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原理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居住区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居住区规划原理名词解释场所指特定的人或事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

特征是具有识别性的基本条件之一社区发展原则: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建设社区文明与发展社区文化,建立完善的与管理机制。

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社区发展原则的核心内容。

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的需要,以及对这些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需要和人身安全、劳动、就业保障等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人的心理需要,包括对社会交往、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文化传统、道德规范等的需要与认可。

自我实现的需求:人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包括对生存的价值、生活的意义、自我的满足.个人的风格。

生态优化原则: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和营造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共享社区原则: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参与共享:要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大众化,在设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与选择性,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住宅区自身的居住对象。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住宅区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保证机制和重要过程。

公众参与包括1)居民参与社区管理2)社区发展决策3)社会后续建设4)社区信息交流居住区: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想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居住组团: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和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住宅街坊: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

居住区规划原理(推荐五篇)

居住区规划原理(推荐五篇)

居住区规划原理(推荐五篇)第一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一、居住区发展历程简介1、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基本组织形式:唐代以前:封闭的里坊制北宋仁宗末年以后为街巷制元代出现大街---胡同结构形制(一)里坊制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在西汉至唐代年间是发展的鼎盛时期。

里坊制特点: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封闭的里坊制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指导思想。

(二)街巷制:北宋中叶以后,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封闭式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已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逐渐撤去围墙,演变为街巷制。

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

(三)大街---胡同元朝时期,已发展为大街----胡同,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了大街—胡同---四合院三级组织结构。

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2、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一)传统的大街---里弄的规划结构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死胡同。

(二)、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

邻里单位规划的基本原则:a.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b.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c.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d.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e.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f.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三)、人车分流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在1933年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

被称为雷德朋体系。

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道路与汽车道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介绍居住区规划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一、居住区规划的原理1. 人性化原理人性化原理是居住区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

建立一个符合人们需求和习惯的居住区,可以使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合理设置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社区性原理社区性原理是指将居住区划分为不同的社区,每个社区内部设有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

社区之间通过道路、交通线路和绿地相连,方便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社区性原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增加居民的互动和参与感。

3. 可持续性原理可持续性原理是指在居住区规划中考虑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措施,降低环境对居民的影响,并提高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居住区规划还应该考虑到社区的社会需求和经济状况,提供适应未来需求的发展空间。

二、居住区规划的设计方法1. 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是指居住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组织方式。

首先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人口普查,了解居民的人口密度和需求。

然后根据居民的需求和规划目标,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公园区等。

在空间布局中考虑到交通路径和便利设施,以确保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便利。

2. 功能分区设计功能分区设计是指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将居住区划分为多个相互配套的功能区域。

例如,住宅区应该与商业区、教育区、医疗保健区等相连,方便居民的日常活动。

公共设施区应该设置在居住区的核心地带,以方便居民的使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绿地和公共空间的布置,以增加居住区的宜居性。

3. 交通规划设计交通规划设计是指为居住区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和道路系统。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知识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知识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知识点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指针对一个特定地区的居住需求进行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人口密度、道路网络、公共设施、绿地空间等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理知识点。

1.地理环境分析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目标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这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方面的考虑。

地形因素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道路布局和建筑设计。

气候因素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绿化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

水资源因素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设计。

2.人口需求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口需求。

这包括人口密度、家庭结构、居住方式等方面的考虑。

人口密度决定了居住区内的住宅建筑的规划和布局。

家庭结构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居住方式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交通系统的设计。

3.道路网络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到道路网络的设计。

道路网络的设计要满足交通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通道,并且考虑到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

道路的宽度和长度、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人行道的规划等都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4.公共设施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公共设施的规划。

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购物中心、公园等。

这些公共设施的规划要充分满足居住区内居民的需求,并且要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公共设施的规划要考虑到容量、位置和距离等因素。

5.绿地空间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绿地空间的设计。

绿地空间包括公园、花坛、绿化带等。

这些绿地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居住区内的植被和景观的需求。

绿地空间的规划要考虑到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因素。

6.环境保护考虑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

这包括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考虑。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资源。

总结:居住区规划设计涉及到许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口需求、道路网络、公共设施、绿地空间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1.人性化布局:城市住宅区应当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需求和舒适度。

规划师应当设法创造一个居住区,便利居民的移动,并为居民提供接近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和购物中心等。

