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天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

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

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

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

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

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

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

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

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

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

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道 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

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

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等意义。

春秋时“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

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

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

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

儒家后学则着重阐发了“道”的伦理意义,所关心的仍是人道。

到《易传》,才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道”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

这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

西汉董仲舒用道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

宋明理学家在发扬儒学之时,吸收了道家和《易传》的思想,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

德 道德,品德。

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

西周统治者提出“德以配天”。

春秋以后,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品性。

儒家以德为人的本性,恭宽信敏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

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

礼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礼仪的总和。

理 又称天理。

主要涵义有: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秩序和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宇宙万物的本体等。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1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1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解释老、庄、孔、孟四人)然后,其他典型代表人物——先秦:《尚书·洪范》五行说:《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它提出了人们所用的五材,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作用,说明其和农业生产有关,但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同: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 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

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

……(胡扯一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胡扯一番】气化:指气变化生万物。

《大戴礼记·曾子天园》:“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张载则以气化来说明道,《正蒙·太和》:“由气化,有道之名。

”二程却认为,气化并不贯穿宇宙变化的全过程,“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遗书》卷五)。

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

”(《正蒙注·太和篇》)清戴震认为:“阴阳五行运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

”(《孟子字义疏证·性》)气禀:人生来对气的禀受。

《韩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

”认为气禀是人的生命来源。

《论衡·命义》:“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

”认为人的生死祸福、贵贱寿夭皆由气禀决定。

宋理学家则认为气禀形成人的气质之性,是人性善恶的来源。

北宋二程认为:“人生气禀,理善恶……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

” “禀得至清之气者为圣人,禀得至浊气者为恶人。

”(《遗书》卷二十二上)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

战国时已有“百家”之称,《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

”《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刘歆的《七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 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哲学名词解释大全,关键字搜索功能

哲学名词解释大全,关键字搜索功能
化醇:万物因阴阳二气之和会而发生的普遍变化。《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唐孔颖达 注:“唯二气絪缊,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清焦循注:“醇与纯同,不偏化一物也。”
絪缊:同氤氲。原指一种孕育着动荡和矛盾的混沌状态。《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朱 熹注:“絪缊,交密之状。”后来被用来指万物本原混沌未分的气的一种运动状态。张载《正蒙·太和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先秦: 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庄子·天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 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成玄英疏:“太初,道 本也。”《白虎通义·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又引《易纬·乾 凿度》:“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成玄英认为:“太,初始也,
八卦: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名称是: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图自己画)《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占 卜,《易传》认为,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认为八卦主要象
六爻: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卦画的基本构成。八卦各有三爻,六十四卦皆两卦相重,故有六爻。其位次自下 而上,分别标以“初”、“二”、“三”、“四”、“五”、“上”之爻题。上两爻象天道之阴阳,下两 爻象地道之柔刚,中两爻象人道之仁义(见《说卦》)。“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易·系辞上
穷神知化:穷究事物之神妙,认识事物之变化。《易·系辞下》:“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唐孔颖达 疏:“穷极微妙之神,晓知变化之道,乃是圣人德之盛极也。”张载用以指一种排除耳目感觉和人为思虑 的内心体验的功夫。《正蒙·神化》:“神,天德;化,天道”,“《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重点讲义资料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重点讲义资料

“太”是至高至极;“一”是唯一。1“道”的别称。3星宿名或天神之别称。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以元气为天地
:汉代的儒家是以注释《诗》、《书》、《礼》、《易》、《春秋》等先秦儒家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
中国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
(1776~
等人着重阐发公羊的“张三世”等微言大义。龚自珍与前辈有所不同,他开始将公羊的
礼运》联系起来,并认为人类整个历史“通古今可以为三世”。他的这一观
19世纪末,康有为明确地把公羊的“三世”、《礼记 礼运》的“小康”、
(禅宗)华严宗四法界学说即事法界、 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儒家关于传道系统的学说。首先由唐韩愈明确提出,他在批判佛教的过程中,提
又称道学、新儒学。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
(1020-1078)宋理学家。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
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
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
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西周统治者提出“德
魏晋玄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
魏晋玄学的重要哲学理论和派别之一。与贵无论相对立,认为宇宙万物以有为本。
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的一个重要观点。语出《庄子 齐物论注》意思是说,
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独化的主要含义是:天地间任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科,涵盖了5000多年的历史。

