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关注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接触数学、学习数学的基础课,我们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我们的教学模式都是一对多的,也就是说,一个教师要带几十名学生,然而,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最后形成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可能完全地将班级里每个学生都照顾到,都能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往往也会出现疏忽现象,甚至会造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是为班级里少数学生而设。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在教师创设的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思想,将“以学定教”纳入数学课堂,使学生得到全面、快乐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所以,在学习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进行了自学,首先,我将教材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以提纲的形式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此时教师并不是“闲人”,可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之后,再根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一一的解答,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两片叶子,人就更不一样,不一样的遗传基因,不一样的家庭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的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同学的个体差异”,教育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需要因材施教。
在每一堂课上,要做到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尝试谈几点体会,以飧读者:一、善于观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不同差异。
学生群体由于知识能力、道德水平、相貌性格以及家庭背景等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
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要适应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运用学生的差异。
要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实施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有效措施。
没有因材施教,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先关注“材”的各方面特点,教育教学中既要把精力放在面向全体学生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获得发展的方案。
“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其目的不是消灭差异,而是承认个体差异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二、总结观察,让教师在课堂分层教学,全面发展1.分层提问。
这主要指教师在提问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做到人尽其才。
分层提问,可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感受成功创造条件。
2.分层练习。
练习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教育领域,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个性特质和学习风格。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并提供一些建议和观点。
一、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来认识每个学生,包括他们的兴趣、学习风格、优势和困难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沟通,教师可以获得对学生个性的初步了解。
也可以借助一些常用的评估工具,如个性测验等,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差异化教学策略差异化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核心策略之一。
它指的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评估方式等,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差异化教学策略:1.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针对每个层次提供相应难度和深度的教学内容。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并避免他们的学习速度过快或过慢。
2. 不同的学习任务:给予学生不同类型和难度的学习任务,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风格和能力。
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提供图表和图像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对于口语型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来促进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个性化辅导和反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给予及时和具体的反馈,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灵活的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个性差异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能力,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灵活的教学评估对于因材施教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样化的评估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例如口头报告、小组项目、作品展示等,以允许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不仅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及时的反馈和建议: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进步方向等。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林竹子有深浅”。
这些自然现象都深刻地揭示了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既具有多样性又存在差异。
当孩子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汇聚到我们这个班集体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形貌各异的男女学生,更应该认识到他们是有着种种差异的学生。
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这也是客观规律。
因此,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自由的、发展的、愉快的“以人为本”的平等关系,充满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性关怀,使每个学生都有终身学习的愿望,求得每位学生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所强调的“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运用差异进行教育的先范。
那我们就究竟应该怎样做呢?我觉得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建立平等的师生观,树立真正的主体观,实现民主的教学观,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设置课前探查,发现学生差异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及之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致使其所具有的社会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也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了解所有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及所具有的基础知识的差异,探查学生是否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依托原有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迁移,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也能很顺利地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均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例如,在学习“《白杨》”一课之前,我设置一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你都见过哪些杨树?这些杨树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你知道白杨有什么品质?一组问题抛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很好的展现,我也能迅速地掌握学生的个性,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之中则能很好地有的放矢。
有了前面对学生差异的关注,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能懂得,什么问题提问什么样的学生,如何掌控课堂,让所有学生均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中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也能得到共同提高。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引言1.1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各自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学习计划。
通过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因材施教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他们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不仅是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只有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差异和潜能,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字数:305】1.2 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潜能和个性,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力。
只有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才能真正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术方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
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展其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潜力,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向。
通过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演变,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界需要不断探讨和实践更好的教育方式。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不断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多元化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灵活、教师角色转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未来发展方向、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教育演变、学生发展、教师角色、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模式。
1. 引言1.1 教育理念的演变教育理念的演变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从古代的重视传统文化和经典教育,到现代的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育理念的转变体现了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目标的改变。
