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兴山县基本情况
兴山县通信建设情况汇报
兴山县通信建设情况汇报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通信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下面,我将就兴山县通信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兴山县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截至目前,全县通信基站已覆盖到县城及各乡镇,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全县通信网络的全覆盖。
同时,兴山县还加大了对通信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确保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
其次,兴山县在通信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县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利用通信技术,开展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等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县教育局也推动学校开展在线教育、远程教育,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县医疗卫生部门还利用通信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方便了广大群众就医。
再者,兴山县在通信管理和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县通信管理部门加强对通信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通信法规,保障了通信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用户权益。
同时,加强对通信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兴山县在通信业务拓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县通信运营商不断推出优惠政策,降低通信费用,提高了通信服务的质量。
同时,积极推广5G技术,提高了通信网络的传输速度和容量,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通信的需求。
总的来说,兴山县在通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通信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通信基础设施,推动通信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加强通信管理和监管,不断提升通信服务水平,为兴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稿)
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二○一一年三月十九日目录兴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决议 (1)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一、发展基础与宏观环境 (2)〔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1、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3)2、工业支柱产业日益壮大 (3)3、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4)4、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5)5、移民迁建取得重大成果 (5)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6)7、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7)8、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8)〔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 (13)1、有利条件 (13)2、面临的挑战 (13)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4)〔一〕指导思想 (15)〔二〕基本要求 (15)1、坚持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统筹推进 (15)2、坚持县内发展与县外发展统筹推进 (15)3、坚持加快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统筹推进 (16)4、坚持三峡后续建设与培植发展后劲统筹推进 (16)5、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 (16)6、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统筹推进 (16)7、坚持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统筹推进 (16)〔三〕战略重点 (17)1、坚持“一区多园”,打造山区库区特色经济开发区 (17)2、实行“多元发展”,打造更具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17)3、突出产业特色,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7)4、立足昭君品牌,打造鄂西区域性生态文化旅游长廊.. 185、发挥库区优势,打造鄂西渝东区域性重要物流节点.. 18〔四〕主要目标 (18)1、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18)2、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 (19)3、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9)4、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9)5、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20)6、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 (20)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5)〔一〕打造全国最强世界知名的磷化工产业 (25)〔二〕培育具有较大潜力的冶金产业 (26)〔三〕高起点发展电子材料加工业 (26)〔四〕突破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26)〔五〕积极发展建材产业 (27)〔六〕大力培育能源工业 (27)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7)〔一〕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28)1、突破发展木本油料产业 (28)2、提升优化柑桔产业 (28)3、加快发展优质茶业 (29)4、稳定发展优质烟草业 (29)5、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 (29)6、科学发展山区畜牧业 (29)7、积极发展其他特色产业 (29)〔二〕大力培植产业化龙头企业 (30)〔三〕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 (31)〔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1)五、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32)〔一〕突出发展旅游产业 (32)〔二〕突破发展商贸流通 (33)〔三〕积极发展金融保险 (34)〔四〕稳定发展房地产业 (35)〔五〕着力发展信息服务 (35)〔六〕有序发展中介家政 (36)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36)〔一〕完善城镇配套体系 (36)〔二〕提档升级县城功能 (37)〔三〕加快乡村集镇建设 (38)七、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38)〔一〕努力实现科技振兴 (38)〔二〕继续优先发展教育 (40)〔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1)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41)〔一〕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41)〔二〕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43)〔三〕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44)〔四〕强化人口管理工作 (45)〔五〕加强妇女儿童工作 (45)〔六〕全面加强社会管理 (46)1、大力发展社会组织 (46)2、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46)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47)〔七〕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47)1、强化减灾救灾工作 (48)2、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49)3、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50)〔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50)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1)〔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51)〔二〕科学开发矿产资源 (53)〔三〕合理开发水利资源 (53)〔四〕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54)〔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5)〔六〕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56)十、着力推进民生改善 (57)〔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57)〔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8)〔三〕大力发展民政事业 (58)〔四〕继续推进扶贫开发 (59)〔五〕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59)〔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60)〔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1)十一、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61)〔一〕加强民主建设 (61)〔二〕加强法制建设 (62)〔三〕加强廉政建设 (62)十二、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63)〔一〕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改革 (63)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3)2、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63)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64)〔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64)1、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64)2、扩大区域经济技术合作 (64)十三、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65)〔一〕加强规划管理 (65)1、落实专项规划 (65)2、加强规划协调 (65)3、实施过程管理 (65)〔二〕强化项目支撑 (65)1、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65)2、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66)3、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66)4、切实加强投资管理 (67)〔三〕强化机制保障 (67)1、加强组织协调 (67)2、开展规划评估 (67)3、健全考评机制 (67)4、适时修订规划 (68)兴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决议〔2011年1月18日兴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兴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县人民政府提出的《兴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兴山县天然红豆树群落分布现状与保护对策
兴山县天然红豆树群落分布现状与保护对策摘要: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黄粮镇公坪村陈家沟天然红豆树群落的调查,确定兴山县天然红豆树资源分布范围。
本文在分析红豆树生长特性、分布和生长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天然红豆树群落;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S79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3-0072-032014年兴山县在进行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时,在黄粮镇公坪村发现了大面积集中分布的天然红豆树群落,这是兴山县自该县南阳镇邬家湾800年古红豆树自然死亡后第一次发现如此集中分布的天然红豆树群落,笔者在对黄粮镇公坪村陈家沟天然红豆树群落的种类、分布、资源现状等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兴山县天然红豆树群落的保护对策。
1 红豆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价值1.1 形态特征红豆树Ormosia hosiei,属豆科、红豆属。
又名:何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
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被子植物野生植物。
常绿或落叶乔木,高达20~30m,胸径可达1m;树皮灰绿色,平滑。
小枝绿色,幼时有黄褐色细毛,后变光滑;冬芽有褐黄色细毛。
奇数羽状复叶,长12.5~23cm;叶柄长2~4cm,叶轴长3.5~7.7cm,叶轴在最上部一对小叶处延长0.2~2cm生顶小叶;小叶(1-)2(-4)对,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稀近圆形,长3~10.5cm,宽1.5~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叶疏被细毛,老则脱落无毛或仅下面中脉有疏毛,侧脉8~10对,和中脉成60°,干后侧脉和细脉均明显凸起成网格;小叶柄长2~6mm,圆形,无凹槽,小叶柄及叶轴疏被毛或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5~20cm,下垂;花疏,有香气;花梗长1.5~2cm;花萼钟形,浅裂,萼齿三角形,紫绿色,密被褐色短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倒卵形,长1.8~2cm,翼瓣与龙骨瓣均为长椭圆形;雄蕊10,花药黄色;子房光滑无毛,内有胚珠5~6粒,花柱紫色,线状,弯曲,柱头斜生。
兴山县地质灾害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初探
兴山县地质灾害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初探作者:李雪峰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01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兴山县发生主要地质灾害的分析,探讨了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介绍了兴山县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和地质灾害治理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地质灾害;自然因素;人为因素;防治;探讨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随时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和难以估计的损失。
每年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的四分之一以上。
对地质灾害的研究、防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兴山县地处鄂西、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地质构造属褶皱山系,岩体断裂、节理切割破碎严重,是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县。
我县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降水量为900至1200毫米,降雨充沛。
构造、岩溶地貌遍布全县,地势由南向北呈扇形逐级上升,海拔800m以上的中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仅在局部河谷地段有部分冲积形成的堆积地貌。
区内岩性既有硬而脆的碳酸盐岩、大理岩,又有泥岩、片岩、页岩等易形成破坏软弱面的软岩,以及广泛分布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土。
区内地质灾害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控制,多发于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带;发生区域主要为河流、沟谷两岸以及居民区、人类工程活动密集区;灾害类型以滑坡、不稳定斜坡为主;物质来源绝大多数为松散土类;不合理的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暴雨是发生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
