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一、测量距离问题例1(1)如图,A,B两点在河的同侧,且A,B两点均不可到达,要测出A,B 的距离,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若测得CD=32km,∠ADB=∠CDB=30°,∠ACD=60°,∠ACB=45°,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km.答案6 4解析∵∠ADC=∠ADB+∠CDB=60°,∠ACD=60°,∴∠DAC=60°,∴AC=DC=32km.在△BCD中,∠DBC=180°-∠CDB-∠ACD-∠ACB=45°,由正弦定理,得BC=DCsin∠DBC·sin∠BDC=32sin 45°·sin 30°=64(km).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 45°=34+38-2×32×64×22=38.∴AB=64km.∴A,B两点间的距离为64km.(2)如图,为了测量两座山峰上P,Q两点之间的距离,选择山坡上一段长度为300 3 m且和P,Q两点在同一平面内的路段AB的两个端点作为观测点,现测得∠PAB=90°,∠PAQ=∠PBA=∠PBQ=60°,则P,Q两点间的距离为m.答案900解析由已知,得∠QAB=∠PAB-∠PAQ=30°.又∠PBA=∠PBQ=60°,∴∠AQB=30°,∴AB=BQ.又PB为公共边,∴△PAB≌△PQB,∴PQ =PA.在Rt△PAB中,AP=AB·tan 60°=900(m),故PQ=900 m,∴P,Q两点间的距离为900 m.二、测量高度问题例2如图所示,为测量一树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B两点,从A,B两点分别测得树尖的仰角为30°,45°,且A,B 两点间的距离为60 m,则树的高度为m.答案30+30 3解析在△PAB中,∠PAB=30°,∠APB =15°,AB=60 m,sin 15°=sin(45°-30°)=sin 45°cos 30°-cos 45°sin 30°=22×32-22×12=6-2 4,由正弦定理得PB sin 30°=AB sin 15°, 所以PB =12×606-24=30(6+2), 所以树的高度为PB ·sin 45°=30(6+2)×22=(30+303)(m ). 三、测量角度问题例3 已知岛A 南偏西38°方向,距岛A 3海里的B 处有一艘缉私艇.岛A 处的一艘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岛北偏西22°方向行驶,问缉私艇朝何方向以多大速度行驶,恰好用0.5小时能截住该走私船?⎝⎛⎭⎫参考数据:sin 38°≈5314,sin 22°≈3314 解 如图,设缉私艇在C 处截住走私船,D 为岛A 正南方向上一点,缉私艇的速度为x 海里/小时,结合题意知BC =0.5x ,AC =5,∠BAC =180°-38°-22°=120°.由余弦定理可得BC 2=AB 2+AC 2-2AB ·ACcos 120°,所以BC 2=49,所以BC =0.5x =7, 解得x =14.又由正弦定理得sin ∠ABC =AC ·sin ∠BAC BC=5×327=5314, 所以∠ABC =38°,又∠BAD =38°,所以BC ∥AD ,故缉私艇以14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恰好用0.5小时截住该走私船. 素养提升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数学术语予以表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距离、高度、角度等数学问题,然后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求解,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抽象的数学素养.。
解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3节 解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小红为了测量某一树身的高度,他站在A 处看树梢,测得此时的仰角为45°,前进200m
到达B 处,测得此时的仰角为60°,小红身高1.8m,试计算树身的高度是多少米?
2、 为了测量河对岸A 、B 两点的距离,在河的这边测出CD 的长为2
3km ,∠ADB=∠CDB=30°,∠ACD=60°,∠ACB=45°,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
3、(2009宁夏、海南)为了测量两山顶M ,N 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A ,B 两点进行测量。
A ,B ,M ,N 在同一铅垂平面内(如图)飞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A ,B 间的距离。
请设计一个方案。
包括:(1)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2)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M ,N 间的距离的步骤。
4、已知海岛A 四周8海里内有暗礁。
今有一货轮由西向东航行,望见岛A 在北偏东75°,航行202海里后,望见此岛在北偏东30°。
如果货轮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进,有无触礁的危险?
5、甲船在A 处发现乙船在方位角45°与A 相距10海里的C 处正以2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南偏东75°方向航行。
已知甲船的速度是203海里/小时,问:甲船沿什么方向航行,需多长时间才能与已船相遇?。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和俯角问题)
计算角度证结果:检 查计算结果是 否满足三角形 内角和为180
度的条件
添加标题
确定已知条件:已知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添加标题
利用正弦定理:sin/ = sinB/b = sinC/c
添加标题
利用余弦定理:cos = (b^2 + c^2 - ^2) / (2bc)
正弦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任意一边的长度等于其对角 的正弦值乘以斜边的长度
余弦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任意两边长度的平方和等于 斜边的平方
正切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任意一边的长度等于其对角 的正切值乘以斜边的长度
余切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任意两边长度的平方差等于 斜边的平方
正割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任意一边的长度等于其对角 的正割值乘以斜边的长度
确保测量工具的 准确性和稳定性
避免在危险区域 进行测量如高空、
高压电等
遵守操作规程确 保人身安全
做好防护措施如 佩戴安全帽、手
套等
及时清理现场避 免杂物影响测量
结果
遇到突发情况及 时停止操作并寻
求帮助
仰角和俯角为0度:此时三角形退化为直线无法求解
仰角和俯角为90度:此时三角形退化为直角三角形可以直接求解
全站仪等
测量误差:注 意测量误差对 仰角和俯角测 量结果的影响
测量环境:注 意测量环境的 影响如温度、 湿度、风速等
测量方法:注 意测量方法的 选择如直接测 量、间接测量
等
测量误差: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人员的操作水平等
计算误差:计算过程中的舍入误差、公式使用错误等
环境误差: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新高考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的综合-教案(解析版)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高二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解三角形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①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基本内容;②能灵活使用正余弦定理结合三角函数基本公式进行变形;③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体系搭建(一)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A a sin =B b sin =Ccsin .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变形:①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②角化边 C R c B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③边化角 Rc C Rb B Ra A 2sin 2sin 2sin ===(二) 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a 2=b 2+c 2-2bc cos A ; ① b 2=c 2+a 2-2ca cos B ; ② c 2=a 2+b 2-2ab cos C .③在余弦定理中,令C =90°,这时cos C =0,所以c 2=a 2+b 2.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由①②③可得cos A =bc a c b 2222-+; cos B =ca b a c 2222-+; cos C =abc b a 2222-+.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3)在∆ABC 中,若222a b c +=,则角C 是直角; 若222a b c +<,则角C 是钝角;若222a b c +>,则角C 是锐角. (三) 三角形中的公式变换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和上述变换方法外,还要注意三角形自身的特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9张ppt)课件
选择合适的解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法,如近似计算、 精确计算等。
注意单位统一
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单位统一,避免计算 错误。
考虑多解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解直角三角形可能存在多个 解,需要全面考虑。
06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
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
直角三角形中的角度和边长关系
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 的关系,以及边长与角度之间的勾股定理 。
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求解
总结词
通过已知角度和邻边长度,求对边或 斜边长度。
详细描述
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已知一个锐角和它 所对的边,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求出其他 两边。例如,已知∠A=30°和a=1,可 以通过三角函数sin(30°)求出对边b。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总结词
通过已知两边的长度,求第三边长度。
详细描述
向。
确定建筑物的角度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 可以确定建筑物的角度和方向。
确定建筑物的长度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 可以确定建筑物的长度和方向。
物理问题中的运用
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
在物理问题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轨 迹和方向。
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在物理问题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 况和方向。
04
实际应用案例
测高问题
01
02
03
测量山的高度
通过测量山脚和山顶的仰 角,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 知识,可以计算出山的高 度。
测量楼的高度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通过测量楼底和楼顶的仰 角,可以计算出楼的高度。
测量树的高度
通过测量树底部和树顶部 的仰角,利用解直角三角 形的知识,可以计算出树 的高度。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讲解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会综合运用平面几何中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2.会运用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直角除外)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设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②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③边角之间的关系:,,,,,.④,h为斜边上的高.要点诠释:(1)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元素为定值(直角为90°),是已知值.(2)这里讲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指的是等式,没有包括其他关系(如不等关系).(3)对这些式子的理解和记忆要结合图形,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已知条件解法步骤Rt△ABC两边两直角边(a,b)由求∠A,∠B=90°-∠A,斜边,一直角边(如c,a)由求∠A,∠B=90°-∠A,一边一直角边和一锐角锐角、邻边(如∠A,b)∠B=90°-∠A,一角,锐角、对边(如∠A,a)∠B=90°-∠A,,斜边、锐角(如c,∠A)∠B=90°-∠A,,要点诠释:1.在遇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最好是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草图,按题意标明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然后按先确定锐角、再确定它的对边和邻边的顺序进行计算.2.若题中无特殊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即要求出所有的未知元素,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为边.要点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解这类问题的一般过程是:(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方向角等概念,然后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3)根据直角三角形(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元素(边、角)之间的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拓展:在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以下概念:(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字母表示.坡度(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的比叫做坡度,用字母表示,则,如图,坡度通常写成=∶的形式.(2)仰角、俯角: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中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如图.(3)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①中,目标方向PA,PB,PC的方位角分别为是40°,135°,245°.