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形体的诗性演绎
高考诗歌鉴赏的三维立体解读之二
高考诗歌鉴赏的三维立体解读之二“实物维”篇一、理论解读:实物维——写了什么实物,即内容,具体指的是诗中写了什么景、人、事、物、史,也可称为是诗的形象,诗通过描绘形象创造意境,表现主题。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二、题型解读:(1)提问方式:此诗(此联)主要内容是什么/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景色、环境、境界、形象、特征、氛围、景象)/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本诗中景物有什么样的特征(2)提问变式: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内容+特点)/注意: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只答出是什么内容,对诗句内容进行直接表述)景物有什么特征(只答出景物的特点,对诗诗句内容进行评价性说明)描写景物有怎么样的特征(这个要答出是怎么描写的,有什么特点,即技法加内容)此为实物技法类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征(只说内容的特点,对诗诗句内容进行评价性说明)(3)答题思路:这类题多是简答型试题,三、专项习题(1)(06山东卷)晓上空泠峡①王罔运②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答:⑴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
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2)(06天津卷)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答: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3)(06全国卷1)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
③棰:鞭子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分几个层次其实就是分段,既为一首题画诗,当然就是首两联描写画作的内容,后两联抒发自己的感受。
几何形态
1.几何形态概述几何这个词是英语“geometry”前三个字母“Geo”的音译,是几何学的简称,最早见于明代利玛窦(Matteo Ricci,原名玛提欧•利奇,意大利人,1552—1610)、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中,由徐光启所创。
远古时期,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各种平面、直线、方、圆、长、短、宽、窄、厚、薄等形式概念,并且逐步认识了这些概念,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跟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这些后来就成了几何学的基本概念。
几何学是研究几何形态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的学科。
几何形态是由基本的几何元素如点、直线、曲线、平面、曲面等构成的几何形物体,通常是指空间的有限部分,一般由三条或更多的边或曲线或以上两种东西的结合而形成,具有一定规则性与封闭性,如:棱柱体、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几何形态是具象图形被符号化提炼的产物,由于其整齐的构造,明快的线条,简洁的外形可以包含丰富的内涵与时代的审美情趣,因而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
几何形态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和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形成,是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主要标志,几何形态元素见证了现代设计的成长历程,并贯穿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始终。
2.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应用的历程几何形态的家具风格在家具设计中独树一帜,回顾家具发展的历史,几何形态家具与其它设计风格一样,有它自己的萌芽、成长、成熟以及多元化发展的时期。
家具设计史上的每一次风格转变,几何形态家具以其独具个性的造型语言,为不同理念的设计师所青睐,成为永不褪色的艺术语言。
2.1 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萌芽阶段无论是西方的中世纪,还是东方的封建时代晚期,家具设计中我们很难见到纯几何形态的家具。
那时的人们相信眼睛、四肢和爪子等各种有力量的客观物象具有保护作用,能抵御邪恶,给人以安全感。
这种观念强化了诸如此类的“生命化”造型习惯。
家具的腿部、扶手靠背和装饰都成为此类生命化的表现载体,尽管它们原先所含有的魔力概念和含义早已被人们忘却,但此类的家具样式还是得以流传,即使是极为简单的家具也会赋予多姿多彩的生命形象这一点在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都没有特例,其中西方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和中国清代的家具设计风格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古典诗词结构、布局、造境的技法与妙巧
古典诗词结构、布局、造境的技法与妙巧古典诗词的结构技巧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诗词因主体思维方式差异,呈现不同之艺术特色。
古典诗词是运用神话思维创作构思,神话思维是一种具象化的象征思维,是以神话为内容和形式,应用自发、直觉、感性、隐喻的方式观察世界的思维形式。
其主体以“天人合一”的观物态度面对世界,将直觉感应的察物方式融入对象。
当代诗人受西方世界影响,新诗构思方式则自以逻辑思维为本,主体怀着“以人定天”的观物态度面对世界,运用分析推论的感物方式占有对象。
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诗体(形体格式)上显示不同的体系。
