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儿教育学》(第三版)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说明幼儿教育学是研究我国3-6岁幼儿教育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幼师班的主要专业学科之一。
教学目的在于以幼儿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武装幼师学生,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于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幼师学生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幼教事业并具有研究幼儿教育的兴趣和能力,应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教育思想,以便将来在工作实践中能批判与抵制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这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二、教学内容编写原则(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指导思想,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幼儿教育实践的经验,并吸取了国内外幼儿教育的科研成果,努力做到既反映幼儿教育科学的新成就,又突出我国幼儿教育的特色。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练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以及新的历史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任务;联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突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培育中幼儿教师的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三)从幼师专业的实际出发,照顾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特点。
论述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理论时,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揭示幼儿教育及幼儿园教学工作的规律。
(四)力求内容充实,论述基本理论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深度,既着重用正确教育思想武装学生,又教给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既要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又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五)为了帮助学生自学,每章结束后要有学习重点与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做好预习、复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的基本指导思想}(一)注重反映现代教育、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注意结合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幼儿教育的特点;注意把理论的阐述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以增进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
学前教育原理与应用 第九章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家庭、社区教育的衔接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及现状
(三)国外发达国家幼小衔接的做法
1.教育机构设置方面
(3)瑞士各州都有自己的教育制度。 (4)英国的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 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 (5)日本建立“幼小一贯学校”的计划。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三)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 召开家长会或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3.家长
• 向家长发放幼小衔接相关的资料。 • 办好“家长园地” 。
• 家访、家园联系卡等方式对个别家长进行教育指导。
第二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教育的合作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概述
(一)对家庭、社区的界定
1. 教育、教学权 2. 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权 3. 管理幼儿权 4. 指导和评定幼儿的权利 5. 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利 6. 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 7. 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权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概述
(二)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1. 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如家庭、幼儿园、邻居和社区,其中 如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对 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及现状
(三)国外发达国家幼小衔接的做法
5.政策制度与政府监督方面
(3)美国 2001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法令,其目的是改革从幼儿园到 十二年级的教育,将学前教育中的阅读和幼小衔接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2003年颁布了《入学准备法》,强调美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与 小学的教育行政机构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为幼小衔接提供服务。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PPT课件
机衔接。
生活化教学策略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将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组织幼儿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如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等,提高幼 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强化生活技能培养
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如厕等,为幼儿顺利 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策略与方法
目录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实践案例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缓解幼小衔接坡度, 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 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推动教育公平,实现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策支持与引导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给予资金、人力等 方面的支持。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幼儿园和小学在衔接过程中的责任和 义务,保障儿童权益。
强化教育部门指导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的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评 估标准,确保衔接工作的有效实施。
01
02
03
家长学校
幼儿园和小学共同组织家 长学校,为家长提供幼小 衔接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家园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家长、幼 儿园和小学之间保持密切 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 长和进步。
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和小学向家长提供 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 正确引导孩子度过幼小衔 接阶段。
06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未来 展望
小学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练习等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 学习。
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九章
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九章第三节: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一、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如前所述;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这一工作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为此;幼儿园应当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渴望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不少幼儿园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方法;比如为让幼儿对小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幼儿园与附近小学合作;幼儿参观小学、小学生来幼儿园当大哥哥、大姐姐;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活动区里导入上学的主题;请作小学教师的家长来园讲小学的有趣的生活等等..不过;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一贯地、潜移默化地给幼儿正面的入学教育..幼儿如果常常听到的是∶“这个问题你现在不明白;等你上了小学以后;会学到很多东西;那时你就明白了”;“妈妈小学时过得真开心;我现在都还想念我的老师”;“爸爸现在造大轮船;是因为小学时参加了航海模型组;还代表学校去比赛过呢”这一类的话;而不是什么“你看;你总是画得乱糟糟的;上了小学你要这样做作业;老师不罚你写十遍才怪呢”;“上了小学把玩具全部收起来;回家得好好地做功课”之类的威胁;那么;在他们的心中小学才会是一个美好的、能学到本领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让他们产生恐惧心理;感到可怕的地方..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一种认识是;幼儿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证明;富于主动性的幼儿思维活跃;做事有信心;能主动与人交往;他们入学后比较快地适应小学新环境;学习成绩也很好..2.