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化学简介
道化学法在石油库安全评价示例

道化学法在石油库安全评价示例唐开永(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安全评价师)道化学法,又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美国道(DOW)化学公司19964年开发的,现普遍采用的是1993年推出的第七版。
该评价方法的计算程序如下:图8-1 风险分析计算程序1选择工艺单元本评价方法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易燃液体汽油和柴油的储存装置及相关设施(油品长输管道不考虑在内,铁路卸油栈桥在库区防火墙外也不考虑);也就是油库的储油区。
该区域1#、2#、3#、4#油罐均为柴油,共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1863㎡;5#、6#油罐均为汽油,共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1364㎡;8#储存汽油、9#油罐为柴油,共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2846㎡;7#油罐为柴油,单独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1860㎡;储油区固定资产约1100万元(人民币),约占油库固定资产总值的45%。
按照评价方法确定的选择原则,主要以罐区防火堤圈定的相对独立区域来区分工艺单元。
同时评价所涉及的工艺单元,能较集中地反映了库区物质潜在的化学能、数量、资金密度等。
具体选择4个工艺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1#罐区确定MF的物质为柴油,2#罐区确定MF的物质应为汽油,3#罐区确定MF的代表性物质为汽油(因汽油潜在的化学能较柴油大)。
4#罐区确定MF的物质应为柴油。
2各危险指数的确定1、物质系数MF:经查《物质系数和特性表》得:汽油为16;柴油为10。
2.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 (表2)根据本评价项目工艺单元实际,经现场勘验和对其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主要涉及有:(1)油品处理与输送,根据评价方法取值原则,汽油为N F=3的易燃液体,应取0.85;柴油为闪点>37.8℃的易燃液体,应取取0.25。
(2)通道:考虑发油区未与储油区设防火墙隔离并未设置单独出入口,取0.35。
道化学

煤气化生产的工艺过程是在气化炉中进行的高温高压过程,物料有煤粉、O2、H 2、CO、CH4、H2S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和高压蒸汽。
下面运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以气化炉为评价单元,对气化炉进行评价。
1.本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取值,详见表5-1。
表5-1评价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取值表5-2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计算表8.评价结果分析对气化炉单元道化学分析评价结果,见表5-3。
表5-3 评价结果汇总表可见,该单元的火灾爆炸指数F&EI为134.5,属于很大的危险等级。
补偿后的的火灾爆炸指数F&EI为100.8,属于中等危险等级。
气化炉炉区属于生产装置区,要提高装置安全性能,关键是落实和提高安全措施及其补偿系数。
从评价过程和结果可见,要保证气化炉的安全运行,一方面要认真进行操作,加强对仪表联锁、应急电源的维护,保证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易损、易泄漏部位的检查,对烧嘴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定期检修、更换,要利用可燃气体报警仪对现场泄漏点进行及时发现、消除。
另外,由于原料成分的变化给系统造成的影响如硫含量增加、腐蚀加大等,要给予高度重视,落实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5.2 乙二醇合成单元道化学法分析1、物质系数(MF)的确定,确定物质系数本单元内物料为混合气体和亚硝酸甲酯,最危险物质为H2(MF)为21。
其物质系数(MF)和特性见表5-4。
表5-4 物质系数和特性2、危险系数的确定本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取值,详见表5-5。
表5-5 评价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取值3、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的确定各工艺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取值,见表5-6。
表5-6 安全措施补偿系单元数表注:**是所采用的各项补偿系数之积。
4、评价单元危险分析乙二醇合成单元的危险分析汇总,见表5-7。
表5-7 乙二醇单元危险分析汇总表5、评价结果分析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乙二醇生产单元固有火灾爆炸危险程度为“很大”,经安全措施补偿,其火灾爆炸危险程度降为“较轻”。
道(Dow)化学危险指数分析

道(Dow)化学危险指数分析道(Dow)化学危险指数分析3.4道(Dow)化学危险指数分析本报告采⽤道(Dow)化学第七版的数据,对该企业储存4t酒精桶装罐的⽕灾爆炸危险性进⾏评价。
3.4.1 物质系数的确定物质系数MF是表述由燃烧或化学反应引起的⽕灾、爆炸过程中潜在能量释放的尺度,由美国防⽕协会(NFPA)确定的物质可燃性NF和化学活泼性NR求得。
本项⽬贮存单元中的主要物料为酒精,查表可确定其可燃性等级NF=3.0,物质系数MF=16。
3.4.2单元⼯艺危险系数F3及⽕灾爆炸指数单元⼯艺危险系数F3的值是由⼀般⼯艺危险系数F1与特殊⼯艺危险系数F2相乘得出。
⽕灾爆炸指数见表3-2。
(1)⼀般⼯艺危险性⼀般⼯艺危险系数是确定事故损害⼤⼩的主要因素,包括:放热化学反应、吸热反应、物质的处理和输送,封闭结构单元或室内单元、通道、排放和泄漏控制等6项内容。
基本危险系数:给定值1.00。
a、放热反应本单元中没有放热反应,故危险系数为0。
b、吸热反应本单元中没有吸热反应,故危险系数为0。
c、物料的处理和输送酒精桶装罐存放于库房内,根据酒精NF=3.0,故取系数0.85。
d、封闭结构单元或室内单元危险系数范围为0.25~0.90,在封闭区域内,在闪点以上处理易燃液体时,系数取0.3,故取系数0.3。
e、通道在两个⽅向上设有通道,系数取0.20。
f、排放和泄漏控制单元周围为⼀可排放泄漏液的平坦地,⼀旦失⽕,会引起⽕灾,故取系数0.5。
单元⼀般⼯艺危险系数F1=1.00+0.85+0.3+0.20+0.50=2.85。
(2)特殊⼯艺危险性特殊⼯艺过程危险性是导致事故发⽣概率的主要因素,道⽒7版共提出了毒性物质、负压操作、爆炸极限范围内及其附近的操作、粉尘爆炸、压⼒释放、低温、易燃物质的数量、腐蚀、轴封和接头处的泄漏、明⽕设备的使⽤、热油交换系统、转动设备等12项内容。
基本危险系数:给定值1.00。
a、毒性物质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0.2NH,混合物中取最⼤的NH值。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第三部分 物质系数确定
2020/8/11
一、有关概念
物质系数 MF——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
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MF不考虑毒性,仅考虑燃烧性和反应活性) MF由NF和NR求得。一般物质可通过NFPA49和NFPA325M查得 NF —— 物质可燃性 NR —— 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
通常这些参数的数值越大,则该工艺单元就越需要评价
2020/8/11
三、选择工艺单元的几项要点
1. 由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体系是假定工艺单元中所处理的易燃、 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因此, 若单元内物料量较少,则评价结果就有可能被夸大。一般,所 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454kg或 0.454m3,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确定停工天数
确定危害系数
2020/8/11
四、所需资料
I. 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 II. 工艺流程图; III. 火灾、爆炸指数危险度分级指南(第七版); IV. 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第七版); V.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第七版); VI. 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第七版); VII.生产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第七版); VIII.有关装置的更换费用数据。
NFPA:美国消防协会
2020/8/11
3.定量依据
