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训练

合集下载

(2017届)全国卷历年高考古诗阅读题目及答案

(2017届)全国卷历年高考古诗阅读题目及答案

• (2)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2分) 答案:C
•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 事;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③用来批判炫 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②用来讽 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 奢华。 •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 关心政治的传统;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③ 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答案:C
• 6.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995 年全国高考题) 答案:D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 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 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 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 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 2、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a)春天、(b)夏天、(c)秋天、 (d)冬天四季的景物,分类正确的一组是(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歧。 •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 今暝将渠俱不眠。 •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 当场意气射生来。 •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2017届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ppt(6份打包)3

2017届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ppt(6份打包)3

[金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例 2] 下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 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 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 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 可指其他儿子。
二、古代官职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 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 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授予官职。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提分攻略 [金钥匙] 新课标卷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出现了新的变化。由对文言实词 的专门考查,转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就为学生指明了备考 方向。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掌握一些基础 性的文化常识,是亲近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提高学生语文 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

高考22题逐题特训(十一)高考第16题名篇名句默写1.(2017·最新考纲预测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

《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分)(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分)(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分)2.(2017·最新考纲预测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做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分)(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分)(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分)3.(2017·最新考纲预测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秦蜀之间人迹罕至,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 高考22题逐题特训10

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 高考22题逐题特训10

高考22题逐题特训(十)高考第14~15题古代诗歌阅读(二)1.(2017·最新考纲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采樵作孟浩然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上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世俗,以隐士终老。

《采樵作》一诗也正反映了这样的思想。

B.首联“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运用顶针、连带的手法描写了樵夫深山采樵的情景,山高林密,“山深”也体现了山的古老幽深。

C.第二联“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进一步描写了山路险阻难行,作者采用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桥崩”“卧槎”“路险”“垂藤”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樵夫劳动的艰辛。

D.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相伴的人越来越少,山风吹动樵夫身上的衣服,表现了樵夫自然洒脱的情态。

E.最后两句,樵夫采樵一天,没有感到劳累,傍晚眺望村落里生气的袅袅炊烟,一路长歌,满载而归。

(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B项,没有连带的修辞手法。

C项,“桥崩”“卧槎”“路险”“垂藤”不是细节描写。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1)BC选B给2分,选C给3分。

(2)抒发了获得劳动果实之后的轻松愉快之情。

(3分)太阳落山了,采樵的同伴渐渐变得稀少,山风吹拂,采樵人拄着手杖,放声歌唱,向着炊烟袅袅的村落满载而归,获得劳动成果之后的愉快心情溢于言表。

(3分)[诗歌鉴赏]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世俗,以隐士终老。

2017年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诗

2017年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诗

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诗2017年全国2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诗【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见尽风流人物风流:指的是事业有成就,才华杰出有能之人。

就如毛主席的一首“沁园春”里所写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意思一样,不是当今社会人人说的风流,当今社会人们把风流贬义了,指的是寻欢作乐之人称之为风流。

从湖北来了一对夫妻,是我们公司的客户,前段日子到湖北出差时见过面的万HE公司的陈董事长及其夫人。

由于互相打过交道,再度见面时,自然更加热情,加上在湖北的时候他热情地款待,他到了广东怎么样也要尽地主之谊,在生意场上,互相有合作的不管谁到了对方的地方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这似乎是生意场上的潜默则。

陈董事长从事房地产生意十多年,能搞房地产的老板家产都是数以亿计,上次在湖北的时候我临走时对他说;“有空到广东来走走,带上你的夫人,届时我领你们到广东走走旅游看风景”。

没想到才一周,他果然来了,我话已经说出口,当然不会食言,不但要尽地主之谊,而且得遵守承诺陪同他们到处走走。

可就在这一天的早上,湖南来了另一批客户,叫B副总去接待他们,以为事情这样安排也没事了,可谁知这个时候,税所的某领导大驾光临我们公司,这个时候才上起上周五财务经理说过这周一税所的某领导前来,真糟糕!而且这次是省级的和市级的领导一同前来,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事,税所的领导在我们公司开业17年来从无光顾过,只是今年我们公司晋及为省级的企业后就招来这些领导前来考察,真晕,一点准备也没有,这个时候正在和客户在湖边的茶艺馆里品茗谈心,突然,B副总来电话:“MM,你快回公司,税所的领导发脾气,说提前约你竟然不接见他们,还说他已经几次登门都见不着你,听他的语气可能生气你怠慢他了,他说你没把他放在眼内,我担心他会给你找些事让你知道他的利害就麻烦了”。

2017-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 高考22题逐题特训9

2017-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高考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 高考22题逐题特训9