结构上,古典诗词为圆美流转类结构体系,新诗是方美直向类结构体系;语言上,古典诗词为点面感发类语言体系,新诗是直线陈述类语言体系;形式上,古典诗词为回环节奏类形式体系,新诗是推进节奏类形式体系。
古典诗词的风格特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形体格式上,表现为结构的圆美化,语言的隐喻化,体式的回环化;意象空间上,体现为外象的如实化,内质的原型化,功能的感兴化;真实世界上,显示为外层的本体化,中层的意境化,底层的象征化。
古典诗词的创作技巧从形式上主要围绕结构、语言、节奏三方面铺叙展演。
古典诗词艺术构思,重立意发想,抓切入角度,定主导意象。
1、古典诗学的构思理论以立意为起点,决定其全局创构工程及美学价值的基础。
冒春荣《葚原诗说》:不能命意者,沾沾于字句,方以避熟趁生为工。
若知命意,迥不犹人,则神骨自超,风度自异。
仅在字句求新者,犹村夫著新衣,徒增丑态而已。
蔡嵩云《柯亭词论》“作词之法,造意为上,谴词次之。
欲去陈言,必立新意。
”立意以情驭道,情动于中引发联想,伴随立意而来的是心灵的逸想神思,“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诗人在感物阶段将自身性情或即兴而起的情绪投射、融化到借想象联想而出现的客观景物或事物之中,将物情化,借物抒情,以致情态纷呈,意象环生。
情意的意象化延伸通过诗人创作灵思(灵感)和艺术直觉的思维活动,成就全局的意脉流通。
诗词中的数学之美
诗词中的数学之美
诗词中的数学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韵节奏:诗词的音韵节奏与数学中的音阶、旋律等有关。
诗人通过运用音韵和节奏,可以创造出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这种美感与数学中的和谐、比例等概念相呼应。
2.数量关系:诗词中经常涉及到数量关系,例如数字的运用、比例的调整等。
这些数量关系可以表现出诗词的细腻之处,同时也与数学中的数量概念相联系。
3.空间形式:诗词中常常包含对空间形式的描述,如《山村咏怀》中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这种描述不仅具有文学性,也具有数学性,因为它们都涉及到点、线、面等数学概念。
4.对称性:许多诗词都具有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在数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例如,《咏雪》中的“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呈现出对称性。
5.比例关系:诗词中经常涉及到比例关系,例如《雪梅》(明)林和靖的“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比例关系在数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比例和平衡。
总的来说,诗词中的数学之美体现在音韵节奏、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对称性和比例关系等方面。
这些数学概念和诗词的美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诗词的独特魅力。
再别康桥的三维美学构架
《再别康桥》的三维美学构架1920年,伦敦剑桥大学,徐志摩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漫步康河两岸,看白云蛙泳,听流水鸣琴,一任舟子从他凝然的双眸划进心中去。
康桥的徐志摩,是自由幸福的徐志摩,但好景不长,不久他回到了多难的祖国。
1928年故地重游的徐志摩睹物生情,感慨良多,浮想连连,深情地写下了经典名篇《再别康桥》。
这首诗“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天籁自鸣,又不乏想象光泽。
动人心情之处,常透彻精致,令人心领神会,而又言表难及。
如此艺术神韵究竟来自哪儿?这篇选入多种版本中学《语文》的名篇,早已有数以百计的教材分析文字对这个问题作了注脚,但大多以其情意之真、意境之擅、词句之美为切入视角,少有人从其诗学构架上去审视一二,而这恰恰是这首诗见出境界的关隘之处。
《再别康桥》诗意浑然,情动云水,有着永恒的天性之美。
从三维角度体现了诗歌与建筑、音乐、美术等艺术的融通关联。
第一维度:空间意象的形态之美所谓意象,比较经典的解释是: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贯注着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意志,并使这些抽象的因素具体化。
《再别康桥》的中意象虽然大多数取自自然场景,但毫无疑问,她们已经附着了诗人的情感色彩,一切物象因为诗人的心境平添了几分依恋的柔情。
诗中“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等异彩纷呈的景象,形态妩媚,光影和谐,无不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情感场。
境因象生,象因境美,境象之间,柔情荡泳,直至漫溢出作者的视野,进入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相对于前面的实写,这里是虚写,却延展了情感的神经未梢,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星辉”是作者理想生活的亮丽体现,代表着徐志摩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
数学与诗意的交融——华兹华斯的《序曲》对几何学的推崇
的数 学在《 序 曲》 里与想 象力是 同源的 , 两者都能 赐予我们
某种视觉和洞察力. 想象力的作用在 于能使我们看 到世 间千 差万别 的事物之 间的内在联 系 , “ …你不被这些表面 的学 问
T u me d ” ) 和《 致我 的妹妹》 ( ” T 0 My S i s t e r ” ) 这两首诗道 出了 生活 的真谛 : 自然就是最好 的老师 , 红雀、 画眉鸟 和树林给
与艺术 , 两 者构成了人类珍贵 的文明遗产. 以几何 学为代表
炼诗 的精 华 ; 有 的从梦境 和幻 觉中体验另一个世界 的美 ; 有 的则在神秘东方 的历史与文明里追寻失落的理想. 被视 为浪
漫主义旗 手的诗人华兹华斯也在他 的诗歌 里表达 了对 “ 理 性”和 “ 现 代 文 明” 的质 疑 . 《 推倒 的桌 子 》 ( “ T h e T a b l e s
V0 1 . 2 9 N o . 1 1
NO V . 201 3
数学 与诗 意 的交融
华兹华斯的《 序 曲》 对几何学的推 崇
梁建 华
