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考博遥感地信真题(RS+GIS)

合集下载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考题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考题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考题
海洋学院2002级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考试 B 卷
考试日期:2005年1月19日 时间:13:30-15:30 地点: 南楼112 要点:不需要死记硬背,主要看理解程度;2、重要的是要点与思路。

一 基本概念(每题4分)
1、 遥感(RS )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

2、 大气窗口及其主要光谱段。

3、 节点、顶点;线段、弧。

4、 元数据
二 简述题(每题6分)
1、 简述GIS 、遥感(RS )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三者的关系。

2、 GIS 的基本框架及基本功能。

3、 画图并写出GIS 中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作简要说明。

10、GIS 数据输入的几种方法简述。

三 问答题(每题15分)
1、 试论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的特点及在地质中的应用。

2、 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技术有哪几种,试描述其中的一种。

3、 下图为一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图,该拓扑型数据结构可由弧段坐标文件、节点文件、
弧段文件及多边形文件这四个文件构成其拓扑关系,请以表格的形式写出该四个文件的具体内容。

[各点的具体坐标分别为(x1,y1),(x2,y2)…(x16,y16)]
V1
V3
V5
V6V7
图1 地理实体及其相互关系
4、(见另一页)根据离散数据可构成DEM ,根据DEM 可绘制等值线。

专业学号姓名DEM的其中一项应用是等值线的绘制。

现有图示的离散数据,请按照等值线间隔为10画出该图的等值线,并且在每等值线上标上等值线的值。

(15分)
任课老师签字:2005-1-1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考博历年真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考博历年真题

2012 年试题1. 简答1)基本地貌类型2)季风气候3)生态系统的组分2. 论述4)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5)试述水量平衡6)中国自然地理特征2012 年试题(硕)3. 名词7)水位8)矿物9)太阳辐射4. 简答10)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伍P40)1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12)水情要素(伍P205)13)生态系统的组成(伍P413)5. 论述14)气候系统的组成15)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011 年试题(硕)1. 名词1)总辐射2)板块3)地域分异规律4)水平气压梯度力5)径流系数6)冰盖7)原生矿物8)生物群落的演替9)生态系统10)土壤2. 简答11)简述大气分层的结构及特点(伍P88)12)简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辅导P120) 13)简述河流补给形式(伍P216)14)简述冰川形成的地貌(伍P281)3. 论述15)结合气候带与植物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6)试述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气候格局的影响2011 年试题(博)1. 简答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2)主要成土过程(伍P338)3)生物多样性意义(伍P448)2. 论述4)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黄秉维第十四章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5)我国地貌特征(赵济第二章地貌P4)6)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二节自然区划P482) 2010 年试题(硕)1. 名词7)纬度8)对流层9)季风10)河流11)地下水矿化度12)地貌13)土壤质地14)生物群落15)生态平衡16)地域分异规律2. 简答17)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8)土壤的一般形态19)自然区划的原则20)气候变化的原因21)水循环3. 论述22)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3)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009 年试题(博)1. 简答1)土壤的一般形态(伍光和第六章土壤圈P315)2)水情要素(伍光和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205)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P463)2. 论述4)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5)气候变化及其主要原因(伍光和第三章大气与气候P165)6)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策略(见北京师范大学第四章中国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2008 年试题(博)1. 简答1)自然区域划分原则(赵济第十五章自然地理区划P176)2)成土学说(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40)2. 论述4)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29) 5)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25)6)中国的气候特征(赵济第三章气候P15)2007 年试题(硕)1. 名词1)变质作用2)大气环流3)风化作用4)河流阶地5)季风6)降水强度7)流量8)生物多样性9)土壤质地10)纬度2. 简答1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12)植被分类13)土壤的一般形态14)温室效应15)主要成土过程3. 论述16)试述地理地带性17)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7 年试题(博)1. 简答:1)水分循环(海洋和陆地水)2)生态系统结构(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14)3)简述影响成土过程的因素(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2. 论述4)我国地貌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赵济第二章地貌P4)5)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内容(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6)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大气与气候)2006 年试题(硕)1. 名词1)梅雨2)基流3)物候谱4)山海经5)光合潜力6)焚风效应7)超渗流8)雅丹地貌9)地域分异10)地理大发现2. 简答论述:11)土壤侵蚀12)尺度转化的概念和地理学意义13)地理学发展方向论述2006 年试题(博)1. 简答1)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圈)2)群落分类(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喀斯特地貌(地貌)2. 论述4)我国地理地域分异的特性(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5)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海洋和陆地水) 6)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大气与气候)2005 年试题(硕)1. 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2. 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的形成因素3. 论述6)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7)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2005 年试题(博)1. 名词1)土壤质地(土壤圈)2)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水量平衡(海洋和陆地水)2. 简答和论述4)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大气与气候)5)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6)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综合研究)7)有关区划(自然地理综合研究)8)有关生态需水方面9)LUCC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2004 年试题(硕)1. 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2. 简答:11)气候变化12)基本地貌类型13)水量平衡14)成土学说15)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3. 论述16)试述地带性学说17)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4 年试题(博)1. 简述1)简述地貌成因(地貌)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气候的影响因素(大气与气候)2. 论述4)我国水资源问题(海洋和陆地水)5)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综合研究)6)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03 年试题(硕)1. 名词1)次生自然环境2)太阳高度角3)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4)季风;5)水圈6)河漫滩7)地质大循环8)限制因子2. 简答:9)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7、建国以来区域发展理论的演变及其主要研究成果
2004年(大概回忆)
名词解释
1、经济地理学
2、农业区划
3、半城市化
4、钟摆式运输
5、简答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试谈我国西部开发?
7、谈谈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理解?
区域规划
辽宁中部城市群与科学发展观?
地理衰减规律的理解?
2005
国定贫困县国土资源区域核心竞争力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区域发展):
名词解释(每题4分):
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
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
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002年博士考题
《区域发展》,以下6道题中任选5题,每题20分。(准确试题)
1、加入WTO之后,外商将扩大在我国的投资领域。请你就其中某一个具有较大扩大规模前景的领域,阐述该领域的发展对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
2、在我国区域规划中对空间结构组织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有哪些?请任选一个理论,阐述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开发区的利弊?
分析中/西/东部/东北的空间结构?
2.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城市规划可能产生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2006)
一、解释
1.指出“十一五”规划的4类主体功能区
2.货流图
3.人口金字塔
4.生产性服务业
二、简述(3选2)
1.简述过去50年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特点和作用。

