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学在人类学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好玩的样子

——学人类学的体验

写一篇学在人类学的体验,内心是忐忑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去写,也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资历与经验,并且总想去查一查文献,先做一个文献综述怎么的。但回头想之,既然是自己的学习体验,那就也不便查阅别人的,这次我就把自己当做被访谈的对象,将自己当作主位来写。再加上只是院团委为了提供一个具体的学习体验的案例,案例是拿来分析的,遂将自己的一些不堪入目的经历啊、狗屁不通的想法啊,摆一摆,陈列陈列,并无什么严谨的逻辑、更无什么深邃的见解。

回想三年前的大一,那时候一进来也很疑惑,我们即将学习的人类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也就是我们经常会问自己的问题,更为尴尬的是,你的家长、亲戚老表、同学、朋友等等会问你人类学是什么。不得不说,这个问题现在还一直伴随着我,每次都会以“你是学什么的”,“我是学人类学的”,“那人类学是什么,给我解释解释”,然后我就一堆省略号、、、所以,我现在还面临着这样的疑惑,但只是时间不一样而已。疑惑我们的问题,我们便去问我们的老师、学长学姐等等,可每次大家给的定义都不一样,并且一直都会强调尝试去做解释。但也会在其中发现一些共性,这是一门关于人类的学科,对于人的全面了解,涵盖生物性和文化性、、、想当初,学院、老师都在尝试给我们解释,还包括在开大会说、探访宿舍说,还记得当初法军老师说可以判断我们是哪地方上的人,我们觉得很牛,然后他就解释道不同地方的人的体质、骨骼不一样,后来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叫体质人类学,霎时间觉得还蛮有趣的。当然,必须要提的是我们的《文化人类学概论》这门课,这可是我们的男神张院长坚持上的课,他给我们定义到“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起源、发展以及文化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于是便形成了更完整的雏形。但这完全阻止不了人类疑惑的步伐,总会有人问,研究人类感觉太大太空洞,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后来我就不说我是学人类学的,我说我学的是人文社科,这就极大地堵住了七大姑八大姨的疑惑,因为不知道怎么深入询问人文社科。不过有很多老师提到,就说是学社会学的,这个屡试不爽,大家的疑惑也少了很多,其实也不算错,我们人类学也算是社会学大类。随便做一个小推销,我们小组曾做过影视人类学的作业,拍了一个小视屏,“人类学是什么”

(/v_show/id_XOTIwNzU4MjA0.html)。

当然疑惑不止于此,你疑惑完了人类学是什么,我们就遇到了“文化”,不可否认这是

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你发现你也讲不清楚。高中的时候,政治课上也会讲文化,其定义清晰无比,“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但等你上了大学之后,你发现,好像对,好像还不怎么准确,马林诺夫斯基、克拉克洪、克虏伯、哈维兰等都会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最后你发现“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当然咯,吐出了这么多的疑惑,你会觉得这是多么抽象的一门学科。但其实不然,人类学上得书斋、下得田野,他是一门很实在的学科,实在的你都觉得很诧异,我怎么变成这样子了,怎么这么黑,我说的是皮肤黑。这个就很实在,能够具体地感受到,而且很直接。其实,问题除了在你校园学习的时候出现,在你下田野的时候,更是有增无减。你会疑惑田野是是什么?在田野中究竟需要做什么?在田野中我们需要的到什么?、、、所以,你一直处于一伙的状态之中,而或许恰恰是这种疑惑,你会慢慢的学会去认真地思考,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思考,并慢慢地提高。还记忆犹新,张院长在上课的时候提及读大学培养的是我们独立的思考方式和逻辑能力,正如陈寅恪所言“独立之思想”。