( 广 东外语 艺术职 业 学 院 ( 原 广 东省外语 师范 学院 ) 外语 系 ,广 东 广州 5 1 0 6 4 0 )
摘 要: 评 论 家们 一 直 以 来把 注 意 力 集 中在 华 兹 华斯 的诗 歌 对 科 学和 理 性 的 质疑 上 , 然 而 华 兹 华斯 的 自传 性 长诗 《 序 曲》
我们 的道德和智慧的启迪远远胜于空洞乏 味的书本说教. 然
所迷惑 , /早 已洞见万物一体 . . . ・ ” 正如诗人凭 借着想象 力看到 了 自然万物都是一种神圣心灵 的表达一样 ,几何学 以其 内在 的逻辑 和法则把事物 的共性抽象 出来 ,从事物 的
古诗词里面的数学关于点线面体的有哪几首诗
古诗词里面的数学关于点线面体的有哪几首诗一、引言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乏描绘自然、讴歌美景的作品。
然而,我们很少关注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尤其是与几何学相关的点、线、面、体等概念。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古诗词中有关数学概念的表达,特别是关于点、线、面、体的诗歌,希望能够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古代诗人数学审美的窗户。
二、古诗词中的数学概念1. 点:《鹧鸪天•春思》唐代诗人杜牧在《鹧鸪天•春思》一诗中写道:“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思乡的情感,而“岭外”二字则恰如几何学中的点,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
在数学中,点也是构成线和面的基本要素,而在诗歌中,诗人运用“岭外”一词,不仅传达了诗人的离情,更将思乡之情化作一个离散而又不可或缺的点,从而展现出古诗词与数学概念的奇妙融合。
2. 线:《钗头凤•世情薄》宋代女词人薛涛在《钗头凤•世情薄》中写道:“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这首词通过“雨送黄昏”一景,表达了作者对世间冷暖的感慨。
而“雨”和“黄昏”之间的关系,恰如数学中线的延伸和连接,将世情和人情构成了一条情感的线。
通过这一形象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诗人在表达情感的也运用了线性的数学概念,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
3. 面:《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
这一诗句描绘了天空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其中“云涛”与“晓雾”相连,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壮丽画面,这就如同数学中的平面概念一般,将诗人的想象和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直观而富有审美意境。
4. 体:《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岁月更迭和生命的轮回。
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句,描绘了原野上随风摇曳的草木,这些生生不息的植物恰如数学中的立体,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多变的自然景象,使诗歌在表达生命和岁月时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数学美学之数学中的诗词意境
数学美学之数学中的诗词意境
数学和诗词可能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追求美和灵感。
在数学中,也存在着一些抽象、纯粹的美学意境。
首先,数学中的公式和方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美学表达。
例如,欧拉公式e^iπ + 1 = 0,简洁而优雅的表达了五个重要的数学常数之间的关系,被誉为数学中的至美方程。
其次,数学中的对称和几何形状也可以诠释为一种诗词意境。
例如,黄金分割比例φ,构成了许多自然界中美丽的比例,如美人腰围比例、花朵的排列等,它具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另外,数学中的证明过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意的表达。
证明程的逻辑推理和结构构建,可以在我们的思维中唤起一种探索和发现的美感,就像读一首精妙的诗一样。
总之,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境,无论是在公式的表达、对称的形状还是证明过程的推理中,都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
通过欣赏数学中的美学意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数学的内涵。
彼得·卒姆托“诗意”建造的形式与材料研究——以克劳斯兄弟教堂为例
1552023.14 /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建筑设计·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审美观念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不同时空的建筑形式。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以下简称“卒姆托”)是建筑现象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的建造理念受现象学影响颇深,但不难看出其形式有战后欧洲艺术流派的影子。
1卒姆托社会家庭背景及早期设计教育的影响1943年,卒姆托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的一个天主教木匠家庭,从小接受严格的木匠训练的他对材料和细节构造非常敏感。
后来,卒姆托进入巴塞尔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该学校的课程以包豪斯为模板,由从包豪斯来的老师任教,根植于约翰内斯·伊顿(Jogannes ltten)的教育理念,由莫霍利·纳吉(Moholy Nag)进一步发展[1]。
约翰内斯·伊顿的教育体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对不同的自然材料做真实的表达。
