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万载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12—2020年)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规划的目的和依据
一、规划目的
《江西省万载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开展设区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10]21号)文件精神,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规划》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规划依据
1. 法律依据:
(1) 《关于开展设区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10]21号);
(2)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
(3) 《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第95号令);
(4)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
2. 技术依据:
(1)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年—2015年)》;
(2) 国土资源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3. 基础依据:
(1) 《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2009年9月);
(2) 《江西省万载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3年6月);
(3) 《江西省万载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
(4) 《江西省万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二节适用范围和期限
一、适用范围
1、本规划所指的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本规划适用范围为万载县所辖的行政区域。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2~2020年,近期为2012~2013年,中期为2014~2016年,远期为2017~2020年。
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
第二章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一、自然地理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九岭山脉(铜鼓~靖安)崩塌、滑坡、泥石流(以下简称崩滑流)易发区西南部和上栗赤山~高安独城地面塌陷次易发区的北段。
地理坐标东经113°59′13″~114°36′10″,北纬27°59′37″~28°27′48″,东临上高、宜丰,南连袁州区,西毗湖南浏阳,北靠铜鼓。
现辖9个镇、7个乡及康乐街道,全县总面积1714km2,总人口50.6万人,平均人口密度295人/km2。
境内320国道从东南角穿过,万(载)上(栗)和万(载)芳(溪)两省道干线与邻县相通,县道6条和乡道89条,连接县内各乡镇和行政村,交通较为便利。
二、社会经济概况
“十一五”期间,万载县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575972万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9.4:55.7 :24.9。
年人均GDP达到11393元。
第二节地质环境背景
一、气象水文
万载县属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9~18.2℃;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742.5mm(1952~2010年),最大年降水量达2353.3mm,最小年降水量仅1142.5mm。
由于受地形和季风的影响,空间上,降水量以南部的丘陵平原区较多,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则相对较少;时间上,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份,约占全年水量的42%,常形成暴雨等气象灾害,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县内主要有锦江上游河段(蜀江)及其8条支流和流往湖南的改江等10条河流。
锦江境内长77.5km,锦江的8条支流境内总长139km,泰溪境内长34.7km,改江境内长12.5km。
境内河流受季节变化影响,春夏两季为丰水季节。
二、地形地貌
万载县地处九岭山脉西南面,总体特征南北高,中间低,西北高,东南低。
县内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地貌类型:构造侵蚀低山、侵蚀剥蚀垅状丘陵区、剥蚀红盆丘陵区、山间冲积平原。
分别约占全县面积的40%、35%、15%和10%。
北端仙姑岽海拔1404.4m,为全县最高点。
三、地层、地质构造及地震
县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和中元古界双桥山群。
以第四系和双桥山群分布范围最广。
县域内岩浆活动较频繁,岩浆岩分布面积较广。
万载县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以压扭性断裂为主的东西向构造,北东走向华夏系构造和压扭性的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
万载县未出现过灾害性地震。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县境内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地震动参数小于0.05g,为地壳相对稳定区。
第三节地质灾害现状
一、地质灾害概况
至2011年5月,万载县先后发现滑坡点128处,崩塌点6处,泥石流点5处,地面塌陷点26处,不稳定斜坡点385处,共计550处。
历年来因地质灾害死亡人数56人,直接经济损失约490万元。
灾情为中型的3处,其余灾情均为小型。
二、地质灾害特征
在550处地质灾害点中,已治理和已搬迁或处于稳定状态或无危害对象的共有58处,故确认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92处,其中险情等级中型1处,小型491处,共威胁293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学校、公路及厂矿等工程设施,威胁财产估算为2119.6万元。
从空间上来看,崩滑流隐患和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及东南的低山丘陵地带,其中崩塌5处,威胁19人,威胁财产37.5万元;滑坡90处,威胁643人,威胁财产436.9万元;泥石流5处,威胁财产32万元,暂未威胁人口。
不稳定斜坡为本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隐患类型,达379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77.03%,威胁2268人,占全县受威胁人口总数的77.22%,威胁财产1531.6万元,占全县受威胁财产总额的72.26%。
不稳定斜坡一般规模不大,分布特征为“点多面广”,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可能性较小,多数地方只能采取搬迁避让及生物工程等手段进行治理。
地面塌陷发育相对较集中,其中岩溶塌陷隐患点7处,主要分布在县内马步~鹅峰一带岩溶盆地,威胁人口7人,威胁财产30.1万元;采空塌陷点多分布于县域内煤矿采空区范围内,共6处,威胁财产51.5万元,采空塌陷多位于三叠系安源组含煤地层内,一般因地下采矿采空区顶板冒落形成。
第四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自2002~2003年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县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万载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显著成绩。
一、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万载县成立了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汛期应急指挥系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监管职能,并延伸到乡(镇、街办)政府,各职能部门、乡(镇、街办)政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本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点,形成了以汛期防灾应急为主的应急预案、预警预报、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应急处置制度以及治理、应急排险、搬迁避让等治理工程实施制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基本从源头上遏制了大规模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深入进行