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 物质的潜在能量 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2020/8/11
二、评价目的及适用范围
1.评价目的 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确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 径。
(完整版)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1、功能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1964年由美国道化学公司研究开发,目前已是第七版。
该方法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的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的反应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
通过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性的逐步推算,客观地量化潜在的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确定可能引发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的装置,再根据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对降低潜在危险的程度,对计算结果加以修正,得出火灾、爆炸危险度的分级结果。
2、评价程序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的一般程序是,选取工艺单元→确定物质系数→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确定火灾、爆炸指数→计算暴露面积→计算补偿系数→修正火灾、爆炸指数→判定危险程度等级,具体见附图2-1。
3、工艺单元危险度初步评价该阶段所得出的评价结果,表示的是不考虑任何预防措施时,工艺单元所固有的危险性。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的计算:F&EI=F3× MF式中:F1――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2――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3――工艺单元危险度系数;MF――物质系数。
4、工艺单元危险度最终评价该阶段是在初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变更工艺、采取减少事故频率和潜在事故规模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各种预防手段来修正、降低工艺单元的危险性。
安全预防措施分工艺控制、物质隔离、防火措施三个方面。
补偿后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按下式计算:(F&EI)’=F&EI ×C,其中C=C1× C2× C3式中:C ――安全措施总补偿系数; C1--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 2――物质隔离补偿系数; C3――防火措施补偿系数。
附图2-1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5、危险等级的确定附表3-4 危险等级分级表本评价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可靠的评价结论,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一般来说,只有工程中所有单元的补偿火灾、爆炸危险度均小于“Ⅳ”级,工程装置才可以通过安全设计,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美国道化学公司

-
物质Βιβλιοθήκη NFPA325M反应性分级NR
及NFPA49 0
1
23
4
液体、气体 (包括挥发固 体)的易燃性 或可燃性
暴露在816℃的热空气5min不 燃燃烧的不燃物
FP>93.3℃
37.8℃<FP≤93.3℃
22.8℃≤FP<37.8℃ 或FP<22.8℃且BP≥37.8℃
均小,选反应物;其余情况全面考虑。均选其中最危险物质。特况 例外如:液化气燃烧炉,正常运行时虽然快速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 碳,但应考虑熄火或其它故障状态则危险物应是液化气(丙烷)。 c.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的爆炸混合物: 据情综合考虑。
-
2.物质系数求取
B. MF值求取 a.查附录A表丶NFPA 49丶NFPA 325M(美《泄爆指南》) b.附录A表没有的物质,根据NF(粉尘为St)和NR查道化 表1(下页)求取; • 物质的NF(粉尘为St)和NR的确定: NF:液.气体由闪(沸)点定;可燃固体由表1中表面状态定。
试验; • 请教对化学物质活性熟悉人员,以对差热分析
仪或差示扫描量热计的测试结果进行合理分析。
-
物质
NFPA325M
反应性分级NR
及NFPA49 0
1
23
4
液体、气体 (包括挥发固 体)的易燃性 或可燃性
暴露在816℃的热空气5min不 燃燃烧的不燃物
FP>93.3℃
37.8℃<FP≤93.3℃
22.8℃≤FP<37.8℃ 或FP<22.8℃且BP≥37.8℃
确定MPDO
-
确定危害系数 确定BI
知识资本管理案例

案例1:道化学公司的智力资产管理一、背景与缘起有着21亿资产的道化学(Dow Chemical)公司,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公司把帕瑞斯提升到全球智力资产主管的职位上,已强烈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帕瑞斯努力管理智力资产的团队战略的结果,使得这个把产品从粘合剂到聚合体再到聚苯乙烯的生产厂商,10年来将其专利的价值提高到原来的400%,并将在相关的税债和其他花费方面节省5 00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
Petrash解释说,公司有一个管理计划,即设法使现有的智力资产能“最大化其商业价值”,从而创造新的智力资产。
道化学公司成立于1897年,在全球销售2 000余种化学产品。
它由15种主要的经营组成,另有40余项合资经营。
其收人的一半来自国际市场,公司定位为技术驱动型企业,雇佣了4 000名研发人员,每年用于其专利资产的费用为3 000万美元。
公司的经历说明了希望将知识资本化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显示了通过对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能获得的切实的盈利。
公司于1992年开始探究管理智力资产的方法,在包括Petrash在内的一群高水平的相关经营主管人员的通力支持下,他们一起开始调查公司应建立怎样的运行体制才能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正是由于这些未加组织和计划的早期努力,才激发了公司严格管理智力资产,特别是29 000件无序的专利资产的热情。
为了管理智力资产,倡导人Petrash知道,公司需要显现和评估这些资产的价值。
需要新的方法、工具和鼓动者来生动地证明公司的专利及其他知识资产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幸运地得到了高层决策者的支持,并获得了资助。
他从公司的办公预算中分配到大约每年300万美元的经费,用以组织团队并实施其计划。
这个中心小组的成员在同一地点办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来制订管理公司智力资产的规划。
这个团队认为,他们必须采取渐进而非革命的方式来实施知识管理,与其他许多公司采取的改变计划不同,他们把目光集中在新的步骤、新的解决方案和新的机遇上。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24
24 24 24
29
29 29 29
40
40 40 40
22.8℃< F.P. <37.8℃或 F.P.<22.8℃并且B.P.<37.80C
F.P.<22.80C并且B.P.<37.80C 可燃性粉尘或烟雾③ St-1(KSt<200bar· m/s) St-2(XSt<201 bar· m/s) St-3(KSt<300bar· m/s) 可燃性固体 厚度>40mm紧密的④ 厚度<40mm疏松的⑤ 泡沫材料、纤维、粉尘物等⑥
1 评价方法简介
• 使用的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 价法,按如下程序进行,如图。
2 评价过程
• 2· 确定物质系数(MF) 1 • 物质系数是表述物质在燃烧或其他化学 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能量大小的 内在特性,是一个最基础的数值。它是由美 国消防协会规定的NF、NR决定的。由道化 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的附录A可查 到。由于轻烃主要是由C3~C9组成的,经查 表可得,其大多数物质系数为16,由此我们可 以取轻烃的物质系数为16。
以下几个方面是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安全措施比较 薄弱的环节,应着重加强 • (1)工艺控制方面,操作过程中应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能 有效的防止事故产生。从国内外的一系列火灾爆炸事故中可以看出,