在过去,教育更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评价,而现在,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普及,教育模式也在不断革新。
个性化教育、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教育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
教育理念的演变也带来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1.2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学习成果。
在教育领域,因材施教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理念和方法,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于,每个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是在教育教学中也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邓小平说过:“教育要面对世界,教育要面对未来”。
随着新课改的标准,教育要求教师对教学水平,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了,特别是当前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突出,这句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处理。
因此在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虽然都在“如何将学生学习成效有效提高”这一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不同程度受到“学生发展差异性”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问题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熏染,教师尽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改革,但却始终停留在“注重表象现象培养,忽视内在能力树立”层面上,是一种“有形无神”的教学模式。
新实施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将学生全面进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实现人人获得发展与进步,人人获得学习成效与能力,促进一切学生能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全面进步。
以下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推进学生整体发展与进步的具体策略与措施。
一、出发点:联系教材内容,在新知教学中实行层次性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掌握。
教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差异性,因个人的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比较明显的就是在教学知识内容的掌握上具有不平衡性,有的学生掌握得全面而具体,有的学生掌握得零碎而稀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
当前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就立足于新世纪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各类人才打下基础。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根据差异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根据差异因材施教摘要: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社会环境影响等原因,每个学生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在承认差异存在的同时,针对不同个性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教学,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因势利导,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
教师站在讲台上时,面对的是一群个性迥异的学生,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面对这样一群完全不同的个体,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做的是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活动,并尽自己所能的满足他们每个人发展的需要。
而这中间包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个性差异。
所谓个性,是指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而个性特征是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
①它包括气质差异、性格差异、能力差异和性别差异等。
每个不同个体间,甚至同一个个体内,都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个性差异,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的意识的转移而转移,因此我们只能而且必须重视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并且根据其因材施教。
在探讨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之前,了解一下影响个性差异的因素和个性差异的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个性的形成无疑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而教师则是这些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教育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
从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中可以分析出,个性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先天性和后天性,而除此之外,个性还具有整体性,即各种心理成分,如气质、性格、能力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结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一个正常的个性应该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个性的第三个特点是稳定性。
所谓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个性特征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之中②,个性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正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作业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发展
作业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发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评价应当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研究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因材施教,作业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以往教学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往往是一刀切,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总能轻松完成,而学困生却经常拖欠或无法完成作业,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辅导学困生,但效果却不理想。
结果是,优秀生没有得到更好地发展,而学困生则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的能力是不同的。
作为教者,应当尊重、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对于稍差一点的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对于中等学生的作业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对于比较优秀学生的作业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只要学生通过努力,达到了他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就应当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性评价,只有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能体现公平性,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针对学生差异 搞好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差异搞好因材施教学生差异的客观性和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历来都是教育家们所关注的热点。
从孔夫子到马卡连柯,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提倡针对学生差异,搞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应该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准则。
近几年来,我在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曾留心过学生的差异类型,并想法设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克服传统“无视学生差异”的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学生的几种差异类型及其施教对策浅谈如下,供教坛同仁参考。
一、素质差异由于先天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智育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素质差异。
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要立足于差生的现状,花大力气帮助差生转化,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2012年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小时候舌头因钉子的刺扎做过手术,不能准确发音而不张口说英语,在小学从未说过英语。
这可谓素质差异!我想盲人能以听力代偿视力的缺陷,何况他乎?他发音机能差一些也是不可怕的,“勤能补拙”是良训嘛!于是我不断地鼓励他,给他讲“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患有严重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1985年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并且行动困难,常年坐在轮椅上。
但是他用毕生的精力研究物理学,提出了黑洞能发射辐射即霍金辐射,并发表了《时间简史》,战胜病魔”的故事,从而激起了他学好英语的勇气和信心。
之后,我便耐心地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上课故意多提问他,多给他提供锻炼的机会,课后耐心地辅导他。
这样一来,他的英语成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震惊了全班同学。
二、性格差异性格有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学生也是这样,有的外向好动,有的内向好静,这就形成了一种性格方面的差异。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适应并满足不同性格的学生发展的需要:性格外向的学生乐于模仿、练习,但容易马虎,读错写错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性格内向的学生比较仔细,但往往羞于开口,不愿意读说,特别是集体场合。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引言1.1 为什么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理念,旨在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促进其全面发展。
为什么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优缺点。
通过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因材施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不仅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也是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
通过因材施教,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教育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实现个性化发展。