2.混合用途:住宅区应当包含多种用途,如商业、文化和娱乐设施等。

这有助于提高住宅区的活力,并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3.便利公共交通:住宅区应当便利公共交通。

这包括提供公交车站、地铁站和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

这可以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同时也有助于环保。

4.社区内部面积分配:住宅区规划应当合理分配不同功能的面积,如居住、公园和商业等。

这有助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并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5.注重生态保护:住宅区规划应当注重生态保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这可以通过保留绿地、湿地和自然景观等方式实现,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6.空间尺度和密度:住宅区规划应当考虑空间尺度和密度。

规划师应当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住宅区的大小和规模。

这可以确保居住区的合理利用,并避免过度拥挤。

7.绿化和景观设计:住宅区规划应当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

通过种植花草树木和规划景观设施,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美丽的景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8.鼓励社交互动:住宅区规划应当设计成鼓励社交互动的环境。

提供公共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和健身中心等设施,可以增加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9.可持续发展:住宅区规划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

采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管理和废物处理等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0.历史保护和文化保持:住宅区规划应当尊重历史和文化,并保护其中的重要遗产和文化景观。

这有助于保持城市的独特性和历史特色。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城市住宅区规划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住宅区规划1.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2.住宅区按照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3.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4.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1.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6.构成社区的四个条件1)一定的社会关系2)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3)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4)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7.邻里单位及其原则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住宅区规划理论。

1、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

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

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

8.社区发展原则(核心:以人为本)需求层次理论:1954年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9.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2)按使用频率分(3)按营利与非营利性质分10.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按使用性质分为8类1)教育2)医疗卫生3)文化体育4)商业服务5)金融邮电6)社区服务7)市政公用8)行政管理及其他11.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频率分为2类1)经常使用2)必要而非经常使用12.公共服务设施按营利与非营利性质分为2类1)营利2)非营利13.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1)教育:幼托、小学、中学等(2)医疗卫生:医院、诊所、保健等(3)文化体育:电影院、文化馆、运动场(4)商业服务: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5)金融邮电:银行、邮电所等(6)社区服务: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老年设施等(7)市政公用:变电室、高压水泵房(8)行政管理及其他: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市场工商管理部门、防空地下室等14.配建指标的控制:−住宅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应符合规范规定的千人指标。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袁青第一章居住形态与居住区第一节居住形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一闾=五个伍,一个伍=五户)第二节决定居住环境的因素一. 社会生产力水平二. 自然条件.气温.通风湿度.雨量.地形.地貌影响处居住形态三. 家庭结构及生活方式四. 科学技术进步五. 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六. 规划布局思想第二章居住区总体设计原则第一节社区发展原则一. 需求层次理论二.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

1.适居性2.识别与归属3.文化与活力第二节生态优化原则一. 原则: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和营造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二.现代住宅规划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要求:1.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2.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3.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4.饮水供水系统5.供热取暖系统6.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第三节共享社区原则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参与1.共享2.公众参与第三章住宅区的规划结构第一节历史改革第二节居住区组成基本单位的演变1.街坊分析街坊的主要缺点:1)街坊面积小,很难为居民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2)汽车交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噪声、废气还严重地影响沿街坊周边布置的住宅的安宁和卫生,居住环境质量很差。

3)街坊面积小,很难为居民设置公共绿地和运动设施4)道路交叉口过多,而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速度。

5)市政工程密度大(道路、管线),城市总投资高。

2.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六个特点:1)邻里单位四周应为城市干道所包围,城市干道不穿入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的道路为尽端式3)以一个小学校的规模来决定邻里单位的规模(居住密度45户/ha,我国目前250户/ha)4)小学校应布置在邻里单位中心,使步行交通内向,与车行尽端路的交通互不干扰5)儿童上学的半径不大于800m(邻里单位的用地控制在40ha之内)6)住宅应按照日照、通风、朝向的要求来布置3.居住小区4.社区5.综合区6.综合体第三节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形式一. 类型、规模、分级1.居住区规模:人口30000~50000,户数10000~16000户,用地50~100公顷。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城市空间布局合理:通过合理规划住宅区的位置和布局,使其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相互配合,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功能分区合理: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城市的发展方向,合
理划分住宅区的功能区域,例如商业区、休闲区、教育区等,使居民在附近就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3. 人车分流:通过合理的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使住宅区
内的行人和车辆分流,避免交通拥堵和行人安全问题,提
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4. 绿地和公共空间:住宅区内应设有充足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居民的社交互动和身心健康。

