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高中语文课堂作业教案课后拓展学案课时练习与详解】【高中语文课时练习与详解】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字词梳理1.正音祈.祷()邂.()逅.()刹.那()勋.章()柏.林()狙.击()瓦砾.()嗜.好()栖.息()窒.闷()一撮.盐()唧喳.()胡诌.()浸.透()答案:祈qí,邂xiâ,逅hîu,刹chà,勋xūn,柏bï,狙jū,砾lì,嗜shì,栖qī,窒zhì,撮cuō,喳zhā,诌zhōu,浸jìn。
2.辨音撮.合() 一撮.胡子()累.赘() 日积月累.()劳累.()答案:cuō,zuǒ;lãi,lěi,lâi。
3.辨形胡()(zhōu) ()纱(zhîu)()纹(zhîu)()散(xiāo) ()魂(xiāo)云()(xiāo) 良()(xiāo)()丧(jǔ) ()击(jū)()拦(zǔ)功()(xūn) ()落(yǔn)()命(yǔn)答案:诌,绉,皱;消,销,霄,宵;沮,狙,阻;勋,陨,殒。
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忧郁:忧伤、愁闷。
窒闷:窒息、郁闷。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神气活现:形容非常突出地表现出得意而又傲慢的样子。
2.词义辨析径自径直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不管他人。
如:他没等会议结束就径自离去。
径直: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如:你径直写下去吧,等写完了再讨论。
吝啬吝惜吝啬指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吝惜指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
暴发爆发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又有细微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辨析:在感情色彩上,“暴发”多含贬义,有讽刺味,如:此人穷困潦倒,一夜之间暴发了。
“爆发”多为中性词,可用于地理现象,如:火山爆发。
在表达的意义上,“暴发”是突然发作的意思,如:山洪暴发。
“爆发”多指事件突然发生。
震荡振荡震荡:强调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二、学习方式:采用本研习的方法。
时:预习1节,研读1节。
三、教学内容:1、导引: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2、本研习:(1)本的情节波澜起伏,而这点是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活动变化展示出的,试作具体分析。
解析:在苏德战争中受伤被俘――冒险逃跑但被抓回――被派为一个少校工程师开车,找机会俘虏了少校,冲过火线,回到自己的队伍――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首先是得知家被德军轰炸毁灭。
“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
家里没有回信,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这是因为想念妻子,而邻居的信给他带噩耗:他的家被德军飞机的炸弹摧毁了。
索科洛夫的心情——“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
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
” 但是他还是想回家看一看。
过去亲手建起的欢乐家园,现在的景象是“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
索科洛夫的心情――“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
”)――把希望寄托在当了大尉和炮兵连长的儿子身上(儿子在战斗中成长,当上了大尉,索科洛夫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的和平生活。
然而,他等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而且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
高考阅读《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一个小雏儿,可已经学会叹气了。
难道他也应该来这一套吗?我就问他说:“凡尼亚,你的爸爸在哪儿呀?”他喃喃地说:“在前线牺牲了。
”“那么妈妈呢?”“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你在这儿没有一个亲人吗?”“没有一个。
”“那你夜里睡在哪儿呢?”“走到哪儿,睡到哪儿。
”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
我就一下子打定主意:“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要领他当儿子。
”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
我向他俯下身去,悄悄地问:“凡尼亚,你知道我是谁吗?”他几乎无声地问:“谁?”我又同样悄悄地说:“我是你的爸爸。
”天哪,这一说可说出什么事来啦!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厢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
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我当时居然没有放掉方向盘,真是奇怪极了!但我还是在无意间冲到水沟里,弄得马达也停了。
在眼睛里雾没有消散以前,我不敢再开,生怕撞在什么人身上。
就这么停了约莫有五分钟,我的儿子一直紧紧地贴住我,全身哆嗦,一声不响。
我用右手抱住他,轻轻地把他压在自己的胸口上,同时用左手掉转车子,回头向家里开去。
我哪儿还顾得到什么谷仓呢?根本把它忘掉了。
我把车子抛在大门口,双手抱起自己的新儿子,把他抱到屋子里。
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
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像粘住了一样。
我就是这样把他抱到屋子里。
主人夫妇俩正巧都在家里。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凡尼亚是怎样的一个小家伙?