2003年完成全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调查精度为1:10万,对全县9个镇、7个乡及康乐街办的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程度进行调查和评价工作。
2010年省国土资源厅安排,宜春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万载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排查、再排查及再排查复查。
通过以上调查工作的开展,基本查明了全县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对稳定性与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三、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在县域内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县、乡(镇、街办)、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防御体系,落实了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
针对受威胁对象发放了地灾明白卡和避险卡,并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县、乡(镇、街办)、村三级干部以及村民、师生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对灾害点主要责任人和监测人组织了专业培训。
通过宣讲,增强了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群众报灾和配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明显提高,防灾自救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经过专业培训,监测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主要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基本掌握了简易监测、记录方法和巡查内容、灾害前兆识别以及各项防灾制度等,促进了全县以基层为重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的完善,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典型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由县政府牵头,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对高城镇复胜村五佰岸组滑坡、岭东乡苏溪村龙埚组滑坡(2处)、白良镇锦江村9组坝脚下滑坡、高村镇小洞村店坪组滑坡、高村镇歧源村水家湾组源头滑坡、高村镇新井村黄竹岭滑坡、茭湖乡繁荣村黄沙组荒田排潜在滑坡、茭湖乡上坪村新坪组上龟形滑坡、茭湖乡东口村大屋组栗山排滑坡、赤兴乡书堂村排上组滑坡、官元山林场大西滑坡共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异地搬迁避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五节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
全县绝大多数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因切坡建房、修路、农田灌溉、不规范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
地质灾害防治仍处于被动应急状态。
特别是随着我县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的继续展开,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增多趋势,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任务十分艰巨。
目前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和群专结合监测体系还不健全。
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我县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刚刚起步,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和群专结合监测体系还不健全,尚未形成较完整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尚处于基本数据库建设阶段,未建立起基于GIS 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不能够提供动态查询,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供快速决策服务。
技术力量不足,装备落后。
乡(镇、街办)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不适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
地质灾害防治必需的设备未能配备或配齐,总体上技术装备落后,不适应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及监测预警工作的需要。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不足。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困难,全县目前需搬迁人口仍较多,但面临自筹置房资金困难、搬迁移民再就业压力大、搬迁安置点土地资源缺乏等困难。
由于县、乡(镇、街办)财力有限,已确认的重要地质灾害点未能得到及时治理。
许多受地
质灾害威胁的居民未能搬迁避让,重大灾害点不能及时勘查治理,必需的仪器设备未能配齐,经费不足制约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组织有待加强。
管理机构薄弱、管理技术人员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的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长效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六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分析
在规划期内,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明显变化的可能性极小,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将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的变化,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增多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92处,稳定性差(泥石流为中易发)的有281处,稳定性较差(泥石流为低易发)的211处,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有可能发生或再次发生地质灾害。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境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如高村、仙源、赤兴、白水、黄茅及南部岭东等乡镇,房产开发、村民建房、旅游基础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等人为地质灾害有增加的趋势。
(3) 随着县境内交通建设的发展,公路的改造、拓宽公路、新建公路等,地质灾害高易发、中易发区工程建设强度和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极有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出现,集中降雨及强降雨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规划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救灾能力和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规划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应急处置、宣传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提高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把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做到灾害发生之前和工程规划与建设之前,提高预防效果。
二、坚持“政府主导、群测群防”的原则
明确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单位和公民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及义务,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与工作机制,实行政府主导与群测群防相结合。
三、坚持“合理避让、重点治理”的原则