5. 小区规模适宜:住宅区的规模应根据就近生活和服务设
施的原则,适当控制规模,使居民的居住环境舒适宜人。

6. 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住宅区规划应考虑环境保护
和生态可持续性,合理规划水源、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7. 社区共享设施:住宅区内应设有各种社区共享设施,如
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等,方便居民的教育、医疗、
娱乐等需求。

8.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住宅区规划应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前规划好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确保居民的基
本生活需求。

总之,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原理是以人为本,注重合理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绿化配套等,提供舒适、便捷、环保、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引言城市居住区规划是城市开展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合理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本文将介绍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原理,包括功能分区原那么、布局原那么、空间组织原那么、环境保护原那么等。

功能分区原那么功能分区原那么是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根底。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开展目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文化娱乐区等。

每个功能区都有不同的规划要求和限制条件,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在功能分区原那么的根底上,还可以考虑便利性原那么、混合利用原那么等,以促进不同功能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

布局原那么布局原那么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良好的布局能够提高居住区的可达性和交通便利性,减少居住区内的交通拥堵问题。

在布局上,应考虑到城市的交通网络,合理规划主干道和次干道的位置和宽度,确保交通的流畅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公共设施的布局,如学校、医院、购物中心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效劳。

此外,还应考虑城市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规划,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系统。

空间组织原那么空间组织原那么是指如何合理组织城市居住区的空间布局。

城市居住区的空间组织应考虑到人口密度、居住面积和公共空间的舒适性。

在空间组织上,可以采取高密度住宅区和低密度住宅区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同时,还要合理规划公共绿地和休闲设施,提供居民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环境保护原那么环境保护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原那么。

城市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在规划中,应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系统,合理保护绿地和湿地,提供生态功能,减少水源和土地的污染。

同时,还应推广可持续开展的概念,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环境负荷。

结论城市居住区规划是实现城市开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工作。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是基于人们生活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的综合考虑,旨在提供舒适、安全、环保和高效的生活空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1. 结构合理性原理:住宅区应该有合理的地块划分、道路网格、绿化空间等基础设施布局,以实现良好的交通流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2. 综合性原理:住宅区应该提供丰富的社区设施,如学校、医疗机构、商业中心和休闲娱乐场所,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并促进社区的交流和互动。

3. 环保性原理:住宅区规划应当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垃圾分类处理等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4. 层次性原理:住宅区规划应根据不同居民的需求和社会经济条件,提供不同类型、不同价格的住房,以促进社会多元化和共融。

5. 社区感原理:住宅区规划应鼓励建立紧密的社区网络和居民组织,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促进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6. 可持续性原理:住宅区规划应考虑未来可持续发展,通过能源节约、资源利用和碳排放减少等措施,实现住宅区的长期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是以人为中心,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旨在创造宜居、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这些原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是指在城市规划中,针对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

它旨在通过合理的布局、合理的功能配置、合理的交通组织等手段,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安全、宜居的居住环境。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首先,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本主义原则。

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福祉。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医疗、休闲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创造社区共享的空间和设施,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交和社区凝聚力。

其次,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功能分区原则。

功能分区是指将不同的功能区域合理划分,如居住区、商业区、教育区、医疗区等。

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提高居住区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和时间成本。

同时,要注重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和衔接,提供便捷的交通和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第四,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交通组织原则。

交通组织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居民的出行和交通安全。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规划道路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要注重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倡低碳出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独特之处,也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和历史价值。

同时,要注重文化活动和艺术设施的建设,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包括人本主义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功能分区原则、交通组织原则和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一、引言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城市或者乡村中的居住区进行合理布局、设计和管理的过程。

它涉及到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配套、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旨在创造一个宜居、便利、安全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居住区规划的原理和相关要点。

二、居住区规划原则1. 人口分布原则居住区规划应根据当地的人口情况,合理确定居民的分布密度和居住空间。

根据人口数量的多少,可以决定居住区的规模和居住建造的高度、密度等。

2. 土地利用原则居住区规划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绿地等。

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合理划分界限,避免功能重叠和冲突。

3. 交通配套原则居住区规划应考虑交通配套设施,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停车场等。

