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简洁版)
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却仅有一段短促的历史”(艾宾浩斯语)。
这种说法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工作至少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到现在只不过有刚刚一百年的历史。
心理科学的成立对于人类思想上的影响一定比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的成立的影响要大得多。
因为心理科学乃是最重要的一种科学,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科学。
一、以前的心理学以前的心理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是哲学的心理学,第二是半科学的心理学。
哲学的心理学所有的问题完全是旧传统哲学上所有的问题,所用的方法也是哲学的思辨方法。
半科学的心理学所用的方法就是一般科学所通用的观察法和实验法。
但半科学的心理学并未能成为纯正的科学,因为它们所有的问题还未能脱离旧时哲学的影响。
二、现在心理学所蒙受的误解现在的情形,非特一般人完全不了解心理学是什么东西,就是心理学者自己中间,也很少有几个人能互相赞同说心理学所研究的究竟是什么。
在许多物理科学者和生物科学者看来,心理学所用的方法既没有他们所用的那样严谨,所得的结果也不及他们所得的结果那样确定。
所以他们心目中的心理学仿佛只好称之是一种冒牌的科学。
还有一种误解却由于希望太多,以为研究了心理学,许多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就可以释然而解。
这种希望,现在的心理学自然不能胜任。
由于一般人对于心理学的见解仅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知道心理学现在还未成立,它的成就还不很确定。
但心理学是一种很基本的科学。
它有它的特别领域,我们现在在这个领域里所有的知识极为茫昧,而感觉到一种科学的需要。
现在最需要心理学的是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美学等的学者。
三、哲学的心理学1.经验的心理学──经验的心理学从常识的经验出发而加以思辨和推想。
对心理咨询的十大误解分析
对心理咨询的十大误解分析一,我的心理没问题,没到什么严重地步,心理咨询和我无关。
分析:的确,心理咨询现在在我国还很不普及,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和自己没多大关系,徐静蕾也声称过自己有情绪问题,但不需要心理咨询。
当人类面对外界压力时,往往需要动用精神力量来支撑和抗争,但是往往精神世界会陷入危机,变得脆弱甚至不堪一击。
其实就像都有过患“感冒”的经历一样,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曾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很多人都有过愤怒、郁闷、焦虑、烦躁、躲避、恐惧、厌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适应新环境等体验吧?往往自己认为是小毛病的地方,很可能便存在着心理问题。
很多人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但仅仅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同心理问题抗争,结果往往越克服越厉害,越抗争越严重,还会引发躯体疾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心理咨询帮助的对象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常人,常人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自己觉得很困惑或者痛苦,自己的个人努力好像一时无法排遣。
这时候就需要求助心理咨询。
那种认为只有负面情绪累积到“病”的境地才要咨询的看法是错误的,如果目前出现的问题开始无力解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如果发展到严重干扰生活的状态,那更应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其实就算非常健康毫无心理问题的人士,也可以接受“心理发展”等方面的咨询辅导,比如职场生涯规划、亲子关系培养、儿童智力、情商培养等,可以进一步发挥个人的潜能。
如果你的经济能力较好,对心理咨询又很认可的话,原则上应该定期到心理咨询师那里进行咨询。
二,如果去接受心理咨询的话就代表自己不是正常的健康人了。
分析:首先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精神病是医学概念,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是最严重的心理疾病,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而轻度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人格障碍、认知障碍、心理困惑等几乎人人都有,完全不算“不正常”。
身体不适,我们要休息、锻炼和保健,心理不适也同样要休息、锻炼和保健。
怪诞心理学
怪诞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怪诞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丰富 多样,包括实验法、观察法 、访谈法等,这些方法有助 于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人类 行为和思维。
怪诞心理学的社会影 响
怪诞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深 远,它改变了人们对正常与 异常的认知,对个体心理健 康和社会和谐有着积极促进 作用。
06 怪诞心理学的实践案 例分析
怪诞心理学
揭秘人类行为背后的不寻常心理现象
作者: xx 汇报时间: 2024/02/03
目录
01 怪诞心理学的定义 与起源
06 怪诞心理学的实践 案例分析
02 怪诞心理学的主要 理论
03 怪诞心理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
04 怪诞心理学的争议 与批评
05 怪诞心理学的未来 发展趋势Biblioteka 01 怪诞心理学的定义与 起源
怪诞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怪诞心理学的实际应 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 过运用怪诞心理学的原理, 如认知偏差、集体无意识等 ,来理解和预测人们的行为 和决策。
怪诞心理学在商业领 域的应用
在商业领域,企业可以利用 怪诞心理学的原理,如锚定 效应、从众心理等,来提升 产品销售和品牌影响力。
怪诞心理学在人际关 系中的应用
怪诞心理学的实践案例分析
心理错觉的奥秘
心理错觉是人们在特定情境 下对事物产生的错误认知, 通过揭示错觉背后的原理,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 维的运作方式。
幽默与笑点的解析
幽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通过对幽默和笑点的深入 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在 面对困境时的心理调适机制 。
情绪与决策的关系
情绪对人们的决策过程有着 重要影响,了解情绪如何影 响我们的决策,有助于提高 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选 择的能力。
查理芒格的25个误判心理学总结
查理芒格的25个误判心理学总结1、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富兰克林: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有效的奖励:要求管理人员每天强迫他们自己先完成他们不喜欢然而必要的任务,再奖励他们自己去处理那些他们喜欢的任务。
另外,激励机制的超级威力所造成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
激励机制能够使人们在做坏事时觉得自己的正当的。
2、喜欢/热爱倾向人类终身都渴望得到许多和他毫无关系的他人的怜惜和欣赏。
喜欢/热爱促使人们:1)忽略其热爱对象的缺点,对其百依百顺;2)偏爱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热爱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23)为了爱而扭曲其他事实。
3、讨厌/憎恨倾向人天生就讨厌和憎恨对他很坏的人。
讨厌/憎恨倾向促使人们:1)忽略其讨厌对象的有点;2)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3)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实。
