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湘夫人

合集下载

湘夫人原文加翻译

湘夫人原文加翻译

湘夫人原文加翻译湘夫人原文加翻译《九歌·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湘夫人原文加翻译,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九歌·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译文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屈原《湘夫人》

屈原《湘夫人》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
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和烘 染自身的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暗示了失望 的必然结果。
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 是常法,所谓“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
• • • •
沅有芷兮澧有兰,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 观流水兮潺湲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 1、砥砺不懈、特立独
行的节操
•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
真理,敢于反抗黑暗 统治的精神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 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 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 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
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众 人 皆 醉 而 我 独 醒 。
屈 原 祠
屈原铜象
主题:爱情悲剧——屈原的身世悲剧
作者假神或巫之口吻,以抒一己之胸臆。 忽合而一,忽分为二,合为吾我,分相尔彼, 而隐约参乎神与巫之离坐离立者,又有屈子在 ,如玉之烟,如剑之气……
(钱锺书《管锥编· 楚辞洪兴祖补注》

《九歌》中大多数诗篇都包含有神
与神或人与神相恋的情节。这些恋爱,
• 我把那衣袖啊,抛到江中,
5、怎样理解“捐余袂兮江中,遗余 褋兮澧浦”。
这衣袖、单衣本不是湘君自己的, 而是湘夫人送给湘君的信物。因此,湘 君把他它珍爱的穿在身上来赴约,但想 不到湘夫人没有来赴约。因而湘君心里 对湘夫人有些抱怨,一气之下就把这些 信物抛弃了。 ——— 心理刻画
6、 那为什么他又要采摘杜若送给湘 夫人呢? 这是因为抱怨是一时的, 挚爱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 他很快就回心转意了。 ——心理刻画

《湘夫人》注解翻译

《湘夫人》注解翻译

《湘夫人》注解翻译(出自《楚辞·九歌》,年代战国,作者屈原,体裁为诗。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帝子:指湘夫人。

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渚(zhǔ):水边的浅滩。

眇(miǎo)眇:极目远望的样子。

愁,使动用法:使……愁。

愁予(yú):使我发愁。

予,我,下文“闻佳人兮召予”中“予”同。

袅(niǎo)袅:微风吹拂的样子。

波,用如动词,生波,起波。

下,用如动词,落,落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登上长着野花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

薠(fán):草名,多生长在秋季沼泽地。

骋(chěng)望:纵目远望。

佳:佳人,指湘夫人。

下文“佳人”同。

期:期约,约会。

张:陈设,布置,指傍晚布置陈设帏帐,祭品等。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渔网悬挂在大树颠?何,为何,为什么。

萃(cuì):聚集。

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

苹:水草。

鸟何萃兮苹中,状语后置结构,鸟何于苹中萃。

罾(zēng):鱼网。

木,树木。

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眷念湘夫人却不敢明言。

沅(yuán):即沅水,在今湖南省。

芷(zhǐ):香草名。

即白芷。

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

兰,兰草,一种香草。

公子:指帝子,湘夫人。

先秦两汉时贵族子女无论男女均可称“公子”,后来逐渐变为专指青年男子。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荒忽:即“恍惚”,迷迷糊糊的样子。

潺(chán)湲(yuán):水流缓慢但不间断的样子。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麋,麋鹿,一种似鹿的动物,俗称“四不像”。

《湘夫人》

《湘夫人》

《湘夫人》女巫: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男巫:登白薠兮骋望(不是:登白兮薠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女巫:沅有芷(指白芷)兮醴(醴:一作澧,指澧水,亦在湖南境内)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男巫: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女巫: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ju,第三声,古播字,原字为,口去左竖,里加采)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男巫: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诗词注释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

《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

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

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目南郢之邑,沅湘之同,其俗信鬼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湘夫人屈原重点语句赏析

湘夫人屈原重点语句赏析

湘夫人屈原重点语句赏析篇一:湘夫人屈原重点语句赏析鉴赏: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下一句|原文|赏析|注释|翻译|阅读答案|作者:屈原(先秦)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

登白薠[3]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4]中,罾[5]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兰[6],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7]。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8];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9],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10]蕙櫋[11]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12]。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13]。

女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14]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