⑴第12段的肖像描写 a 、外边脏,是战争造成的,孤儿,无人照顾, 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 b、眼睛:纯真、可爱 ⑵听到“我”叫他的名字“哆嗦”的表现: 战争孤儿,对亲情麻木, 听到一个人如此亲切地叫他的名字,充满了疑惑、渴望、猜测…… ⑶ 叹气 爸爸牺牲,妈妈被炸死,战争就这样的残酷,战争就这么 罪孽深重在幼小的孩子的心灵上投上了阴影。 ⑷ 听到索科洛夫是他爸爸是的动作表现: 扑、吻、叫、贴、哆嗦 孩子对亲情、温暖的渴望 ⑸ 我的儿子一直紧紧贴住了我全身哆嗦 一个失去家庭,失去一切的孤儿,是那么需要亲人的关爱,他像抓 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父爱”不松手。同时,我们可以想到,这个 苦命的孩子在战争中受到了多少惊吓,吃了多少苦头。
• 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 “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 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 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 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 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 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 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 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 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 小手触动了有良知人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 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 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 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 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 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 在这苦难的遭遇中,索科洛夫还叙述到了 他的“满足”甚至喜气洋洋的事情,请同 学们概括一下都有哪些?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一、揣摩人物形象
方法点拨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揣摩:
第一、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 理、神情 等方面分析人物。(最重要) 第二、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第三、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第四、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 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了 长 达 九 百 天 的 围 困 。 城 内
斯 兵 临 列 宁 格 勒 城 下 , 开 始
一 九 四 一 年 六 月 德 国 法 西
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1100万人死于集中营
青 年 被 法 西 斯 枪 杀
遭法西斯空袭后的尼卡拉耶夫市区
人口损失
城市和村庄毁于一旦
斯大林在1946年说,卫国战争中 苏联损失700万人。此后不久,苏联官 方又宣布损失1500万人。赫鲁晓夫公 布的数字为2000万人。1990年苏联在 卫国战争中损失的军民总数为2700 万——2800万人。
请多看一眼
二战期间,在一座纳粹德军的集中营里,关押 着数万名犹太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由 于长期见不到阳光和营养不良,他们大都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在每次放风的时候,有一名小男孩总是欢快地 跑出很远,不顾看守的训斥和谩骂,而走到场地边 上的一块草坪,摘一两朵小花送给他的父母和姐姐。 由于他的热情和开朗,大家都愿意叫他"小天使"。 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都为明天 是否活着而担心。唯有"小天使"不同,他一有时间 就唱歌,或者爬在小小的窗口上向外面眺望,有时 候他会安静得不发出一丝声响。
人物性格特点
索科洛夫:
忠厚、朴实、坚忍不拔, 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结尾的艺术
“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 住了我的心,我慌忙转过脸去。”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一种心情?为什么要转过脸去? 明确: 悲悯的心情 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 真相,让不幸的儿童保持一颗童心。 作者心愿的抒发: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为了 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战火……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课件
一个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 再坚强的人在晚上也是泪湿枕巾。 在战争中,这只是一个人的遭遇而 已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14年8月——1918年11月): 军人857万人;平民83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39年9月——1945年8月): 军人1704万人;平民2453万人。
索科洛夫 索科洛夫遭遇了什么?他的情感变化又是怎样?
课文前情梗概:
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17岁,参加红军 国内大饥荒 (1922年)父母去世 复员——务农——当工人——结婚生子 卫国战争爆发(1941年)41岁,应征入伍 ( 1942 年)受伤被俘,智擒德军上 校,回到队伍 ……
凡尼亚是一个天真纯洁、又历经战乱、 饱尝人世沧桑的惹人怜爱的为什么 会流泪?
