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说课课件(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16张PPT)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 酬圣主。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 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哉。
新课讲授
百日维新
7、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 泛而持久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 定了基础。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新课讲授
百日维新
1、背景: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
法救国。在康有为戊等戌维变法新派的推动下,光绪百帝日维决新心变法。 2、时间: 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 3、目的:变法救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开始标志: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学习目标
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及主要活动。 2.公车上书意义。 3.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实质和历史意义。
新课讲授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
(1)时间: 1895年春 (2)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
订,民族危机严重。
(3)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4)内容: 拒和、迁都、变法。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A、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 也;……变亦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变亦变。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 守旧而灭亡。”—《变法通议》·梁启超
梁启超
B、严复等支持《国闻报》,成为北方最有影 响的报纸。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 变法图强。—《国闻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共21张PPT)
——《近代中国史纲》
阅读材料,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
材料历一史意戊义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影响没有随
之消失1.…在…社学会习上西起学了成思为想一启种蒙时作尚用,。也成为不可遏 制的思2.想中潮国流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 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认真观看历史剧。从表演中发现什么问题?得到什么信息
一、为什么要进行变法? ---背景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 败甲割午台中湾日、战偿争二后百,兆民始族”危机空前-严-重梁,启民超族觉醒
—社会基础
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较表
时间
类别 厂矿 资本额 占总资本额的
民族资本主义初数步发展; —百经分济比基础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 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 言也。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 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 少年之责任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 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分戊析戌戊变戌法变法的失失败败的原留因给。我们哪些反思?
材料一 当皇上之改革也,满洲大臣及内务府诸人,多跪
请客于观西原后因,乞:其顽禁固止势皇上力…的…反后对因不和善实帝力之强所大为,;久有废
立意。
——《清代通史》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小,依靠没有实权的
材皇料帝二,今没皇有上发…动…无群赏众罚;之(权,根全本国原大因柄,)皆在西后之 手其,它…原…因何能:有操成之?过急、方法不当—。—康广仁
洋务运动
阅读材料,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
材料历一史意戊义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影响没有随
之消失1.…在…社学会习上西起学了成思为想一启种蒙时作尚用,。也成为不可遏 制的思2.想中潮国流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 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认真观看历史剧。从表演中发现什么问题?得到什么信息
一、为什么要进行变法? ---背景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 败甲割午台中湾日、战偿争二后百,兆民始族”危机空前-严-重梁,启民超族觉醒
—社会基础
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较表
时间
类别 厂矿 资本额 占总资本额的
民族资本主义初数步发展; —百经分济比基础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 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 言也。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 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 少年之责任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 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分戊析戌戊变戌法变法的失失败败的原留因给。我们哪些反思?
材料一 当皇上之改革也,满洲大臣及内务府诸人,多跪
请客于观西原后因,乞:其顽禁固止势皇上力…的…反后对因不和善实帝力之强所大为,;久有废
立意。
——《清代通史》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小,依靠没有实权的
材皇料帝二,今没皇有上发…动…无群赏众罚;之(权,根全本国原大因柄,)皆在西后之 手其,它…原…因何能:有操成之?过急、方法不当—。—康广仁
洋务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6课-戊戌变法(27张ppt)
3.教训: 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课堂小结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1.材料:“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请回答: (1)这句话是谁说的?
梁启超
(2)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这句话的?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 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 “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 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 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但是,谭嗣同把变法失败归结为中国历来没有为变法 流血牺牲者是片面的,如果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 ,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一来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 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
最后,不管谭嗣同的选择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站 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仍然视他为英雄,戊戌变法的流血牺 牲者。
实业家
准备科考的读书人
八旗兵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 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 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 不切齿痛恨。
百日维新的失败
中南海瀛台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 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 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百日维新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堂小结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1.材料:“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请回答: (1)这句话是谁说的?