4、避免怀疑倾向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作出决定,以此消除怀疑的倾向。
5、避免不一致性的倾向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的结果之一是,人们在获取新身份的过程中作出的重大牺牲将会提高他们对这种新身份的忠诚度。
许多装好人的伪善者的道德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
富兰克林还是小人物时,他想得到某个重要人物的垂青,于是经常设法请那人帮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忙,此后那个大人物就更加欣赏和信任富兰克林,因为一个不值得欣赏的富兰克林与他向富兰克林提供帮忙的行为中暗示的赞许并不一致。
6、好奇心倾向好奇心能让人们在正式教育结束很久之后依然拥有许多乐趣和智慧。
7、康德式公平倾向它要求人们遵守某些行为方式,如果所有人都遵守这些方式,那么就能够保证社会制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
8、艳羡/妒忌倾向兄弟姐妹之间的妒忌通常比因陌生人而发的妒忌更加强烈。
巴菲特: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
9、回馈倾向有些人用这种倾向误导他人。
比如,当汽车销售员慷慨地把你请到一个舒服的地方坐下,并端给你一杯咖啡时,你非常有可能因为这个细小的礼节性行为当了一回冤大头,买车的时候多付了500美金。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过程和特点
- 形成知觉的步骤:感觉信息被加工和整合,从而形成有意义的知觉。 - 知觉的主观性和可变性:知觉受个体的经验、态度和期望的影响,因此可能因人而异。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感觉对知觉的影响:感觉提供了知觉所需的初始信息和原始材料。 - 知觉对感觉的补充和解释:知觉帮助我们理解感觉,将其解释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知觉的误解
- 感觉的易被误解性:感觉受到注意力、情绪和预期的影响,可能导致感觉的 错误理解。
- 知觉的主观偏见:个体的知觉可以受到个人偏好、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的影 响。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帮助我们认知世界,做出决策, 与他人交流,以及适应环境变化。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重要过程。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 刺激,而知觉是将这些刺激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和知觉的定义
感觉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而知觉是将这些感觉整合、 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感觉的过程和组成部分
- 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力、触觉、味觉和嗅觉。 - 感觉传递到大脑的路径:感觉信号经过感觉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进而被加 工和解释。
影响生活的10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影响生活的10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一、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并不经常去思考各种心理学效应对我们的影响,但它们却时刻悄悄地左右着我们的决策、行为和情绪。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10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效应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二、从简到繁:深入探讨主题1. 万有引力效应万有引力效应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用来描述人们对具有吸引力的人或事物更感兴趣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吸引力所驱使,即使我们并不完全意识到它,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我们的选择或行为。
2. 反向心理学效应反向心理学效应指的是人们在知道自己会受到心理学干预的情况下,会反其道而行之,做出与心理学干预相反的行为。
这一效应的存在提醒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并尊重他人的内心,才能更好地相互交流和协调。
3. 帕雷托原理帕雷托原理,又称二八定律,描述了在各种领域中,大部分的结果(约80)都是由少部分的原因所引起的。
了解帕雷托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分配时间和资源,做到事半功倍。
4. 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是人们对于模棱两可的言论或描述,容易相信是对自己准确的描述。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也许会更加理性地对待所听到的信息,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5. 多德效应多德效应是指当人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来获得一件事物时,其对该事物的价值也会更高。
这一效应提醒我们珍惜努力所获得的成果,以及在面对挑战时坚持的重要性。
6. 曲奇岛效应曲奇岛效应描述的是人们对于在一段时间内接触相同事物时,对它会越来越喜欢。
这一效应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地接触和了解某些事物会增加我们对其的喜好和熟悉感。
7. 选择支持性偏见选择支持性偏见是一种心理学效应,形容了人们有意无意地选择和接受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
了解这一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8. 斯普拉彻效应斯普拉彻效应描述了人们在决策时更愿意接受被动选项而非主动选项的现象。
穷查理宝典中的25个人类误判心理学
穷查理宝典中的25个人类误判心理学'我们老得太快,聪明得太迟。
'查理·芒格为配合《穷查理宝典》的出版,芒格专门整理出25条误判心理学,可谓是本书中最精彩、干货最多的部分。
【案例】有一种蚂蚁,当它在巢穴里嗅到蚂蚁尸体散发出的外激素时,它就会和其它蚂蚁合作把尸体运出巢穴。
对此,哈佛大学教授E.O.威尔逊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他将死蚂蚁分泌的外激素涂在活蚂蚁身上。
其他蚂蚁闻到了味道,就把这只活蚂蚁拖出了巢穴。
尽管它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踢腿和挣扎,它的同伴们却无动于衷。
这就是蚂蚁的大脑,它拥有的反应程序特别简单,平时运转没有问题,但在许多意外发生时,它们就只会生搬硬套地根据这个程序作出机械反应。
和蚂蚁一样,由于存在许多过度简化的思维程序,人类大脑的运转也常常出现问题。
下面这25条就是经常误导人的心理倾向: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有的人因为受过教育而变得道德高尚,但在激励机制的驱动之下,他可能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以便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且他还会为自己的糟糕行为寻找借口。
喜欢/热爱倾向一种心理调节工具,促使人们:1.忽略其热爱的对象的缺点2.偏爱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热爱对象的人、物品、行为3.为了爱而扭曲其他事实讨厌/憎恨倾向和上一条一样,讨厌/憎恨也是心理调节工具,它能促使深陷其中的人们:1.忽略讨厌对象的优点2.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3.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实避免怀疑倾向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作出决定,以此消除怀疑的倾向。
对策:在做决定之前,必须让自己习惯于戴上一个客观的'面具'。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的大脑不愿意作出改变。