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决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应采取“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使地质灾害防与治协调统一。
对于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实行合理避让,对于难以避让且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工程治理。
四、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根据我县实际,针对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不同规划期地质灾害防治目标、防治对策与措施。
把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其它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地质灾害防治应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五、坚持“完善法规、依靠科技”的原则
完善现行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的配套管理制度与细则,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研究与新技术,应用新理论研究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防治地质灾害;建立科学完善的防治工作体系,力求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做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
第三节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立比较完善的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相配套的地方行政监督管理体系;有重点的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并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基本状况、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建立并完善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崩塌、滑坡灾害点在目前防治基础上基本得到有效治理,泥石流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地面塌陷灾害得到有效处理,不稳定斜坡问题得到有效防范;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密落实在人为一切经济活动中,严格控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使本县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明显降低,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大幅提高。
实现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加强宣传,全面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
二、分期目标
1、近期目标(2012~2013年):
(1)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行政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努力营造地质矿产部门主抓,水利、交通、旅游、建设等部门共同抓的管理氛围,形成各部门分工协作、协调一致的运作机制,逐步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群测群防体系,逐步开展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基本建立四级地质灾害分级管理体系。
(3)2012年底完成1:5万全县的崩滑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详查工作,调查面积约为917.0km2;完成县域内320国道地质灾害详查工作,调查沿线长约14.72km;2013
年底完成1∶1万仙源红色旅游区、九龙森林公园地质灾害详查工作,总面积约55.78 km2;完成1:2千县内重要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详查工作,调查面积约为5.45 km2;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基础依据。
(4)建立一支管理机构健全、人员组织落实、反应快速的地质灾害防灾抗灾的专门队伍。
加大地质灾害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全民的减灾防灾意识。
(5)建立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实现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向全社会提供地质灾害信息咨询和服务,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
(6)对本次列入近期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实施防治,近期需治理或避让搬迁的地质灾害点29处,主要为威胁10人以上灾害点,受威胁人口537人,威胁财产336.8万元。
中期目标(2014~2016年):
(1)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行政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形成长效机制。
(2)不断完善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完善群专结合的网络体系;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预警水平。
(3)2014年底完成1:5万全县的崩滑流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详查工作,调查面积约为512.0 km2;2015年底完成县域内万上、万芳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详查工作,调查沿线长约79.95km;完成1:2千县内中型水库周边地质灾害详查工作,调查面积约为0.5 km2;2016年完成1∶1万三十把自然保护区、竹山洞旅游区地质灾害详查工作,面积24.63km2。
(4)开展全县4个重点矿山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包括万载县煤矿区、三兴花塘村煤矿区、鹅峰东田苎麻埚煤矿和桃源金矿区,其中金属矿产重点治理区1个、能源矿产重点治理区3个,总面积5.36 km2。
(5)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和受直接威胁的财产明显降低,对本次规划列入中期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防治。
对新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进行防治,中期需治理的地质灾害点418处,受威胁人口2400人,威胁财产1380.3万元。
远期目标(2017~2020年):
(1)实现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协调发展。
建立完善的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群测群防与群专结合和现代化专业监测、预报相结合的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采取多种措施和技术手段逐步改善地质环境。
对已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定期监测维护管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身份证制的管理。
(3)对本次规划列入远期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防治。
远期需治理的地质灾害点45处,目前无受威胁人口,威胁财产402.5万元。
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第一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按地质灾害类型,全县划分崩滑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个,面积978km2;崩滑流中易发区2个,面积451km2;低易发区1个,面积15km2;其余为崩滑流不易发区。
崩滑流高、中、低易发区面积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7.06%、26.3%、0.87%。
全县划分岩溶塌陷高易发区2个,面积109 km2;岩溶塌陷中易发区1个,面积98 km2;低易发区2个,面积36 km2;其余为岩溶塌陷不易发区。
岩溶塌陷高、中、低易发区面积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36%、5.72%、2.1%。