(4)方向角: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②中的目标方向线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表示北偏东30°,南偏东45°,南偏西80°,北偏西60°.特别如:东南方向指的是南偏东45°,东北方向指的是北偏东45°,西南方向指的是南偏西45°,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要点诠释:1.解直角三角形实际是用三角知识,通过数值计算,去求出图形中的某些边的长或角的大小,最好画出它的示意图.2.非直接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要观察图形特点,恰当引辅助线,使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矩形来解.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首先弄清题意(关键弄清其中名词术语的意义),然后正确画出示意图,进而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典型例题】 类型一、解直角三角形1.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根据下列条件,解这个直角三角形.(1)∠B=60°,a =4; (2)a =1,3b =. 【答案与解析】(1)∠A =90°-∠B =90°-60°=30°.由tan bB a =知,tan 4tan6043b a B ==⨯=°. 由cos a B c =知,48cos cos 60a c B ===°. (2)由tan 3bB a==得∠B =60°,∴ ∠A =90°-60°=30°.∵ 222a b c +=,∴ 2242c a b =+==.【总结升华】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类型是:(1)已知两边;(2)已知一锐角和一边.解题关键是正确选择边角关系.常用口诀:有弦(斜边)用弦(正弦、余弦),无弦(斜边)用切(正切). (1)首先用两锐角互余求锐角∠A ,再利用∠B 的正切、余弦求b 、c 的值;(2)首先用正切求出∠B 的值,再求∠A 的值,然后由正弦或余弦或勾股定理求c 的值. 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高清ID 号:395952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1(1)-(3)】【变式】(1)已知∠C=90°,a=23,b=2 ,求∠A 、∠B 和c ;(2)已知sinA=23, c=6 ,求a 和b ; 【答案】(1)c=4;∠A=60°、∠B=30°; (2)a=4;b=252.(2015•湖北)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tanB=,cosC=,AC=.求:(1)BC 的长;(2)sin ∠ADC 的值.【答案与解析】解:过点A 作AE ⊥BC 于点E , ∵cosC=,∴∠C=45°,在Rt△ACE中,CE=AC•cosC=1,∴AE=CE=1,在Rt△ABE中,tanB=,即=,∴BE=3AE=3,∴BC=BE+CE=4;(2)∵AD是△ABC的中线,∴CD=BC=2,∴DE=CD﹣CE=1,∵AE⊥BC,DE=AE,∴∠ADC=45°,∴sin∠ADC=.【总结升华】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正确应用.类型二、解直角三角形在解决几何图形计算问题中的应用3.如图所示,BC是半圆⊙O的直径,D是AC的中点,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E,(1)求证:△ABE∽△DBC;(2)已知BC=52,CD=52sin∠AEB的值;(3)在(2)的条件下,求弦AB的长.【答案与解析】(1)∵AD CD,∴∠1=∠2,又BC是⊙O的直径,∴∠BAC=∠BDC=90°.∴△ABE∽△DBC.(2)由△ABE∽△DBC,∴∠AEB=∠DCB.在Rt△BDC中,BC=52,CD=5∴ BD =225BC CD -=, ∴ sin ∠AEB =sin ∠DCB=52552BD BC ==. (3)在Rt △BDC 中,BD =5,又∠1=∠2=∠3,∠ADE =∠BDA ,∴ △AED ∽△BAD . ∴AD DEDB AD=,∴ 2AD DE DB =. 又∵ 5CD AD ==,∴ CD 2=(BD -BE)·BD , 即25(5)5BE ⎛⎫=- ⎪ ⎪⎝⎭,∴ 35BE =. 在Rt △ABE 中,AB =BEsin ∠AEB =32355452⨯=. 【总结升华】本题综合了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圆等方面知识,尤其涉及三角函数问题,都是通过找出或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1)根据圆周角定理易证△ABE ∽△DBC .(2)利用(1)的结论,将∠AEB 转化为Rt △BCD 中的DCB ∠.(3)在Rt △ABE 中求AB .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高清ID 号:395952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2】【变式】 (2015•河南模拟)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C=90°,AC=6,D 是AC 上一点,若tan ∠DBA=,则AD 的长为多少?【答案与解析】解:作DE ⊥AB 于E ,如图, ∵∠C=90°,AC=BC=6,∴△AC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6, ∴∠A=45°,在Rt △ADE 中,设AE=x ,则DE=x ,AD=x , 在Rt △BED 中,tan ∠DBE==,∴BE=5x ,∴x+5x=6,解得x=,∴AD=×=2.类型三、解直角三角形在解决实际生活、生产问题中的应用4.某过街天桥的截面图为梯形,如图所示,其中天桥斜面CD 的坡度为1:3i =(i =1:3是指铅直高度DE 与水平宽度CE 的比),CD 的长为10 m ,天桥另一斜面AB 的坡角∠ABC =45°.(1)写出过街天桥斜面AB 的坡度; (2)求DE 的长;(3)若决定对该过街天桥进行改建,使AB 斜面的坡度变缓,将其45°坡角改为30°,方便过路群众,改建后斜面为AF ,试计算此改建需占路面的宽度FB 的长(结果精确到.0.01 m). 【答案与解析】(1)作AG ⊥BC 于G ,DE ⊥BC 于E ,在Rt △AGB 中,∠ABG =45°,AG =BG . ∴ AB 的坡度1AGi BG'==. (2)在Rt △DEC 中,∵ 3tan DE C EC ∠==,∴ ∠C =30°. 又∵ CD =10 m .∴ 15m 2DE CD ==. (3)由(1)知AG =BG =5 m ,在Rt △AFG 中,∠AFG =30°,tan AG AFG FG ∠=,即355FB =+,解得535 3.66(m)FB =-=. 答:改建后需占路面的宽度FB 的长约为3.66 m .【总结升华】(1)解梯形问题常作出它的两条高,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2)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它等于坡角的正切值.5.腾飞中学在教学楼前新建了一座“腾飞”雕塑.为了测量雕塑的高度,小明在二楼找到一点C ,利用三角板测得雕塑顶端A 点的仰角为30°,底部B 点的俯角为45°,小华在五楼找到一点D ,利用三角板测得A 点的俯角为60°(如图所示).若已知CD 为10米,请求出雕塑AB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3=1.73).【答案与解析】过点C作CE⊥AB于E.∵∠D=90°-60°=30°,∠ACD=90°-30°=60°,∴∠CAD=180°-30°-60°=90°.∵ CD=10,∴ AC=12CD=5.在Rt△ACE中,AE=AC·sin∠ACE=5×sin 30°=52,CE=AC·cos ∠ACE=5×cos 30°=53 2,在Rt△BCE中,∵∠BCE=45°,∴5553(31)222AB AE BE=+=+=+≈6.8(米).∴雕塑AB的高度约为6.8米.【总结升华】此题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是解题关键,从实际操作(用三角形板测得仰角、俯角)过程中,提供作辅助线的方法,同时对仰角、俯角等概念不能模糊.。
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90度,另外两个角则是锐角或钝角。
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在于它具有很多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测量高度和距离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腿可以用作测量高度或距离的工具。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顶部和底部的距离,同时测量观察点到底座的距离,我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物体的高度。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和直角三角形的原理来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二、解决倾斜和斜率问题直角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倾斜和斜率问题。
在地质学和土木工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地面的倾斜度和斜率。
直角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坡度的比例。
通过测量斜坡上某一段的水平距离和相应的垂直距离,我们可以计算出斜坡的斜率。
三、计算不可测量的距离在某些情况下,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无法直接测量,例如跨越湖泊或河流的距离。
然而,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这种不可测量距离。
通过观察两个点之间的角度和某一点到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使用正切函数计算出这个不可测量的距离。
四、导航和定位直角三角形在导航和定位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航海员可以使用天文观测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确定船只的位置。
通过测量星体和地平线之间的角度,同时知道船只和地平线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和余弦函数计算出船只的位置。
五、解决工程问题在工程领域中,直角三角形常常用于解决一些复杂问题。
例如,自然灾害生态学家可以使用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来设计保护森林免受火灾侵蚀。
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网格,他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保护森林资源。
六、解决影子和光线问题在摄影和照明设计领域,直角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影子和光线的问题。
通过观察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角度,并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产生的影子的长度。
这对于照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以确保正确照亮目标物体。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综合应用_解三角形经典例题(老师)
222cos 2b c a A bc +-= 222c o s 2a c b B ac +-= 222c o s 2a b c C ab +-=二、方法归纳(1) (1)已知两角已知两角A 、B 与一边a ,由A +B +C =π及sin sin sin a b cA B C ==,可求出角C ,再求b 、c .(2) (2)已知两边已知两边b 、c 与其夹角A ,由a 22=b 22+c 22-2b c cosA ,求出a ,再由余弦定理,求出角B 、C .(3) (3)已知三边已知三边a 、b 、c,由余弦定理可求出角A 、B 、C .(4) (4)已知两边已知两边a 、b 及其中一边的对角A ,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bA B =,求出另一边b 的对角B ,由C =π-(A +B ),求出c ,再由sin sin a c A C =求出C ,而通过sin sin a bA B =求B 时,可能出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时,可能出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a =b sinA 有一解有一解 b >a >b sinA 有两解有两解 a ≥b 有一解有一解 a >b 有一解三、课堂精讲例题问题一: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1】在ABC D 中,若5b =,4B pÐ=,1sin 3A =,则a = .523一、知识梳理1.内角和定理:在ABC D 中,A B C ++=p ;sin()A B +=sin C ;cos()A B +=cos C -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ABCSab Cbc Aac BD ===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的所各边和它的所对角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形式一:RCc Bb Aa2sin sin sin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形式二:ïîïíì===CR c B R b AR a sin 2sin 2sin 2 (边角转化的重要工具) 形式三:::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形式四:sin ,sin ,sin 222abc A B C RRR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形式一: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 o s b c a c a B =+- 2222cos c a b ab C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形式二:sinA=b B a sin =245sin 3°=23, 则A 为6060°或°或120120°°.①当A=60A=60°时,°时,°时,C=180C=180C=180°°-(A+B)=75-(A+B)=75°°,c=B Cb sin sin =°°45sin 75sin 2=°°+°45sin )3045sin(2=226+.②当A=120A=120°时,°时,°时,C=180C=180C=180°°-(A+B)=15-(A+B)=15°°,c=B C b sin sin =°°45sin 15sin 2=°°-°45sin )3045sin(2=226-. 故在△故在△ABC ABC 中,中,A=60A=60A=60°°,C=75,C=75°°,c=226+或A=120A=120°°,C=15,C=15°°, c =226-. 【思考】从所得到式子看,为什么会有两解:sinA 只有2x p=一解。
2021年3月新高考数学复习资料§5.4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试题及参考答案