中科院遥感考博真题整理

中科院遥感考博真题整理

2011年3月RS真题一、名词解释1、成像光谱仪通常的多波段扫描仪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几个到十几个波段,对遥感而言,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愈多,及波段取样点愈多,愈接近于连续波谱曲线,一次可以使扫描仪在取得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这种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像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

2、空间分辨率针对遥感器或图像而言,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或指遥感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反映了两个非常靠近的目标物的识别区分能力,有时也称为分辨力或解像力;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

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①像元,指单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面积大小;②线对数,对摄影系统而言,影像最小单元常通过1mm间隔内包含的线对数确定;③瞬时视场,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场,单位为毫弧度,瞬时视场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可分像素)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LAI)是指每单位地表面积的页面面积比例,它对植物光合作用和能量交换是十分有意义的。

叶片的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和作用,产生植物干物质积累,并使叶面积增大,叶面积增大则光合作用更强,产生更多的干物质积累,则生物量扩大,同时,叶面积越大,植物群体的反射辐射越强。

页面指数与植被生态生理、叶片生物化学性质、蒸散、冠层光截获、地表第一生产力等密切相关,使它成为研究生态系统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4、光谱分辨率遥感信息的多波段特性,多用光谱分辨率来描述。

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越好,如TM在有7个波段,记录了同一物体在7个不同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的差异,而航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在有224个波段,可以捕捉到各种物质特征波长的微小差异。

中科院博士考试样卷附答案

中科院博士考试样卷附答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英语B考试大纲笔试部分笔试部分由试卷一和试卷二构成。

试卷一包括:听力、英语知识运用与阅读理解两部分。

试卷二为书面表达部分。

时间总长共15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一(75分)第一部分:听力(20分)本部分考查考生理解英语口语、获取特定信息以及简要笔记的能力,由A、B两节组成。

A节:共10题,每题1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10段对话,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找出最佳答案。

每题有12-15秒答题时间。

每段对话的录音只播放一遍。

B节:共10题,每题1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3篇对话或独白简要回答10道有关该对话或独白的问题。