孩子的弱小——我的保护欲望 孩子的纯真——我的怜爱之心 孩子的遭遇——近似于我的遭遇
“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 简直要被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
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 失去了一切的人,彼此在对方身上赢得了 他们融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确定了对 方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因为不单是这男 人使得这个孩子确实像个孩子那样生活下 去,而且这孩子也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 来”——永远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 ——(苏联)德· 勃拉果依评论
《一个人的遭遇》用平实的语言勾起 人们的回忆,让人更关注战争剩余下来的 人,更关注普通人,更关注失去生活能力 的人,赞扬了人类的伟大与坚强,弘扬了 爱的主题,在美与丑,爱与恨的边缘展现 出了对战争的憎恶。
一 个 人 的 遭 遇
[苏联]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苏联著名作家,曾获得列宁勋章 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当选苏共中央委 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科学院院士、苏联作 家协会理事。 重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 《一个人的遭遇》等。 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1965年,“由于他 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 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 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2016.11】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6年,当时卫国战争结束已 经10年,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 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 思成小说,即成本文。
❖ 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17岁,参加红军
❖ 国内大饥荒 (1922年)父母去世
❖ 复员——务农——当工人——结婚生子
❖ 卫国战争爆发(1941年)41岁,应征入伍
(2)赞扬了人类的伟大与坚强,弘扬了爱的主 题。
(3)在美与丑,爱与恨的边缘展现出了对战争 的憎恶。
作者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提示】作者塑造的人物——索科洛夫只是一个 在战争中挺过来的普通人而已。战争带给他的是 创伤。
通读全文,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 朴素而逼真的人物形象,而不是一个距离我们很 遥远的,高不可攀的英雄。
——海·约翰逊
搜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难民问题的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解 说。
卫 国 战 争 时 期 的 苏 联 战 士
1941 6
围格
困勒
。 城
城 下
年
内,月
饿开德
死始国
近了法
长西
万 人 。
达 天
斯 兵 临 列
900 70
的宁
1100万人死于集中营
青 年 被 法 西 斯 枪 杀
纳粹德国贝尔森集中营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替学校拟写一条公祭日的 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 于10字。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 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 家公祭日。这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 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 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表明中国人 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的坚定立场。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瓦砾( lì )
窒闷( zhì)
胡诌(zhōu)
脸颊(jiá) 泥泞( nìnɡ)
睫毛(jié)
邂逅(xiè) 吝啬(lìn sè)
衣襟(jīn)
丝绒( rónɡ)
思考:
1、你认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索科洛夫的情感变化
2、本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
好处:真实感,现实感,还给读者亲切感。
1.了解肖洛霍夫的相关文学常识,速读课文,整体感
知,把握故事情节。
2.通过文本展开对话,分析人物形象,学习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
1.了解作者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 作家,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 垦的处女地》等。其中,肖洛霍夫花 了14年时间完成的142万字的《静静 的顿河》,因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 “代表着一种纯粹的俄罗斯通俗传统”
爆发,41岁,应征入伍。(1942年)受伤被俘,找
到机会俘虏了德军少校,回到队伍。
2.索科洛夫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遭遇时是一
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你能概括出他的性
格特点吗? 【提示】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 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态。 通过他的讲述可以看到他忠厚朴实,历尽苦难而 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课文的题目是“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那么索科 洛夫有什么样的遭遇?在面对这些遭遇的时候他又有 什么样的表现呢(情感)? 【提示】遭遇从引文开始:苏德战争被俘——冒险逃 跑被抓回——俘虏少校,逃回队伍(心情是兴奋的, 急切的) 家破人亡(“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回家后 “感到穿心的悲痛”)