卒姆托在巴塞尔工艺美术学校所接受的设计教育深受包豪斯教育理念的影响,有浓厚的现代主义传统。
在这里,卒姆托学习了基本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包括观察的方法、材料的使用、形式的表达和技术的运用等。
还涉猎了不同的艺术和设计领域,使他具备了艺术家的创作感知能力和科学的理性分析能力。
其次,瑞士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城市融为一体,自然材料的应用和尊重自然的理念根植于瑞士人的观念中。
因此,这些就是卒姆托建筑创作赖以存在的土壤,他在建筑中对材料的运用、构造的关注和对自然设计理念的尊重是现代主义传统和瑞士地域特征的体现。
摘要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设计的建筑作品以其“诗意”的气质而闻名,致力于回归建筑的真实性探索,是当今建筑界备受关注的建筑师。
文章将简析彼得·卒姆托的经历,以战后欧洲艺术角度为切入点,追溯其作品的建造形式。
文章以克劳斯兄弟教堂为例,从建筑形体和材料构造两个方面分析其作品及思想,以获得对其作品的超越形式的理解。
诗的形体构造,形义关系
诗的形体构造,形义关系如果说灵感和发现是诗的受孕,那么构思就是诗的“十月怀胎”,而结构则是诗的完形与诞生。
构思决定结构,结构是构思的最终成果。
因此,诗人构思时,应该有一种图样意识,也就是说在构思过程中,诗人就要考虑到诗的未来形式。
一切努力都应该是为诗的结构的完美和有序而运作。
什么是结构?结构,是事物各个要素的基本构成,基本框架。
结构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结构,结构决定事物的本质。
对诗来说,结构确定一首诗的特质和基本风貌。
不同的诗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形成不同的诗歌。
诗的结构分外结构与内结构。
外结构就是诗的语言文字的形式建构。
如十四行诗,前两节每节四行,后两节每节三行。
内结构,则是情感流程、意象布置、智力空间的有机组合。
内结构寻求与之相应的外结构,外结构对内结构有一种召唤和期待效应。
因此;诗的结构是内结构的独特个性与外结构的普遍规范性的有效统一。
因此,诗的构思是诗的内在框架与相应的物化形态的撞击与对接。
对诗来说;外结构也稂重要,它是诗之所以为诗重要因素,一般可分三大类型:连续式(一句接一句的散形文字)、分节式(由一定数量的诗行组成诗节,有大致相似的节奏模式和相同的韵脚)、固定式(诗行诗节、格律都有严格的规定)。
它是诗人利用人们喜欢造型的心理,给人一种图案化的感觉和印象。
但更重要的还是内结构,因为它是诗自身的本质和生命。
诗的内结构有如下特征:1.内容有机性。
诗的内容,情感也好,思绪也好,都应该是一个有序的统一组合。
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
诗的组成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正如茅盾所说:“有机性是指整个架子中的任何部分,不论大小,都是不可缺少的。
少了任何一个,便损伤了整体美,好比自然界中的有机体,砍掉它的任何小部分,便使这有机体成为畸形的怪物。
”诗不应该是一个畸形的怪物,而应该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
2.层次推进性。
诗的内部,结构不是凝滞的,而是呈运动状态。
论现代汉诗中的“有形诗”——图像诗
论现代汉诗中的“有形诗”——图像诗高凤英西学东渐,人们对于语言学的功能研究也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
本文以现代汉诗中的图像诗为例,从功能主义出发,讨论功能主义为什么能对现代汉诗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它是如何将这种影响付诸实践的。
此外,鉴于诗人对于功能主义把握能力的参差不齐,笔者又提出了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为什么是可能的在现代汉诗的滚滚长河中,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其中是有很大影响的。
形式主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更关注语法成分之间的形式关系,无需涉及语义语用性质,它是以哲学为本;功能主义,则是以人类学为本,强调形式和意义不能截然分开,不仅要重视对语言形式结构意义的研究,更要重视对词句与社会文化的情境意义研究,认为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
功能主义,从语言学的研究历史来看,它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为主体,兴起于1890年,其目的是论证语言功能决定语言形式,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批学者的努力下,我国译介了大量的西方著作,有理论,亦有作品。
功能主义热潮的掀起无疑会对现代汉诗的发展起到某种程度上的导向意义,正是在大量的西方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涌入中国学界的大前提下,文人开始尝试对现代汉诗的形式和意义进行革新,20世纪初期,现代汉诗的文艺理论也大多来自西方,从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到后来的戴望舒、卞之琳、艾青,无不受到西方文艺理论的熏陶。
20世纪,社会和思想的剧烈变动也给文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就文学体裁而言,诗在现当代文坛已渐渐失去在古代文学中的正统地位,小说、戏剧、杂文呈现出异常繁荣的趋势,为此,诗人也不断地作出调整,从而使诗歌不断追随时代和社会的脚步,但在当代译介外国诗歌、借鉴外国文论时,其重要的前提标准主要是“看其政治立场和艺术方法,是否有利于革命,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介绍较多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果尔蒙、马拉美、魏尔伦、兰波、凡尔哈伦,三四十年代译介较多且有重要影响的有T·S艾略特、里尔克、叶芝。
中国古典图形诗概论3.2.2
中国古典图形诗概论3.2.2⼆、物形类图形诗物形图形诗也称具象图形诗,是以诗的⽂字作为点线⾯,通过排列组成模拟的事物的形状,或者诗的⽂字排列于所模拟具体事物图形之内,形成图形诗。
最早的物形图形诗是汉朝苏伯⽟妻作的《盘中诗》,⽂字由内⽽外曲屈环绕,布于盘内,圆形或⽅形的盘,是⽂字的载体,⽂字本⾝是字阵式,没有⽂字技巧,只是⽂字的转向。