人们倾向于积累大量僵化的结论和态度,而且并不经常会检查,更不会去改变,即便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们是错误的。
对策:防止一种习惯的养成要比改变它容易得多。
好奇心倾向增强好奇心,能帮助人们防止或减少其他心理倾向造成的糟糕后果。
解读心理学中的认知偏见
解读心理学中的认知偏见认知偏见是指我们在思考和判断过程中,由于个人主观经验、社会文化背景、情绪态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片面倾向或错误偏差,导致我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判断存在偏差。
在心理学中,认知偏见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本文将解读心理学中的认知偏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的特点和局限。
一、偏见的定义和分类认知偏见是指个体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由于主观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导致对信息的加工存在系统性的错误或失衡。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将认知偏见分为多个类型,如下所述。
1. 记忆偏见:我们对于过去事件的记忆并不总是准确和客观的。
有时,我们会因为情绪、期望、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对于某些事件的记忆存在偏差。
例如,过去事件的积极经历容易被放大,而负面经历容易被淡化或遗忘。
2. 归因偏见:归因是指我们在解释和评价他人行为时所采用的策略。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对于他人行为的解释存在一定的偏差。
例如,当他人成功时,我们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而当他人失败时,我们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
3. 确认偏见:我们在接受信息时,往往对与自己现有信念相符的信息更容易接受和采纳。
这种现象被称为确认偏见,它导致了我们对于新信息的过滤和选择。
4. 锚定偏见:锚定是指我们在决策过程中所采用的参考点。
根据研究,我们对于某一参考点的获得会对后续决策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锚定偏见。
例如,商品定价中经常利用高价位的商品作为锚点,以增加消费者对其他商品价格的接受度。
二、认知偏见的原因和影响认知偏见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个人感知、社会文化、情绪态度等因素。
这些原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认知偏见的形成和存在。
1. 个人感知:每个人对于外界刺激和信息的感知都有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源于个体的认知和主观经验,导致了对于信息的理解存在偏差。
例如,同一事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关于心理学的十个误解
关于心理学的十个误解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科学,但是在大众中存在许多误解。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十个误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误解一:心理学等于心理咨询许多人认为心理学仅仅是关于咨询和治疗的学科,实际上,心理学包括多个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
误解二:心理学能读心心理学家并不能真正读懂他人的思想。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和思维的规律,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推理和解释。
误解三:心理学只关注问题和疾病心理学不仅关注问题和疾病,也研究正常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家致力于理解人类的幸福、创造力和积极心态等正面因素。
误解四:所有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药物解决药物可以帮助治疗某些心理问题,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误解五:人类行为由基因决定虽然基因对人类行为有一定影响,但环境和社会因素同样重要。
心理学强调了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误解六:大脑的使用率只有10%这是一个常见的谬误,事实上,大脑的各个区域在不同任务中都会参与。
大脑是高度复杂而高效的器官。
误解七:催眠可以控制他人催眠并不能使人丧失意志和自主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注意力和意识状态。
催眠效果因人而异,对某些人有效,对其他人无效。
误解八:人类行为是确定性的人类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仅是确定性的结果。
人类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行为是复杂的、多样的。
误解九:心理学是主观的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是其基础。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人类行为,尽力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误解十:心理学是一门现代学科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印度等古代文明。
虽然现代心理学在19世纪末才正式建立,但心理学的研究历史悠久。
通过纠正这些常见误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真正内容和目标。
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还可以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指导。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科学的批判性思维》记录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科学的批判性思维》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什么是心理学 (3)1.2 心理学与伪科学的关系 (3)二、心理学中的科学方法 (4)2.1 科学方法的定义 (5)2.2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6)三、对伪科学的识别 (7)3.1 什么是伪科学 (9)3.2 伪科学的特征 (9)3.3 如何识别伪科学 (10)四、心理学中的常见误解 (11)4.1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13)4.2 心理学可以预测未来 (14)4.3 心理学可以解决所有心理问题 (15)五、批判性思维在心理学学习中的应用 (17)5.1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18)5.2 批判性思维在心理学学习中的作用 (19)六、心理学中的实证研究 (20)6.1 实证研究的定义 (21)6.2 实证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22)七、心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23)7.1 什么是心理学伦理 (25)7.2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26)八、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7)8.1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28)8.2 心理学在职业规划中的应用 (30)九、结语 (31)9.1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32)9.2 培养批判性思维,远离伪科学 (33)一、内容综述本书深入探讨了心理学领域中的诸多现象和概念,旨在帮助读者识别并批判性地看待伪科学。
作者首先概述了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伪科学的概念、特征以及常见的伪科学理论。