人为失误或误操作而造成的事故比例很大。另外,可以对储罐实施不同的火灾 爆炸评价方法。多种有效的危险分析方法能较准确地量化出潜在的火灾、爆 炸危险性,为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设备现状数据。
2· 确定危害系数 7
• 危害系数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确 定。它表示单元中的物料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 的火灾、爆炸事故综合效应,可由图表或计算方程 求得。当物质系数(MF)=16时,由计算方程可得: 危险系数=0· 74+0· 886X+0· 055X2256 019 011 0· 88X3,式中X为单元危险系数(F3)。 000 对应于轻烃储罐,可由计算方程求得危害系数为0· 67。
道化学火灾介绍及应用举例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介绍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备状况、物料处理、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
1、评价步骤:(1)选择工艺单元(2)物质系数(MF)的确定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在燃烧或其它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是一个最基础的数值。
物质系数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N F、N R(分别代表物质的燃烧性和化学活性)决定。
(3)根据单元的工艺条件,采用适当的危险系数,求取单元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是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
(4)求取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3 = F1× F2(5)求取火灾、爆炸指数F&EIF&EI = F3× MFF&EI被用来估计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
(6)用火灾、爆炸指数值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R(m),并计算暴露面积A。
A = π× R2(m2)(7)确定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为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三者的乘积。
C = C1×C2×C3(8)计算安全措施补偿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F&EI = F&EI × C2、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程序(见下图):3、危险等级的确定应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1、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方法危险程度的确定本节采用火灾爆炸危险指数选取危险度为Ⅰ级的(高度危险)的煤气炉、变换、CO压缩机、氨合成进行定量评价。
计算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后,可通过火灾、爆炸指数F&EI值与危险程度的关系来确定各工艺单元的危险程度等级:2、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附表3-4-1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表附表3-4-2 单元安全补偿系数表3、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小结评价结果:通过以上的指数评价看出,初期评价中,该单元煤气炉、变换、压缩、氨合成火灾爆炸危险等级为Ⅳ级,火灾、爆炸危险性程度为“很大”。
道化学第七版评价法

道化学第七版评价法
道化学第七版是一本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性教材,适合于初学者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以下是对该教材的评价:
优点:
1. 内容丰富,覆盖了化学基础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原理、反应、电化学、有机和无机化学等。
2. 知识点组织合理,递进清晰,易于学习和理解。
3. 精美的插图和示意图,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概念。
4. 难度适中,既适合初学者,又适合需要巩固基础的学生。
缺点:
1. 部分内容有点过于冗杂,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 部分知识点可能需要更多的实例和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此的了解和掌握。
3. 有些新的研究领域和技术未被涵盖,需要在其他教材或其他资源中进一步补充。
总体来说,道化学第七版是一本全面且易于理解的教材,适合多种程度的学生使用,但对一些内容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道化学POE(Engage)

Product InformationRev. 2, July 20027.531.610.50.25518301015203550810203040500.910.900.8850.870.8630.857Comonomer Content, wt %More ElastomericDensity, g/cm 3Mooney Viscosity, ML 1 + 4, 121ºCM e l t I n d e x , (190ºC , 2.16 k g ) d g /m i n6Engage ®polyolefin elastomers (POEs) are ethylene octene copolymers produced using INSITE ™catalyst and process technology. These novel elastomers are compatible with most olefinic materials,are an excellent impact modifier,and offer uniqueperformance capabilities for compounded ed extensively in TPO,polymer modification,wireand cable,and flexible goods,Engage ®successfully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plastics and rubber. Offered in a broad range of grades,Engage ®provides design flexibility and a unique balance of properties. The pellet form of Engage ®allows it to be easily integrated into a wide range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Engage ®Product ChartComonomer Mooney Durometer Content Melt Index, dg/min Viscosity Hardness,Engage ®wt%Density, g/cm 3ASTM D-1238ASTM D-1646Shore A Grade 13C NMR/FTIRASTM D-792190ºC, 2.16 kgML 1 + 4 at 121°C ASTM D-224088421450.857 1.026508180420.8630.535668130420.86413< 5608400/84071, 2400.87030< 5728150/81571, 3390.8680.535758100/81071, 3380.870 1.023758200/82071, 3380.870 5.0875*******.875 3.011778411330.88018< 5818401310.88530< 5858003300.885 1.022*********.897 1.616928402220.90230< 5948490210.9027.5< 5918480200.902 1.018948450200.902 3.010*********.902 4.37948540170.908 1.018968445160.910 3.58968403160.91330< 5961This grade is talc dusted; properties are measured before the addition of talc.2Engage ®8400 is available in the European region. Engage ®8407 is available in the Americas and Asia Pacific.3Engage ®8157 was formerly 8840. Engage ®8107 was formerly 8843. Engage ®8207 was formerly 8846.Typical Properties of Engage®Listing with Comonomer