本文简要分析了兴山县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介绍了兴山县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和地质灾害治理的几点经验。
1 地质灾害产生的自然因素1.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大气降水、风暴、气温等,其中降水与地质灾害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降水量大小、强度、时间长短等均影响地质灾害的形成。
秭归与远安县、兴山县、长阳县经济实力比较
秭归经济与远安、兴山、长阳比较秭归东邻宜昌,南连长阳,西接巴东,北靠兴山,与远安县、兴山县、长阳县三县均属山区县。
秭归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远安县1752平方公里,兴山县2328平方公里,长阳县3430平方公里。
2004年,秭归年末总人口39.16万人,远安县19.52万人,兴山县18.52万人,长阳县40.79万人。
四县中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长阳县。
分析比较秭归与兴山、长阳、远安三县经济,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加大赶超力度,早日实现“特色农业大县、精品工业强县、三峡旅游名县、库区经济富县”目标。
一、实力比较(一)GDP比较1、总量及人均值比较2004年,秭归生产总值23.68亿元,远安21.27亿元,兴山16.5亿元,长阳31.91亿元。
按总人口计算的生产总值平均值为:秭归6047元,远安10897元,兴山8909元,长阳7823元。
从总量上看,秭归在四县中排第二位,仅次于长阳;从人均值看,秭归排在最后一位。
2、GDP构成比较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秭归4.87亿元,远安4.53亿元,兴山3.98亿元,长阳7.15亿元,秭归排第二位;第二产业增加值秭归9.06亿元,远安11.3亿元,兴山8.13亿元,长阳16.39亿元,秭归排第三位;第三产业增加值秭归9.75亿元,远安5.44亿元,兴山4.39亿元,长阳8.37亿元,秭归排第一位。
三次产业比重秭归20.6:38.2:41.2,远安21.3:53.2:25.5,兴山24.1:49.3:26.6,长阳22.4:51.4:26.2。
3、经济发展速度比较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秭归10%,远安13.7%,兴山12.04%,长阳14.7%,秭归排第四位。
从三次产业增长速度比较,第一产业增长最快的是秭归,增幅为13.3%;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的是远安,增幅为20.7%,秭归位居第三;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的是长阳,增幅为13.87%,秭归位居第二。
湖北千年古县调研报告兴山篇
湖北千年古县调研报告兴山篇天然禀赋县情概览兴山,于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而立”,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设县距今已有1758年历史。
据考证,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可谓历史悠久。
兴山位于三峡大坝库区坝首,东临宜昌,西连巴东,南接屈原故里秭归,北枕神农架,可谓连接鄂西众多旅游胜地的天然通道。
全县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54公里,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总人口170630人(2012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县辖2乡6镇、114个村(居委会),县政府驻古夫镇。
山区“兴山”因山而名,因山而兴。
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峰3578座、溪河156条,海拔高差2317.4米,人口密度80人/平方公里。
全县地貌结构为“八分半山一分田”,人均耕地1.43亩。
有水能、矿产、林特、旅游四大自然资源。
境内山脉有凉台河山脉、西河山脉、东西河中间山脉、东河东部山脉、高岚河西山脉、高岚河东山脉,其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有仙女山、万朝山、火烽堆、分水垭、芋家山、太皇山、老林垭、马岩尖、雷家岭、白岩尖、青龙坡、一碗水12座。
位于高桥乡的仙女山为县境内最高峰,海拔2426.90米。
县内主要山口(山垭)要道共69个。
县境内主要切割河谷有竹园河、马家河、咸水河、古夫河、九冲河、苍坪河、南阳河、门家河、孔子河、夏阳河、黄家河、高桥河和大坝河等13条河谷。
这些切割河谷中又分为若干条深切的山谷,其中2公里以上的山谷39条。
县境内溶洞分布在县域东南、西南、中部岩溶地貌段,随着地表侵蚀而显露,部分溶洞水渗入地下。
水涌现于地表通道口的有高桥喷水洞、榛子青龙口、黄粮雾龙洞等。
部分溶洞口露出地面较早,离人群居住地方较近,交通方便,已被开发利用和供旅游观赏价值的有龙门河林场盘龙洞(神龙洞)、水月寺镇郑家埫三龙洞、峡口镇李家山村坤元洞、古夫镇满天星龙泉洞等。
全县著名的溶洞有19处。
库区黄金水道上游,长江支系源头,水能储量优厚。
关于兴山县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报告(寒假作业)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关于兴山县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报告兴山,于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而立”,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设县距今已有1758年历史。
据考证,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可谓历史悠久。
兴山位于三峡大坝库区坝首,东临宜昌,西连巴东,南接屈原故里秭归,北枕神农架,可谓连接鄂西众多旅游胜地的天然通道。
全县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54公里,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总人口170630人(2012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县辖2乡6镇、114个村(居委会),县政府驻古夫镇。
寒假期间,我陪伴家人,迎着冬日里和煦的阳光,经常漫步街头,游览景区。
生态环境状况随处可见,令人担忧的是:碳排放量过多,低碳生活难求。
现将所见所闻报告如下:环境状况令人不快兴山地处湖北省“一江(长江)两山(神农架、武当山)”国际旅游线的中心腹地,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山水风光,区位优势独特,水陆交通方便,有“昭君生长地,神农南大门”之称,是名副其实的“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
但盛名之下,碳排放量过多令人不快:一、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
走进大街小巷,私家车、公务车川流不息,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汽车产生的二氧化碳让行人头昏脑胀。
据粗略估算,这些车辆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
其实,人们早已对官车过多和鸣笛抢道愤愤不平;早已对私车满街横冲直撞拒不让路。
这些“不平”和“不让”是市民对汽车碳排放量过多的不满,也是对低碳生活的渴求。
二、家用电器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
当今时代,电脑、电视、空调、冰柜、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纷纷走进百姓家庭,让原本低碳或零碳的家用手工器具陆续“下岗”,过多的二氧化碳也随之从千家万户排出。
听老师讲,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余时间关闭,每年能减少8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可悲的是,我们使用的电脑大部分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同样就洗衣机而言,有用户研究表明,一件衣服60%的“能量”在清洗和晾干过程中释放。
兴山县新县城后坝滑坡地质环境分析
北侧缘 内侧有一纵 向冲沟在阴雨季节水流沿冲沟 向下 流动 ,带动部分滑 体下滑 ;滑坡的 中后部移动变形明
显 ,已造成 了地表 长 1 0 0 m的横 向贯通 裂缝 ,裂缝宽 1 c , 由于 滑 坡 位移 ,造成 了多座 民房 墙体 开 ~3 m 裂 、位移 ,局 部水平错 裂位 移达 1 c ~3m。
极 端最 高气 温4 . ℃(9 9 月) 3 1 1 5 年8 、极端 最 低气 温
一
9 3 1 7 年 1 ,多 年平均 降 雨量9 5 . ℃(9 7 月) 8 mm,最
大达 1 1 rm ,最 e 5 2 5 6 a J 6 mm,并 以降雨 强度 大 ,雨  ̄
1 5 水文地 质 条件 .
度。
安全。 1 滑坡 区地质环 境概 况 1 1 气象 、水文 . 兴山县属北亚热带大 陆陛季风型湿润气候 区,因 受长江 “ 峡谷 暖流 ”影响 ,小 气候特征十分 明显。春 季冷暖多变 ,雨水较多 ;夏季雨量集 中,炎热 ;秋季 多阴雨 ;冬季多雨雪 、早霜 。多年平均气温 1 . ℃, 53
耕地灌溉渠 网齐全 ,沿纵向主要有一条 自然排水 沟 ,
雨季有流水 。
1 2 地 形 地 貌 .