培养独立性幼儿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很多幼儿因为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不能自己按情况穿脱衣服;不能记住喝水或害怕独自上厕所等等;而影响身体和学习;在小学生活感到困难..独立性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才能实现..家园共同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帮助幼儿学会必要的技能;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脱衣服等等..同时;做老师和家长的小帮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方面的教育与主动性的培养是一致的;可以在同一活动中培养..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差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与同伴不能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等;结果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因此;在幼儿园里必须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不难看到;这一能力与主动性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方法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交往环境;改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并让幼儿真正感到与老师、同伴在一起的愉快;从而愿意投入到交往活动中;增长自己的人际关系知识、技能和能力..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除上述社会适应性之外;还因为小学环境中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如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上课前书要摆在书桌右上角、上课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搞小动作等等;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同时;入学后学习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幼儿却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还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针对这些问题;除小学的改革之外;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可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它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并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如果不遵守规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作业课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如缩短午觉时间;适当延长作业课、要求举手发言等;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在幼儿园和家庭里;通过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能给幼儿创造很多发展任务意识的机会..如对幼儿完成值日生工作、完成画画、手工、计算等学习任务;完成某项家务劳动等;给予及时的肯定;特别在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坚持;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和毅力;同时帮助他们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如爱看图书的习惯;做事认真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地听老师讲话的习惯;保持文具、书本整洁的习惯等等..认为这些是小事;“树大自然直”;这是不对的..习惯不好;以后很难纠正;对学习的危害是很大的..幼儿期间;教师和家长应当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严格、一致、一贯地要求;习惯才能建立..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所谓非智力品质;主要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主要是认识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自信心等..学习不仅仅是有聪明的脑袋就行;离开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智力是不可能单独成长的..前面已经说过;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对入学的影响很大;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也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应当重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培养他们做事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幼儿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形成自信、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产生学习愉快这一积极的情感体验..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不少家长想让孩子上学后学习好;就在入学前教孩子拼音、认字、做算术;甚至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来“系统”地教..这一现象在一些幼儿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前面分析“小学化”的危害时;就已经说明了这种做法错在何处..幼儿园应当坚决地反对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从根本上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调查表明;我国幼儿在数学学习准备上偏重知识灌输;思维能力的准备明显不足..如幼儿在寻找排序的规律、图形守恒、看图编应用题等智力型题目上的得分;大大低于一般数学知识的题目..因此让幼儿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发展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让幼儿在小学学好数学;并能在今后保持发展的后劲..同样;拼音、认字等等;也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不是小学化地硬灌;而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发展基础性的能力..比如;拼音学习的基础是语音意识的发展;是语音的辨别能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儿歌、绕口令;通过语言活动;通过倾听各种声音的感官练习;通过角色游戏等等;为幼儿学习拼音打下良好基础;正确写字需要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手眼的协调以及观察、识记、位置辨别、空间方位知觉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为幼儿写字作准备..比如;有的教师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画线条的流畅性、对手的控制能力以及正确的握笔姿势等;通过手工活动;发展手眼协调和小肌肉;还用游戏、画图案画等方法来帮助幼儿熟悉田字格;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对上下左右的方位有清楚的认识;为上学后用田字格写字打好基础参见图9.3..、幼小街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如前所述;幼小衔接问题不仅关系到幼儿入学的适应问题;还会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有关教育机构必须做好此项工作..有关研究表明;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应注意∶一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做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由于幼小衔接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多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曾经出现过幼儿园向小学看齐和小学向幼儿园看齐两种倾向..在探索中大家发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决不是单靠哪一方能完全解决的;必须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加强园、校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规律为依据;把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做为幼小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搞好衔接工作..二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许多幼小衔接的研究结果证明;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则在于转变旧有观念;提高教师对衔接意义的认识;加深广大教师对儿童过渡期特点的理解;从而使广大教师能够自觉研究过渡期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工作..三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各地区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立足于当地幼儿的具体情况;针对幼儿过渡中的最主要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可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与实验成果..从调查中看到;城市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较弱;而农村幼儿却是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较弱;因此;不同地区幼小街接工作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地做好衔接工作还要求教师明确∶尽管幼小衔接的“坡度”确实存在;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因而并非每个幼儿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因人施教;在面向全体的同时照顾个体差异;对每个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改善每个幼儿在入学准备上的不足状态..四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如前所述;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或小学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必须互相配合;形成影响幼儿成长的教育合力..目前;不少家长在有关儿童入学准备问题上;存在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如有些家长反对幼儿园以游戏做为基本活动;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整天玩;进入小学后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把入学准备片面地理解为认字、做数学题;对入学前的健康准备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等..