问题在试卷中印出但不在录音中读出。

录音材料只播放一遍。

本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与阅读理解(55分)本部分考查考生对用于一定语境中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和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由A、B和C三节组成。

A节:共15题,每题1分。

在1篇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1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短文后提供的30个词或表达式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义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其中有11-12道题考查词汇和表达方式,3-4道题考查语法和语篇结构。

本节大约需要20分钟。

B节: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考查考生理解总体和特定信息、猜词悟义、推断作者态度和意图的能力。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文章(平均每篇约400词)的内容,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本节大约需要35分钟。

C节:共10题,每题1分。

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理解。

要求考生根据2篇留有5段空白的文章(平均每篇约400词)的内容,在每篇文后所提供的6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该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本节大约需要20分钟。

本部分总需时间约75分钟。

试卷二(25分)本部分考查考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由A、B两节组成。

A节:共1题,10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1篇长约450词的、有相当难度的文章写出1篇字数为120—150词的内容提要(约占原文的1/4-1/3)。

中科院地理所GIS历年真题讲解

中科院地理所GIS历年真题讲解

中科院地理所1997年GIS研究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拓扑关系2.缓冲分析3.关系数据模型4.空间叠加二、简答题1、GIS的主要功能略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三、问答题选2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中科院地理所1998年GIS研究生入学试题(包括答案)(这年的博硕一样的)一、名词解释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缩写指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的,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超出、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空间拓扑叠加——即overlap,指针对多种类型输入数据层的某种函数的叠加运算,把分散在不同层上的空间、属性信息按相同的空间位置叠加到一起,合成新的一层,是GIS 中最常见的模型分析方法叠合过程,往往是对空间信息和对应的属性信息作集合的交、并、差、余运算,并可进一步对属性作其它的数学运算包括面与面、线与面、点与面的叠合也可分为简单的视觉信息叠合和较复杂的分类模型叠合。

数字地形模型——即Digital Terrain Model,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描述地面特性的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二、简答1、GIS构成答:它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1)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字化仪等)、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中央处理机CPU 和磁盘驱动器)、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等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GIS 系统软件和应用分析软件。

(2)地理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实体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空间位置坐标数据、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以及相应的属性数据和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人员和组织机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成功的关键,而强有力的组织是系统运行的保障。

中科院地理所考博GIS历年真题(98-16)

中科院地理所考博GIS历年真题(98-16)