降水补给 ,以径流的方式排 泄。地 下水位埋深低于滑
带。
滑坡 区地处鄂西褶皱山地神衣架南部边缘喀斯特
构造剥蚀 、侵 蚀低 山丘 陵区 ,区内地 势西北部高 ,东 南部低 ,地 面标高2 0 0 m,属剥蚀丘 陵地貌 ,冲 7 -4 0 沟发育 。
式排泄 ,水量不大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泥灰岩 、 页岩 、泥质粉砂岩节理裂隙 中,接受上层滞水和大气
悟透政策超前谋划 抢抓机遇争取项目
悟透政策超前谋划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发改委的关怀指导下,兴山县发改局紧紧围绕“项目强县”战略的实施,以突出项目资金争取为重点,强化“三为服务”(为领导、为基层、为群众),发扬“四千精神”(千思万虑、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努力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抢抓一系列发展机遇,精心谋划项目,在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悟透国家政策是搞好项目争取工作的前提争取项目资金要有悟性。
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
兴山县集秦巴山区、革命老区和三峡库区于一体,是整个三峡库区、秦巴山区和“巴兴归”革命老区唯一没有列入国定贫困县的县。
尤其是三峡工程开工以来,我们在集中精力抓移民迁建的同时,客观上也使得原本十分薄弱的农村、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变得更加脆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全省山区县中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位次曾一度不断后移。
加之受三峡库区环境容量、土地容量和产业规划区域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招商引资难度极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到2006年,全县财政累计债务还有2亿多元),大量公益性、基础性、产业性建设项目的投资需求与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成为制约兴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已成为缓解财政投入不足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近几年来,我局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县情实际,抢抓三峡库区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等重大机遇,以三峡库区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大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交通、旅游、卫生、电网、集镇供水、农村新能源及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2006年,我局在得知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基本框架后,敏锐的分析到,争取纳入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是兴山县继三峡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将对兴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兴山县
兴山县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始建于公元 260年。
县辖2乡6镇、114个村(居委会),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总人口18.26万人。
基本县情为:大山区县。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
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头 3580座、溪河156条,海拔高差2317.4米,人口密度80人/平方公里。
全县地貌结构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人均耕地1.08 亩。
库区移民县。
因三峡工程建设,兴山是湖北省4个库区县区、3个整体搬迁县城的县区之一,移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9%。
老区贫困县。
兴山县是巴兴归革命根据地,早在1927年4月就建立了中共兴山县特别支部委员会。
全县8个乡镇都是省定贫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资源丰富县。
兴山有水能、矿产、林特、旅游四大自然资源,兴山依托四大资源,不断探索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兴山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 ,按照“水电起步,矿产突破,林果特开花”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依托资源,开放开发,励精图治,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县在中央各部委、省市各部门和对口支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搬迁、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以搬迁促发展,以发展保搬迁,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财政收入2.1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308万元,出口创汇90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8.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储蓄达4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60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兴山人民把水电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起步产业,相继完成了香溪河流域四大支流的水电梯级开发,建成大小电站 47座,装机总容量达18万多千瓦,人均装机和发电量居全国县级第一,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
依托电力和矿产资源,实施电矿结合,精深开发10多种矿产资源,形成了磷化工、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兴山县矿产资源管理典型材料:依托优势矿产资源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兴山矿产资源丰富,全县已发现矿种29种,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11种,设采矿权47个。
尚未完全探明储量或正在做勘查工作的矿产资源有10种,设探矿权17个。
近年来,我县以矿产资源规划为龙头、以地质找矿、资源配置和严格监管为重点,扎实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工作,使矿业逐步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以规划为龙头,周密布局开发利用(一)强化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分区管理,按需出让、分期实施,适时调整、持续利用”的原则,2009年编制了《兴山县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兴山县矿业权设置方案》,对全县的矿产资源进行优化调整,统筹安排,形成了“北磷、东建材、南煤、中硅石”的合理布局。
其中榛子为磷化工矿产集中区;水月寺为磷化工、饰面石材、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矿产集中区;峡口至昭君为煤、水泥原料、建筑沙石矿产集中区;南阳为硅石、建筑沙石矿产集中区。
(二)强化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管理。
