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专题二 时间变化与地理事象 必考点5 人类活动的时间变化
[全]高中地理(四季、昼夜交替)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四季、昼夜交替)考点详解
太阳直射点
一、黄赤交角
1.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度数
(1)都是23°26′
(2)这个特殊的角度,即为黄赤交角2. 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的赤道面与公转的黄道面的夹角
二、春分秋至
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并不是只照射一个地区,
而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2. 以北半球的春季开始:
北半球春季:照射赤道
北半球夏季:照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秋季:照射赤道
北半球冬季:照射南回归线
3. 小结
(1)太阳直射点离我们越远,越冷,越近,越热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运动4. 注意
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
昼夜交替
1. 昼夜交替的原因:
(1)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地球不停的自转
昼半球:白天
夜半球:黑夜
2. 昼弧和夜弧的区分:
(1)记住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2)由西向东,由白变黑,是夜弧(3)由西向东,由黑变白,是昼弧3. 白天和夜晚的时间长度的记忆技巧:(1)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
(2)夏季: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极昼;南极圈以南,极夜(3)冬季:
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
南极圈以南,极昼;北极圈以北,极夜(4)春季秋季:
地球上所有地方,昼夜平分。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时间问题的专题复习PPT
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区时 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中
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
计算:东加西减
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7.5°W 0° 7.5°E
180°
中
东西
时
向西12 12向东
区
切点B
为6时(A点)、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 地方时为18时(B点)
B
直 射
4、直射经线与日期:
A
点
某天的日期应该以直射经线所在地的日期为准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是晨昏线(圈)。
①图中右边虚线肯定为日界线,它的左则(东十二
分 区)是8日,右侧(西十二区)是7日。
②图中另一条虚线为晨昏线。
③利用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原理,得出在赤道上和晨
区区
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
午5时闭市。如果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
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
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东京(东经139.5°) B、香港(东经114°)
C、伦敦
D、纽约(西经74°)
6、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 闭市),下列各级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 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 C、伦敦、东京、纽约 D、东京、洛杉矶、纽约
1、0时经线(夜半球的中间经线)确定:晨昏线与纬线圈相
切点出现极昼,则该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如图
切点A所在的经线; 2、12时经线(昼半球的中间经线)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一第2讲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替
第2讲 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替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2.该中学可能位于( )
A.哈尔滨
B.呼和浩特
C.拉萨
D.乌鲁木齐
解析:4 月 22 日,我国东经 120°的地方日落时间为 18 时多一点,但是该地 21:00 开始上晚自习,且尚未日落, 因此可知该地的经度在东经 120°以西 45°左右,即该地的经 度约为 75°E,故该校最可能位于乌鲁木齐。故选 D。
第2讲 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替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经度相差 33°,时间相差 2 小时 12 分,根据“东加西减” 原则,计算得出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北京 时间为 7:20,再考虑到珠峰的海拔高,实际日出时间应 早于 7:20,故选 A。
[参考答案] A
第2讲 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替
第2讲 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替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3)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 例如,180°经线的地方时是 12 时,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 围就是 12 小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 X/24,旧的一 天占全球的比例为 1-X/24。
第2讲 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替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第2讲 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替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1.Z105 列车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马上给在青
岛的妈妈打电话报平安,小明和妈妈手表显示的时间是
() A.9:52 10:00
B.10:00 10:00
C.10:00 12:00
D.12:00 12:00
解析:到达乌鲁木齐时,北京时间为 12 点,我国统
相差 8 小时。遵循东加西减原理,伦敦在西,故伦敦所在
区时为:20-8=12,且在同一天,故 D 项正确。第 2 题,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核心知识全归纳》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恒星日:23h56m4s太阳日:24小时2、假如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转周期如何变化?恒星日不变,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除极点为0外,角速度都为15°/h,线速度=1670*cosα(α为当地纬度);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4、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5、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1月初;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7月初,远日点时最慢。
6、公转平均角速度:1°/d;30km/s1、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黄赤交角:23°26′2、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决定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
3、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
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6.22-9.23,地球公转速度怎么变化?(先慢后快)近日点-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
远日点-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
5、太阳直射点直射次数:①回归线之间2次;①回归线上1次;①回归线之外0次6、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纬度?(23.5-(30/90)*23.5)(提示:本题中地球绕日公转可近似看作匀速运动)7、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倾角互余;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①1-黄赤交角;①2-地轴倾角;①4-北极圈纬度①1=①3= 23°26′;①1 + ①2 = 90°;①3 + ①4 = 90°;①2=①4= 66°34′;①1 + ①4 = 90°;①3 + ①2 = 90°;8、存在黄赤交角时:①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①决定回归线、极圈线的度数;①决定五带的范围;①产生四季;①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①使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9、黄赤交角变大时:(1)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变大。
最新地理专题复习2地理事象的时间变化精品课件
六、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
• 上图中有个明显的错误在哪里?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有 什么特点?