登白薠[3]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4]中,罾[5]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兰[6],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臯,夕济兮西澨[7]。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8];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9],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10]蕙櫋[11]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12]。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13]。

女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14]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jiǔ gē xiāng fū réndì zǐ jiàng xī běi zhǔ ,mù miǎo miǎo xī chóu yú [1]。

屈原《湘夫人》赏析 ppt课件

屈原《湘夫人》赏析 ppt课件

东流。
这里的愁思表达了湘君对对方的怀念,同时
也暗示了他在远望中时屈原《光湘夫人》的赏析 流逝!
第二段
沅有芷兮澧有兰
比兴
1、芷、兰象征高洁的君子,用来赞美湘夫人。 2、沅水有芷的陪伴,澧水有兰的陪伴,可是公 子没有如期赴约,表达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
屈原《湘夫人》赏析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为何麋鹿觅食庭院,为何蛟龙来到水边?
斑竹——湘妃竹
屈原《湘夫人》赏析
《湘君》《湘夫人》
湘水配偶神的祭歌。 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主宰湘水的配偶
神。 描写湘水配偶神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无缘相见的悲苦与怨 愁。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 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 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
第二次被流放江南地区。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 派白起攻打韩国,斩首24万。楚顷襄王就谋划再与秦国 讲和。这对屈原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写诗抒情, 表达了他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 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 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 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被流 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 屈原《湘夫人》赏析
屈原《湘夫人》赏析
后人评价
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 宗”。
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司马迁盛称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
志洁,其行廉……”。 班固对屈原的评价是:“虽非是明智之
士,可谓妙才也”。
屈原《湘夫人》赏析
关于楚辞
指楚地的歌辞。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
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 中
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

大学语文二屈原《湘夫人》分解

大学语文二屈原《湘夫人》分解
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 而葬此。” (2)湘君是娥皇,湘夫人是女英。 韩愈及朱熹等人属于这一派。 (3)湘君是男神,湘夫人是女神。 东汉王逸的观点,接近于——传说:帝舜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他的两个 妃子,帝尧的女儿娥皇、女英闻讯,便去奔丧,亦死于湘江。帝舜死后,天 帝封其为湘水之神,号湘君,封二妃为湘水女神,号湘夫人。 王夫之:湘君是湘水之神,湘夫人是他的配偶。不拘泥于舜与二妃的传说。
汜》等,都是产生在楚地的民歌。 《论语·微子》18.5楚狂接舆之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 足。’
屈原学习民间创作,成为自己有独特特点的《楚辞》。
(4)楚国的音乐
屈原
左徒(兼管内政外交) 计划改革内政,并出使齐国, 订立齐楚联盟 受到贵族排 挤打击被楚怀王疏远
三闾大夫(管教王族三姓昭、屈、景的子弟) 张仪游 说,楚王断绝与齐的联盟(受骗) 怀王武关被劫 顷襄王即位,做了秦国女婿 屈原被馋遭流放到南方 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沦陷 屈原在汨罗江投河自尽
湖北省秭归县
先秦诗歌之屈原篇
《九歌·湘夫人》
屈原
一、屈原及其作品
(一)屈原生平
根据郭沫若《屈原研 究》考证,为公元前 340年——公元前278 年。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 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 力
(二)屈原的作品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25 篇,王逸《楚辞章句》列了 篇目:离骚,九歌11篇,九 章9篇,天问,远游,卜居, 渔父,共25篇。

2013湘夫人(简化)

2013湘夫人(简化)