Content in Decreasing OrderFlexural Ultimate Tensile Ultimate DSC Melting Glass Transition Modulus, MPa Strength, MPa Elongation, %Engage ®Peak, °C Temperature, ºC ASTM D-790,ASTM D-638,ASTM D-638,Grade Rate 10°C/minDSC Inflection Point2% Secant508 mm/min508 mm/min8842133-61 3.5 2.1975818049-588.38.8860813050-59 6.9 2.07608400/84071, 260-5712.1 3.3>10008150/81571, 355-5611.810.97808100/81071, 360-5513.610.38208200/82071, 360-5612.1 6.9>1000845267-5316.69.8920841172-5221.9 6.5900840178-5125.8 6.4950800378-4935.121.8670844094-4459.224.5760840298-4469.912.9790849098-4271.616.28708480100-4178.125.8630845098-4272.624.8730855098-4265.423.16908540103-39104.028.97108445103-38110.121.08008403107-39113.412.37601This grade is talc dusted; properties are measured before the addition of talc.2Engage ®8400 is available in the European region. Engage ®8407 is available in the Americas and Asia Pacific.3Engage ®8157 was formerly 8840. Engage ®8107 was formerly 8843. Engage ®8207 was formerly 8846.Typical Properties of Engage®Listing with Comonomer Content in Decreasing OrderUses of Engage®Used as a Neat ResinEngage®polyolefin elastomers are widely used as stand-alone resins in flexible extruded and molded goods. Engage®grades range from slightly opaque to clear. All grades have excellent colorability for use in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ubing, toys,foamed articles,and many other molded goods and extruded profiles.Used as a Modifier in Thermoplastic Blends and CompoundsEngage®has excellent low temperature ductility, making it the resin of choice as an impact modifier. When added at low levels (typically 5–20 wt%) to other olefins such as HDPE and PP,it provides enhanced impact properties. At intermediate levels (typically 20–35 wt%),Engage®is a leading impact and process modifier in hard TPO compounds for automotive exteriors and interiors and other applications requiring superior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Engage®can also be used as a cost-effective modifier for other olefin-containing TPE compounds,including highly filled systems. Used as the Primary Component inSoft Thermoplastic Compounds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pectrum are softer compounds where Engage®is used as the majority component. Designed to provide a cost-effective balance of desirable end-use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Engage®is used as a primary resinin conjunction with PP or HDPE. Compoundswith high contents of Engage®also provide good adhesion to a broad range of olefins for soft-touch overmolded goods.Used in Thermoset CompoundsEngage®is readily crosslinked by peroxide,irradiation or moisture (if silane grafted) and performs well in crosslinked foam,extrusion,and injection molding applications. These systems have better colorability and toughness than EV A compounds in crosslinked foams and also have higher service temperatures than peroxide cured EPDM-based compounds.Figure 1.Engage®Current Product/General Application MatrixNotes:The chart above illustrates grades generally used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and processes. Other grades may be suitable in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processes. Visit our website or talk to a representative to learn more about Engage®and for assistance in proper grade selection.Attributes of Engage ®Comonomer Content is KeyComonomer content and type are key determining factors of the elastome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polymer. For reference,Figure 2 show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onomer content and density for Engage ®polyolefin elastomers. Engage ®polyolefin elastomers are produced with a wide range of comonomer levels,offering many choices for the end user.The Versatility and Performance You Need Engage ®polyolefin elastomers are ethylene octene copolymers which:•are suited for both traditional thermoplastic and thermoset applications,either as the main polymer or a value enhancing ingredient in compound formulations,•are in pellet form,which means they can be processed by current plastic or rubber handling,mixing,and forming processes,•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optimize processing and end-us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provide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UV resistance,and recyclability,•offer excellent optics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due to extremely low levels of contamination,•exhibit excellent phys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elasticity,toughness,and