实行矿业权设置空间预留制度,强化矿业权投放数量和重要矿产开采总量调控制度,合理有序投放矿业权,严格控制县内矿山总数和磷矿年度开采总量,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对不符合规划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不得批准立项,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等证照,不得批准用地。
二、以地质找矿为突破口,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一)强化地质找矿平台建设。
一是建立“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鼓励个人、企业参与地质勘查工作,并优先配置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是严格地质勘查的单位管理,规范行业准入。
合理确定不同资质类别地质勘查单位的从业范围和项目,建立地质勘查相关信用评价体系及信用档案,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地质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重点矿种的地质勘查。
一是加强磷矿、花岗岩、高岭土、金矿、石墨矿等重要矿种矿产勘查工作。
目前探明磷矿资源储量1.4亿吨,预测资源量达3亿吨,分布集中,开发利用条件好,按照目前生产总规模245万吨/年计算,可以开采60-120年;探明饰面花岗岩资源储量170万立方米,其中三峡红、三峡浪、豹斑等优质资源2亿立方米;探明水月寺百果园银钒矿储量815.8万吨,其中含Ag888.31吨,V2O588912吨,该矿种正在办理转采手续,拟设计生产总规模60万吨/年;水月寺东冲河石墨矿、榛子板庙重晶石等勘查也在有序进行。
兴山县村镇建设工作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陈波兴山县始建于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年),是汉明妃王昭君地故乡,因“兴于群山之中,环邑皆山”,故名兴山.县境位于湖北省西部,著名地长江三峡西陵峡北侧,是湖北省贫困县之一,也是三峡工程库区县之一,东临宜昌和三峡大坝,南接屈原故里秭归,西与巴东接壤,北与神农架林区比邻,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全县所辖乡镇万人.老县城高阳镇距宜昌市公里.县内有丰富地水电资源、矿产资源、林特资源和旅游资源.举世瞩目地长江三峡工程地兴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给我县带来了千载难逢地发展机遇.为服务大三峡、建设新兴山,县委、政府明确提出了“依托城区、服务坝区、建设库区、振兴山区”地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我们以移民迁建为重点,始终坚持“水电起步、矿产突破、林果特开花”地经济发展战略,抓住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对口支援机遇,使全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党地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县县委、政府适时抓住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把“城乡一体”作为战略方针,极大地调动各级党委、政府大抓村镇建设工作地积极性,使村镇建设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地小城镇和村庄正在迅速崛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国家、省、市有关小城镇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小城镇建设维护税收支情况我县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有关小城镇建设维护税征收规定进行了征收,并基本做到了返回乡镇用于城市市政基础建设配套.据统计调查,年度,全县个乡镇共征收建设维护税万元,返回万元,占;年度征收万元,返回万元,占,返回地资金主要用于小城镇建设地公厕整修、垃圾转运、防洪设施治理工程,为确保小城镇功能地正常运行起到了一定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宜发[]号文执行情况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经济地发展,宜发[]号文要求各职能部门要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我县地现状工作情况来看,各职能部门均认真履行了职责,强化了各项管理,优质开展服务、帮扶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村镇建设事业地发展.计划部门在审批小城镇建设重点项目时,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积极配合各乡镇认真开展选址立项,方案评选工作,主动为乡镇当好参谋、牵线搭桥,以确保项目地可行性和缩短报建地周期;电信部门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排山区小城镇分布分散,建设资金困难等不利因素,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全面加强小城镇通讯设施建设,先后投资万元开通了全县个小城镇地移动通讯网络系统,且沿线村庄受益,解决了过去通讯设施落后地问题,交通部门结合全县公路路网建设,利用专项建设资金,将小城镇过境公路及公路改造项目捆绑在一起,进行建设,先后投资万元,全面进行小城镇路网升级达标,改变了小城镇市容地脏乱差现象,同时,过去长期一度存在地占道现象也有所改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他相关政策地落实情况一是电力部门在建设农网改造工程同时,也将小城镇地农网纳入一起进行了改造.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电力部门为减轻农民负担出发,未收取水电费附加.小城镇地水电设施建设投资实行地是专项建设资金,道路照明费用从其它列支;二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展中地问题纵观我县村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条件地制约,使得建设发展步伐较慢,建设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镇相对分散,考虑效应得不到发挥,我县集镇大多分布山谷河流两侧,房屋与农田、菜地相互交织,由于大部分集镇居民属于集镇人口,仍一定面积地农田,这些农田又恰恰是集镇发展地必建用地,虽然集镇建设规划将纳入了建设地用地范围,但其土地不能统一征用,责任田无法调整,再好地规划得不到实施,集镇不能从布局凌乱,分散地格局解放出来,土地不能合理利用,建成区不成规模,带来各项市容市貌难改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大,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二是用地指标缺乏弹性,按照国土资源部门地有关规定,我县集镇居民建房用地规模指标为户平平方米,此指标地规定,作为农民建住房,完全能够生活用地需要.随着国家有关加快小城镇建设地精神要求,许多农民进镇落户,兴办二、三产业,需建设一定规模地生产及生活用房,其用地规模又不是很大,这样,就成为了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地一道门槛;三是按照现行土地利用政策,小城镇建设中地非农业用地必须先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后,再由国家实行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在这一过程中,土地使用者需用部分资金支付各部门地税费,致使土地利用成本高出征地费用,同样造成了农民进镇和企业进镇地门槛过高;四是管理机构不落实,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大.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后,所有乡镇均设立了“村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管理所”,人员为人,且作到了人员、办公到位,各乡镇在办公经费、各人员工资采取了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地方式,但由于我县属山区县份,经济条件十分脆弱,使得管理人员工资不能全部到位,办公无经费,造成工作无人抓或抓而不紧,正常业务不能开展.