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二元经济结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存在两种不同但相互联系的经济形态或经济体系的现象。
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它既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通常是由于不同经济体系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所导致的。
一方面,经济体系的发展水平不同,会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均衡,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先进和发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一个相对落后和传统的非现代化经济体系。
另一方面,经济体系的发展速度不同,也会导致一个经济体系相对较快速地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而另一个经济体系则相对滞后。
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平等、就业压力增加等。
二元经济结构的原理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不同经济体系的发展水平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在经济资源配置、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方面,先进和发达的经济体系往往能够更好地配置经济资源,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
另一方面,落后和传统的经济体系则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相对不完善。
其次,二元经济结构的原理还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政策和制度有密切关系。
先进和发达的经济体系往往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政策引导,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
相反,落后和传统的经济体系则可能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和限制,以及制度和法律环境的不利影响。
最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也与市场需求和国际环境有关。
先进和发达的经济体系通常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而落后和传统的经济体系则可能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际环境的挑战。
因此,了解和研究二元经济结构的原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把握经济调控的方向和路径,以及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区域经济、社会二元结构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造成的结果
中国二元经济社会中工农之间、城乡 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东西部地区 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极其悬 殊的发展差距。在这个二元经济社会 的矛盾中,一般来说,前者较多地代 表着现代、先进、富裕、文明,后者 则反映了传统、落后、贫困、愚昧。 二元经济社会的长期分离脱节,传统 一元长期的落后、贫困、愚昧和弱小 是造成中国近年来经济不活、社会不 稳的根本原因
中国城市化道路曲折
城市化不仅是进城
乡土中国去向何处
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城市的发展要注重规 划的连续性、超前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除杜绝规划的随意性造成的重复建设、 生态恶化和城市功能缺失,城市运营不 良等情况外,还应对失地农民给予更多 的人文关怀,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做到 先保障、后失地,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 措施,建设新的产业支撑,使失地农民 在城市中找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途径.
二元经济结构是奔小康的“拦路虎”
尽管近年来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 某些方面已有所松动,但旧体制依然存 在,如果不建立有利于逐渐改变城乡二 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那就既会影响城市 活力的增强和城市辐射作用的进一步发 挥,也会影响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不仅如此,有的地方出现了城市虚弱症。有的城市 虽然还没有发展为大城市,却已经出现了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社会保障缺失,社会公共服 务落后等在西方大城市才出现的大城市病。有的小 城镇发展的质量不高,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以前 定的一些小城镇、试点镇,真正建设起来并运行得 很好的不多,有规划不到位,盲目追求数量,铺烂 摊子的现象。我们认为这是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水平脱节造成的城市虚弱症。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结构
03043343 03043344 李露莎 韩梦杰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是一个经济理论模型,由拉尔夫·刘易斯在1954年提出。
该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策略。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传统部门是指农业和手工业等非现代化产业,现代部门是指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等现代化产业。
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供应是弹性的,即有大量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愿意进入劳动力市场。
现代部门则需要资本和技术,劳动力供应相对不足。
根据该模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部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现代部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供应充足,但劳动力生产率低,导致收入水平低下。
这导致了大量的城乡劳动者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等传统部门产业,导致了城市过度拥挤和农村过度空心化。
同时,由于传统部门的生产率低下,经济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在第二个阶段,随着现代部门的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但劳动力供应不足,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供应失衡。
此时,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较高,吸引了大量传统部门劳动者进入现代部门。
但同时也加剧了传统部门的劳动力短缺,导致了传统部门的生产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结构的矛盾。
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应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应该加大现代部门的投资力度,提高现代部门的生产力,同时提高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以吸引更多劳动者进入现代部门。
其次,应该加强对传统部门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高传统部门的生产率,减少传统部门的劳动力需求。
同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劳动者进入非农产业,以缓解城市过度拥挤和农村过度空心化的问题。
总的来说,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和发展策略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何谓二元经济结构
何谓二元经济结构何谓二元经济结构2008-07-04何谓二元经济结构?这个问题其实在上面的帖子里已经说得很明确,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所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归根结底都是源自两种类型资本主义的演变。