low temperature ductility,•offer enhanced physical properties when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fillers,compounding techniques and/or crosslinking,and•deliver superior heat resistance when crosslinked.Selection of the best Engage ®product for your application will likely depend on the balance of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performance desired. To further assist in grade selection,correlations of typic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vs. comonomer content are shown in Figures 3–6.120100806040200101520302540354550F l e x u r a l M o d u l u s (2% s e c a n t ), M P a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psiComonomer Content, wt%120100806040200101520302540354550S h o r e A D u r o m e t e r H a r d n e s sComonomer Content, wt%35302520151050101520302540354550T e n s i l e S t r e n g t h , M P a500040003000200010000psiComonomer Content, wt%1 MI30 MI0.920.910.900.890.880.870.860.85101520302540354550D e n s i t y , g /c cComonomer Content, wt%Figure 3.Flexural Modulus Trend Figure onomer vs. Density TrendFigure 4.Durometer Hardness TrendFigure 5.Tensile Strength Trends Figure 6.Service Temperature Range TrendsUSA – Global HeadquartersDuPont Dow Elastomers L.L.C.300 Bellevue Parkway Suite 300Wilmington,DE 19809 USA Tel +1 800 853 5515+1 302 792 4000Fax +1 302 792 4450European HeadquartersDuPont Dow Elastomers S.A.2,chemin du PavillonCH-1218 Le Grand-Saconnex Geneva,Switzerland Tel +41 22 717 4000Fax +41 22 717 4001Asia Pacific HeadquartersDuPont Dow Elastomers Pte Ltd.1 Maritime Square #10-54World Trade Center Singapore 099253Tel +65 6275 9383Fax +65 6275 9395South & CentralAmerica HeadquartersDuPont Dow Elastomers Ltda.Altameda Itapecuru,506 - Sala 12Alphaville - Barueri - SP CEP 06454-080BrasilTel +55 11 4166 8978Fax +55 11 4166 8989GermanyDuPont Dow Elastomers GmbH DuPont Strasse 1,D-61343 Bad Homburg Tel +49 6172 87 13 55Fax +49 6172 87 13 51ItalyDuPont Dow Elastomers S.r.l.16,via A. V olta1-20093 Cologno Monzese Tel +39 02 25 302 900Fax +39 02 25 302 905The information set forth herein is furnished free of charge and is based on technical data that DuPont Dow Elastomers believes to be reliable. It is intended for use by persons having technical skill,at their own discretion and risk. Handling precaution information is given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ose using it will satisfy themselves that their partic-ular conditions of use present no health or safety hazards. Since conditions of product use and disposal are outside of our control,we make no warranties,express or implied,and assume no liability in connection with any use of this information. As with any material,evaluation of any compound under end-use conditions prior to specification is essential.Nothing herein is to be taken as a license to operate or a recommendation to infringe on any patents.Caution:Do not use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involving permanent implantation in the human body. For 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discuss with your DuPont Dow Elastomers custom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 and read Medical Caution Statement H-69237.Engage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DuPont Dow Elastomers.INSITE ™is a trademark of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Copyright ©2001,2002 DuPont Dow Elastomers. All rights reserved.(07/02) Printed in U.S.A.Reorder No.: ENS-H69272-00-F0702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n Engage ®or other elastomers please contact one of the addresses below, or visit us at our website at Engage ®Products Standard Packaging Availability800381008107*813081508157*818082008207*8401840284038407*84008411844084458450845284808490854085508842US 20 kg Bags ✘✘✘✘✘✘✘✘✘✘✘✘✘✘✘✘✘✘✘✘US 1000 lb Boxes ✘✘✘✘✘✘✘✘✘✘✘✘✘✘✘✘✘✘✘US Railcars (180,000 lb)✘✘✘✘Europe †20 kg Bags✘✘✘✘✘✘✘✘✘Europe†500 kg Boxes✘✘✘✘✘✘✘✘✘*Talc dusted†Alternative packages are available subject to business interest.。
道化学法在石油库安全评价示例

道化学法在石油库安全评价示例唐开永(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安全评价师)道化学法,又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美国道(DOW)化学公司19964年开发的,现普遍采用的是1993年推出的第七版。
该评价方法的计算程序如下:图8-1 风险分析计算程序1选择工艺单元本评价方法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易燃液体汽油和柴油的储存装置及相关设施(油品长输管道不考虑在内,铁路卸油栈桥在库区防火墙外也不考虑);也就是油库的储油区。
该区域1#、2#、3#、4#油罐均为柴油,共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1863㎡;5#、6#油罐均为汽油,共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1364㎡;8#储存汽油、9#油罐为柴油,共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2846㎡;7#油罐为柴油,单独用一道防火堤和一个消防棚,堤坝基本呈圆形,圈定面积为1860㎡;储油区固定资产约1100万元(人民币),约占油库固定资产总值的45%。