梁启超
(2)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这句话的?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 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 “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 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 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但是,谭嗣同把变法失败归结为中国历来没有为变法 流血牺牲者是片面的,如果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 ,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一来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 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
最后,不管谭嗣同的选择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站 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仍然视他为英雄,戊戌变法的流血牺 牲者。
实业家
准备科考的读书人
八旗兵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 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 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 不切齿痛恨。
百日维新的失败
中南海瀛台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 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 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百日维新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 (共26张PPT)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1895年春, 《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2)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康有为 和 梁启超 , 邀请各省 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 求 变法 。史称“ 公车上书”。从此,维新变法 运动揭开了序 幕。
• 虽然上书没有成功,但它是爱国知识分子的 一次请愿运动,冲破了清朝政治舆论沉闷的 局面,在封建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地震动,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 《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等。
维新政治团体遗址—
强学会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1)在各地组织学会 (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是 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 和天津的《国闻报》——(严复)。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 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 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中外纪闻 强学会 励学斋 蜀学堂 南学会 兴儒会 农学会 国闻报 强学会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资产阶级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顽固派是如何对待维新 变法的?
慈禧
戊戌变法的结果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 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 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光绪帝被囚禁的中南海瀛台涵远楼
主要是强学会等学会,《时务报》和《国闻报》。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支思想的广泛传播。
二、百日维新
在什么背景下,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 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 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1895年春, 《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2)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康有为 和 梁启超 , 邀请各省 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 求 变法 。史称“ 公车上书”。从此,维新变法 运动揭开了序 幕。
• 虽然上书没有成功,但它是爱国知识分子的 一次请愿运动,冲破了清朝政治舆论沉闷的 局面,在封建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地震动,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 《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等。
维新政治团体遗址—
强学会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1)在各地组织学会 (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是 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 和天津的《国闻报》——(严复)。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 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 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中外纪闻 强学会 励学斋 蜀学堂 南学会 兴儒会 农学会 国闻报 强学会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资产阶级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顽固派是如何对待维新 变法的?
慈禧
戊戌变法的结果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 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 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光绪帝被囚禁的中南海瀛台涵远楼
主要是强学会等学会,《时务报》和《国闻报》。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支思想的广泛传播。
二、百日维新
在什么背景下,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 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 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共25张PPT)
当 堂
检 测
A 1.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C 2.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
A.《时务报》的创办
B.强学会的成立
C.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 D.保国会的成立
B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比较戊戌变法失败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你认为 我们今天如何更好的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补充材料-----光绪帝书目
• <日本宪法说明><<欧洲新政史>.><<英国宪法论 >>,<万国国力比较><政治学>><<孟德斯鸠法意>等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19张PPT)精品课件
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梁启超传》
资料二
慈禧让光绪连下三道上谕:派亲信刚毅掌握北 京城内的军事指挥权;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了 京畿重地;新受任二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到皇 太后面前谢恩。
光绪帝没有实权——《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历史意义
1.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要求进行资本主义改 革,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抨击封建思想,传播了西方政治、科学知识与思想,是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3.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 新”开始于
( A)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B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随堂演练
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B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C )
A.1888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8年
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
1.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
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破坏领土和主权
2.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 3.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侵;略势力侵入内地 4.赔偿日本军费白2二亿两等; 阻碍经济发展
资料二
慈禧让光绪连下三道上谕:派亲信刚毅掌握北 京城内的军事指挥权;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了 京畿重地;新受任二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到皇 太后面前谢恩。
光绪帝没有实权——《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历史意义
1.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要求进行资本主义改 革,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抨击封建思想,传播了西方政治、科学知识与思想,是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3.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 新”开始于
( A)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B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随堂演练
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B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C )
A.1888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8年
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
1.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
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破坏领土和主权
2.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 3.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侵;略势力侵入内地 4.赔偿日本军费白2二亿两等; 阻碍经济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共24张PPT
家才能富强。
李
(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鸿