找到当上大尉和连长的儿子(“喜气洋洋”、激动, 并想象战后幸福的平民生活,体现了对和平的向往) 儿子牺牲(“埋葬了欢乐和希望”生前与死后的对比 描写,既体现了父亲的无限伤痛,更用一种以美衬丑 的手法表现了对战争的憎恶)
《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练习和答案
《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练习和答案导语:练习有利于巩固课堂知识,帮助掌握所学知识。
下面是《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练习和答案,欢迎同学们的练习和关注。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阅读练习我吃吃睡睡地养了两个星期。
他们给我吃得很少,但是次数很多,不然,如果让我尽量吃的话,我会胀死的,医生那么说。
我完全养足了力气。
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
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第三个星期,我收到伏罗尼士的一封来信。
但那不是伊林娜写的,而是我的邻居,木匠伊凡·季莫斐耶维奇写的。
唉,但愿老天爷不要让人家也收到这样的信!他告诉我说,还在四二年六月里,德国人轰炸飞机厂,一颗重型炸弹正中我的房子。
伊林娜和两个女儿正巧在家里……嘿,他写道,连她们的影踪都没有找到,在房子的地方只留下一个深深的坑……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
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我倒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才又把信念完了。
那邻居写道,轰炸的时候我的儿子阿拿多里在城里。
晚上他回到村子里,瞧了瞧弹坑,连夜又回城里去了。
临走以前对邻居说,他将请求上前线去当志愿军。
就是这样。
等到我心松开了,血在耳朵里冲击的时候,就想起我的伊林娜在车站上怎样跟我难舍难分。
这么看来,她那颗女人的心当时就预感到,我跟她再也不能在这个世界上见面了。
可我当时却推了她一下……有过家,有过自己的房子,这一切都是多年来慢慢经营起来的,而这一切却都在刹那间给毁了,只留下我一个人。
我想:“我这悲惨的生活会不会是一场梦呢?”在俘虏营里,我差不多夜夜——当然是在梦中——跟伊林娜,跟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说:“我会回来的,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悲伤吧,我很坚强,我能活下去的,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原来,两年来我是一直在跟死人谈话呐!6.“我吃吃睡睡地养了两个星期。
……我完全养足了力气。
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东西也吃不下了。
2018年苏教版语文必修217- 2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8)秧苗埋 ( .
【答案】 (7)chuà nɡ chuānɡ (8)má i má n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jū (1)jǔ jǔ 戏xuè (3)俘lǔ nü è 击 丧 嚼 待 xūn (2)yǔn yǔn n jì (4)qīn qǐn 章 落 命 透 犯 室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那 刹 . (1)刹 车 刹 . 首 翘 . (3)翘 尾巴 翘 .
盐 一撮 . (2)撮 头发 一撮 . 征 应 . (4)应 该 应 . . 【答案】 (1)chà shā
阶 段 一
阶 段 四
阶 段 二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阶 段 五
阶 段 三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本课话题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直面苦难
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 。儿子的炮兵 连鸣着礼炮,给自己的指挥员送丧。 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我不 知所以地回到自己的部队里。 不久我复员了。 上哪儿去呢?难道回伏罗尼士吗? 决不!我记得在乌留平斯克住着一位老朋友,他还是冬天里因伤复员的,曾经 邀我到他那儿去过。我一想起他,就动身到乌留平斯克去了。„„就在这时候 我认识了我的新儿子。呐,就是在沙地上玩着的那一个。
“荷花真好”,身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而赞叹不已,这是一种趋向于 澄明的境地,一种面临磨难从容的气度,一种对生活童子般的热爱和对美好事 物向往的生命情感。 脚下虽多雨泥泞,眼前却荷花正好。 “荷花真好”,说这话时,沈从文心 中荷花一定开遍了。 荷花真好,无论生活面临怎样的困境,人类遭受怎样的磨难,请让心田盛 开绚丽的花朵,让灵魂舞蹈如花之绰约,满载着花的芬芳。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诗海撷贝】 征 妇 怨
张
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殁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赏析】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月,匈 奴屠杀边地将领,汉军伤亡惨重;万里之 外白骨无人收,家家只能在城下招魂。征 夫之妇曾经设想与丈夫、儿子的温馨生活,但丈夫死在
二、背景回放 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战火燃及 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 的国土,有60多个国家参战,作战区域面积2 200万平方
千米,双方动用军事力量约1.1亿人。据不完全统计,战
争中军民共伤亡9 000余万,其中苏联伤亡约3 000万。
四、微言大义 家 国 情 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拿破仑 3.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 ——拜
伦
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5.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 光荣。 ——徐特立
6.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 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基础诵记】 一、读准字音 1.给下列单音字注音 掩蔽( bì ) 梗概( ɡěnɡ ) 瓦砾( lì ) 嗜好( shì )
﹒ ﹒ ﹒ ﹒ 和睦( mù ) 窒闷( zhì ) 胡诌( zhōu ) 睫毛( jié ) ﹒ ﹒ ﹒ ﹒ 衣襟( jīn ) 脸颊( jiá ) 邂逅( xiè ) 丝绒( rónɡ ) ﹒ ﹒ ﹒ ﹒
战场上,她和腹中之子有什么依靠?活着就像白天的蜡
烛那样暗淡无光,毫无希望。作者运用衬托、比拟等手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实用课件
• 《一个人的遭遇》开拓了战争 文学新领域?