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辨别伪科学,并探讨了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来验证和证实科学理论。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批判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伪科学理论往往具有误导性,可能对个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学会识别并批判性地看待伪科学理论至关重要,我也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复杂性,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本书还强调了实证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实证主义强调观察和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这有助于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对心理学的常见八个误解
对心理学的常见八个误解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然而,人们对心理学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误解。
以下是对心理学常见的八个误解:一、心理学就是读心术心理学并不是读心术。
虽然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但并不代表能够直接读懂他人的内心想法。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类的行为、语言和情绪等方面来推测个体的心理状态,但无法直接得知他人的内心感受。
二、心理学就是解梦解梦只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领域,即梦境心理学。
而心理学作为一门广泛研究的科学,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等。
三、心理学就是催眠术催眠术只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且并不是心理学的全部。
催眠术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引导人们进入一种放松、专注的状态,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治疗疾病等。
而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还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的研究。
四、心理学就是给人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但并不代表心理学只限于心理咨询。
心理学家除了在咨询中使用到心理疗法和其他治疗方法外,还从事教育、工业、司法等领域的工作。
五、心理学就是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学科。
神经科学主要研究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包括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而心理学则更广泛地研究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探究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六、只有不正常的人才需要学习心理学人们往往认为只有那些有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的人才会去学习心理学。
然而,心理学并不仅仅关注“不正常”的人群。
心理学研究涉及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包括情感、认知、社会互动等等。
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七、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和异常正如第六个误解所提到的,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
然而,由于媒体报道和大众传播的缘故,人们往往认为心理学家只关注变态和异常的行为。
实际上,心理学家也研究正常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例如人类的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人格特质等等。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原理绪论心理学概貌对心理学的误解:误区一:学了心理学能看穿他人想什么。
误区二:每个人的心理各不相同,学了心理学也没用。
误区三:学习心理学就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
误区四:心理学里全是好玩的东西。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变化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个体心理——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过程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注意、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心理学不等于一般常识1 、你隔多长时间做一次梦?1) 难得或从不做梦;2) 大约每隔几夜一次;3) 大约每夜一次;4) 每夜做好几次2、牛奶一样多吗?五岁的瑶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进去。
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看到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里。
她的眼睛溜溜地转,目光从那只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回到坛子。
这时妈妈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瑶瑶的回答可能是:1) 瓶子里的多; 2) 坛子里的多; 3) 一样多。
3、天生的盲人恢复视力以后现在运用外科手术能使那些天生的盲人在晚年恢复视力,你认为这样的人在拆除绷带的头几天里:1) 什么也看不见.;2) 看到的只是一片模糊.;3) 只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影子在晃动;4) 不用触摸就能认出熟悉的东西;5) 看到的一切东西全都上下颠倒4、哪一种决定风险大?一群朋友准备合资赌马。
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做出全组决定。
在每项比赛上,最为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赌金。
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1)更为谨慎;2)更为冒险;3)既不更谨慎也不会更冒险。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任务(一)作为独立学科的心理学诞生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1832—1920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冷暴力心理学沟通技巧
冷暴力心理学沟通技巧冷暴力是一种人际关系中的不良行为,指的是使用沉默、无视、疏远、冷漠等手段来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沟通技巧方面,使用冷暴力的人可能会错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的机会,从而让对方感到被无视或被误解。
本文将介绍冷暴力心理学,并提供一些沟通技巧,帮助人们减少使用冷暴力的倾向,建立更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什么是冷暴力?冷暴力是一种通过疏远、无视、冷漠等方式来伤害他人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不友好、不关心或不耐烦。
这种行为可能会让对方感到被无视或被误解,从而影响对方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冷暴力的心理学原因冷暴力的行为通常是由于个人情绪、压力、焦虑、孤独、无助等问题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冷暴力的原因:1. 个人关系问题:例如,伴侣之间的争吵、分手、离婚等,都可能导致一个人感到失去控制,从而采取冷暴力的行为。