章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
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 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必须变。
翁
同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
龢
,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材料: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 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 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 但康有为拒绝。
梁启超
假如你是维新派中的一员,在 “公车上书” 失败后,要想使更多的 人维新思想,你会怎样做?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培养人才
维新思潮的传播
1、在各地组织学会 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是 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
3、翻译著作—严复的译作《天演论》
麻木
枯萎
老百姓
软 弱
资产阶级
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 通
课堂小结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资产 阶级改良的道路行不通。中国的民 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完成救中国 的任务。
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马关条约》
刺激列 强侵略
李
(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鸿
章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
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 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必须变。
翁
同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
龢
,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材料: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 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 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 但康有为拒绝。
梁启超
假如你是维新派中的一员,在 “公车上书” 失败后,要想使更多的 人维新思想,你会怎样做?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培养人才
维新思潮的传播
1、在各地组织学会 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是 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
3、翻译著作—严复的译作《天演论》
麻木
枯萎
老百姓
软 弱
资产阶级
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 通
课堂小结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资产 阶级改良的道路行不通。中国的民 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完成救中国 的任务。
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马关条约》
刺激列 强侵略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共26张PPT)
政治制度。经公济开学提、出哲废学科和举自、然兴科学介绍合到编中为国《,饮冰室合集》。
学校、开矿他藏翻、译修了铁《路天、演办论工》厂、、《原富》、《群
改官制等变学法肄维言新》的、主《张群。己写权文界论》等著作,他
章抨击清政的府译的著卖在国当投时降影政响策巨。大,是中国20世纪
1898年变法最失重败要后启被蒙杀译,著年。仅三
怕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 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 民群众。(软弱性)
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
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
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
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
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
—张之洞
慈禧在变法刚开始就迫使光绪帝连下了三道上谕“任命荣禄统率北洋 三军...”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严密监控变法。 在地方,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坚持变法外,其他各省官员都对新政敷衍 了事,并不实行。
强学会旧址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11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4:20:1214:20:1214:208/11/2021 2:20:12 PM
符 ······ 历史在这里沉思
失落 败紫
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
禁 文明的落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39张PPT)
谭 嗣 同
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 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 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 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 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 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 严 复
《史记· 东方朔传》: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 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签署《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剧。 2.经过: 1895年春,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
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络各省参加科考的举人共同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反
对议和(目的),历史上称这次行动为“公车上书” 。 闻日本索偿二万万,是使我臣民上下三岁不食乃能给之。若借洋债,合以利息折 扣,百年亦无偿理,是自毙之道也。与其以二万万偿日本,何如以二万万外修战 备,内变法度哉!
(一)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背景)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有识之士掀起“实业救国”思潮。
3、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挽救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理论著作:
《新学伪经考》把封建主义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成为打击守 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把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主张变法的先驱,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 念的人。 (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
3、思想特点:
托古改制。把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 想相结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共27张PPT).ppt
人物扫描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 27日),福建侯官县人,早年就读于 福建船政学堂。1877年被选派赴英国 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 各种政治学术理论。两年后回国,长 期从事教育事业。曾担任过京师大学 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 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 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 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 批海军人才,所翻译的《天演论》宣 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 化理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 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 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 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 国。
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 民族意识。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一部分中国人摆脱了 封建思想的束缚,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为资产阶级思 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小结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西方科技和思想的 传播
军事 方面 裁减绿营训,训练练新新式式军军队队
提高军队作战能力
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动脑筋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地主阶级洋务派 的异同:
相同点:
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不同点: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器物;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这次变法结果别
颁布的新法 触及顽固派改利革益的进步意义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允许许 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新
方面 官民上书言事
派)参与政治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方面 改革财政,编编制制国国家家预预算算有有利利于于民民族族资资本本主主义义的的发发展展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共26张PPT)