背诵全诗
麋鹿为何来到庭院觅食? 蛟龙又为何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策马驰骋在江边高地, 傍晚,却又渡过西面的水湾。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我来相聚, 我将飞快的驾车啊,与她同行远去 构筑宫室啊,在那绿水之中, 修盖屋顶啊,用那翠绿的荷叶。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兰木为房椽, 辛夷装饰门楣啊,白芷装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 剖开蕙草做的幔帐啊,也已支张。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 欣赏全文
· 鉴赏字词、句、艺术手法
课文朗诵
渚(zhǔ) 眇(miǎo) 薠(fán) 澧(lǐ) 葺(qì ) 罾(zēng) 澨(shì ) 荪 (sūn) 蘋(pí n)芷 (zhǐ) 潺湲(chányuán)
橑(lǎo)
遗(wèi)
楣(méi) 薜荔(bì lì ) 擗(pǐ)
•我把那衣袖啊,抛到江中, •又把你赠我的单衣啊,扔到澧水旁。 •我却又到平坦的小洲啊,采摘杜若, •将把它馈赠给远方的人。 •见面的机会啊,不可轻易得到, •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1、阅读第一段,找出本段的情感基调?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上下句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感情落差,上 句写出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幸运之感, 下句写因没有看到对方的到来而一下子跌到 了感情的深渊。
幽怨、哀婉
阅读注释,了解内容 •帝子降兮北渚, • •目眇眇兮愁予。 • •袅袅兮秋风, • •洞庭波兮木叶下。 • •登白薠兮骋望, • •与佳期兮夕张。 • •鸟何萃兮蘋中? • •罾何为兮木上? • •沅有芷兮澧有兰,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 •观流水兮潺湲
湘夫人降临在北洲之上,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萧瑟的秋风啊,徐徐地吹拂着, 洞庭湖扬起微波啊,落叶飘零。 站在长满白薠的地方啊,纵目远望, 我与佳人相约啊,今晚张设罗帐。 鸟雀啊,为何聚集在水草之处? 鱼网啊,为何挂结在高高的树梢之上? • • • •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放眼远眺, 只见那流水啊,缓缓流淌。

湘夫人

湘夫人

疏通课文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 湘君思念湘夫人 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 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 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 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 于是感到无限惆怅 无限惆怅。 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 的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 世事颠倒, 的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 失期。 失期。
楣(méi) 薜荔(bì lì) méi) 薜荔( lì) 櫋(mián) 袂(mèi) 搴(qiān) 庑(wǔ) 遗(wèi) 汀(tīng)
疏通课文
1、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miǎo)兮愁予。袅袅 、 帝子降兮北 降兮北渚 眇眇( ǎ )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fán)兮骋望,与 兮骋望,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 兮骋望 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 ) 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pín)中,罾(zēng)何 何 为兮木上? 为兮木上? 译文:美丽的公主(湘夫人)降临北面的洲岛 译文:美丽的公主(湘夫人)降临北面的洲岛 水边的浅滩) 望眼欲穿,不见伊人, (水边的浅滩),望眼欲穿,不见伊人,使我愁 绪如潮。 袅袅地、徐徐地吹拂着萧瑟的秋风 着萧瑟的秋风, 绪如潮。 袅袅地、徐徐地吹拂着萧瑟的秋风,洞 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 与她定好约会在黄昏,已及早准备周到( 约会在黄昏 望,与她定好约会在黄昏,已及早准备周到(张 设罗帐) 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 聚集在水草间 鱼网悬 设罗帐)。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悬 挂在大树颠? 挂在大树颠?
课文分析
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幽怨、哀婉
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 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 婉的苦恋故事的? 婉的苦恋故事的?

原文注音:九歌·湘夫人——屈原〔先秦〕

原文注音:九歌·湘夫人——屈原〔先秦〕

原文注音:九歌·湘夫人——屈原〔先秦〕九歌·湘夫人——屈原〔先秦〕湘夫人,是屈原所作《九歌》中的一篇歌词,描绘了湘夫人的形象和故事。

《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情激荡、意境优美而著称。

湘夫人,屈原为她写下了这篇唯美动人的诗歌。

她是屈原眷恋的对象,描述了她美丽的形象和引人注目的气质。

诗中还展现了屈原对她的思念之情。

湘夫人身穿一袭华美的纱衣,婉转优雅地舞动。

她的舞姿如行云流水,如鲜花绽放,给人一种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她像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女,深深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湘夫人的美丽令人动容,她的容颜宛如玉质,端庄秀丽。

她的眼睛明亮而迷人,如明月般清澈,散发着无尽的光芒。

她的嘴唇红润娇艳,微微含笑,如花瓣般娇嫩。

她的齿白如雪,笑起来如同春风拂面。

湘夫人的歌声更是令人陶醉。

她用她那如银铃般的声音,婉转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她歌声的旋律宛若山间溪水,轻盈而清澈,给人一种亲近自然、抚慰心灵的感觉。