§5.4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基础知识专题固本夯基【基础训练】考点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sin A=3sin B,c=√5,且cos C=56,则a=() A.2√2 B.3 C.3√2 D.4【参考答案】B2.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 2A=asin B,且c=2b,则ab等于()A.32B.43C.√2D.√3【参考答案】D3.在△ABC中,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2+c2-√3bc=a2,bc=√3a2,则角C的大小是()A.π6或2π3B.π3C.2π3D.π6【参考答案】A4.若△ABC的面积为√34(a2+c2-b2),且∠C为钝角,则∠B=;ca的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π3;(2,+∞)5.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2asin A=(2b+c)sin B+(2c+b)·sin C.(1)求A的大小;(2)若sin B+sin C=1,试判断△ABC的形状.【试题解析】(1)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得2a2=(2b+c)b+(2c+b)c,即a2=b2+c2+bc.又a2=b2+c2-2bccos A,所以bc=-2bccos A,即cos A=-12.由于A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A=2π3.(2)已知2asin A=(2b+c)sin B+(2c+b)sin C,结合正弦定理,得2sin2A=(2sin B+sin C)sin B+(2sin C+sin B)sin C,即sin2A=sin2B+sin2C+sin Bsin C=sin22π3=34.又由sin B+sin C=1,得sin2B+sin2C+2sin Bsin C=1, 解得sin B=sin C=12,因为0<B<π,0<C<π,0<B+C<π,所以B =C =π6,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考点二 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6.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a,a+2,a+4,最小角的余弦值为1314,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15√34B.154C.21√34D.35√34【参考答案】A7.如图所示,为了测量A,B 两处岛屿间的距离,小张以D 为观测点,测得A,B 分别在D 处的北偏西30°、北偏东30°方向,再往正东方向行驶40海里到C 处,测得B 在C 处的正北方向,A 在C 处的北偏西60°方向,则A,B 两处岛屿间的距离为( )A.20√3 海里B.40√3 海里C.20(1+√3)海里D.40海里 【参考答案】B8.设锐角△ABC 的三个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 =1,A =2C,则△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 A.(0,2+√2) B.(0,3+√3) C.(2+√2,3+√3) D.(2+√2,3+√3] 【参考答案】C9.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 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 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 后到达B 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 = m.【参考答案】100√6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法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1.(2019湖南四校调研联考,10)△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sinA sinB+sinC +ba+c=1,则C =( )A.π6B.π3C.2π3D.5π6【参考答案】B2.(2020届福建建瓯芝华中学高三暑假学习效果检测,7)△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 的面积为a 2+b 2-c 24,则C=( )A.π2 B.π3 C.π4 D.π6【参考答案】C3.(2019上海金山二模,7)已知△ABC 中,tan A =14,tan B =35,AB =√17.求: (1)角C 的大小;(2)△ABC 中最短边的边长.【试题解析】(1)tan C =tan[π-(A+B)]=-tan(A+B)=-tanA+tanB1-tanAtanB =-14+351-14×35=-1,所以C =3π4.(2)因为tan A<tan B,所以最小角为A. 又因为tan A =14,所以sin A =√1717.又BC sinA =ABsinC, 所以BC =AB ·sinAsinC√17×√1717√22√2.故△ABC 中最短边的边长为√2.考法二 三角形形状的判断4.(2020届山东济宁二中10月月考,8)在△ABC 中,若sin A =2sin Bcos C,a 2=b 2+c 2-bc,则△ABC 的形状是(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参考答案】A5.(2018湖南师大附中12月月考,6)在△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是a,b,c,若bcosC ccosB =1+cos2C1+cos2B,则△ABC 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参考答案】D6.(2018江西南城一中期中,6)在△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tanA -tanB tanA+tanB =c -bc,则这个三角形必含有()A.90°的内角B.60°的内角C.45°的内角D.30°的内角 【参考答案】B考法三 与三角形的面积、范围有关的问题7.(2020届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第一次月考,18)在△ABC 中,∠A =60°,c =37a. (1)求sin C 的值;(2)若a =7,求△ABC 的面积.【试题解析】(1)在△ABC 中,因为∠A =60°,c =37a,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 C =csinA a =37×√32=3√314. (2)因为a =7,所以c =37×7=3.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cbcos A 得72=b 2+32-2b×3×12,得b =8或b =-5(舍).所以△ABC 的面积S =12bcsin A =12×8×3×√32=6√3.8.(2019江西临川一中12月月考,17)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是a,b,c,且2csin B =3atan A. (1)求b 2+c 2a 2的值; (2)若a =2,求△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试题解析】(1)2csin B =3atan A ⇒2csin Bcos A =3asin A ⇒2bc ·cos A =3a 2,即2bc ·b 2+c 2-a 22bc=3a 2,∴b 2+c 2=4a 2, 则b 2+c 2a 2=4. (2)∵a =2,∴b 2+c 2=16,∴cos A =b 2+c 2-a 22bc =6bc. 又b 2+c 2≥2bc,即8≥bc,当且仅当b =c 时,取等号, ∴cos A ≥68=34. 由cos A =6bc 得bc =6cosA, 则A ∈(0,π2),∴S △ABC =12bcsin A =3tan A.∵1+tan 2A =1+sin 2A cos 2A =cos 2A+sin 2A cos 2A =1cos 2A, ∴tan A =√1cos 2A -1≤√169-1=√73, ∴S △ABC =3tan A ≤√7,故△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7.考法四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9.(2018福建莆田月考,8)A 在塔底D 的正西面,在A 处测得塔顶C 的仰角为45°,B 在塔底D 的南偏东60°处,在塔顶C 处测得B 的俯角为30°,A 、B 间距84米,则塔高为( ) A.24米 B.12√5 米 C.12√7 米 D.36米 【参考答案】C10.(2018河北石家庄摸底考试,17)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如图中的五边形区域ABCDE,其中三角形区域ABE 为生活区,四边形区域BCDE 为教学区,AB,BC,CD,DE,EA,BE 为学校的主要道路(不考虑宽度).∠BCD =∠CDE =2π3,∠BAE =π3,DE =3BC =3CD =910km. (1)求道路BE 的长度;(2)求生活区△ABE 的面积的最大值.【试题解析】(1)如图,连接BD,在△BCD 中,BD 2=BC 2+CD 2-2BC ·CDcos ∠BCD =27100,∴BD =3√310(km).∵BC =CD,∠BCD =2π3,∴∠CBD =∠CDB =π-23π2=π6.又∠CDE =2π3,∴∠BDE =π2. ∴在Rt △BDE 中,BE =√BD 2+DE 2=(3√310)2(910)23√35km.故道路BE 的长度为3√35km. (2)设∠ABE =α,∵∠BAE =π3, ∴∠AEB =2π3-α. 在△ABE 中,AB sin ∠AEB =AE sin ∠ABE =BE sin ∠BAE =3√35sinπ3=65, ∴AB =65sin (2π3-α)km,AE =65sin α km. ∴S △ABE =12AB ·AEsin π3=9√325sin (2π3-α)sin α=9√325·[12sin (2α-π6)+14]km 2. ∵0<α<2π3, ∴-π6<2α-π6<7π6, ∴当2α-π6=π2,即α=π3时,S △ABE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9√325×(12+14)=27√3100, 故生活区△ABE 面积的最大值为27√3100km 2.【5年高考】考点一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018课标Ⅱ,6,5分)在△ABC 中,cos C 2=√55,BC =1,AC =5,则AB =( )A.4√2B.√30C.√29D.2√5 【参考答案】A2.(2016天津,3,5分)在△ABC 中,若AB =√13,BC =3,∠C =120°,则AC =( )A.1B.2C.3D.4 【参考答案】A3.(2016课标Ⅲ,8,5分)在△ABC 中,B =π4,BC 边上的高等于13BC,则cos A =( )A.3√1010B.√1010C.-√1010D.-3√1010【参考答案】C4.(2017山东,9,5分)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B(1+2cos C)=2sin Acos C+cos Asin 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a =2b B.b =2a C.A =2B D.B =2A 【参考答案】A5.(2016课标Ⅱ,13,5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os A =45,cos C =513,a =1,则b = . 【参考答案】21136.(2018浙江,13,6分)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 =√7,b =2,A =60°,则sin B = ,c = . 【参考答案】√217;37.(2019浙江,14,6分)在△ABC 中,∠ABC =90°,AB =4,BC =3,点D 在线段AC 上.若∠BDC =45°,则BD = ,cos ∠ABD = . 【参考答案】12√25;7√2108.(2019课标Ⅰ,17,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设(sin B-sin C)2=sin 2A-sin Bsin C.(1)求A;(2)若√2a+b =2c,求sin 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恒等变换的掌握;考查了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1)由已知得sin 2B+sin 2C-sin 2A =sin Bsin C,故由正弦定理得b 2+c 2-a 2=bc.由余弦定理得cos A =b 2+c 2-a 22bc =12.因为0°<A<180°,所以A =60°.(2)由(1)知B =120°-C,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2sin A+sin(120°-C)=2sin C, 即√62+√32cos C+12sin C =2sin C,可得cos(C+60°)=-√22.由于0°<C<120°,所以sin(C+60°)=√22,故sin C =sin(C+60°-60°)=sin(C+60°)cos 60°-cos(C+60°)·sin 60°=√6+√24.思路分析 (1)先借助正弦定理将角化为边,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出角A 的余弦值,进而得出角A.(2)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等式中的边化为角,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将原式化为含有角C 的正弦、余弦的等式,利用角度变换求出sin C. 9.(2018课标Ⅰ,17,12分)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DC =90°,∠A =45°,AB =2,BD =5. (1)求cos ∠ADB; (2)若DC =2√2,求BC.【试题解析】(1)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得BD sin ∠A =ABsin ∠ADB. 由题设知,5sin45°=2sin ∠ADB,所以sin ∠ADB =√25.由题设知,∠ADB<90°,所以cos ∠ADB =√1-225=√235. (2)由题设及(1)知,cos ∠BDC =sin ∠ADB =√25.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BD 2+DC 2-2·BD ·DC ·cos ∠BDC =25+8-2×5×2√2×√25=25.所以BC =5.10.(2019天津,15,13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 =2a,3csin B =4asin C. (1)求cos B 的值; (2)求sin (2B +π6)的值.【试题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在△ABC 中,由b sinB =csinC ,得bsin C =csin B,又由3csin B =4asin C,得3bsin C =4asin C,即3b =4a. 又因为b+c =2a,得到b =43a,c =23a.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B =a 2+c 2-b 22ac =a 2+49a 2-169a 22·a ·23a=-14. (2)由(1)可得sin B =√1-cos 2B =√154,从而sin 2B =2sin Bcos B =-√158,cos 2B =cos 2B-sin 2B =-78,故sin (2B +π6)=sin 2Bcos π6+cos 2Bsin π6=-√158×√32-78×12=-3√5+716. 思路分析 (1)由已知边角关系:3csin B =4asin C 利用正弦定理,得三边比例关系,根据余弦定理即可求出cos B. (2)由(1)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求出sin B,再由二倍角公式求出sin 2B 、cos 2B,代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即可求出sin (2B +π6)的值.11.(2019北京,15,13分)在△ABC 中,a =3,b-c =2,cos B =-12. (1)求b,c 的值; (2)求sin(B-C)的值.【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两角差的正弦公式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 (1)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cos B,得b 2=32+c 2-2×3×c×(-12).因为b =c+2,所以(c+2)2=32+c 2-2×3×c×(-12).解得c =5.所以b =7. (2)由cos B =-12得sin B =√32.由正弦定理得sin C =c b sin B =5√314. 在△ABC 中,∠B 是钝角,所以∠C 为锐角. 所以cos C =√1-sin 2C =1114. 所以sin(B-C)=sin Bcos C-cos Bsin C =4√37. 12.(2019江苏,15,14分)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 (1)若a =3c,b =√2,cos B =23,求c 的值; (2)若sinA a =cosB2b,求sin (B +π2)的值.【试题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因为a =3c,b =√2,cos B =23, 由余弦定理得cos B =a 2+c 2-b 22ac ,得23=(3c)2+c 2-(√2)22×3c×c, 即c 2=13.所以c =√33.(2)因为sinA a =cosB2b, 由a sinA =b sinB ,得cosB 2b =sinB b,所以cos B =2sin B.从而cos 2B =(2sin B)2,即cos 2B =4(1-cos 2B), 故cos 2B =45.因为sin B>0,所以cos B =2sin B>0,从而cos B =2√55. 因此sin (B +π2)=cos B =2√55. 考点二 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13.(2019课标Ⅱ,15,5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 =6,a =2c,B =π3,则△ABC 的面积为 . 