2. 工作压力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感到紧张、疲惫、无助,他们可能会采取冷暴力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压力。
3. 社交问题:如果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孤独、不被理解,他们可能会采取冷暴力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沟通技巧:减少使用冷暴力的倾向以下是一些沟通技巧,可以帮助人们减少使用冷暴力的倾向:1. 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使用冷暴力的人可能会错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的机会,从而让对方感到被无视或被误解。
因此,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是减少使用冷暴力的关键。
2. 倾听对方: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感受,是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关键。
当认真倾听对方时,他们会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从而减少使用冷暴力的可能性。
3. 保持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从而减少使用冷暴力的倾向。
当保持积极的态度时,人们会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建立更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对心理学的误解
1、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周围人得知了你的专业时,他们会马上好奇的发问:“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所思所想。
纠正: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和意志等。
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即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
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心世界,但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具有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除非他有超感能力(ESP)。
2、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现在,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日渐火热,各种所谓的心理咨询中心、心理门诊、心理咨询热线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
很多人听到的第一个与心理学有关的名词就是心理咨询,并把它当作了心理学的代名词。
此外,人们关注一门学科,更容易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它。
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所以更为大家所熟知,因此很多人会把心理咨询与心理学等同起来。
纠正: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咨询心理学家的工作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困扰,更好地发展,增加生活的幸福感受。
一般来说,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来访者有心理困扰,但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偏差。
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就要由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
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分布在高校、医院,也有一些专门成立的咨询中心。
但有一点:心理咨询的宗旨是帮助人解决心理困扰,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
现在有心理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背景,还要有足够的实际技能培训,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
人们对心理咨询的九大误解
对心理咨询的九大误解误解 1、心理咨询师知道你在想什么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周围人得知了你的专业时,他们会马上好奇的发问:“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正在想什么?”人们总是以为学过心理就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所思所想。
其实心理活动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
误解2、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很多人都说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可能还有过思想斗争:“去还是不去?人家会不会认为我是精神病?朋友知道了会怎么看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病”的人,然而事实上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
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职业选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正常人生活的一部分,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他们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动机。
那些极少数的具有问题的患者,如有强迫症、恐怖症、性心理障碍的患者,则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
因此,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是正常人,而需要心理治疗的人才是心理有问题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往往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而不会去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
误解3、心理咨询师会催眠在很多人眼中,催眠术是一种很玄妙的技术。
而知道催眠术的人,又往往把它和心理工作者的工作联系起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一是因为弗洛伊德的知名度,二是和几部深有影响的“心理电影”有关。
然而催眠术只是精神分析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并非心理工作者的“招牌本领”,而且大多数心理工作者的工作并不涉及催眠术,他们更喜欢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实验和行为观察。
误解4、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还有一种让心理学者感到伤心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是骗人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呢?一是对心理学科学性的怀疑。
二是有些人对心理咨询的“失望”。
心理学基础知识
自生闷气;
增强信心;
4.强行压抑内心的痛苦,过分
再次,要学会认识自己的长
焦虑,是“将眼泪往肚子里咽”
处和短处,要克服回避矛盾
的人
和过分忍耐的缺点
1.缺乏自信心,有不安全感
D 型
2.沉默寡言,待人冷淡 3.性格孤僻,爱独处,不合群 4.情感消极,忧伤,容易烦躁
不安
心脏病
改变离群独处的习惯;多参 加社会活动;多交朋友,培 养兴趣爱好;学会向他人倾 诉。家人的关爱,有助于打 开D型人的心扉,使他们能够 将内心中的恶劣情绪随时排 解和释放。
类 型
特点
1.强烈持久的目标动机 2.处处追求完美的内在倾向 3.强烈持久的追求赞誉与进步 4.连续卷入多项事务,挑战极 A 限压力 型 5.习惯于突击完成工作 6.经常特意地使自己的心理与 身体处于机警状态 过强的时间意识和过强的竞争 意识