另外乡镇机构部分工作人员从行政干部转入村镇管理干部,过去他们长期从事农业、计划生育等工作,对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业务不懂,且又未经过业务培训,不能满足管理业务开展地需要,与村镇建设发展不相适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关建议(一)、进一步强化管理职能.一是理顺管理关系.各乡镇村镇村镇建设管理工作,重点是乡镇村镇建设管理所,属于建设部门地最基层,为了方便管理,有利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机构,充实管理人员,使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关系不乱,管理不散.通过举办各种业务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地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要制定地方性法规和管理制度,使村镇建设走向法制化、正规化地走道.要抓好工作环境地改善,进行硬件方面地建设,以新地管理方式适应新地建设要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改革小城镇土地使用政策.在小城镇建设用地上推行有偿使用,其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集体土地允许其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保住土地性质不变,在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确实保护耕地地基础上,选择废弃地,非耕地积极开展统一开发,控制土地“增量”,盘活土地“存量”,这样既可以保证建设用地,又可以节约大量土地.根据农民自愿地原则,加快集体农用土地,依法流转进程,采取转包、反包、反租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向城镇化集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各地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安排一定数量地土地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划拨地以外,均应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小城镇存量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地收益,原则上返还给小城镇,用于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土地拍卖集体所有地荒山、荒地、荒滩,也应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建立土地流通机制,土地使用权要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允许以土地使用权参与股份制投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改革小城镇管理服务和社会保障体制.制定优惠政策,对进镇农民,本着自愿地原则,可以交出承包地土地,不再承担农村地义务,也可允许将承包土地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仍承担原在农村地应有义务.进镇后,在劳动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是采取以地引资、以资生财地办法,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存量,征收土地出让金,用于小城镇建设,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用地问题,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方方面面地积极性;二是对于较大地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实行招商引资开发建设,通过收取配套费等办法,取之于民,用之于城;三是动员各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各自优势,支持和帮扶小城镇建设;四是采取谁投资,谁受益地办法,鼓励个体工商户到小城镇建厂建房,加快商贸和住宅区地建设,使小城镇建设为经济建设地发展增添新地活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兴山发展作文
兴山发展作文
兴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东接昆明市,西通毕节市,南与都安等县接壤,北接金山区。
兴山县辖7乡、4镇、1个办事处,县城位于县的正中心,县城的人口有30多万。
兴山地处毕节达州经济圈,自古以来就是经济重镇,主要以煤、石、花岗岩、蔬菜等多种产业发达,总产值年均达到十几亿元,每年国家税收上交数额在3亿以上。
兴山县在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兴山经济的快速发展,兴山县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二产业的增加,较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兴山的设施和交通发达,促使外来投资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煤、花岗岩、石等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另外,兴山公路比县城北路、西路、南路和沿兴河而建,分别连接昆明、毕节、贵阳和都安等市,使县城、镇乡及国家公路网实现了一体化发展,对整个县城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兴山县可称得上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县城,未来发展方向是要抓紧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以满足当地居民更好的生活水平,对外来投资者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注重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保护当地的江河湖泊,着力提高环境质量,深入开展重大建设项目。
同时,兴山县要高度重视社会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县级职能,优化社会环境,完善社会福利,推动大群体活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施良好的文化传播,不断改善县城的治理质量,发展一个充满活力的县城。
未来几年,兴山县将继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继续推进结
构优化,着力提高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福利的改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安全环境,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将兴山打造成一座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安定的县城。
兴山县旅游景点
兴山县旅游景点
兴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是山西省最大的县,历史悠久,被誉为“希望之乡”,是我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兴山县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有大量的自然旅游景点,每年都有大量的旅游者前来观光。
兴山县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钟灵寺古寺。
钟灵寺古寺始建于公元892年,被誉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发源地。
建筑古朴典雅,涵盖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每年,这里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并向钟灵寺表达虔诚之心。