高考22题逐题特训(九)高考第14~15题古代诗歌阅读(一) 1.(2017·最新考纲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出城①李贺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注:①李贺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此诗是李贺离京时所作。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李贺应举落第,离开京城时,写下了《出城》一诗,作者开篇写下了离京时的情景,内心十分落寞孤寂。

B.本诗前两联运用了侧面描写和借景抒情手法,通过“飞雪”“桂花”“啼乌”“朔风”“骑着瘦驴的诗人”组成了凄凉冷落的画面。

C.“关水乘驴影”一句中“影”字用的非常好,写出了诗人和驴子形只影单,只有倒映在水中的影子,衬托了诗人应举落第后的悲苦景象。

D.最后两联,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进京应考而不中,回家后的惭愧心情,而妻子不断安慰自己,没有责怪,表达了夫妻间的互相理解和支持的情感。

E.本诗最后一联直接描写了回家后的情景,用笔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体现了李贺朴实自然的诗歌风格。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B项,前两联没有运用侧面描写。

D项,最后两联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虚实结合,回家的情景是作者想象的。

E项,最后一联是作者的虚写,想象回家后的场景。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1)AC 选A给2分,选C给3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遭馋落第后悲哀绝望的心情。

(2分)“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是直接抒情,表达诗人矛盾的心情:回到家乡重温家庭的欢乐温暖,是值得欣慰的;但是入京应试,“被弹”而归,一事无成,真是可悲。

2017年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清晰版本)

2017年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清晰版本)

2017年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清晰版本)高考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希望考生们能不负众望,取得好成绩。

本文“高考语文2017年全国卷2真题含答案”请关注高考频道!点击下载 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2017年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精校版二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精校版二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精校版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精校版二酒醒夜永(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教师版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二 文言文阅读

教师版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二 文言文阅读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二文言文阅读一、【新课标Ⅰ】(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

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

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

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

过继后的叔叔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后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继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继父的几千卷书而已,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

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

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

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

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他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

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6 古代诗歌阅读 考

(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6 古代诗歌阅读 考

考点二 鉴赏语言(2016·内宴奉诏作曹 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诗是宋朝诗人曹翰的作品之一。

其大意如下:三十年前我就学习了兵书,我的名字,也经常在当代俊杰中出现。

曾经为了勇赴国难,我披上铠甲;即便家里贫困,叫我卖了宝刀我定然不肯。

而今我臂力尚且强健,还嫌弓弦弹力疲软;我目光依然敏锐,还能识得许多高明的战阵。

昨天夜里庭院前刮起秋风,寻找秋衣时,看见了以前的盘花战袍,这让我不由得感到无比羞惭!本题从炼字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首先找到要比较的内容,即比较原诗颈联中“健”“明”和题干中的“弱”“昏”哪两个字效果比较好。

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每组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区别。

用“健”“明”,诗句的意思是虽然时过三十年,但“我”的手臂还很强健,目光依旧敏锐,还具有冲锋陷阵的能力,表达了作者虽老之将至,但犹存报国之念。

“臂弱”“眼昏”表明作者年事已高;“尚嫌”“犹识”话锋一转,强调“我”虽已年老,但拉弓射箭臂力不减,仍能辨识战阵,表达了作者仍欲杀敌报国的精神。

2017届高三语文诗歌二轮复习练习(7题)含答案

2017届高三语文诗歌二轮复习练习(7题)含答案

2017届高三语文诗歌二轮复习练习(1)1.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独坐①杜甫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注】①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712-770)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寂。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

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E.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和强的艺术感染力。

15.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易安体①辛弃疾千峰云起。

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②。

新来莫是,别有说话?【注释】①易安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时人称之“易安体”。

②旧盟:指“鸥盟”,与鸥鸟为友。

(14)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景怎生图画”写出了词人对雨后山中清新明丽景色的由衷赞美。

B.上片“只消”两句,透露出词人摒除尘世烦扰、惟求闲散安宁的心境。

C.“午醉”承“青旗卖酒”照应上片,于洒脱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奈。

D.结尾作者假托与白鸥对话,诙谐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归隐山间的意愿。

(2)请联系作品内容,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对本词作简要赏析。

2017年全国卷二诗歌鉴赏题解析

2017年全国卷二诗歌鉴赏题解析

(2017全国卷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参考答案(1)BD(2)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

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

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

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

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解析(1)B选项内容与尾联赏析无关,D选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是告诫、提醒要以国家为重。

(2)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考查方向(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题思路(1)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和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而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辱使命。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2-3含解析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2-3含解析