她的歌声流畅而有力,饱含着深深的情感,引人入胜。

湘夫人在众人面前的舞蹈和歌唱展现了她的天赋和才华,也展示了她的个性与魅力。

她的舞姿和歌声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久久难忘。

湘夫人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回味,她的形象在屈原的笔下焕发出了绚烂的光芒。

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形象,她的美丽和才华深深地打动着人们。

湘夫人是一位富有魅力和智慧的女性,她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和思考。

她的形象在《九歌》中永远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成为屈原心中永恒的依恋。

屈原通过《湘夫人》这首歌词,展现了他对湘夫人的深深眷恋和追忆。

诗中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篇章让人读后难以忘怀。

湘夫人的形象在诗中被赋予了青春的气息,她的美丽和才华成为屈原心中永远的痛。

九歌·湘夫人,作为屈原《九歌》中的一篇佳作,从形象、舞蹈和歌声中展现了湘夫人的美丽和才华。

她是一个永恒的女性形象,也成为了屈原心中永远的思念。

屈原通过他的笔调和语言描绘了湘夫人的风采和魅力,使她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美丽与才情。

屈原《湘夫人》的意思及赏析

屈原《湘夫人》的意思及赏析

屈原《湘夫人》的意思及赏析屈原《湘夫人》的意思及赏析湘夫人(节选)屈原帝子①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②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③兮苹中,罾④何为兮木上?①帝子:天帝的儿女,指湘夫人。

②薠(fán):草名,多生在秋季沼泽地。

③萃:聚集。

④罾(zēng):渔网。

高贵的公主将要光临北岸,我满怀愁绪望眼欲穿。

秋风吹来啊阵阵,洞庭波光粼粼啊落叶飞舞。

我踩着白薠啊频频向远处眺望,相约在黄昏啊张罗着见面。

鸟儿啊为何要聚在萍中?渔网啊为何挂在树枝上?【顾盼之美】《湘夫人》是由传说中的一位男神演唱的歌词,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却不见湘夫人,不仅惆怅迷惘。

这里节选的一段,就是湘君盼望湘夫人到来时候的情景。

本来湘君与湘夫人都是屈原想象出来的天神,但是他们也和凡人一样,有着一爱一憎之情。

看见等待的人没有来,湘君一会儿登上白薠,一会儿张罗布置,一会儿又是浮想联翩。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样的场景更是形象地描写出天神与凡人的一面。

【赏析】想象是对现实的加工和重组,屈原所写的《湘夫人》,其实也是在描写凡人之间的情感,不过借着湘君与湘夫人这两位天神的口吻,使故事讲得更加一浪一漫而已。

明清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表面上也是在讲神妖的故事,不过依然能看出一些现实生活中争斗、用心计等的原形来。

当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还不太满意的时候,也可以创造出一个并不存在的主人公来进行述事。

【启示】《湘夫人》的作者屈原是一个一爱一国诗人,他一心想要报效君王,却没有得到信任。

诗人由于一性一格与贵族的孤高心态相悖,最终导致他跳下汨罗一江一,成为悲剧。

现实和理想总是会有一些差距,面对不如意的时候,不能过于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勇敢地走出去,就会遇到更好的事物。

湘夫人课文精讲

湘夫人课文精讲

湘夫人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湘夫人》是屈原所作的一首诗歌,其段落划分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具体取决于对诗歌内容和结构的理解。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段落划分方式:第一段(开头至“洞庭波兮木叶下”):描绘了湘君在洞庭湖畔迎接湘夫人的情景,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浪漫的氛围。

第二段(“登白薠兮骋望”至“将腾驾兮偕逝”):湘君登上高处远望,却不见湘夫人的踪影,心中产生了焦虑和不安。

他开始幻想与湘夫人一起驾车飞驰,远离尘世的烦恼。

第三段(“筑室兮水中”至“灵之来兮如云”):湘君在幻想中为湘夫人建造了一座美丽的水中宫殿,并用各种香草和宝石进行装饰。

他期待着湘夫人的到来,仿佛看到了她如云般飘然而至的景象。

第四段(“捐余袂兮江中”至结尾):湘君在等待中感到失望和沮丧,他将自己的衣袖抛入江中,又将单衣扔在澧水旁。

最后,他采来香草杜若,准备送给远道而来的湘夫人,表达自己对她的思念和期盼。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段落划分方式,实际上,诗歌的段落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解和诠释进行不同的划分。