由此原因造成的来自家长的压力可能对幼儿园的衔接工作构成很大冲击..因此;做好家长工作;转变家长观念;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态度与方法;与幼儿园与小学共同配合搞好过渡期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整个衔接工作中;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对儿童的关心也是不可缺少的..幼儿园与小学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协作;大力宣传做好衔接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全社会对此都达成共识;共同配合;做好衔接工作..想想、议议、做做一、请你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1.幼儿园教育就是为幼儿入学作准备..2.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是大班第二学期和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因此;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由大班老师在大班第二学期着手进行..3.读写困难和数学困难是幼儿进入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因此;为幼儿进行入学准备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进行..4.作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在于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幼小衔接工作关系着幼儿终身的成长和发展..二、讨论∶如果家长要求你教幼儿读、写、算;以便升入重点小学;你怎么对应三、根据所学理论设计一个培养大班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方案..四、利用一定的调查工具;对一个幼儿园大班进行入学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状况调查;并根据情况对幼儿园提出教育建议..五、有机会去观察一次小学一年级上期儿童的入学情况;看看儿童对小学的适应有什么问题..小资料1培养幼儿入学意识的活动名称∶参观小学系列活动之一目标∶1.了解小学的基本学习与活动设施、不同的活动区域;2.了解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过程∶1.激起幼儿参观小学的兴趣与愿望教师∶1向幼儿介绍将要参观的小学的名称以及参观的具体内容;看小学生学习、锻炼和活动的地方;随堂听小学生上课;看小学生的课问活动等..2讨论参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保持安静;遵守纪律;不影响小学生上课等活动;注意观察小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与幼儿园的活动有什么不同..2.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教师∶1参观教室、操场、教师办公室等;了解小学的基本设施;并向幼儿介绍各设施的用处..2观察小学生的活动∶早操、上课、中小队活动、课间活动等;要幼儿注意小学生上课的纪律、发言的规则、课间怎样活动等..3模拟小学生上课;让幼儿自己去入厕..3.参观结束;让幼儿向小学老师、小学生告别活动结束..名称∶参观后谈话系列活动之二目标∶1.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别;加深幼儿对小学的了解;2.学习小学生的常规;培养幼儿的入学意识准备∶小学与幼儿园的图片各一;人手一张新的一日活动计划表..过程∶1.回忆参观小学的经过教师∶1提问“小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哪些活动”;要求幼儿说出一些主要的活动;如上课、做操、课间活动等..2提问“他们在什么地方开展这些活动”.回答如∶在教室上课;在操场做操等..3提问“小学生怎样上课”;要幼儿尽可能地说出他们感受到的规则..4提问“小学生两节课之间干些什么事”..2.比较幼儿园的活动有哪些和小学的不同教师∶1出示幼儿园和小学的两张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2引导幼儿讨论;尽可能地找出不同的地方;如教室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早操锻炼、休息方式、作息时间、上课要求等..让幼儿充分发表他们的看法..3小结幼儿的讨论;归纳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主要不同的地方;让幼儿意识到做一名小学生将要有新的要求..3.调整一日活动作息时间目标∶1.认识书包、铅笔、橡皮、作业本等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及使用方法;2.学习整理和收拾学习用品;有条理地摆放;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准备∶幼儿每人自备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卷笔刀、尺子、作业本、书..形式∶集体活动过程∶1.认识各种文具、书本及其用途教师∶1出示书包;讨论书包的用处..2出示各种文具;讨论它们各自的用处及归放的地方..3讨论书包及各种文具的作用和保管方法..2.学习整理学习用品教师∶1讨论怎样把学习用品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和放在书包里..2让幼儿各自练习整理和摆放学习用品;并要求幼儿轻拿轻放;爱护学习用品..3.猜几首关于铅笔等文具的谜语教师∶1带领幼儿猜谜语..2小结活动;要求幼儿今后要自己保管和收拾自己使用的东西;尤其是学习用的课本与文具;随用随拿;用后及时归放;保持整洁..活动结束..摘自南京鼓楼幼儿园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设计小资料2英国幼小衔接的具体做法1.减少儿童环境经验的不联系.为学前和一年级儿童提供大小;尺寸合适的设备和桌椅等...为儿童提供不干扰他人活动的空间;也可以使儿童有独立活动的场所...使一年级儿童的教室尽量靠近厕所...入学前帮助儿童熟悉他要去的小学;观看小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多次进入校内...逐渐引导新生熟悉教室外的环境..2.减少学前和小学在课程方面的不连续性.了解学前儿童对迎接较复杂的学习任务的准备程度;并向学前儿童介绍一些将要在学校遇到的活动...家长给儿童准备纸、铅笔、彩色笔、颜料、剪刀等;帮助他们熟悉图书和故事...在入学初;安排儿童上半天课和在学校吃一顿点心;以防止儿童过分疲劳;提供退出活动和旁观的机会...给初入学儿童创设一些学前期熟悉的设施;如游戏角;沙子和水...逐渐增加新鲜、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以保证刺激性...逐渐引导儿童开展一些新活动;如体育活动;允许他们在安全的地点观看他人活动...鼓励家长指导儿童正确地活动;特别是帮助儿童识字和计算;向孩子提供一些合适的阅读材料..3.克服班集体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把初入学儿童同其他年级分开;使他们先认识同班同学...允许初入学儿童在不同于其他班的时间到校和离校;以避免拥挤...逐步地带领初入学儿童参加班外大型集体活动;如集会等...允许初入学儿童接近熟悉的同伴;在游戏活动时指定固定的年长儿童帮助他们...在游戏场等地方;为新入学儿童创设可退避的场所...在集会等场合;把新入学儿童安排在能看见其他儿童的地方...在陌生的情境中;如集会时或游戏时间;班主任不要离开现场;要坐在儿童容易看见或接近的地方...在学前机构开展一些正规的小组活动;使儿童获得认真倾听;做出应答和学会正确行动的体验...请家长和高年级同学在特殊情况下;如体育课后穿衣服时;对新生给予帮助;以免他们落后..4.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入学前安排学前儿童和家长参观小学...儿童入学时;教师要热情接待和欢迎每一位入学儿童...教师要事先为儿童入学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每一位儿童的姓名、经历和存在的问题;为儿童安排好座位...通过目光接触、叫名字、个别谈话等方式;和儿童建立稳固的关系...教师说话语气要平缓亲切;尽量避免大声命令...多表扬儿童;不要让儿童受到冷落...在其他人特别是不熟悉的人面前要给儿童以支持;不要使儿童在生人面前难堪...遇到不熟悉的场面、声音、事件;要多向儿童解释;要向儿童介绍不熟悉的成人...在儿童遇到意外、困难或缺勤时要十分关心...要给儿童相互交往的机会;鼓励年龄大的儿童帮助和关心年龄小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和家长合作;多向家长了解儿童的情况..总之;环境、课程、班集体及人际关系是影响儿童经验连续性的关键因素;加强家庭、学前机构与小学的沟通;减少儿童经验的不连续性;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儿童入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适应;顺利地完成幼小过渡;以下三点是十分重要的∶①机构之间的衔接应该是平缓的、逐渐的..②儿童接触的人、物和场所;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儿童所熟悉的..③始终让儿童有一种安全感..引自入学前社会适应教育肖湘宁、李季眉编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参考书目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本章内容的话;可以阅读下列书籍∶1.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52.肖湘宁;李季湄.入学前社会适应性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3.马以念.入学前读写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4.林嘉绥.入学前数学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9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圣才出品】
第9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一、单选题1.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D.课程的问题【答案】A【解析】我国在1990~1994年期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该研究指出“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2.()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主要是针对当时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的。
A.启蒙性B.独立自主性C.发展适宜性D.综合性【答案】C【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发展适宜性就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3.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焦点和重点是()。
A.让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规章制度和课程B.多教幼儿读写算算,让幼儿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C.锻炼幼儿的体魄,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D.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力【答案】D【解析】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能力,是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焦点。
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应从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人手,应把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能力作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核心。