【参考答案】6√314.(2015课标Ⅰ,16,5分)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 =∠B =∠C =75°,BC =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6-√2,√6+√2)15.(2017浙江,14,6分)已知△ABC,AB =AC =4,BC =2.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 =2,连接CD,则△BDC 的面积是 ,cos ∠BDC = . 【参考答案】√152;√10416.(2017课标Ⅰ,17,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 的面积为a 23sinA. (1)求sin Bsin C;(2)若6cos Bcos C =1,a =3,求△ABC 的周长.【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恒等变换,考查学生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运算求解的能力.(1)由题设得12acsin B =a 23sinA ,即12csin B =a3sinA. 由正弦定理得12sin Csin B =sinA3sinA. 故sin Bsin C =23.(2)由题设及(1)得cos Bcos C-sin Bsin C =-12, 即cos(B+C)=-12.所以B+C =2π3,故A =π3. 由题设得12bcsin A =a 23sinA,即bc =8.由余弦定理得b 2+c 2-bc =9,即(b+c)2-3bc =9,得b+c =√33. 故△ABC 的周长为3+√33.思路分析 (1)首先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12acsin B =a 23sinA,然后利用正弦定理,把边转化成角的形式,即可得出sin Bsin C的值;(2)首先利用sin Bsin C 的值以及题目中给出的6cos Bcos C =1,结合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求出B+C,进而得出A,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a 的值求出bc 的值,最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出b+c 的值,进而得出△ABC 的周长. 17.(2016课标Ⅰ,17,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cos C(acos B+bcos A)=c. (1)求C;(2)若c =√7,△ABC 的面积为3√32,求△ABC 的周长.【试题解析】(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2cos C(sin Acos B+sin Bcos A)=sin C,(2分) 2cos Csin(A+B)=sin C. 故2sin Ccos C =sin C.(4分) 可得cos C =12,所以C =π3.(6分) (2)由已知,得12absin C =3√32. 又C =π3,所以ab =6.(8分)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a 2+b 2-2abcos C =7.故a 2+b 2=13,从而(a+b)2=25.∴a+b =5.(10分)所以△ABC 的周长为5+√7.(12分)18.(2018北京,15,13分)在△ABC 中,a =7,b =8,cos B =-17. (1)求∠A; (2)求AC 边上的高.【试题解析】(1)在△ABC 中,因为cos B =-17,所以sin B =√1-cos 2B =4√37.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sinB b =√32. 由题设知π2<∠B<π,所以0<∠A<π2.所以∠A =π3. (2)在△ABC 中,因为sin C =sin(A+B)=sin Acos B+cos Asin B =3√314, 所以AC 边上的高为asin C =7×3√314=3√32. 方法总结 处理解三角形相关的综合题目时,首先,要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其次,结合图形分析哪些边、角是已知的,哪些边、角是未知的,然后将方程转化为只含有边或角的方程,最后通过解方程求出边或角.19.(2018天津,15,13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 A =acos (B -π6). (1)求角B 的大小;(2)设a =2,c =3,求b 和sin(2A-B)的值.【试题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在△ABC 中, 由a sinA =b sinB,可得bsin A =asin B,又由bsin A =acos (B -π6),得asin B =acos (B -π6), 即sin B =cos (B -π6),可得tan B =√3. 又因为B ∈(0,π),可得B =π3.(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及a =2,c =3,B =π3, 有b 2=a 2+c 2-2accos B =7,故b =√7.由bsin A =acos (B -π6),可得sin A =√3√7.因为a<c,故cos A =√7.因此sin 2A =2sin Acos A =4√37,cos 2A =2cos 2A-1=17.所以,sin(2A-B)=sin 2Acos B-cos 2Asin B =4√37×12-17×√32=3√314. 解题关键 (1)利用正弦定理合理转化bsin A =acos (B -π6)是求解第(1)问的关键; (2)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求得sin A,利用a<c 确定cos A>0是求解第(2)问的关键.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015天津,13,5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 的面积为3√15,b-c =2,cos A =-14,则a 的值为 . 【参考答案】82.(2015广东,11,5分)设△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 =√3,sin B =12,C =π6,则b = . 【参考答案】13.(2015重庆,13,5分)在△ABC 中,B =120°,AB =√2,A 的角平分线AD =√3,则AC = . 【参考答案】√64.(2015北京,12,5分)在△ABC中,a=4,b=5,c=6,则sin2AsinC=. 【参考答案】15.(2016北京,15,13分)在△ABC中,a2+c2=b2+√2ac.(1)求∠B的大小;(2)求√2cos A+cos C的最大值.【试题解析】(1)由余弦定理及题设得cos B=a2+c2-b22ac =√2ac2ac=√22.又因为0<∠B<π,所以∠B=π4.(2)由(1)知∠A+∠C=3π4,∴∠C=3π4-∠A.∴√2cos A+cos C=√2cos A+cos(3π4-A)=√2cos A-√22cos A+√22sin A=√22cos A+√22sin A=cos(A-π4).因为0<∠A<3π4,所以当∠A=π4时,√2cos A+cos C取得最大值1.6.(2015安徽,16,12分)在△ABC中,∠A=3π4,AB=6,AC=3√2,点D在BC边上,AD=BD,求AD的长.【试题解析】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BAC=(3√2)2+62-2×3√2×6×cos3π4=18+36-(-36)=90,所以a=3√10.又由正弦定理得sin B=bsin∠BACa3√10√10 10,由题设知0<B<π4,所以cos B=√1-sin2B=√1-110=3√1010.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AD=AB·sinBsin(π-2B)=6sinB2sinBcosB=3cosB=√10.7.(2015课标Ⅱ,17,12分)△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ABD面积是△ADC面积的2倍.(1)求sin∠Bsin∠C;(2)若AD=1,DC=√22,求BD和AC的长.【试题解析】(1)S△ABD=12AB·ADsin∠BAD,S△ADC=12AC·ADsin∠CAD.因为S△ABD=2S△ADC,∠BAD=∠CAD,所以AB=2AC.由正弦定理可得sin∠Bsin∠C =ACAB=12.(2)因为S △ABD ∶S △ADC =BD∶DC,所以BD =√2. 在△ABD 和△ADC 中,由余弦定理知 AB 2=AD 2+BD 2-2AD ·BDcos ∠ADB,AC 2=AD 2+DC 2-2AD ·DCcos ∠ADC. 故AB 2+2AC 2=3AD 2+BD 2+2DC 2=6.由(1)知AB =2AC,所以AC =1.8.(2011课标,17,12分)已知a,b,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B,C 的对边,acos C+√3asin C-b-c =0. (1)求A;(2)若a =2,△ABC 的面积为√3,求b,c.【试题解析】(1)由acos C+√3asin C-b-c =0及正弦定理得sin Acos C+√3sin Asin C-sin B-sin C =0. 因为B =π-A-C,所以√3sin Asin C-cos Asin C-sin C =0. 由于sin C ≠0,所以sin (A -π6)=12. 又0<A<π,故A =π3.(2)△ABC 的面积S =12bcsin A =√3,故bc =4.又a 2=b 2+c 2-2bccos A,故b 2+c 2=8.解得b =c =2.评析 本题考查了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公式,考查了方程的思想.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是求解关键.正确的转化是本题的难点.考点二 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9.(2014课标Ⅱ,4,5分)钝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AB =1,BC =√2,则AC =( ) A.5 B.√5 C.2 D.1 【参考答案】B10.(2014课标Ⅰ,16,5分)已知a,b,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B,C 的对边,a =2,且(2+b)(sin A-sin B)=(c-b)sin C,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311.(2011课标,16,5分)在△ABC 中,B =60°,AC =√3,则AB+2BC 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2√712.(2017天津,15,13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a =5,c =6,sin B =35. (1)求b 和sin A 的值; (2)求sin (2A +π4)的值.【试题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1)在△ABC 中,因为a>b,故由sin B =35,可得cos B =45.由已知及余弦定理,有b 2=a 2+c 2-2accos B =13,所以b =√13.由正弦定理a sinA =b sinB,得sin A =asinB b =3√1313. 所以,b 的值为√13,sin A 的值为3√1313. (2)由(1)及a<c,得cos A =2√1313,所以sin 2A =2sin Acos A =1213,cos 2A =1-2sin 2A =-513.故sin (2A +π4)=sin 2Acos π4+cos 2Asin π4=7√226. 方法总结 1.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边或角的步骤:(1)根据已知的边和角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在图中标出;(2)结合图形选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3)在运算和求解过程中注意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2.解决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问题的满分策略:(1)认真审题,把握变形方向;(2)规范书写,合理选择公式;(3)计算准确,注意符号. 13.(2016浙江,16,14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 =2acos B. (1)证明:A =2B;(2)若△ABC 的面积S =a 24,求角A 的大小.【试题解析】(1)由正弦定理得sin B+sin C =2sin Acos B, 故2sin Acos B =sin B+sin(A+B)=sin B+sin Acos B+cos Asin B, 于是sin B =sin(A-B). 由已知得cos B>0,则B ∈(0,π2). 又A ∈(0,π),故-π2<A-B<π. 所以,B =π-(A-B)或B =A-B, 因此A =π(舍去)或A =2B, 所以,A =2B.(2)由S =a 24得12absin C =a 24,故有sin Bsin C =12sin 2B =sin Bcos B, 因sin B ≠0,得sin C =cos B. 又B ∈(0,π2),C ∈(0,π),所以C =π2±B. 当B+C =π2时,A =π2;当C-B =π2时,A =π4. 综上,A =π2或A =π4.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及其变换、正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4.(2016山东,16,12分)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tan A+tan B)=tanA cosB +tanBcosA. (1)证明:a+b =2c; (2)求cos C 的最小值. 【试题解析】(1)由题意知2(sinA cosA +sinB cosB )=sinA cosAcosB +sinBcosAcosB, 化简得2(sin Acos B+sin Bcos A)=sin A+sin B, 即2sin(A+B)=sin A+sin B. 因为A+B+C =π,所以sin(A+B)=sin(π-C)=sin C. 从而sin A+sin B =2sin C. 由正弦定理得a+b =2c. (2)由(1)知c =a+b2, 所以cos C =a 2+b 2-c 22ab =a 2+b 2-(a+b 2)22ab=38(a b +b a )-14≥12,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故cos C 的最小值为12.评析 本题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综合性较强,重点考查了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属中档题. 15.(2015浙江,16,14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A =π4,b 2-a 2=12c 2.(1)求tan C 的值;(2)若△ABC 的面积为3,求b 的值.【试题解析】(1)由b 2-a 2=12c 2及正弦定理得sin 2B-12=12sin 2C,所以-cos 2B =sin 2C.又由A =π4,即B+C =34π,得-cos 2B =sin 2C =2sin Ccos C, 解得tan C =2.(2)由tan C =2,C ∈(0,π)得sin C =2√55,cos C =√55. 又因为sin B =sin(A+C)=sin (π4+C), 所以sin B =3√1010. 由正弦定理得c =2√23b, 又因为A =π4,12bcsin A =3,所以bc =6√2,故b =3.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定理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运算求解能力.16.(2015陕西,17,12分)△ABC 的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向量m =(a,√3b)与n =(cos A,sin B)平行. (1)求A;(2)若a =√7,b =2,求△ABC 的面积.【试题解析】(1)因为m ∥n ,所以asin B-√3bcos A =0, 由正弦定理,得sin Asin B-√3sin Bcos A =0, 又sin B ≠0,从而tan A =√3, 由于0<A<π,所以A =π3.(2)解法一:由a 2=b 2+c 2-2bccos A 及a =√7,b =2,A =π3,得7=4+c 2-2c,即c 2-2c-3=0,因为c>0,所以c =3. 故△ABC 的面积为12bcsin A =3√32. 解法二:由正弦定理,得√7sin π3=2sinB , 从而sin B =√217,又由a>b,知A>B,所以cos B =2√77.故sin C =sin(A+B)=sin (B +π3) =sin Bcos π3+cos Bsin π3=3√2114. 