兴山县还有许多景点,比如绝美的大山沟景区,它是中国最大的峡谷景区之一,号称“中国第一峡谷”。
沟景区内拥有绝美的山沟景色,大山深处有一条古老的河流,河流两岸林木茂密,常年清凉翠绿,非常宜人。
除了大山沟,兴山县还有众多景点。
比如黄河风景区,它位于兴山县的市区外围,拥有众多风景名胜。
景区内有黄河河畔绿荫密布的河谷,河谷内植被茂盛,水质清澈,河水清澈可见,颇有几分江南水乡之感。
兴山县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比如大草原景区、千年古村落景区、黄河大堤景区、大渡河风景区、新建桥景区、兴山风景名胜区等。
这些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景色和历史文化,非常适合游客前来游览。
兴山县在今天仍然是以农牧业为主,同时还有大量的自然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丰富,自然景观旖旎,有许多名胜古迹伴随而来,使兴山县成为陕西省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
游客来到兴山,可以观赏到大
山沟的绝美景色,感受黄河河谷的宁静,体验众多古村落带来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可以尝试一下兴山特色的美食,感受兴山县的真实面貌。
总之,兴山县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拥有众多自然旅游景点的地方,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地方,期待着您的光临。
兴山县旅游景点
兴山县旅游景点
兴山县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县,位于成都市西南方向,东临邛崃市,西接双流县,与成都市、自贡市和德阳市接壤。
兴山县也被称为“八百里画廊”,是山、水、人文景观十分丰富的县城,有着绚丽多彩的景观。
兴山县拥有漫山青峰、峡谷深壑、高原湖乡、花田林园、古村落、古刹寺庙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吸引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
兴山县旅游景点有很多,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白晶宫”。
它位于兴山县沙坪镇,又名白晶洞、晶宝洞,是兴山县景观最为壮观的地方。
白晶洞内有瀑布、石桥、石林、藤萝等自然景观,洞中不仅有“游鱼于空洞”、“山涧泛舟”等水景,还有“石门”、“石墙”等石刻景观,再加上洞中高低错落的海拔,构成了一幅雄伟壮观的景观。
此外,兴山县有着令人惊叹的花海景观。
兴山的花海景观每年从四月开始展示,期间会有蓝色的毛利兰、金黄色的野牡丹、粉色的油菜花等等缤纷多彩的花海景观点缀在晴空下,为游客带来,令人流连忘返的情景。
另外,兴山县还有众多的古代历史文化景点,如大棉梓寺、窦寺、拜祖桥、文昌宫、石浪瀑布等,这些景点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
兴山县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让游客体验到别样的风景,去感受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来到这里游玩,一定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
值得游人深深珍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秦巴山区兴山县基本情况兴山县位于秦巴山区的鄂西北地区,集三峡库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于一体,与夷陵、秭归、巴东、神农架、保康接壤。
全县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辖6镇2乡96个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75974人,其中农村人口42333户、129700人。
农民人平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7580人,占59.8%,贫困发生率在全省县级中最高。
据初步清理统计,目前全县累计负债达16.07亿多元,其中移民搬迁负债10亿元县级财政负债3.2亿元(含国资公司负债1亿元),乡镇负债8500万元,村级经营性和公益性负债8200万元,县直单位建房负债6000余万、欠土地出让金6000余万,全县人均负债高达9400多万元,县乡债务沉重导致对“三农”投入少,村级债务沉重致使无钱办事,农村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6亿元,同比增长26.4%;财政总收入实现5.2亿元,同比增长21%;一般预算收入可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5亿元,同比增长19.6%;外贸出口实现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3657元,同比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016元,同比增长17.3%。
如剔出兴发集团在县外发展的“飞地经济”数据(20 11年兴发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其中县外82亿元,县内30亿元),县内地区生产总值32. 5亿元(减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003元(减42%),公共财政收入13389万元(减58%),人均公共财政收入783元(减58%),固定资产投资14.4亿元(减55%),人均GDP、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低于周边的“国贫县”秭归和长阳两县。
秦巴山区兴山县总体构造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是典型的山区,耕地总资源36.11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19.95千公顷,人均耕地仅1.08亩。
片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冷暖多变,雨水较多;夏季雨量集中,炎热多伏旱;秋季多阴雨;冬季多雨雪、早霜。
由于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有“山上皑皑霜雪,山下桃红李白”之说。
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年际间气温变化不明显,极端最高气温为43. 1℃,极端最低气温为-9.3 ℃。
年平均无霜期,低山272天,半高山215天,高山163天。
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为99千卡/平方厘米,季节分配为夏多冬少,4至9月总辐射量为6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64.7%。
平均日照时数为1682.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8%。
年平均降水量为900至1200毫米,绝对降水量充沛,但时空分布差异大,北部多于南部,高山多于低山,夏季多于秋冬春季。
片区地貌区划属秦岭大巴山体系,山脉走向从东向西伸展,总地势为东西北三面高,南面低,由南向北逐渐升高。
东北部群山重叠,多山涧谷地,向南逐渐降低,西北部山高坡陡,沟深谷幽,水流湍急。
县境内有大小山头3580座,最高点位于与巴东交界处的仙女主峰,海拔2426.9米;最低点位于与秭归接壤处的游家河(已被三峡水库淹没),海拔109.5米,垂直高差达2317.4米。
二、秦巴山区兴山县贫困现状(一)农民生活现状。
农民收入普遍很低且不稳定。
据兴山县统计局百户农民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项收入分别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5%、35%、4%和6%。
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达到90%,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纯收入占93%,非农产业收入仅占7%。
从农民纯收入的分布情况来看,全县高收入人群1.16万户,主要分布在高山和沿河一带,产业以蔬菜、柑橘和烟叶为主,中低收入群3.07万户,主要分布在半高山一带,全县高、中低人群比重为17:73,高收入人群比重明显偏低。
综合分析兴山县农民纯收入仍然很不稳定。
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传统农业占纯收入比重较大,科技含量低。
