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初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文体知识
1.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 记叙文的分类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4.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按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来写。作用
(2)、倒叙: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
叙述。作用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
作用
5.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联结起来。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一般有: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6.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
(2)、
(3)、第二人称记叙
7.
(1)、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2)、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3)、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4)、议论
的作用。
(5)、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办法,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中抒情。
8.修辞手法的作用:(抓住它本身的作用及结合句子语境归纳)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抒发了(表现了)……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抒发了(表现了)……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9.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生动地描写+对象+特征(性格)+表达了(抒发了)……
(2)、环境描写的作用
(3)、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4)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作用:衬托出+对象+特征(性格)+表达了(抒发了)……
10.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1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2.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巧设悬念、正反对比等。13.品味艺术特色:
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
1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5.当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6.常见写作方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小说)等。
17.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18.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19.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20.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第二章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
考点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一)、直接概括全文内容(或某一段落内容)、主要事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作答。)
解答这种题目的思考顺序是:概括的是什么内容——是文章的哪些段落——怎样概括。
概括内容的方法有:
(1)文章标题法。即根据文章的标题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提示内容、线索、主题等作用,抓住标题来概括内容,可谓提纲挈领。
(2)叠加法。就是先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总结出来,然后对其加以综合、概括。这种方法运用得比较多。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把握文章的大体思路、层次,然后概括作者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进而把这些内容加以综合、概括。
(3)提取中心句法。有些文章的主要段落有中心句,我们可以提取中心句,进而把几个中心句加以综合、概括即可。有的文章有提示全文内容的中心句,找出这一中心句,即可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4)六要素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叙事性散文,就是把主要事件的各个要素找出来,然后加以提炼、概括。即(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时间和地点是次要因素,可根据文章的实际来添加或删减。这也是概括事件的方法。
(二)概括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首先,应特别注意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句和抒情句,它们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其次,提炼中心还应注意标题的提示作用,有的标题本身就暗示或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最后,分析材料的详略,详写的内容就是中心之所在。
概括主题的一般格式:(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描述了(或描写了、刻画了)……的事迹、经过(或事物、景物)等,表现了(或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或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考点二: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散文的线索和顺序
(一)线索:直接要求指明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者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散文的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者描写、记叙的脉络。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文章可以以物为线索,以事为线索;可以人为线索,以情为线索;也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
寻找线索的几种方法:
(1)文章的标题。(2)各段反复出现的词语。(3)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