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 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 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 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 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 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 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 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 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 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 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 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 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 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 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 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 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等著作,他 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 的译著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20世纪 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最重要启蒙译著。 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 严复 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梁启超 康有为 之一。 (1858年-1927年) (1873年-1929年) (1865年-1898年) (1854年-1921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元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元
百日维新
光绪帝,1875年-1908年 在位。 即位时年仅四岁,由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 后“训政”。1889年,太后 “撤帘归政”。 (1871—1908)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
开始标志
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宣布实行变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 (共19张PPT)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兴起 ——公车上书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1858— 1927)广东南海县人, 世称“康南海”。清末 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 主张维新变法。
梁启超(1873-1929)字 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 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国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 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
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政府官员, 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 假如你是光绪皇帝,你对变法满意吗? 提示:农民:农工商总局;没有土地问题。 官员: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上书言事;发展工商等;无君主立宪。 光绪:可以大展宏图,但步履维艰;落实难;受牵 制,没实权;没军权。力量单薄。
国内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环境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国际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环境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延伸:比较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不敢发动群众 保守势力强大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 19
一、戊戌变法的兴起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 • • •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背景: 1895年 时间: 康有为、梁启超 发起人: 主要内容: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二、戊戌变法的发展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维新派的活动 1、学会:强学会 2、报刊:上海《时务报》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 国行不通 。
维新变法的影响:
1、性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具有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 4、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上: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 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6、习俗上: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 18 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一、戊戌变法的兴起 ——公车上书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1858— 1927)广东南海县人, 世称“康南海”。清末 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 主张维新变法。
梁启超(1873-1929)字 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 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国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 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
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政府官员, 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 假如你是光绪皇帝,你对变法满意吗? 提示:农民:农工商总局;没有土地问题。 官员: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上书言事;发展工商等;无君主立宪。 光绪:可以大展宏图,但步履维艰;落实难;受牵 制,没实权;没军权。力量单薄。
国内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环境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国际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环境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延伸:比较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不敢发动群众 保守势力强大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 19
一、戊戌变法的兴起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 • • •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背景: 1895年 时间: 康有为、梁启超 发起人: 主要内容: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二、戊戌变法的发展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维新派的活动 1、学会:强学会 2、报刊:上海《时务报》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 国行不通 。
维新变法的影响:
1、性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具有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 4、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上: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 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6、习俗上: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 18 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共29张PPT)
相 关 推 荐 :实 习报告 范文| 实 习报 告模板 | 会计 实习报 告 | 大学 生实习 报告 | 顶 岗实 习 报 告 | 金 工 实习 报告| 毕 业实习 报告 | 土 木工 程实习 报告 | 生 产实 习报告 |实习周
记 | 3000字 范 文 出 纳 个 人 实 习报告 4000字 范文 实 习 是 每 一 个学生 必须拥 有的一 段经历 ,它使我 们在实 践中了 解社会 ,让我们学到了 很 多 在 课 堂 上根本 就学不 到的知 识,也打 开了视 野,增长 了见识 ,为我 们以后 进一步 走 向 社 会 打 下坚实 的基础 。作为 公司的 一名实 习出纳 员,我在 收付、 反映、 监督、 管 理 四 个 方 面尽到 了应尽 的职责 , 在过去 的一年 里在不 断改善 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
2. 百日维新的内容 1898.6.11-1898.9.21
经济方面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除“旧”布“新”)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 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文化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方面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角色体验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角色,谈谈 百日维新对你们的影响?
1、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 2、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 3、内容: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拒和、 迁都、变法 4、影响:结果失败,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 救亡的政治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 序幕。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 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 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 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 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 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 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 “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 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 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 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
记 | 3000字 范 文 出 纳 个 人 实 习报告 4000字 范文 实 习 是 每 一 个学生 必须拥 有的一 段经历 ,它使我 们在实 践中了 解社会 ,让我们学到了 很 多 在 课 堂 上根本 就学不 到的知 识,也打 开了视 野,增长 了见识 ,为我 们以后 进一步 走 向 社 会 打 下坚实 的基础 。作为 公司的 一名实 习出纳 员,我在 收付、 反映、 监督、 管 理 四 个 方 面尽到 了应尽 的职责 , 在过去 的一年 里在不 断改善 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
2. 百日维新的内容 1898.6.11-1898.9.21
经济方面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除“旧”布“新”)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 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文化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方面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角色体验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角色,谈谈 百日维新对你们的影响?