因此,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进行划分。

二、文章赏析《湘夫人》具有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这首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为主要线索,通过描绘湘君等待、失望、幻想和期盼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人类对于真挚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诗歌以湘君在洞庭湖畔等待湘夫人的情景开篇,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浪漫的氛围。

这种环境描写不仅展示了湘君内心的期待和焦虑,也为整首诗歌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着诗歌的深入,湘君的情感变化逐渐展现。

他登高远望,却不见湘夫人的踪影,心中开始产生焦虑和不安。

这种情感变化反映了人类在追求爱情过程中常常面临的困境和挫折感。

然而,湘君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在幻想中为湘夫人建造美丽的宫殿,用各种香草和宝石进行装饰。

这种幻想展示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愿景,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湘君在等待中感到失望和沮丧,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

湘夫人赏析

湘夫人赏析

湘夫人赏析【原文】:帝子降兮北渚(1),目眇眇兮愁予(2)。

嫋嫋兮秋风(3),洞庭波兮木叶下(4)。

登白薠兮骋望(5),与佳期兮夕张(6)。

鸟何萃兮蘋中(7)?罾何为兮木上(8)?沅有芷兮醴有兰(9),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10)?蛟何为兮水裔(11)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12)。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13)。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14)。

荪壁兮紫坛(15),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16),辛夷楣兮药房(17)。

罔薜荔兮为帷(18),擗蕙槾兮既张(19)。

白玉兮为镇(20),疏石兰兮为芳(21)。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22)。

合百草兮实庭(23),建芳馨兮庑门(24)。

九嶷缤兮并迎(25),灵之来兮如云(26)。

捐余袂兮江中(27),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28)。

时不可兮骤得(29),聊逍遥兮容与。

【鉴赏】:《湘君》《湘夫人》共同反映了有关湘君和帝女恋爱的传说。

当时的民俗中称帝女为“湘夫人”,但在这两首诗中湘夫人还只是一位未婚的女神。

《湘夫人》这一篇,演唱时由男巫以湘君的口气表示对湘夫人的爱慕,所以诗中称对方是“佳人”或“佳”;又因为湘夫人相传为帝女,所以又称为“帝子”、“公子”。

先秦时代,“公子”这个称呼可以用于男,也可用于女,“帝子”也一样。

湘君对湘夫人是很爱的,但缺乏追求的勇气。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这两句诗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联系《湘君》篇来看,开始,湘夫人同湘君约定了相会的时间,但是由于湘君未能及时赶到约会地点,造成了他们整整一天在洞庭湖畔,在沅水、湘水与长江会合的众水交会之地的相互寻找和盼望。