唐朝海南⼥⼦的《盘鉴图》,应该也是刻写与盘或铜镜上,⽂字另成有图案,结形⼏何图,⼿法借字、回⽂。
宋朝的《满江红》铜镜,也是刻写于铜镜上,⽂字看似相交,其实没有技巧。
真正的物形图形诗应是明代徐有贞的《相思璧》,图形即具象,⼜有⽂字技巧,明代晚期物形图形诗出现五云、灵檀⼏、花尊等图形,具象性更浓,清代在万树的开启下,物形图诗逐步增多,图形诗⾛向多样化、复杂化。
通过历史作品分析,物形图形诗可以分为⾃然风物类、⼈⽂器具和其它杂象三类。
(⼀)⾃然风物图⾃然风物进⼊图形诗⽐较晚,明代已出现,清代⼤量引⼊了。
根据⾃然与创作情况,⾃然风物图形诗包括植物图、动物图、景物图。
1、植物图以植物的叶、花、果、枝⼲⼊图,同⼀物类图形⼜可稍异。
万树⾸先将叶、花、果图引⼊图形诗中。
(1)叶⼦,有蕉叶、⽵叶、柳叶、桐叶、莲叶、秋叶等,童叶耿叶图最多。
a.蕉叶,图有不同,诗也不同。
如万树的《翠蕉》、华彬的《蕉叶》、童叶庚的《芭蕉夜⾬》、失名的《双合⽂》。
b.⽵叶,如万斯同的《⽵叶》。
c.柳叶,如童叶庚的《杨柳晓风》。
d.桐叶,如童叶庚的《梧桐秋⽉》。
e.莲叶,如童叶庚的《莲叶》。
f.秋叶,如张潮、华彬《秋叶》。
(2)花卉以花卉⼊图,同⼀花形,不同作品有变化,有梅花、栀⼦花、葵花、桂花、芙蓉花、菊花、⽔仙花、梨花、花瓣等。
a.梅花,如万树的《梅花三弄》,万斯同的《九九消寒图》,张潮的《梅魂》,华彬的《绿萼花》,童叶庚的《梅花春雪》,沈⼠瑛的《美⼈揉碎梅花图》。
b.栀⼦花,如万树的《同⼼栀⼦》,张潮的《栀⼦花》,吴绛雪的《同⼼栀⼦》。
万物之美!尽在几何!“芭蕾几何”美学的无限想象...
万物之美!尽在几何!“芭蕾几何”美学的无限想象...芭蕾的严谨和几何,缜密在画面中无缝对接,点线面极度的吻合,勾勒出线条的优美,和立体美学的无限想象。
每个芭蕾动作,都是几何空间的最美演绎,当把每个优雅的芭蕾舞姿定型时,你会发现舞者就像是在追踪一个个几何轮廓,她们不停旋转与跳跃,舞姿与几何线条时而合二为一,时而你追我赶,以一个新的角度让我们感受到芭蕾的几何美。
每个芭蕾舞者,都以完美的肢体控制力,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最美的结构,很多人羡慕芭蕾舞者的姿态与气质,殊不知这并非仅仅因为她们习惯了“昂首挺胸”,更因为舞者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肢体,时刻保持在最美的结构框架中,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芭蕾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
它既像音乐那样受时间的制约,又像雕塑那样占有一定的空间,同时还具备视觉艺术的观赏性,而空间结构的严谨,是芭蕾之美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古希腊,人们认为数学的原理就是世上一切事物的原理,因此古希腊舞蹈中运用了大量的几何构图。
而芭蕾,是最讲究几何美感的舞种。
芭蕾之美,在舞者裙裾飞扬间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与光影交汇融合,绰约曼妙,使我们的热情不断地发酵。
芭蕾的每个动作都诠释着柔美与激情,舒缓与激烈,一收一合间有着无限的张力,而这张力正是遵循着几何的规则,在有效的空间中演绎优雅韵律。
芭蕾舞者的身姿里蕴含着浓厚的几何美学,以几何构图的抽象线条来设计动作姿势,是芭蕾动作形体美的基础,这使得即便不懂芭蕾的观众,也能从芭蕾中感受到一种奇妙的美感。
正因如此,习练芭蕾仅有娴熟的技巧不够,还应懂得构图与空间之美的规律,能够以最恰当韵律,在空间展示出最美的姿态。
平面设计中几何形态的运用_圆_方_三角的视觉传达作用
平面设计中几何形态的运用———圆、方、三角的视觉传达作用钟 夏 摘 要:平面设计的形式是二维的,平面的,组成设计的内容离不开文字,装饰,图形,几何形态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文通过对几何形态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及作用性的分析,进一步强调圆形,方形,三角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通过以基本几何形态与设计含义相融的设计作品,突出它们在平面设计中表现视觉语言和心理感受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几何形态语言;视觉语言;心理感受;形与意的结合 几何形态存在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界中,凡是肉眼能看到的都有几何形态的存在。
它涉及在人类的各个方面。
在平面设计中几何形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科技的发展伴随着前卫的视觉效果的出现,使几何形态的运用被日益忽视,渐渐隐没在眩目视觉效果的光彩下。
本文通过圆形,方形,三角形在平面设计中视觉传达作用重要性的分析,体现几何形态与多方面意义相结合所表现出的设计价值,突出了几何形态是平面设计中永恒元素的不可磨灭的事实。
一、基本几何形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平面设计与历史、文化一起经历着变化,当代平面设计与古典的平面设计相比具有相当不同的地方,事物的几何形态化满足着人类视觉的多元需求。
圆形、方形、三角形作为基本几何形态所表现的视觉传达作用,对设计作品表现视觉语言和体现心理感受有着重要支撑作用。
(一)现代设计的需要随着视觉语言手段的不断更新与丰富,在信息时代的平面设计中更加注重象征、符号、概括等表现手法。
这样,几何形态在设计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视觉性刊物,杂志的封面上都纷纷运用几何图形。
平面设计中几何形态化给人带来视觉的多元需求,中西方对几何形态的美学研究中表明,几何形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有普遍性与广义性。
在标志的设计中,就需要我们用简洁明了的几何图形来表达整个标志群体的理念;在海报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在不使用一个文字的情况下,清楚的用几何形态语言表达出我们需要表达的信息。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视觉语言手段变得越来越高明、多姿多彩。
形体的“诗化”:一种风格的演进
形体的“诗化”:一种风格的演进作者:樊苇来源:《中国中小学美术》2021年第03期形状与体积是美术学习绕不过的内容。
