”说话时,表现得张皇不安,腼腆羞涩;谈到娶媳妇时,更是飞红了脸,越发扭捏。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十九岁的小通讯员却已经担当起了解放人民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传递战报。
包扎所条件艰苦,缺少被子。
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他遇到了困难一一新媳妇没把被子借给他。
可我”却很轻松地向她借到了。
这让通讯员感到委屈和不服,怪新媳妇死封建”。
从他不多的话语和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的性格,农家穷苦孩子的特征。
可当我”告诉他,这条新被子或许是新媳妇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为自己新婚缝的,小通讯员觉得误会了人家,愧疚地想把被子还回去。
这种感情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和单纯。
当通讯员回团部时,他不忘关心我”给我”留了两个干硬的馒头,这份对战友真挚的友情和关爱,平凡而亲切珍贵。
《百合花》赏析
![《百合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7f275e33d4b14e84246881.png)
《百合花》赏析《百合花》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年代,线索是一张百合花图案的新被子,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了一个见了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好感。
因为包扎所的伤员流了血,怕冷,部队上的被子未发下来,所以必须向老百姓借被子。
“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年轻的媳妇借被子,起先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
后来,通讯员为了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新媳妇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送行”。
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对恢弘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而只是对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加以描述。
我既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也被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真挚的情谊所感动。
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一条线索联系着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它小说中的三个人不会聚在一起,更不会发生下面的故事。
而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
通讯员,我习惯叫他“小”通讯员,十九岁,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与女同志“我”说话时,表现得张皇不安,腼腆羞涩;谈到娶媳妇时,更是飞红了脸,越发扭捏。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十九岁的小通讯员却已经担当起了解放人民的重任,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传递战报。
包扎所条件艰苦,缺少被子。
在向新媳妇借被子时,他遇到了困难——新媳妇没把被子借给他。
可“我”却很轻松地向她借到了。
这让通讯员感到委屈和不服,怪新媳妇“死封建”。
从他不多的话语和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耿直和爽快的性格,农家穷苦孩子的特征。
可当“我”告诉他,这条新被子或许是新媳妇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为自己新婚缝的,小通讯员觉得误会了人家,愧疚地想把被子还回去。
这种感情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的淳朴、善良和单纯。
当通讯员回团部时,他不忘关心“我”,给“我”留了两个干硬的馒头,这份对战友真挚的友情和关爱,平凡而亲切珍贵。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6806be6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77.png)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前期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一床散漫百合花的被子所引起纠葛的记叙和描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作品不但思想内容深刻,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1)寓意深刻的细节描写是这部小说突出的艺术特色。
作者在文中不厌其烦地反复渲染小通讯员肩上那个破洞,从看到小战士身上露出破洞,到最后新媳妇将这个洞细细密密的缝上,一步步把新媳妇的感情闸门打开,也一步步把作品推向了高潮。
细节的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开掘人物性格、结构故事及深化主题都起到了细微处见精神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2)精巧严密的结构。
这篇作品以小见大,构思精巧,组织严密,小说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采取了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情节的结构方法,由此细腻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普通人中的英雄形象。
同时细节的反复出现、前后呼应,又使文气一贯到底。
(3)针脚细密的心理刻画。
她不习惯于在强烈的行动中刻画人物,而常借助于心理过程的变化把握人物性格。
《百合花》通过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在借被子过程中引起的细微、隐蔽的感情波澜,层层揭开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之美。
小说透过对这两个人物心灵历程的描写,探索了军民鱼水关系的奥秘。
(4)语言清淡质朴,本色美丽而富有诗意。
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以战争为背景,作品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
旨在描写年轻的通讯员与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
小说中以“我”作为叙述者,旁观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情感交流,战争的枪林弹雨只是为了烘托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诗意化的没有爱情的牧歌。
显得含蓄优美,令人回味,同时又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
百合花茹志鹃赏析
![百合花茹志鹃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c7af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c.png)
百合花茹志鹃赏析
1. 百合花那细腻的描写,哎呀,就像给你展开了一幅绝美的画卷!你看茹志鹃对人物的刻画,多么生动啊!比如新媳妇那羞涩又善良的模样,不就活脱脱地站在我们面前吗?
2. 百合花里的情感,哇,那真是深沉又动人啊!就好比是一股清泉,缓缓流进你心里。
像小战士牺牲时的场景,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3. 茹志鹃的文字魔力可真大呀!百合花里的故事仿佛能把你拉进去。
你想想,通讯员和“我”之间的互动,是不是特别有意思?
4. 百合花的情节设置,那可真是巧妙啊!这难道不像一场精彩的戏剧吗?从借被子到后面的发展,每一步都紧紧抓住你的心!