二元经济结构,在这种演变中,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例如,比较早的,可能呈现为农业工业的二元结构,后面,就逐步历史性地演化为国营民营、官办民办、计划市场等等不同形态的二元结构。
对于那些历史单纯的国家,二元结构的历史性演化,是时间性地呈现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在时间的线性推移中找到逐步演化的清晰的逻辑序列;而在中国之类历史如此复杂的国家里,这种二元结构的历史性演化,就呈现出时间与空间的交互性,不同二元子结构在较长时间段中空间的共存就是这种交互性最明显的表现。
例如,在当下中国,上面提到的这些二元结构,都空间性地共存于当下的时间段中,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国营民营、官办民办、计划市场等等,都构成了当下中国总体二元结构性存在的各个侧面。
当我们谈论中国经济的二元性时,光谈论其中任何一个子结构都是片面的,而必然从所有二元子结构所构成的当下现实总结构上着眼。
但是,历史性的逻辑序列的时间性关系,并不会因为这种交互性而失效,例如农业工业这种较为原始的二元子结构,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会先逐步消亡,而一些新形态的二元子结构却会逐步生出。
世界不是死的,是在不断的轮回折腾之中世界的。
而轮回不是无聊的一成不变的重复,即使轮回的同构性结构关系不变,其现实形态也会花样百出。
对于当下的世界,新的全球性的二元经济子结构在国际层面的出现,其实是更为重要的东西,不过站在单一国家内部的层面,我们当然必须继续关注那些老形态的二元经济子结构。
那么,继续溯源,二元经济结构、资本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的根源又在哪里?这里,本ID又要让很多人背气地十分自恋又十分狂妄地说,这根源的揭示依然来自本ID的独门理论。
所有的根源,归根结底都源自人本身。
人的存在,最原始的,不过是两种关系:一、人与物;二、人与人。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尽快完成国民经济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建国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1、赶超型发展战略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
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
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象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
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
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者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者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温文儒(W. Arthur Lewis)。
温文儒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于1979年因其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于理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理论,发展中国家通常存在两个并存的经济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二者之间通常存在不平衡的发展。
农业部门通常以低生产率、低技术水平和低工资为特点,而工业部门则以高生产率、高技术水平和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为特点。
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来自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从而促进工业部门的发展并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这种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工业部门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然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也指出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农业部门的原始性和低效率,农民在迁移到工业部门时可能面临生计问题,特别是缺乏财产和资金的农民。
其次,工业化过程可能导致农业部门的萎缩,从而造成农业生产的下降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
此外,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压力,城市化可能导致城市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增加。
因此,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农业部门,特别是小农户的利益,如提供农业补贴和技术援助。
其次,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创业机会和培训,以吸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温文儒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于理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九章 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率的演变
产值结构 一产业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50.5 40.3 39.4 37.9 35.2 32.4 30.2 28.4 二产业 20.9 29.7 31.3 35.1 40.5 45.7 48.2 42.9 三产业 28.6 31.1 29.3 27.0 24.3 21.9 21.6 28.7 一产业 83.5 81.2 82.1 81.6 80.8 77.2 68.7 62.4 就业结构 二产业 7.4 9.0 7.9 8.4 10.2 13.5 18.2 20.8 三产业 9.1 9.8 9.9 10.0 9.0 9.3 13.1 16.8 11.78(1951) 13.48(1955) 19.75(1960) 17.98 17.38 17.34 19.39 23.71 城市化率
9.1.3 对刘易斯模型的批判
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可能因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而中止。 如在经济进入转折点之前,实际工资可能已经上升。 不单是农业等传统部门,现代生产部门也可能存在剩 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接近或等于零的观点,在经济 发展实践中很难找到例证。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大 于零,表明这种转移会使农业产量降低。 就业不一定随着再投资的增加而增加。比如再投资采 用资本密集型技术。
9.2 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 9.2.1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该模型是对刘易斯模型的补充,认为农业在促进工业增 长中有重要作用。 将二元结构明确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 经济发展的三阶段:第一阶段与刘易斯模型相同,即农 业部门的收入及工业部门的工资没有变化。在第二阶段, 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大于零,导致农产品 短缺,工业部门的工资上升。第三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 全部转移,两部门的边际产量一致时,就进入了新古典 的一元经济世界。 第二阶段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二元经济结构名词解释
二元经济结构名词解释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中最重要的两个结构,即市场经济和政府经济之间的统一关系。
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是由自由企业家主导的一种经济系统,以市场机制作为基础,自由市场的活力可以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全民的经济生活。
政府经济,又称国家经济,是由政府主导的一种经济系统。
政府可以采取机制和政策,限制市场上价格的变动范围,确定市场上产品价格的发展趋势,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控制总体物价的波动,促进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帮助企业家克服经济困难,以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两者之间不是矛盾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补充。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自由市场和政府经济是两个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经济体制。