2-2-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通“锸”。

铁锹。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答:【解析】(1)叙述手法。

首先从叙述角度来看,本诗是从采地黄者的角度,以采地黄者的口吻讲述了采地黄和卖地黄的事。

诗人在客观的叙述中寄予了对以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那些豪门贵族的痛恨之情。

(2)对比手法。

诗人将采地黄以求度过饥荒的贫苦农民与朱门家的白面郎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

一是把农家与朱门的不同身份进行对比,二是将采地黄者与白面郎的形象进行对比,三是把采地黄者饥饿无食与白面郎的马吃地黄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在反复的对比中揭露了两个阶级的贫富差距。

尤其是结尾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不如马这一现象,使人在深深同情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时,激起了对那些豪门贵族的切齿痛恨。

【答案】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2卷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2卷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2卷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2卷寒窗苦读,只为一刻,高考在即,不要着急,面对答卷,挥笔有神,轻轻松松,努力学习,终有回报,衷心祝愿,实现理想,考上大学,开开心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2卷,仅供大家参考!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2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

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主要用途是照鉴察形。

汉代的铜镜已经相当精巧,用途也更广泛。

尤其是汉代铜镜背后的铭文,相当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的文化,成为了解汉代文化的一个窗口。

铜镜的铭文本是制镜者表达对佩用铜镜者的祝福、庆祷、期盼,有的也反映了制镜者与佩用者的特殊关系,从中可见制镜者的内心愿望,给铜镜的使用价值增加了意义。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作铜镜的商业化,从前制镜者的特殊愿望就可能变为适用众多买者的套话式的吉语。

但无论是制镜或买镜,送人或自用,铭文上的吉语无疑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

这对了解一个时代的社会流行观念,具有相当的价值。

首先,向往世俗幸福的内容在汉镜铭文中十分突出。

其中可分为三类:一是长寿,如“延寿万年”“延年益寿”,这不仅反映了人们追求长寿的愿望,也应与汉代流行神仙观念有关;二是贵富,如“君宜高官,位至三公”“常富贵,乐未央”“大乐贵富毋极”,这些主要反映了当时官僚阶层对贵富的企盼;三是长乐,铭文中多见将长寿、贵富加以结合,而同时祝祷长乐,如“与天相寿,与地相长,富贵无极,长乐未央”。

以上三类,属于汉代人追求世俗幸福的价值观的体现,其中把快乐作为幸福的要素,是值得关注的。

有更多的铭文是把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和家庭伦理结合在一起表达的,体现出家庭伦理观念是汉代人的深切关怀。

如“利二亲,宜弟兄,寿万年,长相保,宜子孙”“长保二亲乐富昌”“长保二亲及妻子”“夫妻相喜,日益亲善”“延年益寿,宜子宜孙”“天地和合子孙成,长保夫妇乐长生”。

2017届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ppt (2)

2017届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ppt (2)

2.抓情语。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牢牢把握, 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命脉。 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两联, 尤其是尾联; 词的下阕, 有时也“移 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哀” 字。 当然,不是诗中所谓的“情语”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有的诗人故意用反语。当然,这种情况很少。绝大多数情况下,我 们都是能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原味翻译: 孤独的小船夜色中停泊在洞庭湖边, 岸边荧荧灯火, 客船上孤寂一片。 北风呼呼吹来, 强劲得怕是能将片片梅花吹老吧。 我打开船篷小门,却见外边是漫天大雪。我突发万丈诗情,想要与 这飞舞的雪花争个高低,雪片在与风搏杀,我的诗情在与雪缴缠。 我长笑一声,感觉心情无比畅快。
提分攻略 [金钥匙] 1.看标题。 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 唐人作诗,最重标题。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 调。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春、秋)、节日(如除夕、 重阳);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总之, 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
考能提升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秋望 (明)高启 霜后芙蓉落远洲,雁行初过客登楼。 荒烟平楚苍茫处,极目江南总是秋。 (1)“雁行初过客登楼”中,“雁”这个意象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结语中“总是秋”三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 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独游西岩”即“独(于)西岩游”。点明了人物 (独自一人)、地点(西岩)、事件(游览)。 ②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喜欢欣赏你呢? (青山回应)岁暮寒冬,常到山中溪边来吧(让咱们相互为伴,面对风 寒)。山尖一轮明月悄悄升起,才发现它早已从地平线升起,眼下 已是高悬中天,遍洒银辉照大地的景象。明月、山峦、清澈的小溪, 仿佛都在静听(我)朗诵的《离骚》(但愿它们能明了我的心忠,人同 此情,心同此景)。 ③“偃蹇”。(“寒”及“《离骚》”也暗示了一部分情感)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题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专题卷2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题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专题卷2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11分)桂林道中作李商隐①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余蝉嘒嘒②,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注】①李商隐:晚唐诗人,河南沁阳人。