所以△ABC 的面积为12absin C =3√32. 17.(2015湖南,17,12分)设△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a =btan A,且B 为钝角. (1)证明:B-A =π2;(2)求sin A+sin C 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证明:由a =btan A 及正弦定理, 得sinA cosA =a b =sinAsinB, 所以sin B =cos A,即sin B =sin (π2+A). 又B 为钝角,因此π2+A ∈(π2,π),故B =π2+A,即B-A =π2. (2)由(1)知,C =π-(A+B)=π-(2A +π2)=π2-2A>0, 所以A ∈(0,π4).于是sin A+sin C =sin A+sin (π2-2A)=sin A+cos 2A =-2sin 2A+sin A+1=-2(sinA -14)2+98.因为0<A<π4,所以0<sin A<√22,因此√22<-2(sinA -14)2+98≤98.由此可知sin A+sin C 的取值范围是(√22,98].18.(2015四川,19,12分)如图,A,B,C,D 为平面四边形ABCD 的四个内角. (1)证明:tan A 2=1-cosAsinA; (2)若A+C =180°,AB =6,BC =3,CD =4,AD =5,求tan A 2+tan B 2+tan C 2+tan D 2的值.【试题解析】(1)证明:tan A 2=sin A2cos A 2=2sin 2A22sin A 2cosA 2=1-cosAsinA . (2)由A+C =180°,得C =180°-A,D =180°-B. 由(1),有tan A2+tan B 2+tan C 2+tan D 2=1-cosA sinA +1-cosB sinB +1-cos(180°-A)sin(180°-A)+1-cos(180°-B)sin(180°-B)=2sinA +2sinB.连接BD.在△ABD 中,有BD 2=AB 2+AD 2-2AB ·ADcos A, 在△BCD 中,有BD 2=BC 2+CD 2-2BC ·CDcos C, 所以AB 2+AD 2-2AB ·ADcos A =BC 2+CD 2+2BC ·CDcos A.则cos A =AB 2+AD 2-BC 2-CD 22(AB ·AD+BC ·CD)=62+52-32-422×(6×5+3×4)=37.于是sin A =√1-cos 2A =√1-(37)2=2√107. 连接AC.同理可得 cos B =AB 2+BC 2-AD 2-CD 22(AB ·BC+AD ·CD)=62+32-52-422×(6×3+5×4)=119,于是sin B =√1-cos 2B =√1-(119)2=6√1019. 所以,tan A2+tan B 2+tan C 2+tan D 2=2sinA +2sinB 2√10+6√104√103.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余弦定理、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19.(2013课标Ⅰ,17,12分)如图,在△ABC 中,∠ABC =90°,AB =√3,BC =1,P 为△ABC 内一点,∠BPC =90°. (1)若PB =12,求PA;(2)若∠APB =150°,求tan ∠PBA.【试题解析】(1)由已知得∠PBC =60°,所以∠PBA =30°.在△PBA 中,由余弦定理得PA 2=3+14-2×√3×12cos 30°=74.故PA =√72.(2)设∠PBA =α,由已知得∠PAB =30°-α,PB =sin α. 在△PBA 中,由正弦定理得√3sin150°=sinαsin(30°-α),化简得√3cos α=4sin α.所以tan α=√34,即tan ∠PBA =√34.思路分析 (1)由已知求出∠PBA,在△PAB 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PA;(2)设∠PBA =α,则∠PAB =30°-α,在Rt △PBC 中求得PB =sin α,然后在△PBA 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得tan α.20.(2013课标Ⅱ,17,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 =bcos C+csin B. (1)求B;(2)若b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试题解析】(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Bcos C+sin C ·sin B.① 又A =π-(B+C),故sin A =sin(B+C)=sin Bcos C+cos Bsin C.② 由①②和C ∈(0,π)得sin B =cos B. 又B ∈(0,π),所以B =π4.(2)△ABC 的面积S =12acsin B =√24ac.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4=a 2+c 2-2accos π4.又a 2+c 2≥2ac,故ac ≤2-√2,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因此△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1.方法总结 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时,常利用基本不等式求两边之积的最值,从而确定面积的最值.【三年模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1.(2019北京朝阳综合练习,4)在△ABC 中,B =π6,c =4,cos C =√53,则b =( )A.3√3B.3C.32D.43【参考答案】B2.(2020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开学考,3)在△ABC 中,a =3,b =5,sin A =13,则sin B =( ) A.15 B.59 C.35D.1 【参考答案】B3.(2019上海嘉定(长宁)二模,16)对于△ABC,若存在△A 1B 1C 1,满足cosA sin A 1=cosB sin B 1=cosCsin C 1=1,则称△ABC 为“V 类三角形”.“V 类三角形”一定满足( )A.有一个内角为30°B.有一个内角为45°C.有一个内角为60°D.有一个内角为75° 【参考答案】B4.(2018河北衡水中学4月模拟,11)已知△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cos B+√3asin B =b+c,b =1,点D 是△ABC 的重心,且AD =√73,则△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A.1B.2C.3D.4 【参考答案】A5.(2018山东济宁二模,12)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 B-bcos A =23c,则tan(A-B)的最大值为( )A.2√55B.√55C.√33D.√3【参考答案】A6.(2019河南六市3月联考,10)在△ABC 中,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2a -c b =cosCcosB,b =4,则△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A.4√3B.2√3C.3√3D.√3 【参考答案】A7.(2019湘东六校3月联考,5)若△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6sin A =4sin B =3sin C,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8.(改编题)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a+c)∶(b+c)=9∶10∶1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sin A∶sin B∶sin C =4∶5∶6 B.△ABC 是钝角三角形C.△ABC 的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2倍D.若c =6,则△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8√77【参考答案】ACD9.(改编题)在△ABC 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b =10,A =45°,C =70° B.b =45,c =48,B =60° C.a =14,b =16,A =45° D.a =7,b =5,A =80° 【参考答案】BC三、填空题(每题5分,共10分)10.(2019安徽合肥二模,15)在锐角△ABC 中,BC =2,sin B+sin C =2sin A,则中线AD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3,√132)11.(2020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开学考,15)已知A 船在灯塔C 的北偏东85°方向且A 到C 的距离为2 km,B 船在灯塔C 的北偏西65°方向且B 到C 的距离为√3 km,则A,B 两船的距离为 . 【参考答案】√13 km四、解答题(共60分)12.(2020届山东夏季高考模拟,18)在△ABC 中,∠A =90°,点D 在BC 边上.在平面ABC 内,过D 作DF ⊥BC 且DF =AC. (1)若D 为BC 的中点,且△CDF 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求∠ABC; (2)若∠ABC =45°,且BD =3CD,求cos ∠CFB. 【试题解析】(1)因为CD =BD,所以CD =12BC. 由题设知DF =AC,12CD ·DF =12AB ·AC, 因此CD =AB.所以AB =12BC,因此∠ABC =60°. (2)不妨设AB =1,由题设知BC =√2. 由BD =3CD 得BD =3√24,CD =√24. 由勾股定理得CF =3√24,BF =√344. 由余弦定理得cos ∠CFB =98+178-2×3√24×√3445√1751. 13.(2020届山东济宁二中10月月考,19)在△ABC 中,a,b,c 分别是角A,B,C 的对边,已知cos 2A-3cos(B+C)=1. (1)求角A 的大小;(2)若a =√21,b+c =9,求△ABC 的面积.【试题解析】(1)在△ABC 中,cos(B+C)=cos(π-A)=-cos A, 则由cos 2A-3cos(B+C)=1,得2cos 2A+3cos A-2=0,即(2cos A-1)(cos A+2)=0, 解得cos A =12或cos A =-2(舍去).∵0<A<π,∴A =π3.(2)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cos π3,∵a =√21,b+c =9,∴21=b 2+c 2-bc =(b+c)2-3bc,即21=81-3bc, 解得bc =20.∴S △ABC =12bcsin A =12×20×√32=5√3.14.(2019上海浦东二模,18)已知向量m =(2sin ωx ,cos 2ωx),n =(√3cos ωx,1),其中ω>0,若函数f(x)=m ·n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1)求ω的值;(2)在△ABC 中,若f(B)=-2,BC =√3,sin B =√3sin A,求BA ⃗⃗⃗⃗⃗ ·BC ⃗⃗⃗⃗⃗ 的值. 【试题解析】(1)f(x)=m ·n =√3sin 2ωx+cos 2ωx =2sin (2ωx +π6),∵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T =2π2ω=π,∴ω=1. (2)设△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f(B)=-2,∴2sin (2B +π6)=-2, 即sin (2B +π6)=-1,解得B =2π3. ∵BC =√3,∴a =√3,∵sin B =√3sin A, ∴b =√3a,∴b =3,由3sin 2π3=√3sinA 得sin A =12,∵0<A<π3,∴A =π6,则C =π6,∴a =c =√3, ∴BA⃗⃗⃗⃗⃗ ·BC ⃗⃗⃗⃗⃗ =cacos B =-32. 15.(2020届湖南长沙一中第一次月考,17)已知△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满足cosA cosB +a b =2cb且b =4.(1)求角B;(2)求△ABC 周长的最大值. 【试题解析】(1)由cosA cosB +a b =2c b 及正弦定理,得cosAsinB+cosBsinA cosBsinB =2sinCsinB, 即sin(A+B)cosBsinB =2sinCsinB,∵sin(A+B)=sin C ≠0,sin B ≠0,∴cos B =12, ∵B∈(0,π),∴B =π3.(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cos B =a 2+c 2-ac =16.∴(a+c)2=16+3ac ≤16+3(a+c 2)2. 即a+c ≤8,当且仅当a =c 时取等号. ∴△ABC 的周长=a+b+c ≤12,∴△ABC 周长的最大值为12.16.(2020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9月月考,20)已知△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asin A+C2=bsin A. (1)求B;(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c =1,求△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1)由asinA+C2=bsin A 及正弦定理可得sin Acos B 2=sin Bsin A,∵sin A ≠0,∴cos B 2=sin B =2sin B 2cos B 2⇒sin B 2=12(0<B<π), ∴B =π3.(2)解法一:由a sinA =c sinC得a =c sinC sin (2π3-C), ∴S △ABC =12a√32=√34(√32tanC+12)=38·1tanC +√38, 由△ABC 为锐角三角形可得{0<C <π2,0<2π3-C <π2⇒π6<C<π2⇒0<1tanC <√3, 所以△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38,√32).解法二:由余弦定理得b =√a 2-a +1, 由题意得{a 2+1>b 2,a 2+b 2>1,b 2+1>a 2⇒12<a<2.则S =12a√32=√34a ∈(√38,√32). 即△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38,√32).应用专题知行合一【应用集训】1.(2020届湖南长沙一中第一次月考,15)秦九韶是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中有已知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如果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就是S =√14[a 2c 2-(a 2+c 2-b 22)2],其中a,b,c 是△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若sin C =2sin Acos B,且b 2,2,c 2成等差数列,则△ABC 面积S 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2√552.(2020届宁夏银川第一次月考,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角α的顶点是原点,始边与x 轴正半轴重合,终边交单位圆于点A,且α∈(π6,π2).将角α的终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π3,交单位圆于点B.记A(x 1,y 1),B(x 2,y 2). (1)若x 1=14,求x 2;(2)分别过A,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依次为C,D.设△AOC 的面积为S 1,△BOD 的面积为S 2若S 1=2S 2,求角α的值.21【试题解析】(1)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x 1=cos α,x 2=cos (α+π3),因为α∈(π6,π2),cos α=14,则sin α=√1-cos 2α=√1-(14)2=√154.∴x 2=cos (α+π3)=12cos α-√32sin α=12 ×14-√32×√154=1-3√58.(2)由已知,得y 1=sin α,y 2=sin (α+π3),∴S 1=12x 1·y 1=12cos α·sin α=14sin 2α,S 2=12|x 2|·|y 2|=12[-cos (α+π3)·sin (α+π3)]=-14sin (2α+2π3).由S 1=2S 2,得sin 2α=-2sin (2α+2π3)⇒cos 2α=0.又α∈(π6,π2),∴2α∈(π3,π),∴2α=π2⇒α=π4.。
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c b sin B
c c sin C
所以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可是在斜三角形中是否成立的问题,在高一 的学习中已经证明也是成立的。
4