顺从、沉默、犹豫、宁静、沉 思、松弛、声音低、节奏慢、 B 缺乏主见、容易相处、不易激 型 动,对于布置给自己的任务, 或他人对自己的要求,能否完 成,从不着急
一、常见的对心理学的误解
1、“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嗎?”
2、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3、心理学家会给人催眠 4、心理学就是分析的梦 好莱坞电影: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 《心靈捕手》《異度空間》《沉默的羔羊》
5、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6、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接收国际心理科学 联合会为其会员协会,肯定了心理学的学术地 位。
三、印象管理及其運用:
試圖控制別人對自己形成某種印象的過程,就是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1.登門檻效應(the foot-in-the-door effect)(得寸進尺效應) 2.門面效應(the door-in-the-face effect) 3.討好(ingratiation)
利用心理学原理解析相亲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利用心理学原理解析相亲中的心理防御机制相亲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指的是两个陌生人通过第三方介绍或社交平台安排见面,以寻求进一步的交往或婚姻目的。
在相亲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表现出一些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有助于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利用心理学原理来解析相亲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一、认知失真认知失真是指人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对真实情况进行判断时出现的偏差。
在相亲中,人们可能会对对方产生一些认知偏差。
例如,对方的外貌、身材、收入等因素可能会被过分夸大或忽视,从而影响对对方的真实认知。
这种认知失真有时可以减轻对方的缺点或提升对方的优点,从而维持一种较为积极的心态。
二、逃避机制相亲过程中,有时人们可能会出现逃避机制,即试图回避或逃避可能引发不愉快情绪的事物或问题。
比如,当谈及一些敏感或不愉快的话题时,人们可能会选择转移话题或避免深入探讨,以保持愉快和轻松的氛围。
这种逃避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暂时减轻不适情绪,但也有可能导致交流表面化,难以深入了解对方。
三、自我辩解自我辩解是指人们在面对批评、负面评价或威胁时,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主动寻找理由或解释来为自己辩护。
在相亲中,如果对方提出一些负面评价或批评,人们可能会出现自我辩解的心理防御机制,试图为自己的言行进行解释或辩护,以保护自己的形象或避免受伤害。
然而,过度的自我辩解也可能导致交流僵化和争吵的产生。
四、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在对自己感兴趣或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上更加关注和接受,而忽视或排斥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在相亲中,人们可能会对对方的某些优点持有过分注意,而对对方的缺点或不利因素忽略不计。
这种选择性注意可以使人们保持对对方的积极印象,但也有可能导致对对方的认知偏差。
五、理想化理想化是指人们在对自己或他人评价时,过分看重积极的方面,减少或忽视负面的方面。
在相亲中,人们可能会对对方过分理想化,将其塑造成完美的形象。
这种理想化可以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但也可能导致对现实的不切实际期望,从而在日后的交往中产生摩擦和失望。
为什么人会觉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太低 心理学原理
为什么人会觉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太低心理学原理1.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2.他人的评价会对我们的自尊心产生影响。
3.自尊心是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4.当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不够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和沮丧。
5.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6.认可和尊重对人的自尊心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7.当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不够高时,我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8.这种怀疑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信心。
9.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他人忽视或轻视了。
10.在心理学中,这种情绪有时被称为“自我评价缺陷”。
11.自我评价缺陷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2.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不被重视或被误解了。
13.这样的感受会引发一系列消极情绪,例如愤怒、焦虑和抑郁。
14.这些消极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15.当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不够高时,我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自我价值。
16.这种怀疑会对我们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17.自尊心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18.当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不够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被误解和冤枉了。
19.这样的感受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例如愤怒、沮丧和绝望。
20.这些消极情绪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1.人们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22.认可和尊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23.当他人的评价不够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24.自尊心的受伤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25.我们会觉得自己被他人忽视和冷漠了。
26.这种感受会引发一系列消极情绪,例如愤怒、焦虑和抑郁。
27.这些消极情绪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8.当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不够高时,我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自我价值。
29.这种怀疑会对我们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30.自尊心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31.当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不够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己被误解和冤枉了。
委屈的原理
委屈的原理委屈的原理和心理机制是指当一个人感到被冤枉、不被公平对待或不被尊重时,产生一种不快和不平等的感受。