由《湘君》篇写湘夫人“夕弭节兮北渚”,晚上在靠近长江北岸的小岛上休息,可知《湘夫人》篇反映的情节是在当天下午。

其时湘君已鼓起勇气,由徘徊、空想转为急切地追求了。

下面逐段加以分析,看诗人是怎样表现对湘夫人的纯真的爱,怎样揭示抒情主人公湘君的内心世界的。

楚辞·湘夫人

楚辞·湘夫人
28袂(mèi):扬雄《方言》释为“复襦”,也就是夹袄, 一说指衣袖。高亨《诗经今注》以为系“祑”的传写 之误,作佩囊解。
29遗:丢下。褋(dié):单衣外衣。 30搴(qiān):摘取。汀洲:水中或水边平地。杜若:香
草名。 31遗(w èi):赠送。远者,指湘夫人。
32骤得:数得,屡得。
抛弃、舍弃、丢掉
• 译文:建造房屋在水中央,覆盖屋顶用荷叶。墙用荪草装饰,庭 以紫贝砌成,用散布芬香的花椒泥涂壁。用桂木做屋梁,用木 兰作椽子,用辛夷作门楣,用白芷饰卧房。编结薜荔(植物名, 桑科)做成帷幔,将蕙草做的帐顶分开放置。用白玉压住坐席, 用石兰在室内散布香气。白芷修葺啊用荷叶作帷幄,缠绕啊杜 衡(香草名)。汇集各种花草啊使庭院充实,陈设芬芳馥郁啊 回廊。九嶷(山名)众多啊一起来迎,神灵的到来啊如云(形 容众多)。
3)、高度发达的楚艺术
楚地出土的各种器物和丝织品,制作精 细,而且往往绘有艳丽华美、奇幻飞动 的图案。
《招魂》、《九歌》所描绘的音乐舞蹈, 也显示出热烈动荡、诡谲奇丽的气氛。
虎座鸟架鼓以卧虎为座,在凤鸟为鼓架 的悬鼓,具有独特楚民族和地域特点。
猛虎伏地欲起,鸣凤引项向上,与圆形
鼓浑然一体,构成一件完美的艺术精品。 “闻其声,如虎啸凤鸣,察其形,似鸟 飞兽奔,集状、奇美于一身,融声、色、 形于一体,令观者神旺,令闻者情爽。”
对过去与湘夫人见面时未敢倾诉衷情的无限追悔,无 限惆怅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11? 朝弛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12。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13。
11麇:一种似鹿而大的动物,俗称“四不象”蛟:传 说中的龙类动物。裔:边沿。这里也是比喻诗人自己 所处失常。
12皋:水边高地。济:渡。澨(shì):水边。 13腾驾:驾着马车奔驰。偕逝:同往。

屈原湘夫人的教案设计及原文(优秀6篇)

屈原湘夫人的教案设计及原文(优秀6篇)

屈原湘夫人的教案设计及原文(优秀6篇)教学难点篇一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2、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教学方法篇二男女分组诵读,师生问答九歌湘夫人屈原篇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X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獭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鳎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饧日拧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湘夫人译文: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X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屈原诗中的湘夫人到底是谁

屈原诗中的湘夫人到底是谁

屈原诗中的湘夫人到底是谁屈原和楚辞,香草与美人,是中国浪漫诗风的源头。

很难相信,屈原,一个国家重臣,身为政客,骨子里竟是个感性细腻,想象力丰富的纯粹文人。

李白诗曰: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诗歌可与日月争辉,清高孤傲的李白都如此赞誉,诚心折服,可见,屈原在诗坛的地位之高。

《九歌·湘夫人》是屈原最精美,最具魅力的经典诗篇之一。

诗中的女主角湘夫人一直未曾露面,令湘君缠绵吟唱,深情款款,望穿秋水,同时,也让读者浮想联翩。

《湘夫人》为屈原晚年放逐时,考察民间祭神乐歌加以改造的作品,期间,融入了作者深厚的个人情感,诗歌描写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表达了湘君对湘夫人爽约之后的相思之情,“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那种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那种思而不得的忧伤哀怨,在屈原音韵和婉,清丽精致的娓娓阐述中渐入佳境,缠绵悱恻。

一阵飒飒的秋风,几片飘零的落叶,美丽的轻愁,就如一池怅然的秋水。

诗词寄情草木,托意穿越时空的爱恋,抒发了屈原葵藿之心却忧谗畏讥的悲伤情怀。

我们知道,诗歌的本意是屈原把自己比作湘君,把楚王比作美人,借湘君向湘夫人求爱未得的故事寓意自己的才华和忠诚,得不到楚王的重用与赏识。

诗中,屈原引用白薠,白芷,玉桂,薜荔,蕙草,杜若等诸多香草,这些美丽的自然景物,为迎接女神的到来,铺陈并渲染着约会之浪漫唯美的意境。

湘君心目中的女神,也如这些幽幽香草,蕙心兰质,纯净美好,那么,这位湘夫人的历史原型,到底是谁呢?传说很久以前,舜出身寒微,却能力非凡,德才兼备,深得尧的喜爱,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他,后来又禅位于他。

当时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经常在湘江出没,周边洪水泛滥,民不聊生。

舜帝向来爱民如子,为此茶饭不香,心急如焚,一心想去惩治恶龙,为民除害。

娥皇和女英依依送别丈夫踏上征程,两姐妹日夜祝福,期盼喜讯。

深爱的夫君却始终杳无音讯,于是,两弱女子千里迢迢去找寻丈夫。

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她们来到了九嶷山,不曾想等待她们的却是丈夫冰冷冰冷的坟墓。