1、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 2、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 3、内容: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拒和、 迁都、变法 4、影响:结果失败,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 救亡的政治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 序幕。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 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 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 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 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 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 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 “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 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 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 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沧桑,世纪巨变,使我们对它的历史 价值看得更加真切…如今站在后世纪回 首戊戌变法,其仍然带给我们不少思考。
引发思考
02
03
对环节三最后一个问题中 学生的观点做简要点评。
引导评价
戊戌变法既要维护民族独立,又对帝 国主义存有幻想;既反对封建顽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因此它只能是一个软弱的改 良主义运动。(历史意义、阶级局限性)
情境创设
选取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 料,让学生感受清末中国的 国家危局以及在当时社会环 境下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所能 采取的报国方式,理解戊戌 变法的局限性。
教法学 法选择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戊戌 变法的相关史实,上课时 汇报——终身学习能力
阅读分析
运用材料和教材等教学 资源,引导学生阅读文字、 图片等历史材料从中获取 有效信息—史料实证能力
教材内 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戊戌变法的背景是全面理解整个维新运 动的基础,其影响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只 有让学生正确认识才能对该事件做出客观评 价。
突破 策略
确立 依据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来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教材内 容分析
教学 难点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并客 观评价戊戌变法。 一是学生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 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二是学生 在评价时容易步入片面评价的误区。
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 互关联的历史知识体系, 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和 知识储备,在分析历史 问题时能有意识的从多 角度、多方面来思考。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欠缺,基础薄 弱,历史基础知识都了 解很少,对历史事件感 悟敏锐但往往失之偏颇 好走极端。
01
02
03
04
培养他们形成良 好学习习惯和浓厚的 学习兴趣,逐步提高 其历史学科素养就成 为每一节课的必备任 务。
创设历史情境, 从是否顺应 学生阅读教 让学生感受清末中 材相关内容作答。 历史发展的潮流、 国知识分子所处的 双方力量对比等 困境以及报国的艰 方面分析原因。 辛,引导学生理解: “托古改制”是一 种斗争的策略。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四 课堂小结,凝练升华
01
在我们全民族共同畅 想中国梦的今天,该怎样 客观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戊
戌
变
法
晚清知识分子的变法强国梦
说课 流程
教材内容 分析
01
教法学法 选择
02
教学过程 安排
03
学习效果 预测
04
教材内 容分析
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戊戌变法
近代化进程 西学东渐
亚洲觉醒、亚非被压迫民族斗争水平提高
中体西用 器物 制度 思想解放 自我改革
辛亥革命
教材内 容分析
学情分析
他们信息来源广, 思想活跃,有自己独 立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查找、 阅读资料,分组讨 论问题,提高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使学 生能够以实证精神 对待历史问题,认 清维新变法存在的 历史局限性,发掘 其透过现象看本质 的思维潜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近代中国思 想领域的变化,认识 清末先进的知识分子 为挽救民族危局所做 的努力;了解康、梁 等人崇高的爱国救国 意识,努力塑造良好 的人格,树立对国家、 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 使命感。
讨论辨析
引导学生讨论:戊戌变 法为什么会失败?、如何 看待晚清知识分子的强国 梦?——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过 程安排
检查自学,引发思考
课堂小结,凝练升华
环节五
环节二
环节四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环节三
环节一
播放视频,设问导入
循循善诱,逐步深入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一 播放视频 ,设问导入
总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戊戌变法。
确立 依据
突破 策略
一是创设历史情境,分析当时维新派与顽固 派力量对比,让学生明白“托古改制”是一种斗 争的策略;二是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 全面、客观评价戊戌变法。
教法学 法选择
问题导向
史料研习
学科核心素养 自主探索活动为中心 学习发展—本位重点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核心) 学习中心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
点评观点
04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五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课程标准 高考要求 学生实际
由易 到难
过程体验 方法培养 情感树立
基本概念 基本史实 基本过程 基本观点
学习效 果预测
坚持以发展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纲, 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 “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注重学 生的主体参与与探究,使学生在积极、 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认知水平,锻 炼思维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情境创设
讨论辨析
阅读分析
教法学 法选择
教法选择
史料研习
通过引导分析历史史料深 刻认识戊戌变法的背景,了解 戊戌变法的措施、内容等,让 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来真正 解决学习和认识上的问题。
问题导向
将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 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 逻辑层次设置层层深入的问 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获 取知识体验。
为了实现“变法 强国梦”,维新 派人士采取了哪 些具体的措施?