六、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
• 右图中间反 映的是季风 现象的分布 区,想一想 非洲北部的 风向季节变 化是怎样的? 对降水有什 么影响?
ImN N ao 七g o、e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 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虽然全年湿润,但因为冬季气旋活动更频 繁,因此冬季常稍多些。而阿富汗一些地区受气旋活动的影响春 季降水较多。下表为喀布尔的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 -0.7 6.3 12.8 17.3 22.8 25.0 241. 19.7 13.1 5.9 0.6
– 珠江、长江、黄河、松花江、塔里木河 – 鄂毕河、伏尔加河、莱茵河、尼罗河、亚马孙河、刚果河 • 思考黄河凌汛的成因
九、人类活动的时间变化
• 主要农作物的播种、生长和收获季节有什么不同? •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农事活动的季节变化 • 高山和极地科学考察的季节性 •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 交通流量的日变化特点
Image
• 根据最冷月气温确定温 度带,根据最冷月出现 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 请判断右图温度带和半 球。
• 思考一下最热月的地区 差异
• 气温的年较差的影响因 素有:纬度、海陆、大 气环流、地形等,请举 例说明。
七、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 根据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以分为全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 雨型等,请各举一城市的例子。
内容纲要
•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气温和降水的日变化 •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 • 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 河流水文特征的季节变化 • 人类活动的时间变化
【热点探究】2023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自然地理演变过程
2019年7题
气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山东卷
2013年1~2题
2013年3~4题
2013年5题
2013年26题(1)(2)题
2013年33题
2013年34题
水循环主要环节、地表径流特征的变化
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地形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
(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如2021全国高考真题珊瑚礁的形成过程;2021湖北高考真题考查天气系统形成过程;2021福建高考真题,考查三角洲演变过程;预测2023年高考仍然以新情景为载体考查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并分析某地理事物发生的过程。
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考情统计
类型
年份、题号
考查内容
全国卷
2019年Ⅰ卷9~11 题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2019年Ⅰ卷9~11 题
2019年Ⅰ卷37 题
2019年Ⅱ卷9~11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
• 【特别提示】 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 有人认为冰川融化会导致淡水资源更加充沛 ,而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 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 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 遍增加,从而使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 。
• [深 度 解 读] • 1.海平面上升
• 2.对农业的影响
•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5.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 [对 接 高 考] • 命题角度一 全球变暖的影响 • 1.(2014·福建文综,3~4)下图示意1972~
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 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1)~(2) 题。
•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特别提醒】 正确认识气候变化,克服思维 定势
• (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 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 ,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 (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 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 。
• [深 度 解 读] •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 •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
,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 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 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 古高原。第(2)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 ,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 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 命题角度二 影响碳排放的因素 • 3.(2012·重庆文综,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02昼夜长短的变化新人教版
考点02昼夜长短的变化1 .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曲图池明太用直财履位于北半挛,北半球备地蚌倉上卷是均盘于| 我风,址北半球昴地均是昼忧夜拉此图表明A阳直射点住t南半球.南半球备电蝇纹上罢弧均丸于i 祓弧*牧尚半球各地均是蚤辰祗擁2 .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农阳直附点北移过程J匕半球各埔度登更掘虑变觥爭亞u 春分口毘至口爭至口軟分口貝至HjkF014t点侖移过相半球各坤屢罢覽卷・夜变短3 •极昼极夜范围一一抓“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4.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1)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5 ° N的昼长等于23.5 ° S的夜长。
(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⑷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1.昼夜之分、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状况,但成因各不相同。
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所决定的。
高考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总结-word文档资料
2019年高考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总结
2019年高考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总结
利用“对称法则”突破昼夜长短规律的技巧
(1)同一天中,南北半球同一纬度的两点昼夜长短相反,如昼长为13个小时,则40°S夜长为13个小时。
(2)一年中,某地二至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同,即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如某地7月22日前后日出时间为5时,则5月22日前后日出时间也为5时。
(3)一年中,某地二分日前后相同的时间,昼夜长短相反,如春分日后一个月(4月21日左右)和前一个月(2月21日左右)昼夜长短大致相反。
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地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地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
(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第 1 页。
解密05 地质演化过程和冲淤平衡(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地貌的 思维导图地貌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作用结果能量来源作用主体表现形式作用结果判读地貌的观察山地的的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板块运动侵蚀地貌板块构造理论板块分布板块运动的地貌类型断层褶皱应用工程建设找资源类型判读堆积地貌地质构造侵蚀方式位置、形态堆积过程位置、形态冲淤外力作用三大岩石地质过程描述地质剖面的观察地貌景观的观察尺度方位[高考解密]地球表面的地貌丰富多样,高考试题多利用现实的地理事物或地理景观考察其成因,分析形成过程,另外地质剖面的判读也是考察重点。