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形体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被认为是与内在精神相联系的。
而形神论在先秦时期已有论述,《荀子·天论》中说:“形具而神生”,指出“神”是从“形”产生出来的。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书法艺术又视“形”为外相,“神”为内涵。
东晋时期,顾恺之更提出“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形神论”,他所提出的“迁想妙得”高度概括了这一观念。
所谓“迁想”,就是发挥艺术的想象,即指画家自己的主观情思迁入到所画对象中,达到情景交融、主客观统一。
“妙得”即把握了其中的风骨、神韵,突破了有限的形体后,而可以通向无限的“道”。
至此,“形神兼备”的美学思想形成并成为主流。
学校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场所,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流的学习中,如何将“迁想妙得”“形神兼备”等传统美学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传统之美,认同民族艺术并形成民族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教育亟待解决的命题。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更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通过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并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在實际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教师对上述传统美学思想的认知并准确转述给学生,引导其对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有所感悟,改变学习中的碎片化欣赏方法,也是教研部门一直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传统文化相关教学中出现的“由浅及浅”“人云亦云”“学生活动设计中人文性不足”的问题,与教师对《美术课程标准》的把握、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组方式相关联,也吸引更多有职业理想、教育情怀并希求改变的教师投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研究中来。
北京师范大学三帆学校朝阳中学的贺晴锐老师,正是在对教学的不断思考和传统东方美学的浸润下一路走来,大胆创新,关注学生实践活动的人文性,不断演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样貌和明显的教学风格。
中国古典诗词的分形论解读
浑沌和分形于20世纪70年代被科学界发现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引起一批诗人、文学家、艺术家的响应和跟进,他们热烈地谈论“浑沌激起的艺术”,欣赏“分形的美丽”,急匆匆地跑向写字台或油画布,创作出表现浑沌或分形韵味的文艺作品,并把浑沌与分形作为一种文化隐喻引入文艺理论。
相比之下,中国学术界、文艺界的反响颇为平淡,近乎一片沉寂。
10年前我们曾经呼吁:“文艺界的朋友们不妨了解一点浑沌和分形,这会对他们的艺术创造有所裨益。
”[1](p.261)但没有激起任何浪花。
我们坚持认为,这种局面不利于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这篇文字就是为促成这种局面的改变所做的一次新努力。
一、诗与几何学人类与动物显著不同的一个方面,在于人不仅需要物质地生存于天地之间,而且需要诗意地生存于天地之间。
不论物质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存,人都需要认识和把握客观对象的形貌、形态,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物体的几何形状。
用科学方法把握物体形状的努力产生了几何学。
从欧几里得以来,几何学研究的都是规整的图形,虽然形状各异,千差万别,但都是规整的线、规整的面、规整的体,可以统称为整形几何。
整形几何学建立了极为丰富的理论体系,给我们提供了描述物体形状强有力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人类也创造了刻画物体形状的艺术方法。
曼德布罗特认为,整形几何是人工制品的几何学。
中国古代的工艺品制作特别发达,水平极高。
这就给诗人提供了大量几何知识和艺术原型,经过历代诗人的艺术加工,创造出丰富的意象。
其中,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大量描述物体的形状,创造出许多特殊的手法、词汇等。
湖光水色,山形物态,风花雪月,一切客观物体,一经诗人那双“别眼”的解读,就会“解用都为绝妙物”,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意愿、美感,转化为独特的意象,塑造出优美的意境。
几何学知识无疑有助于诗人理解自然客体的形状,启发他们用某些规整的几何形状构造意象。
例如,古代诗人有“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玉鉴琼田三万顷”(张孝祥)等名句,现代诗人笔下也有“明镜似的湖水”、“金瓶似的小山”之类描绘。
几何知识在诗歌中的应用
几何知识在诗歌中的应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力。
然而,除了表达情感和思想外,诗歌还可以运用几何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比喻,进一步丰富其意境和内涵。
本文将探讨几何知识在诗歌中的应用,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一、几何图形的隐喻几何图形在诗歌中常被用作隐喻,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
例如,作者可以用“圆”来隐喻完美和无限,用“三角形”来隐喻稳定和坚固,用“曲线”来隐喻柔美和变幻。
这些几何图形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通过“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圆形的月亮,而“疑是地上霜”则将月亮与地上的霜进行了比喻,形成了一个意象清晰、意境深远的景象。