为什么短短的 103天,维新 派就“梦断紫 禁城”?
如何看待晚清知识 分子的强国梦?
任 务 一
任 务 二
任 务 三
任 务 四
任 务 五
任 务 六
学生讨论、 辨析后举手回答, 教师收集代表性 观点,暂不做点 评。
学生根据出 学生阅读教 具的相关历史史 材相关内容,并 料来分析概括后, 结合所学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二 检查自学,引发思考
教师总结讲演
第四小组汇报
第一小组汇报
第三小组汇报
第二小组汇报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三 循循善诱,逐步深入
为了实现强国梦, 近代中国的知识 分子先后分别做 出了怎样的努力? 康有为为什 么要“托古 改制”?
促使维新派 产生梦想的 内外部条件 有哪些?
教材内 容分析
诞生
教 材 内 容 再 处 理
国遭劫难 心生梦 (背景)
再 续
救亡图存 逐梦想 (过程) 变法强国梦
初 现
前赴后继 再追梦 (影响)
破灭
梦断京城 饮悲歌 (结局)
教材内 容分析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戊戌变法的 背景、过程、内容 结果,理解康有为 的维新思想特点以 及变法的意义、教 训,培养学生分析 材料,从史料中提 取有效信息和总结 概括能力。
预测 效果
能够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能 够充分认识它给近代中国带来的积极影 响,能够感受到“六君子”为代表的仁 人志士为实现强国梦而献身的伟大革命 精神,也就说基本可以达到历史学科素 养的1级和2级水平。
引发思考
02
03
对环节三最后一个问题中 学生的观点做简要点评。
引导评价
戊戌变法既要维护民族独立,又对帝 国主义存有幻想;既反对封建顽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因此它只能是一个软弱的改 良主义运动。(历史意义、阶级局限性)
情境创设
选取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 料,让学生感受清末中国的 国家危局以及在当时社会环 境下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所能 采取的报国方式,理解戊戌 变法的局限性。
教法学 法选择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戊戌 变法的相关史实,上课时 汇报——终身学习能力
阅读分析
运用材料和教材等教学 资源,引导学生阅读文字、 图片等历史材料从中获取 有效信息—史料实证能力
教材内 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戊戌变法的背景是全面理解整个维新运 动的基础,其影响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只 有让学生正确认识才能对该事件做出客观评 价。
突破 策略
确立 依据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来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教材内 容分析
教学 难点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并客 观评价戊戌变法。 一是学生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 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二是学生 在评价时容易步入片面评价的误区。
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 互关联的历史知识体系, 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和 知识储备,在分析历史 问题时能有意识的从多 角度、多方面来思考。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欠缺,基础薄 弱,历史基础知识都了 解很少,对历史事件感 悟敏锐但往往失之偏颇 好走极端。
01
02
03
04
培养他们形成良 好学习习惯和浓厚的 学习兴趣,逐步提高 其历史学科素养就成 为每一节课的必备任 务。
创设历史情境, 从是否顺应 学生阅读教 让学生感受清末中 材相关内容作答。 历史发展的潮流、 国知识分子所处的 双方力量对比等 困境以及报国的艰 方面分析原因。 辛,引导学生理解: “托古改制”是一 种斗争的策略。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四 课堂小结,凝练升华
01
在我们全民族共同畅 想中国梦的今天,该怎样 客观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戊
戌
变
法
晚清知识分子的变法强国梦
说课 流程
教材内容 分析
01
教法学法 选择
02
教学过程 安排
03
学习效果 预测
04
教材内 容分析
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戊戌变法
近代化进程 西学东渐
亚洲觉醒、亚非被压迫民族斗争水平提高
中体西用 器物 制度 思想解放 自我改革
辛亥革命
教材内 容分析
学情分析