• 因为苏洛霍夫写出平平常常的 事才造成这篇小说的“不同寻常”。
《一个人的遭遇》
这一短篇小说在莫斯科电台广播时,令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驻足聆听,当时寒 风扑面,他们听着听着便泪眼模糊;在传 到我国后,又不知使多少人泪飞成雨;而 这篇小说的译者草婴先生,也是噙着眼泪 翻译的。
战争的罪恶: 伤害心灵
一个人的遭遇
这就是:一个人的遭遇? 这就是:千千万万普通苏联人的遭遇?
这就是战争中所有人的遭遇!!
题二:和平的期盼
◎ 遭遇战争
◎ 永恒的瞬间 ◎ 历史画外音 ◇ 写作
百合花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落日 图片两组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叙述就是选择:
作者用“我”的眼睛讲述他看到的故事,让我们 通过他的视角去看人生;
2.细节描写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细节描写能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能表现人物活动的环 境,推动情节发展。
• 两篇小说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值得关注: • 《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在送“我”的路上始终保持距离,说话紧
张得出汗;向新媳妇借被子;枪管上插花;新媳妇默默地为牺牲 的通讯员缝补衣服上的破口。
遭遇战争 :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
索科洛夫
• 逃出战俘营
找到儿子
认养孤儿
• 妻女遇难
儿子阵亡 梦见亡灵
情节
情感变化
逃出战俘营
激动极了
家里没有回信 发愁,寝食难安
妻女遇难
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
重归故里
难受极了,穿心的悲痛
找到儿子
喜气洋洋,憧憬未来
儿子牺牲
眼泪在心里干枯 心里好像有样东西断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和睦.( ) 军衔.( ) 瓦砾.( ) 丝绒.( ) 梗.概( ) 嗜.好( ) 喃.喃( ) 窒.闷( ) 胡诌.( ) 吝啬.( ) 绞.痛( ) 幼雏.( ) 脸颊.( ) 衣襟.( ) 邂逅..( )( ) 【答案】 mù xián lì rón ɡ ɡěn ɡ shì nán zhì zhōu sè chújiá jīn xiè hòu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刹⎩⎨⎧ 刹.那( )刹.车( ) (2)撮⎩⎨⎧ 一撮.盐( )一撮.头发( ) (3)翘⎩⎨⎧ 翘.首( )翘.尾巴( ) (4)应⎩⎨⎧ 应.征( )应.该( ) (5)累⎩⎨⎧ 很累.( )果实累累.( )罪行累累.( ) (6)咽⎩⎨⎧ 狼吞虎咽.( )咽.喉( )哽咽.( )【答案】 (1)chà shā (2)cuō zuǒ (3)qiáo qiào (4)yìn ɡ yīn ɡ (5)lèi léi lěi (6)yàn yān yè2.语境辨析法(7)创.( )造奇迹的同时,他也刻下了一道道心灵创.( )伤。
(8)秧苗埋.( )得太浅,母亲对我埋.( )怨个不停。
【答案】 (7)chuàn ɡ ch uān ɡ (8)mái mán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 jū()击jǔ()丧jǔ( )嚼(2)⎩⎨⎧ xūn ( )章yǔn ( )落yǔn ( )命 (3)⎩⎨⎧ 戏xuè( )俘lǔ( )nüè( )待 (4)⎩⎨⎧ jìn ( )透qīn ( )犯qǐn ( )室【答案】 (1)狙 沮 咀 (2)勋 陨 殒 (3)谑 虏 虐 (4)浸 侵 寝 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屈不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喜气洋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神气活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2)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3)比喻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4)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5)指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2.理解辨析(1)工夫·功夫工夫:时间(指占用的时间);空闲时间;时候。
功夫:本领,造诣;指武术;(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前者强调时间,后者强调本领、武术造诣。
(2)吝啬·吝惜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的不用或当给的舍不得给。
吝惜: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
前者是贬义词,后者是中性词。
3.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你想要成功吗?那么别吝啬..汗水,因为汗水是凝结成功的元素。
( ) (2)在当今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似乎做一切事情都要提速,有些人甚至连吃饭也在提速,他们狼吞虎咽....,速度极快。