受牛李党争牵累,一生不得志。

写作本诗时,作者为广西桂林观察使郑亚的幕僚。

②嘒嘒:蝉鸣声。

1.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

“嘒嘒”表示蝉的叫声,“依依”是指依依不舍。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秋蝉以人的情感,它好像在对客居他乡的人发出依依不舍的鸣叫。

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物象之上,这种艺术手法叫作寓情于物(移情)。

【答案】运用了寓情于物(移情)的手法。

作者将主观情感移置于客观物象,在秋蝉身上赋予人的情感;在作者听来,秋蝉的鸣叫声好像在安慰、挽留客居之人,表达对来客的依依不舍。

(手法2分,分析3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注释中介绍了李商隐的不得志和写作背景,从中可以看出本诗的情感基调。

首联描写“无秋色”“有暮晖”之景,暮色夕阳自然引发诗人思乡之情。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

2017-2018高中语文二轮复习高考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

—————————高效演练—————————1.(2017·最新考纲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夜雨寄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易错字:(1)剪(3)太息[答案]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2017·最新考纲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屈原在《离骚》中借裁剪荷叶、莲花做成衣服象征自己加强修养、保持高洁情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易错字:(1)芰(2)蜀[答案]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3)蜀道之难3.(2017·最新考纲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_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一个政治改革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三)

(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三)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三)(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2分)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

休数年,使人请地于韩。

韩康子欲勿与,段规谏曰:“不可。

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复,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

君其与之。

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然则韩可以免于患难,而待事之变。

”康子曰:“善。

”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

知伯说,又使人请地于魏,魏宣子欲勿与。

赵葭谏曰:“不如与之。

”宣子曰:“诺。

”因使人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

知伯说,又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

知伯因阴.结韩、魏,将以伐赵。

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

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

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

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城力尽,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

欲以城下,何如?”张孟谈曰:“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

君释此计,勿复言也。

臣请见韩、魏之君。

”襄子曰:“诺。

”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

”二君曰:“我知其然。

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

”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

张孟谈以.报襄子,襄子再拜之。

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知过辕门之外。

知过入见知伯曰:“二主殆.将有变。

”知伯曰:“不然。

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

”知过见君之.不用也,遂去不见。

襄子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曰:“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知伯军。

”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

(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知伯因阴.结韩、魏 阴:暗地里 B .因舒.军而围之 舒:散开 C .与之期.日 期:期望 D .二主殆.将有变 殆:大概C [期: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篇名句默写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士大夫之人因为官职大小的缘故,而嘲笑那些拜师学习的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作对比,指出莲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的句子是:菊,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琵琶女一曲终了人们久久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花之隐逸者也(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意义。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穿荷叶荷花制作的衣服来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向。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这就告诉人们要善于借助各种外在条件。

答案(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3)君子生非异也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男子用车来接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带上财物嫁给他。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提出了秦国应当爱惜六国的人才的观点,他认为,秦国如果做到了这点,就能“________________”,无人能使其灭亡。

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3)(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强调要定期复习才能有心得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蜀地之难行还联想到了蜀地军事上的易守难攻,其中直接描写剑阁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以“东风”“明月”反衬自己悲痛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剑阁峥嵘而崔嵬(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游子乡愁浓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听觉上营造了蜀道悲凉阴森的环境氛围。

(3)李商隐《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美好愿望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但见悲鸟号古木(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对待“誉”和“非”,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达到“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莺燕报春、一派蓬勃的景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徘徊于斗牛之间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____________。

答案(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舍生而取义者也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的名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3)塞上燕脂凝夜紫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诗人因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楚的悔恨之情。

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3)悔相道之不察兮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的同乡认为如何抵挡齐国的攻势是统治者操心的事,曹刿没有必要参与,但是曹刿毅然面见了鲁庄公,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传·曹刿论战》)(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环境、情态两个方面描写了“游人去而禽鸟乐”的场景。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认为此时的北伐没有做好准备,只能是像刘义隆当年“________________”一样的结果。

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3)赢得仓皇北顾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万物各有主宰这一哲理时,认为非己所有,就不应该索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话表明什么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明后主应广泛听取意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自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从占地面积的角度来表现阿房宫之大。

答案(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覆压三百余里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诉说自己嫁到男方家后从早到晚操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追求,诗人自己唯独喜欢修身养性。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欢欣鼓舞地饱食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战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答案(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3)八百里分麾下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使至塞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征蓬”“归雁”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两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酒》(其五)中陶渊明写自己身居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心远地自偏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2)《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马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来斥责那些不懂千里马,对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并说“天下无马”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