他们信息来源广, 思想活跃,有自己独 立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查找、 阅读资料,分组讨 论问题,提高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使学 生能够以实证精神 对待历史问题,认 清维新变法存在的 历史局限性,发掘 其透过现象看本质 的思维潜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近代中国思 想领域的变化,认识 清末先进的知识分子 为挽救民族危局所做 的努力;了解康、梁 等人崇高的爱国救国 意识,努力塑造良好 的人格,树立对国家、 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 使命感。
讨论辨析
引导学生讨论:戊戌变 法为什么会失败?、如何 看待晚清知识分子的强国 梦?——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过 程安排
检查自学,引发思考
课堂小结,凝练升华
环节五
环节二
环节四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环节三
环节一
播放视频,设问导入
循循善诱,逐步深入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一 播放视频 ,设问导入
总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戊戌变法。
确立 依据
突破 策略
一是创设历史情境,分析当时维新派与顽固 派力量对比,让学生明白“托古改制”是一种斗 争的策略;二是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 全面、客观评价戊戌变法。
教法学 法选择
问题导向
史料研习
学科核心素养 自主探索活动为中心 学习发展—本位重点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核心) 学习中心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
点评观点
04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五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课程标准 高考要求 学生实际
由易 到难
过程体验 方法培养 情感树立
基本概念 基本史实 基本过程 基本观点
学习效 果预测
坚持以发展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纲, 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 “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注重学 生的主体参与与探究,使学生在积极、 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认知水平,锻 炼思维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情境创设
讨论辨析
阅读分析
教法学 法选择
教法选择
史料研习
通过引导分析历史史料深 刻认识戊戌变法的背景,了解 戊戌变法的措施、内容等,让 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来真正 解决学习和认识上的问题。
问题导向
将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 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 逻辑层次设置层层深入的问 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获 取知识体验。
为了实现“变法 强国梦”,维新 派人士采取了哪 些具体的措施?
为什么短短的 103天,维新 派就“梦断紫 禁城”?
如何看待晚清知识 分子的强国梦?
任 务 一
任 务 二
任 务 三
任 务 四
任 务 五
任 务 六
学生讨论、 辨析后举手回答, 教师收集代表性 观点,暂不做点 评。
学生根据出 学生阅读教 具的相关历史史 材相关内容,并 料来分析概括后, 结合所学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二 检查自学,引发思考
教师总结讲演
第四小组汇报
第一小组汇报
第三小组汇报
第二小组汇报
教学过 程安排
环节三 循循善诱,逐步深入
为了实现强国梦, 近代中国的知识 分子先后分别做 出了怎样的努力? 康有为为什 么要“托古 改制”?
促使维新派 产生梦想的 内外部条件 有哪些?
教材内 容分析
诞生
教 材 内 容 再 处 理
国遭劫难 心生梦 (背景)
再 续
救亡图存 逐梦想 (过程) 变法强国梦
初 现
前赴后继 再追梦 (影响)
破灭
梦断京城 饮悲歌 (结局)
教材内 容分析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戊戌变法的 背景、过程、内容 结果,理解康有为 的维新思想特点以 及变法的意义、教 训,培养学生分析 材料,从史料中提 取有效信息和总结 概括能力。
预测 效果
能够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能 够充分认识它给近代中国带来的积极影 响,能够感受到“六君子”为代表的仁 人志士为实现强国梦而献身的伟大革命 精神,也就说基本可以达到历史学科素 养的1级和2级水平。