这种运用几何图形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有艺术感和感染力。
二、几何图形的排列与节奏几何图形的排列与节奏也是诗歌中常见的应用方式。
通过几何图形的排列,诗歌的结构和节奏得以形成,使诗歌更具有韵律感和美感。
例如,诗歌中的押韵、平仄和句子的长短都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排列来呈现。
押韵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将同音或相似音的词语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这种排列方式可以类比为几何图形中的对称和重复。
而平仄则可以类比为几何图形中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通过对字音的长短和音调的升降,使诗句更富有节奏感。
三、几何图形的空间表达几何图形的空间表达也是诗歌中常见的应用方式。
通过几何图形的空间表达,诗歌能够更好地展示情感和思想,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
例如,诗人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空间关系来描绘景物的位置和形态,从而使诗歌更具有立体感和逼真感。
在杜甫的《登高》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通过“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太阳落山的景象,而“黄河入海流”则通过几何图形的空间关系,将黄河与海洋进行了联系,形成了一个广阔而壮丽的景象。
红苇颂的几何表达
红苇颂的几何表达红苇颂是一首由茅盾创作的现代诗,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曾经被多位学者解读过,其中包括对其几何表达的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何的角度来探讨红苇颂的表达。
红苇颂的整体结构是基于一个矩形,可以将这个矩形看作一块沙土地,象征着作者茅盾所描绘的社会现实。
诗中的红苇是这块土地上的一群普通人的形象,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拼搏生存。
这个矩形的高度和宽度正好相等,代表着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这个矩形中,红苇们排列成几行,每行有多个红苇,这显示了一种有序而规则的结构。
这种结构让人联想到几何中的正方形和三角形。
正方形是红苇们的基本形态,它代表着红苇们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和角色。
而三角形是由多个正方形组成的形状,它在几何中被用来表示稳定性较弱的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红苇们在社会变迁中的挣扎和不断调整。
红苇颂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几何形态的描写,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这里的横眉形容的是一个几何上的直线,它代表了红苇们坚定而冷傲的态度。
而千夫指则是一种形容数量巨大的特殊形态,它在几何中可以看作一个幅度非常大的角度。
红苇们的冷傲态度和众多敌对者的数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显示了红苇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孤立和边缘化。
另外,红苇颂还通过一些视觉形象来表达一种立体感。
例如"拍手笑他人看破晓"一句中的拍手动作和笑声,以及"不肯上前一寸"一句中的距离感,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些形象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红苇们在社会中的真实感受和困惑。
总体来说,红苇颂的几何表达是一种将抽象的社会现象通过几何形态进行直观而有力的表达。
茅盾通过这种形式,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角色固定在一个矩形之内,同时展示了他们的困境和与外界的冲突。
这种几何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佳作。
几何的诗句
几何的诗句几何是美的规律,
流动翩翩的曲线,
又是硬朗的直线,
中和的弧形又一对,
像自然的和谐交响。
墨水池里显异彩,
规矩的点、线、面,
展现出物体的形态,
它们堆叠如织,
勾勒出深邃的奥秘。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表现了几何学的神奇,
圆柱,双曲螺线和双曲面,
让人沉醉在数学里。
几何是灵犀之谊,
数学的美妙所在,
徜徉其中,追求真理,
体验到了学问上的江湖。
几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建筑、造型、设计无不悠然,
它如禅宗的境界,
让人驻足停留,沉淀心灵的丰盈。
几何是抽象的形态,
却能描绘出自然的真实,
凝聚着人类的思维智慧,
是科学最美妙的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形体的诗性演绎——体验西扎文/宋培培
(2007-07-13 11:04:12)
转载
标签:
房产
文化
阿尔瓦罗·西扎的生平简介
阿尔瓦罗〃西扎(全名Alvaro Joaquim Melo Siza Vieira)1933年6月25日出生于葡萄牙波尔图(Porto)附近的小城马托西纽什(Matosinhos)。
1949到1955年期间,在波尔图高等美术学院攻读建筑学专业,1955到1958年,他以合伙人的身份在导师费尔南多〃塔沃拉的建筑事务所工作。
到了1958年,西扎在波尔图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正式开始了独立的建筑实践。
在1966到1969年间,他在母校任教,并于1976年担任建筑学教授,指导建筑施工和构造。
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西扎建筑实践的足迹从家乡马托西纽什步入首度波尔图,又从葡萄牙走向欧洲大陆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一共设计并完成了上百项建筑作品。