( ) (3)她说:“我每次发稿子都小心翼翼....,如果人家在三五天之内没有什么消息,我就以为人家已经特别失望了,我的作品肯定被否定了。
”( )(4)赋闲在家,百无聊赖之际,他时常拿起画笔,几只小虾不消几分钟便跃然纸上,神气活现....,引得小猫只想去抓。
()【答案】(1)×此处不是贬义语境,应用“吝惜”。
(2)√(3)×此处强调“害怕担心”而非“不敢疏忽”,故用“战战兢兢”。
(4)×此处强调小虾逼真,应用“活灵活现”。
[常识·速览][识作者]哥萨克歌手——肖洛霍夫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
出生在顿河维辛斯卡亚镇,他仅受过4年教育,靠自学成才。
顿河哥萨克地区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予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1965年因其“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浅蓝的原野》,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学会仇恨》《一个人的遭遇》等。
[探背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作为随军记者耳闻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苦难、战士的英勇。
同时,肖洛霍夫更深入地思考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痛苦。
本文发表于1956年,当时卫国战争结束已经10年,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思成小说。
小说从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和心灵的创伤的角度来写,对战争进行反思,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被称为当代苏联文学新浪潮的开篇之作。
节选部分写了索科洛夫从战俘集中营中逃回后的经历。
[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小说通过一个人——索科洛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生活遭遇,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表现了战争给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及心灵上造成的深重灾难,揭露了战争的罪恶,同时表现了索科洛夫心地的善良。
[文脉·梳理]【答案】①儿子牺牲②领养孤儿凡尼亚[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文第1~1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的头好一阵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一细节反映出“我”长期在集中营受到的是一种非人的虐待,表明了法西斯对俘虏的残暴,控诉了他们的恶劣行径。
2.第7段开头“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住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儿,抱抱孙子”,写主人公的这些梦想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战时的索科洛夫憧憬着战后的和平生活,渴望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和平年代最正常、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对他而言却只能是一个落空的梦想。
战争毁掉了一个普通人最简单的幸福,更进一步揭示出战争的罪恶和无情。
对后边的悲剧起了深化作用。
二、阅读课文第11段至结尾,回答下面的问题。
3.第14段中“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一个小雏儿,可已经学会叹气了”,这一段细节描写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几句是对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的描写,作者在这里既写出了他的可人之处,又写出了他小小年纪就得承受战争之苦的残酷现实。
反映了战争给儿童造成的创伤。
4.作者为什么把领养凡尼亚这部分写得特别详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件事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转机。
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和可爱的凡尼亚在一起,索科洛夫像又找到了家的感觉。
他的全部希望,似乎都寄托在了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凡尼亚成了索科洛夫生存的全部意义。
同时凡尼亚这个形象的介入,进一步揭示出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作品主题。
5.最后一段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是种心痛的感觉,大家对战争都是难忘的,孩子却忘却了,他是快乐的,他的健康的小手和其父亲的粗糙的大手对比,勾起了作者对战争的回忆,孩子的可爱反衬出战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