它们可以运用于不同程度上,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经济运行,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和政府经济都是重要的经济结构,但它们的功能不尽相同。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自主性强,反应灵敏,有发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作用,但也容易受到垄断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政府经济的特点是可以采取有效的调控政策,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抑制市场垄断、促进消费者利益,但缺乏市场机制创新的充分发挥。
二元经济结构的实施需要正确的宏观调控,合理的调节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保证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国家机构应该制定积极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改善企业的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促进企业发展和刺激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要确保政府经济的参与,防止企业受到垄断,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元经济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它鼓励市场经济与政府经济相结合,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力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应对各种市场变化而发展出不同的调节模式,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以二元经济结构为基础,完善宏观经济管理,调整政府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是现代社会所需要追求的目标。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引言: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即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
这种经济结构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是由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与农业部门的相对滞后所导致的。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得名于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他在20世纪50年代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
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进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农业部门的发展滞后,导致了农村人口过剩和农村贫困问题的加剧。
二、原因分析1. 农业部门的低生产率:由于传统农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过剩以及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农业部门的生产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
2. 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工业部门的发展通常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而发展中国家通常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增加了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劳动力供给,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的社会问题。
三、影响分析1. 农村人口过剩:由于农业部门的低生产率和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农村的人口过剩问题。
这不仅给农村社会带来了压力,也加剧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2. 城市工人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就业。
由于工业部门的生产力较高,导致城市工人的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这使得城市工人的工资相对较低。
3. 农村贫困问题的加剧:农村人口过剩和农业部门的滞后发展导致了农村贫困问题的加剧。
农民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条件较为困难。
四、对策建议1. 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增加农业部门的竞争力,减少农民的剩余劳动力。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的生产和居住条件,吸引农村人口留在农村发展,减缓农村人口过剩问题。
二元经济结构ppt
02
04
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china
城市和农村在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教育等等各 个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这 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 ,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 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危害
PART 4
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危害
02
03
04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 高速增长,国民经济显著提高, 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 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二元 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 虽已出台多项惠农政策,一定程 度上使收入差距有所缓解,但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一个系统性问 题,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消除。
我眼中的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析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china
1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CONTENTS
目 录
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
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
4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危害
5 缓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措施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PART 1
一、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社会矛盾加剧 造成城乡之间,工 农之间,贫富 之间,干群之间及 国家与农民之间 的矛盾加剧
生产要素流 动受阻
阻碍农村经 济发展
阻碍了市场经 济的发展
影响工业化和 农业现代化 进程
受教育机会 不平等
缓解我国二元结构的措施
PART 5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第一节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4、经济发展的过程 、 刘易斯认为: 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这样一个过 %(甚至更少 程:一个先前储蓄和投资占国民收入的4%或5%(甚至更少) 一个先前储蓄和投资占国民收入的 % %(甚至更少) 的社会如何转变为自愿储蓄达到国民收入的12% 的社会如何转变为自愿储蓄达到国民收入的 %或15%或更多 % 的经济。这一问题之所以是中心问题, 的经济。这一问题之所以是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 事实是快速的资本积累。 事实是快速的资本积累。”