实际测量的几个例子
问题1:测量书柜的高度
模型转化
H
α
β
a
5
为了避免测量误差,我们采取了多次测量求平均 值的方法
次数
长度单位:厘米(cm) 角度单位:度()
374. 1
3.7
所以:使用我们的测角仪实际上还可以测量水平物体的长度, 实际上,这种测量方法还可以测量AB、CD间的距离,比如在河的一边, 测河的宽度。
15
1、我们设计的测角仪虽然不成熟,但我们自认为 在短距离的测量中它比光学测角仪有一定的优势, 而且通过对测角仪的设计与制做,体会了制做的乐 趣。做任何事不能等待,必须动手实践,当你使用 你自制工具工作时,工作变成了乐趣。 2、我们在实验中体会了测角仪的应用方法,结合 角三角形的数学知识,我们学会了用测角仪测量高 度,水平长度、水平宽度这三类问题,深刻体会了 我们的先辈仅用尺与测角仪进行地质测绘的过程, 而且深入理解了三角函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基高 100 50.5 48.6 1745.7 17.5 1763.2 17.5 2
基高 50 48.6 47.7 1766.1 17.7 1783.7 17.7 3
11
数据比较,如下
1768.104 1764.64
1761.176 1757.712 1754.248 1750.784
1747.32 1743.856 1740.392 1736.928 1733.464
水平长度测量计算器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教案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教案这是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二)能力训练点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三、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2.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1)边角之间关系sinA=abacosA=tanA= ccb(2)三边之间关系a2+b2=c2(勾股定理)(3)锐角之间关系∠A+∠B=90°.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二)探究活动1.我们已掌握Rt△ABC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3.例题评析例1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b=2a=6,解这个三角形.例2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b=20?B=350,解这个三角形(精确到0.1).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题在处理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选一种板演.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答:先求另外一角,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边.计算时,利用所求的量如不比原始数据简便的话,最好用题中原始数据计算,这样误差小些,也比较可靠,防止第一步错导致一错到底.例3在Rt△ABC中,a=104.0,b=20.49,解这个三角形.(三)巩固练习在△ABC中,∠C为直角,AC=6,?BAC的平分线AD=4,解此直角三角形。
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29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
第29讲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1.仰角和俯角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1).2.方位角从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做方位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3.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4.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考点1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名师点睛]1.距离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类型:两点间既不可达也不可视,两点间可视但不可达,两点都不可达.(2)解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题,从而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2.高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3.角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2)方向角是相对于某点而言的,因此在确定方向角时,必须先弄清楚是哪一个点的方向角.[典例]1.(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个不规则公园,C D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图,在东西方向上选取相距1km的,A B两点,点B在点A的正东方向上,A B C D四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从点A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东北方向上,点D在且,,,它的西北方向上;从点B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北偏东15 方向上,点D在它的北偏西75方向上,则,C 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2.(2021·全国甲卷)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 848.86(单位:m).三角高程测量法是珠峰高程测量方法之一,如图是三角高程测量法的一个示意图,现有A,B,C三点,且A,B,C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A′,B′,C′满足∠A′C′B′=45°,∠A′B′C′=60°.由C点测得B点的仰角为15°,BB′与CC′的差为100;由B点测得A点的仰角为45°,则A,C两点到水平面A′B′C′的高度差AA′-CC′约为(3≈1.732)() A.346 B.373 C.446 D.473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公路北侧有一幢楼,高为60米,公路与楼脚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一人在公路上向东行走,在点A处测得楼顶的仰角为45°,行走80米到点B处,测得仰角为30°,再行走80米到点C处,测得仰角为θ.则tanθ=______________.[举一反三]1.(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魏晋时期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关于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一个数学学习兴趣小组研究发现,书中提供的测量方法甚是巧妙,可以回避现代测量器械的应用.现该兴趣小组沿用古法测量一山体高度,如图点E、H、G在水平线AC上,DE和FG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记为h,EG为测量标杆问的距离,记为d,GC、EH分别记为,a b,则该山体的高AB=()A.hdha b+-B.hdha b--C.hdda b+-D.hdda b--2.(2022·江苏南通·高三期末)某校数学建模社团学生为了测量该校操场旗杆的高AB,先在旗杆底端的正西方点C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45°,然后从点C处沿南偏东30°方向前进20m 到达点D处,在D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30°,则旗杆的高为()A.20m B.10m C.103D 103m3.(2022·辽宁·沈阳二中模拟预测)沈阳二中北校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辉山景区,景区内的一泓碧水蜿蜒形成了一个“秀”字,故称“秀湖”.湖畔有秀湖阁()A和临秀亭()B两个标志性景点,如图.若为测量隔湖相望的A、B两地之间的距离,某同学任意选定了与A、B不共线的C处,构成ABC,以下是测量数据的不同方案:①测量A∠、AC、BC;②测量A∠、B、BC;③测量C∠、AC、BC;④测量A∠、C∠、B.其中一定能唯一确定A、B两地之间的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4.(2022·辽宁·大连市一0三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所示,遥感卫星发现海面上有三个小岛,小岛 B 位于小岛A 北偏东75距离60海里处,小岛B 北偏东15距离30330-海里处有一个小岛 C .(1)求小岛A 到小岛C 的距离;(2)如果有游客想直接从小岛A 出发到小岛 C ,求游船航行的方向.5.(2022·广东·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 时,可以选取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 与D .现测得30BCD ∠=︒,135BDC ∠=︒,50CD =米,在点C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45°,求塔高AB .➢考点2 求解平面几何问题1. (2021·新高考八省联考)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D =CD =1. (1)若AB =32,求BC ;(2)若AB =2BC ,求cos ∠BDC .2.(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边于点D . (1)证明:AB DBAC DC=,2AD AB AC DB DC =⋅-⋅; (2)若1AD =,23A π=,求DB DC ⋅的最小值.[举一反三]1.(2022·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在ABC 中,M 为BC 上一点,2AB AC BC =≤,π0,2B ⎛⎫∈ ⎪⎝⎭且15sin 8B =.(1)若AM BM =,求ACAM的值; (2)若AM 为BAC ∠的平分线,且1AC =,求ACM △的面积.2.(2022·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三模)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sinsin 2A Bb c B +=. (1)求角C ;(2)若AB 边上的高线长为23ABC 面积的最小值.3.(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在①2sin cos sin b C B c B =+,②cos cos 2B bC a c=-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该问题.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________. (1)求角B ;(2)若a c +=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取值范围.➢考点3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交汇问题(2022·浙江省新昌中学模拟预测)已知函数21()cos sin 2f x x x x ωωω=-+,其中0>ω,若实数12,x x 满足()()122f x f x -=时,12x x -的最小值为2π.(1)求ω的值及()f x 的对称中心;(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若()1,f A a =-=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举一反三]1.(2022·浙江湖州·模拟预测)已知函数()sin(),0,0,02f x A x x R A πωϕωϕ⎛⎫=+∈>><<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1)求()f x 的解析式;(2)在锐角ABC 中,若边1BC =,且3212A f π⎛⎫-= ⎪⎝⎭ABC 周长的最大值.2.(2022·山东淄博·三模)已知函数21()3cos cos (0)2f x x x x ωωωω=-+>,其图像上相2π44+(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4a =,12bc =,()1f A =.若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求AD 的长第29讲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1.仰角和俯角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1).2.方位角从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做方位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3.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4.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考点1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名师点睛]1.距离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类型:两点间既不可达也不可视,两点间可视但不可达,两点都不可达.(2)解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题,从而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2.高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3.角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2)方向角是相对于某点而言的,因此在确定方向角时,必须先弄清楚是哪一个点的方向角.1.(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个不规则公园,C D两点之间的距离,A B C D四点如图,在东西方向上选取相距1km的,A B两点,点B在点A的正东方向上,且,,,在同一水平面上.从点A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东北方向上,点D在它的西北方向上;从点B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北偏东15 方向上,点D在它的北偏西75方向上,则,C 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答案】2【分析】由题意确定相应的各角的度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求得BC,△,求得答案.同理再求出DB,解DBC【详解】由题意可知,904545,9045135,9015105CAB DAB CBA ∠=-=∠=+=∠=+=,157590,15CDB DBA ∠=+=∠= ,故在ABC 中,1804510530ACB ∠=--=, 故sin sin BD AB DAB ADB =∠∠ ,1sin 452sin 30BC ⨯==,在ABD △中,1801513530ADB ∠=--=, 故sin sin BC AB CAB ACB =∠∠ ,1sin1352sin 30BD ⨯==,所以在DBC △中,90CBD ∠=,则22222CD BC DB =+=+= ,故答案为:2 2. (2021·全国甲卷)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 848.86(单位:m).三角高程测量法是珠峰高程测量方法之一,如图是三角高程测量法的一个示意图,现有A ,B ,C 三点,且A ,B ,C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A ′,B ′,C ′满足∠A ′C ′B ′=45°,∠A ′B ′C ′=60°.由C 点测得B 点的仰角为15°,BB ′与CC ′的差为100;由B 点测得A 点的仰角为45°,则A ,C 两点到水平面A ′B ′C ′的高度差AA ′-CC ′约为(3≈1.732)( ) A.346 B.373C.446D.473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题意过C 作CE ∥C ′B ′,交BB ′于E ,过B 作BD ∥A ′B ′,交AA ′于D ,则BE =100,C ′B ′=CE =100tan 15°.