2. 正文2.1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认可。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实施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材施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通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方式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因材施教有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材施教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弥补不足的同时发现和培养潜力,实现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因材施教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们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材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材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内容的设计与呈现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材因材施教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
一、理解学生个体差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背景、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个体差异的存在造成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有所不同。
在过去的教学中,常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差异。
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因此,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对教学进行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一种策略。
它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中心,注重学生的需求和潜力,并根据学生的状况和特点进行教学安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对于同样的知识点可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理解角度。
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提高教学效果:因材施教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不尽相同,教师如果只按照固定的进度和方式来教学,将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和学习效果下降。
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速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让学生在适当的水平上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 个人发展:因材施教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如果只关注学习内容的传授,将无法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兴趣。
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潜能和特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三、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为了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具备以下能力和方法:1. 学生评估: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个体差异。
如何面对学生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面对学生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园林三小张艳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亦如此.我们知道,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贫富差距和家庭社区的差异、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差异,学生性别差异,学生自己本身个体发展差异等等。
但是一直以来,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的要求都采取一刀切的标准。
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设计、统一的评价标准抹杀了学生在不同才能方面的展示和约束了他们的发展。
一刀切的标准也使班级在老师的领导下整体划一的朝着一个方向走。
优异的学生没有更大的机会向前迈进,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适合其“最近发展区”的活动,在班集体里蹒跚往前挪。
日积月累的发展下去,优秀的学生的菱角被磨平,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大集体更加拉开了距离。
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差异教学,使不同的学生能够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只有认识到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才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的差异,是做好因材施教工作的必要前提,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分析研究教材,确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我们面对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学习风格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正视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的职责在于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了解学生是件细致、长期的工作,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独立认知的个体来看待,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专家指出:“一棵西瓜的种子,我们没法让它长成西红柿,如果是西红柿,我们也决不能用培育茄子的方式去对待。
”是啊,既然自然界中每一棵植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棵植物,同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情感、性格、知识、思想基礎和行动规律等。
因此班级里的几十名学生肯定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
如兴趣爱好差异,学习习惯差异,家庭教育差异、生活环境差异等。
因此,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各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的潜质有机会得到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差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现代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面临的是一整班的学生,必须重视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以及同伴关系进行细心地观察和详细地了解,进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反对用统一的要求和制度来规范所有的学生,以抹杀学生的个性。
例如,有些教师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坏学生”。
对于“好学生”,教师亲近他们,鼓励他们,上课只关注他们,有问题也只喜欢向他们提问,而对于“坏学生”教师就疏远他们,批评他们,对他们漠不关心,不理不问,天长日久,就拉大了所谓的“好学生”与“坏学生”的距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以教师的期望来突然改变学生。
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无所谓好坏的,应该深入地去分析学生个性形成的原因,尊重他们,因势利导,而不能去强行改变或不理不问。
二、在学习方式上,尊重学生差异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阵地,怎样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发展,这需要教师认真地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还要认知学生学习方式的规律,即接受方式和发现方式,学生的这两种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行为)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2、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以德兴教)的根本。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5、(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6、(示范性)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7、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要受(教育观念)的制约。
8、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育人为本)的一块试金石。
9、对教师来说,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这就是(个性化教学)的表现。
10、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惩戒)的手段,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11、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师生关系)来构成的。
12、(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3、(受教育权)是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14、(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神圣的权利。
15、教师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的规定,向法定主管机关申述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称为(教师申诉制度)。
16、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师德规范(热爱学生)17、教师自我修养应该是(知行统一)18、课程标准是对某一学段的教学行为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描述。
19、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积极互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奖励体系。
20、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21、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态度)22、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隐私权)23、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24、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主体性、示范性)25、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民主型)类型受普遍学生欢迎26、(课程即知识)的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27、关于“教材”,表达适当的选项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28、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29、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30、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31、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预定性)32、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明确说明的是(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33、“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本体性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34、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35、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36、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37、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38、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39、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道美)40、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41、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改革的新观念:建立以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素质教育加专业发展的成才观;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差异,注重每个学生价值和权利,促进学生的多样化的发展的因材施教观及教学内容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都是可能成功的。