第一节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开始,国民收入几乎完全由生存部门的收入组成。 开始,国民收入几乎完全由生存部门的收入组成。不考虑人口 增长,并假定劳动的边际产品量为 ,那么, 增长,并假定劳动的边际产品量为0,那么,在整个发展过程中 生存收入保持不变。因为根据定义, 生存收入保持不变。因为根据定义,劳动力能够转移到扩张的 资本主义部门,而同时不减少生存部门的产量。 资本主义部门,而同时不减少生存部门的产量。既然假定实际 工资不变, 工资不变,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全部剩余都成为资本家的利 润。工人在其中得到的全部好处是他们之中有更多的人按高于 生存部门收入的工资水平就业。 生存部门收入的工资水平就业。资本主义部门将剩余用于再投 增加资本存量, 资——增加资本存量,吸收更多的人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 增加资本存量 吸收更多的人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
(三)对刘易斯模型的批评
第三,许多人指出, 第三,许多人指出,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接近或等于零的观 点很难令人接受。许多经验表明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正数。 点很难令人接受。许多经验表明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正数。 第四,从理论上说, 第四,从理论上说,剩余劳动吸收速度决定于可用于再投资的 剩余。然而,就业不一定会随着这种再投资而增加。 剩余。然而,就业不一定会随着这种再投资而增加。如果再投 资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就业可能不会增加。 资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就业可能不会增加。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概述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概述1. 介绍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传统农业经济和现代工业经济。
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具有显著的特点和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概述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探讨其原因、特点和影响。
2. 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历史和文化因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许多发展中国家曾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下,经历了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扭曲。
殖民主义时期的经济结构常常以农业为主,以满足殖民国家的需求为导向,导致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传统农业经济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得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久经沙场。
2.2 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政府和市场的不完善,资源常常集中在少数富有的少数人手中,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使得传统农业经济在某些地区得以长期存在,而现代工业经济却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2.3 教育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也与教育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有关。
教育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使得一部分人从事传统农业经济,而另一部分人则进入现代工业经济。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个人水平,也存在于地区和国家水平。
3. 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3.1 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
传统农业经济虽然在某些地区得到了长期发展,但其发展速度和效率远远低于现代工业经济。
因此,存在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一些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
3.2 劳动力市场分化由于教育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
一部分人从事传统农业劳动,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水平也较为困难;另一部分人则从事现代工业劳动,享受着较高的收入和社会福利。
二元结构经济名词解释
二元结构经济名词解释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即使整个国民经济由城市和农村两个经济区域所构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元经济”。
一般认为,二元经济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但也可能产生于战前的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
二元经济是指由城市和乡村两大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经济单位并存而形成的结构,具有城乡分割的双重特点。
这种结构的形成,是由农村社会向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经济的崛起以及城乡之间交通联系的加强,使城市对农村经济的依赖性增强,最终导致了“二元结构”的形成。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城市与乡村在社会制度、法律、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差异性。
这一特征表现在人们生活、工作方面,则是相互独立的两套运行机制:在日常生活方面,除城市居民外,农村还保留着土地等各项财产权利;在生产领域,城市则占据主导地位,农村的工业生产受到压抑;在社会福利方面,城市享有优先于农村的各种待遇。
尽管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但这种“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它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给我国的社会安定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如何消除二元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从表面上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基本消除,实际上,城乡二元经济现象却并未完全消失,一些长期遗留下来的二元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比如说,目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序流动,同时又限制了城镇的发展空间。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今后几十年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元经济则是在一个国家内部既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又有城市经济组织,还有其他形式的非农经济组织存在。
在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城市经济组织和非农经济组织共同构成了三个层级的经济组织体系。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城市经济组织共同构成第一个层级,它们是同一经济组织体系的两个不同侧面,是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农经济组织属于第二个层级,包括乡镇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它们在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由货币、财富、物资和其他各类资源组成的一种经济结构。
它指的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由体现在财富的分布和消费者及其行为上。
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以实现经济发展、增长和发展。
一、定义二元经济结构是指,通过构建经济体中两个不同的消费者结构,使其共同受益,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价值,以实现经济发展和增长。