4.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C.多样性D.均衡化【答案】B【解析】幼小衔接工作要坚持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衔接与合作
五、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方式方法
(一)常规性的家园联系
1.个别谈话 2.书面联系 3.电话及网络交流
4.家长委员会
5.家长园地
(二)阶段性的家园联系
1.家长会
2.家庭访问
3.家庭教育培训 4.家长开放日
第三节
三
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一、社区学前教育及发展
社区学前教育是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 中向儿童或全体居民广泛进行育儿知识、教养 技术和教育观念培养的教育活动。
第九章
九 幼儿园教育的衔接与合作
要点提示
优质的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幼儿园与小学、 家庭和社区多方面的衔接与合作。本章主要揭 示幼儿园与小学、家庭、社区之间的关系,阐 述幼儿园与它们之间衔接与合作的意义和内容, 并提出了有效合作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目标
了解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掌握幼 小衔接的实施要领。
(一)平等合作,相互尊重 (二)家园共建,责任共担 (三)协同配合,互惠互助
四、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内容
(一)幼儿园方面
1 增强家长的合作意识
2 帮助家长树立正的教育观念
3 引导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 容
4 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家庭方面
1、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合作 2、幼儿园教育资源方面的合作 3、幼儿个别化教育方面的合作 4、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方面的合作
(三)家庭方面的衔接工作
1
身体准备
2
心理准备
3
物质准备
4
生活习惯准备
5
学习习惯准备
第二节
二
幼儿园与家庭的衔接
一、家庭教育与家庭责任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年长者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_黄人颂
考大题(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第七章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十章中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专门研究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泛指初生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二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21世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三学前教育价值:基础性(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先导性公益性四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新生一代的基础教育做科学指导。
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的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论》胎教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昆体良——人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开始二萌芽阶段(16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第一部体/德/智育分为三部分)卢梭——法国——《爱弥儿》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这些著作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该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反对把儿童看成是天生有罪的人或是小大人,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个性的旧教育。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如果用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就能使儿童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3系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便是主要的老师,对一至六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并详细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幼小衔接(幼儿园)精品PPT课件
教会孩子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使其能够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抗挫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使其在面对失败和挫 折时能够积极应对。
适应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快速适应新 环境和新变化。
03 如何进行幼小衔接
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01
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
幼小衔接不仅关注知识准备,还注重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管理 能力等,促进其全面发展。
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通过幼小衔接,幼儿可以逐渐适应小 学的学习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自主学习能力。
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幼小衔接,幼儿可以 逐渐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 和方法,从而激发其对学 习的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学 习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日常的学习活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 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 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提高社交能力
身心健康
在集体环境中,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社 交技巧,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沟通和分 享。
增强幼儿的社交技巧
教导幼儿学会分享、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等社交技巧,促进幼儿 之间的友谊。
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
1
2
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通过故事、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幼儿的情感 发展,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帮助幼儿适应环境变化
幼儿园《幼小衔接》课件-2024鲜版
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幼儿园与小学差异分析•幼小衔接关键能力培养•家长在幼小衔接中作用•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实施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课程介绍与目标《幼小衔接》课程背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性幼儿园教育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而小学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
因此,需要在幼儿园阶段为幼儿提供适当的衔接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减少适应困难和学习压力,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将掌握一些基本的学科知识,如数学、语文、英语等,为他们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情感目标教学目标与任务适用对象及课时安排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建议在大班下学期开始进行学习。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6个课时,每周安排2个课时进行学习。
具体课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幼儿园与小学差异分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注重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理念小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差异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幼儿园采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而小学则更加注重系统化、规范化的课堂教学。
030201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对比小学课程设置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分科设置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幼儿园课程设置以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为基础,注重综合性、趣味性。
课程内容差异幼儿园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取;而小学课程内容则更加注重间接经验的学习,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幼儿园作息时间较为灵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安排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
《学前教育学》主题10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应问题举例分析?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任务
1.生理适应,指幼儿具有适应性小学学习生活的身 体条件。 2.心理适应,指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当小学生的积极 准备。 3.能力适应,指幼儿具备进入小学所需要的各种能 力。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就是培养幼儿的 入学适应性。
探寻2 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及策略
情境导入
• 思考:桐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了?