《屈原湘夫人》课件

《屈原湘夫人》课件

湘夫人
美丽、善良,对湘君的情感深沉而 含蓄,内心充满期待和疑虑。
其他人物
诗歌中还出现了湘君的侍从、湘夫 人的女伴等形象,他们各自有着鲜 明的性格特点,丰富了诗歌的人物 群像。
诗歌的主题思想
爱情主题
悲剧意识
诗歌通过湘君和湘夫人的爱情纠葛, 展现了人类情感中的痛苦、执着和牺 牲,强调了爱情的伟大和悲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作者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屈原湘夫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要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湘夫人》被视为楚辞的代表作之一,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
传承发展
该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汉赋、唐诗、宋词 等文学形式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文化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湘夫人》还承载了丰富的 文化意义,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屈原湘夫人》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创作手法
《屈原湘夫人》在创作手法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 世的诗歌、戏曲等文学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想内涵
《屈原湘夫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 启示,引导后来的创作者思考人生、社会和宇宙的哲理。
美学价值
《屈原湘夫人》的美学价值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后世 的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产生了影响,激发了人们的审美 追求和创作灵感。
02
《屈原湘夫人》的 内容解析
诗歌的叙事结构
叙事线索
诗歌以湘夫人的角度展开,通过湘君思念湘夫人的情感线索,展现了两人之间 的爱情纠葛。
叙事层次
诗歌采用多层次叙事,将湘君的思念、湘夫人的期待和两人之间的误会交织在 一起,形成复杂的叙事结构。

屈原《湘夫人》的教案设计及原文

屈原《湘夫人》的教案设计及原文

屈原《湘夫人》的教案设计及原文《湘夫人》是写湘君前来和湘夫人约会儿没有见到湘夫人而对湘夫人的思念,大家学习了这一篇课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屈原湘夫人的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屈原湘夫人的教案设计一、导入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常识介绍介绍屈原、楚辞和背景知识三、把握诗歌情感,理解诗歌主题(一)播放录音,学生结合课后注释朗读诗歌。

(二)(1)师问:这首诗歌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答:讲了湘君和湘夫人的苦恋故事,全诗以湘君的口吻,抒写了他自己在约会地点没有等到湘夫人的忧愁、烦恼感情和一系列的心里活动。

(2)师问:诗人是以怎样的情感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情感讲述这个苦恋故事?(启发学生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来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生答:幽怨哀婉生答:诗言志,诗人借讲述这个哀婉、动人的苦恋故事,来表达他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幽怨,借湘君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来表达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情愫。

附屈原其人其事: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湘夫人.txt23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

屈原湘夫人.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

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2,目眇眇兮愁予3。

袅袅兮秋风4,洞庭波兮木叶下5。

登白苹兮骋望6,与佳期兮夕张7。

鸟萃兮苹中8,罾何为兮木上9?沅有茝兮醴有兰10,思公子兮未敢言11。

荒忽兮远望12,观流水兮潺湲13。

麋何为兮庭中14?蛟何为兮水裔15?朝弛余马兮江皋16,夕济兮西澨17。

闻佳人兮召予,格腾驾兮偕逝18。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19,荪壁兮紫坛20,播芳椒兮成堂21。

桂栋兮兰栔橑22,辛夷楣兮药房23。

罔薜荔兮为帷24,擗蕙※兮既张25。

白玉兮为镇26,疏石兰兮为芳27。

芷茸兮荷屋,缭之兮杜衡28。

合百草兮突庭29,建芳馨兮庑门30。

九嶷缤兮并迎31,灵之来兮如云32。

损余袂兮江中33,遗余褋兮醴浦34。

搴汀洲兮杜若35,将以遗兮远者36。

时不可兮骤得37,聊逍遥兮容与38。

注释:1、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

《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

“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

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目南郢之邑,沅湘之同,其俗信鬼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