它主要通过金融市场交易,利用财富和物资,以及监管金融机构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条件变化来发挥作用。
二、结构二元经济结构的核心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财务工具和资源。
它们可以归类为货币、储蓄、借款和股权等金融市场交易品,以及为其所以定义的各种投资工具,如机构投资、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和期权投资等。
三、优势1、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通过二元经济结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
财富的分布也有助于对投资者进行结构化发展,以吸引资金,促进投资活动的发展,提高经济的发展动力。
2、进一步提高财富分布的效率:二元经济结构构筑的财务框架,能够改变原有的财富分配模式,进一步提高财富分布的效率,使消费者享有更多额外的消费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3、可以作为有效的社会调控措施:实施二元经济结构,可以有效地弥补国家和社会间利益矛盾,起到调节社会经济结构的作用,也可以促进贫富分配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四、使用二元经济结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框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广泛采用。
发达国家中,很多国家都在利用二元经济结构来实现其经济发展的目标,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其中结合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经济,利用多元化经济结构,有效地搭建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增长。
我国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 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严重失衡
我国的二元经济,不仅是历史造成的,而且是 在其特定的政治文化等制度下形成的。城乡制度 的具体差异,概括为14个方面:户籍制度、粮食 供给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 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 制度、人才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生育制 度。
• 二元意识与二元经济互动,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经济的二元性,及两类劳动者群的划分,决 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二元性。尤其是传统经济部 门,与传统的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相当严重, 主要体现在:
• 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作用弱化,行政干预严重 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还较短,城乡分
割的市场也没有打破,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 和领域还较为有限。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家庭经 营的分散,与初步形成的大市场,难以有效对接, 更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 成为制约农民收入提升的又一瓶颈,从而直接制 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 彻底取消现有的一切导致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各项规 章制度
• 从制度上改变工农产品定价的“剪刀差”倾向,加大 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力度
•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剩余的转移载体作用 • 创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 • 农村税费改革必须标本兼治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弥补城乡市场差异
• 传统经济体制,对二元经济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和实 施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城乡分离的体制。在传统工 业化发展战略和城乡分离经济体制的作用下,中国二 元经济得以形成,而且,二元反差程度逐渐加深。二 元经济结构,在短时期内,有效地建立起了必需的工 业体系,但是,从长期来看,却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 果。缩小中国经济的二元性,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 程,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结构二元化名词解释
经济结构二元化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形成明显的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
一般来说,这两种形态可以是指经济结构中的两个主要产业或两种经济体制的并存。
具体来说,经济结构二元化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结构二元化: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主要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当一个经济体系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增加,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减少,就形成了产业结构的二元化。
市场结构二元化: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结构可以是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两种形态。
当一个经济体系中存在少数几家垄断企业或垄断行业,而其他大部分企业处于竞争状态时,就出现了市场结构的二元化。
收入分配二元化:经济结构二元化还表现在收入分配上,即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的差距逐渐拉大,形成明显的收入差异。
城乡二元化: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经济结构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城市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形成了城乡经济结构的二元化。
经济结构二元化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不平衡发展,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来促进经济结构的均衡和协调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
在国外,最先完整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学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刘易斯()。 他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著名的刘易斯理论模型,即"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他认为由于工、农业 部门间存在着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因此"二元经济"结构能否最终被完全破除关键取决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后来经过古斯塔夫·拉尼斯和费景汗等人的补充,形成了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模型。 该模型认为,加快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效率是促进工业进步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 段,实行"平衡增长",按照投入和产出的基本原则把有限的可投资资金合理配置在两个部门使之相协调,就能够 促进工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我国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转 化为一元规模的个体生产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料在使用上的社会化、生产 过程的社会化以及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生产。生产社会化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将越来越高。