一、幼小衔接的含义
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 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 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 的衔接工作。
• 二、幼小衔接的意义
• (一)帮助定基础
三、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任务
林薇薇今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家里气氛与往常 有些不同,首先是五花八门的玩具已被束之高阁。 爸爸妈妈也平添了几分紧张,从幼儿园回家后,林 薇薇就和妈妈关在书房开始学习简单的数学、识字。 “孩子要上了一年级,可不能再让她玩了,以后要 认真学习了。做家长的也要跟着紧张起来,绝不能 让孩子在起跑时掉了队。”林妈妈这样说。
思考: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你会对 林妈妈说什么?在幼儿园幼小衔接的 实际工作中,通常存在哪些问题?怎 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家长和孩子做好小 学入学的各种准备呢?
一、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幼小衔接“小学化” 2.“学前班”“幼小衔接辅导班”代替 幼小衔接 3.幼小衔接工作中师资薄弱 4.幼儿园单方面开展衔接工作 5.家长不当的幼小衔接观念
(二)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1.对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性认识不足 (1)教育教学形式不同 (2)作息时间与日常生活管理不同 (3)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有差异 (4)学习环境不同 (5)教育目标和要求不同 2.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忽视
幼儿教育学基础电子课件第九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
(3)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具体指导
每个幼儿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和个性特点等都 不同。幼儿园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及其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了解 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家庭环境,以便从实际出发,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4)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 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幼儿园有义务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家长交流科学的育儿方法,优化家庭环境,提高 家长的教育素质。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 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5
幼儿最早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幼儿最早的教育者,对幼儿的影响是 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由于父母与子续的过程。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 止,从小就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幼儿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同特点
1)家庭访问。家庭访问简称家访,是家园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家访可以使教 师更详细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和各方面表现,也有助于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 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幼儿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幼儿的措施,还可以介绍 幼儿在幼儿园的成绩、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家访可 以分为新生入园家访、特殊幼儿的定期家访、突发事件家访、问题幼儿重点家访和 生病幼儿家访等。这种家园合作的形式虽然花费精力较多,但实效性极佳。家访体 现了教师对幼儿的热情关怀、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责 任。教师在进行家访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进行谈话,要以关心、爱护幼 儿为出发点,以平等、诚恳的态度与家长交谈,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如何搞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如何搞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一、教育内容的过渡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孩子们在愉悦的身心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而小学阶段则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孩子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等。
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过程中,教育内容的过渡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儿园的大班阶段,可以逐步增加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例如认字、认数等,让孩子们逐渐适应知识学习的氛围。
同时,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例如组织一些科学实验、阅读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为小学阶段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知识。
而小学阶段的教学方法则相对严肃,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衔接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幼儿园的大班阶段,可以逐步增加一些课堂讲授的内容,让孩子们适应知识学习的氛围。
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 在小学阶段,也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课堂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3. 在教学方法的衔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例如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自主性的培养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过程中,自主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性包括自我决策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
在自主性的培养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幼儿园阶段,可以让孩子们参与一些简单的决策过程,例如让孩子们自主选择玩具、图书等。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决策能力。
2. 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们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3. 在自主性的培养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教育学》习题集
《幼儿教育学》习题集绪论一、填空题: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岁幼儿__和幼儿教育机构的_____的科学。
二、判断正误:(1)幼师生只要能唱会跳、能弹会画就行,学不学幼儿教育学无所谓的。
()(2)幼儿教育学实际上是幼儿教育经验的科学总结,有了多年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的人未必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3、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占突出地位的是_________以及________,她为此设计了一整套________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了几个答案,请选出其中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1、()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学者之一。