这些作品的成功地使西扎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其中最著名的是1992年获得的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Pritzker Prize)。
西扎被认为是当代最受推崇的建筑师之一,其以独特的建筑语汇创造了崭新的建筑形象和空间形式,并以独特的思考方式以及敏感的特质,对当代建筑、城市与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探索。
几何形体的诗性演绎
西扎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形式感,在感性中蕴涵着丰富而清晰的理性逻辑,散发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纯粹的白色几何体仿佛蓝天绿地映衬下的现代雕塑,大面积的虚实对比,建筑比例与尺度的变化以及光的渲染——西扎的建筑似乎能与充满地域色彩的基地环境融为一体,仿佛是“可以居住的雕塑”一样,流露出特有的静谧表情和强烈的立体形态。
勒·柯布西埃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指出:“现代建筑的重大问题必将在几何学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可以说,不断探索与开拓建筑几何形体及其空间的创造一直是西扎追求的目标。
“每一种形式都有一个内在的共同的统一因素”,西扎对几何学的非凡运用,正是其独特的雕塑性建筑形态所具有的内在因素。
●基本几何体的直率表达
作为基本的建筑技能和手段,西扎对几何形体的灵活操作体现了一种对建筑空间及形式的几何单纯性的直率表达。
西扎的作品均能在不同程度上还原为简单的几何体,并展现出几何体独特的形式美。
例如,1990年西扎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设计的奥运村气象中心就充分展现了圆柱体浑圆而有力的形体特征。
该建筑共有6层,平面直径33米,中间有直径9米的中庭。
下面3层被切削一部分,以利于人行道和车行道的连续。
这个气象中心分为几个区域,围绕着中庭空间分别是天气预报区和通讯区,而外围则是日常工作和警戒区。
上面几层可沿着外圆周的开放楼梯通向屋顶平台,在屋顶平台设有雷达,可远眺海港、奥林匹克村和巴塞罗那城区景色。
西扎在圆柱体的外沿用减法挖出八个凹槽,不仅打破了圆柱体形式的单一和封闭感,又为室内提供了自然光源。
光的变化与形体的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室内效果——通过透光槽,在内部的环廊可以领略到外部大海与陆地的美丽风景;通过窗户渗入室内的阳光可以使人感知到太阳在一天中的不断运动。
内部中庭(空的圆柱体)是建筑的核心,面向天空开敞,不仅为房间提供了自然光,也成为建筑与自然交流的另一媒介。
气象中心呈一个圆柱形的混凝土体量,仿佛海边一座朴实而宁静的雕塑。
它向天空开放,以单纯简洁的建筑形象成为场地的一个重要标志。
什么才是“简洁”,“只有当一种特征或每一部分都成为与整体协调的因素时,才达到了所谓的“简洁”。
在这里,西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基本几何体的组合与变形
在对基本几何体进行灵活组合的基础上,西扎还根据基地环境及场所的特征对其加以变形。
通过这些变形,西扎表达了几何体与建筑及环境的一种深层次的共鸣。
例如,在卡纳韦泽斯的圣玛利亚教堂入口立面处理上,西扎运用了典型的A-B-A模式(凸-凹-凸模式,该模式源于路斯设计的斯坦纳住宅),两侧突出的是高大挺拔的白色长方体,中间凹进的部分暗示建筑的入口;与此相反,在建筑朝向街道的立面中,A-B-A模式被反转成B-A-B模式,中间的突出部分被其顶部的矩形窗洞所强调,暗示着建筑的纵向轴线,两侧的凹入部分被加以变形为微妙的曲线形态。
洁白而纯粹的体量在阳光照耀下极富雕塑感和神秘性,塑造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宗教建筑形象。
西扎对一个水平面放在两个垂直面上的类似板凳形象有着独特的思考,这个简单形象可以转换为一件家俱,也可以将其尺度放大成为一个大门,甚是成为一座纪念性建筑的巨大门廊。
类似这种原型的几何体组合变形集中体现在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的葡萄牙展览馆中。
两个垂直面在这里转化为两个长方形的体量(尺度巨大的柱廊),而水平面则是一个尺度超人的大跨度反弧形顶棚。
结实而厚重的长方形体量与流畅而轻盈的反弧顶棚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纯粹而简洁的几何形体在强烈的阳光下将其特有的形式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在这个作品中,从西扎对现场环境元素的巧妙转化与运用,对混凝土材料及光影的塑造和表现,对基本几何形体的纯粹性追求以及对单一矩形结构的精致表现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西扎设计中的极少主义倾向。
●基本几何体的有机变异
在基本几何体的直率表达与组合变形的基础上,西扎的不少建筑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有机变异形态。
其平面设计往往是简单的几何形与连续的变异折线、有机曲线等的结合,反映在三维尺度上,其变化就更为丰富了,使西扎的建筑在纯粹中蕴涵变化,在静谧中彰显动感。
博格斯&伊尔马奥银行是西扎最为出色的代表作之一。
这个银行位于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小镇中心,四周是一些修道院等历史性建筑。
这个作品通过尺度的衔接过渡,建立了与老建筑和小城肌理的联系与对话。
银行的主要功能组织在三层平面中,各个空间都通过一个室内外连通的交通系统相互联系,并重新界定了公共与私密空间。
银行平面是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短边设计成曲面墙。
其中建筑背面采用弧面形式,使阳光能够进入与银行相邻的一座保留建筑的内院;而在正面沿街转角处,弧形墙面使建筑与街道之间形成营业厅的入口过渡空间。
博格斯&伊尔马奥银行因其对经典现代建筑的几何学与有机形态的独创性运用而获得广泛的赞誉,并于1988年获得密斯·凡·德·罗基金会欧洲建筑奖。
西扎的作品具有简洁而明快的几何形体与强烈的空间意向,就像现代雕塑一般融入环境之中。
建筑在环境的衬托与光的渲染下,形成明与暗,虚与实的强烈对比,呈现出极富扩张力的体积感和凝重而博大的气魄,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源源不息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