交通系统应合理布局,方便居民通行,并且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相衔接,提高交通效率。

4. 公共设施原则居住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包括学校、医院、购物中心、娱乐设施等。

这些设施应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并且方便可及。

5. 绿化环境原则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包括公园、花园、绿化带等。

绿化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提供休闲场所,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6. 环境保护原则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规划应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7. 社区参预原则居住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和需求,鼓励社区居民参预规划过程。

通过开展民主决策和社区活动,增加居民对居住区规划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三、居住区规划要点1. 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居住区规划要综合考虑人口、土地、交通、设施、环境等多个因素,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合理布局空间居住区规划要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域,确保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协调和便利性。

3. 强调可持续发展居住区规划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和谐。

4. 重视社区参预居住区规划要重视社区居民的参预,倾听他们的声音,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1、a、消极空间:又称负空间,主要指无人使用或者没有被利用的空间。

b、积极空间:又指正空间,为部分封闭空间,人们在空间里感到舒适,愿意使用这些空间。

C、服务半径:服务半径是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

D、户室比:住宅区或住宅建筑内各种不同户型的住宅所占的比例。

2、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房屋之间。

为保证后排住宅在规定时日内获得所需日照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两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距离。

A、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B、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低。

C、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1小时标准。

D、建筑两侧:一般侧面无窗时间距不小于6m,有窗时不小于8m,高度大于24m的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侧面间距不小于13m。

(建筑之间的间距:消防要求、通道要求、视觉卫生)3、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4、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主要配套的设施:老年活动中心、托老所、医疗保健设施、老年咨询服务)5、八大类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商业服务、文体娱乐、金融邮电、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及其他。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版)
1
一、居住区规划的实践及理论发展
1、邻里单位
– 1929年,美国克莱伦斯·佩里提出“邻里单 位”理论,以改变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 陷。
– 邻里单位的六条原则。
周边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交通不穿越内 部;
千人指标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上一级包括下一级的指标,指
标同时给出了上下限。
17
18
公共设施托幼的规划要求
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 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 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 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b、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c、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 地带。 d、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 条件。 e、托儿所、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 带刺的植物。 f、 托儿所、幼儿园宜在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 出入口。基地边界、游戏场地、绿化等用的围护、遮拦设施,应 安全、美观、通透
1、居住区规划结构
一般情况下,居住区包括住宅、道路、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 四个部分。
(1)用地规模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人口)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用地比例)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用地构成 1 住宅用地(R01)
居住区 50~60
小区 组团 55~65 70~80
户数(户) 10000-16000 3000-5000 300-1000 人口(人) 30000-50000 10000-150001000-3000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是指在建设居住区时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准则。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居住区的合理布局、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丰富的公共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居住区规划原理:
1. 空间布局合理:居住区应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居住区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2. 交通便捷性: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到交通的便捷性,包括道路交通和公共交通网络。

道路宜宽敞畅通,交通设施齐全,公共交通系统应与居住区相连,并且方便居民出行。

3. 绿化环境: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包括植被覆盖率、绿化率等。

绿化环境不仅可以提供美丽的景观,还能净化空气、降低气温,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4. 公共设施完善: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到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商场、体育设施等。

公共设施的完善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5. 社区互动空间: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社区互动空间的建设,包括公园、广场、休闲场所等。

这些场所不仅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能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6. 灾害防范: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到灾害防范的需要,包括防洪、
防火、防地震等。

合理的规划能够减少灾害对居民的影响,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7. 可持续发展: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

合理的规划能够从长远角度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居住区规划原则是为了提供一个宜居、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第一章居住区的意义与组成居住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

居住区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因此,居住区的构成既应考虑其物质组成的部分,也应充分关注其非物质的内容。

第一节类型、规模、分级及其相关设施1、居住区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响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4、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

其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

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

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筑。

5、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社和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

分级及其相关设施分级是居住区规划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城市居住区中,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的项目、数量和规模一般应根据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进行配置。

第二节社区社区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Tonnize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会关系指一定地域内的居民之间有相互交往与协作;公共服务设施则保证了居民有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基础;文化价值认同感表现为居民相互认可的生活方式、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相同或互不冲突的习俗和宗教信仰;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则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居住生活与社会生活发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但影响往往是整个社会。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绿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优化居住区生活环境和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首先,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和利益。