目前中小学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到了深化的阶段。
但很多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仍然是与培养学生的智育为主,而且智育中不太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前几天报到几个小孩怕完不成作业被教师骂,相约跳楼自杀。
有的小孩怕老师不敢去上学。
据调查,医生、教师、警察被戏称为三大公害,即白眼狼、眼镜蛇、黄狗。
怎么会这样?曾经我们教师是多么的受让尊重。
而由的教师不敢管学生。
现在很多尊重学生的事情在学校里经常发生严重的伤害了学生。
学生是有情感、有差异。
不要指望每个学生达到一个标准。
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的个别差异很多,我们这里主要谈多元智力理论谈学生个性差异及教育的启示。
智力是广为人们熟知的,用来描述一个人才智高低的用语。
智力一直以来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问题。
其定义有一百多种。
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的认识客观事物所必需的较稳固的心理特征。
智力用IQ来表示IQ=智龄/实龄×100 ,认为智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着的一种能力,是一元的,IQ 的分数就代表了智力水平的高低。
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内容重点被定位于学生的言语-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培养。
后来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了一股对智力的概念和测验的反省批判对单一的智力观提出了修正。
(陈景润智商高不高?名教授智商高不高?)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理论自1983年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智力多元理论,对传统的智力测验观点进行了批判。
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发展
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因人施教。
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对个别化因人施教进行了实践。
在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取单式复教、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方法,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本文从几方面尝试进行了“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方法及手段最优化”的探索。
关键词:个体差异自信心层次性素质教育的实质应该是力求于开发学生头脑的潜在智能,来达到使学生自己有自我求知、自我修养、自我应变与发展的能力与兴趣。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社会性和学习环境的差异。
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
面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因人施教。
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对个别化因人施教进行了实践。
在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取单式复教、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方法,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在以下几方面尝试进行了”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方法及手段最优化”的探索。
一、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应让他获得教师的赞赏并让他有表现机会,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那么这对学生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因此我们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师生双向评价
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师生双向评价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王震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第一是面对全体学生;第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这种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称之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关涉许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合理的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和教学信息反馈功能,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过于看重对教师的评价而忽略对学生的评价。
老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行为,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主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较少关注学生素质的发展。
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所以,我们要开展更合理的教学评价,即:师生双向评价。
我觉得素质教育的核心便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师生双向评价”便是当今课堂教学必须注意到的问题。
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对素质教育和课堂评价的认识。
第一:联系生活实际,课堂内外相结合,开展师生双向评价。
语文科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从生活中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尤其要联系生活实际,鼓励自主学习。
在教学《新闻两则》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切的认识新闻这种文学体裁,我根据教学课文当天的“新闻联播”中的相关内容写了小新闻:“李银巧家的四亩水田”,读给学生们听,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新闻的时效性。
后来,我将自己写的标识有新闻结构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这则小新闻贴在班内的周刊栏里给学生作范本。
然后,要求学生注意最近的电视新闻节目或广播,练习写一则新闻。
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良好,有的学生写了“谨慎饮食,我县有居民误食毒蘑菇”“奥运福娃走进千万家”等很好的新闻作品。
这样,通过教师的范写、范读,学生对老师有所评价,利于学生自主搜罗写作素材,用心保质、保量的完成写作任务;学生展示作业,老师又有对学生的评价。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学心得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学心得•相关推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学心得(精选5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学心得篇1《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以振兴中国乐坛、培养未来巨星为己任,拒绝“毒舌”,杜绝“绯闻”,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的宗旨,力争让四位明星导师找到值得培养的乐坛新人,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提供真音乐、真声音!导师们背对着学员,完全靠的是音乐的本质——对声音的处理和情感的把握!由此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同样存在的个别现象:长得清秀的女孩子,外貌俊朗的男生,活泼可爱型的基本都是老师的宠儿,而那些外表长得丑陋,身体有残缺,穿着、做事邋遢的孩子一度被老师们遗忘;甚至有个别学校老师关注那些官孩子,富孩子多于那些无任何背景,无经济财力的孩子们!暑期认真阅读了《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这本书,针对上面的现象,结合自己带的几届学生,我想到一个问题:每一个孩子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如何因材施教?一、首先是教师对因材施教的要求上面提到的外表清秀、俊朗的孩子在学习上承蒙老师的厚爱,基本都能在平均水平,然而他们的本身所具有的学习潜力可能弱于那些外表邋遢的孩子,而那些外表邋遢的孩子可能只是一时的缺少对生活的自理,他们可能具有强大的学习智力,可能具有超常的动手能力,可能具有非凡的运动天赋!因此教师的“因材”,是要“因”每一个“材”,而不只是“因”典型、特殊之“材”,教师要研究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发展现状,预测和设计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方向。
关于“施教”就是要有针对性的教育,也就是既适应学生个体特点的教育,又适应班级群体共性特点的教育,因而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认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正视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尊重差异,合理运用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来开发,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因为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
像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一样,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这种差异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和个性特征差异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正视、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学生与生俱来就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
我认为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能力差异等引起的,这种差异性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高低优劣,而且这种差异也可能使学生形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不同。
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不仅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适应学生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差异,合理运用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实施因材施教策略,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教学设计时充分预想学生差异我们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教育要做到“目中有人”。
所谓“目中有人”,落实到备课这个环节,就是要求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因为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属于某个特定的“类”或“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组成这些“类”、“群”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有
差异的。
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预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