按照评价方法确定的选择原则,主要以罐区防火堤圈定的相对独立区域来区分工艺单元。
同时评价所涉及的工艺单元,能较集中地反映了库区物质潜在的化学能、数量、资金密度等。
具体选择4个工艺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1#罐区确定MF的物质为柴油,2#罐区确定MF的物质应为汽油,3#罐区确定MF的代表性物质为汽油(因汽油潜在的化学能较柴油大)。
4#罐区确定MF的物质应为柴油。
2各危险指数的确定1、物质系数MF:经查《物质系数和特性表》得:汽油为16;柴油为10。
2.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 (表2)根据本评价项目工艺单元实际,经现场勘验和对其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主要涉及有:(1)油品处理与输送,根据评价方法取值原则,汽油为N F=3的易燃液体,应取0.85;柴油为闪点>37.8℃的易燃液体,应取取0.25。
(2)通道:考虑发油区未与储油区设防火墙隔离并未设置单独出入口,取0.35。
道化学指数法分析应用资料讲解

中国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
柴油储罐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
以单个柴油储罐为一个评价单元,进行火灾、爆炸 危险指数分析:
1、物质系数(MF)的求取: 物质系数(MF)是表示物质在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 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大小的内在特征,是火 灾、爆炸危险计算及其他危险分析中最基础的数据。查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物质系数和特征表得柴油 得物质系数为10。
0.85
D 密闭式或室内工艺单元 0.25~0.90
0.30
E 通道
0.20~0.35
~
F 排放和泄漏控制
0.20~0.50
0.50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
2.65
中国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
6
柴油储罐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
3. 特殊工艺危险危险
系数范围
采用危险性系数
基本系数
1.00
1.00
A 毒性物质
中国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
1
柴油储罐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
2、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的计算: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包括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与运输、封闭单元 或室内单元、通道以及排放和泄漏控制等6 个取值项。柴 油储罐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的取值依次为:0.00 、0.00 、 0.85 、0.30 、0.00 、0.50 。F1 = 基本系数+ 各系数之 和= 2.65 。
中国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
2
柴油储罐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
3、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的计算: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是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 特定的工艺条件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特 殊工艺危险系数包括毒性物质、负压操作、粉尘爆炸、 压力释放等12 个取值项。柴油储罐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的 取值依次为: 0.20 、0.00 、0.00 、0.00 、0.00 、0.00 、 1.20 、0.40 、0.60 、0.00 、0.00 、0.00 。F2 = 基本系 数+ 各系数之和= 3.40 。
【新整理】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培训

➢不常见物质----《易燃液体、气体和挥发性固体的火灾危害特性》 (NFPA 325)或《化学危险品资料》(NFPA 49),再查表2 ➢可燃性粉尘----用ST可燃性粉尘危险等级,表示而不是NF ➢附录、 NFPA 325、 NFPA 49未列出的物质----根据环境温度下的不 稳定性,《危险品紧急处理系统鉴别标准》(NFPA 704)确定; ➢混合物----- ①最危险物质原则②根据组分; ➢可燃性粉尘和易燃气体混合------实验数据; ➢可燃液体形成烟雾------提高1级;
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评价的程序
评价的结论
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结
论
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最大可能停工天数
需注意的问题
该评价方法适用于:一般化工企业
1. 单元内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物质的量至少为454Kg 或0.454m3,低于2268Kg或2.27m3 ,结果失真;
NR =2,加温加压条件下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包括① DSC 试验、在温度小于 150度时显示温升的物质; ②与水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
NR=3,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需要强引发源或引发前必须在密闭状态 下加热的物质。包括①加热状态下对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 ②加热时密闭,即与 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 NR=4,常温常压下易于引爆分解或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附加条件包括①若该物质 为氧化剂, NR 再加1(但不超过4); ② 对冲击敏感性物质NR 为3或4;③如果得 出的NR 与物质特性不相符,应补做化学反应性试验。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是单元危险系数和物质系数的乘 积,随着单元危险系数和物质系数的增大,二次事故会变得 越严重。
道化学火灾评价法(含物质系数表格)

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在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是一个最基础的数值。
物质系数是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NF、NR(分别代表物质的燃烧性和化学活性)决定的。
通常,NF和NR是针对正常温度环境而言的。物质发生燃烧和反应的危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如在闪点之上的可燃液体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就比正常环境温度下的易燃液体大得多,反应的速度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所以当温度超过60℃,物质系数要修正,其内容见物质系数修正表。
②在>150~300℃时显示温升的物质。
NR=2:在加温加压条件下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
①用DSC做试验,在温度≤150℃时显示温升的物质;
②与水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
NR=3: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需要强引发源或引发前必须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
①加温加热时对热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
至少有一条通道必须是通向公路的,火灾时消防道路可以看做是第二条通道,设有监控水枪并处于待用状态。
整个操作区面积大于925m2,且通道不符合要求时,系数为0.35;
整个库区面积大于2315m2,且通道不符合要求时,系数为0.35。
面积小于上述数值时,要分析它对通道的要求。如果通道不符合要求,影响消防时,系数取0.20。
③单元的三面有堤坝,能将泄漏液引至蓄液池的地沟,并满足以下条件,不取系数:
(1)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2)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3)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4)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6)对装置起关键作用的单元。
选择恰当工艺单元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由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体系是假定工艺单元中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因此,若单元内物料量较少,则评价结果就有可能被夸大。一般,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454kg或0.454m3,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②加温加热时或密闭,即与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
NR=4:在常温常压下易于引爆分解或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
注意:反应性包括自身反应性(不稳定性)和与水反应性。物质的NR指标由差热分析仪(DTA)或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分析其温升的最低峰值温度来判断,按表6分类:
几个附加限制条件是:
(1)若该物质为氧化剂,则NR再加1(但不超过4);
4
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在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是一个最基础的数值。
物质系数是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NF、NR(分别代表物质的燃烧性和化学活性)决定的。
通常,NF和NR是针对正常温度环境而言的。物质发生燃烧和反应的危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如在闪点之上的可燃液体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就比正常环境温度下的易燃液体大得多,反应的速度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加大,所以当温度超过60℃,物质系数要修正,其内容见物质系数修正表。
(3)在封闭区域内,在沸点以上处理液化石油气或任何易燃液体量时,系数取0.6;若易燃液体的量大于4540k8,则系数取0.90。
(4)若已安装了合理的通风装置时,(1)、(3)两项系数减50%。
生产装置周围必须有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最低要求”是至少在两个方向上设有通道,选取封闭区域内主要工艺单元的危险系数时要格外注意。
道化学

4.3.4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逐步推算的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
评价过程中定量的依据是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火措施的状况。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也称为道氏指数法。
它是美国道化学公司1964年提出并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不断修改和补充的一种指数评价法。
主要适用于化工过程、化学试验以及化学品的储存、运输等情况。
该方法根据单元物质系数MF、工艺条件(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通过一系列系数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I、影响区域、破坏系数DF计算)确定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程度(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及采取安全措施后的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最大可能损失工作日MPDO和停产损失BI),并与安全指标比较,最后判定事故损失能否被接受。
主要用于评价生产、贮存、处理易燃易爆、活性化学物质的操作过程和其他有关工艺过程(如污水处理、公用工程、整流、变压、锅炉、发电等设备和中试装置等)。
其评价程序如图4-1所示。
火灾爆炸指数F&EI与危险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4-1-1。
当F3大于8的值时,F3按8计算。
暴露半径R的计算公式为:R=0.256F&EI计算出的暴露半径R的单位为米。
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可由区域内所有财产(包括在存的物料价值及设备价值)的更换价值来确定。
更换价值=原来成本×0.82×价值增长系数。
危害系数代表了单元中物料泄漏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
它是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按道七版的相关图表查得。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MPPD)与安全措施的补偿系数(C)的乘积就是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ACTUALMPPD)。
5.4.2 火灾、爆炸指数评价对该发电厂内2个20m3的钢制储油罐用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价。
道化学评价法

一、暴露半径 R=0.256 F&EI 二、暴露区域 暴露区域 面积 V=SR=πR3
R——暴露半径,单位:米。 S=πR2 暴露区域体积
三、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
更换价值=0.82 ×原来成本×增长系数 四、破坏系数 破坏系数是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给出 的,它代表了单元中物料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的 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见下图)
1、评价目的 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 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使有关人员了解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 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2、适用范围 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 过程 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 变压器、发电设备、锅炉、热氧化器等工艺单元
P183,6-2
项目(C1) (1)应急电源 (2)冷却装置 (3)抑爆装置 (4)紧急停车装置 (5)计算机控制
补偿系数范围 0.98 0.97-0.99 0.84-0.98 0.96-0.99 0.93-0.99
采用补偿 系数
(6)惰性气体保护
(7)操作规程(程序) (8)化学活性物质检查 (9)其它工艺危险分析
0.94-0.96
0.91-0.99 0.91-0.98 0.91-0.98
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 C1)
项目(C2)
补偿系数范围
采用补偿系数
(1)遥控阀
0.96-0.98
(2)卸料(排 0.96-0.98 空)装置 (3)排放装置 0.91-0.97 (4)联锁装置 0.98
物质隔离安全 补偿系数(C2)
项目(C3) (1)泄漏检测装置 (2)结构钢 (3)消防水供应系统 (4)特殊系统 (5)喷洒系统 (6)水幕 (7)泡沫灭火装置
道化学评价法

一、生产单元与工艺单元
(1)生产单元 包括化学工艺、机械加工、仓库、包装线 等在内的整个生产设施。 (2)工艺单元 工艺装置的任一主要单元。 (3)恰当工艺单元(简称工艺单元) 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对工艺有影响的工艺单 元。
二、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 数
• • • • • • 物质的潜在的化学能(物质系数); 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 资金密度; 操作压力与操作温度; 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 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单元。
NF=4
21
16 21 24
21
16 21 24 14 14
24
24 24 24 24 24
29
29 29 29 29 29
40
40 40 40 40 40
NF=1
4 10
厚度>40mm的疏松物质
NF=2
NR=0 在燃烧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 1)不与水反应的物质; 2)在温度<300 ℃ -500 ℃时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不 显 示 温 升的物质。
