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位于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课题为《汽化和液化》,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又有学生实验,所以按两课时来完成,同时内容又比较连续所以我的处理是将两节课一起上用“大课”一次完成。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部分,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难易规律,我将教学过程调整为:先学习“蒸发”后探究“沸腾”。
本章内容既是初中物理的基础章节又是重点部分,说它是重点原因有二:首先它经常作为考试的内容,另一方面本章的物理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可以这么说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本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知道蒸发是吸热的过程,认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能用蒸发是吸热的过程解释物理和自然现象;(3)、知道液体沸腾的规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4)、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5)、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能解释自然现象和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自身体验和学生实验总结出物理规律;(2)、通过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进一步巩固物理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二)、教学重点(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三)、教学难点(1)、运用蒸发是吸热的过程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做并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从中总结出液体沸腾的规律和液体沸腾的条件;(3)、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二、学情分析由于初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抽象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设计好实验,预测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观察实验的关键部分,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今天我说的是《汽化与液化》,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二节,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热学中很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我们今后学习热和能的基础,是《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的继续,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是很重要的。
而且本节内容又与自然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发展理念,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意义和乐趣。
本节内容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用汽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4、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5、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及温度特点,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绘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2、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节约意识和安全意识。
其中,教学重点是知道沸腾与蒸发的相关知识,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难点是理解蒸发吸热,有制冷的作用和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们刚接触物理不久,虽然爱动脑,但是能力不强,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掌握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1、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地位与特点:(1)“水的沸腾”实验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是非常重要的。
(2)汽化和液化现象与生活及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紧密相关,能较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通过本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众多方面的能力和品质。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了解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制冷。
(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父母、爱生活和爱祖国的热情、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2)难点是观察现象与收集数据,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保温瓶(热水)、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纸盖、温度计、停表(钟表)(演示实验1用);讲课仪、硬纸板、酒精若干、棉签若干(学生体验活动、演示实验2用)。
二、说学情1.经过上一节《熔化和凝固》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描点作图能力。
2.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新课的学习起到很大的知识迁移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与学法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
1.演示法:演示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究物理奥秘,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讲授法:利用实验现象,结合理论讲解。
4.问题法: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今天我说的是《汽化与液化》,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二节,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热学中很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我们今后学习热和能的基础,是《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的继续,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是很重要的。
而且本节内容又与自然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发展理念,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意义和乐趣。
本节内容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用汽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4、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5、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及温度特点,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绘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2、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节约意识和安全意识。
其中,教学重点是知道沸腾与蒸发的相关知识,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难点是理解蒸发吸热,有制冷的作用和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们刚接触物理不久,虽然爱动脑,但是能力不强,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掌握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1、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说课稿我今天所说的是《汽化和液化》,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版初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将就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加以具体的说明。
一:说教材;《汽化和液化》,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版初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本课时主要是对于汽化的两种方式加以认识和学习,内容简单,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1、知识目标:(1)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沸腾的条件。
(3)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认真观察实验的能力。
3、情感道德目标:(1)激发主动探究意识,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4、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液体蒸发的特点。
5、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蒸发特点。
二、说学生情况: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阅历浅,很难独自完成本课的知识学习,而且互相合作能力较差,主要是以自己的兴趣来学习的。
所以我准备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1、导入教学教师表演物理魔术“不怕烧的手指”,将一块沾有水的纱布缠在自己的手指上,再滴上几滴酒精点燃。
教师:我的手指安然无恙,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汽化和液化”的神秘世界去寻找答案吧。
2、合作探究(1)汽化和液化(2)探究水的沸腾特点3、眼视实验法讨论法(1)沸腾的眼视实验过程。
(2)做纸锅烧水实验。
四、说教学过程:(一)、汽化和液化实验:酒精吹气球在试管中滴入酒精,管口套上气球,再把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总结: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说课课件
实验探究 (15分钟)
课堂小结 (2分钟)
布置作业 (1分钟)
1234567
讲授新课 (8分钟)