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 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
01 定义
03 经济应用
目录
02 经济特点 04 对中国的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 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由英国经济学家 刘易斯提出。
经济特点
1.比较先进的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高。 2.工业部门的高产出率使该部门的工资率明显高于其他部门。 3.尽管工资率较高,但工业部门的资本报酬率相对较低。 4.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高于其他部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有相近的生产设备。 5.城市中的高工资与大量失业并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里,刘易斯提到了“古典经济学”和“新 古典经济学”。他所说的古典经济学主要是指以斯 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一学说的 特点是,劳动供给被认为是无限的,工资水平是固 定的且以维持工人生存为限,经济增长的利益全部 归于资本家。 他所说的新古典经济学是指从马歇尔为代表的 现代微观经济学。这一学说的特点是,包括劳动在 内的所有要素都是稀缺的,工资水平是可变的,经 济增长的利益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分配。
(2)托达罗的城乡迁移模型: 刘易斯模型的前提是城市不存在失业。实际上城市存在 大量失业。此外,刘易斯把城市工业部门的不变工资水平作 为分析的基础。理由是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只要城市 净工资水平上升,就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寻找工作, 迫使城市工资水平下降,但实际上,在城市存在大量失业的 情况下,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没有下降,反而一直在上升, 刘易斯模型并没有解释这种似乎矛盾的现象。 托达罗认为,农民进入城市的决策不仅取决于城乡收入 差异,而且取决于找到工作的概率。劳动力的转移将导致城 市失业率不断提高。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 根本出路。托达罗建议,政府应当改变重工业轻 农业的发展战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的 生产条件和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农业劳动者实际 收入水平提高,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只有这样, 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刺激就会下降,从而城市 就业压力就会减轻。
(3)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经济模型:
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
第一,依靠工业扩张是不能解决当今发展中国家城市 严重失业问题的。托达罗认为,资本积累的增加必然伴随 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对劳动需求的增长必然低于 工业产出的增长,因为在托达罗模型中,工作创造率等于 工业产出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差。因此,随着工 业部门的扩张,劳动就业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
第二,即使城市工业部门扩张与劳动需求扩张保持同步, 通过扩张城市现代部门来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也是不可能 的。因为就业概率与现代部门的就业创造率成正比关系。 现代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就业概率就越大,从而 将引诱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而且流入的人口 数目远大于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数目。据托达罗估 计,对于每一个新创造的工作,将会有 2 至 3 个农民迁入 城市。这样就出现一个难以令人置信的现象:城市现代 部门扩长得越快,就业创造得越多,失业率就越高。因 此,托达罗认为,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决不能仅仅依靠工 业部门的扩张。
3、二元经济结构 内容摘要
几个二元经济模型 工业部门的工资与生存水平的关系 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标准 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 刘易斯转折点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一、几个二元经济模型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在经济发展初期,农村劳动 力严重过剩,边际生产力为0。城市工业化部门可以按照由 最低生活水平决定的固定工资获得廉价劳动力;在经济发 展后期,剩余劳动力枯竭,只有工资上升才会从农业中把 更多劳动力吸引出来。
W
SL W1 W0 Q3 Q1 L1 L2 L3 Q2 L
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 一个阶段为无限的劳动供给阶段,如图中劳动供给曲线 的水平部分所示。在这个阶段中,资本是稀缺的,劳动 是丰富的,资本积累所产生的剩余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当资本赶上劳动供给时,经济就进入了第二个发 展阶段(如图中上升的劳动供给曲线所示),古典经济 学就不再适用了,我们就处在新古典经济学的世界里, 在这里,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即是说,他们的 供给是无弹性的。当资本积累进行时,工资不再不变, 技术变革的利益不会完全归于利润,利润不一定总是增 加”。
W Industrial Wage
S' Demand Curve for industrial Labor
Supply Curve for industrial labor
C
S
Ⅰ: MP=0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O
B Ⅱ: 0<MP<N
Ⅲ: MP>N Second Turning Point First Turning Point
第三,一切人为地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异的措施必须消 除。托达罗指出,在当今发展中国家,城市工资水平有政治因素决定的工资水平 远远高于农业平均收入。这样高的收入差异无疑是吸引 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因此,托达罗认 为,要降低城市失业率,就必须消除政府规定的最低工 资法,限制工会的权力等,使城市工资水平下降,从而 减少城乡实际收入差异。
用公式表示:
N
SN
=
N
US
其中π为农村移民找到工作的概率,γ为城市新就业机会 创造率,N表示城市就业人数,S表示城市劳动力总量,SN为城市失业人口,U(U=S-N/S)为城市失业率。农民向 城市的迁移意味着S>0,此时U/ S = N/S2 > 0,即农民向 城市的迁移将导致城市失业率U上升,当城市失业率上升至 均衡失业率U*时,农村移民的就业概率π将会下降至临界点 π* ,此时农民将停止向城市移民;只有当城市就业机会创 造率因政策或周期因素上升,导致失业率低于均衡失业率 时,城市化进程才会重新开始。因此,农民进城打工提高 城市失业率的效应,最终将减少农村移民的就业概率,从 而遏止农民迁入城市。
L1
L2
L
Industrial Labor
The Lewis-Ranis-Fei’s Model
第一个阶段为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拉尼斯 和费景汉把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多余劳动 力。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不会引起农产品总产量 的减少和粮食的短缺,因为这一阶段的农业劳动边际生产 率为零。农产品总量不减少,工业部门工资水平就不提高, 从而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如图中的水平供给曲线 SB部分所示。这个阶段与刘易斯 模型是一致的。 在第二个阶段中,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农业劳 动者的平均收入水平,或用拉尼斯和费景汉的话说,小于 不变制度工资。当这部分劳动生产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 时,农业总产出就会下降。此时,农产品和粮食短缺就发 生了。粮食短缺必然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也必然 相应提高。所以,第二阶段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上 升的,如图6中的劳动供给曲线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