而读书和田野能极大地促进这个目的的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强调的是要多读书,无论是为了考试而读书,还是人丑就该多读书,为了奖学金而读书、、、总之就该多读书,且不仅仅是读专业书,也需要读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学的、、、多读书总是有好处的,客家俗语“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反正就是多读书。当然,多读专业书和相关的书籍是最为相关的,记得读完第一本专业书应该算是费老的《乡村经济》,还记得那是在国庆回来学校在大巴上看完的。其实那时候很多我是看不懂的,例如特纳的《象征之林》,看的我是瞌睡沉沉,不知道究竟想干嘛,后来才发现,这与象征人类学相关。如果能够了解到写作的背景,作者的主张,特别是那本书究竟是想与什么对话,你就能够事半功倍了,并且读起来更能理解,而不是不知所云。当然,读不懂就对了,因为像孩子学走路,应该慢慢来。大一读不懂的,可能大二懂了,但大二肯定又有新的读不懂的,如果你都全部看懂,那就可能不正常了。所以啊,年轻人不想老想着搞得大新闻,因为目前来说,有的书我仍然是拒绝的,但可能我会提纲挈领的知道一点,将其置于大的背景与序列之中。感觉好像说了要读书,那怎么获得书单呢?总不能随便拿起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就看嘛。其实呢,当你看了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很多的参考文献,于是一本引出了很多本,很多本便会引出了更多的更多的书,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书了。你只会说怎么读的玩,但如果被引次数越多,我觉得读得价值就越高,至少大家都认同,所以适当的挑一挑。那怎么去找到这些书呢?那就多去图书馆,你差不多都能找到,如果找不到,就给图书馆写建议,建议图书馆买。不过对于经典的书,你可以买一本,我不会告诉你其实我有藏书的癖好,一开始我去西门的学而优书店

买。后来我发现网上有更便宜的,于是我就转移去当当网上买,这是最好的一个购书网站。目前我都是砖石会员,没有更好的待遇了,消费多少能够获得,你就自己去看吧,或者脑补一下也可以。但很多人类学的书,特别是比较老的,就难以找到了,那就多运用图书馆数据库和网上的分享资源,新浪网盘、百度网盘等等都是很多的。这种就很大的需要去自主学习了,需要自己主动的寻找。但我还是忍不住来推荐一些书,《努尔人》、《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叫魂》、《西学》、《林村的故事》、《疾病与痛苦》、、、不过好像太多了,我就不屁话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还是要多读书,并且需要从书籍中吸取你想要的、作者想说的。

除了读不完的书,还有就是下不完的田野。虽然我并没有经过太多的田野,但我还是觉得她很重要的样子。人类学系本科生必不可少的恐怕是人类学的一个月田野,一个月让你去体现与感悟。老师也曾言,田野是人类学的成年礼,田野是一道分水岭,你或更爱、你或不喜爱,但你都会变的成熟。首先是,一个月逝去,你长大了一个月,然后明显的是外形上,你会因为一个月的日晒雨淋,皮肤变得更健康,最后可能是一个月经历了所有的人类学科学田野的过程,多多少少有些理解。当然啦,田野还是蛮苦的,你会语言不通,甚至在访谈的时候自己睡着了,这个我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你也会被别人置之不理,然后你会失望的走开,这个我也碰上过;你还会忧虑下一个访谈对象要找谁,这个我也碰上过;当然,可能你会看上某个姑娘,或许看上某个小伙子,或许你被看上,这可能是一个浪漫的,但我会告诉你,这样子很不好,因为你的资料根本做不完,就算是当地村长的要你做媳妇或者女婿,都尽量不要答应,如果只是八卦八卦,还是可以的,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如果说田野之后,那就我不知道了。其实,苦的同时,你也会收获很多的开心,毕竟当地老乡还是很热情的,可能叫你去家吃饭、请你喝酒,你也会领略当地不一样的文化和思维,除了和当地有深厚的感情,你的队友也会在田野中,慢慢的加强联系,你更可以去一起开展游戏。除了这些,每天晚上需要对资料进行田野笔记的记录,每天努力三千字,然后你的报告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最后累与苦、欢与笑,你都会变得很感激,重要的是,你不用担心去写报告了。其实呢,除了一个月的田野,你还可以自己去寻找田野,去理解一个相对稳定的情景。更有人说,何处不田野,慢慢的,你交谈时的问题都会有针对性,你会慢慢的搭讪,你在干嘛呢?吃了没?哪里人啊?家中又有哪些人啊?做何营生啊?、、、当然,这有些夸张。不过你在搭讪上有很大的提升。

除了人类学最大体验的读书和田野之外,学了也三年了,渐渐人类学在身上开始发酵,因为她的很多观点和主张对现实真的很有作用。这个从人类学历史统治殖民地的效用看就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