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A、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B、陶行知乡村儿童团C、陈鹤琴南京鼓楼幼儿园D、陶行知南京燕子矶幼儿园2、1989年8月,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原国家教委颁布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A、《幼儿园暂行规程》B、《幼儿园教育纲要》C、《幼儿园管理条理》D、《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3、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是第一个阐明游戏价值的人。
A、幼儿园改革家B、幼儿之父C、幼儿园之父D、游戏之父4、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清政府创办的()。
A、湖北幼稚园B、湖南蒙养院C、香山慈幼院D、集美幼稚园5、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A、湖北武昌幼稚园B、北平香山慈幼院C、南京鼓楼幼稚园D、南京燕子矶幼稚园6、()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A、张宗麟B、陈鹤琴C、陶行知D、张雪门7、幼儿教育机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1)慈善家的恩赐(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3)大工业机器生产的产物8、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1)欧文(2)洛克(3)福禄培尔(4)蒙台梭利9、提出“感觉教育”以及“手脑”并用的动作训练理论的是()(1)欧文(2)柏拉图(3)福禄培尔(4)蒙台梭利10、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是由()提出的。
幼儿园的幼小链接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一节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一、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简答或论述)(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的教育特点1、主导活动方面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幼儿在操作摆弄等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的指导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没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小学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课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固定,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学习成为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
游戏时间较多,生活管理没有强制性,没有出勤的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照顾的比较多;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而紧张,作息制度严格。
游戏较少,教师对孩子的照顾较少。
3、师生关系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窄。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幼儿园阶段的教师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活动中,有丰富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操及摆弄,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的选择游戏及与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环境的布置相对严肃,教师的桌椅摆放固定,教师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社会及成人对幼儿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全社会都认可。
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压力小,也没有来自完成学习任务的苦恼;小学的孩子压力较大,自由少,孩子为了完成家长的期望不得不奔波在学习中。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儿童的思维发展,前一阶段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
小学后就是以逻辑思维的发展为主。
但是各个阶段的发展是连续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顺利衔接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顺利衔接的方法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在教育目标上形成共识。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社交能力和基本的学习能力,而小学教育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双方教育者需要定期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确保教育目标的连贯性。
幼儿园和小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需要相互衔接。
幼儿园教学内容应该简单有趣,注重动手实践和游戏化教学,而小学教学内容则需要更加系统和深入。
在教学方法上,幼儿园应该注重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小学则需要更多的指导和规范。
为了实现顺利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共同开发一系列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等,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另外,幼儿园和小学在评价体系上也需要衔接。
幼儿园的评价应该注重过程和综合素质,而小学则需要更加注重结果和学术能力。
双方教育者需要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确保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在师资培训方面,幼儿园和小学也应该相互衔接。
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小学教育的需求和特点,而小学教师则需要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方法。
双方教育者可以共同参加师资培训,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确保幼儿园和小学的顺利衔接。
例如,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
教育部门还可以制定一些政策和指导方针,规范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确保教育的连贯性和公平性。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顺利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
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孩子们才能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重要转折点上,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
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后,面临着更多的同学、更严格的要求和更多的课业压力,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焦虑和压力。
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者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培养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幼升小衔接教案
一、语言语调
1.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够听懂。
2.在关键知识点处,适当提高语调,强调重点。
3.运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增加趣味性,吸引幼儿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节奏紧凑,避免拖堂。