以下是一些与中国哲学史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1.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儒家思想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强调人际关系、礼仪和道德道德修养。

儒家的核心教义包括孝顺、道德行为和社会稳定。

2. 道家思想(Taoism):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的道,强调虚无和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通过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3. 墨家思想(Mohism):墨家思想强调以爱为基础的公平和无私的行为。

墨家在古代中国崛起并提出了以"兼爱"为原则的社会改革理念。

4. Legalism(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严格的制度,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严厉的法律制度才能维持社会秩序。

5. 孟子(Mencius):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进一步发展和解释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并提出了“四端”和“仁”的概念。

6. 老子(Laozi):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强调“道”和“无为”。

7. 庄子(Zhuangzi):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他的著作《庄子》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和幽默的见解。

8. 辩证法(Dialectics):辩证法是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9. 心学(Neo-Confucianism):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代表,强调人文主义、修身养性和理性思考。

心学将儒家思想与和的元素相融合。

10. 阴阳五行(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

阴阳代表着事物的相对和互补性,五行则代表了事物的不同属性和相互影响。

这些名词代表了中国哲学史中重要的思想流派和概念。

通过研究这些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尚同:上天“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立以为三公、万国诸侯,以至左右将军、大夫和乡里之长,社会成员自下而上尚同于天子之“义”;并且“上有过,规谏之”。

社会成员的意愿层层上达,庶几天子及其以下的各级官吏按共同的“义”行事,从而实现“天下治”。

并且,天子的行为是否合于天下之义,必须据其是否尚同于天。

这就阻断了最高统治者自行又自断其政的可能性。

“夫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

故当若夫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之人之不尚同于天者也。

”尚同是与尚贤相辅而行的行政管理原则.墨子认为,政令不一,只能导致社会纷乱.尚同与尚贤一样,是"为政之本".墨子的尚同思想是高度的集权主义,实施自上而下的控制与有效管理.四端: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

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在《孟子·公孙丑上》和《告子上》均有论述。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

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

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

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

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

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

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

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

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

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

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一阴阳: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二五行: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

三四端: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四白马非马:公孙龙的用语,“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看到了“马”和“白马”两个概念的区别,但否认了两者的联系。

这是他多元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形而上学逻辑思想,否认概念之间的联系。

五参验韩非的用语,强调必须考察认识、言论与客观事物和规律是否符合,才能确定是非,只有比较各种言论、判断,才能确定哪种言论或判断是正确的。

六兼爱:兼爱学说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基本内容的。

墨子认为社会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不能相爱。

墨子将他的兼爱也称仁义,注重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的,体现其功利主义原则,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以注重主观动机的忠怒为仁。

君子小人都可以通过兼爱大道仁。

“兼”是“天下之大利”所产生的根源,墨子主张“为彼犹为己也”,冲破了旧的宗法关系,认为爱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

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进步作用但所谓兼爱实际上也是主张所谓人类之爱的一种抽象形态,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从观念出发是不能实现的。

七三表法:墨子的用语,“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国家百姓人民之力”,是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概念解释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

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即浩大刚正的精神。

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 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

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

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

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

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

”“形都泯故。

”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

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

“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

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

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中国哲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概论是对中国哲学的简要介绍。

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
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对人生、社会、
道德、政治和宇宙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哲学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术语,下面是其中一些常用的名
词解释:
1. 道 (Dao):道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
初始根源和普遍规律。

它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儒家思想 (Confucianism):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
之一,强调人际关系、道德伦理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思想
的核心理念包括仁、义、礼和中庸。

3. 道家思想(Taoism):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另一个主要流派,强调个体内在的自然状态和追求智慧的道路。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和追求长生。

4. 墨家思想 (Mohism):墨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流派之一,注重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墨家思想强调爱和平、兼爱、非攻和尚同。

5. 法家思想 (Legalism):法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另一流派,强调法律的严格施行和制度的重要性。

法家思想注重规则的制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以上是中国哲学概论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名词解释。

这些概念和思想在中国古代和现代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人们提供了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1.忠恕之道[孔子](1)“忠恕之道”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

