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 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 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 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旧体 制依然存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仍然存在着 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或障碍,不仅农业产 业化的进程因此而遇到阻力,而且乡镇企 业的产业升级和资产重组以及物流业的发 展都会因城乡分割、工农分割现象的继续 存在而受到制约。
• (4)不仅如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继续 存在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 等。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机会 的不平等,而就业的不平等又造成了收入 的不平等。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可避免 地会造成下一代、再下一代农村居民生活 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
• (5)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市场经济的 发展,并导致中国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他强调,不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无 法实现生产要素和城乡人力的顺畅流动。
• (三)建国初期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抽 取农业剩余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安排,是我 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的决策性原 因。 • 建国初期,迫于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共 产党采取了快速工业化建设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代化方式。
• (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国家将" 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政策长期化、制 度化,强化了业已存在的城乡分立的政策, 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产生的制度 性原因。
•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延续了倾向工业和 城市的政策,加上市场化对弱质农业的不公正 转移,使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差距不 小反大。 • 1、在农村继续抽取农业剩余,并呈现加剧化 的趋势。 • 2、执行歧视性的城乡就业收益标准,直接从 进城务工人员手中抽取劳动收益。 • 3、继续倾向性的国家投资取向,越来越弱化 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扩大了与城 市之间的差距。 • 4、社会资源享受仍不平等,导致城乡福利水 平差距有进一步加大。
社会保障体系
• 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不均等
•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城市沿用计划集 体下的劳动用工办法,硬性规定使用本地 工和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区别,碍于户籍 制度的原因,城乡居民的就业制度呈现明 显的不公平性。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 剩余劳动力冲破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 向城镇流动,形成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 (一)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农民自身的分 散性,导致在与现代工业、现代城市的博 弈中很容易处于劣势,这是城乡二元经济 社会结构产生的共同原因。 • 1、农业的弱质性。 • 2、农民的自身分散性。
• (二)小农经济的长期性,是中国分立型 城乡关系形成的基础性根源。
• 小农经济的自给性、封闭性与稳定性,使 得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村生活方式能够长时 期自我复制,缺乏空间形态上向外扩散的 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的危害
• (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是长期的历史 原因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社会问 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市文化素质差距的扩大等,已经成为影 响和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及现代化发展的障 碍。
•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产品市场难以 扩张,农业生产难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增 加受到严重影响;二元结构还使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消费品 市场与城市消费品的等级也在不断拉大:城镇 市场已趋于饱和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受农民收入 下降的影响,无法向缺乏有效需求的农村市场 转移,使农村的相当一部分潜在需求无法转为 现实需求。农村需求结构得不到提升,必然影 响与需求有关的供给结构,从而影响与供给有 关的产业结构的发展。
• (6)城乡之间的生产和生活依然表现出明 显的二元化和结构性的失衡状态。城乡之 间的二元化不仅阻碍了国家统一的市场经 济体制的形成及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 造成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贫富之间、干 群之间及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构成当 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中的结构性障 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 发展。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 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 济结构的转换。
• 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的主要表现:城市以工 业为主,生产规模较大,技术比较先进, 产品主要在市场出售,劳动生产率和工资 收入均较高,乡村则以农业为主,生产规 模较小,工具简单,产品主要是自己消费, 而不是在市场销售。同时,在这一经济二元结构的
• 1、“剪刀差”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最为严重的国家不 等价交换现象。 • 2、差别性的城乡公共品提供政策,削弱了农村发展 的物资基础。 • 3、严重的向城市居民倾斜的收入与福利政策,是造 成农民集体贫困的重要原因。 • 4、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成为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 会结构的最关键的控制性因素之一。
• (7)农村人多地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导致了农业的低效益。农村经济的落后导 致农村内需不足,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和城 市的发展
•
谢谢!
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与城乡关系
制作:徐 峰 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
知识导图
• 1.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概述 • 2.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产生的历史背景(原因) • 3.二元结构的存在对城乡发展的影响(危害)
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概述
• 概念: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一般是指以 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社会 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社会经济并 存的经济结构。
• 第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总量短缺。 • 第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 • 事例:《凤凰琴》
卫生
• 卫生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
• 中国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差距长期以来就存在。从 建国初至改革初,由于我国农村逐步覆盖了合作医 疗制度,形成了三级医疗保健网,使城乡卫生资源 配置差距悬殊的局面得到较大扭转。以全国医疗卫 生机构的病床为例,1965年农村只占总数的40%, 短短十年后的1975年,这个比重已提高到60%以上。 实际上,是制度保障和财政保障实现了城乡卫生资 源配置的趋向均衡。但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城乡卫 生资源配置的差距又被拉大,几乎又恢复到解放初 差距悬殊的格局。
基础上,社会、文化、道德等都存在着二元结构。
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 构产生的历史背景(原因)
• 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城乡关系的形成, 既有自然历史原因,也有社会现实原因; 既有建国初工业化权宜的因素,也有计划 经济时代“抽农补工”、“以城补乡”制度安排 的结果,还有改革开放以来继续实行城乡 差别性政策的原因。
三、二元结构的存在对社会发 展的影响(危害)
•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 平衡性,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 平,从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 康发展,妨碍着全国“三农问题”的彻底 解决,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教育
•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 分析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实际上就是 要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 置?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如同其 他经济资源一样也是稀缺资源,所以必须 对稀缺的教育资源进行选择。目前城乡教 育资源配置现状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 面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城乡教育 资源总量短缺、结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