在△A ′C ′B ′中,∠C ′A ′B ′=180°-∠A ′C ′B ′-∠A ′B ′C ′=75°, 则BD =A ′B ′=C ′B ′·sin 45°sin 75°,又在B 点处测得A 点的仰角为45°,所以AD =BD =C ′B ′·sin 45°sin 75°,所以高度差AA ′-CC ′=AD +BE=C ′B ′·sin 45°sin 75°+100=100tan 15°·sin 45°sin 75°+100=100sin 45°sin 15°+100=100×2222×⎝⎛⎭⎫32-12+100=100(3+1)+100≈373.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公路北侧有一幢楼,高为60米,公路与楼脚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一人在公路上向东行走,在点A 处测得楼顶的仰角为45°,行走80米到点B 处,测得仰角为30°,再行走80米到点C 处,测得仰角为θ.则tan θ=______________. 【答案】37777【解析】首先得到60,603OA OB ==,然后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OA AB OB AB OB ABO =+-⋅∠,2222cos OC BC OB BC OB OBC =+-⋅∠,然后求出OC 即可【详解】如图,O 为楼脚,OP 为楼高,则60OP =,易得:60,603OA OB ==.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OA AB OB AB OB ABO =+-⋅∠, 2222cos OC BC OB BC OB OBC =+-⋅∠,两式相加得:()22222230800OA OC AB OB OC +=+⇒=,则2077OC =,故60377tan 772077θ==.故答案为:37777 [举一反三]1.(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魏晋时期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关于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一个数学学习兴趣小组研究发现,书中提供的测量方法甚是巧妙,可以回避现代测量器械的应用.现该兴趣小组沿用古法测量一山体高度,如图点E 、H 、G 在水平线AC 上,DE 和FG 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记为h ,EG 为测量标杆问的距离,记为d ,GC 、EH 分别记为,a b ,则该山体的高AB =( )A .hdh a b+- B .hdh a b-- C .hdd a b+- D .hdd a b-- 【答案】A 【分析】根据所给数据,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先求出BM ,即可得解. 【详解】连接FD ,并延长交AB 于M 点,如图,因为在Rt BMD △中tan h BDM b∠=, 所以||||||tan BM BM b MD BDM h ==∠;又因为在Rt BMF △中tan hBFM a ∠=,所以||||||tan BM BM a MF BFM h ==∠,所以||||||||BM a BM bMF MD d h h-=-=, 所以||hd BM a b =-,即||hdAB BM h h a b=+=+-,故选:A . 2.(2022·江苏南通·高三期末)某校数学建模社团学生为了测量该校操场旗杆的高AB ,先在旗杆底端的正西方点C 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45°,然后从点C 处沿南偏东30°方向前进20m 到达点D 处,在D 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30°,则旗杆的高为( ) A .20m B .10m C .103D 103【答案】B 【分析】根据条件确定相关各角的度数,表示出AB ,,AD AC 等边的长度,然后在ACD △中用余弦定理即可解得答案. 【详解】如图示,AB 表示旗杆,由题意可知:45,0,630ACB ACD ADB ∠=∠=∠=︒︒︒, 所以设AB x = ,则3,AD x AC x ==,在ACD △ 中,2222cos AD AC CD AC CD ACD =+-⨯⨯⨯∠ ,即2221(3)()(20)2202x x x =+-⨯⨯⨯ ,解得10x = ,(20x =-舍去),故选:B.3.(2022·辽宁·沈阳二中模拟预测)沈阳二中北校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辉山景区,景区内的一泓碧水蜿蜒形成了一个“秀”字,故称“秀湖”.湖畔有秀湖阁()A 和临秀亭()B 两个标志性景点,如图.若为测量隔湖相望的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某同学任意选定了与A 、B 不共线的C 处,构成ABC ,以下是测量数据的不同方案:①测量A ∠、AC 、BC ; ②测量A ∠、B 、BC ; ③测量C ∠、AC 、BC ;④测量A ∠、C ∠、B .其中一定能唯一确定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③【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可判断①②,利用余弦定理可判断③,根据已知条件可判断④不满足条件.【详解】对于①,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AC BCB A=,则sin sin AC A B BC =,若AC BC >且A ∠为锐角,则sin sin sin AC AB A AB=>,此时B 有两解, 则C ∠也有两解,此时AB 也有两解;对于②,若已知A ∠、B ,则C ∠确定,由正弦定理sin sin BC ABA C=可知AB 唯一确定; 对于③,若已知C ∠、AC 、BC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AB AC BC AC BC C +-⋅, 则AB 唯一确定;对于④,若已知A ∠、C ∠、B ,则AB 不确定.故答案为:②③.4.(2022·辽宁·大连市一0三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所示,遥感卫星发现海面上有三个小岛,小岛 B 位于小岛A 北偏东75距离60海里处,小岛B 北偏东15距离30330海里处有一个小岛 C .(1)求小岛A 到小岛C 的距离;(2)如果有游客想直接从小岛A 出发到小岛 C ,求游船航行的方向. 解:(1)在ABC 中,6030330,==AB BC 1807515120ABC ∠=-+=,根据余弦定理得:. 2222cos AC AB BC AB BC ABC =+-⋅⋅∠2260(30330)260(30330)cos1205400=+-⨯⨯⋅=6=AC 所以小岛A 到小岛 C 的最短距离是6.(2)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sin AC ABABC ACB=∠∠30660120sin ACB=∠ 解得2sin ACB ∠=在ABC ∆中,,<BC AC ACB ∴∠为锐角45ACB ∴∠=1801204515CAB ∴∠=--=.由751560-=得游船应该沿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答:小岛A 到小岛 C 的最短距离是6;游船应该沿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5.(2022·广东·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 时,可以选取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 与D .现测得30BCD ∠=︒,135BDC ∠=︒,50CD =米,在点C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45°,求塔高AB .【解】在BCD △中,1801803013515CBD BCD BDC ∠=︒-∠-∠=︒-︒-︒=︒, ∵()sin sin15sin 4530CBD ∠=︒=︒-︒sin 45cos30cos45sin30=︒︒-︒︒624-=, 由正弦定理sin sin BC CDBDC CBD=∠∠得()sin 50sin1355031sin 624CD BDC BC CBD ⋅∠︒===+∠-.在Rt ABC △中45ACB ∠=︒.∴()5031AB BC ==+.所以塔高AB 为()5031+米.➢考点2 求解平面几何问题[名师点睛]平面几何中解三角形问题的求解思路(1)把所提供的平面图形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在各个三角形内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2)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求出结果. [典例]1. (2021·新高考八省联考)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D =CD =1. (1)若AB =32,求BC ;(2)若AB =2BC ,求cos ∠BDC .解 (1)如图所示,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cos ∠ABD =AB 2+BD 2-AD 22AB ·BD =⎝⎛⎭⎫322+12-122×32×1=34.∵AB ∥CD ,∴∠BDC =∠ABD ,即cos ∠BDC =cos ∠ABD =34.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C 2=BD 2+CD 2-2BD ·CD cos ∠BDC =12+12-2×1×1×34,∴BC =22.(2)设BC =x ,则AB =2BC =2x .由余弦定理可知, cos ∠ABD =AB 2+BD 2-AD 22AB ·BD =(2x )2+12-122×2x ×1=x ,①cos ∠BDC =CD 2+BD 2-BC 22CD ·BD =12+12-x 22×1×1=2-x 22.②∵AB ∥CD ,∴∠BDC =∠ABD ,即cos ∠BDC =cos ∠ABD .联立①②,可得2-x 22=x ,整理得x 2+2x -2=0,解得x 1=3-1,x 2=-3-1(舍去).将x 1=3-1代入②,解得cos ∠BDC =3-1.2.(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边于点D . (1)证明:AB DBAC DC=,2AD AB AC DB DC =⋅-⋅; (2)若1AD =,23A π=,求DB DC ⋅的最小值. 解:(1)在ABD △和BCD △中,可得BAD CAD ∠=∠,ADB ADC π∠+∠=, 所以sin sin BAD CAD ∠=∠,sin sin ADB ADC ∠=∠,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B BDADB BAD =∠∠,sin sin AC DC ADC CAD=∠∠,两式相除得AB DB AC DC =,可得ABBD BC AB AC=+,AC DC BC AB AC =+, 又由cos cos ABD ABC ∠=∠,根据余弦定理得22222222AB BD AD AB BC AC AB BD AB BC+-+-=⋅⋅ 所以()()22222222BD DC BDAD AB BD AB BC AC AB AC BD BC BD BC BC BC=+-+-=+-- 代入可得222AC ABAD AB AC BD DC AB AC AB AC=+-⋅++ABAC AB AC BD DC AB AC BD DC AB AC AB AC ⎛⎫=⋅+-⋅=⋅-⋅ ⎪++⎝⎭.(2)由1AD =,23A π=及ABD ACD ABC S S S +=△△△,可得b c bc += 根据基本不等式得bc b c =+≥,解得4bc ≥,当且仅当2b c ==时等号成立, 又由1AD =,2AD AB AC DB DC =⋅-⋅,可得13DB DC bc ⋅=-≥, 所以DB DC ⋅的最小值是3.[举一反三]1.(2022·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在ABC 中,M 为BC 上一点,2AB AC BC =≤,π0,2B ⎛⎫∈ ⎪⎝⎭且15sin 8B =.(1)若AM BM =,求ACAM的值; (2)若AM 为BAC ∠的平分线,且1AC =,求ACM △的面积. 解:(1)因为15sin B =,π0,2B ⎛⎫∈ ⎪⎝⎭,所以27cos 1sin 8B B =-=,因为2AB AC =,所以由正弦定理知sin 2sin C ABB AC==,即sin 2sin C B =,因为AM BM =,所以2AMC B ∠=∠,sin sin 22sin cos AMC B B B ∠==,在AMC 中,sin 2sin cos 7cos sin 2sin 8AC AMC B B B AM C B ∠====. (2)由题意知22AB AC ==,设BC x =,由余弦定理得222217cos 48x B x +-==,解得2BC =或32BC =.因为2AC BC ≤,所以2BC =,因为AM 为BAC ∠的平分线,BAM CAM ∠=∠所以11sin 2211sin 22ABM ACMAB AM BAM BM hS SAC AM CAM CM h⋅∠⨯==⋅∠⨯(h 为底边BC 的高)所以2BM AB CM AC ==,故1233CM BC ==,而由(1)知15sin 2sin C B ==1121515sin 1223ACM S AC CM C =⋅⋅=⨯⨯=△ 2.(2022·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三模)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sinsin 2A Bb c B +=. (1)求角C ;(2)若AB 边上的高线长为23ABC 面积的最小值. 解:(1)由已知A B C π++=,所以sin sin cos 222A B C Cb b b π+-==, 所以cossin 2C b c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cos sin sin 2CB C B =,因为B 、()0,C π∈,则sin 0B >,022C π<<,cos 02C>,所以,cos sin 2C C =,则cos 2sin cos 222C C C =,所以1sin 22C =,所以26C π=,则3C π=.(2)由11sin 22ABCSc ab C =⋅=,得4ab c =, 由余弦定理222222cos 2c a b ab C a b ab ab ab ab =+-=+-≥-=, 即24c c ≥,因为0c >,则4c ≥,当且仅当4a b c ===取等号,此时ABC 面积的最小值为3.(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在①2sin cos sin b C B c B =+,②cos cos 2B bC a c=-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该问题.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________. (1)求角B ;(2)若a c +=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取值范围.解:(1)选①,由2sin cos sin b C B c B =+及正弦定理可得2sin sin cos sin sin B C C B C B +,所以,sin sin cos C B C B ,因为B 、()0,C π∈,所以,sin 0C >,则sin 0B B =>,所以,tan B =3B π∴=;选②,由cos cos 2B bC a c=-及正弦定理可得()sin cos 2sin sin cos B C A C B =-, 所以,()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A B B C B C B C A =+=+=, A 、()0,B π∈,sin 0A ∴>,所以,1cos 2B =,则3B π=.(2)因为a c +=0a <<由已知AD DC =,即BD BA BC BD -=-,所以,2BD BA BC =+, 所以,()222242BD BA BCBA BC BA BC =+=++⋅,即())22222242cos33BD c a ac c a ac a c ac aa π=++=++=+-=-22993,344a a ⎛⎡⎫=+=+∈ ⎪⎢ ⎣⎭⎝⎭,所以,34BD ≤<➢考点3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交汇问题(2022·浙江省新昌中学模拟预测)已知函数21()cos sin 2f x x x x ωωω=-+,其中0>ω,若实数12,x x 满足()()122f x f x -=时,12x x -的最小值为2π.