此篇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为姊妹篇。

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淮,多有争论。

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

此篇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

2、帝子:指湘夫人。

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3、眇眇:望而不见的徉子。

愁予:使我忧愁。

4、袅袅:柔弱不绝的样子。

5、波:生波。

下:落。

6、苹水草名,生湖泽间。

聘望:纵目而望。

7、佳佳人,指湘夫人。

期:期约。

张:陈投8、萃:集。

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

9、罾:鱼网。

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

10、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

醴:同“澧”,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

茝:白芷,一种香草。

11、公于:指湘夫人。

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姓别,都可称“公子”。

12、荒忽:不分明的样子。

13、潺湲:水流的样子。

14、麋:兽名,似鹿。

15、水裔:水边。

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

比喻所处失常。

16、皋:水边高地。

17、澨(shi):水边。

18、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

偕逝:同往。

19、葺:覆盖。

盖:指屋顶。

20、荪壁:用荪草饰壁。

荪:一种香草。

紫:紫贝。

坛:中庭。

21、椒:一种科香木。

22栋:屋栋,屋脊柱。

橑:屋椽。

23、辛夷:木名,初春升花。

楣:门上横梁。

药:白芷。

24、罔:通“网”,作结解。

薜荔;一种香草,缘木而生。

帷:帷帐。

25、擗;析开。

蕙:一种香草。

櫋(mian)櫋:檐际木。

26、镇:镇压坐席之物。

27、疏:分疏,分陈。

石兰:一种香草。

28、缭:束缚。

杜衡:一种香草。

29、合:合聚。

百草:指众芳草。

实:充实。

30、馨:能够远闻的香。

庑(wu):廊31、九嶷: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

这里指九嶷山神。

缤:盛多的样子。

32、灵:神。

如云:形容众多。

33、袂(mei):衣袖。

34、褋(die):外衣。

35、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杜若:一种香草。

36、远者:指湘夫人。

37、骤得:数得,屡得。

38、逍遥:游玩。

容与:悠闲的样子。

译文: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

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

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

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

拿来白玉镇压坐席,摆开石兰芳香四散。

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有杜衡草缠绕四边。

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

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

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赏析一:《九歌》实为祭歌,是屈原在当时楚国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套歌舞辞。

祭祀娱神时,由巫者扮演,或独歌独舞,或对歌对舞,或合唱合舞。

读《湘夫人》,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湘君迎候湘夫人于洞庭始波,木叶飘零之时,但可望而不可及。

他筑芳香宫室于水中,以待湘夫人之来临,然而始终未能相见,只能饮恨终生。

《诗经》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写怀人不得之情,凄迷哀慕之感,令人嗟叹惆怅难已。

《湘夫人》中写湘君待湘夫人而不至之怀恋怨慕之情,同样凄艳哀恻,令人感慨。

爱而不见,怎一个“愁”字了得。

筑室水中,容与江滨,湘君之期望和失望,正与《湘君》中湘夫人之深情相互映衬。

寸心难表,两情不通,会合无缘,生离死别,自是古来恨事,又岂止儿女旖旎之情!“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

千古以下,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

以水画风之理,李善注《文选》“物色”类时云:“有物有文曰色,风虽无正色,然亦有声。

《诗?注》云‘风行水上曰漪’。

《易》曰:‘风行水上曰涣。

’涣然,即有文章也。

”苏洵《仲兄郎中字序》:“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朱翌更云:“风本无形不可画,遇水方能显其质。

画工画水不画风,水外见风称妙笔。

”(《谢人惠浅滩一字水图》)。

以树形风,更是古诗惯技:“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江湜《彦冲画柳燕》);“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午条尽向西”(刘方平《代春怨》)。

此赋中写风之名,水木皆及,而又显得萧散清空,实高于后人,谢庄《月赋》本之,直接用为:“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极好地烘托了月夜之境。

《湘夫人》此二名之妙,还在以景写情。

刘熙载云:“叙物以方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诀。

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来,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之意。

“(《艺概?赋概》)鸟萃萍中,罾在木上,与麋食庭中,蛟在水裔,这种以反常之事为喻之法,在《楚辞》中很常见。

如《湘君》中言:“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卜居》则云:“世混浊而不清,暗翼为重,千钧为轻。

”而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科雷震震,夏雨雪。

”(汉乐府《上邪》)之类,均是其例。

赏析二:《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

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

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

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

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

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

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

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

“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

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

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而其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

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

接着与湘夫人一样。

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

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

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

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

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