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山洪灾害的成因和规律及防治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巴山区山洪灾害的成因和规律及防治对策

作者:李平

一、秦巴山区自然情况

1、地理位置

秦巴山区地处我省南部,北接关中平原,西起甘肃,东临湖北、河南、南与四川、重庆市相连,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5°29′-109°04′,北纬31°42′-35°05′之间的广大区域,陕南秦巴山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3个市及宝鸡市的风县和太白2县,面积7.56万km2,人口约899.5余万人.

2、地形地貌

秦巴山区位于秦岭——印支褶皱带,受其构造影响,境内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特征表现为间歇性差异升降运动。在地貌上表现为台阶状地形及河谷阶地,地势势南北高,中间低,其间河谷深切,陡坡,为崩塌、泥石流发生提供了地形地貌条件。境内的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岩体多为强风化千枚岩,破碎、松散,地质灾害十分发育。秦巴山区绝大部分属长江流域,其中汉江是最大的水系,其次为嘉陵江水系。

3、气候气象

秦岭山脉是我省南北气候的自然分界线,秦巴山区因受季风气候的控制,具有暧温带与北亚热带两个气候带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3-16℃,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0℃,年降水量在700-1200毫米,暴雨中心主要分布在米仓山一带,最高达1400毫米,雨量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6-60%。秦巴山区地处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带,受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的影响,雨量充沛,经常出现局部地区的突发性降雨,极易形成灾害型天气.

自古以来,秦巴山地区是山洪灾害的高发区和易发区,与其它地方相比,有着特殊的成灾机理和发展规律。

秦巴山区地处我省南部,北接关中平原,西起甘肃,东临湖北、河南,与四川、重庆市相连,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5°29′-109°04′,北纬31°42′-35°05′之间的广大区域,包括汉中、安康、商洛3个市及宝鸡市的风县和太白2县,面积约7.56万km2,人口约899.5余万人。自古以来,秦巴山地区是山洪灾害的易发区和高发区,与其它地方相比,其山洪灾害有着特殊的成灾机理和发展规律。

二、秦巴山区山洪灾害的成因

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自然活动,它具有突发性强,预测预报难度大;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季节性强,频率高;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范围集中,灾后恢复困难的特点。秦巴山区的山洪灾害主要为暴雨所形成,它与其他自然灾害一样,其致灾因素具有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具体表现在大气环境、地理环境、地形地貌以及不合理人类生产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导致的秦巴山区山洪灾害频频发生。

1、受大气环流影响。秦巴山区降水的水汽供应,主要来自孟家拉湾和南海两处海洋源地,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随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带来了大量的孟家拉湾和海南的水气,在冷暖锋相遇时,锋面台升,大气中的水汽迅速凝结,往往形成强大的暴雨。在夏秋之际,秦巴山区正处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范围之内,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低槽相互作用,形成当地7、8月暴雨的主要原因。1983年8月13日汉江发生的洪水,主要是由于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季风转换提前,形成秋雨连绵,同时保持着夏季环流的特点,长时间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冷、暖空气的交汇,加之大气中低层的低涡云团存在,切变活动于秦岭以南地区,加上台风天气系统又多次波及当地,形成强大的连阴雨暴雨。

2、地理环境决定。横亘在陕西的秦岭是中国南北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它像一道高大宽厚的巨壁,阻挡着南来北往的气流。在冬季秦岭阻挡了寒潮的南下,而夏季从海洋吹来的东南风盛行时,秦岭南坡便成为迎风坡,当暖湿空气被迫沿着秦岭南坡爬升时,便会给秦巴山区带来较多的降水。

3、地形地貌类型所致。秦巴山地大部山体从海相岩层发育而来,长期以来风化严重,重力崩塌、错落滑坡活跃,地面主要为松散的残积、堆积物;加之山体高耸,纵深错综复杂,于是雨季山洪频发,并常伴有泥石流灾害。

4、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引起山洪灾害频率增加。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导致秦巴山区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环境恶化,大量的森林植被被毁,使山体植被涵养能力降低,抗洪能力非常脆弱,稍有暴雨发生,就会发生洪水,诱发滑坡、泥石流,降雨成灾频率随着森林植被破坏程度而增加,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185年到1949年的2000多年间,秦巴山区发生过水涝灾害76次,平均28年一次,而20世纪中期以来,平均5年一次,频率大为提高。目前,秦巴山区虽经过多年的封山造林,森林覆盖率虽然已近40%,但多为反复砍伐后的杂灌林及萌生性幼树,对水土的保护效益较低,山洪灾害发展的趋势并没有减弱。

5、规避自然灾害意识不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近年来,在工程建设中,挤占河道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洪水的下泄能力,常常是小水大灾,特别是一些群众建房选址规避灾害的意识不强,在滑坡地段和临河建设选址,造成意外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6、居住分散,防洪保障能力差,救灾手段有限。秦巴山区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集约化程度低,人口居住分散,防洪、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差,抵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低,特别是高远山区,通信保障能力差,信息传递速度慢,规避山洪灾害第一反应时间晚,防汛抢险应急能力差,救灾的技术手段有限。

7、防洪保安设施差,防洪隐患多。防洪设施设防标准低,除了少数重要城市、集镇的防洪堤具有防御2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之外,大多防洪堤低于10年以下的防洪标准;防洪设施简陋、质量差,绝大数防洪设施以护岸为主,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群众大会战修建,砌体等级差,防洪能力弱;防洪设施,危堤险段多,许多防洪设施经过多年的洪水冲刷,河床下切严重,堤防底脚多数悬空,成为险堤险段,一遇洪水经常冲毁;很多被洪水冲毁的防洪设施,因没有资金至今无力恢复建设,成为当地不设防的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隐患多,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秦巴山区存在着许多病险水库,成为当地防汛工作的巨大隐患。

三、秦巴山区山洪灾害的规律

秦巴山区山大沟深,地势陡峻,河道狭窄,山洪灾害不仅具有一些地方暴雨洪水来势凶猛,陡涨陡落,雨量过程线呈现明显的尖峰状,暴雨洪水的年际变化大,含沙量大的特点外,而且具有以下特征:

1、洪水来的早,历时长。最大洪峰流量的出面时间与暴雨的出现时间相应的,受季风的影响,秦巴山区首先出现暴雨,发生洪水,再自南向北推移,而后自北而南退却,因此,秦巴山区洪水出现的早,结束的晚,通常最大流量出现在6、7、8、9月,个别年份提前于5月的下旬或10月出现,如2005年10月2日安康汉江干流仍出现流量100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部分地方受淹。

2、雨期长,雨量多,强度大,范围广,暴雨频繁。秦巴山区介入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带来了大量的孟家拉湾和海南的水气,由于在北边秦岭和南边大巴山夹击下,长时间滞留徘徊在秦巴山区,导致这一地区气候温湿,水汽供应充足,经常性出现大到暴雨,且暴雨通常历时长,强度大,笼罩面积大,雨量较大,频频发生大面积的甚至是流域性洪涝灾害。据陕西省水文局41年资料(1934-1974年)统计,全省出现暴雨的频率且自南向北减少,大暴雨主要出现在秦巴山区,特大暴雨全省各地均可能发生,但仍以秦巴山区出现频率最多,其中汉中市是全省最多特大暴雨的地区。2002年6月9日宁陕一天降雨量达498.2毫米,超过当地多年平均汛期降雨量的50%以上,为历史罕见。1981年8月的汉江上游的暴雨,先后出现18次暴雨,其中特大暴雨6次,不少地方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降雨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反复次数之多前所未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