规划者需了解居民的人口规模、结构和居住需求,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并确保居住区内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充足性和合理性,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其次,居住区规划要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的互补性。

规划者在确定居住区的用地布局时,要合理确定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规模,并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网络,以确保各功能区相互衔接、便捷连通,提高居住区的整体效益和利用率。

第三,居住区规划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景观的营造。

规划者要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绿地的分布,增加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舒适度。

同时,要加强对居住区的环境污染控制和噪音防治,确保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第四,居住区规划要注重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

规划者应鼓励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规划过程,了解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更加符合居民需求。

此外,还要注重社区公共空间和社交活动场所的建设,促进居住区居民的社交交流和社区凝聚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原理包括考虑居民需求和利益、合理利用空间和功能的互补性、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景观营造、以及加强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等。

通过遵循这些原理,可以确保居住区规划的科学性、人性化和可持续性,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居住区规划原理总结

居住区规划原理总结

居住区规划原理总结居住区规划原理总结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论第一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在“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不同功能同步运转机制;以可持续进展战略为指导,建立文明、舒适、安康的居住区;以满意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保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与可持续进展。

充分考虑如何适应与满意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的需求、建立居住区文明与居住区文化、建立完善的效劳与治理机制,这些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根本内容和进展原则。

概括为两方面:居住区的物质舒适性和精神的享受性。

一、居住的物质舒适性舒适性包括:卫生、安全、便利、舒适,这是居住区舒适性的根本内容。

卫生包括:生理安康卫生(如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声与空气污染防治等)和环境卫生(如垃圾收集、运转及处理等)。

人均公共绿地、人口密度、绿化率是保证小环境的规划指标。

舒适指安康环境与居民心理、心理要求的适应与和谐。

二、精神的享受性1、归属感和认同感;2、美学的要求;3、文化其次节居住区的类型、规模及相关概念一、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月,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以掌握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静为动身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制定了邻里关系的六条根本原则:1)、邻里单位四周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纳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宁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根底掌握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下学不比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4)、邻里单位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的邻里效劳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不超过半英里(0.8Km);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四周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代居住建筑起源:(1)穴居-寻找遮雨避寒的住所(2)巢居-架构远离暑潮的乐园周代——都邑,都是奴隶主的驻地,邑包含都,不仅指城市也泛指所有居民点。

城郭均是防御性的,城在郭中,城在内而郭在外,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之为城,外之为郭”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注释:建筑师丈量土地,建设城市,城墙每一边长九里,每边开三个城门,城内九条竖街,九条横街,竖街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宫城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前面是朝,后边是市场,市场和朝各方百步。

3.“坊里”的形成汉长安居住地段称“闾里”,“室居栉比,门巷修直”“宫室与民居相参”,可见当时居住区中的住宅并列排列,王宫与民居是布置在一起的。

居住区称坊里,坊四周有围墙有名字,长寿、延福、崇德、怀远等等,坊门日出而启,日落而闭(宵禁),正月十五可以彻夜不关。

街巷制”取代“坊里制”是宋代的一大贡献。

4.所谓里弄,其一般形式即城市街道两侧分支为弄、弄两侧分支为里;一般不通机动车.日照、采光、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

5.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

他制订了邻里关系的六条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0人;(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64.75h㎡),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亩(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6.综合居住区则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规划组织形式,以居住用地为主体,附设不同类型的工作地段,以节约上班的时耗,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方便生活利于工作和生产。

7.21世纪的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前瞻●集约化趋向居住区公共设施与住宅建筑联合,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联合目的:在有效的土地与空间内可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社会化趋向居住社区便成为社会结构中最稳定的基本单元。

●生态化趋向●颐养化趋向无障碍设计将成为居住区的一项基本规划设计要求;居住区还将增设老人公寓、老人俱乐部、老人看护照料中心、老人医疗保健中心以及老人室外活动休憩场所等老人颐养型设施,并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老人颐养服务系统。

●智能化趋向8.居住区: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00户,用地50-100公顷。

9.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如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它由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规模:10000-15000人,户数2000-4000户,用地10-35公顷。

10.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并不为小区道路所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人口1000-30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4-6公顷。

11.居住区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要素{自然: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人工: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等精神要素{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心理等。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邻里关系。