(1)求ω的值及()f x 的对称中心;(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的对边,若()1,f A a =-=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 解:(1)211cos 21()cos sin 2222x f x x x x x ωωωωω-=-+=-+12cos 2sin 226x x x πωωω⎛⎫=+=+ ⎪⎝⎭, 显然()f x 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则()()122f x f x -=时,12x x -的最小值等于2T,则22T π=,则22ππω=,1ω=;令2,6x k k ππ+=∈Z ,解得,122k x k ππ=-+∈Z ,则()f x 的对称中心为,0,122k k ππ⎛⎫-+∈ ⎪⎝⎭Z ;(2)()sin(2)16f A A π=+=-,22,62A k k πππ+=-+∈Z ,又()0,A π∈,则23A π=,由正弦定理得2sin sin sina b cA B C====,则2sin ,2sin b B c C ==, 则周长为2sin2sin 2sin 2sin 3a b c B CB B π⎛⎫++=+=+- ⎪⎝⎭sin 2sin()3B B B π==+,又03B π<<,则2333B πππ<+<,2sin()23B π+≤,故周长的取值范围为(.[举一反三]1.(2022·浙江湖州·模拟预测)已知函数()sin(),0,0,02f x A x x R A πωϕωϕ⎛⎫=+∈>><<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1)求()f x 的解析式;(2)在锐角ABC 中,若边1BC =,且3212A f π⎛⎫-= ⎪⎝⎭ABC 周长的最大值. 解:(1)由图得2A =,32ππ3π43124T ⎛⎫=--= ⎪⎝⎭,又2πT ω=,所以2ω=, 将点π,012⎛⎫- ⎪⎝⎭代入()2sin(2)f x x ϕ=+,得πsin 06ϕ⎛⎫-+= ⎪⎝⎭,即π,6k k Z ϕπ=+∈, 考虑到π02ϕ<<,故π6ϕ=,即()f x 的解析式为π()2sin 26f x x ⎛⎫=+ ⎪⎝⎭ (2)由π3212A f ⎛⎫-= ⎪⎝⎭3sin A =π0,2A ⎛⎫∈ ⎪⎝⎭,故π3A =, 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π3A =,故ππ,62B ⎛⎫∈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 3a b c A B C ==所以2π1sin )1sin sin 333a b c B C B B ⎤⎛⎫++=+=+- ⎪⎥⎝⎭⎦ 31π12sin cos 12sin 26B B B ⎛⎫⎛⎫=++⋅=++ ⎪ ⎪⎝⎭⎝⎭ 又ππ2π,633B ⎛⎫+∈ ⎪⎝⎭,故π2sin (3,2]6B ⎛⎫+∈ ⎪⎝⎭,故ABC 周长的最大值为3. 2.(2022·山东淄博·三模)已知函数21()3cos cos (0)2f x x x x ωωωω=-+>,其图像上相2π44+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4a =,12bc =,()1f A =.若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求AD 的长.解:(1)因为()211cos cos 2cos 222f x x x x x x ωωωωω=-+=-πsin 26x ω⎛⎫=- ⎪⎝⎭, 设函数()f x 的周期为T ,由题意222444πT ⎛⎫+=⎪+ ⎝⎭,即2224ππω⎛⎫= ⎪⎝⎭,解得1ω=, 所以()πsin 26f x x ⎛⎫=- ⎪⎝⎭. (2)由()1f A =得:sin 216A π⎛⎫-= ⎪⎝⎭,即22,Z 62A k k πππ-=+∈,解得,Z 3A k k ππ=+∈, 因为[0,]A π∈,所以π3A =,因为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所以ABC ABD ACD S S S =+,即111sin sin sin 232626bc c AD b AD πππ=⋅⋅+⋅⋅,可得AD = 由余弦定理得:,()22222cos 3a b c bc A b c bc =+-=+-,而12bc =,得()252b c +=,因此AD =。
解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正,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解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测量距离、测量高度、航海模型、物理问题等都与这些定理有关。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测量距离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可以测量出无法直接测量的距离。
假设你想知道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但你不能直接测量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
你可以站在其中一个建筑物旁边,用一个工具测量你与另一个建筑物之间的角度和高度差,然后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计算出两个建筑物之间的直线距离。
2. 测量高度
同样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测量出无法直接测量的高度。
假设你想知道一个树的高度,但你只能在地面附近测量树的影子长度。
你可以使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计算出树的高度。
3. 航海模型
在航海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船只的位置。
假设你知道船只在某个时间点的位置和朝向,以及它的速度和方向,你可以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出船只在任何其他时间点的位置和朝向。
这对于导航非常重要。
4. 物理问题
在物理学中,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在振
动、波动等问题中。
例如,当一个弹簧上放置一个小球时,小球会以一定的频率来回摆动。
通过测量小球的振幅、周期等参数,可以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一、前言解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已知三角形中的某些元素(如两个角度和一个边长),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
虽然这个知识点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解三角形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是解三角形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测量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距离、高度、倾斜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解三角形来计算得出。
例如,在设计一座桥梁时,需要测量桥梁两端之间的距离和高度差。
如果只是简单地使用测量工具来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存在误差。
而通过解三角形来计算,则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
三、导航导航也是解三角形的应用之一。
在旅行或驾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地图或导航软件来确定行进方向和距离。
而这些软件所依据的原理就是通过解三角形来计算出当前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例如,当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它会根据我们当前的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坐标来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这个计算过程就是通过解三角形来实现的。
四、天文学天文学也是解三角形的应用之一。
在观测天体时,需要测量其位置、距离、速度等信息。
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解三角形来计算得出。
例如,在观测恒星时,需要测量其视差和视差变化,以确定其距离和速度。
而这个计算过程就是通过解三角形来实现的。
五、摄影摄影也是解三角形的应用之一。
在拍摄照片时,需要考虑拍摄角度、焦距等因素。
而这些因素可以通过解三角形来计算得出。
例如,在拍摄远景风景照片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和拍摄角度,以保证整张照片都能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
而这个计算过程就是通过解三角形来实现的。
六、总结综上所述,解三角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建筑工程到导航、天文学再到摄影,它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学好解三角形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学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即时应用] (2016· 启东中学检测)如图,为了估测某塔的高 度,在同一水平面的 A,B 两点处进行测量, 在点 A 处测得塔顶 C 在西偏北 20°的方向上, 仰角为 60°;在点 B 处测得塔顶 C 在东偏北 40°的方向上,仰角为 30°.若 A,B 两点相距 130 m,求塔 的高度 CD.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课后· 三维演练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解:分析题意可知,设 CD=h, h 则 AD= ,BD= 3h, 3 在△ADB 中,∠ADB=180°-20°-40°=120°, 所以由余弦定理 AB2=BD2+AD2-2BD· AD· cos 120°,
2 h h 1 2 2 - , 可得 130 =3h + -2· 3h· · 3 3 2
解得 h=10 39,故塔的高度为 10 39(m).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课后· 三维演练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考点二
测量距离问题
[锁定考向]
研究测量距离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辅 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 题,从而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 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1)两点都不可到达; (2)两点不相通的距离; (3)两点间可视但有一点不可到达.
结束
2.方位角 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 平夹角叫做方位角.如 B 点的方位角为 α(如图(b)). 3.方向角 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 通常表达为北 (南)偏东(西)××度.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课后·来自三维演练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课后· 三维演练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由题悟法] 求解高度问题应注意的 3 个问题 (1)在处理有关高度问题时,要理解仰角、俯角(它是在铅垂 面上所成的角)、方向(位)角(它是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是关键. (2)在实际问题中, 可能会遇到空间与平面(地面)同时研究的 问题,这时最好画两个图形,一个空间图形,一个平面图形, 这样处理起来既清楚又不容易搞错. (3)注意山或塔垂直于地面或海平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 面问题.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第八节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1.仰角和俯角 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 在水平视线 上方 时叫仰角, 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 下方时叫俯 角.(如图(a)).
图(a)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图(b)
课后· 三维演练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测量高度问题
[典例引领]
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 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 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后到达B
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 的高度CD=________m.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课后· 三维演练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课后· 三维演练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题点全练] 角度一:两点都不可到达 1.如图,A,B 两点在河的同侧,且 A,B 两点 均不可到达,要测出 A,B 的距离,测量者可 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 C,D,测得 CD=a,同 时在 C, D 两点分别测得∠BCA=α, ∠ACD=β, ∠CDB=γ, ∠BDA=δ.在△ADC 和△BDC 中,由正弦定理分别计算出 AC 和 BC,再在△ABC 中,应用余弦定理计算出 AB. 3 若测得 CD = km ,∠ ADB =∠ CDB = 30°,∠ ACD = 2 60°,∠ACB=45°,则 A,B 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km.
从 A 望 C 和 B 成 60°视角,从 B 望 C 和 A 成 75°视角, 则 BC=________ n mile.
答案:5 6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课后· 三维演练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易混淆方位角与方向角概念:方位角是指北方向线与 目标方向线按顺时针之间的夹角,而方向角是正北或正南 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
解析: 如图所示, ∠ACB=90°, 又 AC=BC, 所以∠CBA=45°,而 β=30°, 所以 α=90°-45°-30°=15°. 所以点 A 在点 B 的北偏西 15°. 答案:北偏西 15°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课后· 三维演练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考点一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解析:由题意,在△ABC 中,∠BAC=30°, ∠ABC=180°-75°=105°,故∠ACB=45°. 600 BC 又 AB=600 m,故由正弦定理得 = , sin 45° sin 30° 解得 BC=300 2(m). 3 在 Rt△BCD 中,CD=BC· tan 30°=300 2× =100 3 答案:100 6 6(m).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课后· 三维演练
课 前 ·双 基 落 实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课后· 三维演练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结束
[小题纠偏]
1.在某次测量中,在 A 处测得同一半平面方向的 B 点的仰角 是 60°,C 点的俯角是 70°,则∠BAC=________.
答案:130°
2. 若点 A 在点 C 的北偏东 30°, 点 B 在点 C 的南偏东 60°, 且 AC=BC,则点 A 在点 B 的________.
结束
[小题体验] 1.如图,设 A,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
在 A 的同侧,选定一点 C,测出 AC 的距离 为 50 m,∠ACB=45°,∠CAB=105°, 则 A,B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 m.
答案:50 2 2. (教材习题改编)海面上有 A, B, C 三个灯塔, AB=10 n 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