讲授新课 (8分钟)
随堂练习 (4分钟)
导入新课
酒精汽化和液化
不足之处:酒精汽化和液化实验,水槽具有一 定高度,会挡住后排学生观察塑料袋鼓起来。
导入新课
酒精汽化和液化
改进:换成有颜色塑料袋,前低后高的透明置物盒。学生能更加直观多角度观察到实 验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特点。通过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声音、 温度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 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 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 道理。
汽化和液化
1 说教材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4 说教学重难点 5 说教法、说学法 6 说教学过程 7 说自我评价及反思
地位与作用
①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②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温度、熔化和凝固, 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③本节课前面承接教材的《熔化和凝固》部分,后 面是教材的《升华和凝华》部分。它在整个教材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讲授新课
汽化 液化
讲授汽化和液化的定义
汽化的其中一种方式:沸腾
实验探究 水沸腾实验
不足之处:
1 实验时间较长。(酒精灯加热 烧杯需垫石棉网,使烧杯中水 受热慢)
2 沸腾后撤去酒精灯,石棉网 有余温,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会, 与“停止加热,沸腾停止”不符
通用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教课资料范本通用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汽化和液化讲课稿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汽化和液化》讲课稿敬爱的各位评委老师 . 大家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日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
下边我将由教材剖析、学情剖析、教法与学法、教课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剖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波及两种物态变化是最切近生活的物理知识之一。
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 . 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观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 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往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融化、什么是凝结。
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准备 . 本课内容依旧禀承了现象→剖析→实践的思路 . 经过自主研究过程培育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 . 并发现水的沸腾是强烈的汽化现象。
教材还参插一些“资料” . 发展学生兴趣 . 让学生着手操作 . 进一步领会沸腾特色和沸点知识。
2.教课目的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乞降教材的详细内容 . 联合学生实质 . 我拟订了以下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 : 知道汽化、液化的观点 .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认识水的沸腾现象 . 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方法与过程 : 察看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强烈的汽化现象。
经过研究活动认识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色。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念 . 使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 乐于认识平时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3.要点难点要点:水的沸腾现象和特色. 对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的研究。
难点 : 指导学生经过实验的察看、剖析、归纳和表述、总结液体沸腾的特色。
二、学情剖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 他们思想活跃 . 求知欲旺盛 . 拥有强烈的操作兴趣 . 处于从形象思想向抽象思想过渡的期间。
可是他们刚接触物理. 对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掌握短缺 . 他们的抽象逻辑思想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到场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给大家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中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板书汽化和液化)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根据新课改、新课标的要求,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物理学研究的是力热光电等现象,本章是关于热学方面知识的。
物态变化是热学中的基本内容,而本节又是在前两节基础上介绍了物态变化中的另外两种现象汽化和液化,在定位上本节与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以及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并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本节的具体内容上来看他是学习科学探究法的重要章节。
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2,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分析完教材之后教师应该根据本节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以及能力方面的分析。
从知识基础来看学生已理解温度的概念能够区别和描述固,液,汽三态。
能正确描述熔化和凝固现象,理解熔化是凝固的逆过程。
从能力方面来看已会熟练的使用温度计并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探究能力。
另外学生需要在更进一步的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上进行提高。
3,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科学探究以作为内容标准之一因此,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本节内容特点,我确定本节的重点:水的沸腾的科学探究以及蒸发与沸腾现象的区别沸腾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很多同学对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不是很清楚,甚至出现错误的认识,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难题我确定本节的难点:在沸腾过程中的特征和温度变化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联系现代教育四大支柱的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制冷,影响蒸发的三个条件。
《汽化和液化》 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汽化和液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汽化和液化》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中的第三节内容。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既是对前面所学物态变化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又为后面学习升华和凝华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然后安排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汽化的一种形式——沸腾的特点和规律。
接着,教材介绍了蒸发这一汽化的另一种形式,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最后,教材讲解了液化的方法和现象。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温度、熔化和凝固等知识,对物态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学生对于汽化和液化的本质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和生活实例的分析来加强。
同时,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2)理解沸腾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沸点的概念。
(3)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制冷。
(4)了解液化的方法和现象,知道液化放热。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对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的是汽化和液化的第一课时,主要是《探究水的沸腾》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第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热现象中的第三、四种物态变化,在初中物理的专题科学探究实验中是最重要的,而“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探究之一。
它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物理的乐趣。
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引出沸点知识,给出几种液体的沸点表。
一是使学生了解部分液体的沸点;二是使学生能用沸点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教材还安排了“想想做做”,内容是纸锅烧水,目的是发展巩固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沸腾特征和沸点知识。
2.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难点:观察现象与收集数据同时进行,主动探究意识的激发3.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⑵.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⑶.情感、态度与价直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4.教具与学具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教师演示用: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学生每组器材: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15套)、计时工具。