学生要有地貌的基础知识储备,也要有一定的地质思维能力。
本节设置重点如下:1.地质作用方式的判读2.地质过程的推演3.地质剖面的判读4.河流冲淤录CONTENTS 01020304地质作用方式的判读地质剖面的判读地质过程的推演河流冲淤预测地质作用方式的判读/地貌的成因2023年1月高考浙江卷3-4 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及成因2022年6月高考浙江卷-1 地貌景观图的判读2022年1月高考浙江卷-4 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方式2021年6月高考浙江卷-1 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方式2022年高考江苏卷25(1) 平原的成因2022年高考上海卷 板块运动下的地貌成因2022年高考天津卷17(2)地貌(淤泥质海岸)的成因2022年高考海南卷8-9 地貌景观的成因2022年高考海南卷16(1)地貌(河流壶穴)的成因2021年高考海南卷-14 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方式2022年高考山东卷18(1)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方式2022年高考辽宁卷-8 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方式2021年高考辽宁卷-13 地貌(“酱缸包”)的成因2021年高考福建卷9-10 地貌(盐壳)的形成地球表面的各类地貌景观都是在地质作用下而形成,考试的方向基本围绕地貌景观特点的判读、地质作用的方式(内、外力在作用)以及分析地貌景观的成因。
地貌景观可以是熟悉的,也可以是新颖的,例如“酱缸包”、新疆罗布泊盐壳。
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1)
技法五 内在关系巧梳理
[典例示做] 1.飞机颠簸指飞机在飞行中遇到乱流而突然出现的忽上忽 下、左右摇晃及机身震颤现象。飞行颠簸层高度一般不超过1 000 米,强颠簸层高度只有几百米,颠簸层水平范围多数在100千米以 内。下图为2006年我国某航空公司西南高原航线的飞行颠簸次数年 内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技法五 内在关系巧梳理
[典例示做] 2.(2021·聊城三模)河床的冲淤与河流含沙量和输沙能力有密切关 系,当河流的含沙量小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被冲刷,当河流的含 沙量大于其输沙能力时,河床就会淤积。三峡大坝蓄水后对其下游荆江 河段的径流量和含沙量产生了明显影响,也影响到河床的冲淤过程。宜 昌站和螺山站是荆江河段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文监测站,下图为两站在 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1)~(2)题。
技法五 内在关系巧梳理
梳理因果关系——由“因”推“果” 此类试题多为影响类试题,通常表现为题干为“因”,选项为 “果”;“因”为已知,“果”为未知。利用因果关系采用“由因 推果法”进行解题。例如,“我国西北地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其中“不合理的人类活 动”是“因”,采用“由因推果法”分析可知,“植被破坏”是直 接后果,“荒漠化加剧”是间接后果。 不论采用“由果溯因法”还是“由因推果法”,解答地理问题 时,一定要注意综合思维的严谨性和推理过程的逻辑性。
技法五 内在关系巧梳理
逐渐增强,飞机颠簸概率较大。因此,由青藏高原飞往云贵高原的 飞机发生颠簸的概率会逐渐增大。第(3)题,若飞行中前方出现强颠 簸区,飞行员可通过迅速爬升几百米高度或暂时偏离航线几十千米 来脱离颠簸区。在低空飞行发现或发生颠簸时,应向上迅速爬升脱 离,切不可向下俯冲脱离(因为低空对流或湍流更强烈,更易发生飞 机颠簸,低空高度较低,向下俯冲危险性高)。]
2020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二 地球的运动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查方式1.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2)昼夜交替现象(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4)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5)国际日期变更线bbbcb常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主要通过区域图中不同经纬度的两地比较日落(日出)时间;地方时与区时、日期范围是潜在考点2.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5)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bcccb常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主要通过区域图中不同经纬度的两地比较昼夜长短的差异或计算某一地点(给出经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以及某一时刻影子的朝向;昼夜长短及比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潜在考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1)方向①自西向东(如图A)。
②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③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2)速度①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②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15°/h。
③影响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因素a.纬度因素: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b.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3)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更替周期(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
(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3)昼(半球)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为逆时针辐合,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合。
4.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
A.数量 C.性别构成
B.职业构成 √
D.年龄构成
解析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
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
解析
返回
明考向
1.人口的两种增长方式 (1)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 (2)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净迁入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 出率。 2.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过慢,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等。 3.理解应用几种人口统计图表。 4.城市化概念的理解——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逆城市 化也属于城市化,这个过程不是城市人口变成了农村人口,不是城市化水平下降, 而是城市化的扩展。
解析
4.(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 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解析 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其主要的、直接的目 的是通过出租“握手楼”增加收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 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广阔,故选D。
易错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 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2)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应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但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 (3)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 入和迁出)。 (4)在判读人口统计图时,要注意纵横坐标上的数值,不要采取粗略估算的 方法。特别是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得出完全 错误的数据。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解析 分析三种生育率方案可知,a方案生育率太低,导致老年人口比重 太大,老龄化问题严重,而c方案生育率较高,导致少儿人口比重较大, 出现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方案生育率使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故该方 案较合理。