(2)孔子认为,“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己所立而立人,己所欲而欲人”谓之“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

“忠恕之道”要求每人内心都有一把衡量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尺,不仅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对于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乃至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反者道之动[老子](1)反:一方面指对立相反,对立转化的规律;另一方面指:循环往返的规律。

也就是事物以对立相反的方式而返本复初。

“反”揭示了万事万物和“道”变化的原因和动力。

(2)这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存在普遍的矛盾,但不论哪一种矛盾对立双方的互相联系和转化是恒常的规律。

3.“人之天”、“天之人”[庄子](1)庄子认为:“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

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

”“人之天”即受到人作用之天;“天之天”则是自然之天。

(2)开人之天,意味着对自然(“天”)的变革,开天之天,则是维护或回复存在的本然形态。

庄子主张开“天之天”,是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是对人的物化的否定,强调自然原则。

4.道通为一[庄子](1)“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西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厉则是丑女,她们能够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因为她们都是“道”的一种完整的体现。

(2)《齐物论》中的“道通为一”的思想正是由事物之间的“不齐”来论述事物之间的“相齐”,原因就在于从道的视角来看,事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差异。

多样的存在基于道而呈现了内在的统一性(通)。

(3)这与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相统一。

万物一体,一切皆为“道”的“物化”。

5.“心统性情”[朱熹](1)朱熹认为①“性即理也”,是天落实到人身上的理,性是形而上的。

②“心”是形而下的,不能自我发用,只能按照“性”来行动。

③“性”发用的形式,就是“情”。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1、以德配天这是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意思是说周公的权力是“天”授予的,这是“天命”。

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2、宗法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3、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4、明德慎罚这是西周统治者汲取殷商灭亡的教训而提出的思想。

“明德”就是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政。

“慎罚”主张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5、律学即法律注释学。

它原是经学的一个学支,用儒家经书中的经义研究、解释法律,属于正统儒学。

律学始于汉,晋代达到鼎盛。

6、理学产生于宋,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术。

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流。

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先天地而生,忠孝仁义、三纲五常千古不变。

理学弥补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理论形式上粗浅直观的缺欠。

7、铸刑书这是春秋失去子产的一项法律改革。

即将刑法铸造在金属器物上,予以公布。

它开创了世界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打破;“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8、《春秋》决狱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实例作为审判的法律根据,从而把儒家经典法律化。

这是董仲舒最先提出的。

其实质是一种“原心论罪”说。

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主张。

即以儒家思想统治其他各家,使儒家的仁义礼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10、神权法这是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法律指导思想,它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夏、商时期神权法的主要内容是“天命”、“天罚”,到了西周就演变成“以德配天”的君权神受说。

1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一阴阳: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二五行: 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 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三四端: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四白马非马:公孙龙的用语,"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看到了"马"和"白马"两个概念的区别,但否认了两者的联系.这是他多元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形而上学逻辑思想,否认概念之间的联系.五参验韩非的用语, 强调必须考察认识, 言论与客观事物和规律是否符合, 才能确定是非, 只有比较各种言论,判断,才能确定哪种言论或判断是正确的.六兼爱:兼爱学说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基本内容的. 墨子认为社会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不能相爱. 墨子将他的兼爱也称仁义,注重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的,体现其功利主义原则,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以注重主观动机的忠怒为仁.君子小人都可以通过兼爱大道仁."兼"是"天下之大利" 所产生的根源,墨子主张"为彼犹为己也",冲破了旧的宗法关系,认为爱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进步作用但所谓兼爱实际上也是主张所谓人类之爱的一种抽象形态,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从观念出发是不能实现的.七三表法:墨子的用语,"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国家百姓人民之力",是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1,有本之者,即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标准,2,有原之者,即以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3,有用之者,即以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八坐忘:庄子认为:"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彻底忘掉自己,从而消除物我对立,使自己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坐忘是庄子内向的修养方法,即使内心保持虚静,去掉一切情欲,消除物我对立,顺应自然,安于命运,这样就可以从一切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精神自由.1、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解释老、庄、孔、孟四人)然后,其他典型代表人物——先秦:《尚书·洪范》五行说:《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它提出了人们所用的五材,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作用,说明其和农业生产有关,但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同: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