在崩滑流、岩溶塌陷易发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万载县地质灾害发生强度和地质环境条件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全县划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6个,面积1008km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4个,面积451km2;地质灾害低易发区2个,面积36km2;其余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面积,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8.81%、26.3%、2.1%。
全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情况详见附图和附表。
第二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分区
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人类工程活动情况,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4个,面积1022km2;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4个,面积452km2;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1个,面积219km2。
地质灾害重点、次重点、一般防治区面积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9.63%、26.37%、12.78%。
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情况详见附图和附表。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方案的确定
本次《规划》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92处,其中崩塌5处,滑坡90处,泥石流5处,岩溶地面塌陷7处,采空塌陷6处,不稳定斜坡379处。
险情等级中型1处,其余险情等级为小型。
共威胁293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学校、公路及厂矿等工程设施,威胁财产估算为2119.6万元。
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展,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防治点进行增减,对于已完全进行治理或全部搬迁无受威胁居民的点进行删减,对于新出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予以增加。
本次《规划》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情况见附表。
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
第一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
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力量建设,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强化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及城市总体规划、村庄、集镇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控制县内北部、南部低山、丘陵乡镇居民傍山切坡建房;加强农村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宣传,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力度,指导矿山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与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二节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一、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
地质灾害调查应走群专结合之路,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专业队伍的指导下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
(1)开展1:5万县内北部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详查。
主要调查的乡镇有北部的高村、茭湖、仙源(含官元山)、赤兴、白水、黄茅及南部的岭东、高城和马步。
(2)开展公路干线沿线境内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主要调查公路320国道、万芳线、万上公路。
(3)开展1:2千重点工程建设区和重要水利工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主要调查县内中型以上水库(潭口、三十把、三兴、锦江)、万载县工业园等地段。
(4)开展1:1万县内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调查,主要调查三十把自然保护区、仙源红色旅游区、九龙森林公园、竹山旅游区4处自然保护区。
(5)矿山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开展1:1万全县矿山地质灾害专项调查,查清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及其危害程度,调查的重点是废弃、闭坑矿山,为矿山治理整顿提供依据。
持证开采矿山需由县地质矿产局和安全部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监管,新建矿山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编制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规范采矿活动,保护地质环境。
二、地质灾害防治评价
(1)对县境内已存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组,并聘请具有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科学论证,进行科学化管理和防治。
(2)对工程引发的争议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进行地质灾害防治。
如修建公路、水利工程、矿山开发等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危及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等。
第三节建立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完善县、乡(镇、街办)、行政村、村民小组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逐步开展对县内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建立重点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系统;加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建立健全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
第四节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体系
完善万载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在县人民政府领导负责下,县属相关职能部门和地矿专业队伍参加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指挥系统及由相关人员组成的应急小分队。
每年汛期前对防灾方案中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汛期加强监测,汛期后进行复查。
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应急小分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提出应急处理对策措施。
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制订《万载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完善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地质灾害灾情速报要求情况准确,上报迅速,续报完整。
地质灾害发生后,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在接报后第一时间将灾情简况以电话、传真或其他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告省、市主管部门及县政府分管领导。
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要根据发生地质灾害灾情等级的大小,及时组织或参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调查,并负责每24小时向省、市级主管部门报告抢险救灾工作进展直至结束。
第五节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