此外还应考虑:
(1)物质的数量。对于工艺单元,其易燃、易爆或 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处理量为2268kg或2.27m3。 对于小规模实验在厂,处理易燃、易爆或化学活 性物质的数量至少为454㎏或0.454m3。低于该数 量,评价的结果可能比实际的危险性增大,出现 评价结果的失真; (2)合理划分工艺单元 当设备串联布置且相互间未有效隔离,要仔细考虑 工艺单元划分的合理性。 (3)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和操作时间,以及对F&EI 有影响的异常状况。
如果已安装了合理的通风装置,1)、3)两项系数减少50%。
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内反应器中 氢气的量为1吨,反应温度为100℃, 且该车间已安装了防爆的机械通风装 置,试确定该单元的封闭单元或室内 操作系数。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法在甲醇储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甲醇(Methanol,CH3OH)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CAS 号为67-56-1 或170082-17-4,分子量为32.04,沸点为64.7 °C。
因在干馏木材中被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
甲醇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甲醇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
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 mg/kg 体重,经口摄入0.3~1 g/kg 可致死。
甲醇属于A 类易燃液体,闪点8 °C,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爆炸极限为6%~35%。
近些年,我国甲醇存储过程中事故频发。
2008 年贵州某化工公司甲醇储罐发生爆燃事故,造成3 死2 伤;2016 年多伦县甲醇罐爆燃事故,造成2 死1 伤;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甲醇存储单元进行安全评价对预防事故、事故应急救援及减少事故损失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常见的安全评价方法有数十种,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蒙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日本六阶段法、层次分析法等,这些分析方法各有其优缺点[1]。
因此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甲醇存储单元进行评价,对甲醇的存储及日常管理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19-03-15作者简介:陈朋朋,男,2009 年毕业于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士,主要从事化工安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工程师。
E-mail:*************************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法在甲醇储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陈朋朋,周晓军,章奉良(江苏莱科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400)摘 要: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分析法对南通某公司甲醇储罐进行安全评价,得出甲醇储罐单元安全补偿前后的火灾爆炸指数、暴露区域半径、面积等危险因素。
评价结果表明:甲醇储罐评价单元补偿前危险等级属“很大”级,经采用安全补偿措施,可以将引发危险的可能性降低,降至为“较轻”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简介美国道化学公司自1964年开发“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一版)来,历经29年,不断修改完善。
在1993年推出了第七版,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性行分析评价,可以说更趋完善、更趋成熟。
其目的是:
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也称为道氏指数法,其根据单元物质系数MF、工艺条件(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通过一系列系数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I 、影响区域、破坏系数DF计算)确定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程度,并与安全指标比较、判定事故损失能否被接受的评价方法。
其评价程序如下图3-1所示。
图1-1 DOW化学法评价程序图
1.计算流程
下图是F&EI计算流程图,给出了与本次评价有关的F&EI计算基本流程,该流程图对理解F&EI的计算过程很有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流程并不是F&EI计算流程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因在本次评价中未用到而略去。
图1-2 火灾爆炸指数计算流程
2.物质系数MF
物质系数MF是计算F&EI的基本数据。
所谓的物质系数,是物质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中,潜在能量释放速率的度量。
在与该方法配套的《火灾爆炸危险指南》中详细介绍了MF 的求取方法,并在其附录A中给出了部分常用的化合物和物质系数MF值。
3.一般工艺危险因素值(F1)
一般工艺危险因素是在确定火灾爆炸事故损失时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被分为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均有各自的取值范围。
它们包括:
Ⅰ.放热的化学反应,取值范围:0.30~1.25;
Ⅱ.吸热的工艺过程,取值范围:0.20~0.40;
Ⅲ.物质加工和运输,取值范围:0.25~1.05;
Ⅳ.室内或密闭的工艺过程单元,取值范围:0.25~0.90;
Ⅴ.紧急出入通道,取值范围:0.20~0.35;
Ⅵ.对排泄和溢出的控制,取值范围:0.25~0.50;
上述六个方面的数值求和,再加上基数1,即可得到一般工艺危险因素值F1。
4.特殊工艺危险因素值(F2)
特定工艺危险因素是影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危险因素,共规定了12种,都是那些构成火灾和爆炸事故主要原因的特定工艺条件。
这12种因素包括:
Ⅰ.毒性物质,其值为0.20×Nh,这里Nh 为健康影响因素,取值范围:0~4;
Ⅱ.负压操作,当绝对压力小于500mm汞柱时,取值为0.50;
Ⅲ.在或靠近物质燃烧条件下工作,取值0.30~1.60;
Ⅳ.有粉尘爆炸,取值0.125~2.00;
Ⅴ.释放压力,取值0.10~2.00;
Ⅵ.低温,取值0.20~0.30;
Ⅶ.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取值0.10~0.80;
Ⅷ.腐蚀和风化,取值0.10~0.75;
Ⅸ.接合部或填充部的泄漏,取值0.10~1.50;
Ⅹ.使用明火加热,取值0.10~1.50;
Ⅺ.热油交换系统,取值0.15~1.15;
Ⅻ.旋转设备,取值0.50。
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各因素的数值后,将各值求和,再加上基数1,即为特定工艺危险因素值F2。
5.单元危险因素值(F3)
单元危险因素值F3是一般工艺危险因素值F1与特定危险因素值F2的乘积,它反映的是两种工艺危险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F3的值一般在1~8之间,当F3大于8时,仍取8。
6.火灾和爆炸指数(F&EI)
F&EI是对事故可能导致的损坏的定量估计,其计算方法为单元危险因素值F3和物质系数MF的乘积,即F&EI= F3×MF
7.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在计算出F&EI后,可按下表4-5给出的危险性等级,确定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程度。
表4-5 F&EI与危险等级的对应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选取和确定F1、F2的各有关数值时,需要根据实践经验和相应的判断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一种情况给出的各数值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火灾爆炸指数虽然被认为是定量的评价方法,
但也包含了相当多的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