1995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试题一, 简述题(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2. 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及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及其特征.4. 空间数据库主要特征.二, 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应用.2.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比较.3. 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GIS与RS的相互关系;GIS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相互关系)1996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简述题(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 地理信息输入方法及其特点3. 地理信息数据结构的类型4. 空间拓扑叠加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综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2. 试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网络的关系及其综合应用.3. 结合你的经验,谈GIS应用前景1997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名词解释拓扑关系缓冲分析关系数据模型空间叠加二、简答题1,GIS的主要功能(略)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三、问答题(选2)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1998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简答:1. 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99)2. 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99)3.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99)4.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99)5.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制图关系剖析.(99)6. 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98)二、问答(任选二)1. 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99)2.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连接方式比较.(99)3. 结合你的专业,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 99 )4. GIS产生,发展过程及前景.(98)5. RS 与GIS 结合.(98)1999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一、名词解释1. 数字地图2. 地理编码3. 拓扑叠加二、问答1. OpenGIS的特点2. GIS的基本功能3. 空间坐标的转换方式和方法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 空间拓扑关系2. 地址匹配3. 元数据4. 栅格数据结构5. 空间数据精度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 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3. 叠加分析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2. 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3. 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GIS试题(2)一、名词解释1. GIS2. 数据字典3. 空间拓扑叠加4. 数字地形模型5. 节点匹配容差二、简答1. GIS构成2. 关系数据库构成3. 栅格与矢量结构优劣比较三、问答1. GIS发展简况与趋势2. 结合你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方法及前景2001中国科学院地理所GIS考博试题一、名词(10)1. 关系数据库2. 离散化3. 地图精度4. 地址匹配5. 四叉树二、简述题(40)1. GIS结构及功能2. 列出空间分析功能(3个以上)及其应用3. DEM的特征及应用4. Internet GIS的特点及应用三、论述题(1,2选一个,3,4必做)1. GIS的发展趋势(15)2. GIS方法论(15)3.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可能的改进方法(15)4. 3S关系及集成(20)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1. 地理空间2. 行程编码3. 地址匹配4. 拓扑关系空间数据元数据二,简答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三,问答1. GIS的发展历程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2003中科院遥感所GIS部分试题一、名词解释:1.GIS2.数据挖掘3.空间索引二、简答题:1,GIS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2,数据质量标准三、论述:1,关于长江三峡搬迁的,求几个数据.很麻烦.2,关于温度梯度的.2003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1. DEM2. TIN3. 平移转换4. 栅格结构二、简答1、GIS的组成2、空间拓扑分析3、GIS互操作三、论述(任选二个)1、GIS的发展简史和趋势2、WebGIS的核心模型及其应用3、结合您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关键和潜在领域2004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一、简答题(8分/题)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3、地址匹配及其可能的应用4、空间叠加的方法5、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及其特点二、论述题(四选三)(20分/题)1、地理信息的组成及其可能的不确定性2、DEM的建立方法及其优缺点比较3、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及趋势2005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一、简答题5个每个10分1、空间数据的类型及其特征2、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数据类型及比较3、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4、空间叠加的主要方法5、国产主要gis软件的主要特点二、论述题3选2 每个25分1、DEM的实现方法及其特点2、专业分析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集成方法及其比较2008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2*5 10分)1.矢量数据模型2.关系数据库系统3.缓冲区分析4.地理编码5.不规则三角网(TIN)二、简述题(6*5 30分)1.空间聚类2.数字地形模型表达方式3.地理空间及其表达方法4.空间拓扑分析5.地理信息服务质量(相关,具体记不太清楚了:))三、论述题(20*3 60分)1.WebGIS发展现状及趋势2.比较分析矢量数据模型及栅格数据模型的优缺点3.结合您专业,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2014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入学考试真题-地理信息系统1、名词解释矢量数据模型;DEM; 行程编码;TIN;地址匹配2、简单题地理空间及其存在形式;空间拓扑分析;最多路径分析;地表坡度计算方法;地理信息服务质量3、论述题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互联网地图服务发展现状与瓶颈和突破点分析;遥感、GIS融合发展趋势分析2016年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入学考试真题-地理信息系统一、简答题(每题8分)1,地理位置的类型及特征2,矢量数据模型及其优缺点3,空间索引的主要方法4,缓冲分析5,地址匹配二、论述题(三选二,每题30分)1,空间拓扑叠加的原理与算法类型2,位置服务及发展态势3,结合您的专业,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发展趋势。

中科院RS考博试题(1995-2016-不全)

中科院RS考博试题(1995-2016-不全)

侯志伟1995年博士生(遥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 简答题(40分)1. 遥感地学评价标准2. LANDSAT TM 数据特征3. 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4. 遥感信息复合分析二. 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 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2. 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3. 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用4. 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1996 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25分)1. 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2.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3. 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4. 遥感信息增强方5. 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应用1997年博士生(遥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监督与非监督分类2.最大似然法3. TM的七个波段二、论述题遥感地学评价基础-------------------------------------------------------------------------------1998年博士生(遥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 答与名词解释:1.混合像元2.高光谱3.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一、 论述题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1999年博士生(RS)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 主成分分析2. 高光谱遥感3. 遥感影象的特征二、论述题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2000 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一、 简答与名词解释:1. 混合像元(98)2. 高光谱(98)3.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4. 最大似然法(97)5. 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 (98)6. 主成分分析(99)侯志伟7. TM 的七个波段(97)8. 高光谱遥感(99)9. 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3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考博专业真题RS+GIS)
遥感概论
一、简答:
1、空间分辨率与光谱分辨率
2、地表反照率
3、地表长波辐射收支
4、叶面指数主要计算方法
5、地表二向反射
二、论述(3选2)
1、遥感分类主要方法及其特征
2、遥感图像判读的主要特征指标及方法
3、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一、简答题
1、地理位置的类型及其特征
2、矢量数据模型及其优缺点
3、空间索引的主要类型
4、缓冲分析
5、地址匹配
二、论述(3选2)
1、空间拓扑叠加分析及其主要算法类型
2、位置服务内涵及其发展态势
3、结合您的专业,论述GIS应用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