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

……(胡扯一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胡扯一番】气化:指气变化生万物。

《大戴礼记·曾子天园》:“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张载则以气化来说明道,《正蒙·太和》:“由气化,有道之名。

”二程却认为,气化并不贯穿宇宙变化的全过程,“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遗书》卷五)。

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

”(《正蒙注·太和篇》)清戴震认为:“阴阳五行运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

”(《孟子字义疏证·性》)气禀:人生来对气的禀受。

《韩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

”认为气禀是人的生命来源。

《论衡·命义》:“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

”认为人的生死祸福、贵贱寿夭皆由气禀决定。

宋理学家则认为气禀形成人的气质之性,是人性善恶的来源。

北宋二程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

”“禀得至清之气者为圣人,禀得至浊之气者为恶人。

”(《遗书》卷二十二上)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

战国时已有“百家”之称,《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

”《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刘歆的《七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1.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 指事物变化的规律,“阴” 和“阳” 指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

《周易》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是事物的规律。

2. 三纲五常“三纲” 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五常” 即“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提出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伦理观念。

3. 化性起伪“性” 指人的自然本性,“伪” 指人为制定的礼、义等道德规范。

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恶” 的,即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

所以要用礼、义等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言行,这就叫“化性起伪”。

4. 天下惟器在道器关系问题上,王夫之认为,器是根本的,道是从属于器的,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

所以天下存在的只有器即具体事物,规律是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的。

5. 恻隐之心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共同的天赋本性即同情、怜悯之心,他举例说,人看到别人家小孩掉到井里,都会主动去救,这种行为就是由人的同情、怜悯之心引起的。

这种同情、怜悯之心,孟子称为“恻隐之心”,也称“不忍人之心”6. 形质神用这是范缜提出的关于形神关系的命题。

意思是说,形体是精神赖以产生的实体,精神是形体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7. 四端端,即开端、萌芽。

孟子认为,人类的四种道德观念仁、义、礼、智,是由人与生俱来有四种心演变发展而来。

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把这四种心称作四端。

8.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 指无形的东西,“形而下” 指有形的东西。

“道” 指事物的规律,“器” 指具体事物。

《周易》认为,事物的规律是无形无象的,具体事物是有形有象的。

二、简答题:1. 墨子的“三表法”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一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依据前人的间接经验,用历史事实来检验言论的是非;二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人们现实的直接经验作为检验的标准;三是“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把言论应用于政治实践之中,看其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用实际效果来捡验。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一、概念解释1、四心说(孟子)四心说,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孔子“仁”的精神被孟子所继承,并发展为”仁义”学说,概括起来即为仁、义、礼、智“四心”或“四德”。

2、人副天数人是天所创造的,那么人在各个方面都与天类似,人就是天的副本,这叫“人副天数”。

3、民胞物与民为同胞,一切为上天所赐。

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4、无待(庄子)5、名教西汉大儒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

汉武帝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

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故也有“纲常名教”的说法。

名教观念是儒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已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名教观念最初始于孔子。

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要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董仲舒据此倡导审查名号,教化万民。

“以名为教”,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

魏晋时期曾兴起围绕“名教”与“自然”关系的论辩。

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二、简答题1、什么是“得意忘言”?得:得到。

言:语言。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纠缠于言词。

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言语了。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可能是“得意忘言”的最早出处,意思是说得到了真意而忘掉了表达它的语言。

这里的“忘言之人”也就是“得意”之人。

2、禅宗的基本精神是什么?3、何为“差序格局”?4、道家与道教有何同异?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

道教与道家不同,道家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而道教是宗教,但二者之间又有联系,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道」为道教所继承改造,道家创始人老子被道教塑造为太上老君,《道德经》和《庄子》既是道家典籍,又成为道教的「真经」。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发展演变的学科,涉及到众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以下是对一些中国哲学史常见名词的解释。

1. 道:道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道教和儒家哲学中,道是指宇宙的本源和原则,是一种超越性和终极性的存在。

同时,道也表示一种人生之道,即如何追求真理和正确生活方式。

2. 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典籍。

周易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社会、道德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卜卦的方式解读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提供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决策。