在心理学领域,委屈的原理主要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可以通过认知评估、情绪反应和应对措施来解释。
首先,委屈的原理与认知相关。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待遇或被别人误解时,他们会进行认知评估,即评估事件是否公平和自己是否受到冤枉。
正常的认知过程使人们能够区分正义和非正义,从而对待遇做出正当反应。
然而,由于主观认知的局限性和个人经验的影响,有时人们可能会误解他人的意图或错误解读事件,从而导致委屈感的产生。
此时,个体可能会产生扭曲的认知,例如过度概括、过度归因或以偏概全,使自己更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和行为的循环。
其次,委屈的原理与情绪反应有关。
受到委屈时,身体会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如愤怒、失望、恐惧、伤心等。
这些情绪反应是心理刺激出发的生理反应,能够提醒个体面临不公平待遇。
然而,不同个体对委屈的情绪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会更容易激发负面的情绪,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更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
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能力对于应对委屈感十分重要,正向的情绪调节方式如积极情感表达、积极问题解决和自我验证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委屈。
最后,委屈的原理与应对措施相关。
当个体遭受委屈时,他们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来减轻不快感。
研究表明,委屈感最常见的应对策略是直接面对问题、积极解决和表达情感。
通过直接与相关人员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可以减轻委屈感。
此外,也有一些负面的应对策略,例如回避、报复和抱怨,这些策略往往加剧了委屈感,无法解决问题。
因此,积极的应对策略对于减轻委屈感和改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委屈的原理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通过认知评估、情绪反应和应对措施来解释。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扭曲的认知,导致委屈感的产生。
委屈感会引发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个体可以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来缓解不快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理 现 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的任务
1. 心理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 2. 心理结构:解释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3. 心理的脑机制:探讨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 4.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5. 心理与环境 6. 揭示个性心理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7. 探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误解五:心理咨询不应该收费或少收费
心理咨询是助人的事情,是为了帮助人们解除心灵的痛苦,
是做善事,而且没有多大的成本,所以不少人认为应该是不收费的。
现代人尽管理论上知道时间和知识是有价值的,但由于这些是
无形的东西,加上内心深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人需要心理咨询,
但是却不愿付费。 国外心理咨询是非常昂贵的消费,我国的收费却很低廉,以至 许多心理医生不能以此为生,成为影响我国的心理卫生事业发展的 原因之一。
解梦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科学解梦 并不是为了语言凶吉。因为从理论上,现代科学认为梦只不过是人内心 深处的一种活动,是人的观念、情绪和欲望的形象化产物,它根本没有 预言未来的作用,它的作用只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己现在的心理状态—就 是等于一个心理测验。
误解四: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定义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 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对心理咨询的解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心理咨询包括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时心理检查、心理测验也被列为心理咨询 的范围。狭义的心理咨询不包括心理治疗和心理检查、心理测验, 只局限于咨访双方通过面谈、书信、网络和电话等手段向来访者提 供心理救助和咨询帮助。
通过心理咨询过程,纠正求助者错误地认识观念和提高求助
者的认识能力,透过求助者自身认识和观念的改变来协助求助者 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一个信条是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
家”,求助者的问题只有求助者有能力、有资源来解决,而求助者
的能力和资源只有求助者自己最了解,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靠 求助者自己发现。
基本的假设为我们有了解自己问题的能力,也有解决问题的资源。因此,作为咨询者 必须注重来访者自身的建设性以及健康的一面。把来访者所直接面临的现实场面作为咨询 的重点,重视来访者对自身的感觉。咨询的目标是使来访者通过观察自身来求得成长和完 善,不需要咨询者过多的干预和指导就可以产生变化,咨询者需要给出的是理解、真诚、 支持、接受、关系和积极的评价。
在发达国家,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较重,因此心理咨询机构繁多。如日本的心
理咨询机构,经常为人们所称道。当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就可以到自 己的心理医生那里去宣泄,比如心理医生提供办公室和家庭设施,随便让顾客进行摔、 砸等破坏行为以充分发泄。当然顾客必须支付价格不等的咨询费用。 在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布在一些高校、医院等地方,也有一些专门的咨 询中心。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 背景,足够的实际技能培训,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来访者需要为自己的问题付出努力,才能解决,而不能一味的依靠咨 询师。并且,心理咨询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国人讳疾忌医的现象不是 一两代人了,通常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时候都已经非常严重了,这就需 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咨询和成长。 但往往有些来访者觉得,咨询了几次都还没好转,就觉得心理咨询没 用,这其实夸大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一个比较有用的做法就是,在第一次 咨询的时候,问问咨询师这个问题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让自己有一个充 分的心理准备。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被误解的心理学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
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
当周围人得知了你是学心理专业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好奇的发出
这种问题。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都会读心术,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 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你说说我在想什么