兴山山大人稀,人口少,土地少,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1.08亩,由于人口分布不均衡,农户经营规模小。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方式主要靠传统模式支撑,80%集中在半高山一带,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这部分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没有相关的产业链条,主要靠自产自销,商品化率几乎为零,半高山一带自产自销收入为2662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高达55%。
二是受多种因素制约,高收入人群比重小。
在兴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农民高、中低收入分配不合理,农民纯收入突出表现在“两高一低”,既高山和沿河一带高,半高山低,目前全县高、中低收入比重为17:83,高收入人群农民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中低收入人群纯收入在2600元左右,高低收入比重相当悬殊。
受区域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近几年来,全县高收入产业主要以蔬菜、柑橘和烟叶为主;中、低收入没有优势产业,高收入产业由于所占比重小,很难带动83%的中低收入人群。
受严峻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兴山高山蔬菜、烟叶和低山柑橘常常不断会受自然风险的影响使产量减少,而且还会受市场风险的影响使农产品卖不出去,造成积压,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使农民收入降低。
三是山区农民文化素质低,打工收入不高。
由于兴山农产品结构单一、产量小,农民除了自产自销以外,农村自身产业很难支撑,不得不外出打工谋求生活,养家糊口,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掌握一门熟练的基本技能,外出从业只能从事简单而繁重的工作,这些工作一般工资收入都不高,除了必备的生活开支外,剩下的几乎很少。
截止目前,全县人均打工收入只有1694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仅35%,打工收入低,老百姓腰包里没有多余的钱,银行存款少。
农民消费水平低且压力很大。
2011年全县恩格尔系数为43.4,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生活消费中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分别是:2163元、259元、851元、391元、487元、216元、352元和267元;它们在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分别是:43.4、5.2、17.1、7.8、9.8、4.3、7.1和5.4;反观2010年生活消费中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分别是:1693元、244元、321元、237元、510元、304元、231元和177元;它们在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分别是:45.5、6.6、8.6、6.4、13.7、8.2、6.2和4.8;经过两年数据对比不难看出:因为食品价格上涨突破10%,所以剔除价格上涨部分,真正反映农民生活质量指标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如:衣着减少1.4百分点,交通和通讯减少3.9个百分点,文化教育娱乐减少3.9个百分点,农民消费占40%以上的食品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其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
购买食品消费与农产品销售价格差距逐步拉大,农业生产资料必须的化肥、农药、农膜、农业生产用种子,牧业用祠料等生产必需品价格持续走高,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
食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对文化教育投入的能力有限,以2011年为例:农民用于文化教育的投入仅占生活消费的4..3%,由于农民对文化教育投入的不足导致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外出务工者只能从事强体力劳动,而且收入不高,在家务农者接受新生事物迟缓,适应市场能力有限,导致农民收入增幅不大。
当前,居民家庭低收入和贫困居民占有一定比例,这些家庭普遍存在体弱多病、智障残疾、劳动技能低下、就业存在较大困难,收入来源有限,造成低收入居民家庭在物价上涨后,收入基本只能维持生活现状,低收入家庭大多数只能解决温饱,本来与高收入家庭生活质量相比差距甚大,食品价格及主要农业物资价格的上涨使此差距进一步拉大。
由于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收入低、底子薄,社会活动层次低,使得他们的社会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
面对当前物价的快速上涨,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使这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现状。
他们除了养家糊口,几乎拿不出多余的钱用来购买各种社会保障,对于今后生活中如何应对子女求学、养老、就医等一系列问题更是忧心忡忡。
这种状态不仅加剧了其家庭生活的窘迫性,也增加了他们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
农民住房条件需改善。
秦巴山区兴山县农村居民住房共有42333户,其中砖混结构房屋10033户,农村危房14500户,其中D级危房2600多户,C级农村危房11900户,土坯房屋32300户,土坯房占农村房屋总量的76.3%。
土木结构的房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年久失修,自然灾害频发,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存在着不同程度安全隐患,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村房屋改造迫在眉睫。
特别是半高山以上地区和边远地区房屋现状更令人担忧。
如高桥乡双堰村二组,该组村民住房全部为土坯房,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大都损毁十分严重,房屋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土坯房比较集中的黄粮镇共有农村房屋6963户,其中土坯房就达6153户,砖混结构仅有810户,土坯房总量占全镇房屋总量的89%。
最为典型的高华村,全村农村房屋368户,土坯房366户,砖混结构房屋仅2户,土坯房占全村房屋总量的99%。
农民出行很不方便。
秦巴山区兴山县通达农村水泥路125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只有63.59公里,还有1007公里农村公路没有硬化。
3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不通公路,58753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仍然靠肩挑背驮,3768 户10654人居住地无法修通公路,需实施搬迁扶贫。
19个自然村不通机耕路, 70066人出行难,购置生活必需物资仍需肩挑背驮;32个村21152人过河难,仍需赤脚涉水或走小吊桥; 138个自然村11800学生上学难,上学最远需徒步行路37公里才能走上水泥路。
弱势群体所占比例较大,生活困难。
全县有残疾人12600 人,占总人口的9%,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大部分残疾人分布在边远山区,越是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残疾人比例越大。
在县残疾人中只有占10%的残疾人有职业、有技术、有自己的产业,多集中在城镇,生活能自己维持;约占60%的残疾人残疾程度较轻,辛勤劳动,从事庭院种植养殖、或是手工业修理服务、能够维持温饱但仍徘徊在贫困线边缘;还有30%的贫困残疾人多是重残人或是一户多残,他们或是看不见、或是不能行走、或是智力障碍,丧失了劳动能力,多年积贫,常年靠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