2.实践情景导入环节可适当延长,让幼儿充分体验。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本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1.明确性:目标具体、明确,易于理解和实施。
2.实践性:目标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有利于幼儿在实践中达成目标。
3.可评估性:目标具备可量化的评估标准,方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应基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本教案中,教学难点为如何让幼儿理解并接受小学生活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学重点为学习习惯的培养、安全意识的加强。针对这些难点与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以降低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4.课堂互动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5.作业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6.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语调、时间分配、课堂提问等方面是否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7.课后反思是否及时、深入,对于教学改进是否具有指导意义。
1.作业设计:作业应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画一画自己向往的小学生活,既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又能让他们对小学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
2.课后反思:教师应认真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课后反思,与教师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学前教育学
第九章幼⼉园与⼩学衔接学前教育学第九章幼⼉园与⼩学的衔接◆教学⽬标:1、了解幼⼩衔接⼯作的意义和任务2、理解幼⼩衔接⼯作的内容和⽅法◆教学重点:1、理解幼⼩衔接⼯作的内容和⽅法◆教学难点:理解⼉童上⼩学后⾯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法:⼩组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教学准备:上课前学⽣分别到幼⼉园⼤班和⼩学⼀年级参观,观察并收集⼤班和⼀年级学习与管理等⽅⾯的资料.◆教学过程:第⼀节幼⼩衔接⼯作的意义和任务⼀、设疑导⼊,通过观摩对⽐分析帮助学⽣理解幼⼉园与⼩学教育的区别。
【问题导⼊】幼⼉园⽼师发现,⼤班的孩⼦们对⼩学有强烈的好奇⼼.⼩学校是什么样的?⼩学⽣上什么课?有没有玩的时候?没有新朋友怎么办?针对孩⼦的这些问题,谁能告诉⼩朋友幼⼉园与⼩学有哪些不同?【谈⼀谈】结合参观幼⼉园和⼩学的教育活动的情况,谈⼀谈幼⼉园教育和⼩学教育有何不同?【归纳总结】(⼀)幼⼉园教育与⼩学教育的区别1、教育教学任务、⼉童的主导活动及学习⽅式不同2、作息制度与⽣活管理⽅式不同3、师⽣关系不同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式不同5、社会及成⼈对⼉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课堂练习】请学⽣列表说明:幼⼉园教育与⼩学教育特点的⽐较⼆、讲解幼⼩衔接的⼯作的意义及任务.。
1、使⼉童能尽快地适应新⽣活2、为⼉童终⽣发展奠定基础第⼆节幼⼩衔接⼯作的内容和⽅法⼀、质疑启思,结合资料学习,揭⽰幼⼉园幼⼩衔接⼯作的要点。
【现象描述】不少家长认为:孩⼦⼊学前学会拼⾳,认字,做算术,甚⾄⽤⼀年级的课本系统地教孩⼦.这⼀现象在幼⼉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那么为幼⼉做好⼊学准备,⽼师应从哪些⽅⾯着⼿⼯作呢?【资料链接】:⼤班下学期幼⼩衔接实施⽅案:本学期是幼⼉在幼⼉园将要渡过的最后⼀个学期。
我们将提出“真诚、尊重、关爱、合作”的班级经营⽂化,在园务⼯作计划的指导下下围绕以下班级经营⽬标开展各项⼯作,具体为:⼀、班级⼯作重点:1、培养孩⼦间的相互学习、⾃主性和决策的能⼒,建⽴⼀个共同探讨的团体。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这个28课件。
主要包含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等。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和任务2、掌握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3、具有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幼小衔接工作中问题的初步能力教学重点: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难点: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幼小衔接工作中问题的初步能力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节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教学重点: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教学准备:案例片段的教学光碟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幼小衔接的含义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
二、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案例:案例:案例:疑问:孩子刚上一年级就厌学,这可怎么办?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婧不想去上学?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这个矛盾呢?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孩子眼中的区别孩子读小学一年级一个学期了,在开学伊始我就问他: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我为他记录下来,一直没时间整理,趁今天终于改完期末试卷,为他代言一下。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1、幼儿园不能带水壶,老师会为小朋友倒水,小学要自带水壶喝水。
(安全问题)2、幼儿园的教室贴一些可爱的图画,小学的教室贴国旗和一些字,有两块大黑板,墙上会贴同学的优秀作业。
(开始有竞争)3、幼儿园上、下课没有铃声,下课时老师会摇铃鼓,比较慢;小学上、下课有铃声,比较快。
(开始有课程意识)孩子眼中的区别4、幼儿园没有体育课,只有活动课;小学的课多,有体育、有唱游课。
(课程内容丰富)5、幼儿园一人一把椅子,8人一小组;小学两人一条椅子,大家分成一排排地坐。
(授课方式不同)6、幼儿园有吃的,有让人睡觉的床,有窗帘;小学没吃,没睡,没窗帘。
(窗帘反映小学配套设施不足)7、幼儿园的老师上课不用书,小学老师上课有书。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重庆师范大学潞西教学点二00四级教育学专业学员寸艳丽“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人类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
也许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
孩子出生以后,逐渐从一个娇弱无能、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教育,人类社会就难以延续和发展。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家长养育孩子是教育,教师在学校教学生也是教育,广播电视向社会宣传也可称为教育,还有其他的如社会教育、思想教育、职业教育、罪犯改造教育,等等。
为了区分这些教育的含义,学者们就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一个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其弱小的生命就开始受到周围成人的呵护、关照和期待。
在家里,父母精心哺育、言传身教;在社会上,各种环境设施、大众媒介、人际关系使其耳濡目染;在学较里,教师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向其施加强有力的教育影响,以将其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不难看到,家庭的养育寄托着父母的希望,周围文化的熏陶渗透着社会的要求,学校的培养更是承负着国家的使命。
这种带着希望、要求、使命而进行的实践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是驶入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这就是教育。
由此可以说,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义的教育。
与广义的教育相对的就是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 • 1.日常生活 • 2.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 • 3.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二、国外解决幼小衔接的经验
(一)美国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