第二.说学法1,设计理念:⑴、“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神奇的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沸腾现象及规律”。
通用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 章第 节 (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这样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水的沸腾现象和特征.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液体沸腾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探究水的沸腾
探究二:教师演示“纸锅烧水”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亲历纸锅烧水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师生合作得出由于水的蒸发吸热.使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纸锅也能够烧开水的结论。
探究三:教师演示课本第89页的“想想做做”.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让学生手背感觉到“凉”而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效果。2.用沾了酒精的棉花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并用扇子扇.让学生看到温度的降低而感受到的蒸发吸热过程.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有蒸发致冷的效果。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汽化、液化的概念.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方法与过程: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了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汽化和液化是化学领域关于物质相变的重要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次说课将对《汽化和液化》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条件,认识与之相关的物质的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够应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物质的相变现象,理解与之相关的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条件的讲解。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气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变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汽化和液化的现象,让学生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热水会变成水蒸气?为什么沸水放在冰箱里会变成液态?”2. 知识讲解:a. 首先对汽化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回忆溶解的概念,指出汽化是指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需要供热时发生。
通过示意图解释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增加,逐渐克服分子间引力,最终从液体表面逸出,形成气体。
b. 接着对液化进行讲解。
液体分子由高温高能态转变为低温低能态,需要释放热量时发生。
通过示意图解释,液态分子之间引力增强,使得分子逐渐减少动能,聚集在一起形成液滴。
c. 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是什么意思,并解释液体分子蒸发和凝结的动态平衡。
3. 示范实验:通过进行溶质和溶剂加热实验,观察溶质溶解时溶液中水分子扩散到空气或空心硫酸瓶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加深对汽化和液化的理解。
4. 讨论与总结: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回答:“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汽化和液化?”并总结出发生汽化和液化的条件。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直观地展示汽化和液化的现象。
2. 示范实验:通过实验展示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除了以上书籍,学生还可以上网查找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科普文章、视频等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学生可以关注一些与物理科学相关的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定期阅读上面的科普文章和资讯,了解最新的物理研究成果。
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物理科学讲座、竞赛等活动,与其他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物理奥秘》:一本介绍物理现象和原理的科普读物,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现象,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汽化和液化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蒸发和沸腾的机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例如,当我们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液态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3. 两种生活中的汽化现象:
a. 烧水时,水温逐渐升高,最终达到沸点,此时水开始沸腾。
b. 夏天,地面上的水在阳光照射下逐渐蒸发。
两种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c. 冬天,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窗户玻璃凝结成水滴。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活动化的理念,渗透科学 思想和方法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设 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小组交流得出结论,要充 分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同时要充分利 用多媒体媒介来展现生活中的实例,突出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能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 不仅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讨论: 秋天同学们下水洗澡时,上岸时觉得冷,而在水中反而不冷,说
明什么?该过程发生在液体表面还是内部? 夏天狗,牛等动物的嘴巴张开并伸出舌头,有何用?人运动时,出
大量的汗有何用?(生活走向物理)
(2)让同学们猜煮饭时,是上面的先熟还是下面的先熟?学生很少有 这种生活经验,老师帮助解释。再结合我校用蒸气煮饭烧开水,天 要下雨时特别闷热等例子来帮助学生来知道液化放热。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 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 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 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五、说教学策略
本节设计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在整个 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实验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实验的形式,通过观察、 讨论,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突出教师的引 导性,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及生活中物理学道 理的思想情感。
想一想: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石油气变成液体 装在钢瓶里的呢? 通过压缩气体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这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称为加压 法。这种方法使气体的贮存和运输变得更方便。生活、生产中常用 此方法使气体液化。(如石油液化气、打火机中的液化气、液态氢 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汽化和液化的定义、特点、物理原理等关键知识点。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实验操作等。
3.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1.概念阐述:明确汽化和液化的定义,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实例。
2.实验演示:进行一系列汽化和液化的实验,如酒精灯加热、冷却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他们分析背后的物理原理。
3.知识讲解:结合实验结果,讲解汽化和液化的物理原理,如分子间作用力、热力学原理等。
4.生活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冰箱中的冰块融化、热水壶烧水等,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风格:板书将采用简洁、清晰、有条理的风格,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重点和次要点,增强视觉效果。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学习重点,同时作为视觉辅助工具,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将:
-在课前精心准备板书内容,确保知识点准确无误;
-在课堂上适时更新板书,避免一次性呈现过多信息;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汽化和液化的定义、特点和实例;
(2)汽化和液化的物理原理;
(3)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2.教学难点:
(1)汽化和液化的物理原理,特别是分子间作用力和热力学原理;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3)培养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发现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
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提问、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和困惑,并给予反馈。
2.生生互动:我将设计小组实验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讨论实验结果,并在全班分享。
