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传统的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仿照给定的(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写一个或一组主旨统一、内容属于同一话题的新句子。这类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它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仿写扩大了命题范围,把逻辑也纳入其中。于是,仿写就有了修辞式仿写和逻辑式仿写两大题型。这两种题型虽说不属于热点,却涉及了高中生语文学习的两大必备知识——修辞与逻辑。因此,特别需要在理解、掌握两大必备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其解题原则和方法,完成好这一考点复习任务。
表达应用 E
1.仿用句式
简释:“句式”就是常说的句型,即句子的格式或者格局。仿用句式指的是根据提供的语句句式特点,仿写一个或几个内容相关、句式相同的句子。这种考查往往与修辞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仿写越来越与逻辑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2.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简释:“常见的修辞手法”指上面九种,明确了考查的范围,“正确使用”是指不考查修辞的概念、术语,重在“使用”,即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
一、修辞式仿写
1.(2018·全国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每句2分,其中句式1分,内容1分)
解析首先,要读清、读准示例。“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在句式上,采用的是两个四字结构在前、六字结构在中、十三字结构在后的句式;在顺序上,是按从古到今、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的;最后的十三字结构有一个词语高度地概括了前面的词语。所谓仿照示例,就是仿照这些具体的内容。
其次,要对题目提供的材料分类排序。垦田、治水、脱贫,都归“奋斗”;共济、守望、御外,都归“团结”;开天、逐日、复兴,都归“梦想”。再按时间的前后,四、六、十三字的结构,便可排出。
题干中的“续写”一词可能会对某些考生有干扰,只想到续写,而忽略了仿照示例写,所写内容就不符合要求了。审准题目要求,对完成这道题很重要。
2.(2012·新课标全国)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拟人2分,句式2分,表达1分)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求自选话题,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二、逻辑式仿写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句式2分,逻辑合理3分)
解析首先,明确所给文段的主旨: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的好处。其次,仔细研读内容,找出推断存在问题之处。文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推断不合理,取得好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浓厚的兴趣只是其中之一。“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推断也不合逻辑,成绩好坏与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不存在必然联系。最后,参照例①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可。
4.(2017·全国Ⅱ)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句式2分,逻辑合理3分)
解析所给文段共有三句话,每句话中各有一处推断,要把太绝对的词语改过来。第一句的推断是“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太绝对。第二句的推断是“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严重影响”太绝对。第三句的推断是“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一定会”太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