5. 百合花中的细节描写,哎呀呀,真是太绝了!就像一个个小珍珠串起来。
比如那床百合花被子上的花纹,多细致啊!
6. 茹志鹃对环境的描写,在百合花里那可是一绝啊!这难道不是给故事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那田野的景色,不就跟真的一样吗?
7. 百合花的魅力,你感受到了吗?这就像是一道闪电击中你的心!想想那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多鲜明啊!
8. 茹志鹃在百合花中展现的才华,那可真是让人惊叹啊!不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夜空中闪耀吗?看看那故事情节的推进,多厉害!
9. 百合花的艺术价值,那可是相当高啊!这不就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宝石吗?像里面的情感表达,多细腻呀!
10. 百合花真的值得好好赏析啊!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一下吗?茹志鹃的这部作品,绝对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的观点结论:百合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茹志鹃通过精彩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设置,让读者深深沉浸其中,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赏析。
【赏析】茹志娟《百合花》 文学考研
![【赏析】茹志娟《百合花》 文学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44b246ac360cba1aa911da38.png)
茹志娟:《百合花》1小通讯员与新媳妇的形象及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百合花》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广阔背景下,选择了前沿包扎所里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的人物作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在选材的角度和刻画的侧重上,都是独具特色的。
小通讯员的形象:小通讯员是一个非常可爱的青年战士。
他的心灵世界是那么的质朴、憨厚、纯真。
在对这一人物的刻画中,作者并未采用什么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选取了一些小事件和小镜头来表现的。
(以下是细节描写)诸如,他的枪筒里插上点缀性的树枝、野花,以表现他的天真浪漫和热爱生活;借他在女同志面前的羞涩拘谨之态,以显示他孩子般的纯洁和稚气;用借被子的事件,以突出他的率直和憨厚。
最后,他为救护群众而英勇献身的一幕,把他那种以热烈而真挚的感情,处处为群众着想,处处为同志着想的心灵美推向最高境界。
新媳妇的形象:新媳妇是小通讯员映带出来的人物,她在作品中虽然处于对通讯员的烘托地位,但她自身又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性格,是一个美丽动人、感情透亮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作品以借被子事件的曲折发展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对人民子弟兵的真挚的爱、深沉的爱、圣洁的爱。
2简析百合花在作品中的深刻寓意。
《百合花》三处提到了作品中的百合花,(为什么取名为《百合花》)百合花象征了通讯员和新媳妇优美的性格,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相连、团结战斗崇高感情的象征。
(以下分析人物形象)小通讯员……新媳妇……3简析《百百花》在选著构思运笔方面的特色。
以小见大第一人称“我”抓住细节的描写4结合《百合花》论述茹志娟的创作特色。
在选材上不正面描写生活中的巨流大浪,而从中截取一个片断,一朵浪花来反映重大的题材。
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进行细节描写。
语言上清新(一朵清新的鲜花……)作者简介:茹志娟,著有短篇小说集《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草原上的小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合花》作品赏析
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
作家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
面对冷酷的现实,她不由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于是,这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匝匝忧虑”、“不无悲凉的思念”之中灿然开放,给当时文坛带来一股沁人的清香。
茅盾评价这篇小说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百合花》的成功主要在于作家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通平凡的战士和老百姓,他们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与通常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显然不同。
小说中的小通讯员年仅 19 岁,参军才一年。
他涉世不深、天真质朴,不乏关心战友、体贴群众的爱心,又对生活充满情趣,枪筒里常用树枝和野花来点缀;他憨厚腼腆,与女同志一接触便浑身不自在,但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另一个人物是俏俊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
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惟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
作者写出这样一个鲜亮的形象是想以“一个正处在爱情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从而谱写出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同时,小说的表现手法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从选材上讲,作者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推为背景,将小通讯员壮烈牺牲情景通过民工的叙述从侧面表现出来,就连小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碰壁的冲突也是做暗场处理,不做正面描写。
作品仅仅截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
作者的构思巧妙,“她以那条枣红底上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以小见大,意味深长。
”作者还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
例如作品中的“我”在刚刚接触小通讯员时,因赶路不及而“生起气来”,然后又对他奇怪的保持距离的做法“发生兴趣”,以后是对小同乡“越加亲热”,接下去是“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最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就这样,小说通过“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由远而近、由表及里、由淡而浓地刻画和凸现了小通讯员动人的形象。
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这篇小说的特点。
如小战士枪筒中插的树枝和野花,他衣肩上的破洞,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以及那条百合花被等细节都在作品中重复出现,前呼后应,这些描写不仅渲染烘托出情境气氛,而且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神态
和心理,使作品极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总之,这篇小说以朴素、自然、清新的笔调抒写和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创造出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令人读后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