(9)我国的人口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基数大,我国虽然 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新增 人口仍然很多,这是最大的问题;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由于一直坚 持计划生育政策,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降低,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这也给 未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10)同一级别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地区城镇服务范 围大。 (11)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其自身外,还包括周围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 地区。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解析
(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解析 温州瓜农5~8月离开海南岛,是由于该时期全国普遍高温,大部分 地区都能够生产西瓜; 而海南岛远离消费市场,运价高,且地租高,因而西瓜的市场竞争力弱。
人口问题 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 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
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 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题和社会问题
3.城市化进程 (1)进程
3.城市化进程 (1)进程
(2)城市化差异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5.人类产业活动的季节性变化 (1)不同季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差异 ①长芦盐场的晒盐时间选择在雨季来临之前。 ②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在夏季蓄水,冬春季放水,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 ③在天山地区,夏季牧民在水草丰美又比较凉爽的海拔3 000米以上的夏季 牧场放牧,冬季回到相对温暖的海拔1 000~2 000米的冬季牧场。 ④西北地区人们利用太阳能最好的季节是夏季(此时太阳辐射最强)。 ⑤沼气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季使用比较方便。
5.城市化进程示意图(“S”曲线)的应用。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30%以下)、 发展慢、问题少;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速度加快,出现了郊 区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问题突出;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70%以上),城 市化速度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问题缓解。 6.联系实际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 量下降,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7.农业生产周期性、季节性特点的应用。
解析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解析 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 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 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选B。
专题二 时间变化与地理事象
必考点5 人类活动的时间变化
栏目 索引
01 悟真题
明考向 02
03 析考点
对点练 04
悟真题
考向1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2014·福建文综)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 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 趋势。读图,回答(1)~(2)题。
返回
12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人口结构图的含义。比较a方案和c方案两 图可知,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小,而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大,故D选项正确。
解析
12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2)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 ①水稻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夏种秋收,亚热带地区双季早稻夏季收获、晚稻 夏播秋收。 ②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秋播、次年夏收。 ③玉米春季或夏季播种,秋季收获。 ④棉花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⑤许多水果在秋季成熟。
(3)科学考察活动的季节性 ①极地科学考察:应选择在极昼、气候较温暖的时期。 ②高山科学考察:应避开雨季和冬季,选择天气状况比较好的季节。比如珠峰的 最佳攀登季节是每年的五月份。 (4)旅游活动 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春季, 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夏季,气温升高,海边、 高山是人们避暑观光的好地方。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一些高山地区的 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青海湖鸟岛观鸟5月是最佳时机;南方高山宜夏季观赏, 因夏季雨水多,多云雾;北方的园林宜夏季观赏;冰雕、雪景、雾凇宜冬季观赏。
自然增长率高, 劳动力充裕, 人口增长快 促进经济发展
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 发展速度降低、贫困加剧等, 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
社会问题
现代型(低 低低模式)
少年儿童比重 下降,老年人 口比重上升
人口压力减小, 劳动力和兵源短缺,养老等
就业机会较多, 费用增加,老年人口生活困
利于经济水平 难和生活孤单等
的提高
2.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结构趋势 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
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 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C.教育程度
B.医疗水平
D.年龄结构 √
解析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解析
2.(2013·浙江文综)右图为1950~2010年世 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的变 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和右图,完成(1)~ (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 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返回
析考点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人口增
特征
利
弊
长模式
原始型 (高高低 模式)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都比较高,自然 增长率低,且波动 较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生率高,能满 足农业社会对劳 动力的需求
死亡率高,有时容易出 现劳动力不足,从而影 响经济发展
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
传统型(高 低高模式)
解析
考向3 人类产业活动的季节变化 (2013·大纲全国文综)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 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 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2)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D.知识密集型产业
解析 “质量型”人才,技术水平高,主要从事知识、技术水平高的产业。
解析
(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技术创新 C.市场拓展
B.空间集聚 √
D.产品升级
解析 各城市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分工明确,必然会促进同类产业活动
在同一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获取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