12.用地构成(1)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的总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区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3)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4)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以上四种用地合称居住区用地(5)其他用地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13.设施构成:住宅,公共建筑,道路交通设施,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

14.专业术语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线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的统称。

15.常用指标容积率:每公顷居住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值建筑密度:各类建筑的基底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率: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个/户)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个/户)限高:允许的建筑屋顶最大高度(米)16.设计的任务居住区规划任务简单地讲,就是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17.设计的内容(1)选择、确定用地的位置、范围;(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方式;(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对外出入口的位置、泊车量和停车场;(6)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分布、布置方式;(7)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8)计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18.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2、以居住组团为规划基本单位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19.基本原则1、社区发展原则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和认同感。

社区发展要点:(1)、社会关系是指一定地域内居民之间有相互交往和协作;(2)、文化价值认同感表现为居民相互认可的生活方式、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相同或不冲突的习俗和宗教信仰。

(1)需求层次理论:1954年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他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适居性:卫生、安全、方便、舒适(3)识别与归属:识别性与归属感是人对居住环境的社会心理需要,反映的是人对居住环境所体现的自身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的需求。

识别性依靠特征,归属感依靠场所。

(4)文化与活力2、生态优化原则(1)设备方面屋顶绿化系统:建筑群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屋顶加建U型混凝土板槽,覆土200以上,改善景观和气候窗墙保温系统:墙体材料中加保温材料,外窗加平移式遮阳窗,减少对空调和锅炉房的使用屋顶雨水收集、贮存和处理系统:U型混凝土板槽下铺砂石过滤层,将雨水过滤后收集到地下储水池,可用作便池、清洁用水分质供水系统:两套管网,一套引用水,一套清洁用水太阳能供暖系统:屋顶上的太阳能集热片或热水器为住户送暖气和热水自然降温、通风系统:住宅下建地沟,用泵通过风道把自然的凉气送到住宅(2)设计方面改善小气候:遮挡冬季风,引导夏季风,绿化以降温除菌3、共享社区原则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参与(1)选择设施注意类型、项目、费用等,空间位置要注意兼顾(2)通过形态和空间的合理布局实现景观共享。

临水跌落式布局,绿地中心化布局,分片组织共享空间等(3)公众参与社区事务:社区管理、发展决策、社区后续建设和社区信息交流20.设计要点1、整体性2、经济性3、生态性4、地方性与时代性5、超前性与灵活性21.住宅类型的选择1、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2、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在土地有偿使用的情况下,用地的经济起主导作用。

分析住宅建筑经济的主要依据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建造价和平面利用系数、层高、长度、进深等技术参数,而用地经济的主要依据是地价和容积率。

(1)住宅层数: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

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来看,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

如住宅数在3~5层时,每提高1层,每公顷可相应增加建筑面积1000㎡左右。

6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层数越高,造价越大。

(2)长度:住宅单元拼接越长,山墙越省。

四单元长住宅比二单元住宅每平方米居住面积造价省2.5%~3%。

但长度不宜过长,过长需要增加伸缩缝和防火墙等,对抗震也不利。

(3)层高:层高每降低10cm,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 。

3、合理选择住宅类型(1)住宅标准(2)套型和套型比套型:指每套住房的面积的大小和居室、厅和卫生间的数量。

如一室一厅、三室二厅二卫等。

套型比:指各种套型的建造比例。

在确定套型比时,应参照当地的人口结构和市场的需求。

(3)确定住宅建筑层数和比例(4)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特点和居民的习惯(5)要有利于节约用地(6)城市面貌的要求22.住宅的规划布置1、住宅群体的组合(1)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①行列式②周边式③自由式④混合式(2)住宅群体空间组合①形态要素:点(点式住宅、树木等)线(条形住宅、连廊、林荫道等)面(板式住宅、地面、水面等)②视觉要素:建筑及各构成物的体量、尺度、色彩等③关系要素:建筑及各构成物布置的位置、方向、间距等2、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分为(1)私密空间:户内空间、阳台院子等(2)半私密空间:被住宅群围合的属于其中居民的院落空间(3)半公共空间:若干组团共同拥有的空间如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务设施开放的公共场地,小区级和组团级道路和停车位等(4)公共空间:属于城市空间的居住区或城市外部空间基本要求:遵循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逐级衔接的布局原则,重点关注各空间衔接点的处理,保证各层次的生活空间具有相对完整的活动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