3. 天道:天道是儒家哲学中的概念,指宇宙定律及其普遍原理。

它认为宇宙万物都受到天道的支配和约束,并且只有遵循天道的人才能得到天的保佑和福祉。

4. 穷农论:穷农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提出的一种伦理思想,主张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充实和发展。

穷农论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安定与繁荣。

5. 心性:心性是联系儒家哲学与佛教思想的重要概念。

心性既指个体的心理活动,也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灵魂的本体。

儒家注重培养人的心性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标,而佛教强调通过修炼心性来摆脱世俗的束缚。

6. 养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五个重要原则,也是孔子对于人类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养生指养身保健,修身指修养内心和道德,齐家指严于家风,治国指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平天下指追求天下太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7. 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名著之一。

道德经探讨了宇宙的本源和运行原则,提倡顺应宇宙之道和自然之理,主张以柔弱和无为的方式来达到真理和和谐。

8. 心学: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一种发展,强调人心的本质和修养,认为只有通过修炼自己的心性,才能达到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以上只是中国哲学史中的一部分重要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包括众多名著、思想流派和哲学家等。

对于这些名词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1、以德配天这是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意思是说周公的权力是“天”授予的,这是“天命”。

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2、宗法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3、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4、明德慎罚这是西周统治者汲取殷商灭亡的教训而提出的思想。

“明德”就是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政。

“慎罚”主张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5、律学即法律注释学。

它原是经学的一个学支,用儒家经书中的经义研究、解释法律,属于正统儒学。

律学始于汉,晋代达到鼎盛。

6、理学产生于宋,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术。

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流。

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先天地而生,忠孝仁义、三纲五常千古不变。

理学弥补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理论形式上粗浅直观的缺欠。

7、铸刑书这是春秋失去子产的一项法律改革。

即将刑法铸造在金属器物上,予以公布。

它开创了世界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打破;“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8、《春秋》决狱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实例作为审判的法律根据,从而把儒家经典法律化。

这是董仲舒最先提出的。

其实质是一种“原心论罪”说。

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主张。

即以儒家思想统治其他各家,使儒家的仁义礼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10、神权法这是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法律指导思想,它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夏、商时期神权法的主要内容是“天命”、“天罚”,到了西周就演变成“以德配天”的君权神受说。

1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刑不上大夫”是说刑罚的锋芒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1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意思是说:“先王”极其“礼义”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义”的宗法原则也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

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定,可以废弃的。

既然“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不见得正确,那么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

13、《竹刑》邓析私自编定的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

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

《左传》曾记载“郑四喘杀邓析而用其竹刑”的说法。

14、为国以礼这是儒家礼治论的主张,儒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要求恢复和加强以贵族政体为核心的一整套宗法等级制度,主张“复礼”。

“为国以礼”的具体内容有:礼是根本的国家制度;礼的范围扩大到民间,突破了西周的“礼不下庶人”原则;“举贤才”补充周礼的“亲亲”原则;礼是“五伦”原则的条文化、制度化15、为政以德这是儒家德治论的主张,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但也进行了改造。

儒家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二是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

“为政以德”表现在法理思想上,就是“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恤刑慎杀”。

16、父子相隐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是“为亲者讳”的周礼原则在判断是否与犯罪问题上的反映。

孔子认为,父子之间应该互相隐瞒犯罪,而不应该互相告发。

这一主张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在司法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后来封建法律允许亲属相隐的张本。

17、化性起伪这是荀况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

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

“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

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18、兼相爱,交相利这是墨家法律观的核心,墨家以“兼爱”和“交利”为标准衡量各国的法律制度,评价各家的思想学说,特别要将它贯彻到立法司法之中。

“兼相爱”是针对“别相恶”而言,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

“交相利”是针对“交相贼”而言,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19、天志“天志”是墨翟实现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而提出的表现形式。

“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天志”规范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天志”是法律的来源,“天志”是最好的法律,“天志”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和平等20、无为而治“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

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

他们人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

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21、以刑去刑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商鞅是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论思想家。

他的重刑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上,以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