• 三、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得 原则
• 避免两种倾向: • 一是提前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 • 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
前儿童
• 四、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 则
• 指幼儿园教育应和社区、家庭、小学密切 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互 相衔接。
第三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
育上的相互连接。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 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 美诸方面做准备,是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 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女士作为 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曾参加联合国儿童基 金会和国家教育部的合作课题《幼小衔接》 的研究,前后长达5年,对2000多个幼儿园 和小学的孩子进行了严格的测试。科研证 明: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表现出来的任务意 识以及主动性和独立性,对他今后的语文 和数学成绩的影响是突出、明显的。
• (6)加强科学实验研究工作
• 2.国外幼小衔接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共同 特点
• (1)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学前儿童身体、认 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但重视智力因素,也重视非智力因素
• (2)入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 园的特点,符合学前儿童胜利、心理发展 的年龄特征,不把幼儿园和小学等同起来, 不把学前办小学化,变成所谓的“半年级”继 续突出游戏和户外活动教育形式,逐步增 加学习的而要求
• (三)法国的幼小衔接工作 • 1.增加男性教师 • 2.科学划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 • 3.合并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 • 4.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
培训
• (四)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 1.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集中具体做法 • (1)增进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了解 • (2)改革现有的教育机构,把小学低年级和幼儿
展
第二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 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 • 指不能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
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于终身教育的大 背景下去考虑,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 发展为目标,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 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
• 二、整体性而非单项性原则
• 指有效衔接工作应当从学前儿童体智德美 各方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
• 衔接是儿童体、智、德、美等全面准备
二、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要求的提高 (二)生活制度的变化 (三)师生关系的不同 (四)生活环境的变更 (五)教育内容的加深 (六)教学方法的改变
• 以上六个方面适应不良现象,会导致 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 性强等行为发生
三、幼小衔接的意义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过渡期的存在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
• 一、我国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途径 •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 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在大班阶段,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如 参观附近小学、毕业离园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和家长要一贯地、潜移默化地给学前儿童正面 的入学教育。
• 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 (1)培养主动性 • (2)培养独立性 •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 (4)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 幼儿园入小学——儿童人生中 的一次重大转折
• 联合国的有关资料提出:“儿童要为入学 做好准备,学校要为儿童做好准备。”
• 西方国家几项大型的追踪研究,如“开端 计划”和“高瞻学前教育方案”的研究也 证明,学前教育能让儿童的小学教育有一 个良好的开端,对儿童实施学前教育会大 大提高他们中小学时的学习成绩和智力。
• “受过幼儿教育的孩子与没有受过这一教 育的孩子相比,往往更能顺利入学,过早 辍学的可能性 也少得多”;“学前教育的
不足或缺乏这种教育,均可严重的影响终 身教育的顺利进行”。
•
——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199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引子:贝贝妈妈的困惑
贝贝刚满六岁,进入小学才几天。这天妈 妈送她去上学,进教室后,贝贝一直紧张 不安,坐在角落里,吸着手指头,老师认 为贝贝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准备好上小学, 他告诉贝贝妈妈,贝贝在同学们面前很不 自在,好像总是很不开心,很多时间不能 专心听,遇到不会做的事就发急,或干脆 放弃不做了!
园联系起来 • (3)为学前儿童规定统一的教育方案和要求
• (4)改革师资培训工作,是从事小学低年 级教育的教师与学前教育的教师接受同样 的培训,达到统一的要求
• (5)提前一至二年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是 学前教育纳入国家统一的教育计划、大纲 之中,以便幼儿园与小学保持密切联系, 共同负责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
1.健康的体质
2.良好的个性品质
自信 独立 动力 好奇心 毅力 合作 自我约束 关心他人
• (二)英国幼小衔接的具体做法 • 1.减少儿童环境经验方面的不联系性 • 2.减少学前和小学在课程方面的不连续性 • 3.克服班集体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 4.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3)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是幼儿园教师 与小学教师都了解衔接阶段儿童的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这是做好幼儿 园与小学衔接的关键。
• 而妈妈对女儿的表现很不解,她对班级老 师说:“怎么回事呢?我不明白上学怎么 就这么难!为了上小学,她在幼儿园学了 很多东西呀, 字母倒背如流,从1数到100, 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会人很多字呢!怎么 就没有做好入学准备了呢?”
• 聪聪也是六岁,与贝贝同班,他并不如贝 贝学得多,只会从1数到20,26个字母还有 混淆。今天是他上学的第三天,他轻松愉 快地与妈妈说再见后,就轻快地走向他的 同学说:“你们在玩什么呢?”我可以加 入进来吗?”老师很快就发现他对学知识 有强烈的渴望,总是积极地尝试新东西, 做的不好也愿意试试,老师为这个孩子的 自信感到欣慰,在心里感叹道:“嗯!这孩 子已经准备好学习了!”
思考:
1、聪聪入学时掌握的知识远远没有贝贝多, 为什么老师说贝贝没有做好入学准备而聪 聪已经准备好学习了呢?
2、什么是科学意义上的幼小衔接? 3、入学准备要做哪些工作?
教学目标
• 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 •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 掌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基本方法
与途径(重点)
第一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 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