3.全班交流:在实验和讨论后,我将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这些互动方式旨在营造一个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一些前置知识或技能,如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认识,以及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技能。然而,他们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对于汽化和液化的微观机制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汽化和液化的条件,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联系起来,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对于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能不够熟练,可能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解释存在困难。
4.之后,我会介绍影响汽化和液化速度的因素,如表面积、温度差等,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因素的作用。
5.最后,我会结合实际应用,讲解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加湿器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设计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写作,加深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热现象中的第三、四种物态变化,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是十分重要的,而“水的沸腾”实验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的实验,它与生活及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相关联。
通过自主探究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并发现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教材还加入一些“小资料”,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沸腾基本特征和有关沸点知识。
2、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难点:观察现象与收集数据,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3、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⑵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主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道理。
4、教具与学具演示器材: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
学生器材: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硬纸板盖、秒表。
多媒体:由于本节课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过程,所以没有使用多媒体。
二、说学法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生活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道理。
注重科学实验,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自主探究为主。
三、说教法教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总结。
运用直观法、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按“设疑——猜想、假设——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验证——分析与论证——举例——解释现象——练习巩固”的模式展开教学。
(一)疑问引入1、提问:“黄山云海”是怎样形成的?2、演示实验: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
然后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请同学们观察塑料袋的变化,闻一闻、看一看塑料口袋内有什么?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汽化和液化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1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好动手,但能力不强。
他们刚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掌握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内容。
汽化与液化在生活中最为常见,与生活联系紧密。
与内能热量、分子运动论的学习也有联系;研究方法是很多探究的模式;能解释很多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热现象。
所以本节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
2、教学目标根据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能区别物质三种物态:固态、液态、气态。
知道汽化与液化及对应的吸放热。
知道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沸腾现象、沸腾的特点和沸点。
进一步熟悉温度计的使用。
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2)过程与方法经历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
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物理中常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3、重点、难点与关键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1)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让事实说话)(2)难点:有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
(学生的数学知识决定)(3)关键:做好水的沸腾实验。
三、选用的教具及设备(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酒精、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打火机、平底烧瓶、水槽、玻璃导管、停表、课件。
四、教材处理本节内容安排两个课时连堂上,用实验导入,创设情景,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晒衣、晒农作物来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做好沸腾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事实说出沸腾的特点;通过身边事例导出液化放热,汽化吸热;信息浏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
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涉及两种物态变化是最贴近生活的物理知识之一。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
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准备,本课内容依然禀承了现象→分析→实践的思路,通过自主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并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教材还参插一些“资料”,发展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沸腾特征和沸点知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汽化、液化的概念,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方法与过程: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水的沸腾现象和特征,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探究。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液体沸腾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运用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演示课本里的“想想做做”: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学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
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这样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水的沸腾现象和特征,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液体沸腾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由于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学们可以说出较多的沸腾时的现象)[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思考,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了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
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自己探究得出了水沸腾时的具体情况,同时由于探究活动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促使学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在交流过程不知不觉使同学们之间形成一种默契配合,关系融洽的友好气氛。
探究二:教师演示“纸锅烧水”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亲历纸锅烧水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师生合作得出由于水的蒸发吸热,使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纸锅也能够烧开水的结论。
探究三:教师演示课本第89页的“想想做做”,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让学生手背感觉到“凉”而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效果。
2.用沾了酒精的棉花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并用扇子扇,让学生看到温度的降低而感受到的蒸发吸热过程,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有蒸发致冷的效果。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眼见到,真实的体验知识的验证,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探究四:重复水沸腾的实验,将玻璃片放在沸水的上方,请学生观察,水蒸气在玻璃片上出现了液化现象,变成了一水滴。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有利于其对液化现象的理解。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必做题:第9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2、3、4题
选做题:学生收集资料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