商鞅的“以刑去刑”是针对仁君“以德去刑”的观点而提出的。

主要包括刑主赏辅、不赏善、轻罪重刑等内容。

22、信赏必罚这是韩非提出的执法要求。

韩非八赏和罚称为君主手中的“二柄”,是贯彻法令的关键,要使赏罚必信。

而且还要注重公平,一律依法行使赏罚。

23、治民无常、唯法为治韩非提出的维护君主利益的法律观,意思是治理民众没有什么常规可循,只有用“法治”才行。

“法治”是对付那些奸佞之民的唯一有效的办法。

24、事皆决于法这是秦朝的法治思想,秦朝统治者秦始皇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就要求任何方面都要有法律法令来进行统治。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定各种法律,使“皆有法式”;二是严刑峻法,深督轻罪;三是视法治为万能,要求后继者遵循他制定了法度行事;四是秦始皇集国家权力于一身,完全实现独裁政治。

以上各方面都体现了“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25、黄老学派黄老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

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西汉王朝总结秦朝骤亡的教训,主张黄老学派的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它运用到政治和法制实践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26、三纲五常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27、文武张设这是王充法理思想的一个方面。

他认为一德一力,一文一武,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工具,要“文武张设”、礼法兼用。

但比较起来,王充认为礼义德教更为重要。

28、以礼率律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礼,所有的律条都必须折中于“礼乐”,与“礼乐”相符合。

这就是他所主张的以礼率律。

张斐的这一思想弘扬和推进了封建正统法理思想所坚持的礼法合一、纳礼入律的立法原则。

29、以轻代重,化死为生这是杨坚立法、司法方面的思想主张。

杨坚曾两次下令修订新律,即《开皇律》。

《开皇律》废除一些酷刑,减省一些刑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代刑罚的野蛮性。

30、安人宁国李世民军臣汲取隋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提出了“安人宁国”的治国方略。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少兴土木兵戈的政策,重视法制,力戒奢靡,从而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局面。

在这种“安人宁国”的方针指导下,李世民时代出现了“贞观之治”。

31、德礼政刑德、礼、政、刑,即德治、教化、政令、刑罚,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最早由儒家创始人孔丘提出。

孔子认为政刑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德治、教化才是根本的治国方法,他首先提出重德轻刑、以德去刑的主张。

西汉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为基础,论证了“大德小刑”、“德主刑辅”的原理,成为封建正统法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

南宋朱熹把这一原理根植于唯心主义理学,认为德礼政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统一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

丘睿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提出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德刑关系说,使传统的“德主刑辅”说更为全面和系统。

32、原情定罪丘睿重视法律作用,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在司法是反映为几方面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原情定罪”。

他认为,审理案件单靠有限的法律条文是不够的,还应注意以往的判例,衡量犯罪的情节和行为人的动机、目的。

司法官必须因情以求法,对情有可原者,应予以宽免。

他反对“移情就法”、搞“客观归罪”33、祖宗不足法王安石提出的变法理论之一。

他针对守旧派提出的“祖宗之法不可变”,指出:祖宗之法应当效法,但效法不等于硬搬;制定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天下安宁,民富国强,为达到此目的,历代王朝都要根据当时的国势民情确立制度,而对前代法律有所更改。

34、天变不足畏王安石提出的变法理论之一。

王安石变法伊始,守旧派利用当时的自然灾害指责变法,要求复旧。

王安石用唯物主义天道观力排众议。

他认为人事与天道各有其常,两不相关。

自然界的灾异现象有时和人类社会的动乱、变故同时发生,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二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35、一家之法这是黄宗羲对维护君主利益的法律的一种称呼。

他认为这是没有“一毫为天下之心”的法律。

将天下的利益尽归君主,势必引起天下之乱,违背了立法的本旨,是“非法之法”。

黄宗羲的“一家之法”是针对整个封建制度而提出的,是对整个封建法制的批判。

36、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这是黄宗羲提出的“法治”观。

他认为“法”的作用大于“人”的作用,应该重视法治的定立与实行。

法治实行的是代表天下人民利益的“天下之法”,是平等的法律,而非“一家之法”。

军臣上下都要严格遵守奉行“天下之法”。

37、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魏源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之后,提出的口号。

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以达到战而胜的目的。

他要求要善于“师夷”,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38、《资政新篇》洪仁轩的主要著作,是他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结晶,其显著特点是打上了资本主义的烙印,带有民主与科学的因素,体现了历史的新趋势。

3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