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 绪和意志等,并非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所做的就 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 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 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
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和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
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道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 术,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世界。
误解二: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 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 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
心理学的体系
1.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2.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管理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学十大流派
1. 内容心理学派 2. 意动心理学派 3.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4.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5.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6. 格式塔心理学派 7.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8. 日内瓦学派 9.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10. 认知心理学派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咨询的对象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 问题的人群。
主要对象可分成三类:
1.精神正常,只是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希望得到帮助的人; 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需要得到专业帮助的人群; 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心理咨询的主要流派
来访者中心心理咨询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 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 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心境、信心、犹豫等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第一、工作的任务不同。 心理咨询的任务主要在于促进成长,强调发展模式,帮助来访者发挥
最大的潜能,为正常发展消除路障,重点在于预防。
而心理治疗多在弥补病人过去已经形成的损害,解决和改变发展结构 障碍。
第二、对象和情景不同。
心理咨询遵循教育的模式,来访者多为正常对象,主要涉及日常生活 问题,一般在学校、单位、心理咨询机构等情景中开展工作。 心理治疗的对象是心理异常的病人,是在临床和医疗情景中开展工作。
催眠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 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运用 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国外,催眠术常用于帮助审讯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 主地坦白情况。现在,很多司法心理学家认为催眠状态下的问讯有诱导之嫌, 很可能使嫌犯按着催眠师的暗示给出所希望的但并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对此 持反对态度。
那些极少数的具有问题的患者如有强迫症、恐怖症、性心理障碍的患 者,则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由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有相当研究和实践 应验的专家进行治疗。 因此,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是正常人,而需要心理治疗的人才是心理有 问题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往往不认为自己有心 理问题,而不会去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他们可能会认为是其他有问题如 人格障碍患者,他们可能具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把幻想当成现实, 对自己的症状缺乏自制力。精神病患者都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
度去认识一门学科。而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较
之其他心理学知识更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 这是一种误解。
必须明确,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 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 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 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那 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了。
误解三:心理学就是解梦
这种误解的产生同样和弗洛伊德分不开。对于多数了解心理学 的人来说,解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是因为人 们总是喜欢挖掘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而梦被当作是透视内 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许多人把
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与梦的分析,进而使解梦成了心理学的代名词。
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是给求助者提建议,而是让求助者看到自
己的问题,认识到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途径,咨询师的任务是引导求助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误解四:心理咨询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心理咨询并不是什么都可以解决的,能否解决问题与来访者是 否愿意改变有很大的关系。在咨询中我们经常碰到把问题交给咨询 师,自己就等着好转的来访者,结果显示,这种人的变化通常不是 很乐观。
第三、工作的方式不同。 心理咨询应用更多的方式介入来访者的生活环境之中,如参与他的直接 环境,与来访者的家庭、亲友取得联系,应用更多的日常生活设施(如电话 咨询等),设计和组织学习班和各种团体活动。
而心理治疗的形式则更多为成对会谈。
第四,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内容不同。 心理咨询具有现实指向的性质,涉及的是意识问题,如有关职业选择、 培养教育、生活和工作指导、学习辅导等,因此多采用认知和论理的途径。 心理治疗涉及内在的人格问题,更多的是与无意识打交道。
心理咨询的谈话可以分为以诊断求助者心理问题为目的的摄入性谈话,和以 纠正求助者错误认知观念为目的的咨询性谈话等。它和漫无目的的聊天有本质的 不同。 除了谈话以外,心理咨询还有其他方法和手段比如心理测验、音乐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